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1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壮族传统文化里所蕴涵的生物学教学资源

[复制链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19:27: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广南县第三中学         蒙庚阳)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内容上注重强调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和面向学生实际,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时,如何把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以壮族的传统文化为例,从壮族传统文化中寻找与高中生物教材相互对应的知识点,供以壮族学生为主的地区作为生物学教学参考。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人口数为16178811,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族称来源于部份壮族的自称“布壮”。此外,还有自称布侬、布土、布样、布斑、布越、布那、侬安、布偏、土佬、高栏、布曼、布岱、布敏、布陇、布东等20多种。建国后,统称为僮族。1965年根据时任总理周恩来的提议,经国务院批准,将“僮”改为“壮”。壮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传统文化丰富多彩,蕴涵着许多合理的科学知识。教学时,若我们教师能把它作为有效的教育资源融入到课堂中,除了能帮助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深刻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外,还可以有利于发扬本民族的文化知识,促进地区民族教育的发展。


1  从壮族的“那”文化看农作物的新陈代谢
岭南是壮族及其先民主要聚居地,岭南地处低纬度,北倚云贵高原,南临热带海洋。因受太阳强烈辐射和冬夏季风环境的影响,故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岭南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7~23℃,年平均降雨量达1500毫升,比我国年平均降雨量629毫升、世界年平均降雨量730毫升均高出一倍多,而且多集中在6~9月份。雨水多以地表径流或地下渗流的方式,汇入江河。因而,岭南地区江河蜜布,溪流交织,在江河两畔和山岭之间,分布着一片片面积不等的平峒、弄场或三角洲。其土层较多深厚,肥沃湿润,有利于开辟为耕地,适合各地亚热带作物尤其是水稻的种植,具有发展稻作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巨大潜力。正是这样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壮族以稻作农业为主的生业方式,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和生业方式相适应的文化模式----“那文化”(壮族称水田为“那”,“那文化”即“稻作文化”),影响着壮族文化发展的走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在不断的增长,生活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已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一部分居民就会向外地迁移,日久天长,有的分支已远离其原居住地,但由于壮族先民的那文化从一开始就深深打上了自然生态的印记,因此,壮族先民无论迁移到哪里都会有意识的选择与岭南地区相类似的自然环境作为居住条件,尤其是江河两畔的土地。譬如,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从地域上就形成了“汉族住街头、壮族住水头、苗族住山头、瑶族住箐头”特殊的分布格局。这样的居住环境为种植水稻提供了充足的光照和水分,提高了水稻的能量代谢和水分代谢。
其次,从种植水稻的基本过程来看,也可以看到壮族人们是利用什么方式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如:通过耕翻稻田(一般是二犁三耙)可以逐渐加深耕作层,创造水稻根系需要的生育环境,使水稻根系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发育空间,同时,还可以把土壤浅层的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等翻埋到土壤深层,减轻病、虫、草对水稻生产的危害,通过耙耕,可以把土耙碎,使水稻的根充分的生长;在插秧时,秧苗之间间隔有序,合理密植,保证水稻对阳光和矿质元素的充分利用;还有,在水稻生长管理期间,对植物的灌溉、施肥和除草除虫等等,这一系列的壮族那文化无一不体现出壮族先民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给农作物提供了充足的光照、水分、温度、矿质元素、氧气等一些基本的非生物因素,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水稻的光能利用率。虽然原先的壮族先民还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这些知识,只凭借其经验种植罢了,但不可否认这种传统的“那文化”间接的告诉我们,影响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利用这些基本因素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等一些宝贵的农业基础知识。


