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亚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苏元春与壮族边疆开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召开

[复制链接]

28

主题

0

听众

4307

积分

热心贝侬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0-11-21
注册时间
2004-9-16
21#
发表于 2007-8-28 01:36:00 |只看该作者

苏元春与龙州铁路(节录)

作者:黄丽君

 

龙州铁路的兴废(筹建始末)

铁路1835年首创于英国。1840年前后,有关铁路的知识开始传入中国。1881年,开平矿务局修筑的唐山至胥各庄运煤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真正开始。广西铁路建设的起步较晚,比世界第一条铁路的诞生晚了一个世纪多,而比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出现也迟了半个多世纪,但广西筹建铁路的历史并不落于人后。史载:“广西建筑铁路之酿酝,可远溯至前清末年。起见于计划者,初为光绪间法国之同龙铁路,即自同登至龙州一段。”龙州铁路(同龙铁路)是广西最早筹建的一条铁路。 

1.龙州铁路筹建起因及建筑权

    对于龙州铁路,从开始勘测线路到最后流产,身为广西提督兼边防督办的苏元春都参与并在其中起了重大作用。龙州铁路的修筑动意不是由中国政府提出的,而是由法国殖民主义者提出的。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以清政府与法国政府签订《中法商约》而告结束。中法战争后,法帝国主义加紧了对广西的侵略。1895年6月20日,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法界务约》及《中法续议商务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续议商约中第五款规定:“越南铁路或已建筑者或日后拟添者,彼此规定,可由两国酌商妥订办法接至中国界内。”),劫掠了在云南、广西、广东三省境内的筑路权。同年9月9日,法国驻华公使施阿兰照会清政府总理衙门,要求由法国费务林公司承办修筑广西龙州至越南同登的铁路,并进一步表示该段铁路将从龙州展延至百色。以各种手段加以威胁.在法国的逼迫下,清政府总理衙门不得不同意法国将同登铁路接至龙州,但中国境内镇南关至龙州一段由中国自行建造。恐法国人再行催促,清政府总理衙门命广西提督苏元春率人于1895年12月至1896年1月间勘测了龙州至越南同登间的山河、桥梁、官地、民地情况。当时测得线路长度自龙州南岸经鸭水滩、凭祥至镇南关到越南那琴接轨计75公里。苏氏等人勘毕之时,也正是法国大使力争之日。虽然清政府总理衙门应允法国把越南同登铁路接至龙州且已声明中国境内镇南关至龙州一段由中国自行建造,也可酌用法国工料,但法国大使坚持由费务林公司一手承办。清政府被逼无奈,终于于1896年3月14日同意法国的要求,由费务林公司承办龙州铁路。 

2.龙州铁路的造价

1896年清政府总理衙门即命苏元春负责对龙州铁路进行估价。为了准确估价,苏元春从军中选派了通晓算学、熟习工程的得力人才参与,并特别招聘了曾在谅江充当法国铁路工头的冯显文参入估价。当时恰逢法国驻龙州领事安迪回越南,苏元春通过外交途径,命令下属随同安迪出镇南关,前往谅江铁路考察,并且向该铁路公司总办询问铁轨、车辆、桥栈等项价格。由于苏元春的有效组织,经过一个月,勘测小组终于完成了估价任务。

1896年4月22日,清政府任命苏元春为龙州铁路官局督办、康际清为帮办,负责处理与法商的关系。1896年10月1日,龙州铁路官局正式成立,专门负责监督建筑龙州铁路。官局成立后,苏氏即与法国费务林公司按照路线图谈判。谈判中,双方就“轨宽”与“费用”发生了重大分歧。法国费务林公司认为龙州铁路自同登铁路出,为便于衔接,应采用法国一米宽的标准铁轨;苏元春则认为中国铁路始于天津,轨宽为1.435米,已成定例,且“环球通例,一国之内,轨度无异;此次龙州铁路,自应统归一律,不得参差。”双方争执不下,苏氏即向总理衙门汇报,并通过中国驻法国大使庆常向法国施压,最终迫使费务林公司放弃无理要求。在龙州铁路的造价预算上,双方也发生了巨大的分歧。1899年1月25日,费务林公司提出对龙州铁路的估价总数为601.92万两白银(这是费务林公司第四次提出的估价,前三次估价是:522.394272万两、549.2507万两和534.225万两)。对此,苏元春等龙州铁路官局的人都认为估价太高,与中方先前自行估算的227.355万两相距甚远,要求费务林公司将造价核减为264万两。费务林公司认为彼此价目相差过于悬殊,应援引1896年6月5日签订的《中法龙州铁路合同》第八条规定,请中人公断。苏元春当即表示同意费务林公司的意见,并委托法国越南总督度美代聘中人。1899年5月8日,龙州铁路官局所请中人东京监工抱来彝与费务林公司所请中人文部监工博浪澄公断龙州铁路造价为2080万法朗,约合库平银599万余两。

