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报春信息 不怕雪里藏
——广西民族报社站在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办好壮文报纸
广西民族报是全区乃至全国“唯一的壮文报纸”。她创刊于1957年7月1日,至今已满50周岁。正所谓“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她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独特的使命——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语文政策服务;又由于她是唯一用壮文出版的报纸,因而成为了壮文推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1982年复刊以来,广西民族报人始终站在民族政策的高度,艰苦却负责地把这份“民族的”报纸办好。经过报社全体员工无私奉献的工作,报社1986年获得全区推广壮文工作先进集体、1997年获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壮语文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997年以来,报社继续坚持着50年来的办报宗旨,全力维护“唯一壮文报纸”的品牌形象。十年历经多少事,下面仅仅重点汇报报社工作中的“三大亮点”:在面临种种困难的时候,顽强地保住了“唯一壮文报纸”的旗帜决不倒下;为广西的壮文推行使用工作立下汗马功劳;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前赴后继擎起“唯一壮文报纸”的旗帜决不倒下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广西民族报从创刊之日起,就注定她不寻常的命运:一方面,她肩负“民族的”重托。我们党一贯重视贯彻落实民族平等政策,这也是我党能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法宝。推行和使用壮文,是民族平等政策的具体体现。而要推行壮文,又必须要有一个的宣传、交流和学习的阵地——《广西民族报》(壮文版)担当起这个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又由于她先天受限——用壮文出版的报纸,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必定要经受阵阵剧痛,甚至会出现“红旗到底能扛多久”的种种疑问。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1997年之后,广西报业市场出现了“一枝独秀”的局面,某早报把全区报纸发行、广告的“蛋糕”占有了很大部份,许多行业报、部门报分不到一杯羹,而报业改革又不允许行业办报,于是一家家专业报、行业报纷纷关门。如《广西工商报》、《广西侨报》、《广西人口报》等。广西民族报作为一份民族文字报纸,虽然最后因为“对民族文字报纸采取特殊政策”被保留了下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报社的体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986年,自治区编委将广西民族报定为“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一份用壮文出版的报纸,如何“自收”?答案很明白:没有“自收”!没有“自收”又如何“自支”?这也根本不可能!
这已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从大的方面看,关系到报社生存的体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报社前途岌岌可危。从小的方面说,在生活待遇、薪金福利上,无法与新闻同行比、无法与同是从事民族语文的兄弟单位比,甚至无法与自己家里的配偶比!这种局面演变下去会怎么样?偃旗息鼓、关门走人、自谋生路?摆在民族报人面前的,正似“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已是悬崖百丈冰。在危机感、失业感、贫困感纷至沓来的时候,广西民族报人“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此风中”,他们心中有一个信念:决不能让“唯一壮文报纸”的这面旗帜在他们手中倒下!危急之中,党对民族文字报纸给予特殊关怀,自治区财政部门每年都拨给报社基本的经费,使广西民族报一年又一年地度过难关,得以“柳暗花明又一春”。
唯一的壮文报纸虽然勉强得以保存下来,但在经济日渐发展,人们收入日渐见涨的今天,民族报人日益显得清苦、窘困。报社缺少办公经费,印刷费、旅差费短缺,更别提什么奖金津贴了。十年来,民族报社的社长换了几任,但没有哪一任社长甘愿让“红旗倒下”。期间,也有人害怕没出路而另谋高就,但留下来的同志,没有哪一位叫冤叫屈,没有哪一位不是严守岗位保护着这面风中的旗帜。现任报社社长蒙飞,至今仍住在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的陋室里;已在报社工作25年的老编辑苏加快,一家三口、岳父、内弟曾经全挤在一套破旧的二居室里,远在乡下的八十岁老父亲瘫痪在床,因为无房,无法到医疗条件好的首府跟儿子住。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提起父亲,老苏眼里噙满了泪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恰似民族报人的品格!
二、为我区的壮文推行使用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半个世纪以来,她使400万脱了壮文盲的群众“每周有报纸读”
《广西民族报》创刊至今已跨过半个世纪,她始终是为400万已经学会壮文、脱了壮文盲的壮族群众服务。群众学会壮文之后,需要有壮文报刊读物阅读,否则“学了没有用场”。于是,《广西民族报》成为脱了壮文盲群众不可或缺的读物。懂汉文的读者,可选择全世界的汉文报刊阅读,而壮文读者呢,全世界仅有《广西民族报》一张壮文报。贵港市壮文实验学校毕业生覃花,近年到深圳打工,一直坚持订阅民族报,她说,阅读壮文报纸已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经历半个世纪,除了“文革”停刊,民族报壮文版一直坚持每周至少出一刊,至今共出版了2803期,总发行量约800多万份,共约2.2亿字符。这2.2亿个字符,都是民族报人一个个字母敲打出来的,“字字看来是汗水,几代辛苦不寻常”!