2   从壮族的民居特点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1 壮族村落的选址
壮族以稻作农业为主的生业方式和以那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体系,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居住方式和居住文化模式。壮族村落的选址极为严格,大多数村寨都选在地势较高,背靠青山,面临溪河,村寨两侧还有山地,形成一个“月亮”型的环抱屏障。从村寨的分布情况看,一般是一弄一寨,或一峒一村, 所谓弄,是指石山包围中的一块杯底形的小盆地,方圆不过一里或几里,出入必须翻过山隘口;所谓“峒”是指教大的一块平地或平坝,周围方圆十里八里或几十里。壮族的巫术认为在这样的地方建立村寨,便可“聚气”,从而人丁“大发”。当然,这种以“气”而居的巫术观念的基本出发点是十分错误的,但又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果,含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村寨选址地势较高,有视野开阔、空气流通、光照充足和地基稳定的优势。以面对南面的村寨为例来说,背靠北面的大山,东北面、西北面均有绿山环绕,缓解和阻挡了冬季西北风的入侵,而朝南的山隘口有可让夏季湿热的东南风吹入,给村寨周围的农田带来充足的降水。同时,村寨四周的的山地有对村寨形成一个屏障,是人们在这里饲养家禽、牲畜不易丢失。如再在南面的入口修筑防御屏障,便可有效的防御入侵之敌和匪贼的骚扰。这就是壮族及其先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合理利用生态因素的结果。
2.2  壮族居民的“干栏”式建筑
历史上,壮族及其先民生活的岭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潮湿,瘴气弥漫,墨猛兽横行,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为了避免潮湿瘴气对人们的侵蚀和猛兽的伤害,壮族先民发明了“依树积木,以居其上,牛羊犬豕畜其下”的干栏建筑形式。这种干栏式房屋的特点是用木料构成房屋骨架,有上、中、下三层(也有两层的),下层架空,用以围养牲畜。中上两层下铺木板,人就居住在中层,上层储存粮食。因人们居住在楼层上,故壮语称此类建筑为“干栏”意为栈台上的房屋。建造这类房屋,一是南方气候炎热,多雨潮湿,干栏可以通风排热,凉爽干燥,避免潮气,防止粮食发霉和腐烂;二是地处边疆,过去盗匪猖獗,干栏可以观察外部四周,预防匪徒侵扰;四是晚上害怕盗匪和野兽,不敢出门,大小便可从楼上向下排泄,楼下牲畜可以吃掉;五是干栏结构可以节约用地少占耕地。是啊,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都要受到各种生态因素的综合影响,而这种“干栏”式的建筑结构体现出了壮族先民如何利用了生态物因素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也克服了对人类不利的一面(干燥可以降低微生物的繁殖量,降低被保存食品中自由水的比例,削弱被保存食品的新陈代谢,达到保存粮食的目的),认识到了影响粮食储藏的各种生态物因素中,水就是关键因素,同时也学会去适应人与人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生活环境。


3.  从壮族的医学与体育运动看人体生理学知识
3.1  壮族的巫医
远古时代,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生活、卫生条件极差,人们经常生病,从而给人类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人类很早就开始在经受各种疾病的痛苦折磨中寻找各种治疗疾病的方法。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科学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不可能科学的解释人类的生理现象和自然现象,只好把它归于鬼神的作祟,因此,要治疗疾病,摆脱病魔的折磨,只能祈神驱鬼,又由于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人们认为只有巫师才能祈神驱鬼,于是,巫师便成为最初为人看病治疗的医生。这种以巫术治病驱邪的做法,在现代文明人看来是很可笑、很愚昧的,但在原始人类和至今仍信仰鬼神的人的心目中,是很神圣的事。但我们应该值得注意的是,壮族巫医在为人治病时,除了用咒语、符篆、舞蹈、献祭等巫术活动祈神驱鬼以外,还用一些中草药汤剂、按摩、热敷、放血、刮痧、拔火罐等方法加以辅佐,这种做法与现代医学里的药物治疗和精神治疗相结合的道理是相通的。还有,当村寨中瘟疫流行,人畜多病时,巫师除了做种种祭神驱鬼的巫术活动外,还要求各家各户清扫居住的房屋、庭院,最后封闭整个村寨,不许外人进出。每年五月初五的“端阳节”,人们用雄黄酒擦脸和手脚,预防蛇蝎蚊虫叮咬,房屋四周也喷洒雄黄酒以驱除和预防五毒(蛇、蝎、蜈蚣、蟾蜍、壁虎五种动物)入屋。上述的民间做法,若除去鬼魂崇拜的做法,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清洁环境卫生、消毒、封闭疫情发生地(生物学上经常讲到的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就是切断传播途径)等做法,正是现代医学控制疫情流行的方法。现代医学中的科学做法,正是从批判继承巫医、巫术的过程中,吸取了它的某些合理因素而建立起来的。
3.2  壮族传统的体育运动
    壮族在“万物有灵”的思想影响下,壮族原始初民便把支配自己生活的自然力加以人格化,变成超自然力和神灵,形成最初的有神论观念,并由最初的自然崇拜发展到图腾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而在各种祭祀活动中,壮族先民们为了祈求各路神仙的欢心和赐福,便发生了争做第一祭神的竞争,发展成了一种祭神的娱乐民间体育活动。如:以崇拜龙为主的龙舟竞渡,以崇拜青蛙为主的跳娃舞,以崇拜狮子为主的舞狮活动,以驱邪、赶魂为主的打铜鼓、师公戏和上刀山下火海的“过练”等等。换一种角度来讲,壮族先民的民间体育活动对维持自身的身体健康、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取到了积极有利的一面。


