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071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嶺南地名文化的區域特色

[复制链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12:3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嶺南地名文化的區域特色

地名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不僅是註記地理實體或地域空間的一種符號,而且是一種既可視又可悟的文化景觀。它所體現的地域概念和地域精神是地域文化的重要内涵,所以研究地域文化不可忽視地名,重視地名文化的區域差異也是地名應用和管理不可或缺的。

嶺南文化作為一個區域文化體系,是由廣府文化、客家文化和福佬文化三種亞文化,也即主要由這三個亞文化區組成的。它們在共同的文化特質之下,相互間還有一定的差異,在地名上也不例外。深刻揭示嶺南地名文化内涵及其地域差異的特點與規律,亦有助於在更深層面上理解嶺南文化的特質和風格。

一、廣府文化區地名特色

廣府文化區基本上屬粤語方言區範圍,包括珠江三角洲、西江流域、粤西地區,是嶺南佔地最大的一個文化區。本區曾是南越人主要居地,有著深厚的南越文化積澱層。明代以後商品經濟比較發達,加上長期對外開放,中外文化在這裡交融整合,形成商業文化為主要特徵的多元文化結構,在地名上也充分反映了這個文化區域特色。

1.壯語地名數量多、分佈廣

南越人後來有一部分演化為今日壯人,其所操壯語亦從古越語發展而來,壯語地名有通名在前、專名在後所謂齊頭式命名方式,在文化内涵上也異於漢語地名。留存至今的主要有如下幾類壯語地點:

(1)那字為起首地名集群表示稻作文化。

壯語那字的漢語意義為水田,為稻作文化的一個標誌。據研究,那字地名有90%集中在北緯21—24,主要又在河谷和三角洲平原。除廣西廣泛分佈以外,它主要集中在粤西和瓊雷地區,其他地區較少,粤東則很個别。在本區内陽江有那峒,陽春有那陽,恩平有那都,清遠有那落,新興有那康,高要也有那落等。顯見土著居民早就以種稻為生,其後土著被漢化或他遷,而那字地名仍作為底層文化保留到今。

(2)洞(峒、垌)、夫(扶)、羅、冲、瀨、猛、馮、封等為起首地名表示自然地理實體或區域。

洞字地名本指山間谷地、盆地或群山環抱的小河流域,後演化某個血緣氏族居地,含義有所擴大。例如隋唐時粤西冼夫人“世為南越首領,跨據山洞,部落十萬餘家”〔1〕。洞也成為歷史上古越人留居地常見地名,主要分佈在北江以西,粤東已很少見。在廣府地區台山有洞美,新會有洞角,陽春有大洞,陽江有高洞、隋洞、儒洞,深圳有南洞、白花洞、高應洞,中山有梅花洞等。按壯語地名齊頭式結構,洞字應在地名起首,但現在被加上一些修飾語,顯示與後來漢人到來冠以新含義有關。

夫(扶)字作為壯語地名通名,漢譯意為山,或方位詞“那邊”之意,據近年出版《廣西壯語地名選集》粗算,其在廣西多達數百個,與廣西地形多山有關。三國至唐宋間在粤西地區這類地名用於行政建置,如宋時晋康郡有夫阮縣(今羅定境内),東晋時有夫寧縣(今廣西藤縣北)等。

羅字地名大量散見於廣東省内各地,但粤東很少,以粤西南較多。在本區的陽春有羅銀,陽江有羅琴山、羅引山,粤中有羅崗、羅林、羅溪、羅坑、羅仔、羅秀等。西江流域計有羅定、羅鏡、羅坪、羅逢、羅孔、羅荔、羅沙、羅求、羅冲等。粤東則以饒平羅坑為代表。

冲字地名除了小河意義以外,也有類似洞字含義,也廣見於本區。如順德有冲鶴,新會有冲塘、冲廉、冲花、冲茶,從化有冲嶺,台山有冲洋、冲華、冲柴、冲雲,封開有冲等、冲陵等。

瀨字地名,《漢書.武帝紀》曰:“瀨,湍也,吴越謂之瀨,中國謂之磧”,即河灘之意。它也是壯語地名,為《廣西壯語地名選集》收錄,但在東江、粤東北和粤東地區不流行。而本區在陽江則有上瀨、下瀨、西瀨等,與陽江曾是俚人分佈區有關。

