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05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论后句町文化

[复制链接]

28

主题

0

听众

4307

积分

热心贝侬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0-11-21
注册时间
2004-9-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0 23:05: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宫保府与壮族土司文化

 

西林县,位于广西与云南、贵州交界处,这里是云贵高原的余脉,土地肥沃,民风古朴。县境的驮娘江,贯穿崇山峻岭,养育着古老的壮族人民,是壮族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策封的句町王国就座落在驮娘江畔。上个世纪广西考古工作者在句町国故土的八达镇普驮村发现了一座铜棺墓和一座铜鼓墓,这是句町国的王者之墓;句町国宫殿到底如何辉煌灿烂?前人没有留下一块砖一片瓦,至今仍是个谜。但是,在驮娘江畔的那劳村,却有一处建筑群遗存被定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明清岑氏家族建筑群”,俗称“西林宫保府”。如今,宫保府建筑文化与句町国文明成了现代西林的特色文化品牌,句町文化至今仍影响着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

 

一、西林宫保府

宫保府,位于今广西西林县那劳乡那劳村那劳屯南侧,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 ,落成于光绪五年1879年),为清代云贵总督岑毓英所建。建筑坐西向东,依山傍水,为四合院式;主轴线有门楼、中堂、后堂三座主体建筑,门楼与中堂之间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厢房和廊房,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瓦面。旧时的门楼正门上方悬挂“宫保府”牌匾,匾框浮雕九条彩龙 ,北阐门前3米外立有四块碑,前面一碑刻:“文武官员到此下马”,后三碑是岑毓英封功碑,记载岑毓英的功绩。

以宫保府为标志的“明清岑氏家族建筑群”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其建筑群包括岑氏土司衙门、岑氏祠堂、南阳书院、将军庙、思子楼、围墙、炮楼等建筑物;由明代上林峒土司岑密迁府到那劳寨时初建,以后不断维修、扩建而成宫保府的周围有很多建筑,各成独立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段历史故事:封建社会时期,儿子做了大官,对朝廷对国家有贡献,清朝廷认为是其父母教子有方,为国家培养了栋梁之才,也要给乃父乃母诰封一个名号。岑毓英的父亲被诰封为荣禄大夫。在宫保府北侧约200米处,有一座“荣禄第”,就是因此得名。荣禄第座西向东,门前为田园,视野开阔,由前、中、后三座主体建筑及厢房组成四合院式建筑,占地约700平方米。旧时府外筑有围墙,南北侧各筑有一道闸门,闸门上设有岗楼,有家丁把守。有钱有势,终日饱食无忧的富贵人家,最想长寿,最怕短命;于是建庙建祠,烧香还愿,以求长寿。在宫保府北侧另有一座三层楼阁式垂檐亭,八角攒顶筒瓦面,砖木结构墙体,屋脊有八焰火珠葫芦宝顶刹,房内墙上彩绘传说天上神仙画像。整座建筑设计独特,工艺精巧, 壁画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此亭名叫增寿亭,岑毓英之弟岑毓祥,生有三个儿子,皆不满20岁就死去。岑氏自认为族人命短,需还愿消灾,为增加阳寿而建增寿亭。亭建成之后,一直是岑氏族人陈置寿棺的地方,常常供奉香火,祈求神灵保佑。

