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女神是母系社会的影子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于原始社会的某个阶段,出现过母系社会。当时妇女在社会氏族中居支配地位。她们从事采集食物,男人渔猎,实行氏族外群婚,子女只认其母而不识其父。这个历史时段,女人婚期不入住男方住所。在1949年以前,农村的壮族妇女新婚多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可能是母系社会留下来的模糊的脚印吧。
女神是母系社会留下的影子,寡妇抚养蛇,没提到其夫,就连其妹上山哭丧遭五雷轰,也未出现其夫。说明这个故事是反映母系社会的事,传到父系社会时,由于时代久远,人们不理解母系社会的事,认为扶养蛇的女人就是个寡妇。
女神也是部落首领的影子,只有首领这样的头面人物,才有可能把所做的事传下来。在部落时代,每个部落都有图腾崇拜,用图腾物作自己的保护神,而部落首领往往都以图腾物自居。以蛇为图腾就称为蛇部,牛为图腾就叫牛部,以鳄为图腾就称为蛟部,以蛙为图腾就称为蛙部等等。梁庭望教授认为,寡妇是跤部,特掘是蛇部。寡妇收养蛇,反映出蛇部有难受到蛟部救助,这就是部落和部落首领的影子。
在传说中壮族有不少女神,反映了母系社会在不少部落。妈妈背着孩子访天边;天上有十二个太阳把人热死,一个女人用竹竿捅掉十个,留一个晒谷子,留一个晚上照明;现在广西天峨县芭暮乡还有一座蛙神婆的石雕像,在中原有嫦娥奔月,西王母娘娘,女娲补天;在西方有自由女神、耶稣的母亲――圣母玛丽亚。这些女神都是母系社会留下来的影子,也是人类历史的轨迹,有的对人类社会有广泛的影响,有的只停留在传说中。
我国中原的汉族地区,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的是女娲,但她受到孔夫子的男女伦理道德观的厄杀,得不到应有的推崇,仅仅在红楼梦里曹雪芹笔下,她补天时剩下那块石头,后来成了精灵,挂到贾宝玉的脖子上。而壮族的龙母,因山高皇帝远,没有受到孔子那套贬低妇女思想的影响,成为珠流域的人文始祖之一,成了珠江流域的保护神。
二、 蛇图腾与崖洞葬
图腾崇拜源于远古的原始部落,他们对那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产生恐惧,因而借助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神秘事物,来对抗自然力量的灾害,因而出现了崇拜物,我们称之为图腾崇拜。
(一) 图腾崇拜产生的因素
远古部落的人,对狂风暴雨,洪水猛兽,闪电雷鸣,山崩地震等自然力量,所带来的灾难而产生的恐惧。马克思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因自然界“有无限威力”令人的力量无法抗拒,但人为了生存,就不得不与其抗争。然而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渺小的,就需求超自然力量作保护神。他们在生活和劳作中,常见到凶猛的大蟒蛇,既畏惧又羡慕。畏惧它伤人,羡慕它无所畏惧,不管狂风暴雨,闪电雷鸣,地动山摇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在急流险滩,深潭海浪,它无所畏惧,我行我素。人们就认为它有超自然的力量,把它神化,做自己的保护神,然后将其人格化。
法国的社会家列维•布留尔在研究远古人的思维形式说:“在原始人的‘集体表象’的内涵中客观事物的形象和部落传统的心理习惯,奉献的图腾、恐惧感、感谢、祈求等感性形象交织在一起。……就是把两件毫不相干的事,由于神秘的习惯心理而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原始部落的思维形式中,由集体表象,就洪水与猛兽,这两件毫不相干的事联系在一起。人们便寄托这种保护神,能消除他们对自然力量的恐惧。因而对蛇神开始顶礼膜拜,加倍崇敬。
(二) 崇拜的成因
大明山是北回归线经过的地方,横穿上林县和武鸣两县,属亚热带气候。大明山南北长100公里,东西宽50——60公里,山体隆起,海拔13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近70座,最高峰为龙头山1760米,算是主峰吧!山之东是上林县,其西是武鸣县,山南段为宾阳县,山北是马山县,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雨量充足,湿度较大,阳光照射时间长,是万物生长最好的自然条件。至今山上多为原始森林,是我国植物保护区之一,植物种类繁多,已知的有2000多种。花草繁茂,野果遍地,为野生动物生长和栖息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域。常见的动物近百种,较珍贵的有虎、熊、猴、蟒等。由于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森林密布,云层叠起,四季缭绕,深潭和瀑布多处,发源于大明山的大小河流三十多条。因此,大明山及周围壮族先民生息繁衍的摇篮。1950年以后曾在上林县和武鸣县境内,发掘和发现商代至战国的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物上千件。佐证了壮族先民与几千年前已在大明山及周边繁衍生息。由于水系甚多,河流与深潭同在,水草又如此茂盛,1000多年前在一些地方有大象大鳄出没。如今尚有大蟒活动,雷暴频繁,洪水泛滥,灾祸不断,而几千年前更甚。对于刚步入农耕时代,以种植水稻、常与水打交道的部族,就必然对常出没于水中,且凶猛的大蟒蛇产生了敬畏,就导致图腾崇拜。这是生态条件。
由于原始部落生产力低下,人的思维能力也处在低级阶段,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无法理解,对那些无法抗拒的自然力量,不是低头臣服就是寻觅保护神,这样,各种各样的信仰和崇拜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