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6451|回复: 8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澳泰族群的遗传结构》(内容提要)

[复制链接]

325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7-14
注册时间
2005-3-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6-4 16:4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澳泰族群的遗传结构

李辉

由于学科领域的自然哲学的发展,特别是方法论的发展,分子人类学已经脱离了遗传学的范畴,真正的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融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的交叉科学。在分子人类学的研究中,以人体的DNA材料作为工具,来分析群体中的各种结构关系,获得的结果叫做遗传结构,以此来与各种其它领域的人类学研究结果综合判断群体的系统发生历史。本文就是以这种方法来探索澳泰族群的系统发生和发展。

本文用的DNA材料目前主要是分子人类学中最为有效的Y染色体单倍群结构和线粒体单倍群结构,分别代表着群体的父系和母系结构。本文所研究的澳泰族群,包括分布于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各国的侗傣、黎仡族群,中国台湾岛的原住民,分布于东南亚、太平洋、印度洋岛屿的马来-波利尼西亚族群。采集的样本量有1,325例,包括了大陆和台湾几乎所有的澳泰群体,以及越南、泰国、印尼的大量群体。通过与大量东亚其他族群的数据比较,发现这些澳泰族群不仅文化上有许多共同之处,遗传结构上也有非常明显的共性。澳泰族群最明显的特征性标记是Y-SNP单倍群O1。整个澳泰族群的演变过程基本上可以根据对O1单倍群的内部结构观察得到。另外,线粒体单倍群B4a,B4b,M7b等等也具有澳泰族群的特征。研究发现,澳泰族群是5万年前走出非洲的现代人类的一个分支。现代人类来到远东地区以后,形成了蒙古利亚人种的群体,并由东南亚向东亚大陆进发。大约3万年前,群体在云贵高原两侧分为两条路线北上,南亚-苗瑶-汉藏从西线走缅甸-云南路线;澳泰族群从东线走越南-广西路线。在北部湾一带,澳泰群体孕育了很长时间,O1单倍群就是2万多年前在此出现的。

澳泰族群的分化和扩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旧石器时代的分化,首先是广西内陆的山地群体和北部湾沿岸的群体发生了差异。山地群体后来发展成为雒越。O1出现在沿海群体中,并随后者的沿海岸迁徙扩张开来,在海南岛的黎族中保存了最古老的结构。一万四千多年前,沿海群体向东迁徙,散布到了整个广东和台湾的海岸线上。台湾的原住民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形成遗传基础。稍后,北部湾的沿海群体又有部分沿着越南海岸南下,后来发展成马来族群。所以我们观察到,遗传结构中台湾和马来族群相隔得非常明显,两者都联结在大陆的侗傣族群上。在大约一万年前,广东西部的群体和东部的群体发生了差异,西部群体后来大部分演化成仡佬族,而东部是侗傣族群的祖先。所以我们发现与仡佬族遗传关系最密切的是现代的侗水族群。

第二个阶段是新石器时代的扩张和分化。大约8000多年前,广东东部的某一个部族中开始萌发新石器文化和农业文明,并迅速扩张开来。这次扩张先是形成了三个族群,向浙江的迁徙形成了江浙的越族祖先,并发展出了辉煌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向台湾的渡海迁徙形成了台湾平埔族的一部分;在广东和福建的内部扩张形成了侗傣族群的第二个遗传层次。对O1的年代估算确实发现,江浙的越裔人群、侗水族群、台湾原住民的这一部分年代都是8000多年。到了5000年到3000年期间,闽越和南越发生了分化,闽越向北分出了东瓯,南越向西分出了西瓯。西瓯和雒越融合形成了壮傣族群的祖先。而仡佬族的祖先向西北迁徙到了贵州,建立了夜郎诸国,同化了当地的许多南亚语百濮族群,使得我们现在观察仡央族群遗传结构的时候可以看到明显的二元性。

第三个阶段是历史时期的流散和迁徙。2000千多年前,在汉族的扩张压力下,澳泰族群百越民族纷纷离开东南沿海。特别是闽越在强制移民政策下,几乎完全离开了福建。故而在福建几乎看不到澳泰遗传特征了。部分闽越群体逃亡到了广东,并渐渐向西迁徙到贵州,演化成了今天的水族类民族。我们可以观察到,大陆的民族中与台湾遗传联系最多的是水族。广东的南越群体也大规模地向西北迁徙,形成了今天的侗族类群体。壮傣族群中有一部分人向中南半岛迁徙,渐渐分化成了现在的傣泰族群。我们通过分子人类学的遗传结构分析,大致了解了澳泰族群源头的发生历史。但是还有大量的向外流散过程还没有调查分析。对古代族群的研究推断还没有足够的实证。所以澳泰族群的遗传结构研究还任重道远。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1

听众

9723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20-1-17
注册时间
2004-8-29
沙发
发表于 2006-6-4 23:43:00 |只看该作者

O1是指什么啊,难道是M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8-9-1
注册时间
2003-3-15
板凳
发表于 2006-6-5 09:55:00 |只看该作者
很有意思!

有容乃大 自强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10-22
注册时间
2003-7-10
地板
发表于 2006-6-5 10:42:00 |只看该作者

虽然看得不是很明白,但还是想上两句的。

1、“采集的样本量有1,325例,包括了大陆和台湾几乎所有的澳泰群体,以及越南、泰国、印尼的大量群体。”

似乎采集的样本还是少了点吧,毕竟澳泰群体的族群不少。

2、对于各个时期分化而出的族群的名称,我觉得还应该与历史学、民族学以及考古学结合起来研究。例如文章称:“第一个阶段是旧石器时代的分化,首先是广西内陆的山地群体和北部湾沿岸的群体发生了差异。山地群体后来发展成为雒越。”不知道李辉老师如何认定此次分化出的群体是“雒越”呢?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分布的古越人当中与现在侗泰族群有关系的,西瓯和骆越是主要的两支,但另外还有苍梧、滇、勾町等许多不同的支系。而据现壮学的考证,骆越人主要分布的地区,从今广东西南部大约沿郁江一带直至越南北部平原,其聚居的地方,即包括内陆,同时也是邻海而居的。另外,在广西龙州金龙一带流传的神话故事《神弓宝剑》(见蓝鸿恩《壮族神话故事选》)中提到,骆越的公主因悲伤夫君被害,在海边哭泣,她的泪水被海贝所含,化成了珍珠。可见骆越并非只是一个山地族群。

3、“广东的南越群体也大规模地向西北迁徙,形成了今天的侗族类群体。”某些人说南越族或南越国与壮族无关,不知道怎么解释这一现象呢?


