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元春办防时期土兵戍守关隘问题
——从宁明边境窥视边防建设战略部署
作者:凌 燕
清朝延续前朝,在广西继续推行“推其雄长者为首领”
的土司制度。土兵又称土勇,是壮族土司统治区域内的士兵,受土官的管理和统率,其兵员主要由壮人组成。他们世代耕种土官兵役田为生,平时在家务农,一当有事召唤,就提着刀枪应召,随军出征或扼守要隘。虽然此时土司势力已由强盛逐渐走向衰落,但因土司熟悉边境地理,故朝廷仍借其势力守边。作为地方武装,广西土兵听令于土官,戍守中越边境关卡、要隘,保卫家园,为国家边防建设做出了贡献。在苏元春艰难进行国防建设过程中,土兵与官军一道驻守桂越边界关卡、要隘,其意义尤为重大。本文拟从广西土兵戍守边防的角度入手,对苏元春国防建设过程中的战略部署略作探视,并借此求教于方家。
清末土兵守边的背景
土司有守土之责,对于地处边徼的广西土司来讲,他们在历史上起到了协助封建政府防边的作用。一些土司在封建政府的统一征调中,率领土兵,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明朝田州瓦氏夫人。时至清朝晚期,法国觊觎中国西南丰富资源而挑起战争,清王朝软弱无能,边备不振,中法战争不败而败。此时土兵的戍守边防不仅是在保卫边疆,更是在捍卫中国主权。
(一)中越边境岌岌可危,加强广西边防刻不容缓
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法国于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七(1885年6月9日)签订了《越南条约》(全称《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自此,清朝在广西的边防对象由桂越边界的土匪、游勇转为法国帝国主义。法军在越边界一方大量修筑军事工事,广西近千公里的边境,直接暴露于其枪炮之下。朝中要员对边疆的安全忧心忡忡,建设广西边防已成为清政府的当务之急。两广总督张之洞定位了广西的战略地位,“滇、桂、粤三省皆与越接壤,滇以互市为重,广以海防为重,桂以守边为重”,从广西自身地理位置来说,越南谅山、高平等处,地形居高临下,“如将谅山、高平越境悉听法屯兵,则桂防处处可虞,敌或渝盟,我将何以支,似不能不预筹边防”。护理广西巡抚李秉衡将设防实边作为当时最为迫切的问题来解决,认为如果法国在谅山、高平各处屯兵,“则桂边处处堪虞”。
(二)广西边备不振,土兵协守边关以充实兵力
面对外患,清朝末期的边境防务又是怎样的呢?清朝兵制没有边防军的编制序列,各边省的八旗、绿营,除了像内地军队那样担负设汛驻守的任务外,还同时承担戍边卫国的任务,故驻扎边疆各省的军队同时也就是边防武装。驻扎广西的官军,主要是绿营,由总督巡抚总揽军政,下辖提督、总兵,统率营兵,设汛驻守。而清末广西边备不振,边防守兵有减无增的状况,又造成了边境防务“逐年松懈,营房渐缩”的局面。以归顺(今靖西县)为例,光绪前有府治兵丁800多人,到光绪十六年(1890)则减到290名。小镇安(今那坡县)光绪前有守兵705名,到光绪后已减到473名,还有协防的土兵用的钱粮均自筹解决。
(三)改土归流后的边境地区,军事力量大为削弱。
广西所属中越边境原土司统治地区,多在康熙至雍正时期即已改土归流,如思明土州(今宁明县)土官黄而芸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以不法革职被改流。土兵,这一土司的军事力量逐渐由强盛走向衰落。而嘉庆、道光以后,清朝以边疆表面的“无事”为福,安于改流后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以致“疆吏承风……以为荒远不足治”。边疆治理不被重视则军事力量得不到加强,进而国防战线则直接暴露于外。清末广西土兵的守边不仅面临自身因改土归流造成的力量削弱问题,而且要应对西方帝国主义的不断压境和清政府内部轻视边疆治理所造成的边备不振的后果。
中法战争前后边境关隘数量及驻兵策略的变化
广西南部与越南交界,“绵亘二千余里,原设隘所一百零九处,分卡六十六处,与越南之谅山、高平、宣光等省接壤”,属中越沿边东路,多是崇山峻岭,森林密布。中越广西边界划为东西两路:东路由思乐县属之吞仓山起,至龙州之平而关止;西路由平而关至与云南交界之各达村。东西两路的勘界工程自光绪十六年(1890)至二十年(1894),共历5个年头,始告完竣。