    清政府总理衙门一方面认为既与法国签订铁路合同势难中止,应按“各国通例,两国有事,请中公断后, 即应照办。”苏元春则不服。苏元春坚持认为尽管“该地多山岭,兼多水沟,凿洞、架桥,稍縻工料”但中人公断估价仍比内地芦保、津榆等铁路的造价昂贵。为此,1899年6月,苏元春携带估册亲自到北京与总理衙门面商。清政府总理衙门另一方面也感到“库储支绌,巨款难筹”,因此只得同意苏元春与费务林公司商改办法,重议造价,试图降低估价,“能减一分,即省一分经费”。这时,龙州铁路官局总办康际清递禀苏元春,认为中间人公断造价时“一味偏袒公司,朦混官局,其中可指摘者甚多。”他逐条驳斥了中间人公断的细目,为苏元春的对法交涉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证据。随后,苏元春多次与法国大使毕盛、费务林公司监工博浪澄、法国驻华公使进行谈判,在双方都作出让步的基础上,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中国同意将铁轨改为法国标准一米宽的窄轨,法国则同意将造价核减为320万两。9月15日,苏元春与博浪澄分别代表中法双方重新签订合同10条。合同签订后,费务林公司即分段修筑土工。1900年3月17日,苏元春允许法国提出的按照公路测绘之路线建龙州铁路,并重新估算铁路造价为1530万法郎,即库平银441万两。为了保证龙州铁路顺利建设,苏元春“沿途派拨兵勇,护送监工等人,或构新居,或租民舍。”并在龙州及镇南关两处开备火车起轨道路(即是龙州火车站和香梓南火车站),购买民间田地、房屋、濠塘、坟墓,创建龙州铁路官局、凭祥洋房公馆、火药局、护勇棚以及四个码头。

 3.龙州铁路的停建

    1900年7月,由于八国联军侵华,加之法国图谋滇越铁路的建筑权,龙州铁路建筑工程完全停止进行。中法之间争执多年的铁路以后再也没有认真地筹建过。停工之后,苏元春还派兵勇看护已有的土木建筑,直到1901年苏元春调任湖北提督为止。龙州铁路从1896年9月开办起至1900年7月停工止,都处于筹建的阶段而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将近4年,清政府共花费白银将近30万两,未能铺一根铁轨。

 

作者简介

黄丽君广西龙州县委党史研究室

————————————————————————————————

(注:读者需索取本文详细资料,请与广西师范大学黄振南教授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0

听众

4307

积分

热心贝侬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0-11-21
注册时间
2004-9-16
22#
发表于 2007-8-28 01:37:00 |只看该作者

试论广西边境地区近代军事遗址在边关文化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节录)

作者:黄道平  何农林

在我国数万公里的边境线上,我们的先人为了反抗侵略、有效抵制入侵者,以勇敢和智慧在边境沿线的崇山峻岭上构筑了大大小小形式各样、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防御军事设施。在广西,从宁明沿边境线过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等边境县(市),在通往越南的主要关口和要塞,就有一大批炮台、烽火台、军事指挥部、练兵场、屯兵营、隘口、路卡等军事设施遗址,这不是针对邻国越南,而是针对当时占领越南的法帝国主义者。广西边境一线这样一大批近代军事遗址,如今应该是发挥它在旅游中作用的时候了。本文欲从一个侧面试述发挥这些军事遗址在边关文化旅游中的作用,以求教于读者。