对于未来,我们无可预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自以为预知了未来所发生的事,而放弃了我们本应该要走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10-22
注册时间
2003-7-10
5#
发表于 2006-6-5 10:45:00 |只看该作者

另外,建议将该文置顶。


对于未来,我们无可预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自以为预知了未来所发生的事,而放弃了我们本应该要走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7-14
注册时间
2005-3-26
6#
发表于 2006-6-5 11:17:00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侗族倒可能和江浙的吴越有一定的关系。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7#
发表于 2006-6-5 12:29:00 |只看该作者

西甌及雒越根本就是不同的種族來源耶,只是後來融合成壯人等耶。

雒越形成於北部灣,也就是指越南北部耶,雒越就是越南人的來源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8-9-1
注册时间
2003-3-15
8#
发表于 2006-6-5 13:30:00 |只看该作者

这个研究很有意思,给我们理清了很多百越历史研究,尤其是百越族群分化组合的迷雾:

1、自2万年前后,北部湾成了澳泰族群(百越族群)的发源地;

2、先有雒越后有西瓯,两者相距约万年。雒越大约在一万四千年前从发源于北部湾的澳泰(百越祖先)族群的第一次一元二分(雒越与北部湾沿岸群体分离)中分化而出,于广西内陆山地形成;西瓯则是在5000—3000年前从源自“北部湾沿岸群体”的南越中向西分化而出;

3、一万年前,广东西部群体大部演化成仡佬族,东部(此后的南越和闽越等)则是侗傣族群的祖先。按照语言谱系分类的划分,侗傣语族共有四个语支:一是壮傣语支:壮语、布依语、越南岱侬语、傣语、泰国的泰语、老挝的老龙语、缅甸的掸语、汉族的临高话等;二是侗水语支:侗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汉族的标话等;三是黎族语支:黎语、汉族的村话等;四是仡佬—央语支:仡佬语、越南的拉基语、普标语等;

4、8000年前后,生活于广东东部的侗傣族群祖先分化出向东北方迁徙到江浙的越族,向台湾迁徙的平埔族,而留下的则是南越和闽越;

5、5000—3000年前仡佬族的祖先迁往西北方的贵州,先期与百濮族群融合。大约相隔两千年后,于2000年前壮傣族群中的部分(布越支系等)才北上与部分仡佬族融合形成今天的布依族。这个研究修正了目前布依族史研究中的成说——布依族先民是直接与百濮族群融合的。它表明布依族与百濮族群的融合是间接的。这就比前者更容易让人接受了,正因为是间接融合才使得布依语没有从壮语北部方言中分化出来。

6、5000—3000年前,仡佬族西北迁徙后,南越向西分出西瓯,西瓯与生活在广西内陆山地的雒越融合成壮傣族群的祖先。按照语言谱系分类,这个族群属于壮傣语支,它们包括有壮语、布依语、越南岱侬语、傣语、泰国的泰语、老挝的老龙语、缅甸的掸语等;闽越向北分出东瓯;

7、2000年前,傣、泰等从壮傣族群中分出,迁往中南半岛;水族从闽越中分离逃到贵州;侗族从南越中分离,逃到贵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5 15:38:27编辑过]

有容乃大 自强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9#
发表于 2006-6-5 14:1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北姑在2006-6-5 12:29:17的发言:

西甌及雒越根本就是不同的種族來源耶,只是後來融合成壯人等耶。

雒越形成於北部灣,也就是指越南北部耶,雒越就是越南人的來源耶。

西瓯和骆越都是来自发源于北部湾的澳泰族群,怎么会是“不同的种族来源”?北姑读不懂?

北部湾本来就是中国的叫法啊,越南叫东京湾呢。环北部湾沿岸的是中国的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啊,不是越南独有的啊,怎么可以说北部湾“也就是指越南北部”呢?不懂地理常识乎?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1

听众

9723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20-1-17
注册时间
2004-8-29
10#
发表于 2006-6-5 16:10:00 |只看该作者

O1出现在沿海群体中,并随后者的沿海岸迁徙扩张开来,在海南岛的黎族中保存了最古老的结构

=============

不会吧,海南黎族是在唐宋跟随冼太夫人从大陆过来的啊,如果黎族体内有最原始的基因,那么广东茂名等地的汉人体内也会有最原始的基因了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1#
发表于 2006-6-6 09:57: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6-6-5 14:12:26的发言:

西瓯和骆越都是来自发源于北部湾的澳泰族群,怎么会是“不同的种族来源”?北姑读不懂?

北部湾本来就是中国的叫法啊,越南叫东京湾呢。环北部湾沿岸的是中国的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啊,不是越南独有的啊,怎么可以说北部湾“也就是指越南北部”呢?不懂地理常识乎?

尼是認同澳泰族群 (Austro-Thai) 的乎?尼認為是單一種族又還是多元種族的呢?若果是前者的話,那尼應該認同僚人跟馬來人及南太平洋的黑人土著同種乎?

澳泰的澳就是指南島民族 (Austronesian) 而泰就是指 Tai/Tai-Kadai/Kam-Tai/傣/泰-卡岱/壯侗/侗台系統耶。

文中不是說明西甌出自廣東南越族群的嗎?怎樣會跟源於北部灣的雒越混為一談呢?

所謂北部灣,我不知道李輝是否先研究過越南歷史才進行研究,不就是交趾、九真、日南及合浦等地乎?跟歷史記載非常吻合耶,廣西南部,不就是指合浦嗎?

先不理會越南歷史指祖先雒越來自越國,根據考古研究,越南人源頭就是南島民族取代土著矮黑人,有指南島民族來自印度尼西亞,不過應該是來自北方的中國沿海耶,這個民族應該就是雒越的前身耶。

合浦等的都是雒越的擴散,跟南越/西甌系統交會耶,九真及日南的就是南擴散的地方耶。

東山銅鼓文化考古也可以說明,紅河三角洲的交趾就是雒越源頭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2#
发表于 2006-6-6 10:04: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南粤高凉仔在2006-6-5 16:10:27的发言:

O1出现在沿海群体中,并随后者的沿海岸迁徙扩张开来,在海南岛的黎族中保存了最古老的结构

=============

不会吧,海南黎族是在唐宋跟随冼太夫人从大陆过来的啊,如果黎族体内有最原始的基因,那么广东茂名等地的汉人体内也会有最原始的基因了哦。

錯了,根據 DNA 分析、考古、語言學,與及風俗研究等等探討,黎人的底層屬南島民族耶。

俚僚及其他族群都是後來才渡海跟原先的黎人先民融合的耶。

黎人黥面紋身的風俗跟台灣原住民相同耶,Tai/Tai-Kadai/Kam-Tai/傣/泰-卡岱/壯侗/侗台系統民族當時都沒有此一風俗耶(又或者從來沒有此外一風俗?),當時保留此一風俗的,也只有交趾及九真等地的居民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3#
发表于 2006-6-6 10:1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在2006-6-5 10:42:16的发言:

虽然看得不是很明白,但还是想上两句的。

1、“采集的样本量有1,325例,包括了大陆和台湾几乎所有的澳泰群体,以及越南、泰国、印尼的大量群体。”

似乎采集的样本还是少了点吧,毕竟澳泰群体的族群不少。

2、对于各个时期分化而出的族群的名称,我觉得还应该与历史学、民族学以及考古学结合起来研究。例如文章称:“第一个阶段是旧石器时代的分化,首先是广西内陆的山地群体和北部湾沿岸的群体发生了差异。山地群体后来发展成为雒越。”不知道李辉老师如何认定此次分化出的群体是“雒越”呢?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分布的古越人当中与现在侗泰族群有关系的,西瓯和骆越是主要的两支,但另外还有苍梧、滇、勾町等许多不同的支系。而据现壮学的考证,骆越人主要分布的地区,从今广东西南部大约沿郁江一带直至越南北部平原,其聚居的地方,即包括内陆,同时也是邻海而居的。另外,在广西龙州金龙一带流传的神话故事《神弓宝剑》(见蓝鸿恩《壮族神话故事选》)中提到,骆越的公主因悲伤夫君被害,在海边哭泣,她的泪水被海贝所含,化成了珍珠。可见骆越并非只是一个山地族群。

3、“广东的南越群体也大规模地向西北迁徙,形成了今天的侗族类群体。”某些人说南越族或南越国与壮族无关,不知道怎么解释这一现象呢?


