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646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布依族民俗文化

[复制链接]

77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8-9-1
注册时间
2003-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5 10:2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粤孤客在 2003/10/15 10:27am 编辑]

                         布依族民俗文化

作者:黄涤明(《黔贵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8至226页。)


     布依族民俗文化,从居住、服饰、婚姻、节令、丧葬、宗教信仰等方面观察,有许多“土著”(原住民)的痕迹。千百年来,已逐渐演变,且受外来文化影响,现在很难确认其历史原貌了。但是,仍可以从中窥见一些布依族民族文化的特点。即使与其他民族习俗文化交往融合,布依族仍牢固地保存着本民族的许多习俗文化。

     布依族民住

     自古以来,布依族居住地,多选择在溪流两岸田坝旁边。同姓聚族而居,房屋多建于坡脚。寨子后面是树木茂密的山林,前面和左右普遍栽有竹林,种有芭蕉。各家各户也有竹树围绕,自成院落。一眼望去,整个村寨翠绿浓郁,风景秀丽。布依寨一般几十户上百户,少有单家独户的。其他杂居的民族也不多。

      布依族先民的住房,历来盛行“干栏”建筑。赫章可乐西汉墓出土“干栏”建筑模型(模型),其结构、形式、与宋代、明代甚至以后的“干栏”建筑,基本上一致,仅细部有变化而已。《北史•;;南僚传》载,僚人(布依族先民)“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又称“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这种古代楼房,简便狭小,底层空敞,人住楼上。唐代仍如此,《旧唐书•;;南蛮传》说是“人楼居,梯而上”。宋代大概已经把底层围起来养猪养鸡,周去非《岭南代答》云:“上以自处,下居鸡豚。”明代更是普遍利用于饲养家禽家畜,邝露《赤雅》云:“人栖其上,牛羊犬豕畜其下。”

        明清以后,汉族迁居布依族地区的渐多,其平房建筑形式为布依族吸收。但是主要还是保存干栏建筑,只是多改为木石结构,即石料砌墙壁,木料装楼,做檩、椽、门窗。如果建平房,则在一侧另建偏厦(小房)饲养牲畜和堆放农具。正房居中,前为堂屋,其后壁设神龛,供奉祖先神位。神龛前置一方桌,平时作餐桌,节日作祭祀用。堂屋后半间及两头的开间,分别为卧室、厨房、火炕等。

      安顺、镇宁、关岭、普定、六枝一带,用当地盛产的石料建房,从房屋基础到墙壁,全用石块垒砌,屋顶也用薄石板当瓦盖,俗称“石板房”。房屋有独立的三五长间,有带天井的三合小院。整个村寨多为石板房,则人称“石板寨”,天然去雕饰,别具民族风情。

      布依族服饰

      布依族的服饰,千百年来逐渐有所变化。变化最快的时期是近现代。变化最大的是妇女服饰,包括用料、式样、品种等。

     布依族男子的服装,历来比妇女的简单,费料费工较少,但是变化也较快。《旧唐书•;;西南蛮》记载男子装束是“左衽,露发,徒跣”。《大明一统志》说是“短衣科头”。清康熙《贵州通志•;;蛮僚》云:“以帕束首,躧屦……衣尚青。”清代“改土归流”之前,布依族男子蓄全发挽髻。流官直接统治以后,强行推行剃发编辫,但仍“好以青帕缠头及腰”。民国以后,男人中青年都蓄短发。青年人穿大襟衣或学生装。中年人多穿大襟或对襟短衣。老年人穿大襟短衣或长袍。而节日和走亲访友,青年中年老年,都穿长衫。

    布依族妇女服饰,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以青布一方包头,着细褶青裙,多至二十余幅。腹下系五彩挑绣方幅,如绶,仍以青衣袭之。”明郭子章《黔记•;;仲家》说青布包头是“蒙髻若帽絮之状”。