一、历史渊源

……

从史料记载和边境沿线的防御军事遗址来看,在苏元春督办广西边防19年中,就用11年时间,花费45万两银子,动用2万多兵马开兵道、修关隘、筑炮台、建城堡、设路卡、挖泉井等一大批。史载当时广西全年的财政收入只有30万两银两,无力支付庞大的军事开支,苏元春采取了“役不及民”的政策,安定民心,用五种办法筹集这批经费:一是通过广东巡抚府(跟英国关系较好)向英国人借13万两;二是变卖自己的家产(我们且不去考究这些银子的来历)得15万两;三是大新、龙州、凭祥等边境县份筹得5万两;四是从广西各地筹得13万两;五是余下些少数额则通过创办砖窑、石灰窑等筹措。终于筹足了经费。据统计,在边境一线共建炮台130多座,安装德国产的伯克鲁伯炮24门,国产大炮一大批。经上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查明,现存遗址计有军事指挥部2处,练兵场2个,兵营2处,泉井5处,烽火台2座,炮台49处,炮座117个,关隘4 处,路卡1处。此外,为把这些工事连成一体,他率领军民构筑边防便道近1000里,这些工事构成了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形成了近代历史上祖国南部边陲坚固的防守阵地。从近年考察得到的资料看,各遗址的原状保存还是比较完整的,如凭祥市境内的大连城全边军事指挥中心、练兵场、兵营以及友谊关(原镇南关);龙州县境内的小连城全边军事指挥中心、练兵场、兵营、井泉;大新县境内的靖边城及其炮台、观察哨所、苏公巡边石板桥、德天银盘山炮台;靖西县境内的十二道门炮台;那坡县境内的弄平炮台等。

二、遗址现状

2006年国务院虽然把这些边防要塞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由于年久失修,100多年前建造的这些工事,历年来国家和地方对此投入也较少,致使这些军事防御设施损坏而得不到及时修补。据查,损坏有两种情况,一是人为破坏,大多发生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如龙州境内的将山炮台十五个炮座和烽火台一座,位于小连城之山顶,在山的左、中右均筑有炮台,山巅的主炮台是龙州境内最大的炮台,炮台长89.1米,宽21.6米,总面积1925平方米,台上所置的大炮,均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大新县境内的靖边城兵营,城门建在硕龙镇礼贤村南山凹处,城门均用料石砌成,两旁延伸均用石头垒成,城墙有炮眼,可走动观察进犯之敌,是一处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坚固工事,右侧前方炮台有炮位三座,瞭望哨一处。但靖边城左墙因修公路而毁坏,十分可惜。二是遭受自然界破坏,主要是地震及地壳运动而开裂,特别是建在险要位置上的炮台、炮座,大多都是用料石砌成,本已非常牢固,但终因野草杂木生长的根部作用,使原先坚固无比的炮台松垮、倾斜甚至倒塌,有的料石已滚到山下或半山腰上,要修复原状就得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仅靠当地政府和群众集资维修是十分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在旅游业日益发达的今天,能否考虑把辟为景点的近代军事遗址也作为专项经费划拨(或参与分成),以利于保护遗址?如凭祥市有中法战争军事遗址12处,辟为旅游景点的有友谊关、金鸡山炮台、大连城等3处,多年来中央和地方已投入经费100多万元。现在友谊关每年收入门票已超五、六十万元,文物部门从中也分到了一定数量的文物保护经费。

龙州县近代军事遗址30多处,经维修并对外开放的有小连城、311高地等,国家和地方投入资金近50万元,现小连城每年收入门票只有2万元左右。由于文物得不到全面维修,不形成规模,景点目前很难吸引人;宁明县有近代军事遗址4处,因周围没有著名的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十几年来没有资金投入维修,遗址丢在山上无人问津;大新县也有遗址8处,多数遗址分布在德天景区之内,但由于国家、地方和旅游部门投入经费较少,目前大部分遗址还得不到有效维修,因此德天唯一吸引人的这一人文景观只能让游客望而兴叹。

