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南都网 http://epaper.nddaily.com/E/html/2008-11/03/content_616195.htm
广州骑楼 一种不留痕迹的中西结合
日期:[2008年11月3日] 版次:[GD08] 版名:[广州读本 广州城] 稿源:[南方都市报]
一座城市的亚洲情怀 情感篇.建筑
写在广州边上
漫谈广州骑楼
骑楼的概念与特色
“骑楼”的字面解释是“骑在公共人行道上的楼房”。广州最早的叫法是“有脚骑楼”,后来简称为“骑楼”。它与“挑楼”有区别,“挑楼”就是悬挑在公共人行道上的楼房,是“无脚骑楼”。被骑的公共人行道被称为“骑楼底”。另外有一种悬挑在人行道和马路上的阳台,也有人称之为“骑楼”。我们经常说的骑楼是指由“有脚骑楼”组成的街区,叫“骑楼街区”。
我国骑楼主要分布在南方城镇。南方的骑楼是适应南方夏长冬短、太阳辐射强、多雨的气候环境,具有遮阳、避雨、防太阳眩光的物理功能。此外,由于它合适的空间尺度,还具有给行人安全感的心理功能。正由于它的物理和心理功能,又使它产生全天候的商业功能,最适合于城镇商业区。
广州骑楼的来源
在19世纪中以后,英法等帝国主义侵略广州,东南亚(南洋)英属等殖民地的外廊式建筑传入广州十三行,十三行被烧毁后,又在广州沙面出现。这些外廊式建筑是西欧本土建筑特色与印度和东南亚殖民地热带气候相结合的产物,被称为“殖民地建筑样式”。至20世纪初民国成立,为解决城市居民拥挤和实行都市计划,广州市政府同意在人行道上加建骑楼。当时很明显是参考了外廊式建筑和澳门、香港的骑楼建筑特点和建筑章程。1912年广州国民政府公布《取缔建筑章程和试行细则》,规定在自置私地内建骑楼,留出人行道。从此,广州骑楼大量兴建,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停止,其间关于建设骑楼的法规不断完善和细化。至于有学者说广州骑楼源于英国,因为英国本土有骑楼,而印度和南洋又是英属殖民地,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打开中国大门,骑楼随着进来。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因为最早的西方殖民者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它们的地理纬度比英国低,城市更需要骑楼。事实上,曾是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门,其骑楼历史就比曾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早。
广州骑楼的特点
广州是我国南方的大都市,也是广东省省会,人口众多,商业发达,所以骑楼多,而且有它不同于其他城镇骑楼的特色。首先,广州因为商业街的人流多,所以骑楼底的空间宽而高,其尺度比其他城镇骑楼都大,是沿街商铺很好的“门厅”。其次,骑楼的柱子比较粗,基本是方柱,在交通噪音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些粗大的方柱对隔阻马路高频噪声起一定作用,加上柱列的视线遮挡,使走在骑楼底的行人忘记了马路上来回奔驰的车辆,是行人安全逛街很好的心理场。再次,广州骑楼街区的马路较宽,马路两侧的建筑较高,进深较大,是典型的“竹筒屋”。最后,广州骑楼建筑艺术最高,各种中西结合的装饰风格百花齐放,你会发现每条马路的每间骑楼的石雕、砖雕、灰塑、彩画、彩色玻璃、彩色水磨石等装饰都不相同,而骑楼空间的整齐和骑楼屋顶上不规则突出的中式小凉亭和西式小尖塔,又使得广州城市天际线丰富多彩。
今后的广州骑楼
广州需要骑楼,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时代在发展,新骑楼需要新规划、新章程。
71年前建成的广州爱群大厦就开高层建筑建骑楼的先河。今天,广州高楼大厦林立,互相遮挡,行人遮阳已经不那么重要,但高层建筑不能遮雨,行人还需要骑楼。当然,骑楼在发展,前十年广州下九路的荔湾广场尝试把骑楼形式移进室内。无论将来骑楼如何发展,传统骑楼留给广州市民和外来朋友的记忆都是深刻的。留住广州骑楼,就是留住广州记忆。
汤国华(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教授)
地理广州
骑楼是广州的符号印记
骑楼对于广州的意义,就像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小洋楼一样,是城市的符号印记。而且,这些符号,现在仍然鲜活地存在于生活中,在西关、东山、越秀这些老城区,骑楼,时时可见。
这些大多修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的骑楼,建筑的风格多样,仿哥特式、古罗马卷廊式、仿巴洛克式、中国传统式、南洋式,上个世纪80年代后,还产生了现代式骑楼。风格只是个人喜爱,并不是说修建者就是德国或罗马人,广州骑楼的修建者由归来华侨、在广州的西方人以及广州本地居民构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下南洋的华侨所盖,他们带来了异乡的风情与时尚,几十上百年之后,又承载了历史,见证着广州这座城市与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的交往痕迹。文明路186号的骑楼,可说是南洋骑楼中的一个代表作。
情怀广州
南洋骑楼直接影响广州骑楼
