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的发展历程
据相关资料记载,北路壮剧俗称“土戏”,明末清初,田林县旧州镇已是通联滇、黔、桂的交通要道,成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贸易集散地。北路壮剧在此时产生了,从孕育到成型历经300多年。
从清朝顺治(公元1644年)至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是北路壮剧的孕育期。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八音坐唱”、“板凳戏”、“门口戏”、“游院戏”、“地台戏”等几个阶段。“八音坐唱”是形式单一的集体演唱,内容多是祝贺之类的唱词。“板凳戏”有简单的动作和表情,因观众增多便移到屋檐下表演,故改称“门口戏”。“门口戏”已初分角色,戏班开始走村串寨,出这个院子进那个院子,群众又称为“游院戏”。戏角开始穿华贵的戏服,在脸上擦红粉化妆,但没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满足越来越多的群众看戏,便搬到村镇空旷的场地表演,故称为“地台戏”。“地台戏”已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演唱,节目如《目连经》、《八仙过海》、《唐皇游阴府》等。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同治末年(公元1874年),是其改革完善期,北路壮剧经过几代艺人的改革,已逐步完善。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田林旧州镇那渡村歌手杨六练到四川做生意,因亏本便在四川边打工边学艺,两年后返回那渡,并把那渡和旧州两个戏班组成了“龙城班”。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他们每一次在旧州搭起二丈宽的戏台,上演了由杨六练编导并主演的北路壮剧的第一出戏《农家宝铁》(又名《好宝铁》),有六个戏角,而且每个行当都有一定的表演程式。“搭台戏”的上演,标志着北路壮剧的正式诞生。从嘉庆到道光(公元1796年至1821年)年间,旧州央白屯的北路壮剧艺人黄从善将“平调”加工整理,改名“正调”,奠定了北路壮剧主调音乐的基础,北路壮剧开始向附近省、县流传,隆林、西林、百色等县、乡、村纷纷成立戏班,其中田林板坚戏班绘有天、地、人三界的底幕布及自制戏服和盔甲,使此路壮剧的艺术更趋完美。
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1910年),是北路壮剧逢勃发展的全盛时期。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田林旧州镇央白村人黄永贵赴南宁应考,为邕剧所迷,置功名不顾,天天看戏,被邕剧艺人雷喜彩发现,收为弟子。回到田林后,他组建戏班,并吸收邕剧的表演技巧(武打、台步等),使艺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唱腔方面也借鉴邕剧,创造了“喊板”、“怒调”、“大王调”,伴奏乐器恢复使用唢呐,加进了扬琴、大鼓、大锣,艺术效果更佳。由于黄永贵武打出色,被称为“土飞猴”,各地纷纷请他去教戏,使北路壮剧更广泛地传播。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黄永贵带领戏班“土汉班”应邀到梧州演出较长时间,轰动一时。
光绪末年,北路壮剧唱腔和表演程式基本定型。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北路壮剧艺人是田林八桂乡平六屯黄福祥(1896——1964年),他是黄永贵的第三子,自小受过武术训练,十六岁开始跟随父亲演戏,生、旦、文、武全能,唱、做、念、打俱佳,尤期擅长旦角。除了钻研表演艺术外,他在唱腔和伴奏方面进行了不少改革,创造了“正调慢板”和“丑角调”,1914年带领“螺阳剧社”到贵州省的巴结、央坝等地演出。此时的北路壮剧已程式定型,行当齐全,演技精纯,特点突出,包括隆林、西林、百色等县共有戏班50多个,剧目200多个,唱腔也发展有15个。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北路壮剧这朵频临枯萎的艺术之花又重新开放。特别是经过“文革”之后,各地的业余剧团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起来,传统歌圩恢复,演出活动频繁,业余文艺团体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