1. 應該還包括南太平洋黃種的玻利維亞里尼西亞人與及黑種的拉美尼西亞人耶。

2. 雒越應該屬沿海的南島系統而非 Tai/Tai-Kadai/Kam-Tai/傣/泰-卡岱/壯侗/侗台系統耶,是經驗海路從北面沿岸渡海南下征服矮黑人而形成的耶。

3. 侗族跟壯族關係如何呢?指語言及血統上的耶。

若果說壯族跟南越族群的關係,就是壯人先民之一的西甌是從南越分化出來的耶。

若果說壯族跟南越國的關係,就是壯人先民的西甌及雒越,都自成王國,成為南越國的加盟體,不過並非南越國本部耶。

有僚人指南越屬僚人的根本是本末倒置耶,西甌已經一早跟南越分家耶,南越族群跟西甌及時雒越的演變已經各不相關耶,當然,會有互相的個別遷移及融合的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4#
发表于 2006-6-6 10:30:00 |只看该作者

http://huaxia.com/qtzmd/2006/00413178.html

黎语是海南岛独有的语种,也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中最为独特的语言,最新的研究发现它与马来语、菲律宾汤加禄语、台湾高山语等南岛语言关系密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5#
发表于 2006-6-6 10:35:00 |只看该作者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3%AE%E4%BE%97%E8%AF%AD%E7%B3%BB&variant=zh-cn

壮侗语系”是语言学家划分的一个语群,有70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中国南部。这个语系之前被归为汉藏语系的一个语族,称为“壮侗语族”(或称“侗台语族”、“壮台语族”、“台语族”、“黔台语族”等,见覃国生 1997;梁敏、张均如 1996),不过现在已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语系。壮侗语系和南岛语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研究者建议将这两者联合起来,构成一个“澳泰语系”(Austro-Thai),不过,这个见解在语言学家当中仍然有争议。一般认为,壮侗语系的发源地在中国广西广东一带。从基本词汇的分歧来看,壮侗语系的分化可追溯到距今2500年到3000年。

==========================

西方学者一般称壮侗语系为“台-卡岱语系”(Tai-Kadai Language Family)。 泰国籍华人许家平(Weera Ostapirat)在〈Proto-Kra〉这篇论文中指出,西方人普遍使用的名称“Tai-Kadai”不算太恰当,因为在泰语中,Kadai有“梯子”的意思,会让泰国人当成一个笑话看待。因此,他建议使用“Kra-Dai”来取代“Tai-Kadai”,这个“Kra”指的正是白保罗(Paul K. Benedict)所称的“加岱语”(布央语、仡佬语等)。

==========================

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汉藏语言的系属分类经历了从无到有、范围和层次也逐渐清晰的过程。其时,东西方学者的认识基本上差异不算太大,李方桂算是最有代表性的学者。他在1937年的一篇论文中,将汉藏语分为汉语、侗台语族(Kam-Tai)、苗瑶语族 (Miao-Yao)与藏缅语族 (Tibeto-Burman)(引自龚煌城 2003,188)。不久后,美国学者白保罗在另一篇重要的论文里,则提出了另外的见解,认为侗台语和苗瑶语并不属于汉藏语系(见Benedict 1942)。不过,李方桂的看法似乎比较有支配性,也成了往后数十年语言学者对于汉藏语言的主要分类方式。

然而,白保罗在20世纪70年代的两本重要著作——《汉藏语概要》(见Benedict 1972)以及《澳泰语:语言和文化》(见Benedict 1975)——出版以后,他的看法却慢慢被主要的语言学家所接受,西方学者也一致地缩小了汉藏语系的范围,而不再将壮侗语和苗瑶语归入汉藏语系的范围中。白保罗是人类学家,他认为壮侗语和苗瑶语不属于汉藏语系的主要根据,是他所提出的“东南亚文化流”这个观念。该论点的核心是:史前该地区的民族种群在文化上是平等的,因此,文化的流向不可能是单向的。多数中国的学者,面对汉语以及壮侗语、苗瑶语之间的可能连带关系时,都只将焦点放在汉语对于这些语言的影响上面,而忽略了这些语言对汉语本身所造成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白保罗这个所谓“东南亚”(Southeast)的概念,并不是指现代理解的中国之外东南亚各国,而是史前时代长江以南这个广大区域,包括现在的海南云南四川广西贵州广东福建湖南江西浙江,以及台湾中南半岛等地。这些地方当时居住著数目繁多的民族群体,大部分是非“汉人”(当时的中原居民)。他们从很久远的时期起,就和不同的民族有著文化和语言上的相互接触。这些群体包括了使用孟-高棉语的族群、使用南岛语的族群、以及使用汉藏语(藏缅语)的族群。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往后的语言学家确立了“壮侗语系”这个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有Edmondson(1990-1991)、以及Edmondson and Solnit(19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匿名  发表于 2006-6-6 10:51:00
澳泰族群的提倡正好說明百越凡的種族多元,即各有種姓耶。

回复

使用道具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7#
发表于 2006-6-6 12:17:00 |只看该作者

http://huaxia.com/zt/2002-37/XingQin/XueShu/GBK/121254.html

在多元视野观照下关于琼台少数民族族源问题的探讨

——琼台少数民族族源理论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

  <%beginrecord%><%endrecord%> 琼台少数民族的族源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琼台少数民族的族源,有些是同属一个系统,有些是不属于同一个系统;在同一个系统里面,也有不同的族群或者不同的部落,他们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迁徒进来,进入海南岛和台湾岛的地点也不一样,特别是他们迁徒的目的差异很大,有些是刻意而为的,有些是在偶然中迁移的,而登岛后定居和繁衍的方式,也都不一样。因此,我们今天来探讨琼台少数民的族源问题,应该用一种多元的视野来加以观照。

海南岛的先住民黎族,他们的族源,除了润方言是在海南岛最古老的居民以外,其他如杞万言,哈万言、美孚方言和赛方言等四种方言的黎族,他们大多数是从中国大陆越过琼州海峡迁徒到海南来的,也有少数是原先在海南岛生活的黎族,他们最早掌握和积累了关于季候风、海流等自然知识,并且最早使用独木舟。他们跟南岛语系的先民进行交融,因此,这部份黎族和南岛语系的民族在史前时期就进行着血缘的双向互融。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分黎族,就含有南岛语系民族的血统。因此,黎族在远古的时候进入海南岛,也是多元的。

至于台湾的原住民族,本身也是多元的。下面,我们把台湾摄影天地杂志社1998年9月在台北出版的马腾岳著的《泰雅族文面图谱》一书所介绍的最近100年来,中国和外国学者们,在探讨台湾原住民族族群的族源看法,罗列出来,然后来做一些分析。