4  从壮族的传统生育观、婚姻看植树造林与计划生育政策
树是壮族崇拜的对象之一。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古人生命一般只有三五十年,而树木有的存活百余年,甚至数百年仍枝叶茂盛,即使将其树干砍去,仍会从根部长出新芽,重新长大。而人或动物若被断其手、足或头,是不会再长出来的。树的这种强大的生命力,令人敬畏,进而形成树崇拜。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后世。广西百色、田林交界一带的壮族,家有新生婴儿,其家人便到村外荒山上去种树,少者数株,多者成片。以种杉、松、梧桐、油茶树为主。树种下后要护理好,以象征孩子能像树木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若枯死,则要补种。部分壮族地区没有出生婴儿就种树的习惯,但若小孩在生长过程中体弱多病,父母也要为自己的孩子种上一棵“保命”树,希望孩子能像小树一样健康成长。这种树崇拜的做法隐藏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这种植树造林思想保证了在一定时间内壮族生活的地区有更丰富的植被,生态也相应地保护得更完整一些。
壮族婚姻的基本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各支系普遍实行氏族外婚,同一家族的人不得通婚,少数壮族忌同姓结婚,若违反了这些规定,就受到祖宗的惩罚,还有全村寨人的歧视。壮族的这种传统的婚姻禁忌,从优生学的角度看,在一定范围内大大降低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概率,这对于提高壮族人口的身体素质起到了积极关键的作用。
壮族社会的“入赘”婚俗,是母权制社会的一种残余,因而招“上门郎”的壮族妇女拥有较大的家庭权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入赘”婚俗,盛行在广西的田林、隆林、西林、凌云、环江等不易受汉文化影响的偏远山区。据民国《榴江县志》载:“入赘之际,则为壮人居多,其田人口单薄,以女招郎,助理家务,或母爱女,不忍他适。”民国《明江县志》载:“有女无子者招男入赘,家产赘婿与子均分。”入赘之风,上门之俗,在这些地区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认为上门同过门一样光彩,一样生儿育女,也一样地继承家业,可见男女平等的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观,盛行“入赘”婚俗的壮族社会对生男生女持平等温和的态度,有的家庭甚至更趋向于对女子特殊的偏爱。有些家庭还采取“两不辟宗”的生活方式,较好地解决无儿或者无女的老人赡养问题,这为“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提供了合适的生长土壤,对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  从壮族的宗教禁忌和多神崇拜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禁忌是一种古老而又十分神秘的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人们信仰和崇拜神秘的异己力量和神圣的宗教对象的一种宗教行为。在壮族民间,禁忌既是一种宗教文化现象,又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它用潜移默化和强制的手段,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纳入社会的伦理道德中,使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形成自我的约束的意识和社会行为规范。
壮族人们相信“灵魂不死”和“万物有灵”的观念,这是壮族祖先世代相传下来的。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非生命的,只要是作为崇拜的对象,对象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加以崇敬,不敢损害毁伤或生杀,在壮族聚居区,村前寨后都保留或种有一片古老的树种或一株古榕树,俗称“神林”或“神树”,林中的每一棵树都被认为是灵物,严禁砍伐或入内大小便及说亵渎神灵的话,严禁在附近发生两性关系,违者将会受到神灵的惩罚,轻者破财或生病,重者身残,甚至死亡。这种赋予树木以灵性,以树木神灵来保佑人命运凶吉的观念,实质上是古代壮族先民自然崇拜观念残余的表现。但它强调维护森林,主张在村寨后植树造林,这样不仅能保持水土,避免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村寨的危害;而且还能美化环境,调节空气,增加空气的阴离子,维护了人类的生态平衡,有利于人体健康,益寿延年。从壮族的宗教禁忌和崇拜来看,壮族先民通过神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式并不亚于今天各种法律制度对人类的制约,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6  从壮族的神话看生命的起源
壮族是由岭南地区的古人类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在其童年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先民们便对天地万物的起源进行思考,并从当时的认知程度做了臆测性的解说,他们以天地人相生相成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哲学命题。
通过部分的神话可以看到,壮族原始哲学思想中存在着明显的先产生宇宙天地、后生成人类的认识秩序。如神话《布洛陀》说:在天地万物形成之前,整个宇宙一片混沌,只有一团大气在旋转运动。气团在运动过程中形成一个圆蛋。圆蛋爆裂后分为三片,一片向上飞成天;一片下落变成海洋;还有一片留在中间变成大地。《姆六甲》又说:姆六甲是由90朵鲜花聚合变成的。那时宇宙一片混沌,她吹口气变成了天。天小地大盖不住,她用手把大地抓起来,把天边和地角缝缀起来。结果天地盖好了,地却起了皱褶,凸起的成了山岭,凹下的成了江河湖海。她见大地寂寞无生气,想造人类,就赤身裸体爬到山顶上,让风一吹便怀孕了,孩子从腋下生出来。她又用尿和泥土拌合捏成各种动物。从此,大地上就有了人类万物,彼此相生相成,充满生机。壮锦中的《阴阳合道》、《蕃息有序》等图案也可看到对“三界”宇宙观的描绘。这种对先产生宇宙天地后生成人类的认识顺序,隐含了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转化而来的新自生论的思想,闪耀着朴素的辩证思维光芒。