     清代乾隆以前,各地布依族妇女的衣着比较精致,普遍穿百褶长裙,以银饰品装扮。乾隆《贵州通志•;;苗蛮》云:“在罗斛、册亨等处……妇人短衣长裙,着蒙青花手巾。”乾隆《独山州志•;;苗蛮》云:“以青布蒙髻,长裙细褶……年少妇女,项挂银圈,腰系白铜烟盒。彩线丝条,环身炫目。”乾隆《南笼府志•;;地理志》记载“堆髻长簪,银环贯耳。项挂银圈,以多为荣。衣短裙长,色帷青蓝,红绿花饰为缘饰。裙以青布十余幅为细褶,镶边,委地数寸。腰以宽长带数围结于后,带垂若翅。”

        乾隆以后,妇女服饰开始发生较大变化。主要是许多地区受汉族影响,易裙为裤,上半装随着有所变化。民国时期,布依族妇女服饰,各地自行其是。镇宁、关岭、郎岱、普定、普安、晴隆、盘县等地及黔西北一带,仍着传统长裙,上装多为大领衣,部分为大襟式。发髻形式结婚前后有变化。老少妇女都喜欢佩戴银项圈、银耳环。衣裙多为自制蜡染布。贵阳市郊、黔南州西部、黔西南州和安顺地区一些县份,妇女上装为大襟衣,下装为长裤,衣裤边缘镶有栏杆或花边。头饰不尽一致,如惠水、罗甸等地包青色头巾或用白毛巾盖头,册亨、望谟、贞丰等地包花格子帕,安龙、兴义包白布头巾。黔南的都匀、独山、麻江、福泉等地,妇女基本上改穿汉装。

     现在布依族妇女或裙或裤,各地仍不一致。整个服饰式样向汉族妇女服饰趋近。传统的百褶裙逐渐讲究,不用自制土布而改从市场购买。银饰品种更多,数量增加。

     布依族婚姻

     布依族婚姻缔结,历史上先是“男女自婚”,即自由择偶,明以后是自由择偶和凭媒说合两种方式结合。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歌唱相悦者,然后论姿色妍媸,索牛马多少为聘礼。”

        近代,布依族婚姻,一般经过以下阶段:

     首先是择偶。通过“朗绍”、“朗冒”(赶表)社交活动自由恋爱,或由父母请媒说合,先择定对象。从前,独山、罗甸、荔波等县亦有“姑舅表婚”习俗,“娶必求姑之女,名曰要回”。而镇宁有“侄女赶姑妈”的习惯。安顺兴“姨妈亲”。民国《册亨县乡土•;;志略•;;苗夷》云:“男女……互通情愫,自相择配后,始通媒妁。”媒人说亲,一般需要住往返三五次才能决定下来。即使满意的,三番五次请媒才显得“值价”,有面子。

     其次是订婚。亲事说定,男家择期到女家举行订婚仪式,称为“吃订亲酒”。男家邀请二三亲友,携礼物前往。有的地方,如册亨、安龙等地,男家连同聘金一起带去交清。女家则大宴宾客,表示女儿已订终身。

     最后是“要八字”和结婚。结婚前,男家备酒肴一桌,公母鸡一对及礼物、鞭炮等,邀亲友数人送到女家。女家杀鸡设酒席祭祖,将男家呈送的新郎生辰八字“鸾书”,请人根据双方八字,排定结婚日期,并通知女家。

     结婚时,男家聘青年男女数人到女家接亲,女家则请几个妇女和送亲姑娘陪伴新娘去男家。平塘、威宁和兴义的顶效,有新娘出嫁前“哭嫁”的习俗。威宁、独山和平塘一带 ,还有新娘的哥哥背新娘出门的习俗。绝大多数地区新娘是步行往男家,用花轿迎新娘的并不多。路上遇桥,由伴娘背过去,新娘不能脚踏桥板。新娘进门,新郎的父母、兄嫂暂时避于门外,以期今后和睦相处。女方随送嫁奁,主要有被子、床单、蚊帐、柜子等。婚后二三天,新夫妻回门,女家隆重迎接。