……

三、地位和作用

1.广西边境地区近代军事遗址是边关旅游的主要内容

上述所叙近代炮台及其军事设施,已构成了一道亮丽的边境人文景观,那么多近代炮台、瞭望哨、兵营、练兵场、关隘、井泉沿边境一线排开,初衷是对付侵略者。从地理位置看,从镇南关到大连城再到小连城一直向内地延伸直到左江流域、珠江流域。按苏元春的设想,敌人要入侵广西及中国内地,必须通过镇南关,在那边设一个卡,尤为重要。显然,在地理位置上,苏元春已经做好了长期应战的准备,法军想侵略中国,必须从镇南关­——大连城­——平而关——小连城——左江流域­——珠江流域。我们则层层设卡,有稳固的工事;有观察瞭望哨;有炮可打;有泉井可以长期驻兵,作长期坚守。现在,这种防可守,退可走的军事要地已大多辟为旅游景点,而且绝大多数遗址景点都在自然风景区内,游客游风景区少不了要看看这些近代军事要地,两者相佐相成。我们知道,友谊关、大连城、小连城、金鸡山已经名声在外,中外闻名。而有些遗址至今还默默无闻地躺在那里,不被外人所认识。如大新县的一连串近代炮台及其军事遗址都在国家特级景点、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跨国瀑布——德天瀑布风景区内,专家们一致认定这是旅游业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溶为一体的最佳景点,虽已列入文化旅游景点的规划之中。但由于经费紧张,仍无法对它们进行有效整修,直接影响了旅游大省、旅游大县规划的落实。

2.广西边境地区近代军事遗址的历史内蕴是边关旅游的重要文化内涵

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又是边境地区,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后发展的地方。广西边境地区打了几十年仗,有时是后方,大多数是前方,损失很大,现在应该是休养生息的时候了。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广西边境地区有“四多”“四少”:一是纪念碑多,烟囱少(工厂);二是送花圈多,送钱少;三是慰问团来的多,经济考察团来的少;四是听见炮声多,听见歌声少。这种现象也应该改变了,中国人不是靠打仗吃饭的。每一次打仗都是被迫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我们的中法战争战场遗址,虽然距今已有100多年了,回顾当年贫弱受欺的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抵御外国侵略者于国门之外,实在是不简单了,每当想起这些,总有一种民族自豪感涌上心头,应时时刻刻让国人都知道。每当想起苏元春拍卖家产巩固国防和“役不及民”的胆略和胸怀,更让我们想起一切为了前方,一切为了边防,一切为了保家卫国的那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决不后退的精神而受到鼓舞。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几代人前仆后继,不懈努力,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自己的国家,终于把一切帝国主义侵略者赶出了国门,这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作为中国人应感到骄傲和自豪。况且我们国家已于1997年7月1日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高高飘扬;1999年12月20日又从葡萄牙人手中接过澳门,保证了我们国家没有一寸国土让外国侵略者占据着。台湾没有统一,很是遗憾,这是我们国内的事情,好说。外国不要干涉,台独分子也不要嚣张。江泽民任总书记时已经代表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可以这样肯定,解决台湾问题已经是指日可待了,这样,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炎黄子孙大团圆的时日还远吗!

3.必须用发展的理念去看待抢救、修复沿边近代军事设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既然皇帝的宫殿、坟墓都可以成为人们瞻仰的地方。苏元春率领军民抵御外敌入侵修建的军事设备更应成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展示给世人的“功劳簿”。这些设备是固国守边的、是国家的,国家应该重视;而地理位置上是广西的、崇左的。在引以为豪的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积极抢修,让他们重现当年的英姿。做到保护和维修相结合,点、片、线相连通盘考虑,不管是修路搭桥还是其他建设项目都不能让这些设施再遭破坏;明确保护、维修的责任;当地的(崇左),属地的(广西),国家的(国家文物局)都要拿出自己的招数来,力争在短期内把一百多年前的这些军事设施修旧如旧,遗址变“新址”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4.广西边境地区近代军事遗址是饱含悲剧美的文化圣地,是人类增进理解,追求和平的朝圣地