一、柯恩的中南半岛学说(Kern 1889):荷兰学着柯恩认为古南岛民族大概居住占婆(Champa)、中国与越南交界处、高棉以及沿海的邻近地区。

二、凌纯声的中国大陆学说(凌纯声1950、1952、1954):中国学者凌纯声,曾以东南亚古文化特质,如文身、缺齿、拔毛、竹簧片口琴、贯头衣、腰机纺织、父子连名制、猎首、灵魂崇拜、室内葬、崖葬等等,推定台湾土著民族,是中国古代越獠民族,并在纪元前,迁至台湾。

三、欧追古的亚洲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学说(Haudricout 1954):法国语言学家欧追古认为古南岛民族的起源地是在亚洲大陆江南沿海一带,介于海南岛与台湾之间的区域,比柯恩的看法更北一些。

四、戴恩的西新畿内亚学说(Dyen 1965):戴恩以苏瓦迪士(Swadesh)所拟定的人类社会两个基本词汇,去除与南岛语族不适合或是不全的,比较分析,发现整个南岛民族颁区域中,语言最歧异的三个地区为:

1、新畿内亚——美拉尼西亚

2、台湾

3、苏门答腊及其西岸岛屿

五、布拉斯特的台湾学说(Blust 1985):美国南岛语言学者布拉斯特认为古南岛民族的老家就在台湾,整个南岛民族就是从台湾开始扩散的。

布拉斯特的论证建立在两个基础上:

1、台湾地区的语言占整个南岛语系的四大分支中的三支,语言最为分歧,也最有可能是原住地。

2、最新最全的语言资料显示,古南岛民族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植物群,都见于台湾岛上的各种地形和气候。

六、施得乐与马尔克的台湾学说(Shutler and Marek):施得乐与马尔克认为台湾是古南岛民族的发源地。原因有三点:

1、台湾烧山开林的时代最早,且有绳纹陶文化等考古证据。

2、傣、凯傣(kadai)、南岛共同母语起源于公元前一万年的亚洲南部,即华南与中南半岛一带。有个共同母语社会(protocommunity)在公元前九千年时分裂,其中一支——即古南岛民族向外迁出。施、马二氏认为最有可能的迁居地便是台湾,因为台湾离亚洲大陆的傣与凯傣(kadai)文化最接近,有地理上的最近相关性。

3、台湾是南岛语系、语言最纷杂的地区,语言证据显示台湾是古南岛民族起源地的最佳选择。

上面所列举的六种观点,有些是直接讨论台湾原住民族的族源问题的,也有一些是从探讨南岛语言系统的形成而说到台湾原住民的族源问题的,不管出发点和角度如何,实际上都是讨论族源。我们把这六种理论概括成三类:

第一,台湾原住民的族源"西来说",所引的资料一、二、三项。第一项所说的占婆,就是现在的越南西贡附近,中越的交界处和柬埔寨,指的是中国的南方。第二项笼统说是中国大陆,在他申述的时候,讲到文化特质,所列举的项目里面,如文身,竹簧片口琴、贯头衣、腰机纺织、父子连名和灵魂崇拜等,指的就是海南岛的民族。第三项就更加明确,说的是海南岛与台湾之间的区域。这样看来,"西来说"实际上就是指中国大陆的东南沿海地区,更集中的是定指海南岛。

第二,“南来说”,所引材料的第四项,所讨论的是南岛民族与台湾的关系。他所说的是原住民从现在的印度尼西亚这一带迁入的。中国学者吕思勉和翦伯赞也持这种观点。

第三,“台湾本土说”,所列材料的第五、第六两项。所讨论的南岛语系是从台湾开始扩散出去的,这种观点今天台北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在陈列时也是采用这种观点。因为这里所讨论的是南岛语系的来源,那么,台湾原住民又从那里来的呢?施得乐说得很明确,他根据考古学的绳纹陶文化来证明是从中国大陆华南传到中南半岛和台湾的。这样看来,实质上也认为,台湾原住民的族源是来自中国的华南地区。

以上是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和考古学家对史前文化与原住民考证所作的论证,这六项材料,有五项都没有证明史前文化与今天各族的明确关系,正如海南省三亚市落笔洞本来是黎族居住地,但是落笔洞考古发掘出的人类遗骸作C14测定,是一万零六百年左右,那么“三亚人”是否就是今天的黎族?目前还没有获得非常明确的证据来加以证明。上述的“西来说”是我们所同意的。以下,试图从文化人类学和生活习俗方面来提供一些佐证,证明史学家、语言学家和考古学家所推论的台湾原住民族族源是“西来说”。

首先,海南岛和台湾岛至今3000年左右所使用的石拍和树皮布的关系,来印证“西来说”。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联系到中国古代的典籍,如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169卷《儋州》、《琼州》、《万安州》所作的记载,远古的时候,海南岛的黎族就使用石拍来制作树皮布。同样,台湾学者也指出,太平洋地区包括台湾也使用着石拍采制造树皮布。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凌纯声指出:“树皮布文化在中国的起源甚古,可能早至石器时代,与印纹陶同时存在,在用麻丝纺织之前,如在史前考古学上能找到拍打树皮布的石棒,则今分布在整个太平洋区的树皮布文化,可以假定是起源于中国的。”(《树皮布印文陶与造纸印刷术发明》)他的论断,在海南及台湾近年的考古发现中,可以证实。凌曼立说:“树皮布文化是环太平洋区的古文化特质之一,亦即是中国古代的榻布taba和稼布kaba,且与中国发明造纸本有直接关系。”(《台湾与环太平洋的树皮布文化》)她也提及台湾有关古文献上的树皮布文化。考古出土是静态的遗物,要把这些人类的遗物跟民族学活生生的资料相印证,才充分显示出它的价值。香港中文大学考古研究所所长邓聪博士1999年发表了《台湾地区树皮布石拍初探》一文,综合讨论了台湾27处出土树皮布和石拍遗迹的资料,文中特别介绍了台湾白水溪和中冷的石拍,他指出,台南新营白河庄白水溪的石拍,是日治时期发现的。l940年代,鹿野忠雄在《台湾考古学概观》一文中,首次描述了白水溪出土的石拍,这些石拍是用来制造树皮布的;1962年凌纯声又指出:白水溪石拍是一种制作树皮布的“装柄打棒”。中冷是继白石溪以后第二次出土复合型石拍的遗址。这些材料,都给学者们提供了证据,证明了海南岛黎族的石拍和树皮布跟台湾原住民族的石拍和树皮布是有着承传关系的。

第二,关于文面和文身。海南的黎族和台湾原住民族中的泰雅族至今还能看到人们用血肉彩绘在人体上的斑烂图案。文面和文身,在中国的典籍里面,早期的如《礼记·王制》说:南方的民族“被发文身”。《史记·赵世家》里面说:南方“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索隐:“刘氏云:今珠崖、儋耳谓之瓯人。”这就是说,海南黎族的文身是非常早的。同样,在中国典籍里,最早记载台湾原住民族文身的是《隋书·东夷传》:“流求国居海岛之中……妇女以墨黥手为虫蛇之纹。”“流求”即指台湾岛。后来有《桂海虞衡志·蛮志》、《岭外代答》卷十《绣面》、《广东新语·黎人》、《黎歧纪闻》等典籍也记载了此事。在世界范围里面,美洲等地的文身,我们不加论述;就海峡两岸来说,大陆北方和长江流域据说也有文身,我们没有见到过。而我们知道的是云南省的独龙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文脸和文身的习俗,而独龙族的文脸和文身,我们见到过的图片,只是一些散点。黎族和泰雅族的文身,却是非常壮观的刻在人身体上的“敦煌壁画”。这两个族群的文身,如关于文身起源的传说、文身的社会功能、文身的文素以及文身的仪式和过程等等,都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当然,文素以及图式,两族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也是由于文身的功能所决定的。所以,黎族和泰雅族的文身,在本质上是相同和相似的。

