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定民族土风文化面临失传危机(转帖)
(2003-10-08 08:58:42)
金黔在线讯 这些天来,贵定县文广局副局长李霞显得有些疲惫,她花了半年时间,对全县少数民族土风文化作了一次调研。然而,调研结果令她大失所望。
9月18日,她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贵定的民族土风文化再不及时抢救,将面临失传的危险。”
记者在贵定县的数日采访,印证了李霞的担忧。
分布在盘江、沿山、旧治、昌明、定南等乡镇的很多典型布依村寨,建筑风貌遭到严重破坏。这些乡镇的布依族基本改穿汉装,年龄在45岁以下的男女都不会讲布依话。
而分布在新巴、落北河、都六、马场河等乡镇的苗族大多改穿汉装,要逢大型节日或活动才穿民族服装,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大多讲汉话。
许多著名的布依族、苗族歌手和舞蹈表演者已年近古稀,而大多数少数民族男女青年近年来外出打工,自愿参加歌舞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少。
面对这一尴尬的境况,李霞认为,民族土风文化传承出现断层,既有客观因素,同时也有主观原因。因此,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是宣传、推荐本民族土风文化的意识不强。民族文化是以传承方式进行,各乡镇歌手、舞蹈队参加民族节日活动,大多是出于自身的喜爱,没有把民族文化与村寨、乡镇、县域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
二是民族土风文化挖掘整理工作力度不够。贵定县布依族山歌调子已挖掘整理有十几种,但是没有一首布依民歌能唱响贵定、代表贵定。布依族舞蹈,如刷把舞、舂碓舞、耙棒舞等未挖掘整理;花灯艺术大约是清代初年传入贵定,逐步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抱管花灯、河背花灯,现也未整理;苗族舞蹈还有斗鸡舞、斗牛舞、插秧舞和独具特色的定东苗族雷公舞等,目前也尚未挖掘整理。
三是民族土风歌舞内容重复单一。目前,贵定县布依族没有舞蹈队,苗族舞蹈队只有11支,有白苗、大印苗、花苗等不同服饰,舞蹈基本都是苗族芦笙舞。民族演出队伍中能唱、能跳又会民族乐器的不多,因此节目重复单一,内容不丰富。民族演出队居住在各乡镇较为分散,组织一台原汁原味的民族土风文艺演出晚会涉及到的民族演员多达70至80人,调集起来极不方便,再加上吃、住、往返车费、误工补贴等安排,每场演出所需经费较高。
四是民族土风歌舞节目质量不高。该县各乡镇民族歌手,舞蹈队较为优秀的歌舞表演者年龄偏大,而少数年轻表演人员不稳定,经常有人外出打工,因此节目编排不够成熟,苗族芦笙舞的特色没有充分表现出来。
李霞分析了全县可资利用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历史和现状后认为,贵定民族土风文化要发扬光大,必须走传承与创新之路。
颇有文化意识的县长王可农,在与记者聊起如何抢救、保护并开发贵定县民族土风文化时,他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他认为,民族土风文化应走市场化的路子。
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21世纪后,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正以它浓烈的现代魅力,引导着人们文化和审美的回归意识。民族民间艺术已被请进现代都市豪华的殿堂,成为真正的文化时尚。该县民族土风歌舞表演还处于初级阶段,群众参加民族节日及活动或自发或政府组织,政府组织的由政府包揽一切费用,民族土风歌舞表演没有走向市场化的道路。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是增强少数民族经济意识,把浓郁的民风、民俗、民族土风歌舞推向市场,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市场运作的方式,把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变成财富,把民族文化与个人、乡镇、县域经济有机构结,逐步发展成为贵定县文化经济的支撑点。
他还认为,民族土风歌舞文化价值需要提升和拓展。2000年联合国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保护工作启动,对于贵定县保护和抢救民族文化工作是千载难逢的契机。该县民族风情浓郁的新铺乡长衫龙苗族芦笙舞,沿山镇白苗芦笙舞所表现的内容和形式,无不与苗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是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因此,筹备申报苗族芦笙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工作极为重要。
通过申报活动,将推动对该县民族文化“抢救、保护、继承”;通过申报活动,使该县民族文化价值得到提升;通过申报活动,将进一步拓展该县民族文化的知名度。
在此基础上,对民族土风文化进行提炼和包装,以3至4个民族特色浓郁的歌舞为重点,打造成贵定民族土风文化品牌,使其走出山界、州界、国界,在省内外、国内外提高贵定知名度和城市文化品位。把民族土风文化同旅游业、饮食业相结合,促进全县经济腾飞,实现民族文化与经济、社会相促进的协调发展。
(陈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