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9450|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至高无上的壮族女神---龙母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09:3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前  言

      壮族女神——龙母是我国两广地区的西江和珠江流域的人文始祖和保护神。在绵长的历史长河中,龙母文化对壮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妇女地位、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壮族三月三歌节就是龙母文化的代表性产物。多年以来,经有关专家学者多次论证,认为广西大明山周边几个县就是龙母文化的发祥地。
     为了广泛弘扬龙母文化,发掘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推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尽微薄之力,笔者多次查阅大量的史料和相关学术著作,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在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来临前夕,撰成此稿。
     本文主要浅议龙母文化的发祥地之说,不当之处,请有关专家学者和民族文化爱好者给与批评指正。

                         蓝多民   2007年三月三节前夕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沙发
发表于 2009-6-23 09:39:00 |只看该作者
 珠江和西江流域的重要人文始祖之――龙母,是壮族至高无上的女神。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她曾经对壮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民间习俗、妇女的地位等都打下深深的烙印。在全国乃东南亚各国,及海外华人都有广泛的影响。两广地区的一些市、县、甚至港澳特区,都有其庙宇,甚至香火鼎盛,成为旅游胜地。
    在广西大明山周边几个县的老百姓,历代都以不同名称和称呼,为其立庙,塑其神像,昭示其神圣。由于历史原因,壮家人的村村寨寨,也都为其立个小庙,其名“社坛庙”,神坛上大书:“天王地母之位”,把龙母与天神雷王平起平坐,作为村落的保护神。三月三各家各户蒸好五色饭,先给社坛庙进供,可见龙母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龙母在壮家人心中是位圣母。之故,我鼓起勇气,为其追本溯源。

一、        龙母的身世 
    “龙母”这个称呼是舶来语,恰如其分地说是“蛇母”。就是一位寡妇把一条蛇当作儿子来抚养,蛇长大后便给她回报。这个故事传到汉族地区,蛇成了龙,所以这位寡妇就变成“龙母”。
   (一)        寡妇收养蛇的传说
    我家在上林县塘红乡,寡妇抚养蛇的传说故事就出自石门村,离我村仅有几华里,儿时常随大人提五色饭到蛇神洞——又称仙人洞,壮语叫“敢仙gamjsien”,为蛇神供奉,因而对这个故事耳熟能详。
    传说远古时候石门村有一位寡妇,一天她到村前“石南海”挑水,一条一尺多长的小蛇,三番五次随水进她水桶,无奈,只好带回家放在水缸里抚养。蛇在壮话中呼“图当duz dangz”,因而养那个水缸就呼“吞当naen dangz”水缸壮名由此而得。蛇稍大一点就从缸里爬出来帮寡妇干活,十分可爱,于是寡妇就把他当儿子。在一次劳动中不小心,误将小蛇的尾巴剐断。寡妇心疼地为它上药和祈祷,伤好后就短了一节尾巴。短了那一节,壮话叫“掘gud”,而壮族的男孩冠词称“特daeg”因而寡妇就叫它“特掘daeg  gud”。壮话把妈妈叫“乜”,人称寡妇为“乜掘”。
    斗转星移,特掘长大,身躯和屋内那根顶梁柱一般粗,力大无穷,也很能干。但寡妇也老了,不能下地干活了,特掘便下“海”给养母打鱼。所以寡妇晚年生活不错。
    寡妇三月初二老死了,特掘便做了一口棺材收殓,三月初三那天,特掘发了神威,呼风唤雨。一时雷电交加,狂风骤雨,特掘背起棺材,随风雨飘到后山上。风小雨停,人们到后山寻觅,才发现特掘把棺材放到山洞上方的岩洞里,它在洞里守孝,第二天身怀六甲的寡妇之妹,不顾村民劝阻,而上山哭丧。特掘急了,在半山阻拦也无济于事。寡妇的妹妹快登至山洞口,特掘只好作法,顷刻间雷电交加,天打五雷轰,把她打死。时至今日,怀孕的妇女不能走过村边那小庙,出典就在此。
    从寡妇的殉葬到寡妇之妹之死,人们都说这是神仙所为。第二年三月三日特掘随狂风暴雨,回到山洞里扫墓,人们便认定是天上的神仙所作,就把那个山洞叫神仙洞,壮话称“敢仙 gamj sien”。此后,每年三月三日,人们认定是乜掘升天成仙的吉日,就用枫叶、黄花、红花、蓝花加米的白色,做成蛇身色彩的五色饭,提到神仙洞敬蛇母,为其唱歌仙,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传说这是壮族好歌伊始。
    从那以后,每年三月三日前后,都来一场暴风雨,人们就认为是特掘给其母扫墓带来的春雨,三月三日也成壮族的祭扫日,更是青年男女集会唱歌的歌圩节。
    去年我曾听梁庭望教授说,特掘的传说故事,在武鸣县大明山脚下的民间传说更多,其内容更为丰富,遗留古迹更多,我感到振奋,才想起上世纪50年代初曾在宜山上学时与宜山、来宾的同学闲聊,他们也说特掘的传说出自上林石门村,而石门村的老人也曾说,广东的一些人和客家人也来到石门村神仙洞祭蛇母,没听说武鸣还有类似的传说和庙宇。于是便踏上了有关专家教授的脚印,走访了武鸣县有关的两江镇、龙母村,感应庙,罗波镇的罗婆庙。还拜访一些老人和乡村干部及守庙人等,听他们讲述寡妇收养蛇的故事,除寡妇的丧葬日和丧葬地点有差异外,故事的主体情节和内容,与上林县的传说如出一辙。
    武鸣的罗波庙,是地地道道的老奶奶庙,是为乜掘而立的,也还有不同名称的庙和类似老太婆庙的遗址。而上林县境内,也有几个专供蛇神特掘和老奶奶的庙,最大的是石门村的“庙公周miuz gong caeuh”,尽管在民国初期,由政府出面强行改成学校。但百姓还是偷偷在“石南海”边重建一个小小的“庙公周”,译成汉文名叫“公周庙”。这说明两个县的老百姓对特掘和乜掘敬仰有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板凳
发表于 2009-6-23 09:40:00 |只看该作者
 

(二)        女神是母系社会的影子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于原始社会的某个阶段,出现过母系社会。当时妇女在社会氏族中居支配地位。她们从事采集食物,男人渔猎,实行氏族外群婚,子女只认其母而不识其父。这个历史时段,女人婚期不入住男方住所。在1949年以前,农村的壮族妇女新婚多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可能是母系社会留下来的模糊的脚印吧。
  女神是母系社会留下的影子,寡妇抚养蛇,没提到其夫,就连其妹上山哭丧遭五雷轰,也未出现其夫。说明这个故事是反映母系社会的事,传到父系社会时,由于时代久远,人们不理解母系社会的事,认为扶养蛇的女人就是个寡妇。
  女神也是部落首领的影子,只有首领这样的头面人物,才有可能把所做的事传下来。在部落时代,每个部落都有图腾崇拜,用图腾物作自己的保护神,而部落首领往往都以图腾物自居。以蛇为图腾就称为蛇部,牛为图腾就叫牛部,以鳄为图腾就称为蛟部,以蛙为图腾就称为蛙部等等。梁庭望教授认为,寡妇是跤部,特掘是蛇部。寡妇收养蛇,反映出蛇部有难受到蛟部救助,这就是部落和部落首领的影子。
  在传说中壮族有不少女神,反映了母系社会在不少部落。妈妈背着孩子访天边;天上有十二个太阳把人热死,一个女人用竹竿捅掉十个,留一个晒谷子,留一个晚上照明;现在广西天峨县芭暮乡还有一座蛙神婆的石雕像,在中原有嫦娥奔月,西王母娘娘,女娲补天;在西方有自由女神、耶稣的母亲――圣母玛丽亚。这些女神都是母系社会留下来的影子,也是人类历史的轨迹,有的对人类社会有广泛的影响,有的只停留在传说中。
  我国中原的汉族地区,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的是女娲,但她受到孔夫子的男女伦理道德观的厄杀,得不到应有的推崇,仅仅在红楼梦里曹雪芹笔下,她补天时剩下那块石头,后来成了精灵,挂到贾宝玉的脖子上。而壮族的龙母,因山高皇帝远,没有受到孔子那套贬低妇女思想的影响,成为珠流域的人文始祖之一,成了珠江流域的保护神。

二、        蛇图腾与崖洞葬
  图腾崇拜源于远古的原始部落,他们对那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产生恐惧,因而借助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神秘事物,来对抗自然力量的灾害,因而出现了崇拜物,我们称之为图腾崇拜。
(一)        图腾崇拜产生的因素
  远古部落的人,对狂风暴雨,洪水猛兽,闪电雷鸣,山崩地震等自然力量,所带来的灾难而产生的恐惧。马克思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因自然界“有无限威力”令人的力量无法抗拒,但人为了生存,就不得不与其抗争。然而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渺小的,就需求超自然力量作保护神。他们在生活和劳作中,常见到凶猛的大蟒蛇,既畏惧又羡慕。畏惧它伤人,羡慕它无所畏惧,不管狂风暴雨,闪电雷鸣,地动山摇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在急流险滩,深潭海浪,它无所畏惧,我行我素。人们就认为它有超自然的力量,把它神化,做自己的保护神,然后将其人格化。
  法国的社会家列维•布留尔在研究远古人的思维形式说:“在原始人的‘集体表象’的内涵中客观事物的形象和部落传统的心理习惯,奉献的图腾、恐惧感、感谢、祈求等感性形象交织在一起。……就是把两件毫不相干的事,由于神秘的习惯心理而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原始部落的思维形式中,由集体表象,就洪水与猛兽,这两件毫不相干的事联系在一起。人们便寄托这种保护神,能消除他们对自然力量的恐惧。因而对蛇神开始顶礼膜拜,加倍崇敬。
(二)        崇拜的成因
  大明山是北回归线经过的地方,横穿上林县和武鸣两县,属亚热带气候。大明山南北长100公里,东西宽50——60公里,山体隆起,海拔13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近70座,最高峰为龙头山1760米,算是主峰吧!山之东是上林县,其西是武鸣县,山南段为宾阳县,山北是马山县,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雨量充足,湿度较大,阳光照射时间长,是万物生长最好的自然条件。至今山上多为原始森林,是我国植物保护区之一,植物种类繁多,已知的有2000多种。花草繁茂,野果遍地,为野生动物生长和栖息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域。常见的动物近百种,较珍贵的有虎、熊、猴、蟒等。由于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森林密布,云层叠起,四季缭绕,深潭和瀑布多处,发源于大明山的大小河流三十多条。因此,大明山及周围壮族先民生息繁衍的摇篮。1950年以后曾在上林县和武鸣县境内,发掘和发现商代至战国的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物上千件。佐证了壮族先民与几千年前已在大明山及周边繁衍生息。由于水系甚多,河流与深潭同在,水草又如此茂盛,1000多年前在一些地方有大象大鳄出没。如今尚有大蟒活动,雷暴频繁,洪水泛滥,灾祸不断,而几千年前更甚。对于刚步入农耕时代,以种植水稻、常与水打交道的部族,就必然对常出没于水中,且凶猛的大蟒蛇产生了敬畏,就导致图腾崇拜。这是生态条件。
  由于原始部落生产力低下,人的思维能力也处在低级阶段,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无法理解,对那些无法抗拒的自然力量,不是低头臣服就是寻觅保护神,这样,各种各样的信仰和崇拜应运而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地板
发表于 2009-6-23 09:41:00 |只看该作者

