3.在大明山周围的桂中地区有龙蛇图腾崇拜的民间传说,以及与“盘古之君,龙首蛇身”之说如出一辙的龙首蛇身石雕像,从图腾标准来看,说明大明山盘古神话显然出自正宗
关于蛇是如何演变为龙的?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有这样的解释:“西粤土司,凡蚺蛇过三十丈皆称龙。”《粤西丛载》云:“蛇过三十丈者为龙”。另外,《述异记》也云:“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化为角龙,千年化为应龙。”按以上说法,显然,按照排名顺序,古代中国龙的发展顺序是:蛇——虺——蛟——龙——角龙——应龙。这与《淮南子.地形训》的说法有一点相异,即《淮南子.地形训》仅认为古代中国存在四种龙——飞龙、应龙、蛟龙、先龙。四种龙以飞龙地位最高,其次是应龙。
总之,历史文献记载反映了壮族先民对蛇的观察素有大者为龙,小者称蛇的习惯,并且不同的年龄的龙其称谓不同。
在庆远、柳州一带即广西北部地区,龙王崇拜尤为兴旺。乾隆《庆远府志》卷二《坛庙》记载庆远府宜山县(即今宜山市)有龙王庙,“在府学东,旧有天庆观,元元贞间改名元妙,扁题廖阳殿著,宋致和年号,相传柱盘二木龙……俗呼龙庙,乾隆初宜令杨师游祷雨有应,建小亭,树下祀龙神,后腹建庙于树前,本树益大,旧柱包裹将口口一奇观巳。”乾隆《柳州府志》卷十七《坛庙》记载柳州有龙王庙,“在小南门外,乾隆九年里民重修。
现在在广西壮族民间口传故事中就是龙蛇并称,对龙蛇的崇拜也很突出。在广西环大明山地区的武鸣、马山、上林、宾阳四县及其周围地区如平果、隆安、天等、大化、都安、忻城等流传有蛇化为龙的民间传说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有一老妇(是寡妇,人称“乜掘”)在外面捡到小蛇,后把蛇养起来,后来为了使它长大,便砍断了蛇的尾巴,人称“特掘”(
Daeggud,壮话是秃尾巴的男子),老妇过世时,“特掘”由蛇化为龙回来为老妇守灵、出殡,
并把老妇葬到大明山顶上(具体的位置就在大明山的龙头山上,从现在大明山上的观日山庄——大明山观日出的最佳地点往南方望去,可以看见主峰龙头山——所谓的龙母坟耸立南边,连绵群峰犹如蟠龙起舞),以后每年三月三还给老妇扫墓(拜山) 。这个故事就是有名的“特掘扫墓”的故事。
由于“特掘扫墓”的故事是一则传统的民间故事。故而在对它的解读上不应该用神话研究常用的方法。众所周知,神话和故事的研究在方法上大有不同。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
神话中人类借助想象和幻想征服自然和支配自然,其中蕴含着大量蒙昧时代人类的文化信息,表现的是原始人类在“万物有灵”观念指导下的奇思妙想,
必须将其置于原始文化的视野下才能对其有所认识或了解。而对故事的研究重点却应该放在对其所表现的理性意识上,而断不可完全从原始思维的角度去考察[53]。在 “特掘扫墓”的故事里,“乜掘”是寡妇,而寡妇的厄运直接就是“无后”。她们老死之后,无人祭祀,就成了“饿鬼”,多么凄凉!故事就让“特掘”这类精灵充当了尽孝的儿子,为老死的妇人出殡, 把“乜掘”抬上大明山埋藏,并每年都来扫墓。在当地人来看是尽了孝道[54]。什么是孝道?《论语?为政》载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说“无违”,事后又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特掘”身上,凝聚了东方民族特别看重传宗接代的文化传统观念。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居住在大明山周围的壮族群众历来把大明山当作宇宙山或祖宗神山看待,人死后灵魂都要归于大明山,即“魂归岜社(大明山)”。现代居住在大明山周围的壮族群众历来把大明山当作宇宙山或祖宗神山看待。在大明山周围的人们对老人表孝道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dai cij