    岑氏家族兴造的建筑物中,以孝子孝女牌坊最有艺术价值。这座牌坊位于那劳老街屯中央,建成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全部是青石预制件组合构筑。四柱三门,三层飞檐;坊高11.55米,宽8.4米,明间次间皆券顶拱门,四柱底部前后抱石鼓石狮各一,石狮昂首翘尾,嘴形各异;鼓面双面浮雕老师教书、老人纳凉、婆媳相子和文房四宝等图案。明间二楼匾横刻楷书“孝子孝女坊”和“乾坤正气”两行,中间横排雕刻一尺高佛像九尊。东明间三楼有立匾,高1.1米,宽1.4米,四周边框刻龙凤等浮雕图案。匾首部有隶书“奉旨旌表”四字,字径边长40厘米,身部竖行隶书“孝女岑姑珠孝子岑景恒;孝女岑菊仙孝子岑寿姑孝子岑德固”。牌坊顶部有青石浮雕观音坐莲像,各层飞檐雕龙刻凤,笔法老到,着意高古。孝子孝女牌坊的兴建,其原因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清朝廷为旌表岑春煊之子岑德固以身殉母的孝顺精神,旨令地方官府拨款修建孝子坊。事前光绪二十八年,岑德固遵照父亲岑春煊的书信嘱咐,从桂林护送其母亲赴山西求医。途中其母病情加重,行至汉口而逝。岑德固十分伤悲,日夜守灵痛哭不己。并写信秉告父亲,悔责自己。殓祭母亲后,他悲伤过度,绝食气绝于殡室内。岑德固以身殉母一事感动时人。湖北巡抚端方、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朝廷旌表岑德固殉母事迹。清朝廷内阁奉光绪皇帝下诏谕,旌表其事迹。谕书层层下达,全国上下皆知。在武昌、桂林和岑德固的家乡西林那劳等地官府都建起“孝子坊”。 那劳“孝子坊”造型与后来建造的“孝子孝女坊”相似,惜该坊现已毁不存。光绪三十四年(1908),岑氏族人乘清朝廷旌表岑德固之机,张扬岑门其他孝顺子女;旧时岑氏子女婚嫁,讲究门当户对,无合适者,宁终老闺中而不下嫁平民,岑府中此类人甚多;于是自家再立“孝子孝女”牌坊,以表彰岑德固、岑寿姑等岑门孝子孝女。

西林县解放后,岑氏家族建筑群成为公有财产,宫保府曾是那劳区人民政府办公用房,以后又有那劳区粮食管理所、邮电所、供销合作社等单位使用。1982年,岑氏古建群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所有进驻的机关单位全部退出保护范围,1994年又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是明清两代桂西地区壮汉建筑文化结合的艺术杰作,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

 

 

二、句町国故土

宫保府所在西林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万年前驮娘江沿岸就已经有人类生息。驮娘江是壮族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壮族先民濮人的一支句町部落,在商周时代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西汉末年,句町部落发展成为横跨桂西和云贵高原前沿的西南夷中最大的诸侯国,其疆域十分宽广。句町国不仅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且创造了留芳后世的句町青铜文化。1969年和1972年在普驮村出土了句町国时代的铜棺葬和铜鼓葬,这两座墓葬葬具十分独特,随葬品制作之精美,为考古史上所罕见,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国内外为之轰动。

句町历史文化古老悠久。句町部落在商代形成以后,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由部落联盟发展而成为一个方国。秦始皇的势力进入云南地区后,句町处于岭南越族方国和西南夷方国之间,此时期的句町国名义上受秦的管辖,实际上仍是完全独立的政权;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汉武帝时期,其内部社会性质才有所改变。据《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记载,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诏封统治句町地区少数民族首领毋波为句町王,古句町王国因而被正式记载入史籍。在句町王封王以前,在西南民族中,受封王的还有夜郎王和滇王。句町的封王,诏书说是“句町侯毋波率其邑君长人民击反者,斩首虏有功”。由于句町出兵支持汉军打败了敌人,并取得了“斩首捕虏五万余级,获畜产十余万”的辉煌战果,汉武帝从这场战争中看到了句町侯拥有与夜郎、滇相同的实力,所以也给予封王的待遇。当时的句町国与古滇国、夜朗国相毗邻,共同崛起成为西南地区有影响的国家,是汉时西南夷的三大方国。句町国与滇、夜郎方国以及南边的西瓯、骆越方国,都是少数民族在各自的古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方国。秦始皇统一岭南击溃瓯、骆方国,以后滇王国约在西汉末灭亡,夜郎国又在汉成帝时被消灭,句町国仍雄据西南地区,便成了西南最大的方国,也是惟一存在并接受中原王朝封“王”的方国。历史上句町国是壮族社会最后进入封建文明的一支,也是壮族最后消失的方国

先秦以前,句町国的社会历史因无准确资料可证,难以说得清楚,但它既与滇国和夜郎国排名,其社会历史文化大概也是相近的,历史年代也差不多。仅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诏封毋波为王开始,句町王国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萧齐被梁朝取代之时,历时也有583年,可见句町的历史有千年之久。这些悠久的历史和社会文明程度创造了底蕴深厚的“句町文化”,对中华文明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三、宫保府岑氏家族与壮族土司