第三,我们还可以从生活习俗方面找到很多相类似的地方。诸如饮食中的腌鱼和腌肉等、人居、节庆,婚葬,服饰、织锦、生产工具、狩猎方式、农作、手工艺品、伦理道德、民间信仰等等方面,都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而且相同是多数的,相似点不过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影响的程度不同而产生变异罢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海南岛的黎族和台湾原住民族之间在族源方面是相同或者是相通的,正如台湾博物馆前馆长院昌锐教授在1994年出版的《台湾土著族的社会与文化》和1996年出版的《台湾的原住民》里面所指出的,至今约7000年前,绳纹陶文化传入台湾,4500年前,又有两种文化从中国大陆传入,一种是台湾龙山形成的文化,类似中国的龙山文化,有各种形式的彩、黑陶,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海平原。第二种是园山文化,以台北盆地为中心,有各种形式的陶器和磨制的石斧,另外还有一种文化,是泰源文化,他以巨石文化著称,在台湾东海岸和台东的纵谷,泰源文化和太平洋岛屿的巨石文化似有关联,有些学者也认为巨石文化与排湾族有关,也有学者认为与阿美族有关。排湾族和阿美族也许是巨石文化的后裔。距今2000年至3000年前,有一种几何图型印陶传入台湾北部和西部临海地区,布农族和邹族到最近还能制作这种陶器。距今500年到800年,有一种坚硬、光面的无花纹陶器,分布在台湾东海岸和台湾北部,跟现在的凯达加兰、噶玛兰和阿美等族的陶器相似。总而言之,我们不能说全部台湾原住民都来自中国大陆或者来自南方海岛,而且迁来的时间也有先有后,大体上我们或许可以说,今天居住在山区的泰雅族、布农族等是早期的移入着,他们的文化比较接近大陆的系统,大约在6500年前到4500年之间,自大陆迁入,可能与绳纹陶和龙山形成期有关。至于居住在平地的诸族,如阿美族、卑南族、噶玛兰族等迁入较晚,其文化接近南岛语系;然而,南岛语系的民族,经考古学家和民族学家的研究,他们的祖居地也在中国华南地区。所以,无论是自中国大陆直接来台湾,或由大陆而南洋,再由南洋而台湾,台湾原住民的祖居地仍是中国大陆。阮昌锐先生的结论是,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确定,台湾原住民是中华民族的一支。我们在上面所列举的文化人类学和生活习俗的大量材料,也是证明这样一个结论。

作者:周伟民(海南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8#
发表于 2006-6-6 12:28:00 |只看该作者
更正,傣人也有紋身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9#
发表于 2006-6-6 12:31:00 |只看该作者

http://www.wordpedia.com/search/Content.asp?ID=17022&hash=1FF6B654E975AE19B0B6E7D36D2A99FE

【漢語拼音】wenshen
【中文詞條】紋身
【外文詞條】tattooing
【作  者】陳鳳賢

許多民族中存在的一種裝飾膚體的風習。即在身體的某一部分皮膚上經人工手術留下永不褪落的顏色圖案。由原始人在膚體上繪畫以為裝飾的習俗發展而來﹐反映原始人某種審美觀念或宗教意義。有表示成年﹑吸引異性的作用﹐或企望用以避邪防害。有些民族行此習俗﹐還與圖騰崇拜有關﹐以此作為氏族部落的標誌。進入階級社會後﹐有的民族用以表示等級身份或作秘密會社的標誌。

紋身習俗廣泛流行於東南亞﹑東北亞﹑美洲﹑非洲及大洋洲。紋身的記載在中國最早見於 《山海經》﹑《莊子》等書。古代東方的人及南方的人﹑蠻人﹑人也流行此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海南島黎族﹐台灣高山族﹐雲南的傣族獨龍族德昂族布朗族基諾族和四川涼山彝族仍盛行紋身。(見彩圖 獨龍族婦女在織布 )

紋身有黥文與瘢文之別﹐而以黥文較普遍。瘢文是在皮膚上作成一定形狀的傷痕﹐力求對稱和整齊﹐以作裝飾﹔黥文則以帶有尖狀棘的樹枝﹑藤﹑竹或骨錐施行﹐刻刺時使用拍針棒﹐沿著事先描繪的線條拍刺肌膚出血﹐塗以黑汁﹑鍋煙灰或各種植物染料液汁。男女所刻的花紋有別﹐多為彩色的鳥﹑獸﹑龍﹑蛇﹑蟲﹑蛾﹑花卉及幾何圖形。一些民族常在舉行宗教儀式時進行紋身﹔有的民族紋身時﹐須有巫師主持舉行隆重的儀式。

行紋身習俗的民族的紋身對象常有性別﹑年齡的限制。中國的高山族﹑德昂族男女普遍紋身﹔黎族﹑獨龍族僅限於婦女紋身﹐傣族﹑布朗族﹑基諾族只有男性紋身。有些民族文刺全身並黥面﹐有的僅紋身體的一部分。紋身的年齡多在青年發育時期﹐也有因年齡不同所刺花紋的部位及顏色各有區別。在巴布亞﹐男子黥面﹔老年人加刺臂﹑腿﹑腳﹔婦女全身刺文﹔青年多施紅色﹐年歲大者用黑色。

在階級社會中﹐也有以紋身份別貴賤尊卑的。宋代的黎族婢不紋身﹔清代高山族的正土官紋刺人形﹐副土官紋刺墨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傣族紋身﹐土司用紅色黥紋至胸﹔頭人可綴以一兩種紅色圖案﹔其他各等級一般只能用青紫色或黑色﹐文飾也僅限於雙腿或腰部以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20#
发表于 2006-6-6 15:15:00 |只看该作者

