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度莫在2009-6-23 9:12:41的发言:
俺觉得太多的长句子了,听起来比较费劲。不如多些短句,更口语化。
原文是日语,日语擅长用长句,原文大多是日语常用的长句,为了照顾壮族语言的表达习惯,我已经尽量将过多的长句拆分翻译为短句了。实际上整篇旁白只有两三句是比较长的句子,比较突出的如下:一句是 de daemhdeenh naemj loengz-slaem bay daems peen laizfaz veh meiz aen mbanj zauj gag poenyuenz gus nyaengz naemj ious deemx ious ndeu(她突然决定想要织一幅绣着自己梦想中居住的村庄的壮锦),一句是 Zaijyax buengz taen meh poz gesges deemx ious zaeng bak luengh slong beihnongx mbaos de daostu deemx moys(又在他两个哥哥中途而退的那个山口再次遇到了那个老奶奶),再一句是 buengh kamj bung pya fayz ndut der tai deemx vax aen haij ndangj der tai deemx ias zoux bay taeng ndayj(跨越那炎热致命的火山和寒冷刺骨的冰海才能到达)。其他大都是已经拆分翻译的短句。
并不是说上面几句长句不可以拆分再翻译,而是故意部分地保留原文的表达方式,而且也是这部动漫片对母语认知测试的需要。如果按照翻译的三大原则“信、达、雅”,拆分长句用短句翻译,虽然意思大体上是一样的,但由于改变了原文的表达方式,其实是为了“达”和“雅”而已经违背了“信”的原则,而“信”经常是翻译学上的第一原则。不过壮语确实还是一门缺乏成熟书面语的语言,除了课本上没有普及开来的书面语,基本上壮语只存在于民间的口头语言当中,没有普及开来的标准语,没有普遍的学校教育,没有专门的影视媒体,这些都无疑束缚了壮语书面语规范的发展,从这个角度上看,相对于汉语、日语、英语等“发达语言”来说,壮语确实是一门“欠发达的语言”。而壮语口语基本上都是用短句表达,后置的定语如果是复合形式的定语,一般会改用两句话来表达(这也就是我为了使得整部片子容易听懂而不得不拆分大量的长句而用两三句短句来表达的原因),而现代人要翻译很长的修饰语的时候,一般就会习惯性地用汉语思维,将长长的定语前置并加借词“的”(dih)来表示,而我在上述几句长句当中,就严格按照壮语固有词法和句法,一律定语后置,而由于民间很少人会这么用了,这就是度莫贝侬听起来会感到“费解”的原因。
其实汉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汉语的白话文也从来不擅长用长句,汉语的长句,是近代以来很多留洋学者翻译外语文章的时候,主要是受日语和英语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有长长修饰语的句子,基本上都是五四之后的产物。但汉语文由于有国家机器来规范和推广,所以到了现在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不会有人发出“费解”的感叹了。
关静华让我翻译这部动漫片的目的,就是要测试和培养壮族学生的母语认知能力,在德保都安乡的棋江小学放录像做实验的时候是不配任何字幕的,她已经通过详细提问的方式证实了这部动漫的配音对那帮小学生来说听力上完全没有问题,说明从小就以壮语为母语并沉浸在壮语文化当中的人,即时遇到这种民间不大会用的定语后置的长句,也不会感到费解。事实上我让受汉语影响比较大的县城人听,和受汉语影响比较小的乡下人听,得出的结果也不一样,县城人通常说大多听懂了,就是有那么几个词没听过(如壮锦laizfaz、地方miongz等),或者说表达上有点“怪”,但乡下人却都饶有兴趣、津津有味,没有人发出这种质疑。这多少都能说明县城与乡下的母语认知差异问题。我觉得今后壮语的语言规范,在沿袭地道的传统表达方式的前提下,还要发展从固有语法和句法来规范的“长句”(避免用汉语语法思维的定语前置加“的”的“长句”),如果有朝一日可以实现普遍的学校教育和媒体使用,那么壮族民间觉得这种表达方式习以为常并以之作为规范标准,是指日可待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3 16:29:3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