     有的地方也有新娘暂不“坐家”的习俗,留“姑娘田”或“私房钱”让出嫁女回娘家生活一段时间,有时甚至好几年。

      布依族节令

      布依族节令,特殊的主要过小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和“七月半”等。

     布依族地区以农历计算节日,有十月望日为岁首,有十一月为岁首,又有十二月为岁首的不同情况,所以岁末岁首过小年的时间不一。有的地方还称大年正月最后一天为小年或“了年”,过小年就是过“了年”。

     “三月三”是祭社神、山神的节日。乾隆《南笼府志》载:“每岁三月初三宰猪、牛祭山,各寨分肉。男妇饮酒,食黄糯米饭……三、四两日,各寨不通往来,误者罚之。”有的地区祭祖、扫墓。惠水九龙一带搞摔跤比赛,群集唱山歌玩乐。盘县等地青年男女“三月三”进行社交活动。望谟、册亨县一些地方杀狗杀猪,隆重宴客。

    “四月八”,罗甸称牛王节,镇宁称牧童节,黔西称开秧节等。许多地方都做有颜色的糯米饭,并杀鸡备酒祭祖。有的地区,布依族农民割鲜草包糯米饭喂牛,并让牛休息一天。

    “六月六”,也是祭社神、山神的节日,但是比“三月三”隆重。许多地区举行规模甚大的玩山唱歌活动。平塘县清水活动三天,邻县惠水、长顺、罗甸的布依族青年男女汇集赛歌,广西天峨县的壮族青年有来参加的,人数共达二三万。镇宁、关岭等县交界地扁担山,六月初六祭社神,初七在红运山唱歌玩乐,参加人数上万。惠水县董朗的“六月六”,集会参加者超过万人。长顺县在古羊河两岸长达数里的地段,玩山三天。各地布依族“六月六”自有活动内容。

   “七月半”,与汉族中元节同时但内容不完全一样。祭山神,祭祖先,焚香烧纸烧包。一些地区跳铜鼓刷把舞。望谟县荡秋千,打陀螺。长顺县猛秋地方举行赶秋坡,参加玩山活动者万人以上。

     布依族丧葬

     古代布依族盛行二次葬。明代郭子章《黔记•;;仲家》称:“葬以伞盖墓,期年而火之,祭以枯鱼。”清代康熙后《贵州通志•;;蛮僚》载:“贵阳、都匀、镇宁、普安……丧,则屠牛招亲友,以大瓮贮酒,执牛角遍饮……主人不食肉,只食鱼虾。习阴阳家言,葬用棺,以伞盖墓上,期年而火之,不上冢。”乾隆时爱必达《黔南识略》仍记录这种习俗,但说是“葬不用棺”,“等三年之后,视尸腐烂,举火焚之,以瓦缸捡灰埋窖。”因为埋窖后不垒土,不上坟,年代久便不知道葬地所在了。罗甸县高兰曾掘地发现一处葬地,有骨灰缸七八百个,附近布依族村民无人知道其来历。平塘县克度也发现不少不知来历的骨灰缸。大约清代中叶以后,逐渐改为棺葬,不作二次葬,垒土为坟,有的还立墓碑。有的地方仍残留停柩待葬或浅葬的习俗,在大殓(“开路”)祭奠之后,出殡停柩在村边专门安放死尸的空地“鬼场”,或浅葬于山上,等择定的吉日才又下土埋葬。

     近代以来,布依族丧葬形式,各地大致一样,且明显受汉族丧葬习俗的许多影响。老人逝世,即向亲友报丧。如死者是女性老人,必须首先报告舅家,让其人员来亲视丧葬过程。为死者沐浴,小殓,大殓,遗体停入堂屋神龛之前,足朝大门。大殓时,放一点碎银在死者口中,但严忌放其他金属入棺。女儿、儿媳各送一件白新衣和白带子八殓。女婿备送祭幡、纸马、香亭、亡伞等,丧家给女婿孝衣、孝帕,给女儿孝裙。