http://wordpedia.pidc.org.tw/Content.asp?ID=50126

【漢語拼音】Han-Zang yuxi
【中文詞條】漢藏語系
【外文詞條】Sino-Tibetan family
【作  者】馬學良 戴慶廈
漢語藏語的名稱概括與其有親屬關係的語言群。這兩種語言文獻最豐富﹐使用人口也較多﹐“漢藏語系”為通用的名稱﹐有的著作中也曾用過“藏漢語系”和“印支語系”。
分類與分布 漢藏語系的語種及分類歷來說法不一﹐比較通行的有兩種分類法。一種是分為漢語藏緬語族苗瑤語族壯侗語族(或稱侗台語族﹑侗泰語族﹑台語族等)。最早提出這一分類法的是李方桂。他在《中國的語言與方言》(1937)中提出漢藏語系分漢語﹑侗台語族﹑苗瑤語族﹑藏緬語族﹐在1973年發表的同名論文中仍堅持這個分類法。中國學者羅常培傅懋勣在《國內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概況》(1954)中提出的漢藏語系分類表﹐與李方桂的分類法大致相同。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學者大都採用羅﹑傅二人的分類法﹐認為壯侗語族﹑苗瑤語族同漢語﹑藏緬語族不僅在現狀上有許多共同的特點﹐而且存在發生學上的關係﹐應屬同一語系。另一種分類法以美國學者白保羅為代表。他在《漢藏語概要》(1972)一書中﹐把漢藏語系分為漢語和藏-克倫語兩大類﹐又在藏-克倫語下面分藏緬語和克倫語兩類﹐他認為苗瑤語﹑壯侗語同漢語不存在發生學上的關係﹐其相同或相似之處或來自相互借用﹐或來自類型學上的一致。他還認為苗瑤語和壯侗語在發生學上同印度尼西亞語有密切關係﹐應屬同一語系﹐稱澳泰語系。並舉出一些壯侗語同漢語不同源但同印尼語同源的詞﹐以此證明其論點。早在1942年﹐白保羅在《台語﹑加岱語和印度尼西亞語﹕東南亞的一種新聯盟》一文中就已提出台語同印尼語的親屬關係。後來他的觀點又進一步發展﹐於1965年提出了建立澳泰語系的主張。以上兩種不同分類法分歧的焦點在於﹕苗瑤語﹑壯侗語同漢語之間相同或相似之處是發生學上的同源關係﹐還是類型學上的一致或是借用關係。
我們採用上述第一種分類法﹐即苗瑤語﹑壯侗語屬漢藏語系。按這種分類法﹐漢藏語系的分布地區主要在中國﹑泰國﹑緬甸﹑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孟加拉﹑越南﹑老撾﹑柬埔寨等亞洲各地﹐此外﹐在世界其他各地也還有不少漢藏語系語言的使用者。以漢藏語系中的某一語言為國語或主要語言的國家﹐有中國(漢語)﹑泰國(泰語)﹑緬甸(緬甸語)﹑不丹(宗卡不丹語)﹑老撾(老撾語)等。由於漢藏語系語言和方言的界限不易劃清﹐對語言數目也有各種不同的估計。美國學者R.謝飛認為大約有300種語言和方言﹐日本學者西田龍雄估計約有400種語言和方言。使用人口在10億以上﹐約佔世界人口的1/4﹐僅少於印歐語系
中國是使用漢藏語系語言的人口最多﹐語種也最多的國家。到目前為止﹐已確定的語言有30多種﹐分屬不同的語族﹑語支。其中漢語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下分官話﹑吳﹑湘﹑贛﹑客家﹑粵﹑閩等7大方言。藏緬語族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中南地區。苗瑤語族分布在中南﹑西南和東南地區﹔壯侗語族分布在中南﹑西南地區。現以羅常培﹑傅懋勣的分類法為基礎﹐結合近年來的調查研究成果﹐將中國境內的漢藏語系語言分類列表如﹕
有些語言的分類問題﹐目前還存在不同意見。如﹕有人認為應立羌語支﹐包括羌語普米語嘉戎語等﹔有人則認為這些語言應屬藏語支。過去許多人認為白語應屬彝語支﹐而後來有人又認為應分屬另一語支。有人認為獨龍語應屬景頗語支怒語應屬彝語支。對畬語的系屬也有兩種意見﹕一些人認為屬苗語支﹐另一些人認為屬瑤語支仡佬語的系屬﹐中國學者一般認為應屬壯侗語族﹐國外有的學者認為應屬澳泰語系。在藏緬﹑苗瑤﹑壯侗3個語族中﹐藏緬語族懸而未決的問題最多﹐反映出這一語族分類上的複雜性。此外﹐京族語言的系屬尚有爭論﹕有人認為屬漢藏語系﹐而有人認為屬南亞語系
由於社會和語言發展過程中的種種因素﹐在語言和民族的關係上出現許多複雜的情況。多數情況是一個民族使用一種語言﹐但也有一個民族使用兩種或3種語言的。如瑤族使用3種語言﹕瑤語支的勉語﹐苗語支的布努語和壯侗語族侗水語支的拉珈語。景頗族使用兩種分屬不同語支的語言﹕景頗語支的景頗語和緬語支的載瓦語。藏族除使用藏語外﹐有一部分使用嘉戎語﹐等等。還有一種特殊現象﹕居住在海南島的苗族﹐不說苗語而說瑤語。
除了以上已確定的30多種語言外﹐還有一些“話”是不是獨立的語言有待進一步確定﹐如佯話﹑村話﹑臨高話﹑木雅話﹑爾蘇話﹑爾龔話等。隨著漢藏語系語言調查的深入﹐今後還有可能發現一些新的語言。
語言特徵 由於漢藏語系語言的歷史比較尚未全面﹑深入進行﹐因而對其特點的認識主要在現狀方面。通過語言比較可以看出﹐不同語言間不僅在現狀上有許多共同的特點﹐而且還存在許多共同的發展規律。