宫保府的那劳岑氏在清末民初一门出了三个总督。岑毓英是被清王朝委以重任的第一位壮族人,他于咸丰年间率团练到云南,维护社会治安,历任宜良县知县、路南州知州、贵州巡抚、福建巡抚、云贵总督等要职。1884年中法战争中,他率军入越,在临洮府大败法军,战后参加中越边境划界,受封“太子太保”衔,清朝廷下圣旨赐银建府第,兴建了宫保府。岑毓宝是岑毓英的三弟,随兄从军,后官至云南布政史、代云贵总督。岑毓英的儿子岑春煊更有名气,他在光绪年间考中举人,初时在京城任工部主事等职,以后升任广东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出逃,途中岑春煊率三千精军及时赶到护驾,将慈禧一行安全护送到西安。由于率部勤王有功,使岑春煊以后得以提升为陕西巡抚、四川总督、两广总督,封太子少保衔。民国革命时岑春煊加入反袁行列,曾被拥为各省讨袁军大元帅、讨袁护国军都司令、广东护法军政府主席总裁

翻开中国近代史,岑毓英、岑春煊父子俩声威显赫,权倾朝野。但他们的祖上,却因势单力薄,屡遭同族的土司欺凌,东躲西藏,仍旧难免灭顶之灾。据有关史料记载,岑毓英家族是原上林长官司土司后裔,那劳岑氏先祖最早在今西林、田林县间建立上林土峒,治所在今田林县的上林村。到了明朝成化年间,同一宗族的岑氏田州(今田阳县)土司、岑姓泗城(今凌云县)土司与西林岑姓土司发生仇杀。结果是泗城土司岑豹破城杀死了上林土司岑志威全家。殊不知,岑志威府中有奴仆二人侥幸逃命,他们跑到了一处叫者角里(今田林县定安镇)的地方。奴仆二人逃到者角里不是为了避难,而是为了寻找上林岑氏土司后代,以便传承上林土司职位。原来岑志威以前曾娶有一位小妾黎氏,不知什么原因又把正怀有身孕的黎氏休了,并赶出土司府门。黎氏来到者角里安居,不久生下一个小男孩,取名岑天龙。他们找到黎氏母子后,在云南广南侬氏土司的保护下,扶岑天龙继承上林长官司长官职位,重新复辟。明弘治年间,上林土官岑密袭位,为了远离泗城土司,他将土司府从田林迁到西林那劳建新府。到了清康熙四年(1665),为了防止岑氏土官与其他土官的争斗,中央朝廷实行改土归流,次年将上林长官司辖地改为西林县,实行流官制,从此西林岑氏土司世职遂失,家道开始衰落。以后西林岑氏家族依然住在土司府内,以耕读相承,沉寂了百余年,直到清咸丰年间岑毓英赴云南后以军旅起家,才上升为近代中国显赫的封建官僚家庭。

句町旧国故地清代末年出现岑氏家族的“一门三总督”的文化现象,表面上在土官世袭断层之后,没有土司文化、句町文化的直接联系;但究其社会背景和人文精神,却传承了这些文化脉络。

 

