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栏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思考
□ 于
雷
一、干栏建筑的历史和分布
“干栏建筑是一种用柱子把建筑托起,使其下部架空,实际上是对‘人处其上,畜居其下’的居住建筑类型的通称。”
作为中国建筑“三原色”之一的干栏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干栏建筑源于人类的“巢居”,最初是上古先民在可能的条件下为了逃避恶劣的自然环境而搭建的房子。我们知道在距今7,000年前位于今浙江宁波的河姆渡遗址上,就已经使用了早期用木榫卯连接的干栏式建筑。
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存在于“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的建筑形式,但是从现有的证据来看它的分布曾经在全国范围内都很广泛。“从考古发掘看,中国剑川海门口、余姚河姆渡、吴兴钱三漾、丹阳香草河、吴江梅堰、黄陂盘龙城、荆门车桥、堰师二里头……都发现干栏遗迹。也可以说,古中国除黄土高原之外,都曾见到干栏踪迹。除考古发掘外,甲骨文上出现的大量干栏建筑形象,说明干栏之分布与商王朝的领域同其辽阔。”我国现有的干栏建筑则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湘西、鄂西、川南,加上海南、台湾,还有内蒙、黑龙江。住在干栏分布区的人民约3000万,族属为:壮、侗、彝、傣、崩龙、景颇、作佤、爱尼、布依、苗家、土家等。”
干栏建筑以其优越的适应能力,不仅曾在中国的广为分布,而且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是如此。比如东南亚的大量干栏建筑、遍布欧洲的“湖居”、以及“苏丹南部沼泽地带至今仍有大量干栏”。
二、干栏建筑的结构体系
“中国木构,大别可分为‘重木结构’和‘轻木结构’。都源出于不同形式的干栏。”
有学者又将干栏建筑的结构体系分为“支撑框架体系”和“整体框架体系”。前者是指“下部支撑结构和上部庇护结构组合而成的复合结构体系”,就是一种先有下部支撑而后建造上部房屋的结构。上古的“巢居”因借树木的支撑在上面建房子;后来发展起来的栅居,也就是先建平台后建上面房屋主动利用架空层空间的建筑,即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干栏建筑都属于则这种结构体系。与其将“栅居”建筑看作是“截柱式”的结果,不如依照其下部支撑结构将其分为“桩基式”、“短柱式”和“井干式”更为合理。“井干式”的支撑结构通常会受到质疑,但从我们理解“干栏建筑,其最基本特征就是底层架空,主要居住(使用)面位于楼面,至于什么方式将底层架空则无一定之规”的角度话,井干支撑也是诸多支撑形式的一种,它和其他形式所创造的建筑是同一种原型。如果我们可以将底层以短柱架空,而上面的主要空间以“井干式”来建造的房子视为干栏建筑,那么以“井干式”结构实现的支撑体系是干栏建筑的一种也是毫无疑问的。仅以“截柱式”来看待这种“支撑框架体系”是有局限性的。
三、干栏建筑的生态意义
干栏建筑材料使用上以竹木为主,这些材料通常具有优良性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除了具有“选材方便、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施工速度快和便于修缮、搬迁”等优点,在隔热保温上还有“冬暖夏凉”的效果。“即使采取通常的隔热方法,木结构房屋的隔热效果也比空心砖墙房高3倍。所以,木结构房屋好像一座天然的空气调节器。”
而更重要的是竹木材料具有可再生性。许多村寨都是依山而建,取材方便,但是这些材料并不是取之不尽的,所以“间伐轮伐的林业开发技术”的发展对于林木的保护有积极意义。在历史上一些朝代的政府也曾经采取积极的措施,诸如规定每家每户必须种植一些树木,来保证建房的木材的供应。与此同时,作为建筑材料的木材又可以完全回归到生长它的大地中,材料的生态性显而易见。但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很多材料不可降解,在给环境造成固体垃圾的同时,还往往因为其中含有的化学毒素给环境和生物的健康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对于固体垃圾要积极的使其参与到循环使用中去,而对于有毒的材料则应予以禁止并妥善处理。
建筑的节能。今天在很多建筑的建造的过程中耗费大量的能源不说,建成后设备运行的能源消耗和浪费也同样是今天的建筑师所要考虑的。而木构干栏建筑则不同,它无论在材料加工还是在施工中都无需耗费太多能源。“侗族干栏上层靠得很拢,夏季可以相互荫蔽,减少日晒”。建筑架空层具有良好的水平通风效果,在密度较大的聚落内也有也绝无问题。同时由于室内火塘的存在,对于加热竖直气流促进空气流通也具有积极的效果。在许多城市中,为了获得室内适宜的温度,使用机械设备消耗大量的能源反而使我们的整体环境不断恶化。
干栏建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无论是建在沼泽中,还是建在山地或者水面上,干栏建筑都表现了其适应性。底层架空可以开敞也可以封闭,比如“哈尼族和傣族,位于澜沧江泛滥区,底层必须敞开,好让泛滥的江水流过。”“土家族通常有厢房;正屋不吊脚,自不必封闭;厢房吊脚,地层通常落在坡下,地面既派杂用,无须十分整平,就无须封闭。”
四、结语
今天在环境不断恶化、能源浪费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应该看到干栏建筑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居住形式所具有的生态与节能价值。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的建筑并不一定就是必须花更多钱、投资更多设备的建筑,更便宜、更自然、更有效率、更无公害的传统的干栏建筑为我们在使用“更高效率的传统技术”替代“更无效率的新科技”这条路上开拓了一条新思路。与此同时我们即要充分发挥干栏建筑和木结构本身的优点,又能够将当今时代具有积极意义的技术手段运用到干栏建筑聚落中。
参考文献:
杨昌鸣:“干栏建筑研究三题”,《建筑师》第51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P77.
参见张良皋:《匠学七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43。作者指出“除了源出巢居的干栏建筑之外,还有源出穴居的窑洞和源出庐居的帐幕,三者是中国人居的基本形式,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建筑的‘三原色’”.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P1.
张良皋:“Architectural Relationship among China,Korea and Japan”,《世界建筑》(光盘版)9404,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良皋:《匠学七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P56.
参见《中国民族建筑.第一卷》,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P216。或者参见杨昌鸣:“干栏建筑研究三题”,《建筑师》第51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P77.
参见http://www.afandpa-china.org/americanwood/structurearch
/aboutstruct.
张良皋:“侗族建筑纵横谈”,《东南大学建筑与理论研究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版社,1997年,P1.
原载硅谷 > 2008年第9期
本文转自全刊杂志赏析网
http://qkzz.net/article/43172a8f-1b91-4efc-83e0-bdfad59e667f.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