(三)崖棺葬与保护神
  在武鸣县的两江镇和罗波镇,及感应庙附近的老百姓,一问及特掘和寡妇的那口棺材,都异口同声地说,随狂风暴雨上龙头山安葬。我顺他们的遥指方向看去,果然那龙头山直冲霄汉。我想那口棺材一定是悬挂在绝壁上,因为龙头山有1760米高,是神仙居住的绝妙地方。经再三打听,当地人都说是传说而已,在群山中有一座像个大坟墓,就把那山称墓山。然而在上林县石门村,山后那个神仙洞上方的崖洞里,千百年来就静静地躺着那口腐朽的、烂稀的乜掘棺材。尽管现在荡然无存,那是因1956年广西大旱,上林、忻城、来宾、马山、宾阳几个县的群众,三五成群,成千上万到神仙洞向乜掘那口棺材求雨,一些反革命分子趁机到场煽动,蒙蔽了一些人,民兵在围攻反革命分子时,因饮因一时之愤怒,把棺材掏出焚毁。现在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仍记得那口既烂,又像一根大木头的棺材(刳木为棺)视为神棺。我十二岁时曾爬到洞口,目睹那口棺材。按现在的学术用语,应为崖棺葬,崖洞葬。但它与蛇神、寡妇养蛇、三月三、五色饭有因果关系。
  寡妇“乜掘”,收养一条蟒蛇,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部落的图腾物,是部落的最高神灵,是一个力大无穷,神通广大的神,一位妇人竟敢收养它,那她一定是一个力大无比的神仙,英雄盖世,天下无敌。在她辞世时,特掘呼风唤雨,将棺材送到山崖上。而这个崖壁面向阳向南的,这和宁明县右江崖壁画的悬崖洞里的崖棺,有异曲同工之妙。
  广西是我国南方崖棺葬较多的地方之一,但它绝不是当地的丧葬习俗,是和神有关的人,身后才有此殊荣,它和右江两岸的崖画一样,只有神才有资格身居高处,因为古人认为悬崖峭壁是升天的路。蛙部落的人把人格化的娃神,画到高高的绝壁上,而那些绝壁都是百朝南或朝东的。古人把南方视为上,从明朝的地图取向,和今天的地图正好换个位。故宫百朝南,表示向天,因皇帝是真龙天子,天坛在故宫之南,表示在天上;地坛在北面,表示在地上。这是古人对天地宇宙概念所为。壮族先民对天地概念也不例外,对于天不是人人都能上的,只有部落首领,和有关的神职人员,才能标榜自己是天上派下来的神仙,才能踏上上天的路。这位蛇母“乜掘”,实际上是母系社会的部落首领,所以她去世时,才有资格葬在面朝南的山崖上,请她回到天庭,和天神雷王共享神权,发天神之威,与雷王一起保护天下生灵。正因如此,村村寨寨所立的那小庙,神龛上大书:“天王地母这神位”,地母就是“乜掘”,是村寨的保护神。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在封建社会的初期一些朝延命官和一些民族领袖,为了更有效的发号施令,把民族图腾载到自己头上,标榜自己是蛇神的化身,把蛇母推倒至高无上的女神地位。这位女神随朝延命官、民族领袖走遍了岭南。开始记载的还是在晋朝的陶渊明(公元365—427)的《搜神后记》一书里,仍然原汁原味地用壮语记载“当洪”念Danghhung,“破阻”念Bohco2,“扑岸”念Bouxaen,蛇神的流传,起码上千年后才到陶渊明笔下,而且很客观。可后来到了珠江下游的汉族地区,可能对蛇神蛇母感到不雅,又是从瑶蛮之地流传出来,就把蛇变成了“龙”,“蛇母”变成了“龙母”,无姓变成了有姓,寡妇变成有丈夫了,将“人”的半音“温”,变成姓温了,而且秦始皇还要召见龙母。这是人典型的牵强附会,但也隐隐约约有历史的影子。秦始皇平定六国后,曾大举行军两广,打广西时就耗费五六年时间,损兵折将,也许是这个历史时段吧!才把龙母与秦始皇扯到一起。不管如何,经牵强附会之后,龙母的身份就更高一点,让人人都崇敬龙母,庙建得更大一点,香火更旺一点,才成为真正的珠江保护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5#
发表于 2009-6-23 09:47:00 |只看该作者
三、        文化遗迹的推断
  远古人类社会的遗迹、遗物,能填补史前的历史文化、历史空白、历史断层,它能佐证历史的传说,揭开一些不解之迷。
(一)        武鸣遗迹与传说故事
  大明山山体宽阔,山峰林立,植被丰厚,水源丰富,大小河流源头几十处,带着山上的腐叶烂草的肥水,灌溉周边几个县的土地,使其成为肥田沃园,给壮族先民创造一个繁衍生息的好地方,令史前史后都建立地方政权。考古学家郑超雄研究员增参加广西考古队,在大明山武鸣县一侧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大批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古墓群,经发掘出土大批有价值的历史文物,有青铜器、陶器、石器,这些文物中有剑钺、戈,还是商代的蛇纹提梁卣,这些文物可以断定是部落首领、地方政权官员才能佩用。因此,有关专家推断,此地曾有个“方国”,这些器物在当时是极为高贵的,是一种高贵的身份象征。这些高贵就必然导致权贵,而权贵人物必然集民族图腾为一身,像皇帝把自己打扮成“真龙天子”一样,他的权贵地位才保持更长时间。像人格化了的蛇神特掘是与权贵有关而流传下来,否则就被中止在一个历史时段。
  至于要正视一个历史名称,和其周围增发生的历史事件,尤其是历史名城的变迁,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各种原因而被多次更改。像罗波镇,就是传说中“掘”所住的地方,应叫老婆婆村,就是老奶奶的地方,然而用汉语近音译成,如果不加注,过几代人也就不清楚了。柳州市的旅游胜地“都乐岩”,它原本是壮语“都乐”Luegtou,意为我们的山麓。这么一改谁还明白呢!广州市的“番禺”,“番”字古读“鄱”,“番禺”就是“布越Boux yeix”的近音押字。历史和考古学家覃圣敏研究员断定武鸣县的陆斡镇的“陆斡”,应是“骆越”,就是壮族先民“骆越人”的聚居地。从考古中发现古人遗迹,就可断定几千年前这儿曾出现“骆越古都”,我支持这个推断。然而离陆斡镇不远有个马头镇,那里有个“大明山神祠”,尽管已被毁,但唐代的柱基尚存,老人说庙里曾供奉商纣王和妲己。“妲己”之名却是壮族姑娘的名称。覃圣敏研究员大胆断言,是马头方国的首领把美丽而漂亮的姑娘献给纣王,所以祠庙里才供奉他俩,依我看此母在广东的传说中,秦始皇招龙母进京,是妲己进中原的影子。越王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唐代的杨贵妃是广西容县人,那里还有宋代的一个贵妃庙。明朝的孝宗皇帝朱幼堂(公元1488—1505)就是广西贺州的一位姓纪的少数民族姑娘生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均为南方人,所以妲己到中原就不足为怪。她增加了大明山周边的文化氛围,和有“方国”的可信程度。
  无独有偶,我曾收藏一本师公方块壮字《唱舜儿》,是清朝后期的手抄本,这个唱本的唱词,明确说“舜帝”是壮家人,名叫“特舜”,他弟弟叫“特象”,家住马山县的旺圩(今加芳村)。舜帝受后母的虐待而上大明山垦荒谋生,他父亲到交趾国做生意。这就给大明山周边的龙母文化增添一道彩虹。舜帝在大明山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历史记载:“舜死于苍梧,象为之耕”苍梧者,广西地也。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岭南的人文始祖的传说,不断流向北方,慢慢就成为中原的始祖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队全国各种类型的人,进行了白细胞抗原血液的科学调查后,所得到的群体遗传学的新数据,表明中华民族不只是一个轩辕黄帝,西南地区又是个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外学者研究青铜文化后也证实:“中国南方古代文明可与黄河流域媲美”甚至一些地方的社会发展要早于中原文明。从南宁的顶狮山遗址,上海的“良渚”古墓文物,都证明南方的文明早于中原文明。因历史原因,中原实力统治全国后,胜利者就必须用被征服者的图腾和传说,作为自己的标记,这样才能强化自己的统治。舜帝这位南方的人文始祖也就成为北方的,并写于书而加强其地位。珠江流域的汉族地区也就把壮族女神—蛇母,加以顶礼膜拜,壮族女神堂而皇之坐镇大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6#
发表于 2009-6-23 09:48:00 |只看该作者