四、壮族土司族谱与岑氏家族来源

说到壮族土司,我们就不能不简述一下壮族土司的族谱,使之对西林壮族社会文化的历史连续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光绪四年1878年)岑毓英回乡为母守孝期间,组织族人纂修《西林岑氏族谱》,现留传后世的有十册。岑毓英追溯自己的始祖在河南,传岑氏出自姬姓,因周文王异母弟姬耀助姬发(周武王)克商有功,其子姬渠被姬发封为岑子,封地梁国北岑亭,子孙因以为氏,世居南阳棘阳;东汉舞阴候岑彭为征南大将军南征,至唐岑象求后,岑氏由河南繁衍到四川、浙江、广东等地。广西岑氏先祖为岑仲淑,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北宋皇佑年间10491054年)岑仲淑随狄青部南下讨伐,因功受封为永宁军都督三江兵马事,晋受怀远大将军沿边溪洞军民安抚使。平定侬智高起义后,岑仲淑等宋朝将士便留下来,分封世守,成为土司,与当地民族杂居。《西林岑氏族谱》称宋代岑仲淑为岑氏始迁广西之祖,元代岑怒木罕(授泗城路军民总管)为始迁泗城之祖,明代岑子成(授分管上林峒长官司)为始迁西林之祖,岑密(袭上林长官司)为始迁那劳之祖;广西泗城府岑氏是宋将岑仲淑的一支后裔,西林县岑氏又是泗城府岑氏的一支后裔。明清时期岑氏土司家族是壮族地区最大的土司家族,在势力最强大的时期,今西林、田林、乐业、凌云、隆林、田阳、平果等县以及贵州省的部分县域都是岑氏土司家族的管辖地,分别由各地的岑氏大小土司统治。各地岑氏土司纂修《族谱》中尊崇的先祖均同为一人,如《泗城岑氏族谱》、《田州岑氏源流谱叙》、《西林岑氏族谱》均以岑仲淑为始祖,认为长期生活在壮族地区的岑氏家族的祖上来自中原。

如此看来,宫保府的人文历史似乎与所在地的原住民壮人扯不上直接的联系,与壮族先民创造的古代文明句町文化更加扯不上关系。事实当然不是这样。

族谱,也称家谱、宗谱、世谱、世系录等,是汉文化的一部分。修谱的目的,是尊重祖先,辨认亲戚,显示出身,强化族体的凝聚。中原文化历来有修谱的习惯,姓修族谱,县修县志,往上还有府志、通史;这种“尊祖重本”的观念形成了属于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地方谱志文化。

从明代开始,广西土司盛行修编族谱,土官的族谱都把自己的祖先说成是从中原地区迁移过来的;如居住在广西最早的土官黄氏、韦氏、莫氏、赵氏均异口同声的说他们的祖先是从山东跟随狄青征战到广西来的;随后稍晚出现的李氏、岑氏土官也说他们的祖先是从浙江跟随狄青征战到广西来的;其余的宁氏、罗氏、覃氏等其他土官也无一不说他们的祖先是从中原迁来。广西所有的土官,每家都有一本把自己归入汉籍的族谱。

土司族谱的出现,据专家的考证均出自明代。追究其背景原因是明朝开始加强了对土官的监管。广西的土司沿革,先期是部落族邦酋长;秦汉置羁縻州县设土官,宋元设置土司,皆为土酋世袭,自我传承;用的是“土官病故,子侄兄弟袭之,无则妻承夫职”的传统。历来改朝换代,土官只要交缴前朝发给的印信,表示降服,更换新朝印信既可照袭原职。老土官职终,新土官奏补,凭的仅是据有的一颗印信。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太祖诏令土官上报承袭要上交《亲供宗支图本》,史部验封司立《土官底簿》记载备案,以查对有据,杜绝假冒。所以直至明朝中叶,土官们因功利需要溯源追踪,才在《亲供宗支图本》的基础上形成了土官族谱。土官族谱的产生根源是为袭职服务,具有很强的社会功利性;为了使自己及其子孙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得到保障,需要通过记录宗族血统关系的族谱向外人展示而获得承袭的权利。

土官修编族谱一方面是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却是通过修编族谱企图改善自己的政治地位。明代,封建社会上层意识形态对少数民族歧视的观念越发严重,土官为了摆脱困境,因而被迫想方设法伪造出身,显示高贵,以区别于治下的蛮夷土民,迎合当时士庶间森严的等级界限和封建门阀观念。土官在当地可以作威作福,如不准土民上街撑雨伞,不得穿长袍,半路遇见土官要低头不许正视等等;可是土官在外见朝廷命官,却低人三等;土官进府城,须先禀告,入城要步行,见知府要行一跪三叩礼,府官不给茶,不给坐。因此土官为了摆脱在政治上受到歧视,精神上受到压抑的卑微地位,只好冒充汉人,否认其蛮夷族姓;杜撰族谱就成为一种最好的工具。后来这些伪谱又被后人引用,以讹传讹,以致难识土官民族成分的真实面目。

