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壮族的“ 峒”
黄家信(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在历史上,壮族的“峒”有四个方面的含义:地理概念、有血缘的社会组织、县辖下的基层政权组织、与“蛮”等连用具体指称壮族人。一个“峒”就是一个小的生态环境,也是一个小社会。“峒”浓缩了壮族的历史与文化,成为壮族多姿多彩农耕文化的载体。
[关键词]壮族;“峒”;农耕文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5)08—0170—03
覃乃昌认为壮侗语民族地区有大量的以“那”和“峒”命名的地名,他把与“那”有关的文化现象称为“那文化”。“那文化”即稻文化,是岭南壮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峒”曾经具有社会组织的性质,后来才保留地域的含义。当“峒”与“那”连用时,“那”放在中心词“峒”之后。“峒”和“那”地名在壮族地区的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密度也大体成比例。不过“那”地名分布更广泛,遍布壮泰语支的民族地区,其中以壮族地区最为密集
(P67-78)。但是,在历史文献里,人们往往把壮族人称为“峒人”、“布峒”等,并且“峒”一级的社会组织还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存在。“那”除了地名、地域概念,并没有表达更多的内容。在壮语里,“峒”可以代替“那”,但是“那”不可以取代“峒”。“那”(也有写作“纳”的)就是稻田。有水、能种植水稻的地方才称为“那”,否则只能称为“利”(地)或“弄”、“陇”。一丘丘的“那”,构成了大小不一的一个个“峒”。有趣的是,与壮族有同源关系的傣泰民族,从部落社会一直延续到近代,他们也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勐文化”。“勐”首先是行政区划的概念,然后才渗透到傣泰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华思文认为,“勐制”与“勐文化”浓缩了西南泰的历史,“勐”的概念以及由“勐”所产生的政治制度、思想意识和宗教文化成为这个族群区别于其他族群所特有的概念〔2〕。壮族及其“同根生”的傣泰民族,为什么在历史上都发展出非常相近的“峒”、“勐”这样的核心概念呢?除了历史上曾经同源之外,还与这些民族相近似的生存环境有密切联系。
一、“峒”的含义
壮族的“峒”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核心概念。具体地分析,“峒”至少包含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峒”是一个地理概念。在中国各地,都有以“峒”命名的地名。比较著名的有山西洪峒、“瑶族之都”千家峒、湘西茶峒等。在壮语里,“峒”有大小,只要有几丘水田的地方就可以称之为“峒”。一个村镇、一个州县所在地及其周围的盆地也可以称之为“峒”。“峒”往往还被写成“洞”、“垌”、“同”等。明初,岑善忠将泗城州治所迁到古坳峒,清代这里成为泗城府的治所,这个古坳峒包括的范围就相当于当时的一个城市及城郊。当“峒”与“那”并列的时候,“峒”修饰“那”,排在“那”的前边,称“峒那”。按照壮语修饰的特点,说明“峒”的含义比“那”的含义要大。
徐松石曾说过:“在中国古代峒字往往译为都字。这都字地名的分布,就更广阔。以前岭南峒布,亦称岭南都布。有铜鼓的峒老,亦称都老。”
(P32l)这个解释是正确的,反映了人们在以汉字记壮音时发生的偏差。比如,唐代设置的“都救县”,其地就是现在平果县的“同老乡”。“同老”是壮语地名,汉语就是“大峒”。
其次,“峒”是有血缘性的社会组织。一般来说,一个“峒”包括一个大的宗族和若干个小的家族,“峒”内各家族之间大多有血缘或亲缘的关系。宋人范成大曾记载,西原州“举峒纯一姓者,婚姻自若”
(P35) 。由此看来,到宋代的时候还存在着一“峒”只有一姓的纯血缘组织。隋唐时期。左右江地区主要有雷、火、频、婆、甲、屯、凭祥、温润等“峒”,其中以黄氏、侬氏的宗族势力最大,所以称黄峒、侬峒。唐代,西原州黄峒壮族群众在黄氏首领的领导下,跟唐王朝对抗,前后延续100多年。南宋广源州侬峒在侬智高率领下,内附不成,又得罪了交阯,只好造反,陷邕州围广州。由此可见,左右江地区黄峒、侬峒的壮族宗族势力还是很强大的。