兩粤交界地區有猛、馮、封為起首地名,有人認為可能是壯語地名〔2〕。漢置猛陵、封陽、馮乘、馮崗、馮溪等縣,屬蒼梧郡。這些壯語地名意為“地方”、“區域”、“地區”。後世嶺南仍保留此類地名,如西江地區有封川、封開、封溪、封山(今廣西合浦北)、封開(今開平東)、封門所(今鬱南縣西南)、封樂(今新會北)、封興(今封開縣東北)等。

(3)古、邊、都、思、良、雲為首尾地名表示村落人文景觀。

古字地名多見於廣西,但在珠江三角洲和西江地區也不少,如廣州有古田、佛山有古竈,番禺有古壩,順德有古樓,中山有古鎭,台山有古斗,鶴山有古勞,高要有古旁,新興有古倫,德慶有古杏,封開有古今,鬱南有古番等。

據徐松石敎授解釋,遍及廣西和瓊雷的壯語板字地名,在廣東許多地區又把板字從土音譯為邊字,並將原始土語倒裝為順裝,故稱村為邊,但絕無邊緣、靠邊意思。佛山南海邊字地名約有80多處,如有謝邊、潭邊、歐邊、高邊、鄺邊,三水有麥邊、羅邊、蔡邊等。陽江也有葛邊等,皆為聚落地名。

都、思地名表示村落規模似乎較大,在廣西少而在粤中、粤西較多,應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有關。如順德有都寧,新會有都會,高明有都權,新興有都斛,德慶有都洪,雲浮有都騎,羅定有都門,封開有都縷,懷集有都□等。思字地名多見於西江地區,如封開有思六,鬱南有思和,德慶有思恩,新興有思來,雲浮有思勞,高要有思霖等。在壯語中思與虚等同音義。“粤謂野市曰虚”〔3〕。虚後演變為墟(xu),即集市。以墟為地名者大量見於嶺南各地,當地人曰“趁墟”、“等墟”,墟規模當然較大。

雲字地名在廣西較常見。雲字壯語指“人”,引伸為村落,而絕不是天上的雲。該字地名在廣東多見於高雷和西江地區。後者如高要有雲解山,德慶有雲貞,封開有雲逕,鬱南有雲霄塘,羅定有雲羅鳳,懷集有雲田等。在珠江三角洲也見其蹤跡,如順德有雲路,中山有雲漢,深圳有雲林,鶴山有雲勇,博羅有雲步等。在粤東雲字地名已很罕見,如潮安的有雲步,普寧有雲路,海豐有雲路等。

良字壯語意一為平地,不能按漢語解為良好。良字地名在粤中西與廣西聯成一片,構成大規模的聚落。而按徐松石敎授解釋,良為壯族一支,因良或俍字壯語意為黄色。按他解釋,順德大良即黄族居地之意〔4〕。明朝南海人鄺露的《赤雅》也指出“大良與壯同類”。照此看來,從良字地名分佈可追蹤壯族遷移路線。

2、反映圗騰文化地名普遍

古嶺南人尚鬼,宗敎、迷信風氣盛行,形成具有濃厚色彩的圗騰文化,反映在地名上多以鳥、鷄、狗、龍、蛇、鰐等動物圗騰命名他們居地或他們活動地域中山川風物,隱喻著他們一定的追求與希冀。這類地名在嶺南有大分散、小集中分佈格局。本區屬於後一種情況,是圗騰地名覆蓋主要地區之一。

古越人崇拜鳥類很多,“田鳥助耕”傳說由來已久,其中鶴是最受崇拜的鳥類之一,故鶴字地名在農耕發達的廣府地區頗為常見。如廣州有鶴邊、鶴林、白鶴洞,順德有冲鶴,中山有古鶴,番禺有鶴洲、鶴莊,斗門有鶴咀,深圳有鶴斗,東莞有鶴田,恩平有鶴坪,陽江有白鶴,德慶有榃鶴等。當然客家、福佬地區也不乏這種地名,但數量與分佈在廣府地區之下。