2、充分发挥报纸的职能作用,全面报道和全方位配合广西民语委的各项工作
(1)积极举办与壮文有关的征文和专题讲座活动。仅从1997年起统计至今,先后举办了“我的壮文情”、 “我与民族报”、“庆祝自治区成立40周年”、 “庆祝壮文恢复推行使用20周年”、 “学习七一讲话”、“数字看中国”、“学习十六大体会”等征文和专题讲座活动。这些文章,以壮文为传播工具,向广大的壮族群众及时报道了党和国家的政治动态,深得壮族群众欢迎,不少读者来电来信表扬报社;报社领导也因此曾获得了区党委宣传部颁发的十六大报道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值得一提的是,为开展好这些较大规模的征文活动,编辑部主任黄新荣废寝忘食,常拿稿件回家加班,以至于顾不上正冲刺上中学的女儿,让他一直觉得心中有愧。
(2)大力培养壮文作者队伍。2004年,报社与三月三杂志社合作举办了广西首届壮文写作培训班,之后每年举办一届,至2007年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培训学员人数达120多人,效果良好。有些学员因此爱上了运用壮文来进行创作,作品发表在本报和三月三杂志上。平果县作者余执、黄国观因为参加了培训班而熟练使用壮文,为《平果嘹歌》一书做了壮汉注译工作,得到了县委领导的多次表扬。还有,百色民语办的陈毅忠,也因此多次受训而走上壮文文坛。类似余执、黄国观、陈毅忠的例子还有很多。本报在其中起到了组织、培养、使用的重要作用。
(3)积极配合全国“两会”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自1997年以来,报社先后派出16人次赴京参与“两会”文件翻译、同声传译工作。在京工作很辛苦,报酬又低,饮食、气候都不太适应,但同志们都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工作,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均获得国家民委和中央翻译局领导的好评。
(4)报道民语典型,为全区民语工作提供参考数据。2006年,报社大规模组织记者下乡,到贵港、武宣、象州、兴宾、环江、马山、大化、德保、百色等地采访壮文的现状,形成材料,上报有关部门,得到赞许和肯定。
(5)千方百计为促进壮文工作的发展做实事。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本报与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联合举办“全区小学生壮文作文比赛”活动,涉及到十多个县市,有200多篇作文参赛,评出获奖作品60篇,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学习壮文的积极性。
(6)参与探讨壮文的规范化问题。近年来,本报经常主动与同行单位如三月三杂志社、中央翻译局壮文室举行业务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为解决壮文的规范问题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三、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立下汗马功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获得上级领导和财政部门的特殊关怀之后,民族报人更加忘我地工作,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增进各民族大团结,为壮乡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了不少积极的工作:
1、全面报道民族地区新闻,反映少数民族心声。据统计,十年来本报共刊发这类稿件近5000篇,不少文章引起轰动效应,为民族地区的群众带来实际效应。如:2001年,本报拥有高级职称的记者潘朝阳,跋山涉水6小时,深入融水红凳红瑶寨采访,写下了《走进白云山上的红瑶寨子》的长篇通讯,真实反映居住深山里红瑶同胞的生活,特别是披露红瑶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之后,先后引起国际救援及发展机构“世界明宣会”和香港理工大学杨博士的关注,后来红凳小学共收到捐助近十万元。当年,这篇通讯荣获了广西新闻二等奖。
2、打造壮文科普专版品牌,为壮乡群众脱贫致富传经送宝。据粗略统计,从创刊至今,已编发科普稿件近万篇。创刊后即设有科普专栏,复刊后更是努力打造这个品牌:在开设的专版里设“栽培技术”、“植保兽医”、“卫生保健”、“农副产品加工”、“小验方”、“经济信息”等栏目,指导群众进行科学种养,搞农副产品加工,防病健身,对壮族地区群众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如《覃荣瞻的养鸡经验》、《谈养黄牛》、《母羊多胎高产技术》、《母猪两年产五窝仔法》等科普文章,被众多的读者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获益匪浅。1987年,由本报编译刊发的《覃荣瞻的养鸡经验》获得了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中的“少数民族文字科普作品奖”。近些年,武宣县新龙乡青年农民龙庆利通过看壮文报纸、收听电台壮语节目,学会了挖池塘养鱼,鱼塘边上种果树,在果树底下养鸡,鱼塘里养鸭等科学种养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收益。
五十年磨一剑,民族报科普版已经铸造成一个品牌!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民族报人生活在较低的水准,却甘愿无私奉献,站在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高度把壮文报纸办好,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肯定。自治区民委主任、民语委主任罗黎明代表组织谈到,要力争解决这家壮文报纸的体制问题。民族报人深信:在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之时,壮文报纸的明天会更好。等待着那一天,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广西民族报社
2007年10月15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3 16:26:3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