     孝子包长幅孝帕,穿孝衣,系麻(草)腰带,足套草鞋。外家舅父到来,孝子要拄孝棍于柩前跪迎。亲友携礼前来吊唁,孝子都要在门前迎接。治丧几天(三、五、七单数),有孝子家祭和亲友宾祭等活动。读祭文,敲铜鼓,吹唢呐,打竹筒等。一般是在晚上,灵柩前悬铜鼓数面,有节奏地敲击,唢呐吹奏哀调,吊唁男女于门前持尺长竹简刷把,交叉对击,领头人敲粑槽打拍节,其他人用竹竿敲楼板响应。间或“濮摩”(巫师)读祭文,领人唱孝歌。歌声哀婉,鼓声低沉,唢呐声呜咽。气氛一片悲凉,又颇有庄周“鼓盆而歌”的景象。可见楚风西渐,楚文化的影响久远。

     屠牛是整个丧葬中较隆重的仪式。牛由丧家自备,有的地区习惯是由女婿送来。普安县一带,女婿送牛,而丧家过后要回赠一头大牛。出殡之日,“濮摩”率孝子和亲友祭奠后,即牵牛到“鬼场”转过竖于场中的木柱“鬼桩”,拴上。孝子依次围牛转场几圈,然后砍牛,出殡。

    “濮摩”杀一只雄鸡滴血在事先选好的墓地上,称为“播土”,然后开挖墓圹。圹井挖好,要用朱砂画八卦、龙和房屋于井内,放一只鸡进去“跳井”,请“地脉龙神”。灵柩运到,孝子跪拜,在井里烧纸钱,谓之“暖井”。然后移柩入井,封土垒坟。有将牛头供奉墓前的。安顺、普定、镇宁及六盘水一带,有用石室墓葬的。先在墓圹中用厚石板砌成井坑,放入棺材,上盖大石板,用石灰浆糊灌,再封土垒坟。许多地区立碑,用石头垒坟外围,在当时进行,或是过后三年再进行。招待亲友的丧葬洒席一般不在山上,大家回村寨,丧家已经准备好酒菜,安排就坐。

     埋葬后第二三天,孝家到坟上祭祀,摆上供品小猪、鸡、肉等,烧化祭幡、纸马、香亭等“覆山”。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有容乃大 自强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2

听众

4279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5-3-4
注册时间
2003-8-17
沙发
发表于 2003-10-16 13:33:00 |只看该作者
我又知道一些这方面的民族特性

SenYu---- 浓浓的异乡情,只因爱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

听众

315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04-2-11
注册时间
2003-10-5
板凳
发表于 2003-10-19 21:00:00 |只看该作者
把标题改为“壮族民俗风俗”,恐怕看了文章之后,也没有人怀疑有什么不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地板
发表于 2003-10-21 02:31:00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侬氏春秋2003/10/19 09:00pm 发表的内容:
把标题改为“壮族民俗风俗”,恐怕看了文章之后,也没有人怀疑有什么不妥。

你是说你所了解的壮族民俗文化,与《布依族民俗文化》一文介绍的几无二致吧?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

听众

3204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04-4-28
注册时间
2003-10-20
5#
发表于 2003-10-21 11:27:00 |只看该作者
和壮族民俗文化根本没有什么差别,布依族只是一撮贵州地方主义者搞出来的“民族”,他们把与壮族的统一看成是“吃亏”,“变成壮族的小弟”,真是莫名其妙!你看现在布依族,势单力薄,汉化危机比我们还大,真是令人痛心!

生为壮人 死为壮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

听众

315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04-2-11
注册时间
2003-10-5
6#
发表于 2003-10-21 21:22:00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沙南曼森2003/10/21 02:31am 发表的内容:
你是说你所了解的壮族民俗文化,与《布依族民俗文化》一文介绍的几无二致吧?