古越人盛行鷄卜,現今黎、壯族人仍有此遺風,故鷄崇拜在農耕發達地區也很盛行,以鷄字為起首地名屢見不鮮。其分佈格局與鶴地名基本一致。如廣州有鷄心嶺、鷄心岩,從化和花都有鷄枕山,順德有鷄洲,中山有鷄腸滘,東莞有鷄嶺、鷄籠山,深圳有鷄廟,增城有鷄鳳,博羅有鷄麻地,新興有鷄田,鬱南有鷄林,雲浮有鷄山等。

此外,狗和鰐地名在本區也較常見,同樣與古越人經濟生活有關,但分佈並不集中於某一地,乃各文化區共有地名。

3、藍色文化(水文化)地名佔優勢

廣府文化區多為水鄕澤國,河道縱横,低地遍佈,與人類生產生活關係極大,故反映人類對水資源認識、開發利用以及防洪治澇活動的地名甚為普遍。這類與水有關的地名是藍色文化的一部分,在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河網地區則佔地名中優勢。它們很多屬壯語或後來形成的粤方言地名,凡帶有湧(冲)、坭、□、(埔、步)、漖、滘、瀝、凼、□、塘、榃、基等字為起首的地名,即屬藍色文化地名。

湧(冲),即河,廣州城内有西關湧、東濠湧,花都有蘆包湧,佛山有佛山湧等。水溝曰滘,廣東不少地區有此類地名,但不及珠江三角洲常見。廣州附近有瀝滘、新滘、横滘、增滘,順德有北滘等。田邊水溝曰圳,三水有圳東,德慶有圳邊,封開有圳田、圳竹等。冲積平原或水網沼澤地稱為□(朗)。珠江三角洲、西江沿岸和粤西一些小河入海口地區多此類地名,如廣州有塱口、塱邊、塱頭、塱溪、郭塱、黄竹塱、松柏塱,東莞有大塱、陽江有新塱、阮塱、司塱等。

據研究,古嶺南有很多帶“鐔”、“談”、“中”的地名,為百越語“水塘”或“湖”的譯音字,故今日稱塘的地名,亦屬壯語地名。在本區古有中宿縣(今清遠)〔5〕。若取“湖”意義,則與通常含義相悖。到後來直稱為塘的地名,大量見於珠江三角洲和西江地區。如廣州有白蜆塘、□塘、菱角塘等。無獨有偶,壯語地名“榃”在西江地區也很常見,其意也為塘,如今封開縣一帶即有榃狗、榃田、榃吉、榃弄、榃武等,乃古越文化遺存。

古越人以舟楫為渡河工具,在地名上通用步(埗)、埔、甫、埗等表示津渡碼頭,宋人吴厚處《青箱雜記》說:“嶺南謂水津為步”。這類地名在北方固然絕跡,在嶺南山區也較少,但廣見於水網和依靠河流交通的地區。廣州有十八甫、黄埔、增步、鹽步,花都有官禄埗,深圳有上步,皆為貨物轉運碼頭或渡口,反映商業文化興盛。

宋代以降,在西江沿岸和珠江三角洲各地,為取得耕地和防洪治澇而大規模圍墾,於是以圍、基為首尾的地名大量出現,如珠江三角洲有桑園圍、長利圍、赤項圍、羅格圍、景福圍、龍利圍、大有圍等。所築基堤也不少,廣州即有長堤、東堤、西堤、黎家基、水松基等,也是水文化的一種反映。

4、商業文化地名至為觸目

廣府人重商,除上述城鄕貨集散交易的“圩”字地名和水上交通“步”字為代表的商業地名以外,無論大小城鎭,均多有“欄”字地名。“欄”本是壯語房屋之意,後引伸為同行業商品集聚的地域組織。如廣州有豆欄、蜆欄、漿欄等,陽江有魚欄,香港有果欄等。此外,廣州還有米市、造幣、海味、京果、白糖、白灰、蓑衣、絲線、猪、豆腐、花生、寳珠、瑪瑙、稻穀、麻、鹽、故衣、咸蝦、芽菜、魚翅、雨帽、香料等街、巷、行等專業性商貿地名,反映廣州商貿業之盛。