关、隘、卡是清政府在广西边境设置的主要边防军事哨所。“关”字,古为“關”,本义为门闩。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以木横持门户也”,意为把守门户,后来引申为重要地段或者边境上的出入口。卡,即为设立在边界上的门户、关口。隘,险要关口。关隘是古道设施之一,基于军事防御和控制交通的目的,常设在险要的山口或要塞处,在战争时期是难以逾越的关卡。清朝中期,广西边界自东至西设置的关、隘、卡有:土思州8隘6卡,上思7隘,迁隆垌4隘,思陵土州11隘5卡,宁明州12隘,明江厅6隘1卡,凭祥土州1关7隘,上龙土司12隘1卡,龙州厅2关14隘3卡,上下冻土州3隘10卡,安平土州11隘,下雷土州5隘4卡,归顺州10隘12卡,小镇安州8隘6卡,合计有:关3个;隘118个;卡48个。防守各关、隘、卡的总兵力统计为2896人。其中官兵637人,土兵124人,土勇2135人,军官7人(千总、把总、外委计为军官,隘目、卡目列为兵勇人数)。至清朝后期,史籍所载广西沿边隘卡数量略有增减。关隘减少为109处,关卡增加为66处。
中法战争后,清廷对广西边防及兵力做了重新部署。根据两广总督张之洞关于“路宽者筑台安炮,路窄者设卡开濠”的建议,清政府首先基本保存边防关隘的数量不变,随后调整了只依靠土兵驻守隘卡的策略,转而调集官兵防守。广西绿营军经汰弱留强的缩编后由32营并为24营,光绪十一年(1885),清廷以镇南关为中心分三路防守关卡要隘:镇南关口、关前隘与凭祥土州为中路,由12营专防;由镇南关以东至上思州的百仑隘、剥机隘等处为东路,由4营防守;从镇南关往西,经龙州、归顺州至镇安厅,把沿线的平而关、水口关、布局隘、频峒隘、陇那隘、平孟隘及怕怀大隘等要地一脉相连为西路,派8营驻扎。下面仅以驻守宁明县中越边境关卡、要隘的兵力分布情况为例,得见清政府调用官军和土兵防守广西边防的不同类型。
宁明县关卡、要隘的兵力驻防类型
宁明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地势北高南低,由南向北可分为南部山地,中部丘陵区和平原,北部石山区。该县南与越南接壤,山岭错乱,东南与钦州、防城相连,通北部湾,向为军事要地。国界线长254公里,属中越交界广西边界东路线段,大体也由南向北倾斜,自越南入境宛有居高临下之势。据《中法桂越界约》,该县境内立有国界碑第22号(扣渠岭,位于扣发炮台东南400米处)至第67号(吞仓山,位于北岗隘口),共46块,自西向东顺序竖立。清代在宁明县有两种兵役,一是国家募集绿营军,一是土官征用土兵。光绪二十一年(1895)前,思州(治今宁明县)、思陵州(今属宁明县境)、宁明州(治今宁明县)、明江厅(今属宁明县境)及迁隆峒(今属上思县境)等边境沿线设38隘16卡,置官兵(绿营兵)、土兵共同防守。其中迁隆峒设2隘,土思州设4隘11卡,思陵州设14隘4卡,宁明州12隘,明江厅6隘1卡,各隘卡所防守官兵一般为5~20名,最多者34名。以官军与土兵的兵力对比来划分,广西关隘的戍守可以分为土兵与官军共同驻防和土兵独守关卡、要隘两种类型。
(一)土兵与官军共同驻防
思州驮膺隘置新太右营兵4名、土勇10名防守;那曾隘置新太协兵5名、土兵15名防守;权相隘置新太右营兵5名、土兵20名防守;
宁明州那肖隘、板立隘、板宙隘、板兰隘、板增隘、板卻隘、东门隘、板得隘均置馗纛(今馗塘)营兵6名,土兵6名防守;罗隘紧接越南,由1员千总带官兵20名和外委1员带官兵和土兵各10名防守;板龙隘馗纛营兵和土兵各5名防守;板漂隘馗纛营兵11名,土兵6名。
明江厅蒙村隘、馗门隘馗纛营兵和土兵各5名;闸门隘馗纛营兵10名,土兵5名;旧村隘、那校隘官兵和土兵各4名;新村卡官兵5名,土兵3名;
(二)土兵独守关卡、要隘
思州馗夏卡、那先卡、九特卡、板吞卡、同户卡、那雷卡土兵5名防守;
思陵州隘店隘土兵34名防守,隘旁有径路3处,各拨土兵5名防守;那支隘、辨强隘、那河隘、叫荒隘皆有土兵24名防守;弄丁卡、恭敬卡、板痕卡、康欢卡皆有土兵5名防守;那当隘土兵22名防守;那窝隘、那逢隘皆有土兵20名防守;亭寨隘、板达隘土兵10名防守;派衣隘、板兰隘皆有土兵7名防守;板邦隘32名土兵防守;峒夏村隘由朝廷拨兵防守,改为由叫荒诸村各征土兵10名防守。
从关隘兵力分布看苏元春的战略部署
从以上所列清政府派驻在今宁明县境内关卡、要隘的兵力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苏元春在督办广西边防建设时期对炮台、关隘等军事设施的修筑以及官军和土兵的力量分配有着系统的战略部署。除了对有多条道路通越南的关隘严加防守,对邻近中越边界线的关隘加派官军取代土兵驻防之外,苏元春还合理地利用炮台、堡垒的地理和火力优势弥补兵力不足的弱势,把军事工事的险要和威力与驻守关隘士兵的机动灵活有效地结合,构筑了当时坚固的广西边防线。
(一)重点防守有多条道路通越南的关隘
广西西南部与越南交界,地处中越边境东段防线,深山密林,道路崎岖。许多关卡、要隘置于高岭深谷中,地理位置险要。崇山峻岭中掩藏的通往越南的羊肠小道,有些只有当地人知晓。采取就近的原则,对周边有多条道路通往越南的关隘严加防守,在警惕法军偷越边境入侵的防范背景下,此种布阵措施是必要和可行的。