由于所处的特殊年代,中国有统一也有被四分五裂的时期,大而散,贫而弱,总是饱受列强欺凌,仗一打起来就准备赔银子。在世界面前多丢人,现在,我们之所以力争保持完整、抢救和维修这些军事遗址,就是为了纪念前人创下的业绩,让今人了解国家贫弱受欺的历史,目的是让大家都看看战争是什么东西,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让大家都起来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增进理解。这就是我们呼吁保护、抢救、维修这些近代军事遗址的初衷。也许在将来,或者是将来的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或者国外友人,海外华人能到这些边境近代炮台和军事遗址参观旅游,让他们也知道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如何抵抗外国入侵者的,先人是如何自强不息的。想想过去,战争给世人带来的巨大灾难,看看现在,战争仍然威胁着全人类,列强总想称霸世界。知道这些以后,或许能激发出强大的爱国热情,知道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复兴,促使他们奋发向上,知道落后总是挨打的道理。我们就是要让国人想起过去的战争年代,想起中华民族受辱的历史,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珍惜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团结一致,不辱使命,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让祖国永远昂首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简介

何农林:大新县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黄道平:大新县文化局

————————————————————————————————

(注:读者需索取本文详细资料,请与广西师范大学黄振南教授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0

听众

4307

积分

热心贝侬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0-11-21
注册时间
2004-9-16
23#
发表于 2007-8-28 01:38:00 |只看该作者

苏元春办防时期土兵戍守关隘问题

        ——从宁明边境窥视边防建设战略部署

作者:凌 燕

清朝延续前朝,在广西继续推行“推其雄长者为首领” 的土司制度。土兵又称土勇,是壮族土司统治区域内的士兵,受土官的管理和统率,其兵员主要由壮人组成。他们世代耕种土官兵役田为生,平时在家务农,一当有事召唤,就提着刀枪应召,随军出征或扼守要隘。虽然此时土司势力已由强盛逐渐走向衰落,但因土司熟悉边境地理,故朝廷仍借其势力守边。作为地方武装,广西土兵听令于土官,戍守中越边境关卡、要隘,保卫家园,为国家边防建设做出了贡献。在苏元春艰难进行国防建设过程中,土兵与官军一道驻守桂越边界关卡、要隘,其意义尤为重大。本文拟从广西土兵戍守边防的角度入手,对苏元春国防建设过程中的战略部署略作探视,并借此求教于方家。

清末土兵守边的背景

土司有守土之责,对于地处边徼的广西土司来讲,他们在历史上起到了协助封建政府防边的作用。一些土司在封建政府的统一征调中,率领土兵,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明朝田州瓦氏夫人。时至清朝晚期,法国觊觎中国西南丰富资源而挑起战争,清王朝软弱无能,边备不振,中法战争不败而败。此时土兵的戍守边防不仅是在保卫边疆,更是在捍卫中国主权。

(一)中越边境岌岌可危,加强广西边防刻不容缓

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法国于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七1885年6月9日)签订了《越南条约》(全称《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自此,清朝在广西的边防对象由桂越边界的土匪、游勇转为法国帝国主义。法军在越边界一方大量修筑军事工事,广西近千公里的边境,直接暴露于其枪炮之下。朝中要员对边疆的安全忧心忡忡,建设广西边防已成为清政府的当务之急。两广总督张之洞定位了广西的战略地位,“滇、桂、粤三省皆与越接壤,滇以互市为重,广以海防为重,桂以守边为重”,从广西自身地理位置来说,越南谅山、高平等处,地形居高临下,“如将谅山、高平越境悉听法屯兵,则桂防处处可虞,敌或渝盟,我将何以支,似不能不预筹边防”。护理广西巡抚李秉衡将设防实边作为当时最为迫切的问题来解决,认为如果法国在谅山、高平各处屯兵,“则桂边处处堪虞”。

(二)广西边备不振,土兵协守边关以充实兵力

面对外患,清朝末期的边境防务又是怎样的呢?清朝兵制没有边防军的编制序列,各边省的八旗、绿营,除了像内地军队那样担负设汛驻守的任务外,还同时承担戍边卫国的任务,故驻扎边疆各省的军队同时也就是边防武装。驻扎广西的官军,主要是绿营,由总督巡抚总揽军政,下辖提督、总兵,统率营兵,设汛驻守。而清末广西边备不振,边防守兵有减无增的状况,又造成了边境防务“逐年松懈,营房渐缩”的局面。以归顺(今靖西县)为例,光绪前有府治兵丁800多人,到光绪十六年1890)则减到290名。小镇安(今那坡县)光绪前有守兵705名,到光绪后已减到473名,还有协防的土兵用的钱粮均自筹解决。

