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觉得现在能够看到的人很少,一个原因是印数少,我拿到的这个版本,印数两千;二是广大群众未必会看,我指的是他们可能理解不了这本书的内涵,没有兴趣。三是体制也许不允许太多的人看,因为涉及到所谓“精神文明”的问题。
这本书,在浮躁的城市中给我带来了一丝慰籍,但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们的信仰在哪里?我是在几年前才看到这本书的,小时候没有得到这种教育。
或者我还可以提出这个问题:小时候如果有了这方面的教育我们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都说这是壮族的<圣经>,当然是一个比喻而已。我们需要一个高度,而这个高度似乎不能停留在<布洛陀经诗>的层面上。
我们自己的文化--南方农耕民族的家长里短、猪鸭牛羊、赌咒发誓,加上佛道儒的侵入,总觉得如果没有更高远的提升,实在是过于肤浅的。
“布洛陀”是全知者的意思,上帝也是全知者,但上帝太深厚了。
现在这一本<布洛陀经诗>给我的最大安慰是:我有了一条根。另外,我能够回忆起过去的那些岁月,回忆师公跳神时有趣的情景。但是,现在,似乎已经慢慢没有师公了--因为离开家乡太久,再也看不到这些场面。而随着工商业的侵略,为农耕文化代言的<布洛陀经书>以及师公可能会越来越少受到关注。
有一段时间,我还曾经反对跳神,因为在大学受的教育毕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外,也跟年少离家无所适从有关,怪到小时候的教育太迷信。
现在,我曾经反对的反而成为慰籍,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一个人是越来越希望回归了。
应该说,<布洛陀经诗>能起到“寻根”这样的作用可以说是它的伟大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