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阳东县北惯镇少数民族聚居村
来源:阳江日报 更新时间:2010-3-20
新后村的别样生活
阳东县北惯镇北惯村委会附近,有一个小村落,村里有十多户人家,人人操着广西口音,都是壮族人。它,就是广西少数民族聚居村———新后村。近日,笔者走进了这个小村落,走近了这些村民的别样生活。
19年前,8户人聚居这里
新后村位于一个绿意葱茏的山坡上。站上山头往下看,村子里的一切尽收眼底:几十间红砖瓦房,正在忙活的村民,绿油油的菜园,拖着慵懒步调行走的家禽……
1991年之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荒地。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的8户村民聚居这里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覃佩月今年34岁,是当年迁移团队中的一员。那时候的她,是个天真烂漫的孩子。讲起举家聚居到阳江的原因,覃佩月的回答很简洁:“就是一个字———穷。”
时间拨回到19年前。覃佩月一家住在偏远的山区里。“要出个远门,必须要先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家里生活也很困难。”那个时候,一家人整天想的,就是如何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一位远嫁到阳江的老乡正好这时回家探亲,给他们讲了自己在阳江农村相对优越的生活情况,并劝他们到阳江闯一闯。覃佩月的父母心动了,同时心动的还有村里的7户人家。
1991年秋天,候鸟迁徙的季节,8户人家开始行动了,目的地是靠近325国道、位于北惯镇北惯村委会附近的一片荒地。
从住竹棚到建起了楼房
放下行囊,面对着一片荒地,立志摆脱穷困的8户人家着手建造新的家园。
“没搬来之前,有些人的老家还有瓦房,但刚到这里时,大家都是一样的,房子用竹子围的,房顶铺的是羊毛毡。”30岁的黄国新告诉笔者。
黄国新描述,一开始这里的条件很艰苦,大伙点了6年的煤油灯。1997年,在政府的帮助下,这个小村子的人们用上了电。
“政府对我们挺照顾,鼓励我们开垦一些荒山,承包本地人不愿意种的地。”覃佩月说,由于当时政策宽松,不少人还顺利地把户口转到了阳江。
勤劳,是开启幸福生活的金钥匙。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1994年起,新后村的人们渐渐建起了瓦房。
上世纪90年代起,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农村的小伙子和大姑娘纷纷走进工厂务工。新后村的青壮年也先后走出家门打工挣钱,大伙的荷包变得越来越鼓了。
2009年,姚元明夫妇用在外打工的积蓄,建起了新后村的第一栋楼房。如今,这栋造价近10万元、已经完成内部装修的三层小楼,成了其他村民努力的方向。
路选对了,生活还会更美好
随着时间的变化,村民们生儿育女、谈婚论嫁,新后村的规模也渐渐壮大。如今,村里已有18户人家,村民人数也由当初的40多人增长到了近百人。
“我们生活越来越好了,当初来这里,真的没选错。”姚元明70岁的老父亲告诉笔者,前不久,他回了趟老家,发现自己现在的生活比老家人好了很多。
姚父说,来到阳江快20年了,大伙基本都学会了阳江话,但都还保留着在老家的生活习惯和风俗。“过年的时候,家里养猪的都会杀一头猪。今天我杀猪,请乡亲们到家里喝酒;明天他杀猪,也不会忘了叫你去。”
在黄国新的引领下,笔者参观了这个小村落。一户人的家门口,贴着喜庆的对联和鲜红的饰物。“这里是我家,弟弟刚结婚不久。”黄国新一边说,一边邀请笔者到家里坐坐。
房间虽不宽敞,但布置的还算温馨,房间里回响着悠扬的音乐。弟弟黄国田走出卧室,微笑着给笔者打招呼。黄国田初中毕业,在村子里算得上有文化的人。因为直到现在,村子里还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
“现在村里有个孩子学习成绩在镇上是数一数二的,大家都希望这个孩子能有出息。”谈到下一代的成长问题,村民们的眼里充满了期待。董诗明 任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