二、客家文化區地名特色

嶺南客家文化區主要據有粤東北和粤北,在廣西、海南以及其他山區也有一些客家文化板塊或小島。客家人深入嶺南内陸,居地為山區,其中適宜人類生產生活的河谷與盆地面積狹小,人口大部分來自中原。他們既保持較多中原文化傳統,而又受土著文化影響,在相對封閉的環境裡形成了客家文化,客家文化以山地文化和傳統華夏文化相結合為其文化特質,在地名文化上有如下特點。

1、使用客家方言地名表示山區地理環境

客家人居地多為山區,客家文化即在山區孕育和發展,故普通使用嶂、崬、埤、背、崀、□、嫲、□、坂等為首尾表示山區地貌形態或地域空間。客家方言母語為中原語言。雖然進入新居地以後,客家人所操語言受當地語言影響發生變異而形成客家方言,但它畢竟保留了很多母語成份。這在地名上也不例外,所以客家地名意義可在一般漢語工具書或地名詞典裡查到,而不像廣府文化區一些地名的含義那樣難以尋找。如上述各地名用字,高聳如屏障的山峰曰嶂,梅州市境内有明山嶂、銅鼓嶂、鴻圗嶂、黄沙嶂、七目嶂、鰐魚嶂、山北嶂、大峰嶂等不下20座高山。山脊曰崬,集中在梅州市的有樟坑崬、尖筆崬、鷄媽崬、獅子石崬、齋公崬、鷹子崬、猴子崬,釋迦崬等。低濕地曰埤,多用於小地名。山間水濱曰□,本區有□下,□面、小□、白水□、七娘□等,有些成為聚落地名。山坡曰坂,也用於小地名,這類地名皆古漢語用字,反映中原文化在當地傳播和生根。而在珠江三角洲常見的表示水網低地和粤方言地名如瀝、滘、湧、埔等在客家文化核心地區幾乎絕跡,經常使用的則為上述冷僻用字表示山區環境,實為客家文化繼承中原文化的一種折射。

2、使用畲字地名反映游耕文化和梯田文化

客家地區過去為畲或瑶族所居。畲、瑶族人實行刀耕火種,謂之燒畲。實行刀耕火種的坡地名為畲地(田)。這種游耕文化是畲、瑶族人主要文化形態。海南黎族和粤北瑶族至今仍保持刀耕火種習慣。唐劉禹錫貶連州時作《竹枝詞》云:“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烟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後來畲、瑶族人他徙或被漢化,其地為後到的客家人所居。元文天祥《文山全集》說:“潮與漳、汀接壤,鹽寇畲民群聚“(按元代潮州轄境含梅州地區)。清光緖《嘉應州誌》曰:“梅地古為畲、瑶所居。”客家文化覆蓋土著文化,但畲字地名仍大量保留下來,廣泛分佈於客家地區。據統計,梅州市現存畲字地名超過100多處,成為嶺南最大畲地名集群。如梅縣有畲坑、周屋畲、三家畲、雙螺畲、孔畲、橋畲、坪頂畲、九家畲、猪畲坑、葉畲等。平遠縣有歐畲、平畲、香花畲、良畲、小畲、梅子畲、大畲、丙子畲、周畲、黄畲等。其他縣市畲字地名也不在少數。這些畲字地名可為聚落、城鎭或區域,但其文化蘊意過去是游耕,即沒有農田基本建設土地利用方式,後則指梯田,即按山地或丘陵等高線開闢、有農田基本建設的田地。游耕代表的是旱作文化,主要種植雜糧,而梯田因有水利設施,雜糧屬少數,以種植水稻為主,是一種很大進步。當然梯田稻作文化景觀與廣府三角洲或河谷平原稻作文化景觀有很大不同,反映了兩種地名文化區域差異。

3、礦冶地名分佈廣而分散,反映山區礦產資源開發興盛

嶺南是我國有色金屬之鄕,黑色金屬也很豐富,主要分佈山區,故礦冶歷來為客家地區一項重要產業,在地名上也充分反映出來。這類地名雖非客家地區所獨有,但其點多面廣,仍不失為客家文化特色之一。