(二)上林文化遗迹
  大明山西侧的武鸣县发现商周至战国的文物,并和地名文化联系起来,断定那里曾出现“方国”政权,骆越古都。正是如此,才有部落首领人物一类的神话传说。在大明山东侧的上林县也发现远古人类的遗物,给神化故事传说有个温床。因此,龙母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石门村特掘故事的传奇,在那里也发现不少远古人类的劳动工具,食用过所残留下来的动物遗骸,经专家鉴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遗物。
    全县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四处。最完整、数量最多数特掘的出身地,石门村的“石南海”。这个“海”的水面约60亩,海底冒出清澈的两大喷泉,静静地流淌出一条20米宽的小河,灌溉河畔的良田,流向珠江入海。我儿时常听老人说石南海深得无底,可暗通大海。特掘上岸成仙,海底还有“图鳄”(鳄鱼),以后它还是要上岸的,被人收养后也能成仙。
    传说归传说,1972年上林大旱,半年没下雨,田里的禾苗即将吐穗,石南海不再冒水了,河水随着断流。农民心如急如焚,就用大功率的抽水机,昼夜抽水灌溉,不几天海底露出两处地下河的出水口,直径分别为20米和10米。农民继续往下抽水,水下落近50米,人们才发现原来是个大山洞,由石阶层层往下去,并惊喜发现大型动物的遗骸。经有关专家到场清理,除大象、犀牛、熊、牛、猪、鹿等大型动物的遗骨外,还意外发现古人用过的劳动工具的石斧、石锛、石杵和绳纹陶片。未挖掘完就下雨涨水,石南海又水汪汪,河水流淌如故。农民不顾政府破除迷信的宣传和求神的禁令,又上山敬“特掘”,还得意地大声呼叫,说是前些日子是他们上山求特掘播雨,石南海才溢水复原。
    有关部门和专家,针对遗物进行研究,认定石南海周边是先民繁衍生息的地方,属新石器晚期。为保护这一人类摇篮,政府拨款维护“石南海”。正是由于此地历史悠久,才出现图腾崇拜的传说,才流传蛇神的故事,人文始祖蛇母的故事。
    在石南海发现人类文化遗址后,陆续在西燕乡米江庄,三里镇山背庄,白圩镇石田庄等地出土石碗、石钵、石盒、纺轮及猩猩和大象的化石。正是上林县这块大地,自古有人类繁衍生息。
到了青铜器时代,塘红圩和石门村,也出土过铜刀、铜锹等青铜器,清乾隆年间塘红圩建孔庙,庙里有一面铜鼓,1925年毁庙建学校,铜鼓流落民间,1951年才上交有关部门。1971年,塘红中学的学生在山上大造“大寨田”时,挖出一面铜鼓。1984年,离石门村不到20公里的双罗村,和三里镇附近的山上,又陆续挖出四面铜鼓,其中一面经我介绍交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博物馆研究员、中国著名的文物鉴定专家史树青亲自接鼓。
    老上林县北部,1900—1949年称北六区,明朝前期叫八寨,中期以后加两寨,史料称十寨,方圆近3000平方公里。从已掌握的文物,多为石器和青铜器,证明十寨地区出现过古代文明。在青铜时代,以塘红石门村为圆心的半径20公里范围内,竟有如此多的铜鼓。铜鼓伊始是战鼓,后变成权贵的象征,一般老百姓是不能拥有的,只有首领才有资格佩用。在这儿是否也出现过“方国”呢?我们不得而知了。而2006年11月9日《北京晚报》刊载广西上林县澄泰乡一座古墓被盗,此墓穴竟深近20米,如不是国王墓,平民死亡能埋这样深吗?到目前为止,广西的考古队,从未发现如此深的墓穴。这些都是留给考古学家们去佐证了。有一点是清楚的,就是韦厥是澄泰乡人。但朝廷相继用兵十寨是有文可查得,《综国历史大事年表》一书明确写“广西十寨民变”,说明十寨地区是有军事组织的。“唐初韦厥特节伏生蛮”,被唐王朝委任做澄州刺史。而澄州的治所唐城,就建在十寨南面的边沿上。“生蛮”又在何处,史料未见记载,但有两点可以说明问题,第一,十寨人至今仍称自己是“蛮人”,壮话“布蛮”,讲“蛮话”壮话“讲蛮”。岭南人多为避违“南蛮”称呼,而十寨人“讲蛮”时脸不红心不跳的,说话的声调都一样,一出十寨范围音调就变味了,把变味的话称“讲壮”或呼“布壮”;第二,明朝初年官军攻打十寨时,当占领周安寨时,将军们便在摩崖石刻碑文中写:“从今设置千军镇,殄灭瑶蛮永绝休。”由此可断定,生蛮就是十寨。十寨地区百姓心中的“蛇腾图”永不消失,对蛇母敬仰有加,才可延续至今,也正因信奉蛇母,也就子子孙孙前仆后继,反抗官府。
    十寨境内的百姓,除了在文化和语言及习俗有壮家人的传统意识外,还有两种习惯值得考究的。其一,习惯把居住在土岭里的农民。称之为“云麓vwnzlueg”,就是山麓里的人,洛、骆、麓、罗、乐等近音或谐音,在史料中曾把壮人说成“骆越”,即居住在山麓里的越人,这是否与十寨百姓此种称谓有关呢。其二,十寨人还有个习惯,至今未改,就是在人群中遇到高兴的事,就大笑而拍掌高呼:“乌浒——”从这山往那山的人打招呼,也先发出“乌浒——”的声浪,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存在。二壮族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乌浒”人。是否和此习惯有关呢?在一朝又一朝,一代又 一代君王都用兵十寨,见于史端的事从元朝拥军来袭,延续1000多年,这个将领这样写,那个官员那样书,在穷兵黩武时刻,很难找到一个死心塌地的翻译官,把表面现象代替本质,在历史是常有的事,地名和族群名称很难翻译的恰如其分,加上藐视少数民族思想意识作怪,不少地方的译名时不堪入目。1949年以后,纠正了不少贬义和带有诬蔑性的地名,所以靠着汉文书籍的记载,来研究少数民族的全部历史过程,是不确切的,汉文典籍仅作为参考。
    从文化遗迹和文物的久远,多见高贵青铜器给予石南海周边,正是这一带在远古时代是否曾建立过政权,进入封建社会,王朝都用兵与此,说明此地百姓有反抗官府的传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7#
发表于 2009-6-23 09:49:00 |只看该作者

(三)龙母的历史文化
    古人为了保证上神仙洞敬乜掘时安全,从山底修起了一条上山的石阶路,约500米长,又在洞口用石块垒起近五米高的祭台。上山的石路所用的石料,没见过凿痕,但垒石块的技术相当高。从石料不经加工而垒成如此坚固的路基和祭台,实不多见,但它传递历史文化信息。
    由于信仰蛇神,就形成独特的蛇神文化艺术。在离神仙洞不到三里地远,就有一村人住在山洞里,叫岩洞村。1949年以后,多数人已搬出山洞外,但目前仍有八户在洞里居住。据岩洞村的老人说,住在洞里的是神仙,过去他们绘画和刺绣,多为蛇形图案。在石门村的石桥上都塑有蛇首秃尾的蛇形石雕,石门村东面那绵延几里地的山梁,过去叫蛇山,1949年以后改称龙山。在上林县北面的忻城县莫氏土司衙门里的屋梁、山墙,到处都见蛇形图案。
    在十寨境内,只要在河流上建石拱桥的,桥上必蛇首秃尾的蛇神像,以作镇桥之用,而蛇首都面向石南海。过去村村寨寨都有龙犬石雕,头部像蛇首,身像狗,尾像蛇,立在村口或是祖坟前,作镇邪之用。在“文革”中要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浪潮中,龙犬石雕多被毁掉,但也有幸存的离石南海仅四里地的长帅村,有一对龙犬石雕,酷似武鸣县龙母村那个蛇形石雕。忻城县周安寨一个自然庄,也还存一对龙犬石雕,笔者曾亲临观摩,经辨认,类似龙母村那个石雕,胸前挂壮族的信物—葫芦,下刻“泰山石敢当”的字样。据故宫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胡德生先生认定:“民间能镇鬼的石刻,叫石敢当,名曰‘石婆婆’,这种习俗分布在祖国的南方地区,石刻的存在不晚于唐代。到了清代康熙时期,‘石敢当’才加上‘泰山’二字这很明显,石婆婆的原型就是乜掘这位龙母,证实了龙母最晚在唐代以前就风靡于江南各省,对文化有广泛的影响。
    离石门村不到30公里的周安村(原叫周安寨)有一片开阔且平坦的稻田,中间滂河穿过,那里留下一座古城墙遗址,大门向河边开,城垣仍隐隐约约可辨,南北城基约500米,东西400米,当地人把城垣中的稻田叫“州里”或“州内”,壮话唤“内州ndawcaeuh”。如此大规模的城池,又是何朝代所为,至今无人问津。城基仍静静地躺在田野里,而周围的村庄的龙母文化仍处处可见。是不是某个王国或方国建的呢?时至今日,没有一位考古学家去采访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8#
发表于 2009-6-23 09:50:00 |只看该作者
四、神的人格化到祖宗化
    “中国许多民族有一个共同的传统,就是把一部分神化人物变成历史人物,再把这些历史人物分别作为各自民族的祖先。”①原始人类的思维是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出现,这种思维很少顾及形式不矛盾律的要求。少数民族如此,中原民族也不例外,都认神为祖。
(一)认神为祖
    任何一个民族所崇拜的神,都是与民族所处的自然条件密不可分。岭南由于气候条件而崇拜蛇、然而华夏民族的发祥地是黄土高原和黄河中游。黄土是人赖以生存第一要素,而崇尚黄土地,敬之为神。黄河的泛滥,夺人生命,产生了畏惧,也尊之为神。从神化进而人格化,几千年后就在民间中传为黄帝;光有土地人也不能活的,水是生命之源,就有水神的传说,又将其人格化,“大禹治水”;光有这两种还不够完善,人的发展要靠火,又传出个火神,人格化之后,就跃居炎帝之位。又经几千年的传说、加工,炎黄二帝成了祖宗,到西汉的司迁编《史记》一书。就认祖归宗,到西汉的司马迁做出说明,是根据历史传说写的。但黄帝演变成皇帝就要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从原始部落到封建社会,后经才子佳人的不断加工,华夏民族都是炎黄子孙。
    在龙母的发祥地也不例外,把神人格化,然后认祖宗。武鸣县的马头镇、罗波镇、陆斡镇、两江镇一些村庄,甚至龙母村、都说龙母村、都说龙母是他们村的人。这充分证明,龙母在他们的精神领域占了很大的分量,都认龙母为祖,企图以此保佑子孙繁荣昌盛,生生不息。在上林县石门村的几个村庄,分别为蓝、韦、覃、谭、黄几大姓的乡亲,一千多年前都称特掘和乜掘为他们的祖先,壮意为“公豆miuz daeggud”,是我们的先祖,争了几百年之后各姓氏来一个大妥协,在山坡上共同为特掘和乜掘立庙,用谐音起庙名,称“庙公周Miuz gong caeuh”,即公周庙,是各姓氏的共同祖先,历代香火鼎盛。另一种说法;说原本叫“庙特掘miuz daeggud”,明朝皇帝恨蛇神,说龙与蛇同身异体,因而派天兵(朝延派兵的称呼)将“特掘庙”多次焚毁,百姓无奈,只好改成“周公庙”即我们的共同祖宗,1925年,民国政府强行拆散庙堂,用其建材村在原址建石门中心校。但百姓至今仍称那个学校的“庙”,告诉小孩“到庙里读书”。可见这个蛇神庙对人的心里都有挥之不去的阴影。1938年,一个农民在学校围墙外开荒种地时,挖出周公庙那个香炉,便将其击碎。事后他全家有病难、久治不愈,便求于蛇母附体的神仙婆。神仙婆一张嘴便说:“你垦荒时拾到神物,不仅不上供,反而击碎,触怒了神仙。”此人听了吓出了冷汗,因为他击碎神物,无人知晓。于是便与村里老人商议后,在特掘的出身地“石南海”边立了一个“庙公周”就是现在常有人去上供的小庙。把神仙洞改叫“天地庙”,既“天王地母庙”,我认为此改欠妥。
    我外公姓韦,是一个颇有影响的道公师傅。他一直诚笃于周公庙,他仍然认为特掘是韦家人,1925年曾向当局要人上书,要求保留周公庙,移地建校。他常给我讲周公庙的故事,现在八九十岁老人也都能说出周公庙的一二三来。
    周公庙三进房,每进三间平房,大门各向石南海开,门楣大书“周公庙”三个字,门外两侧立两杆旗秆,左杆上飘扬黄色旗,右杆上挂黑白蓝黄红五色旗,进大门便是第一进三门房,中间为过堂,两边各一间空屋,放几条长板凳,一个八仙桌。进庙敬神者先在此处休息净身,清点查看香火供品,第二进是正殿,三间通房,中间端坐主神特掘的塑像,头戴金色羽冠,浓眉大眼,双目炯炯,一身武将模样,两掌按双膝上,腰上挂带鞘的宝剑,类似真武神像,座位的基座是塑造一条盘着的大蟒蛇,前面牌位上写“公周大仙”四个大字。身像左右还塑有几个小仙。神坛前摆放一张长方形的桌子,作塑台上用,上面有三个香炉。第三进是最后的庙堂,也是三间通殿,塑有特掘母亲的神像。她端坐在神台上,头戴类似凤冠,面容丰满慈祥,身着蓝色绣花的衣裤,脚踏绣花鞋,双手捧一朵大红花,花前塑一条盘着的大蟒蛇,仰脖低头。神像的牌位上写“天地仙母”四个大字。神像左右塑有几位仙姑像侍女。三月初三是祭神日,由石门村的头面人物主持公祭,但先去拜仙母,敬香敬酒敬供品,然后才回到主殿祭公周.
    传说公周力大无比,他曾到山弄里要挑回两个大石头,要放在石南海的东面,因天黑了,加上路末途穷,就把两块石头放在路的两旁,回家休息,准备第二天再去挑回,其母知道后便施法术,一刹间,石南海东面冒出三座小山,至今仍屹立在那田野里.我对此传说很感兴趣,步行翻山越岭,到传说中那块石头所在的山弄里,果然两块石头还屹立在路两旁.石头直径约5米,高20多米,尤如当今长征二号火箭待发升空.人人到此一览无不称奇。
    蛇神特掘成为石门人的共同先祖后,很多传奇的故事,层出不穷,有的十分有趣,令捧腹大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9#
发表于 2009-6-23 09:51:00 |只看该作者