(三)改土归流后的边境地区,军事力量大为削弱。

广西所属中越边境原土司统治地区,多在康熙至雍正时期即已改土归流,如思明土州(今宁明县)土官黄而芸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以不法革职被改流。土兵,这一土司的军事力量逐渐由强盛走向衰落。而嘉庆、道光以后,清朝以边疆表面的“无事”为福,安于改流后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以致“疆吏承风……以为荒远不足治”。边疆治理不被重视则军事力量得不到加强,进而国防战线则直接暴露于外。清末广西土兵的守边不仅面临自身因改土归流造成的力量削弱问题,而且要应对西方帝国主义的不断压境和清政府内部轻视边疆治理所造成的边备不振的后果。

中法战争前后边境关隘数量及驻兵策略的变化

广西南部与越南交界,“绵亘二千余里,原设隘所一百零九处,分卡六十六处,与越南之谅山、高平、宣光等省接壤”,属中越沿边东路,多是崇山峻岭,森林密布。中越广西边界划为东西两路:东路由思乐县属之吞仓山起,至龙州之平而关止;西路由平而关至与云南交界之各达村。东西两路的勘界工程自光绪十六年1890)至二十年1894),共历5个年头,始告完竣。

关、隘、卡是清政府在广西边境设置的主要边防军事哨所。“关”字,古为“關”,本义为门闩。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以木横持门户也”,意为把守门户,后来引申为重要地段或者边境上的出入口。卡,即为设立在边界上的门户、关口。隘,险要关口。关隘是古道设施之一,基于军事防御和控制交通的目的,常设在险要的山口或要塞处,在战争时期是难以逾越的关卡。清朝中期,广西边界自东至西设置的关、隘、卡有:土思州8隘6卡,上思7隘,迁隆垌4隘,思陵土州11隘5卡,宁明州12隘,明江厅6隘1卡,凭祥土州1关7隘,上龙土司12隘1卡,龙州厅2关14隘3卡,上下冻土州3隘10卡,安平土州11隘,下雷土州5隘4卡,归顺州10隘12卡,小镇安州8隘6卡,合计有:关3个;隘118个;卡48个。防守各关、隘、卡的总兵力统计为2896人。其中官兵637人,土兵124人,土勇2135人,军官7人(千总、把总、外委计为军官,隘目、卡目列为兵勇人数)。至清朝后期,史籍所载广西沿边隘卡数量略有增减。关隘减少为109处,关卡增加为66处。

中法战争后,清廷对广西边防及兵力做了重新部署。根据两广总督张之洞关于“路宽者筑台安炮,路窄者设卡开濠”的建议,清政府首先基本保存边防关隘的数量不变,随后调整了只依靠土兵驻守隘卡的策略,转而调集官兵防守。广西绿营军经汰弱留强的缩编后由32营并为24营,光绪十一年1885),清廷以镇南关为中心分三路防守关卡要隘:镇南关口、关前隘与凭祥土州为中路,由12营专防;由镇南关以东至上思州的百仑隘、剥机隘等处为东路,由4营防守;从镇南关往西,经龙州、归顺州至镇安厅,把沿线的平而关、水口关、布局隘、频峒隘、陇那隘、平孟隘及怕怀大隘等要地一脉相连为西路,派8营驻扎。下面仅以驻守宁明县中越边境关卡、要隘的兵力分布情况为例,得见清政府调用官军和土兵防守广西边防的不同类型。

