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論壇內用詞粗魯的人,不管是從何來的,是甚麼民族,都不會客氣。要是措辭中肯、言出有理的,不管你是甚麼立場都不會介意。要是討論的前設條件大家都沒有共識,一些人努力找例証,另一些人卻以凶壓人,那討論根本是浪費光陰。
說回下跪的鏡頭問題,我還是引周恩來總理當年就討論成立壯族自治區要「分」還是要「合」時的一段說話說明:
他(周總理)聯繫歷史上的民族關係指出,有些少數民族是隨著漢族的發展,後來逐漸被擠到邊疆去的,使他們旳發展受到限制。「今天,漢族應該多多地替少數民族設身處地想一想,不要讓他們再受委屈,應該使他們也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條件。只有漢族主動地替少數民族著想,才能夠團結好少數民族。不要一講到壯族自治區,就講漢族的民族感情。我同意梁漱溟先生在這次會議上說過的一句話,要「互相以對方為重」。」
...「今天,要想一想少數民族的好處。漢族人口眾多,經濟比較發達,但地大物博都在他們(註:指少數民族)那裏。從全國來說是這樣,廣西也是這樣。將來發展工業、擴大農業,都要大力開發少數民族地區,都需要把地大、物博和人口眾多、經濟文化發達結合起來。可見,合則雙利,分則雙害。」關於「還債」問題,周恩來指出:「不叫「還債」叫「賠不是」也可以。講「還債」這是個比喻。有些人害怕提還債會引起民族關係搞不好,這是不必要的顧慮,哪裏會有這種事情?嚴格地批評自己,不但不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反而會促使對方對自己缺點的注意。」
(節錄自:「周恩來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黨史》1998年第1期16-18頁)
可能引領導人的政治講話會顯得有點「政治八股」,但在思考了民族關係這課題那麼久,最後還是發現,五十年前周總理的講話,的確是有洞見的,其精神是可以應用在今日的問題上的。在壯、漢民族關係的敏感點上,我一直應為應該由漢族先行禮讓的一步,這不單是漢民族的優良文化傳統,還是實際上對過往壓抑少數民族的補償。壯族人民要接受自己已被漢文化影響很深的事實,接受古越人被漢族先民征服的史實,但我們又何嘗不用檢討祖先們入侵的行為?侵略是不對的,它不會因侵略者是我們漢人就變得光明正大。因此,在這敏感點上,我們的確要先讓一步。
當然,那些都已經是千多年前的事了,今日我所認識的壯族朋友和我所認識的漢人一樣,他們自視為中國人,其中不少家庭還曾參加過七十年代保護祖國、抗擊越南的戰爭。壯漢關係,只要我們抱求同存異的態度,相同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