(二)神蛇与神龙
    蛇是十二生肖之一,说明中原人一开始也曾崇拜过蟒蛇,出土的女娲画像是人首蛇身,然而又转而崇拜龙。但谁也没见过龙,于是乎!照猫画虎,看蛇画龙。
    江南人敬蛇崇拜蛇是始终不已,蛇神就被人格化,《白蛇传》描写蛇成美女与美男子成婚,《蛇郎》却是蛇变成了男子,和人间美女成亲。类似传说和民间故事,层出不穷,但有个共同的特点,即是人格化了精神,都是神通广大,武功盖世,力大无比,在谈情说爱中,对方不同意,就追求,在追不成就施法术,再不成就动武。这是岭南人远古蛇图腾的缩影。
    中华民族中,不少在图腾崇拜伊始,就是以蛇为主的。最典型的事,在新疆吐鲁番阿斯那墓出土绢画“伏羲和女娲”,两个并列,人首蛇身,两人的蛇尾巴绕在一起,犹如交媾。严格地说,这不完全人格化,尚处在半蛇半人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华夏这个民族之初也认为蛇为祖。
    华夏这个民族,从原始部落就开始敬仰和崇拜蛇,女娲的形象是个典型代表,后来转认炎黄二帝。但这些都是地上的祖宗,他们要寻觅一种能腾云驾雾、闪电雷鸣、狂风暴雨;下水可翻江倒海,巨浪滔天;入地可是江山稳固,能定乾坤。所以他们虚构出一条“神龙”来,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神圣之物。因而转以龙为图腾,1987年河南省濮阳市修建“引黄供水调节池”工程时,在古墓葬中发现龙的造型,在浙江省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出土龙图形的陶片,说明龙的崇拜很早就有了。后来又在洪山文化层也发现了“玉龙”,其形状像蚯蚓,在秦代龙是虎头蛇尾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朝廷命官把北方龙的形象和敬仰,带到了岭南地区,汉族地区就把“蛇母”变成了“龙母”;“神蛇”变成“神龙”,“断尾蛇”变成“断尾龙”,那些官员、绘画艺术家,看到像罗坡庙、公周庙中画蛇神,塑的蛇神像,生动传神,播云吐雾,灵感就有了,加上见河中霸王且凶猛的鳄鱼,张开血盆大嘴,于是把北方那条龙加上修饰,变成鳄鱼头、蛇身躯,金黄色鲤鱼的须子和颜色,把十二生肖中的牛耳、马鬃、虎腿、鸡爪等都画了进去,成了一条金光闪烁、腾云驾雾的神龙,令人敬畏,所以汉朝第一代君王刘邦的母亲,见到龙图形后赞叹不已,于是就传话说:“我梦见龙的时候才生的刘邦”,从此刘邦一个小小的县令,当上皇帝成为“真龙天子”。画家在画龙时,就将其塑造成一个威武雄壮,可上九天揽月,能下五洋捉鳖。到了明朝的燕王朱棣和其父皇朱元璋对对联时,朱元璋说上联:“风吹马为千条线”,朱棣对:“日照龙鳞万点金”。儿子把父亲在沙场上骑着马指挥军队,横扫千军的英雄气概,用对联的形式,歌颂朱元璋为了夺江山威猛异常的英雄形象。元朝的蒙古人,本不信仰龙,为巩固政权,也用这龙的形象,而且强化这龙的功能,从那以后,这条龙变得更加活龙活现了。到了满族建立的清王朝,对龙敬之有加,最后把龙放到国旗上,成国之魂,成为中华民族八千年来所铸造的徽记,中华民族成了龙的传人,认龙为祖先。而壮族远古的蛇图腾,蛇母就跃居为“龙母”。经历史长河的演化,壮族地区就有了丰富的龙母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10#
发表于 2009-6-23 09:52:00 |只看该作者

五、壮族首领和龙母
    自秦始皇挥师横扫百越后,岭南各部族首领,要么改变族源,臣服于中央皇权。要么口是心非,阿谀奉承,暗中扩势,我行我素。壮族地区多为采用后者,阳奉阴违。因此朝廷对广西地区,执行高压政策,穷兵黩武,但收效甚微。到唐代的唐太宗李世民,实行羁縻政策。以夷治夷,以蛮治蛮。任命一些有权有势、有影响的壮族首领或酋长一类人物,当縻羁州刺史,作一邦之主。广西上林县韦厥其人便是。
(一)        韦厥与蛇神
    2003年底,曾在上林县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唐碑学术研讨会,与会的文物鉴定专家,广西博物馆韦仁义研究员,在发言时曾说,韦厥的壮名叫“特厥”,蛇神也叫“特掘”。他断定神与人之间可能有关系,望与会者追根溯源,我听后便追思过去一些老人曾讲韦厥与特掘的传说故事。
韦厥任澄州刺史,治所在今上林县澄泰乡,后改在今大丰镇,不久澄州境内分出无虞县,他儿子韦敬办把治所搬到现今的覃排村附近,利用山形悬崖峭壁下,建了个城池,如今称之为“唐城遗址”,那里还现存两块摩崖石刻碑文,洋洋几千字,如今仍保留了韦厥坟和韦厥庙。韦厥任刺史,治所上林,但其管辖了广大地区。据有关专家考证,他所管辖的领地,应为今天的上林、马山武鸣、宾阳,迁江等大明山周边的几个县。武鸣已发现韦厥庙遗址,可见他的势力范围到达那儿。
    史料记载,韦厥“压服生蛮,开拓化外”,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功诏领澄州刺史”,在清朝嘉庆年间编写《广西通志》,也记载韦厥持节来伏生蛮而成了朝廷命官。而在史料中就那么寥寥几笔,然而在民间的传说中,是各种各样,大小异同,几天未必说完,但是有两个传说是比较集中的。其一,特掘葬母时便在洞中守孝一个月后,到三里镇那一带打工。别人问他姓名,因他无姓,只说名叫“尾缺”,而当地多韦姓居民,“尾”与“韦”谐音,“缺”与“厥”近音,他们就叫他“韦厥”。他勤劳勇敢,力大无穷,助人为乐,很多人就慢慢地认识他,就被推举为当地首领。我儿时听外公说,因为他是韦家的,在石门村又有些影响的道公师父,他咬定特掘是姓韦的。他说:乜掘死后,特掘在神仙洞守孝期满就升天了,只有三月三日前后才回来扫墓,其在仙界3000年后,就下凡投胎韦家,但名字不改,就叫“韦厥”。
    不管哪种传说,都有一定的差异,但故事的精脊是一致的,就是韦厥即特掘,厥与掘同音。而后一种传说,更具有神秘色彩。传说也罢,神话也罢,韦厥是朝延命官有文可考。他由于“压服生蛮”有功而被当朝任用。“生蛮”离他住地不到二十里远的十寨地区,那里是信仰蛇神特掘的核心地区。所以他除了用武力外,就把自己出身说成是蛇神特掘,生怕别人不相信说干脆称“韦厥”,他用软硬着两手压服了十寨生蛮。韦厥神力无比,武功盖世毋庸置疑,在唐碑中记载:“韦使君性该武禁,艺博文枢”,是一个文武全才的首领。他治邦有道,鼓励农桑,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在唐碑上文:“黎庶甚众,粮粒丰储,纵有十寨无收,从人无菜色。”“庶男志壮,妙女更极,人皆秽色。” 这岂不是岭南的唐朝盛世!由于百姓年风岁富,衣食无忧,就更加信服韦厥这位首领是神的化身,才对他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生蛮被压服后,韦厥也因势利导而举起蛇神----特掘这面旗帜,加上他所管辖的领地,为大明山周边,田地富饶,百姓得到富足,其名声大振。
    韦厥也是个知时务的人,他不仅避讳“龙”,还避讳“ 万岁”这个词,因为“万岁”是皇帝的代名词,自己便使用“万寿公王”的称谓。这里他也不用“国王”。因皇帝没有给他封“王”。“万寿公王”在上林是家喻户晓的,韦厥坟墓所在地双罗圩,1949年以前曾是上林县的万寿乡。至今那一带以南到覃排村唐城遗址的周边几十个村庄,从明清到民国这段历史时期,每年三至四月份,都将韦厥塑成真武神像,放进轿里走村串寨,让人顶礼膜拜,求他呼风唤雨,已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之目的。这和石门村的百姓,每到三月三日那天公祭公周庙特掘母子,求一年风调雨顺的等活动如出一撤。无独有偶,柳江县韦姓家族,每到四月八做五色饭祭祖,那里的人公开说,韦厥是他们那儿的人。也许在历史上的县志归属问题,上林和柳江两县曾同属于马平县(今柳州市),蛇神特掘的传说很快在那儿有市场之故。
    韦厥治邦有道,“列为班曹,制定法规,进行治理”,这是唐碑上的文字记载。说明当时他立了有关法规,促进经济繁荣使庶民得到富裕。从唐碑的碑文中可以看出得到农民的拥戴,在那段历史,他必然得到神化。在《智诚碑》中写道:“至室小巧玲珑,水泉清澈见底…因这儿是神的驻地。”“由于各位真君登临,神仙来往,所以这里显得迷迷茫茫,飘飘悠悠,包含着元气的精灵”这里尽管用文学语言,但他道出韦爵是神仙自居,是蛇神的化身。
    韦厥既然是特掘转世,那其养母的身世陡升,成为圣母,至高无上的女神,于是利用自己的权贵,强化养母的作用,扩大她的影响。加之他治邦有方,制定有关法规,鼓励农桑,促进经济发展,使他管辖的大明山周边的几个县,很快就富裕起来。就会招引各羁縻州。甚至外县的文人墨客和有志之仕纷至沓来。各领地的首领们也免不了派人来观光,或进行考究。这样,蛇神与蛇母,在各地就有更大有感染力,深入人心。也因经济发展,信仰也就得以传播和宏扬,如果是贫困落后,说话和信仰就无人相信,古今中外,他的话就成圣旨。千年前传出去的“当洪”、“破阻”、“扑岸”这三条蛇,也变成了三条龙了,养蛇的妇人就成为“龙母”,成为地地道道的圣母,怪不得尚未成龙体的秦始皇,要召见为位“养龙之母”。
    由于韦厥不仅是官员和民族首领,也是民族图腾的神体,死后百姓纪念他,为他立庙,在他管辖下的武鸣的老百姓也为他立庙,世世代代为之敬香火。
(二)        岑瑛与特掘
    武鸣县罗波庙的“罗波”二字。本是壮话近音译成“罗”即“老”,“波”即“婆”,就是才能婆婆庙,或才能奶奶庙,顾名思义,“乜掘庙”。庙中的主神位子应是乜掘这位老神仙。可是以妇人命名的庙,主神位子却是岑瑛这位大男人,岑瑛塑像前的神台上,神秘地摆放一长条天然石头,酷像一条蛇,守庙的老人拿下来让我观赏,他说叫“奇龙”,实际上是蛇神“特掘”的蛇体形象,因为岑瑛是特掘的化身,我心中纳闷,便问老人老婆婆在哪?他回头一指,便看见女神塑像在刚进庙门的右角落,当时太阳已下山,庙里较昏暗,老人拉开电灯,才看清神像尊容,老人说:“‘这是龙母’。原来在主神的位子上,后挪到这里”。对此老人颇有微词。
    芩瑛是明代在壮族地区实力最大的土官之一,是朝廷命官,距离历史学家白耀天先生考证,芩氏家族是思恩府这一支,其祖宗是芩伯颜。颜有三子,他曾率次子芩永泰为“诣军前纳款”,明太祖朱元璋才把思恩州赐给芩永泰。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芩永泰死,其子芩瓛袭位。不到一年芩瓛死,也因无子,其弟芩瑛于十八年(公元1420年)袭职。思恩周的治所就是现今的武鸣县境内。
    芩瑛忠于明王朝,智勇双全,善于用兵,正战屡建功绩,思恩州升迁思恩府时,芩瑛任知府。景泰6年(公元1455年)升为从三品的布政使司右参议。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升为正二品的广西指挥使。芩瑛是军政集于一身,在桂西的各路土官中有很高的威望。朝廷也利用他“谙夷情,同语言”之优长,一旦土官中有争执,多委其从中调解,成为当时的调节大事。其年已八旬,仍在军中听命,为官五十七年。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辞世。可见此人名声显赫,勇谋过人。往往这样的人,都会上行下效,既然皇帝用老百姓的图腾物——龙为化身,几百年前韦厥这位首领,以蛇神自居,还出现过太平盛世。因此从宋朝在广西当土官的芩氏家族,也要继承韦氏衣钵。到思恩府执政的芩瑛,便以大明山周边龙母发祥地的人和地利,宣称自己就是蛇神特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也合乎时宜。你皇帝用汉族图腾为化身,我是壮家人就用自己的图腾物,这样,才能对庶民百姓发号施令,使其俯首帖耳,才能稳固政权。就连芩氏后代的瓦氏夫人手下的名将卢苏,也自诩是壮族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布伯的化身。可见,在壮族地区,名声显赫的土官,多以神自居。
    芩瑛未死就请人塑像,放到罗波庙去,将主神乜掘挪到一边,雄踞了主神的位子。看来,从明朝开始,壮族的上层人物和首领已受到孔子那套歧视妇女理念的影响,才把龙母的塑像靠边站。就像老北京四合院一样,女孩住厢房。权贵人物的所为,黎民百姓不买账,每到三月三节,在罗波庙祭神时,仅祭龙母一神,这叫民意不可违。但也由于芩瑛的思恩府所在地是今武鸣县,因而那里有关龙母的庙宇相对保护较为完好,“龙母”之名也叫得响亮起来,因为“龙母”之尊号是唐代以后才反馈回来的。
    从韦厥到芩瑛,都相继用民族图腾做转世化身,就连一些较小的军事头目也不例外。即说明龙母对壮家人世代的影响, 也暴露出这些土官的土皇帝特点和本来面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11#
发表于 2009-6-23 09:54:00 |只看该作者
 