宁明县关卡、要隘的兵力驻防类型

宁明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地势北高南低,由南向北可分为南部山地,中部丘陵区和平原,北部石山区。该县南与越南接壤,山岭错乱,东南与钦州、防城相连,通北部湾,向为军事要地。国界线长254公里,属中越交界广西边界东路线段,大体也由南向北倾斜,自越南入境宛有居高临下之势。据《中法桂越界约》,该县境内立有国界碑第22号(扣渠岭,位于扣发炮台东南400米处)至第67号(吞仓山,位于北岗隘口),共46块,自西向东顺序竖立。清代在宁明县有两种兵役,一是国家募集绿营军,一是土官征用土兵。光绪二十一年1895)前,思州(治今宁明县)、思陵州(今属宁明县境)、宁明州(治今宁明县)、明江厅(今属宁明县境)及迁隆峒(今属上思县境)等边境沿线设38隘16卡,置官兵(绿营兵)、土兵共同防守。其中迁隆峒设2隘,土思州设4隘11卡,思陵州设14隘4卡,宁明州12隘,明江厅6隘1卡,各隘卡所防守官兵一般为5~20名,最多者34名。以官军与土兵的兵力对比来划分,广西关隘的戍守可以分为土兵与官军共同驻防和土兵独守关卡、要隘两种类型。

(一)土兵与官军共同驻防

思州隘置新太右营兵4名、土勇10名防守;那曾隘置新太协兵5名、土兵15名防守;权相隘置新太右营兵5名、土兵20名防守;

宁明州那肖隘、板立隘、板宙隘、板兰隘、板增隘、板卻隘、东门隘、板得隘均置馗纛(今馗塘)营兵6名,土兵6名防守;罗隘紧接越南,由1员千总带官兵20名和外委1员带官兵和土兵各10名防守;板龙隘馗纛营兵和土兵各5名防守;板漂隘馗纛营兵11名,土兵6名。

明江厅蒙村隘、馗门隘馗纛营兵和土兵各5名;闸门隘馗纛营兵10名,土兵5名;旧村隘、那校隘官兵和土兵各4名;新村卡官兵5名,土兵3名;

(二)土兵独守关卡、要隘

思州馗夏卡、那先卡、九特卡、板吞卡、同户卡、那雷卡土兵5名防守;

思陵州隘店隘土兵34名防守,隘旁有径路3处,各拨土兵5名防守;那支隘、辨强隘、那河隘、叫荒隘皆有土兵24名防守;弄丁卡、恭敬卡、板痕卡、康欢卡皆有土兵5名防守;那当隘土兵22名防守;那窝隘、那逢隘皆有土兵20名防守;亭寨隘、板达隘土兵10名防守;派衣隘、板兰隘皆有土兵7名防守;板邦隘32名土兵防守;峒夏村隘由朝廷拨兵防守,改为由叫荒诸村各征土兵10名防守。

从关隘兵力分布看苏元春的战略部署

 从以上所列清政府派驻在今宁明县境内关卡、要隘的兵力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苏元春在督办广西边防建设时期对炮台、关隘等军事设施的修筑以及官军和土兵的力量分配有着系统的战略部署。除了对有多条道路通越南的关隘严加防守,对邻近中越边界线的关隘加派官军取代土兵驻防之外,苏元春还合理地利用炮台、堡垒的地理和火力优势弥补兵力不足的弱势,把军事工事的险要和威力与驻守关隘士兵的机动灵活有效地结合,构筑了当时坚固的广西边防线。

(一)重点防守有多条道路通越南的关隘

广西西南部与越南交界,地处中越边境东段防线,深山密林,道路崎岖。许多关卡、要隘置于高岭深谷中,地理位置险要。崇山峻岭中掩藏的通往越南的羊肠小道,有些只有当地人知晓。采取就近的原则,对周边有多条道路通往越南的关隘严加防守,在警惕法军偷越边境入侵的防范背景下,此种布阵措施是必要和可行的。

思州驮隘和那曾隘周边分别有3条道路和3条道路可通越南,清政府调用经过汰弱留强后的绿营兵与土兵联合防守。对于思陵州隘店隘(即爱店隘)3条可通越南的小径,则各派熟悉地理环境且善于山地作战的5名土兵防守。

(二)距离越南的远近决定驻防守兵的类型

以中越边界中国境内关卡、要隘到其临近的越南某一村落的距离为依据,清政府在宁明县的兵力分布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距离在25~45里,则有官兵和土兵各4~6名防守关卡、要隘,且距离越远,驻防兵力越少。如明江厅旧村隘、宁明州板龙隘和板得隘。或者清政府不派驻绿营,只有土兵防守关隘。如,离临近的越南某村30里和40里的思州九特卡和馗夏卡、同户卡,仅有5名土兵防守。