ram
hwnj
Bya
cwx
bae”,即“人老死后抬上大明山埋藏”,当地的壮族群众在人死后都要请师公和道公前来念经举行葬礼,把死者灵魂送归祖宗神山大明山,此即所谓“魂归岜社(大明山)”。民间相传大明山“天坪”是壮族古老的鬼神妖怪和神仙经常聚集成圩的地方。
民间口传故事每每虚幻而生动,但是在现实的历史上,“特掘扫墓”的故事在俗世中也有着具象的影子。你看,在 “特掘扫墓”的故事里,“特掘”是主角,“乜掘”是配角,主角“特掘”在配角“乜掘”的关照下,由蛇化为龙,“特掘”的主角特色由始至终都被强调着,并煞有介事的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武鸣罗波镇的布凌村有龙垌,传说是“特掘”成龙之地。在武鸣县的罗波镇有罗波潭、上林县塘红乡的石门村有石南海(这个“海”的水面约60亩,海底冒出清澈的两大喷泉,静静地流淌出一条20米宽的小河,灌溉河畔的良田,流向珠江入海),这两个潭底据说都是“特掘”的龙宫水府,正可印证了《管子.形势》:“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的说法。武鸣县两江镇合耸村后大山谷石壁间据说也有“特掘”庙。与龙有关的地名也相当多:如大明山东南方的龙湖,大明山东麓的大龙洞、大龙湖,以大明山主峰命名的、大明山脉东南部分的龙山自然保护区,都和龙的文化内涵息息相关[55]。
人首蛇身的例子,有现代出土文物可以作为佐证,如山东济宁地区嘉祥县武氏祠汉代画像石刻,西壁首图就是伏羲女娲造像,蛇身人首盘结而立。而龙首蛇身的盘古一神有没有现代出土文物作为佐证呢?在别的地方没有发现,但是在大明山周围却有着令人称奇的发现,当地到处都有龙首蛇身的图腾石雕像,村民把这种龙首蛇身的图腾石雕像视为龙神来崇拜,对龙神的崇拜成为大明山文化的主要精髓和灵魂。
如在大明山西南麓的武鸣县两江镇龙母村的石雕像用整块石头雕刻而成,高约1米,整体如一只大蟒蛇(图5)。当地人把这龙首蛇身的图腾石雕像称为“特掘”,即秃尾龙。石雕刻琢随意,形象高古,用刀圆润,无棱无角,具有明代石刻风格[56]。另外,据调查,在大明山的东麓上林县,只要在河流上建石拱桥的,桥上必蛇首秃尾的蛇神像,以作镇桥之用,而蛇首都面向石南海。过去村村寨寨都有龙犬石雕,头部像蛇首,身像狗,尾像蛇,立在村口或是祖坟前,作镇邪之用。在“文革”中要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浪潮中,龙犬石雕多被毁掉,但也有幸存的离石南海仅四里地的长帅村。另外,从石门到周安到红水河边以及忻城县城,一路也都有龙首蛇身的图腾石雕像,而且龙首蛇身的图腾石雕像的朝向都是面向大明山。如在距离石门两公里处的石南海故道的双好桥上,有两个似龙非龙、似凤非凤的石刻蛇头,秃尾,面朝“敢仙”方向;在蓝干河边的龙祥村长帅庄,该庄的庄前、庄后也分别保存有一只石刻蛇头,蛇脖子上挂有一只葫芦。周安村的增福庄,也有两只蛇头,一只胸前刻有“泰山石敢当”,一只刻有“龙狗飞凤石”的字样。在周安的横山桥、周安桥、永吉桥,也都分别刻有两只似龙非龙、似蛇非蛇的头像,这和壮族“龙即是蛇,蛇即是龙”的观点相通[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