六、地名文化与龙母
    地名是历史的轨迹,民族的缩影,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化的结晶;地名永远与历史同步;地名演绎神话故事,打下神话的烙印。武鸣县的罗波镇、陆斡镇、龙母村;上林的古地名无虞县、布咳寨等,都印证了地名文化的载体,与龙母文化有亲缘关系。
(一)        民族的缩影
    覃圣敏先生认定,武鸣的陆斡镇的“陆斡”之名,就是古“骆越”演绎过来的。罗波镇和龙母村,都因乜掘而得名。一些地名能看出民族遗迹。莫俊卿教授认定,广州市番禺的“番禺”二字,就是“布越”的谐音,就是越人居住而得名。番字古读“鄱”即越语“人”的冠词“布”。“禺”是“越”的近音。少数民族的地名,经汉语译音,多为不准确,加上历史的变迁,一些地名一次又一次被更改。官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常用兵,将军们把地名多次更改,越改越走调。
    但仔细琢磨,也能看出蛛丝马迹。汉代所译的“夜郎”国,“夜”应是“越”的近因,“郎”即状语中的竹笋。竹笋壮命“瓤rangz”与“郎”近音,夜郎国就是夜人竹王建立的国家,曾管辖今广西北部。当时贵州那个越人部族,以竹为图腾,夜郎国被消灭后,朝廷污称这一带越人为“狼人”、“狼种”、“狼兵”,把瓦氏夫人的壮兵叫“狼兵”。后因一些文人和官员也看不下去,就改称“俍”人,其实“俍”读“良”音。这些演绎过来的地名,以谐音记载的地名、国名及污人的字眼都折射出民族的缩影。
    壮族地名的汉音更为复杂,上林县境内从唐代到明代,一些县名和寨名都是令人费解的,有的反复出现,到清代也就消失了。这次南宁市有关领导重视龙母文化的挖掘,我就在专家们的指点下,到武鸣县一些乡镇实地调研,真是大开眼界,也曾聆听专家谢寿球先生对古地名的见解,决定对上林县一些已消失了的地名重新破解。
(二)古无虞县名的内涵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析领方县置”上林县…是本县得名之始。同时设无虞、贺水、止戈等县“,”唐永淳元年(628年)十月,现任岭南大首领都云县令骑都尉四品子韦敬办撰《澄州无虞县清泰乡都万里六合坚固大客颂》“。到宋代把无虞县并入上林县。
    无虞县是韦厥和两个儿子敬一、敬办的出生地,也是澄州治所,就是如今唐城遗址所在地。所以这个县名与韦厥父子有亲缘关系,它是以蛇神而得名的,在上林县境内,蛇有两种称呼,一谓“图当duzdangz”,二称“图无duzngwz”,但在歌场上多称为“图无”。在此节录两组歌:
        古壮文        新壮文           汉文译
        幼途都上林  Youq duzdou Sanglinz,  在我上林这地方,
        板石门娅荬   Mbanj Sizmwnz yzhmaiq;  石门有个寡妇娘;
        古特厥记载   Goj Daeggud geiglaig,   特厥故事有记载,
        留后代传扬   Louz haeuhdaih Cienzyiengz.  留给后代来传扬。
        眉一 班陷   Miz it ngaenz banhaemh,  有天傍晚去挑水,
        欧淋麻   Mbwk aeu yaemx ma gwn;   寡妇蹲下把水装;
        勒 口桶藤   Lwgngwz haeuj doengj daengz,有条花蛇进桶来,
        自 麻养  Mbwk cix gaem maciengx.   她就挑蛇回家养。

     在上林的古壮字中蛇的名称曾出现过“?”、“无”、“?”。因古壮字尚无规范,用时有差别。在唐碑中的“田”字就用“?”,后人改用“那”。因此笔者断“无虞县”的“无”字,使唐代蛇的壮音“无”。而当时韦厥父子在此地建府第和治所,又以蛇神转世而著称,他们的领地又是太平盛世,“无虞”之县名,既标明神圣之地,又体现太平盛世,是祥和的地方。因而这地名有丰富的文化和物质内涵,并空空来风。像“无虞”这个地名,折射出民族情感、民族文化、社会现象及崇拜和信仰的信息。
    “无虞”之名作了几百年,又分了两个“无虞”,在明代的史料中已不提及,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上林三里镇考察时,本能地考证说:“名三里者:一日上无虞;二曰下无虞;三曰顺业里”。徐老先生很明白,地理是以地名为基础,地名是地理的灵魂。他到石门村以东十里地,又重说上无虞和下无虞地名,其实上下无虞的分界线就是石门村,村以北为下,以南为上,这样分也和蛇神有关。
    时至今日,上林县的老百姓对蛇神是情有独钟的,不仅有人以此为题材写民间文学作品,县文化局也曾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牵头组织人写蛇神特掘的剧本,由县文工团用壮话演出,深受欢迎,曾轰动了南宁地区。今年三月三节,石门村在石南海边,举办首届龙母文化节,事先未登报、未发广告,但消息都不胫而走。到时人山人海,周边几个县都有人来,竟达五万之众,场面很壮观。以龙母文化为主题的进行对歌,经两天群雄逐鹿,来宾县女歌手独占鳌头,由此可见,龙母文化古往今来对壮族地区有深刻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12#
发表于 2009-6-23 09:55:00 |只看该作者