第三,“峒”是县辖下的一级政权组织。唐宋时期,“峒”列在县之下,“峒”有峒官,称知峒,由中央政府派驻邕州的流官颁给“文贴朱记”[4l(P34)。元明时期,由“峒”改为州、府的主要有:结安,宋置“峒”,元改为州;龙英,宋置“峒”,元改为州;佶伦,宋置安峒,明改为州;镇安,宋置镇安峒,元改为路,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府;凭祥,宋为“峒”,明洪武(1368—1402)初置镇,永乐二年(1404)置县,成化八年(1472)升州;归顺,旧为“峒”,明弘治年间(1488—1505)升为州。由州改为“峒”的主要有:下雷州,明初降为“峒”;迁隆州,明洪武年间因失印降为“峒”;上映,宋置州,明初降为“峒”
。峒官既是民政长官,也是军事首领。宋治平二年(1065),左右江地区每“峒”以30人为1甲置节级,5甲置都头,10甲置指挥使,50甲置都指挥使,总共有4.45万人,“以为定额”。这些峒丁自备武器,老、病、亡、故出缺,马上选少壮填补,每3年要上报中央政府1次
。因此,作为一级政权组织,“峒”发挥着管理职能和军事职能。
第四,“峒”与蛮、僮、人连用,指称壮族人。在《明实录》里,从洪武至成化(1465—1487)年间,都有使用“峒蛮”来指称壮族的。比如,洪武二十九年(1396),以王宁袭豹韬卫指挥佥事。王宁的父亲王英也曾任豹韬卫指挥佥事,“尝领兵征广西峒蛮”
。这里的“峒蛮”泛指全广西的壮族。明代,更多的“峒蛮”具体指称广西某一地域上的壮族人。比如,正统十年(1445),广西庆远陆河村壮人韦万王“自永乐时称王,聚各峒蛮”
。成化八年(1472),总督两广军务右都御史韩雍上奏中提到:“忻城八寨峒蛮。”
也有以“峒僮”、“峒人”指称壮族人的。成化十四年(1478)五月壬戌,“初,广西流贼攻破荔浦县龙村等寨,指挥徐清、刘源、吴谦等俱不能防御。杜璇领兵击贼,生擒四人,缚至广运堡。百户王彪识其为仙回峒僮人,纵之;其峒僮复纠各峒人数百。大肆劫掠,璇死焉”
。这里的“峒僮”、“峒人”具体指称仙回的壮族人。
二、“峒"是壮族农耕文化的载体
壮族人民生活在“峒”里,所以称为“布峒”(峒人)。不同“布峒”的生活质量主要取决于当地“那”的数量和质量。明清时期,思恩府、田州等地方的“溪峒蛮”,他们占据大量的好“那”,所以势力强大,常常要么自己惹祸,要么别人来掳掠他们。
壮族人民以种植水稻为生,其文化可以归入农耕文化之列。壮族的农耕文化是建立在“峒”之上的,其特色无不与“峒”息息相关。
壮族人民居住的一个个“峒”,其实就是一个个小的生态环境。壮族地区的“峒那”可以按一年一季,也可以按一年二至三季来种植水稻,同时还可以轮种别的作物。每季作物的生长期都在半年以内,产量又比较高,再加上“峒”内一般都有水源,有水就有鱼,于是,壮族聚居区的大多数村寨号称“鱼米之乡”。在这样的小生态环境里,即使是在靠天吃饭的古代,一旦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会太大,因为一个“峒”就是一个小生态环境,不同的“峒”很少会牵连在一起。要是遇到瘟疫、战争等突发事件,不同的“峒”之间还可以封闭自存。所以,壮族历史上既没有出现豪强霸主,也没有出现赤地千里、饿殍遍地的惨状。司马迁在总结楚越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时,认为这一区域地广人稀,物产丰富,人民饭稻羹鱼,既无饥馑之患,也容易偷生,江淮以南地区“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
。以此来评价壮族人民的“峒”内生活也是恰当的。因为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物产丰富,动植物的生长周期短,只要稍微劳作,便可生存。所以,在历史上壮族人储积财富的观念不强。“有就虎吃,没有就啃烂木头”这句壮族俗语正是他们生活习惯的真实写照。甚至在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里,男子都比较懒惰,妇女却要承担大量的劳动。宋代周去非是这样描绘他观察到的结果:“余观深广之女,何其多且盛也!男子身形卑小,颜色黯惨;妇人则黑理充肥,少疾多力。城郭虚市,负贩逐利,率妇人也。”
清代,广南地区“男子懦而性惰,女健而力勤”
。壮族地区妇女参加劳动、参加市场交易的情形与同时期的北方妇女形成鲜明的对照。因为这时期的北方妇女很多人裹脚,不要说参加劳动,就是走路都困难。清代赵翼在有关镇安土风、土俗诗里说当地“村妇无弓足”、圩场上“不睹弓鞋三寸小”
(P731)。这些壮族妇女不裹脚,因此能够正常地参加生产劳动。