語音 每個音節有固定的聲調是漢藏語系語言在語音上的重要特點。聲調能區別詞彙意義。如漢語的xa(寒)﹐xa(漢)。在有些語言裡﹐聲調還能區別語法意義。如彝語涼山話的單數人稱代詞用聲調表示格的區別﹕(我﹐主格)──(我﹐屬格)──(我﹐賓格)。水語用聲調區別詞類﹐如k(鍋蓋﹐名詞)──k(蓋﹐動詞)。聲調同聲母﹑韻母的關係很密切。三者在發展過程中互相影響﹑互為條件。聲調因聲母清濁而分陰陽﹐這一規律在整個語系中具有普遍性。從中古漢語到現代各方言的四聲﹐普遍經歷了分陰陽的過程。例如﹐古四聲在溫州話和潮州話裡都分陰陽兩類﹐共有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等8個調。壯侗語族的聲調一般也依四聲八類的系統發展﹐數目都在8個上下。例如壯語武鳴話有6個舒聲調﹑2個促聲調﹐與漢語的四聲各分陰陽的8個調相當。苗瑤語族也存在這種分化。古苗瑤語有4個調﹐後來由於聲母的清濁各分陰陽。如苗語凱裡話的聲調就是由古四聲分化為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等8個調﹐藏緬語族的許多語言也有因清濁分聲調的現象﹐清濁對立造成聲調的分化﹐往往是清聲母使聲調變高﹐濁聲母使聲調變低。如藏語拉薩話分高低兩類調﹐其分化與清濁聲母有關﹐高調來源於清聲母﹐低調來源於濁聲母。壯語武鳴話中平﹑上﹑去﹑入的陰調類調值是24﹑55﹑35﹑55(35為長元音)﹐陽調類調值是31﹑42﹑33﹑33﹐也是陰類高﹐陽類低。此外﹐聲母的送氣與不送氣﹑單輔音與複輔音的聲母﹑元音的長短﹑元音的鬆緊﹑韻尾的有無等特點﹐也能影響聲調的變化。許多語言的聲調﹐因韻母是否帶塞音韻尾而分舒促﹐舒聲調一般都比促聲調多。如壯侗語族和苗瑤語族通常有5~6個舒聲調﹐但促聲調則以兩個為多﹐有些地方還因元音長短而分為4個。總的看來﹐漢藏語系語言的聲調發展不平衡。從調值來看﹐數量上最少的只有兩個(如普米語)﹐最多的有12個(如苗語宗地話)。漢語方言有3~10個﹐苗瑤語族有4~12個﹐壯侗語族有6~10個。相對說來﹐藏緬語族的聲調最少﹐有2~4個﹐還有的語言或方言沒有聲調(如珞巴語和藏語安多方言)。漢語﹑壯侗語族﹑苗瑤語族之間聲調的特點比較按近﹐都是四聲八類系統﹐聲調對應關係也比較明顯。
漢藏語系許多語言的元音分長短﹐以壯侗語族為最普遍。漢語的粵方言﹐苗瑤語族的勉語﹑藏緬語族的藏語﹑珞巴語﹑獨龍語等也有這種對立。漢語﹑壯侗語族﹑苗瑤語族長短元音的對立大多出現在帶韻尾的主要元音上。例如廣州話的 ka (雞)和ka﹕ (街)﹐水語的ta (肝)和ta﹕(挑)﹐勉語大坪江話的na(舅父)和 na﹕(老鼠)。就多數語言情況而言﹐主要元音是長的﹐韻尾則短﹐主要元音是短的﹐韻尾則相對地略長。所以﹐就整個音節來說﹐長元音韻母和短元音韻母的音節長短大致相等。元音單獨作韻母時﹐長短不對立﹐一般唸長音。藏緬語族不帶韻尾的單元音韻母也分長短﹐長元音韻母和短元音韻母的長短不同。如珞巴語米林話的oo(五)和oo(魚)。在長短元音的分布上﹐有的語言配對整齊。如黎語保定話有 a﹑e﹑i﹑o﹑u﹑6個元音﹐帶韻尾時各分長短。而有的語言長短的對立只出現在個別元音上。如水語三洞話有 i﹑e﹑a﹑o﹑u﹑7個元音﹐單獨作韻母時只有長音﹐帶韻尾時只有元音 a分長短﹐其餘都讀長音。長短往往影響其他語音特徵的變化。一種是長短往往伴隨元音舌位上的某些差別﹕長元音比短元音舌位低的如勉語興安話的a﹐實際音值為[]﹐a為[]﹐la(籮筐)讀[l]﹐la (菜)讀[l](廣州話“街”﹑“雞”二詞中主要元音的實際音值也是這種情況)。長元音比短元音舌位高的如壯語隆安話的u﹐實際音值為[u]﹐u為[]﹐u (錐)讀[u]﹐ku(裙)讀[k]。其次﹐長元音往往還帶有元音性的過渡音﹐其舌位一般比主要元音低。如黎語黑土話的o都帶過渡音﹐om讀[om]。廣東中山話的o也帶過渡音﹐ot讀[ot]。另一種更普遍的現象是元音的長短影響聲調。如布依語興義話的第7調﹐長元音韻調值是13﹐短元音韻調值是35。例如﹕za(挑)和za(小豬籠)。壯語廣南語的入聲有4個調﹐是長短對立消失後分化而成的。漢語廣州話的入聲分陰入﹑中入﹑陽入3類﹔中入從陰入中分化而出﹐條件是元音的長短﹕中入是長元音﹐陰入是短元音。從發展上看﹐大多數語言的長短對立有逐漸消失的趨勢﹐所以在有些語言里長短的配對已不整齊。如侗語北部方言的元音長短對立已消失﹐只有一個短元音﹔南部方言的一些短元音韻已合併於長元音韻﹐長元音韻比短元音韻多。
許多語言的聲母有清濁對立﹐並存在共同的發展趨勢。如漢語的吳方言﹐壯侗語族的壯語﹑水語﹑毛南語﹑黎語﹐苗瑤語族的勉語﹐藏緬語族的嘉戎語﹑彝語哈尼語僳語拉祜語等。在多數語言裡﹐清濁對立主要出現在塞音﹑塞擦音﹑擦音上。塞音﹑塞擦音的清濁對立大多只出現在不送氣音上。有些語言﹐如苗語﹑緬甸語﹑彝語﹑阿昌語﹑勉語﹑拉珈語等的鼻音﹑邊音(或其中一個)也分清濁。如阿昌語隴川話的mu(潑)和u(弄潑)﹐l(豹子)和 (褲子)﹐此外﹐有些語言除了純濁音聲母(如 b﹑d﹑g等)外﹐還有一套帶鼻冠音的濁聲母(如mb﹑nd﹑g等)﹐如納西語的b (雞冠)和mb(雪)﹐d(地)和nd(慢)﹐水語的兩套濁聲母是帶鼻冠音的濁聲母同帶喉塞音的濁聲母的對立﹐如mb(靠攏)和b(蝴蝶)﹐水語的鼻音有3套﹕濁鼻音﹑清鼻音﹑帶喉塞音的鼻音。如m(舌頭)﹑(狗)﹑m(青菜)。聲母的清濁同聲調的關係最密切﹐同送氣不送氣﹑元音的鬆緊等還有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清濁由對立到不對立﹐是漢藏語系語言共同的發展趨勢。就塞音﹑塞擦音﹑擦音而言﹐一般是濁音清化﹔就鼻音﹑邊音而言﹐一般是清音濁化。清濁對立往往引起聲調的分化。
漢藏語系語言的輔音韻尾常見的有-m﹑-n﹑-﹑-p﹑-t﹑-k﹑-等7個(發音只有成阻﹐無除阻)﹐有個別的語言還有-r﹑-﹑-s等延續音韻尾。如門巴語(錯那)的ar(東)﹑nis(七)﹐門巴語(墨脫)的ul(銀)。個別的語言或方言還有複輔音韻尾。如羌語麻窩話有-st﹑-zd﹑-rb﹑-p﹑-xs﹑-l﹑-z等22個複輔音韻尾。韻尾的發展很不平衡﹐但存在從繁到簡的趨勢。一般是﹕塞音韻尾由部分合併(如p並於t)和轉化(如k變為)到全部轉化為-﹐然後-又脫落﹔鼻音韻尾與塞音韻尾發音部位相同的﹐往往平行發展(如p並於t則m並於n)﹐然後轉化為元音的鼻化﹐直至鼻化成分進一步消失。中古漢語有-p﹑-t﹑-k﹑-m﹑-n﹑-等韻尾。到了現代方言﹐有的全部保留(如粵方言)﹐有的局部消失了(如吳方言)。藏語的發展也經歷過這個過程﹐7世紀的藏語有-b﹑-d﹑-g﹑-m﹑-n﹑-等韻尾﹐到了現代方言﹐有的地方完全保留下來﹐如阿力克話仍有-p﹑-t﹑-k﹑-m﹑-n﹑-等韻尾﹔有的地方已丟失了一部分﹐如拉薩話保留了-m﹑-p﹑-3個韻尾﹐-t轉化為-﹐-n﹑-轉化為元音的鼻化。有的地方塞音韻尾都轉化為-﹐鼻音韻尾都轉化為元音的鼻化﹐如德格話。緬甸語也經歷了多種塞音韻尾轉化為-﹑多種鼻音韻尾轉化為元音鼻化的過程。彝語支語言的大多數地區﹐輔音韻尾和鼻音韻尾都已消失。苗瑤語族也存在韻尾簡化﹑脫落的趨勢。如中國境內的苗語一般已無塞音韻尾﹐鼻音韻尾也只保留了一個(在後元音後讀-﹐在前元音後讀-n)。在苗語石門坎話裡﹐韻尾已全部脫落。