(三)        布咳寨名新解
    “先是三里属上林之循业抚安古城,久就贼巢,今改为龙哈布咳。”所谓三里,即循(顺)业里、抚安里、古城里。在《广西通志》中说的更明白,循业里改龙哈、抚安里改布咳。这本是上林县的村寨名,而《上林县志》新版却误写龙哈布咳两寨在旧迁江县(今来宾市),其实是抄袭迁江县志以误传误,在此不赘说。笔者根据《广西通志》说的,三里营以北为龙哈布咳,去寻访历史上曾用名的村寨。(在史料中,“布”字前加“口”,也有不加的。“咳”字有少数地方写成“哈”,但军人笔下都写成“咳”字。因而我统一写成“布咳”。)并为此写了《十寨补考》一文,认定当年的龙哈寨,就是今天的桥贤、木山两乡,治所在龙哈寨,今叫“板堡”,明到清初曾叫龙哈堡,也叫左堡,此前称顺业里,现在板堡前称“里”,村后叫“龙哈”。布咳寨是今塘红乡地界,寨治所在今塘红圩。在历史上布咳寨改称“抚安里”,后又恢复原名称,再改称布咳堡、右堡,现在的塘红圩,北头仍称“堡”,南头还叫“里”,圩北一里地远那个村叫“镇”,圩南一里远称“营”,这都是明代驻军的地方而留下的名称。“龙哈”之名好理解,恰如其分地说叫“弄哈”,壮意为长茅草的弄堂。然而“布咳”就令人费解。
    “布咳”之地名,我在《十寨补考》一文中也曾索干枯肠,仍不得其解。正冥思苦想时,发现民国时期黄沅诚编写的《上林县志》中,把“布”解释为“幕”音,即“泉”的壮话mboq,而“咳”未作住解。我便解为“赫hawj”水干之意,“布咳”就是干了泉的地方。而塘红圩从未有饮用的泉水。清乾隆年间从几里地远的山上挖沟引来的水。所以我断定“布咳”应是塘红圩的古名称,并以此为寨名。尽管这样认定,但心里仍在打鼓,不断思考“布咳”地名的断定是否可“盖棺定论”。而这次龙母文化的广泛调查,见到专家教授们对武鸣县的一些地名的推断,令我茅塞顿开,便重新审视黄沅对“布”的解释,在上林的古壮字“泉”,从来没使用过“布”字,或加口字在前”的“布”字,古壮字写“泉”字,应是水下加口,“?mbop”,“布”的壮字是人的冠称,或指婆婆之意。在翻开《说文解字》一书中,“咳”字读“呇”音,《现代汉语词典》中“咳”与“嗨”hai 同音,而“咳”与“迈maip”近音,应解读为“寡妇”之意,即“布迈boux maiq”或“婆迈buz maiq”及寡妇老婆婆之意。千百年来,百姓崇敬这位女神——特掘的养母,将寡母婆婆养蛇之地,称此地为“布咳boux maiq”,当是准确的,无可非议,在我国用女神、凤凰来命名的地方或山地,比比皆是。比如,西藏的藏族把世界最高山峰叫“珠穆朗玛”,即女神峰。
    从元朝到明朝的几百年间,官军把几十万人相继进攻十寨起义军,每每大规模进军过后,都把一些地名更改,“布咳”曾改抚安里,右堡、布咳堡、西抚。(龙哈改东抚),到乾隆年间,县政府在西抚治所建孔庙。庙前才逐渐成集市,于是就用庙东侧那汪汪的红色水的鱼池,来命名这个圩市,就叫“塘红圩”。清末立乡政府。就叫塘红乡至今。
    尽管布咳寨府地改成塘红圩,但人们对寡妇老婆婆敬奉不减,每到三月三节。百姓都不约而同提五色饭,到石门村后那神仙洞去供这位女神,所有的巫婆,都有自称是神仙的寡妇神体,神意灵通,看准天下事,能镇妖魔鬼怪,除恶驱邪。1949年以后,人们对寡妇蛇母仍然信仰就是“文革”动乱期间到三月三节,很多人仍按传统习俗,把五色饭送到神仙洞,祈求风调雨顺。
无虞县名,是因韦厥这位壮族首领,以蛇神化身而得名。布咳地名是以寡妇婆婆,蛇神的养母而得名。这些地名都是龙母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佐证了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13#
发表于 2009-6-23 09:56:00 |只看该作者
七、龙母与壮家人的豁达
    蛇母救弱扶伤精神,从远古传下来,它深深地印到壮家人的心坎里。小到邻里之间,大到保家卫国,无不体现求助精神。在唐宋时期的羁靡州,元明两代的土司制,很少有首领为其领土与别人火拼,只故步自封,各自为政。但顾全大局,为了抵抗外侵,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壮家人历来是“触白刃,冒流失,义无反顾,计不旋踵”,救助国家之危难。
(一)从寡妇收养小蛇说起
    寡妇收养小蛇的传说故事,是处于人类社会母系制度的部落首领时代,《摩兵布洛陀》说天下十二国,生有十二王。所谓“王”指的就是当时的部落首领,各自都有领地。寡妇领养小蛇,可折射出部落间的救助,也可以说是一种包容。按梁庭望教授的见解,“龙母抚养小蛇,显然蛇部遇到灾难了,它得到了蛟部(即鳄部)的救助”。由于部落间的救助和包容,是社会不断地发展,形成了部落联盟,推动社会进步。救助是一种宽容精神,这种精神促使人类社会走向文明道路,乜掘救助并抚养特掘,也得到了特掘的回报。特掘为报养母之恩而为其送终养老、守孝,这是人类社会一种文明的良性循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道德行为,为今日的师公和道公对这种精神所津津乐道,并写入其经书,祷告社会安定祥和。
(二)壮家人的宽容与豁达
    壮家人是以宽容和豁达而著称,这与龙母文化有关,在农村相互救助比比皆是。古往今来,壮家人的村庄,很少见到逃荒和要饭的,穷帮穷在农村屡见不鲜。路边的榕树下,村民都主动地把石墩子放好,或打桩架板子,让过路人歇脚乘凉,还经常请素不相识的路人,进屋吃粥缓渴解饿。在抗日战争时期,城市的难民涌向农村,壮家人不需动员纷纷解囊相助。就是难民进村讨饭,哪怕家中只有一碗粥也给人半碗,家中只剩一升米,也要给人半升。我儿时常常见到这种动人的场面。
    在交友和婚姻上,壮家人从不讲究民族。壮家人成瑶家女婿,壮家女嫁给瑶家人,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这与壮家人的图腾崇拜,龙母文化的丰富多彩有关。使其性格豁达、使社会和民族之间能长期和谐、友好,成为和谐文化创始族。
    壮家人抗拒外族的入侵,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民族的尊严,也是豁达大度,顾全大局识大体。远在宋朝农智高率壮兵,击退交趾李家王朝在边境的骚扰;明朝的瓦氏夫人率壮兵远征江浙,把入侵的倭寇撵到海里,收复了失地,是外敌日本强盗第一次尝到壮家人的厉害;清朝后期刘永福和冯才子分别率壮家兵,打败了法国兵的入侵,保卫了祖国的南疆;在抗日战争中,李宗仁曾率广西军,在台儿庄战役,消灭了日本侵略军,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壮家人这种特殊豪爽和坚忍不拔的性格,为了正义事业,国家与民族的尊严,可以牺牲一切,勇往直前至胜利为止,这和长期处于龙母文化氛围内有关系的。
八、龙母文化熏陶出巾帼英雄
    壮家女儿,千百年来,对龙母的仁慈、救助、怜爱、刚毅,和男人一样顶天立地、无所畏惧的精神所感染,所以在历史长河中,龙母文化曾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起过重要作用,就象大明山顶上的杜鹃花,映红了半边天。
(一)        龙母文化是智慧的源泉
    古往今来,壮家女儿和男人一样,耕田犁地,上街搞买卖,晚上还要喂牲口和养家禽,秋后还织布,种蓝草洗染。在小说中写的“男耕女织”在她们身上不合时宜,那是中原小脚妇女的写照。
    壮家女不仅要和男人一样下地,晚上还操家务。她们可以和男人在逢年过节,特别是三月三节,成双成对进歌场。在农闲时她们习文学武,耍枪弄棒,从不受到孔孟那套“男女授受不亲”、“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歧视妇女的理念影响。她们和男人一样上战场与敌人对决,谋略过人,在近千年的农民起义军中,从未被官军消灭过。传说起义军一次又一次躲过官军的追杀,其谋略出自妇女的智慧,武艺高强女人更胜一筹。
    宋代的壮族首领侬智高的母亲阿侬,就是领兵打仗的女将,但在侬智高的军队中未见官方史料中记载女兵,而宋将狄青率十五万大军,来攻打侬智高时,第一仗就和女将交锋。有本古典小说《五虎平南》,就是以这次战争为题材而写成的。小说描写狄青率军到上林县韦厥坟墓那一带,被一名年刚十八的女将段红玉挡关,经刀兵相见后,宋军横尸遍野,指挥攻关的宋将被俘。狄青仍不以为然,认为蛮夷女流一时之猖獗,有何畏惧,又谴兵马前去攻打,照样损兵折将。一个月过不了关,便派人回开封搬兵。皇帝在包公的推荐下,派杨家将杨文广出马,杨到关前年轻气盛,加上不把段红玉放在眼里,大举强攻,段红玉派手下一小将叫卜贵摆迷魂阵,把杨文广捉住。狄青只好大兵到了宾州城,休整后去攻取昆仑关,刚上山又有一女将,把前锋部队打得只剩指挥官了,等杨文广赶到,那位女将已走得无影无踪。
    从小说描写宋军攻打农智高的头次战役,都遇到女将,这不能说是无中生有吧。可见壮家妇女和男人一样打仗,而且以谋取胜。段红玉用智谋捉住宋将,第二关时,壮家女将用速战速决胡战术,打就跑的游击战,而且是打击敌人的锐气后才走,避开敌人主力。这种高超胡战略战术,通过描写壮族女将用兵而展现出来,证实官军常常被女兵吓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14#
发表于 2009-6-23 09:57:00 |只看该作者
 1948年国民党保安队,经常以大兵团的阵营,来上林县北部老十寨地区,攻打张声震同志领导的解放军游击队22团一兵一卒。这种情况常常被农村的老秀才,在大榕树下摆龙门阵时当笑料。说国军是骑着马去追麻雀,甭说一万人来进剿,在明朝曾派出的点子。这些点子是:“你来我走,你走我回。”最后明军不胜而退。我因而翻阅有关史料,在官方史料未见其女将,反而发现明军将领们对未能消灭起义军所总结道:“诸酋自是少战,而六十三贼,其桀骜犹,故贼为‘官有万兵,我有万山,兵来我去,兵去我还’,盖二百年来未有其…”这和老秀才们提供的起义军女将的战术点子相吻合。从传说和记载的战略战术,到现代的战争仍起作用,毛泽东同志在游击战术中,将其运用和发挥得淋尽致,这不能说是壮家女将的智慧。
    明朝嘉靖年间的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他曾亲临上林县三里镇,指挥官军围攻十寨起义军,他给皇帝的奏疏中写道:“…突破石门天险,我兵进入,…斩获首贼二百九十一名颗,俘获男妇畜产器械数多…”王守仁这位哲学家著称,在此变了刽子手,但他道出了起义军中有女兵,因他俘获“男妇数多”,它又佐证了传说中的女兵的智慧。
    清朝后期,广西金田村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在几十万革命军中,由女将洪天姣率领,多由壮族妇女组成军团,总有一万之众,她们南片北战十几年,占领了半壁江山,她们在战场勇往直前,坚忍不拨,武艺高强,充分展示壮家妇女的风采,为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后来由于太平天国内讧和外患,导致女兵在山东一带战败,十分惨烈,可谓震天地,惊鬼神矣!古今中外,独树一帜。
(二)瓦氏夫人打着壮家族徽旗东征倭寇
    “瓦氏夫人为顺土官岑璋之女,小名氏瓦,即岑氏瓦。…岑氏瓦,自小习武,武艺高强”。岑家土官之间为了联防保,壮大势力将岑氏瓦嫁给田州土官岑猛为妻妾,之后人们把岑氏瓦称瓦氏夫人。
    田州土官岑猛因涉嫌某反而被杀,势力一度低靡,便由瓦氏夫人重张旗鼓,使田州府势力影响,不仅得到了恢复,而且推倒顶峰,尽管瓦氏夫人辅佐孙子和重孙子,可说是一个“垂帘听正”智勇双全的壮族女杰,是民族英雄。她对中华民族的禀然大气,为后人所传颂。
    几个州县的岑氏土官,都继承韦厥土官,都继承韦厥土官的衣钵,以蛇神特掘作职权和身世的象征,就像帝王以龙为象征一样,这也是露出“土皇帝”的特征。岑氏各个支系的土官,对以蛇神为象征也是一脉传承的。从唐代以后,这些土官为什么以蛇神作为象征,作徽旗呢,且经久衰,其实心照不宜。因为蛇已经被中原人心中的“小龙”现在北京人是属蛇的,从吐“蛇”字,都说:“我属小龙”,所以定为沾亲带故,因而暗中庆幸。从田州府分支出的思恩府土官岑瑛(明永乐年间袭职),生怕岑氏家族不承认,迫不及待地宣布自己是蛇神特掘。而特掘的养母自然成为龙母了,此后世袭土官的妻妾,也都以“龙母”自居。瓦氏夫人也不倒外,作为“龙母”,是龙的躯体,法术无边,加上她从小习武,功夫盖世,因此氏夫人有特殊的号召力,能一呼百应。
    明朝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日本倭寇侵搔江浙一带,因朝延腐败无能,造成“军不蓄威”,在战场上官军一败涂地,触冠即遗。使倭冠所向披靡,所到之处,鸡犬不留,《嘉靖东南平倭通录》中写道倭冠所过之地:“民舍,焚劫一空”,“各骸如陵,血流成川,城野萧条,过者陨涕”,这一记载是倭冠蹂躏沿海居民的写照。一些有民族气节的官员认为:“冠强民弱,非借狼兵不可”尽管一些朝延大员对用“狼兵”居心不良。但皇帝不是调“狼兵”抗倭。瓦氏夫人一听要调她率军去抵抗入侵的东洋倭冠,精神激奋,便决定定率兵马赴前线抗敌。
    时年瓦氏夫人已是年逾花甲的老妇人,仍誓不与寇俱生,于嘉靖三十五年三月初,征集几个州的土兵6000多人,吃过五色饭,打起五色旗,祭完龙母,挥师东进。郑若增在《江南经略》卷8下《调狼兵记》一文中写道:“瓦氏之兵,军帜五色,以别行伍;头裹方素,无他色者”这是壮族女杰空前绝后地举起壮族徽旗,浩浩荡荡东征倭寇,这种英雄气概,威镇中华大地。
瓦氏夫人到达前线后,立即投入战斗。先消灭占据金山卫的倭寇,后救明将白泫都司。瓦氏夫人纵身上马,率军攻击。她在战马上使出岑家抢法,骁勇善战。壮兵见主帅奋力向前追杀,一个个毫不示弱,与倭寇刀枪见红。瓦氏夫人见时机已到,便使出壮家人的第二招数,即“鸳鸯阵”,两人上前刺杀,两人上去取首级,接着后面两人包抄向前。倭寇遭此砍杀,乱了阵脚。瓦氏夫人乘胜追杀,倭寇横尸遍野,溃不成军,扫荡倭寇“若雷电不可战胜”的神话。后来抗倭名将戚继光很佩服和赞赏这位“狼兵”统帅,也在阵地上使用了岑氏兵法—“鸳鸯阵”,战胜了倭寇。
当时曾随军参战的明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徐渭,对瓦氏夫人的智勇双全,骁勇战场,亲自持抢与敌对阵,及指挥的谋略十分敬佩,就根据“北朝乐府诗《木兰辞》改编的杂剧《雌木兰》,其主人翁由无姓的从小‘当户织’的‘木兰’成为自幼习武学文千户小姐‘花木兰’,就取村于瓦氏夫人的,如今在中华大地上仍在传唱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出典,就是壮族的民族英雄,抗倭寇指挥名将、文武双全的瓦氏夫人。
    壮族妇女的大智大勇,在保卫国家,保卫民族尊严,都有大无畏的精神,有救助中华民族的精神,使壮族的民族脊梁从广西到江浙与倭寇不共戴天,她们心中装着的是蓝天白云下飘扬的、是供奉龙母用的五色饭所染成的五色旗。这是古代壮家人的族徽、她源于龙母文化,源于壮族妇女的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15#
发表于 2009-6-23 09:59:00 |只看该作者
九、三月三节的由来与歌圩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民族的主要节日,无不与敬神有关,就当今的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会,都是从敬神的活动中发展地,而形成的。而我国一些民族也都过三月三这个节日,如黎族和畲族等。但他们敬的主神是不同的。以北京为例,1949年以前,北京市民也过三月三节,但他们敬的是西王母娘娘的生辰,届时举办三天庙会,而壮族的农历三月三节,是庆祝蛇神特掘的养母升天成仙的日子。
     (一)        三月三节的由来
    一年十二个月,每月30天,这是全世界各国早已接受的历法,但对年、月、日的运算有所差异。中国是以月亮围绕地球来计算,西方国家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来推算的。在我国一些民族也有自己的天文与历法,如西藏的藏族,四川凉山彝族等。壮族的先民们是否也有自己的天文历法远算?不得而知,但有一点自然现象被有关专家认同,就是北回归线文明圈,经现代的科学们用科技扫描,中国南方的古代比北方文明在先。而古代壮族人民对十二这个数字是情有独衷。传说远古时代天上曾有十二个太阳,因晒死了人,被一个寡妇用竹竿捅掉十个,留下一个晒谷子,留下另一个明夜空;布洛陀也说天下有十二个王,前者为母系社会的影子,后者是父系社会的开端留下的脚印。在我国又从何时形成和运用天文历法?在甲骨文中已出现年月日的记数,说明3000年前的殷商时代已由启用历法。专家们推断纣王妃——妲己是壮家美女。如是,那有关年月日的运用已传到岭南,壮家人也已经使用中原的年历了。这就可以认定,上林县石门村那个神仙洞的传说,应是殷商时代。
    传说寡妇是三月初二辞世,三月初三她的养子特掘,呼风唤雨,借风雨之神力,将其母的圆木棺材放在岩洞上的小洞里。因而三月三日就是寡妇升天成仙的吉祥日,也成为蛇神特掘为养母的扫墓日,此后被壮家人定为祭祖日。其主要祭品是按照蛇神身上的五颜六色,蒸成的五色糯米饭,也以蛇身上的黑兰两色为主色,使用采集到的枫叶(黑)、蓝草、黄花、红花及米的本色,即黑、蓝、黄、红、白五色。三月初二凌晨用有色水浸泡糯米,三月初三寅时,由家庭主妇蒸成。五色饭的颜色鲜艳与否,往往用来衡量壮家妇女的智慧。古往今来,石门村的妇女在三月三日早晨,做好五色饭后先登上神仙洞,先供寡妇神母,然后再回来供自家的先祖牌位。
    新中国成立前,壮家人的基本色调,就是黑、蓝、黄、红、白五色,而又以黑、蓝两色为最,其次是白色,身上着装也以黑、蓝两色为主,头裹白方巾。瓦氏夫人的东征军,打的就是五色旗,壮兵是“头裹方素”。这是龙母文化铸造有民族特色的族徽旗,这是几百年前她救助壮家人之威,把入侵之敌打败了。然而几百年后,中华大地上也曾升起五色旗,这是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之初,以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才有此举的。后来他发现中华大地不仅五个民族,才放弃了五色旗,这面旗与“三月三”节毫无关系。
    1979年,在京的一些壮族知识分子和部分转租大学生众议,说壮族人口众多,节日也不少,可否从中选定一个统一的节日,于是时任中央民族大学学生会主席的马彪等几位大学生,何梁庭望教授为代表的几位教师,与学生一起商讨民族节日之事。经过多方努力,师生一致认定,农历三月三日是壮族地区普遍过的节日,其共同特点是节日的当天,家家户户都作五色饭,和年轻人赶歌圩,并就此向广西民委、统战部和国家民委有关领导汇报,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便于1980年农历三月三日,在京的壮族同胞隆重地过这个节日,在节日上梁庭望教授代表筹备组,作“三月三”节由来的讲话,他明白无误地说:“‘三月三’节是壮族先民敬蛇神特掘而形成的。”此后又得到时任人大副委员长韦国清同志的支持,并参加活动。广西党政领导把这个节日定名为:“壮族三月三传统歌节。”至今已延伸为南宁世界民歌节了。
    因三月三节和龙母文化的发掘问题,我在有关专家教授的指点下,曾到武鸣县两江镇和龙母村,灵感庙,罗波镇吉罗波庙,解触了有关的村民和干部,当问及三月三节时,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农历三月三日是特掘给老母扫墓的日子”;而为什么是三月三扫墓,就众说纷纭了,最有代表的是:“三月三是清明节,特掘回来拜山扫墓”;当提及寡妇的墓地何处,多数人说,特掘把其母的棺材送上龙头山安葬,因山太高无法找坟穴。但也有例外,守罗波庙那位护庙老人,却振振有词,说乜掘那口棺材在庙前那汪汪的罗波潭中、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有几个人同时看见,那口黑乎乎的棺材浮上来又沉下去。我有点纳闷,此地有相当浓厚的龙母文化遗迹,而三月三的来历又说得如此简单,连死期也众说纷纭。当然,今人不该去追求神话传说故事中的细节,但必须注意故事情节的逻辑性,既反映时代的特征。否则就会陷入虚无缥缈、子虚乌有的境地,武鸣马头镇一带有一座庙,曾供奉过上州纣王和王妃妲己。专家分析断定,妲己是壮名,又因在马头镇发现商周时代的文物,认定此地曾有方国,国王把壮族美女献给商王,这合乎推力逻辑。也因此推断有个方国,才流传下来美丽的人文传说故事。
    龙母文化的传承,及古老的、有民族特色的三月三节,不得不在提及两个人,一时韦厥,二是芩瑛。韦厥自称岭南大首领,其实它是壮族地区一个地方首领。民族图腾做自己的政治灵魂,在封建社会是十分正常的。所以祭龙母和祭祖宗的三月三得到官方首肯,是大明山周边的壮家人加深了图腾崇拜,立特掘的蛇神庙和蛇母庙,给人们在三月三顶礼膜拜,但韦氏好景不长,到了第三代就败落了,到宋代就把羁靡州改成土司制,进入元朝这些土官成了“土皇帝”,不断兼并土地,农民变成了农奴,迫使上林县北部农奴起义,朝廷动用重兵镇压,少则几万兵,多则十几万,来“蹂平十寨”,但几百年也蹂不平十寨。到明朝的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亲临上林县督战。他采用捣毁蛇神庙、扼杀壮家人的理念,打垮信仰,瓦解斗志,指挥官军先偷袭三月三节的发祥地石门村,杀人放火烧了庙宇,令起义军土崩瓦解。后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围攻北京前,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先攻下明十三陵,放了把火,烧了明祖坟,使明军土崩瓦解。
从王守仁开始,明朝将领一旦进军十寨,就先烧庙宇。因此上林的蛇神庙和龙母庙,都在县南区,北区只有石门村那个“庙公周”,是因为被毁一次,石门村村民又重修一次。其他地方的蛇神庙都转移到山洞里了,特掘变成了“真武神”,也无人敢画龙母了,就用画凤来代替,因而上林多为画凤,而无龙,祖宗神龛上画的都是凤,这也成壮家人的一大特色。但村民都在三月三节去敬龙母,而非敬凤。在武鸣县,蛇神庙、龙母庙就得到“优厚的待遇了”,其原因与芩氏家族几支系的土官所为有关。芩氏的女首领以龙母自居,男土官以蛇神自居。他们历来与朝廷一条心,也曾听朝廷调遣,多次派兵攻打十寨。所以芩瑛统治下的武鸣县,龙母文化得以保存,龙母村的龙母庙是在“文革”中被拆除的,说明这座庙已有几百年历史了。
    韦厥在1000多年前,把民间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节,纳入官方的民族节日。之后,有芩氏家族传承了蛇神这个民族图腾,三月三节仍得到土官们的敬重。到了明末清初,朝廷完成了改土归流。“三月三”这个传统的民族节日,就散落在民间,官方不予承认。到了民国时期,不仅石门村的“庙公周”被拆掉,就连隐藏在各村寨的龙母庙,也都被毁掉。然而村民们不理那一套政论,三月三节照样蒸五色饭,照样上神仙洞敬乜掘,青年男女照样在三月三节去赶歌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16#
发表于 2009-6-23 10:00:00 |只看该作者
   (二)歌仙与歌圩
歌仙是神仙婆唱的山歌。而上林县北部,包括划到忻城县的老八寨地区,“神仙婆”多自诩是石门村那个神仙洞的神仙,有的公开说是乜掘的化身或转世,因此他们摆“神台”做法术时,开头和结尾都唱歌,他们自称是“歌仙”。而“歌圩”是男女对歌的场所,有群对、双对、单对和个唱,这是形式。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有诉苦歌、倾心歌、钟情歌、见礼歌、伦理歌、盘问歌、赞美歌、吹捧歌、劝人歌、叙事歌、骂人歌、哭嫁歌、喜歌和悲歌及欢乐歌等等。不管歌仙也罢,歌圩也罢,其源头都是三月三节敬蛇神和求乜掘这位寡妇神仙有关。
    为了弄清“三月三”节的歌仙和歌圩的源头,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曾邀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道公,一同去拜访石门村后山那个神仙洞。儿时他曾带我去烧过香。这位道公姓韦,所以对特掘和其母五体投地。他既是个道公,又是个医生,也算是农村的知识分子,知识面广,国事家事知之不少。一路上山他和当年一样,滔滔不绝地讲述特掘的传说。尽管他一年过古稀,声音仍然洪亮,我问他,你以前说过,现在歌圩场上唱的歌都源于三月三节。他笑着说:“古人三月三日那天用五色饭供奉神仙时,不免要说几句话,咱们壮家人的习惯是以歌达意,多为祝福和求抱有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平安一类的歌词,一旦遇上干旱灾荒时,来求雨的人很多,也就唱求雨歌。下雨后人们又来还愿,唱的赞美歌词。”他喘口气接下说:“就像办喜事,人们都请我去颂赞美经文和祝福的经书。年轻男女心里要强,你唱一句赞美词,我得唱比你更好听的歌词,婚姻不顺和婚姻和婚后未生育也上山来求乜掘,就像汉人求王母娘一样,凡是上山求神仙的都不言语,用唱歌词来达意,你唱完了轮到我唱,后来就演变成对歌。乜掘三月三日升天成仙后,一些有名望,能说会道的妇女和巫婆,都称自己是神仙洞里的神仙,或说乜掘下凡附体。因此我们这个地方的神仙都是女性,这是源于寡妇神仙。传说古时候,皇帝还召神仙婆进京城,请她们施神仙术。神仙婆对天上的仙界颇有见解,她们认定雷公是天王,乜掘后来升天成仙,仙界称地母,是二神仙。最后是刘三姐升天成仙,人称‘歌仙’,成了上界的神仙,天庭中第三把手,并拜乜掘为师。所以神仙婆摆神台施法术时,都要唱‘歌仙’。正因为她们都是乜掘仙气附体,是活神仙,人们有灾有难都不往山洞里跑了,因为到神仙洞问那口棺材没有回音,而活神仙能与已对话。所以神仙婆的神台下有一只关在笼里的大公鸡,行话称‘马鸡’,即也乘公鸡飞上天,问问乜掘这位神仙,在飞回神台边回答问仙者的问题。因而从摆神台始到撤神台,神仙婆两条腿始终是科动的,以示她骑马鸡在天上飞行,‘歌仙’不断嘹亮,表示她和刘三姐说话,请她引见乜掘。这是神仙婆唱‘歌仙’的出处。
    听完老道公一路对龙母的高谈阔论,令我耳目一新,对他刮目相看。过去我只听说他常看《三国演义》、《水浒传》一类的古典小说,为人看风水,给人办红白喜事,病人来求他开药方。然而她对石门村山后那个神仙洞的传说,也说得头头是道,令人信服,回味无穷,一些故事情节却鲜为人知。使我对龙母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对蛇神的传说故事有较为完整的概念。
把1000多年前的歌仙刘三姐,和3000多年前的龙母传说拉到一块,是神仙婆为了显灵唱歌仙,到刘三姐的歌仙,是一种传承,恰好说明壮家人,古往今来好唱歌,形成歌圩歌海,这种独一无二的盛景,是龙母文化的必然产物,其源头就是“三月三”节庆龙母而形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17#
发表于 2009-6-23 10:01:00 |只看该作者
 