一个“峒”还是一个小社会。靠“峒”的产出,只要有盐和铁器农具,任何一个“峒”都可以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独立王国。生活在“峒”里的每一个人,他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嫁喜庆、娱乐消遣,不用跟外界联系,也能在“峒”内完成。以婚姻为例,传统的壮族婚姻实行严格的族内婚制,而且每一群壮族人的婚姻圈,其实都是比较固定的。由于大多数的壮族婚姻是在同一“峒”内进行,所以,同一“峒”内的绝大多数家庭之间都会存在着血缘、亚血缘的关系。基于这样的事实,同“峒”的人们既可以同姓结婚(非同族),也可以招赘上门。这也是壮族流行入赘婚和赘婿不被歧视的一个重要原因。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在这样的小社会里生活,“情”字为重,每一个人都要求按照传统习惯做事和做人。于是,壮族传统社会重习惯法,轻诉讼。
壮族人重习惯法与他们惧怕见官的心理有关。主要原因是语言交流上的障碍。唐代柳宗元就说柳州的少数民族“异服殊音”,在“公庭”问话要“重译”。明清时期到广西做官的汉族知识分子有很多记载,说壮族人“不通汉语”,能听得懂官话的“惟村老”。因为听不懂汉语,更不会说汉话,所以壮族人有什么纠纷宁可找村老、寨主以习惯法处理,一般不轻易到官衙诉讼。比如清代广南府,“边氓”“见官长如失魂魄”,“凡因事忿争,先投该管乡约等理论,再赴土司呈诉。不平,然后赴府县申理”
。这就比较具体地指出了壮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有自己的“乡约”,可以化解一些社会矛盾。只有较特殊的申诉才需要土司、府县官处理。这样一来,壮族地区需要朝廷命官审理的案件就很少了。
壮族地区有太多的“峒”,不同“峒”里的人们,其语言、习惯、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以语言为例,现代壮语分南北两大方言区12种土语。壮族方言土语林立,是由于壮族地区实际存在着太多的“峒”。不同“峒”里的人们既互相独立又有联系,独立使他们拥有各自的族群语言,联系使他们拥有一些共享的语言。太多的“峒”,还造成历史上壮族族群众多,族称变化大。上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时,壮族族称有几十种,有的以语言、有的以地名、有的以服饰来确定自己的族称,非常复杂,后来经过协商,才逐渐统一在“僮”这一族称。而壮族族称的历史变化更大,从“蛮夷越”、“乌浒俚僚”、“撞撞”到“僮壮”,人们很难将现在的壮族族称与古代的壮族族称对应起来。太多的“峒”,还容易自我封闭、自我满足,不爱与外界交流,造成壮族社会的封闭性。这些封闭性,又反过来成为壮民族丰富的民族风情的保险箱,使不同习俗能够长期保持并独立发展。因此,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这些差异,是壮族众多族群存在与保持的重要原因。
在“峒那”上,人们爱唱歌。在历史文献里,到处都有壮族人爱唱歌和壮族聚居区歌圩多的记载。一个“峒”就好比是一个音乐场,任何人在“峒”内任何地方大喊一声,整个“峒”都会清楚地听到他的声音。壮族人在“峒”内可以唱几天几夜的排歌、嘹歌、情歌,更能唱各式各样的即兴民歌。他们唱歌至动情处,满“峒”的草木都要含情,全“峒”的老少都会一齐沉浸在歌的海洋里。
综上所述,壮族人的生产生活、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风俗习惯,无不与“峒”联系在一起。“峒”浓缩了壮族的历史与文化,成为其农耕文化的载体。
[参考文献]
覃乃昌.壮族稻作农业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
[美]华思文.傣泰民族的“勐”文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4).
徐松石.泰族僮族粤族考[A].徐松石民族学研究著作五种[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范成大著,齐治平校补.桂海虞衡志校补[z].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清史稿.土司传.广西[z].
宋史.兵志[z].
明太祖实录:卷二四四[z].
明英宗实录:卷一三六[z].
明宪宗实录:卷一○四[z]、
明宪宗实录:卷一七八[z].
史记.货殖列传[z].
周去非.岭外代答.十妻[z].
[光绪]广南府志.风俗[z].
德保县志[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收稿日期]2005—06—12
[作者简介]黄家信(1967—),男,壮族,广西凌云人,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南方民族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