以陶瓷業言之,歷史上梅州、惠州是廣東重要陶瓷生產基地,故首尾以窑、厰、瑶等為通名的地名不少。如梅縣有瑶上村、瓦坑口,大埔有碗窑、陶溪,興寧有瑶崗,五華有上陶、碗窑坪,惠州有窑頭山、瓦窑嶺,始興有碗厰下,英德有碗子窑、碗窑坪、碗山背等。這些地名不但反映了客家地區陶瓷文化輝煌成就,而且為古窑址調查、發掘指明了方向。

以鐵業言之,粤北、粤東是鐵礦主要產地,故歷代多有開採。宋代曲江有鐵屎崗,樂昌有鐵屎嶺,連南有鐵屎坪,英德有鐵屎塘等。明清時陽山有鐵屎坑,曲江有靈溪爐,紫金有鐵嶂、鐵爐嶂,平遠有鐵嶂、打鐵寮,連山有鐵坑,龍川有鐵場、鐵坑,翁源也有鐵場,蕉嶺也有鐵坑等。

以金、銀、銅、錫採冶業言之,歷史上歸善(惠陽)有流坑銀場、永吉錫場、信上錫場,英德有銅鐘銀場,清遠有錢糾錫場,五華有錫坪,樂昌有鉛錫坑,始興有銀龍嶂,河源有銀坑,梅縣有銀溪、銀場、清遠有銀盞坳,曲江有銀山,英德有金山逕,梅縣有金坑口,韶關也有金坑口等。此外一些非金屬礦開採也留在客家地名中,如英德產英石,有地名英山;曲江產煤,有東水煤山、西水煤山等。

三、福佬文化地名特色

  福佬文化區分佈在潮汕平源和粤東沿海,居民主要來自福建,少數來自中原,地近海洋,海洋文化是本區主要文化特色,在地名上充分反映居民源地與經濟生活文化特點。

1、以厝字命名聚落,反映移民文化

潮汕與福建地理上本為一體,故明人王士性說潮州“而與汀、漳平壤相接,又無山川之限。其俗之繁華既與漳同,而其語言又與漳、泉二郡通。”〔6〕福建人多地少,唐代以降,進入潮汕的閩人日漸增多,大抵在這時閩南方言在粤東已經定型,被稱為閩南方言。許多福建常用地名傳入粤東,成為那裡地名文化重要特色。這些閩南語地名包括厝、垵、坂、墘、社、湳、厝、汕等為首尾地名。其中厝為典型閩南語,意為房子、家,擴大即為聚落。福佬人南遷粤東,為紀念故土,以其命名新居地,也是一種移民文化。厝這個閩台常用字,在福建用作聚落等地名有3643處〔7〕,至於粤東有多少,難以一一統計。舉凡聚落很多用它命名,如饒平有張厝、李厝、陳厝、林厝、崔厝、施厝等,澄海有劉厝、黎厝、蔡厝、廖厝、灰厝、王厝、海豐、陸豐也有不少以厝為聚落地名。而豐順則有羅厝、張厝、林厝、洪厝、胡厝等,但已屬個别地名,說明豐順為客家文化區與福佬文化區過渡地帶。又從一厝一姓,說明移民聚族而居,地名文化特色更明顯。至於垵、坂、墘、社、湳等字地名,俗字不少,有些不見古書(如垵、墘),作為地名在閩南很常見。而據《廣東省今古地名詞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廣東省卷》,這類地名在粤東很個别,說明它們多為小地名,不為一般地名工具書所載。如海豐有田墘,陸豐有水墘,饒平有上社等。

2、大量與水有關的地名,反映海洋文化特色

福佬人海洋經濟發達,海洋文化興盛,故與水有關的地名甚多,大致可分:政區:汕頭、汕尾、潮陽、潮安、潮州、澄海、海豐、南澳等。港灣、海濱:牛田洋、靖海、海山、海門、洋背、鴨頭洋、鮀浦、浮洋、灣頭、官田洋、秀浦、海埔底、靖海、遮浪等。產業:竈浦、珠浦、鹽鴻、蟹地、鹽嶼、鹽町、鹽町頭、珠池等。不過這些都是一些比較重要地名,至於因臨海和開發海洋資源而產生的小地名,一定為數很多,在此從略。

