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1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壮族民间宗教信仰之四:师公教

[复制链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18:0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师公教
   
壮族民间宗教之一。壮语称“筛”(),含聪灵、先师、祝祀、祈愿之意。主要流传于来宾市、贵港市、南宁市所辖各县,至今犹存。它是在原始信仰和古代越巫的基础上,兼容道、佛、儒诸神和本土神灵为一体,由教徒戴各种神灵面具举行歌舞祭祀,以祈禳灾降福的民间宗教形式。因从教者均为男子,故俗称师公。学术界称之为师公教或师教。

师公教与壮族先民越巫觋占卜、巫医法术和祭祀歌舞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在绘于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左江流域崖壁画上,就反映了壮族先民骆越部族举行盛大宗教仪式的群体歌舞场面。据《史记.孝武本纪》载,秦汉时期,岭南壮族先民的越巫鸡卜即鸡骨卜,曾受到汉武帝的推崇(见“越巫”条)。宋时期,广西“鸡骨占年拜水神”和击铜鼓歌舞赛神的巫风傩舞盛行。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称:“桂林傩,自承平时闻名京师。”其“戏面(神灵面具),佳者一值万钱。”所用陶制乐器“腰鼓(俗称蜂鼓),最有声腔。”所谓“傩”者,即壮族民间俗称的“筛”即师公。至明清时期,壮族民间旨在藉娱神除病禳灾的“跳筛”“唱筛”活动形式,如明代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所述:“横(州,今横县)人专信巫鬼……召所谓鬼童(即师公)五六人,携楮造绘面具,上书各鬼神名号,以此列桌上,用杖陶器鼓、大小皮鼓、铜锣击之,杂以土歌,远闻可听。一人或三二人,各带鬼神面具,衣短红衫,执小旗或兵杖,周旋舞蹈。”清代重佛抑道,但民间通俗形式的道教正一道派仍相当活跃,其教徒不出家,通过巫术式的舞仪驱邪禳灾及其教义教规,与壮族地区古越巫遗风相吻合。壮族巫师便按照巫术理念,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佛神祗传说,并与原祭奉的本土神祗加以整合,尊崇“三元真君”为教祖。凡开场请圣必先《唱三元》,叙述唐、葛、周三位同母异父兄弟,为梅山古寺道圣收养学法,后应招为皇太后驱疫治病见效,被封为“国师”,法号“三元”。遂招徒授法,创立“三元教”派,并在民间流传开来(见《唱三元》条)。此说旨在将“三元教”的产生神圣化,使人们对其教祖、教义及功能加以虔诚信奉。

师公教有较完整的组织、教义教规、经文唱本和法事仪式,并设有师馆传教授徒。一个师公班子俗称一坛,亦叫“师团”或“师馆”。一般由5~12个师公教徒组成,以一位叫“掌坛师公”的老师傅作领班,主持法事仪式和传授技艺。入教者必须经过拜师受戒,背诵唱本、熟练舞仪和法事技艺,见习三年,举行度戒仪式出师后方算入教,并按师徒字辈取法号,便成为“公筛”即师公。在桂中来宾市一带,师教多采取父传子、子传孙的家族式的传承方式。由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师公教徒被视为当地负有宣规明理、为民禳灾解难职能的文化人,故其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旧时壮族农村中,往往出现师公班首既是族长又是自然村长的三位一体的现象,为氏族部落时代政教合一制度文化的遗风。

师教崇奉的神祗号称“三十六神,七十二相”。有正一道梅山教派的三元、三界公、社王,全真道派的玉皇大帝、张天师、三清、真武、太上老君,佛教的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还有本地民族神布伯、盘古、莫一大王、甘王、花林圣母,等等。每位神相都有木雕彩绘的面具,俗称“神面”“鬼脸壳”,由师公戴面具杂扮诸神歌舞,故有“无面不成师”之说。历代壮族师公将有关神祗故事编就成一系列的“唱筛”壮语经本,为五言押腰脚韵体“壮欢”和七言山歌体,并用古壮字(土俗字)抄录传承。按体裁分为跳神唱本和故事唱本两种,按内容分为五大类:1、祭祀佑福类,如《唱三元》《唱雷王》《唱功曹》等;2、创世神话类,如《布洛陀》《布伯》《盘古》等;3、英雄奇功类,如《莫一大王》《岑逊王》《白马三娘》等;4、孝悌贤德类,如《东林》《达架》《十月怀胎》等;5、爱情故事类,如《达七》《李旦与凤姣》《文龙与肖尼》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宣扬祖师圣行,叙述神话传说、民族历史、生产知识、伦理道德等。师公教的主要职能是戒度师公、驱邪禳灾、求花祈福、打醮还愿、超度亡灵等。在举行法事活动中,按一定的仪式程序进行,由师公戴相应面具表演“唱筛”和“跳筛”。其祭祀舞蹈有:安置祭坛、设祖师神位的《开坛舞》;请圣入坛、颂扬三兄弟进梅山修炼得道的《三元舞》;举行安龙庆社、镇邪驱魔治病仪式,表现莫一大王武艺高强、神功盖世的《莫一舞》;举办婚庆丧葬、安神立庙仪式,祈引光神解厄运、通向光明的《朝阳舞》;在春祈秋报、接花求子仪式,表现灵娘农作生产过程的《五谷娘舞》,等等,属一种“以巫扮神,以舞降神”为基本特征的民间礼仪娱神舞蹈,古朴粗犷、庄重飘逸,富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师公既是壮汉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又是壮族传统文化发展升华的体现。到了近代,师公从“木面师”即戴木面具唱故事的歌、舞、戏为一体的祭仪形式,向“粉面师”即分角色化妆、戏剧化表演阶段发展,师公既是法事仪式的执行者,又是师公戏的演员,师公班往往是“师戏合一”的民间组织,其活动具有“跳筛”娱神与“唱筛”娱人的双重职能,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师公文化体系。壮族民间师教,经历了从兴于唐宋,成于明而盛于清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到现代师公戏的形成突显了娱人的成份,“跳筛”娱神的色彩自然逐渐淡化,师教也就随之衰落。(潘其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8 18:09:15编辑过]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沙发
发表于 2008-12-4 10:20:00 |只看该作者
师公教是壮族民间三大宗教之一,至今还在民间流传。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4-26 11:40 , Processed in 0.147155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