十、尾声
    大明山周边地区,是骆越人聚居地之一,人们在长期和自然条件的斗争中,以蛇为自己的图腾,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寡妇收养图腾实体,他这种天宽地阔的博大胸怀,被人敬仰而传为佳话。这个故事流传到珠江下游,应不晚于2000年,那时西江和珠江地区还存在一个“南越国”。当时的断尾蛇和蛇母还是原汁原味地流传,因为那里的居民多为越人,说越语,和骆越人抄一种语言,南越国覆灭后,越人演成汉人,便受到中原这条龙的影响,加上皇帝又是真龙天子。因些断尾蛇摇身一变成了短尾龙。蛇龙,蛇母一跃居为“龙母”之尊。但骆越人仍不改初衷,依然称蛇神特掘。唐朝上大县境内那位大首领韦厥,就以蛇神特掘自居,蛇图腾崇拜应是三四千年前就有了,到唐代为首领们为我所用。中原这条龙图腾崇拜是6000年前开始的,时间跨越4000年后,到刘邦当皇帝时,才说自己是龙体,真龙天子。历史发展就是这样,最高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惯于用最高的神作已身,来对老百姓发号施令。而壮族首领本应以最高神圣—乜掘为转世,但她是女的,只好用其子特掘为已身,蛇母奉为圣母。到了宋代,羁縻政策变成土司制,岑氏家族兴起,她们的势力范围也到达大明山周边。他们自然承韦厥的衣钵,接过图腾神威。到了岑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至自己登上了龙母的神台。
    皇帝是龙体,那朝延上下必然强化这条龙,所以龙文化得以发展,经久不衰。在壮族地区这些“土皇帝”的韦氏和岑区相承为蛇神体,龙母文化随着首领的强权而得以发展。任何意识形态,龙母文化随着首领的强权而得以发展。任何意识形态,都随政治的兴起和经济的发展而得到加强,龙母也是首领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龙母文化的发祥地,在大明周边是无厚非,但有点笼统。山的周边有四个县,具体在何处,从现在所发现龙母文化的遗迹,武鸣县颇多,但我在武鸣所见到的庙宇不管是保护完好还是遗址,从建造材料辩认,最早是唐代,最晚是清初。它的墙基和柱基用的石料,所凿的痕迹清晰可见,并非像传说那样久远。很多村寨都说龙母是他们村的人,这就怪了,乜掘就是一个人,为什么每个村都有,分明是后传进去出现这种现象。“龙母”之名也是汉化了的,“龙母村”显然是知识分子附会。这与岑氏家族有关,更和岑瑛有关。然而上林县石门村的寡妇收养蛇的传说,和三月三日她升天的那个神仙洞,自古以来不仅上林县的百姓去祭祀、马山、忻城、宜山、来宾、宾阳不少人都来朝圣,甚至广东人于清末民初来寻过根,因为这里没听说“龙母”这个词,还是原汁原味的特掘、乜掘寡妇。石门村前那个石南海,是蛇神的出生地。这里“海”里及周边,出土过人类社会新石器晚期的遗物,说明四五千年前,壮族的先民就在这儿休养生息,因些是龙母文化发祥地就不足为奇了。再说安葬寡妇的那个神仙洞,现在一些人称其为“天地庙”。古人所建起来的祭神台,和上山路所用的大小石料,我花了两天时间去观察它的每块石料,未发现有凿痕,它给我们留下远古文化的信息,说明人类社会未出现铁器之所为,应是原生带中原生处。由于韦厥强化了蛇神,而其领地又达武鸣,而宋代以后的岑氏又美化了蛇神,到了岑瑛就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才留下很多龙母文化遗迹,而上林的文化遗迹不多,是时续近千年对上林十寨的战争中被毁,朝廷有意捣毁当地壮家人的信仰所至,因而要用历史观和历史辩证法去分析。
    如今为了繁荣经济,自治区政府曾提出“北有桂林,南有南宁。”的旅游事业发展蓝图,使南宁市有更丰富的文化都市,人文景观,就要加强对龙母文化的发掘和维护,把近低靡的古龙文化谱以新的篇章。
    泱泱群山,滂滂河水,攸攸文化,渊渊图腾,龙母胸怀,举世无双,铸造英烈,卓越辉煌,千秋社稷,源远流长。