思州驮膺隘和那曾隘周边分别有3条道路和3条道路可通越南,清政府调用经过汰弱留强后的绿营兵与土兵联合防守。对于思陵州隘店隘(即爱店隘)旁3条可通越南的小径,则各派熟悉地理环境且善于山地作战的5名土兵防守。
(二)距离越南的远近决定驻防守兵的类型
以中越边界中国境内关卡、要隘到其临近的越南某一村落的距离为依据,清政府在宁明县的兵力分布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距离在25~45里,则有官兵和土兵各4~6名防守关卡、要隘,且距离越远,驻防兵力越少。如明江厅旧村隘、宁明州板龙隘和板得隘。或者清政府不派驻绿营,只有土兵防守关隘。如,离临近的越南某村30里和40里的思州九特卡和馗夏卡、同户卡,仅有5名土兵防守。
2.距离在10~20里,土兵独守的关隘居多,且兵力在5~24名不等,距离越南越近,驻守土兵越多。距离越南20里的思州那雷卡仅有5名土兵防守,而离越南10里的思陵州叫荒隘则多至24名土兵。这与前者情况最大的不同在于,清政府在各关隘添设了隘目1名,带领土兵戍守。也有官军与土兵共同驻守的关隘,如明江厅那校隘、馗门隘官土军各有4名和5名。清政府在距越南那10里的宁明州板漂隘加强了中央军对隘口的控制,以绿营兵11名对土兵6名,首次出现官土军力量对比几乎成倍的情况。
3.距离在1~6里,与第二种情况相同的是皆有隘目1名率领土兵戍守关隘,且以土兵独守为主。但其兵力却翻了几番,最少的也有20名,最多的思陵州隘店隘有34名土兵防守,次之是距越南1里的板邦隘有32名土兵。这两处隘口以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与越南最近的地理位置而受到清政府重视,征调土兵大力防守。
4.紧接越南边界的关隘则有清政府直接委派武官率官军和土兵共同驻防。如宁明州罗隘就有千总和外委各1员带官兵30名,土兵10名防守。
(三)关隘与炮台互为战略防守和兵力配置的依靠
关、隘、卡边防军事哨所和各种大、中、小号炮台,一起构成广西边防的防卫体系。广西沿边的炮台、碉堡的建设分段完成,第一阶段是在光绪十一年至十八年(1885~1892),第二阶段是在光绪十八年至二十二年(1892~1896),少部分艰巨工程延长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结束。而宁明县的炮台和关卡、要隘在第二阶段基本完成。光绪二十二年,苏元春于宁明建成镇明、镇思、镇陵、镇宁4大炮台,以其所建在地势险要的山岭之名命名,又称为观音山炮台、吉普岭炮台、宝盖山炮台和牛头山炮台,它们互为犄角,前控越南入爱店、思州之路,后卫明江城、思州、思陵州和宁明城。据《宁明县志》记载,牛头山炮台,容兵约1营;观音山炮台,容兵约1连;宝盖山炮台,约容兵100名;吉甫岭炮台,容兵均约50名。
中法战争后,为了巩固广西边防加强军事力量,清政府将正规军(绿营兵)改为驻守的边防军,从而一改以往边境以土兵为主要戍边力量的状况,充实边境军事力量。但同时又面临着财政拮据,入不敷出,军饷难以筹足加强边境军力的困难,故安装大、中、小各类炮门又有以火力的优势弥补兵力不足的作用。宁明4座炮台共有分截开花炮2门、分截小开花炮3门、克虏伯大炮1门和克虏伯40磅子炮1门。驻兵防守的隘卡许多正是围绕炮台所建,两者以巡防护卫和独有的战略制高点互为依靠,共同控制边境要塞。以镇思大炮台和镇陵大炮台为例,前者右侧即为思陵州恭敬卡、思州九特卡和那先卡,每卡各有5名土兵防守;后者的右侧设有思陵州那支隘,左侧为那当隘,共有46名土兵驻防。平日防守中,周边隘卡土兵的集中防守和巡逻可确保炮台的安全,不致炮门被恶意损毁。若遇法国入侵,炮台的火力优势就可对关卡、要隘免受敌方炮火攻击起到一定的护卫作用,而炮台内若战前即有士兵容纳,则可解战时关隘兵力不足之危机。苏元春建设边防之初,对炮台的选址极为慎重,经过多次实地勘查才着手建设。从驻守关隘的兵力可以看出,镇思和镇陵炮台周边关卡的防守调用了相当数量的土兵,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炮台的火力和关卡的兵力互为依靠,一起为扼守边境要塞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凌燕: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研究生
————————————————————————————————
(注:读者需索取本文详细资料,请与广西师范大学黄振南教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