2.距离在10~20里,土兵独守的关隘居多,且兵力在5~24名不等,距离越南越近,驻守土兵越多。距离越南20里的思州那雷卡仅有5名土兵防守,而离越南10里的思陵州叫荒隘则多至24名土兵。这与前者情况最大的不同在于,清政府在各关隘添设了隘目1名,带领土兵戍守。也有官军与土兵共同驻守的关隘,如明江厅那校隘、馗门隘官土军各有4名和5名。清政府在距越南那10里的宁明州板漂隘加强了中央军对隘口的控制,以绿营兵11名对土兵6名,首次出现官土军力量对比几乎成倍的情况。

3.距离在1~6里,与第二种情况相同的是皆有隘目1名率领土兵戍守关隘,且以土兵独守为主。但其兵力却翻了几番,最少的也有20名,最多的思陵州隘店隘有34名土兵防守,次之是距越南1里的板邦隘有32名土兵。这两处隘口以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与越南最近的地理位置而受到清政府重视,征调土兵大力防守。

4.紧接越南边界的关隘则有清政府直接委派武官率官军和土兵共同驻防。如宁明州罗隘就有千总和外委各1员带官兵30名,土兵10名防守。

(三)关隘与炮台互为战略防守和兵力配置的依靠

关、隘、卡边防军事哨所和各种大、中、小号炮台,一起构成广西边防的防卫体系。广西沿边的炮台、碉堡的建设分段完成,第一阶段是在光绪十一年至十八年1885~1892),第二阶段是在光绪十八年至二十二年1892~1896),少部分艰巨工程延长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结束。而宁明县的炮台和关卡、要隘在第二阶段基本完成。光绪二十二年,苏元春于宁明建成镇明、镇思、镇陵、镇宁4大炮台,以其所建在地势险要的山岭之名命名,又称为观音山炮台、吉普岭炮台、宝盖山炮台和牛头山炮台,它们互为犄角,前控越南入爱店、思州之路,后卫明江城、思州、思陵州和宁明城。据《宁明县志》记载,牛头山炮台,容兵约1营;观音山炮台,容兵约1连;宝盖山炮台,约容兵100名;吉甫岭炮台,容兵均约50名。

中法战争后,为了巩固广西边防加强军事力量,清政府将正规军(绿营兵)改为驻守的边防军,从而一改以往边境以土兵为主要戍边力量的状况,充实边境军事力量。但同时又面临着财政拮据,入不敷出,军饷难以筹足加强边境军力的困难,故安装大、中、小各类炮门又有以火力的优势弥补兵力不足的作用。宁明4座炮台共有分截开花炮2门、分截小开花炮3门、克虏伯大炮1门和克虏伯40磅子炮1门。驻兵防守的隘卡许多正是围绕炮台所建,两者以巡防护卫和独有的战略制高点互为依靠,共同控制边境要塞。以镇思大炮台和镇陵大炮台为例,前者右侧即为思陵州恭敬卡、思州九特卡和那先卡,每卡各有5名土兵防守;后者的右侧设有思陵州那支隘,左侧为那当隘,共有46名土兵驻防。平日防守中,周边隘卡土兵的集中防守和巡逻可确保炮台的安全,不致炮门被恶意损毁。若遇法国入侵,炮台的火力优势就可对关卡、要隘免受敌方炮火攻击起到一定的护卫作用,而炮台内若战前即有士兵容纳,则可解战时关隘兵力不足之危机。苏元春建设边防之初,对炮台的选址极为慎重,经过多次实地勘查才着手建设。从驻守关隘的兵力可以看出,镇思和镇陵炮台周边关卡的防守调用了相当数量的土兵,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炮台的火力和关卡的兵力互为依靠,一起为扼守边境要塞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凌燕: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研究生

————————————————————————————————

(注:读者需索取本文详细资料,请与广西师范大学黄振南教授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0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9-25
注册时间
2003-5-9
24#
发表于 2007-8-28 23:43:00 |只看该作者

盛会!


您想了解壮族文化和历史吗? 您想学习有趣的拼音壮文吗? 您想听听动人的壮语新歌吗? 您想看看美丽的壮乡风光吗? - 壮族在线(www.rauz.net)网站, 僚人家园(www.rauz.net/bbs)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14 19:55 , Processed in 0.166596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