7  从壮族的酿酒历史看微生物的发酵
在壮族社会中酒早已成为人们表达感情、抒发情怀、联络友谊、扩大交往、维持心理平衡、调节人际关系的精神“幽灵”,具有诸多的社会功能。这里我仅谈谈壮族的酿酒历史,最早是从“猿酒”开始。壮族人工酿造的酒是在自然形成的自然酒即“猿酒”的基础上诞生的。众所周知,酵母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类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水果里就含有发酵的糖类,而它的皮上有少量的酵母细胞,一旦酵母进入果子里,泛化起来就成酒.猿酒就是这样酿造的。《蓬夜话》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壮族先民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掌握了酿酒的技术,其酿酒史也经过人类酿酒史上呈递进式的三个阶段.即水酒酿制时期,发酵酒酿制时期和蒸馏酒(烧酒)酿制时期.壮族酿酒有许多类别,各具特色,其制法也各有异同,如:水酒(没有经过火煎和蒸熬) 、砸酒(又称“杂酒”)、窑酒(亦称“煨酒”)、肝胆鸡杂酒、蛤蚧酒、金桔酒、菠萝酒、红兰酒、墨米酒。实际上,壮族人民除了学会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来酿制酒以外,还学会酿制包括醋、豆腐乳、泡菜、面包等在内的许多食品。


8  从壮族的食用染料看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壮族人民在节庆佳日,家家户户都从植物中提取食用色素,染制五色糯米饭、米花糖、粽粑等民族传统食品,常见的色素植物有:枫香树(拉丁名: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壮名:Meilou)、密蒙花(拉丁名: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 壮名:Waya) 、姜黄(拉丁名:Curcuma  domestica Valet  壮名:Guoheng)、红蓝草(拉丁名:Peristrophe  baphica  Bremk  壮名:Meizhen)等 ,壮族民间提取植物色素的方法简单易行,一般采用直接提取的方法:即采集有用的部位,水洗后凉干,搓散或捣碎,然后进行水煮,并边搅边挤压(有的新鲜材料不需水煮,可直接挤压),过滤去渣,便可获得所要色素液。有些植物材料也可添加草木灰提取色素,如红蓝草中加入一定量的草木灰(约为红蓝草茎叶的三分之一)一起捣烂,水煮提取,可得到蓝色的食用色素液。单从红蓝草直接提取,由于提取的色素液浓度不同,可分别显出粉红色、紫红色及棕红色。壮族人民采用热水为溶剂的萃取法获得食用色素,不受任何有害物质污染,保持了色素的天然性。长期以来,壮族人民从植物中提到的红、黄、蓝、黑等色素液染色,制成五色食品,作为喜庆节日的贡品或待宾佳品,并馈赠亲友。其方法简单,用各种色素液分别浸泡播米数小时,待米粒吸足色素液后,捞起沥水,即得到各种颜色米粒,未染色的为本色米粒,然后,分别放在蒸笼中燕熟,以米粒熟透发亮为度,取出后在盘中拼摆成美丽图案或混合拌匀,即制成壮族的传统染色食品----五色糯米饭。由染色的米饭,也可做成其他品种食品。上述提取过程与高中新课程教材中“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一节的学生实验有相似之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题目为“五色糯米饭的制作”的专题实验比赛,让学生利用学过的提取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现今的壮族人民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与生物学相关联的知识,我们教师也都可以带入课堂,让学生接受身边的事实,这比单独接受教材上那单一的理论,显得更为有效一些。
与一切事物一样,壮族传统文化知识也具有两面性,若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处理好继承与批判的关系,充分发挥本地民族传统文化中积极有利的一面,紧密联系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实际阅历经验带入课堂, 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促使两个世界的交汇,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促进理解、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心向和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联想、生成创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沙发
发表于 2008-3-17 09:11:00 |只看该作者
当然在现今的壮族人民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与生物学相关联的知识,我们教师也都可以带入课堂,让学生接受身边的事实,这比单独接受教材上那单一的理论,显得更为有效一些。
我赞同 蒙老师的观点,支持 蒙老师的做法。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2 16:38 , Processed in 0.155644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