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拼音文字,为什么壮文的调值调类一直争论不休呢?壮语有那么复杂吗?问题的根源在哪呢?
我觉得现在的壮文方案有以下缺陷:用字母做调,而且声母、元音不够用,这就造成很多的词语没法拼出来——也就是说这是一种还没成熟的文字。。。。现在的壮文一个单词用的字母就很多很长,比如:mbiengj(边)。。哪里用得着那么多的字母拼凑出来啊??。。。现行壮文的弊端我不想说了,主要说说我的一些像法吧:
1,拟改革后的壮文:
a,声母如下:b、c、d、f、g、h、j、k、l、m、n、p、q(代替ng)、r、s、t、v、x、y、mb(或b上加一横)、nd(或d上加一横)
b,元音有:a、 o、e、 i、 u 、aa/ar(书写时在a下加一点,表示a的长音)、oo(有书写体)、ec(有书写体)、er(有书写体)、or(s书写时在o下加一点,表示o的长音)
c,声调上标,由于各地不一,一到五调为:—、/、\/、/\、\ .其他调根据各地情况而定、自加。前面除了/\(即第四调)调外,其他调跟汉拼1~4调从左到
右对应。第一调可以不用标调。
2,丰富了元音后的壮文就可以不用那么冗长,大大节约篇幅、降低阅读的疲劳度。。。。比如:坐(naengh=>naaq,在上面再加声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