土官的攀缘附汉不仅与中原王朝统治边疆少数民族“以其故俗治”的“羁縻之治”历史联系不上,也与朝廷“以夷治夷”设立的土司制度本意相悖;而土官自己精心修编的族谱,与历代史籍的记载也对不上号。如黄氏土官族谱说他们的祖先是宋朝从山东随狄青到广西后,黄姓才世居并繁衍的,孰不知黄姓不但是今天壮族中人数居前的大姓,也是史籍中出现最早的壮族姓氏;宋代以前的汉朝古籍就已经记载了本地曾经有人姓黄名同,并注明是瓯骆的将领;唐朝又有“黄峒蛮”,跟随黄乾曜起义的黄姓族人早已数十万,事后《新唐书》还载有土酋首领太州刺史黄伯蕴、黄峒首领黄伯善在今崇左市江州领有黄峒蛮余部的历史记录。莫氏土官族谱也说他们的祖先是南下汉人,而《宋史.文献通考.南丹州蛮传》载,在宋皇佑五年(1053年)狄青南下之前七十九年的开宝七年974年)本地土酋莫洪□(“□”注:“燕”字底下少四点水加“曰”字)已经在广西向朝廷遣使奉表求内附;同样在《明史》中也有记载,元丰三年1080年)置的南丹土州,是由土官莫氏“历世承袭”;但莫氏族谱还是杜撰说始祖是随狄青南征来的。田州的岑氏土官族谱说,他们宋朝的祖宗“宋岑仲淑公,授银青光禄大夫、麒麟武卫上将军,加封粤国公,都督桂林、象郡三江兵马,镇守邕宁”;描叙始祖岑仲淑当时的官职很大,管辖着现今大约一个省的范围;然而这样的风云人物,在国家通史的《宋史》里却竟然无名。现今桂林市镇南峰题刻《大宋平蛮碑》、《平蛮三将题名》列述了当时随狄青南征的名将三十二人,而其中岑仲淑作为“麒麟武卫上将军”这样的高级将领并无名字。而且族谱所叙述的地名也不对,宋朝时桂林、象郡早已撤置,邕宁是宋朝后才取的县名。考《桂海虞衡志》的记载其实宋朝年代岑氏家族在广西地区势力还非常之弱小,可见族谱属于杜撰。

广西土官伪造家谱,是历代中原封建王朝实行民族歧视的结果,纯属土官企图为改善自己的政治地位而攀缘附会自我标榜的行为。“改土归流”最早是从明代开始的,这使土官开始意识到了世袭的权势受到威胁,于是更加剧了为表示依附中原王朝的需要而纷纷造族谱的现象。土官把自己的祖宗说成是外来的汉人,通过撰写族谱加以标榜,企图换“土”为汉,以改变政治上的不利局面和争取心理平衡。尽管这样,也从来没有能得到朝廷的认可,改变他们少数民族身份和改善他们的政治地位,朝廷依然对包括土官在内的少数民族实行歧视的政策;时至清朝末年,土官仍然被视为土酋,官制仍然严格“土”、“流”之分,土官附汉,只是自己的一相情愿。

从以上分析并结合其他的资料来看,西林岑氏土官当是本地壮人。目前众多的历史研究资料表明西林壮人是句町先民的直系后裔,因此,岑氏家族文化与西林壮族社会的历史文化直接关联。

 

五、宫保府与句町文化关系初探

西林土司时期的地方文化为句町文化,句町文明延续至今。

壮族土司制度的存在有近千年,究成因观历史,有汉文古藉记载的羁縻时期可以上溯到汉唐时代;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现代研究方法,来源还可追溯到先秦时代。由于羁縻制度和土司制度均源于“以其故俗治”,可以“故俗治”推测与早期无文字记载所失忆时代的社会政治“故俗”,即“土治”有一脉相传的关系;因此,壮族土司制度有社会历史延续性的文化特质,能够倒影从前相近似部分的社会形态,成为研究古国方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队形态的近代“化石”。早在明代,诗人邝露在《赤雅》一书中就曾经提示过:壮族土司的“四府三十七州”就象一幅东周列国时代的地图,其“形势”与当年的中原诸侯方国类似。当中国历史的“方国”仅仅留下少量历史文献或许多历史资料空白,其社会实景已经难以寻觅时,利用广西遗存大量的土司文化,从看得见的历史资料及实物研究入手,可以对上中古时代的壮族历史尤其是壮族方国的社会形态有个大致的基本认识。笔者认为,用可以采集到的“化石标本”,对时代较近的土司制度社会进行研究,当能够探索年代久远的古国方国社会形态,这个研究方法应该是行得通的。