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

听众

472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04-5-15
注册时间
2003-10-20
7#
发表于 2003-10-22 13:02:00 |只看该作者
布依族与壮族,语言文化并无二致,之所以分为两个民族,那与50年代民族普查时候的历史背景有关系。当时已经存在了布依族是否应该与僮族(壮族)统一族称的问题了,不过终究还是因为行政力量凌驾于民族普查划分工作之,布依族保留了自己的族称,当时留下了一条“小尾巴”——壮族与布依族,到他们自己愿意统一的时候再讨论吧。据说80年代的时候,这个问题又曾一度提到台面上来讨论,后来还是因为贵州省方面的原因而不了了之。希望这个事情能够早日得到妥善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

听众

3436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4-2
注册时间
2003-12-17
8#
发表于 2007-5-27 23:28: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壮族万岁在2003-10-21 11:27:00的发言:
和壮族民俗文化根本没有什么差别,布依族只是一撮贵州地方主义者搞出来的“民族”,他们把与壮族的统一看成是“吃亏”,“变成壮族的小弟”,真是莫名其妙!你看现在布依族,势单力薄,汉化危机比我们还大,真是令人痛心!

大家既然都是同一个民族,怎么说得上谁是谁的“小弟”呢?这种说法果真莫名其妙!

如果说从称呼上不习惯,这还有些道理。

“壮族万岁”贝侬的说法从何而来呢?我建议不要使用歧视性语气,让人看了不愉快,有损兄弟感情,不利民族发展。


Haaux mauz genl ndaix, Haaus mauz genl mix ndai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9#
发表于 2007-5-28 22:46:00 |只看该作者
5楼贝侬的用词和语气确实有不妥的地方。希望以后注意避免。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10#
发表于 2007-5-28 23:15: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ajmbwn在2003-10-22 13:02:00的发言:
布依族与壮族,语言文化并无二致,之所以分为两个民族,那与50年代民族普查时候的历史背景有关系。当时已经存在了布依族是否应该与僮族(壮族)统一族称的问题了,不过终究还是因为行政力量凌驾于民族普查划分工作之,布依族保留了自己的族称,当时留下了一条“小尾巴”——壮族与布依族,到他们自己愿意统一的时候再讨论吧。据说80年代的时候,这个问题又曾一度提到台面上来讨论,后来还是因为贵州省方面的原因而不了了之。希望这个事情能够早日得到妥善解决。

说不容易做来难.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233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07-10-20
注册时间
2007-6-11
11#
发表于 2007-6-12 00:10:00 |只看该作者
希望这些文化以后不要进博物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8-9-1
注册时间
2003-3-15
12#
发表于 2007-6-12 14:55:00 |只看该作者

只要民间加强交流就行了!别去等官方的认可!


有容乃大 自强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226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07-6-12
注册时间
2006-9-29
13#
发表于 2007-6-12 22:47:00 |只看该作者

我也很想了解僚人为什么会分成几个民族,有知道当时民族划分时真正原因的出来说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8-9-1
注册时间
2003-3-15
14#
发表于 2007-6-13 13:25: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僚子民在2007-6-12 22:47:00的发言:

我也很想了解僚人为什么会分成几个民族,有知道当时民族划分时真正原因的出来说一下

这里有: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5&ID=2912&page=1


有容乃大 自强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1094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17-3-6
注册时间
2010-7-12
15#
发表于 2011-6-13 15:55: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僚子民在2007-6-12 22:47:00的发言:

我也很想了解僚人为什么会分成几个民族,有知道当时民族划分时真正原因的出来说一下

我也觉得奇怪,苗族人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其内部的差异性不知道要比我们几个越裔民族大多少,他们都可以分成同一个民族,为什么我们却被分解了?不公平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0

听众

8751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4-24
注册时间
2003-7-19
16#
发表于 2011-6-15 23:44:00 |只看该作者
若是一个民族,别人难以分裂;不是一个民族,谁能拧成一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5 23:44:31编辑过]

手脚不勤草满天,嘴巴不勤口水咸。 早晚开口唱山歌,山歌要比亲嘴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3 17:08 , Processed in 0.159020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