以上内容非常感谢八寨后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18#
发表于 2009-7-7 14:22:00 |只看该作者
或许是有联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

听众

3866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1
注册时间
2008-7-22
19#
发表于 2009-6-23 12:58:00 |只看该作者

很长很详细,走访、搜索了不少民间传记啊。编整者辛苦了。

而这个崖壁面向阳向南的,这和宁明县右江崖壁画的悬崖洞里的崖棺,有异曲同工之妙  宁明的明江系左江支流,崖画也是左江特有,说是右江,可能打错字了。


我是黄峒蛮!!我生于斯长于斯,本土主人,蛮族斗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20#
发表于 2009-6-23 11:11:00 |只看该作者
自秦始皇挥师横扫百越后,岭南各部族首领,要么改变族源,臣服于中央皇权。要么口是心非,阿谀奉承,暗中扩势,我行我素。壮族地区多为采用后者,阳奉阴违。因此朝廷对广西地区,执行高压政策,穷兵黩武,但收效甚微。到唐代的唐太宗李世民,实行羁縻政策。以夷治夷,以蛮治蛮。任命一些有权有势、有影响的壮族首领或酋长一类人物,当縻羁州刺史,作一邦之主。广西上林县韦厥其人便是。
高度概括!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4-26 09:09 , Processed in 0.180553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