西林人杰地灵,近代高官辈出,是具有一定的人文历史背景的。以上提到,句町旧国故地近代出现岑氏家族的“一门三总督”的文化现象,表面上看没有土司文化、句町文化的直接联系;但究其社会背景和人文精神,却传承了这些历史文化脉络。由于壮族过去未形成自己统一规范化的文字,无法对自己的历史留下详细的记载,致使西林土司历史承接句町方国的历史因中间阶段史料的缺乏,令许多问题我们暂时还不是很清楚;但西林土司绝对不是在半途突然冒出来的,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的出现与当地的人文环境及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密不可分。仅以政权传递方式为例,中国的历代王权普遍地保留着十分浓厚的家族血缘色彩,通过世袭制度传承。根据史书记载,句町国的王权也是在血缘纽带基础上建立的。广西的壮族土司制度是从酋邦首领时代、羁縻土酋时代、土官时代一路演变发展过来的,以家族世袭制度传承,同样是在血缘纽带基础上建立的政权。因此,从中国历史和壮族社会不断延续的发展史来看,西林那劳岑氏家族当是本地土著贵族的后裔,有可能是句町部族首领和句町国王族后裔,唐宋时代的羁縻土酋后裔,以后成为元明清时代土司制度下的土官。宫保府的历史文化底蕴包含着壮族土司文化的内函。从土司的形成、发展、没落以及对近代影响的历史脉络观察,可以推断岑氏家族的文化现象和壮族土司文化与西林古代“句町文化”有着历史上的渊源关系,从而给西林句町文化的不断深入研究找到新的课题和切入点。

壮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开发价值。句町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句町先民创造的青铜文化、稻作文化、巫文化等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林县素有壮乡之称,这里的壮族源于古代百越系统的民族群体,是句町先民的直系后裔,句町文明部分代表着壮族的历史文化。由于种种原因,句町历史文化的研究至今仍旧处在初级阶段,许多问题尚待人们提出、解答。从句町国的出土文物以及根据民族学、考古学、社会学研究的学术成果探析,句町国的历史渊源与文化遗存与壮族土司文化有着历史的关联。从宫保府的历史文化现象出发,以壮族土司文化为纽带,揭示句町国文化上下层的相互联系,了解壮族先民创造的历史文化,重新唤醒壮民族的族群记忆,填补中国古代民族源流史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历史意义。

 

六、结语

历史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力量。在句町文化的学术研究中以壮族土司文化为联系纽带,揭示壮族文化不断承前启后的社会历史和所产生的灿烂文明。通过挖掘句町文化、岑氏家族文化为主的历史文化资源,用文化激活生产力,对发展区域经济,推动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郑超雄.壮族文明起源研究[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日)谷口房南,白耀天.壮族土官族谱集成[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

黄家信.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广西岑氏土官族属辨析[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明)邝露.赤雅[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民国二十五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沙发
发表于 2008-12-30 21:35:00 |只看该作者
1994年又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没有疑问,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不解了。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板凳
发表于 2008-12-30 21:38:00 |只看该作者
句町国与滇、夜郎方国以及南边的西瓯、骆越方国,都是少数民族在各自的古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方国——西瓯在句町国与滇、夜郎方国的东边,骆越方国在句町国夜郎方国的南边。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地板
发表于 2008-12-30 21:44:00 |只看该作者
目前众多的历史研究资料表明西林壮人是句町先民的直系后裔,因此,岑氏家族文化与西林壮族社会的历史文化直接关联——从西林到德保那坡的壮人都是句町先民的直系后裔,因此,岑氏家族文化与句町国的历史文化直接关联。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5#
发表于 2008-12-30 21:32:00 |只看该作者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策封的句町王国就座落在驮娘江畔——这句话有问题。古代句町王国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广西百色所辖的地区的和云南文山所辖的地区,也就是说,句町王国不限于在驮娘江畔。这句话应当改为: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策封的句町王国政治中心就坐落在驮娘江畔。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14 20:22 , Processed in 0.223602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