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區域文化與福佬文化大體上同流不同源,在文化特質上與福佬文化有較多差異而被劃分為“瓊雷漢黎苗文化區”。但在地名文化上,由於瓊雷移民除少數民族以外主要來自福建,也有一部分來自潮汕。閩人後裔今已成為當地人口主體,海南話(瓊文話)即閩南方言分支。所以瓊雷地名特色,在五指山黎、苗族地區及其歷史分佈區,保持著壯語地名文化蘊意,雷州半島和海南沿海地區,則是福佬地名文化佔據區域。

四、小結

嶺南地名文化除受制於地名文化的普遍規律外,更由於所在區域的地理環境、土著文化積澱、移民來源及經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不同而表現出了較明顯的地域特色與差異。概而言之,廣府地名具有壯語和粤方言地名共存、親水、重商等的結構多元性和内涵豐富性特色,而客家地名和福佬地名,則主要由於移民和環境不一,前者顯示較多中原文化和山地文化特色,後者則以海洋文化見稱。

註釋:

〔1〕《北史》卷91,列女。

〔2〕見李錦芳:《百越地名及其文化蘊意》,載《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3〕屈大均:《廣東新語》卷2,地語。

〔4〕參見徐松石:《徐松石民族學研究著作五種》上,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6-347頁。

〔5〕見李錦芳:《百越地名及其文化蘊意》,載《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6〕王士性:《廣誌釋》卷四。

〔7〕李如龍:《地名與語言學論集》,第140頁,福建省地圗出版社,1993年。

(原載《嶺南文史》1997年第3期)

转载自: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cbspub/secDetail.jsp?bookid=3154&secid=3188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听众

2228

积分

禁止访问

最后登录
2011-10-31
注册时间
2006-5-3
沙发
发表于 2010-5-4 22:40:00 |只看该作者

真深噢。。。。。


朝着太阳的方向,继续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板凳
发表于 2010-5-5 09:49:00 |只看该作者

良字壯語意一為平地

__________

应该还有大水塘的意思吧,比如南宁的琅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1289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10-5-15
注册时间
2010-5-1
地板
发表于 2010-5-5 13:59:00 |只看该作者

真深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1289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10-5-15
注册时间
2010-5-1
5#
发表于 2010-5-5 14:00:00 |只看该作者

这些字看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1289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10-5-15
注册时间
2010-5-1
6#
发表于 2010-5-5 14:05: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

听众

325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12-1-28
注册时间
2009-10-1
7#
发表于 2010-5-22 03:04:00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418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14-2-27
注册时间
2012-1-30
8#
发表于 2012-2-1 14:18:00 |只看该作者

良字壯語意一為平地、也是黄色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9#
发表于 2012-3-28 15:40:00 |只看该作者
  • 回复内容
  • 这种文章是值得一读的。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听众

    982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8-3-20
    注册时间
    2008-9-16
    10#
    发表于 2012-3-22 18:52:00 |只看该作者

    对于壮族文化遗产现在得到国家承认的有那些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听众

    982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8-3-20
    注册时间
    2008-9-16
    11#
    发表于 2012-3-15 19:48:00 |只看该作者

    去年春节到马来西亚玩了20多天,看到当地华文报纸报道,新加波人和马来西亚人都想把“鱼生”作为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为此而争论不休,后来有个马来西亚华人出来说话了。说“鱼生”这种菜既不是新加波人发明,也不是马来西亚人发明,而是从中国传来的。外国都已经承认“鱼生”是中国人发明的了。那么,中国什么地方发明“鱼生”这种菜呢?我想应该是壮族人发明的吧?“鱼生”壮话为“bya

    seng"“鱼生”是壮话“bya seng"的汉语直译。大家说是吗?如果是,那么”鱼生“就是我们壮族的文化遗产了。

    我对这方面是外行,望”贝侬”去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11-16
    注册时间
    2007-2-14
    12#
    发表于 2012-3-15 19:56: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jywei38)去年春节到马来西亚玩了20多天,看到...

    从"鱼生"这个词汇的构词特点来说,应该是有壮侗语族词特性,当然越南京语的构词特点也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418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14-2-27
    注册时间
    2012-1-30
    13#
    发表于 2012-7-12 17:25:00 |只看该作者
    拜阅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418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14-2-27
    注册时间
    2012-1-30
    14#
    发表于 2012-11-6 15:42:00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15 10:45 , Processed in 0.205632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