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人”遗骸 |
复原后的南沙人像 |
鹿颈村出土石斧 |
鹿颈村遗址出土陶器 |
专题撰文/图片 本报记者卜松竹
开篇语
从2003年起,广州开始进行第四次全市文物普查,在全国开了先河。2000多名工作人员走遍了广州十二个区市,摸查了超过8000条的文物线索。经过6年的田野调查和案头工作,此次普查的精髓成果被集纳成为《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一书。成为广州有史以来覆盖面最广,概念最宽泛,新发现最多的一部文物“家谱”。
收入《汇编》的文物数量创下了历史之最——共收入4334条文物线索,调查区域为史上最广——南沙、萝岗、花都、从化、增城等周边区市均有众多精彩发现,而且文物的定义大大扩展,原本少有进入文物工作者视野的近现代工业遗址,建国以后几代工程人员创作的建筑杰作,反映广州社会经济发展一个重要侧面的华侨文物,大大丰富了广州的文化内涵。而在“有形”文物之外,大量“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收录,更体现出广州文化“有机”和“活态”的一面。
从今天开始,本报将陆续刊出此次普查和编纂过程中的一批代表性文物,它们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大广州”文化的丰富肌理和深厚底蕴。
在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中,南沙这个广州最年轻的区,却以发现了现今所见最早的广州古人类遗骸,而成为专家们重点关注的地区。而“南沙人”也和其他多处早期人类遗址的发现,一道将古城广州的已知历史推向遥远的石器时代。
鹿颈村遗址是广州地区目前发掘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包含物及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先秦遗址。它的发掘、整理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广州环珠江口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时期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面貌。
南沙,
广州先民最早的定居处之一
南沙,是广州的最南端。这里地处珠江出海口的外沿,与浩瀚的南海相拥。与一般人的想象不同,这个即使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仍旧显得“远”的新区,竟是广州先民最早的定居处之一。在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时期晚期已经有人在此活动,到商代晚期,这里农耕和渔猎相结合的经济已经很发达。其后数千年中,在珠江泥沙的不断堆积下,入海口处慢慢堆积成陆,众多原本零散的海岛也渐次和大陆相连,逐渐形成了今天南沙区的地域。
“‘南沙人’至今仍是广州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站在一处刚刚发现的古代墓葬旁,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室主任张强禄回忆起9年前的那场考古发掘,仍旧侃侃而谈。2000年11月,他和考古所的同行们一道,对现南沙区东南部鹿颈村的著名古遗址进行了发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番禺文物爱好者于小光无意中发现了古遗址的痕迹,随即上报了文物主管部门。于小光发现时,遗址已遭破坏,挖有鱼塘,并建有采沙场。但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发掘工作延至2000年11月下旬才开始。耗时9个月,发掘总面积约2400平方米考古调查中,发现仍相当精彩。
数千年前“水路交通”或已相当发达
专家告诉记者,从考古发掘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是以定居的方式,采用农耕和渔猎相结合的方式来满足生活的需求。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当时生活在南沙一带的先民,与较北部的同时期遗址有不少共同的特点。因此可以推断,在三四千年前的广州地区,已经有了相当便捷和辐射广泛的交通网络,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就是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水路交通。而分散在广州各处的先民之间的交流,应当也是相当频繁的。
张强禄说,虽然现在看来南沙距离广州市区仍然比较远,但在三四千年前这里的水系应该比现在还发达,很多现在地势较高的小山岗,其实就是当时的海岛,先民借助小船可以很方便地往来。从文物中可以看出,很明显而频繁的交流痕迹。看来,世界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开始的时间很早。
广州最早先民身高1米70
鹿颈村遗址中最大的发现,当然是“南沙人”。由于岭南多属酸性土壤的埋藏条件不利于骨骼的长期保存,使得在岭南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很难收集到保存良好的古代人骨进行人类学的研究,因之这具保存相当完好的骨架就更显珍贵。目前在广东境内发现的先秦时期的人骨架标本只寥寥几处,广州地区的发现尚属首次。据专家鉴定,该骨架属黄色人种,男性,年龄45岁~50岁,身高1.70米。以现代亚洲人的标准而言,也算是中等以上的身高了。
广州若干
史前遗址概览
增城金兰寺贝丘遗址
由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层相叠,包括了新石器中晚期、商周时期、战国年间的遗迹,出土众多石器、陶器文物。证明4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地活动。
天河飞鹅岭遗址
广州最重要的山冈台地新石器时期遗址之一,包括附近青山岗、菱塘岗等13处山冈台地,出土许多陶器和磨制石器,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时期,当时居民过着以农业为主,兼渔猎、采集的原始生活。
从化吕田狮象岩遗址
发现许多石器、陶片等文物。遗址为广州地区的考古编年和历史重构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其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同时具有珠江三角洲和粤北石峡文化特点,为研究两个区域史前文化交融提供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