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这几个词国人都很熟,其中,下南洋说的就是广东人去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南亚、东南亚国家谋生计的事。他们对南洋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均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很多人回乡后,又把南洋文化带了过来,对城市来说,南洋骑楼是其可见的最直接的影响。
南洋骑楼带来了当时南洋地区独特而有创造性的建筑形式,如在女儿墙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其它形状的洞口,为的是预防南洋一带强烈的台风袭击,从建筑的技术处理上减少台风对建筑物的负荷。这种建筑在南洋很多地区都是喜闻乐见的,即便在今天,在新加坡繁华热闹的商业街,仍可以看到和广州极为相似的骑楼。
放眼录
骑楼的理念:公共空间与人情味
骑楼的历史其实很短,不过百年。关于它的起源,一般骑楼建筑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地中海国家的桥廊建筑与岭南传统建筑结合的结果。因为两者同样有着高温多雨、蒸晒酷热等相近的气候特征。
广州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林兆璋先生表示,广州十三行时代就已有骑楼。广州骑楼的发展在于,它从一个外国房屋桥廊,变成一个公共设计:桥廊打通连在一条长廊,变成街业街———行人可以在走廊行走、遮阳避雨以及购物。广州骑楼受外国影响,但归根结底是结合了本地情况去做的,而且,不留痕迹地把外国的东西跟传统结合起来,最后变成自己的。
这种建筑既可以遮风挡雨,让顾客倍感舒适,又拥有精致考究的店面,显示出店主与众不同的品位。最为特别的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融入了西方元素的建筑,让当时的人们眼前一亮,成为时尚,逐渐传播开来,成为广州的符号。骑楼连起来的这条长廊,见证了广州灵活善变的城市精神,也见证了广州近代化进程中与亚洲乃至世界接轨的努力。在上海、武汉等城市,有骑楼的街道甚至被叫为“广东街”。
林兆璋先生认为,广东人很善于扬长避短,中外结合,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而且是特有的。比如,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叫“的士”,北京叫“出租车”,而广州叫“打的”,现在,北京、香港都讲“打的”。它把两方习惯结合一起,创新了,而且还让人觉是很亲切,不觉得是外来的。这一特性反映在建筑骑楼上,则是把桥廊打通,变成了商业街,把私人的地方变成了公共场所。
一种城市的符号,既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特性、折射一个城市的性格,但也往往与落后、跟不上潮流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多地只作为一种历名印记出现。对骑楼,很多人也这么认为。林兆璋认为,作为一种建筑形式,即便在今天骑楼也是不过时的,它对架构城市的公共空间、营造城市的人情味,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应该考虑的是,在使用的形式上更加多样。香港汇丰银行大楼就是这方面一个很好的例子。
公共空间,人情味,这正是很多老广州对曾经的骑楼生活最深的感受。在高楼林立之中,保留乃至拥有更多的公共空间,人与人之间更多些人情味,这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希望骑楼能活在我们的当下,而不仅仅是一个过去。
亚洲视野
新加坡的骑楼
据了解,新加坡的开埠者莱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规定所有建筑物前,都必须有一道宽约5呎、有顶盖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场所。从此,新加坡出现了连接的廊柱构成的5呎宽的外廊结构的建筑。外廊的位置在店屋的前部或一边。典型的还必须包括可供行走的地板,高度至少一层,有挡避风雨艳阳的顶盖。这种连续廊柱形成的走廊,新加坡称之为“店铺的公共走廊”,或叫“五脚气”、“五脚基”(FiyeFootway)。
新加坡1993年对有100多年历史的“克拉码头老街区”做了整治。原本遗留的骑楼街区破败不堪,经重建后,现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热点,它保留着原有的骑楼风格,又有着现代化的休闲环境和内部装饰,形成了一个把历史内涵和现代时尚相结合的休闲购物区。新加坡骑楼和旅游成功结合在一起,给其它国家的骑楼保护和开发提供了经验。
澳门的骑楼
澳门这块弹丸之地,400多年来打造得精美诗意,除了中西文化在这里的包容兼蓄外,骑楼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一直得到了妥善保护和很好的传承发扬。据了解,新马路是1914年由老城区改造的澳门第一条商业街,那里全是骑楼建筑,墙面有多种浅色涂装,饰有中西式混合的窗框壁柱和浮雕花饰,和广州的骑楼老街十分相似。该街上有个百年老字号“德成按”当铺,由于政府以140万澳币成功改建成“文化会馆”,“典当博物馆”,从而获得联合国颁发的“2004年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黄河方
●本版摄影(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黄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