漢藏語系一部分語言還保留有複輔音聲母。複輔音以二合的為多﹐還有少量三合的。二合複輔音主要有4種類型﹕鼻音加其他輔音(前後輔音的發音部位大多數相同)。如彝語涼山話的mb(飽)﹐納西語的nd〔上(去)〕﹐苗語高坡話的nt(布)。喉塞音加其他輔音。如拉珈語的ba(村子)﹐水語三洞話的n(臉)﹐布依語佯話的v(傻)。塞音(或鼻音)加邊音(或顫音﹐或濁擦音)。如壯語貴縣話的pra(菜)﹐mr(野果)﹐苗語高坡話的pl(五)﹐獨龍語的gl(掉)﹐佬語的p(山)。擦音加其他輔音。如羌語桃坪話的xt(蛋)﹐羌語麻窩話的st(七)﹐藏語道孚話的zgo(門)﹐藏語阿力克話的lo(肺)。三合複輔音如拉珈語的bl(摸)﹑格曼話的 khlo(翅膀)﹑嘉戎語的kra(細篩子)。複輔音以藏緬語族語言為最豐富﹐有上述3種類型﹔其次是苗瑤語族﹐有上述3種類型﹔壯侗語族只有上述兩種類型。其發展有簡化﹑脫落的趨勢。以藏語為例﹐7世紀的藏語有豐富的複輔音﹐不僅有二合的﹐還有三合﹑四合的﹐但發展到現在﹐有的方言(如安多方言)還保存較多的複輔音(最多的有90個左右)﹐有的方言(如衛藏方言)很多地方已無複輔音。其變化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脫落部分輔音﹐如藏文的 dgu(九)﹐bsad(殺)﹐拉薩話讀[k]﹑[s]﹔一是複輔音合併為單輔音﹐如藏文的gru(船)﹑drug(六)﹐拉薩話讀 [h]﹑[hu]。現代漢語除個別地區外﹐大都無複輔音。一些學者認為﹐上古漢語有豐富的複輔音。
藏緬語族有些語言﹐如彝語﹑哈尼語﹑僳語﹑拉祜語﹑白語﹑景頗語﹑載瓦語等﹐元音分鬆緊兩類。其作用主要是區別詞彙意義﹐有些語言還能區別語法意義。如載瓦語﹕kj(聽)─kj(使聽)﹐mj(浮)─mj(使浮)。鬆緊的差別常常還伴隨著聲調﹑舌位等方面的一些差別。如緊元音音節的調值比松元音音節略高﹐緊元音的舌位比松元音略低。有的緊元音後還帶有喉塞音。鬆緊對立的來源﹐一種是由於塞音韻尾的脫落﹐即帶塞音韻尾的元音﹐韻尾脫落後轉為緊元音﹐與原來不帶韻尾的松元音形成對立﹐如彝語支諸語言。一種是由聲母的清濁轉化而成﹐濁變鬆﹐清變緊﹐如景頗語﹑載瓦語。有的語言﹐緊元音存在松化的趨勢﹐如哈尼語的碧卡方言﹑豪白方言。
語法 漢藏語系各語言以詞序和虛詞為表達語法意義的重要手段。詞序比較固定。虛詞種類較多﹐在句中表示各種不同的語法意義﹐各語言都有一些形態變化﹐包括語音交替(輔音﹑元音﹑聲調等)﹐增添附加成分(前加﹑中加﹑後加)﹐重疊等各種語法手段。但除藏緬語族外﹐形態均不豐富。藏緬語族有些語言﹐使用大量的附加成分表示各種語法意義(如嘉戎語)。除形態變化較多的一些語言外﹐大多數語言劃分詞類的標準主要不是根據形態變化﹐而是根據詞的結合規則和詞在句中的功能並參考詞義。詞序是漢藏語言表達語法意義的重要手段﹐各語言的基本詞序有共同點﹐主語都在謂語前﹐但也有差異﹐賓語的位置存在不同的類型。漢語﹑苗瑤語族語言﹑壯侗語族語言是“主語+謂語+賓語”﹐而藏緬語族語言是“主語+賓語+謂語”。以“他煮飯”為例﹕
藏語(拉薩話)﹕kh(他)khla(飯)ski(煮)
景頗語(盈江話)﹕(他)a(飯)t(煮)(在)a(句尾詞)
哈尼語(綠春話)﹕ (他) x(飯) (煮)
苗語(黔東話)﹕ne(他)ho44(煮)k(飯)
勉語(來賓話)﹕ni(他)o (煮)a﹕(飯)
壯語(武鳴話)﹕t(他) a(煮)ha(飯)
侗語(榕江話)﹕ma(他)tu(煮)o(飯)
名詞作定語時﹐漢語﹑藏緬語族語言﹑苗瑤語族語言是“名詞定語+名詞中心語”﹐而壯侗語族語言是“名詞中心語+名詞定語”。以“弟弟的褲子”為例﹕
藏語﹕pcaomaph(弟弟)ki(的)khthu(褲子)
景頗語﹕kna(弟弟)a(的) lp(褲子)
哈尼語﹕(弟弟) (的) lh(褲子)
苗語﹕t(個)(弟弟)l(條) qh(褲子)
勉語﹕jo(弟弟)e(的)ho(褲子)
壯語﹕v(褲子)ta(個)nu(弟弟)
侗語﹕s(褲子) no(弟弟)
形容詞作定語時﹐漢語是“形容詞定語+名詞中心語”﹐而藏緬﹑壯侗﹑苗瑤等語族的語言一般是“名詞中心語+形容詞定語”(勉語有少數形容詞定語在名詞中心語前)以“新衣服”為例﹕
藏語﹕thulo(衣服)sp(新)
景頗語﹕pl(衣服)na(新)
哈尼語﹕phx(衣服)ph(重疊成分)s(新)
苗語﹕(衣服)xh(新)
勉語﹕sja(新)lu(衣服)
壯語﹕p(衣服)m(新)
侗語﹕u(衣服) me(新)
數詞或數量詞作定語時﹐漢語﹑苗瑤語族語言是“數量詞組定語+名詞中心語”﹐藏緬語族語言是“名詞中心語+數詞(或數量詞)定語”﹐壯侗語族語言的數量詞定語有的在名詞中心語之前﹐也有的在其後。以“一隻雞”為例﹕
藏語﹕ht(雞) i(一)
景頗語﹕(雞) la(一)
哈尼語﹕x(雞)h(一)m(只)
苗語﹕(一)t(只) qe(雞)
勉語﹕je(一)no(只)a(雞)
壯語﹕t(只) ka(雞)de(一)
侗語﹕(一)t(只)a(雞)
漢藏語系語言詞類上的一個特點是有量詞。除藏緬語族有些語言(如藏語﹑景頗語等)量詞還不太發達外﹐一般都有豐富的量詞。量詞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事物的單位和動作行為的量。此外﹐許多語言的量詞還兼表事物的類別﹑形狀﹑性別﹑級別等特徵。如阿昌語隴川話有表示事物類別和形狀的量詞﹕u(個)用於人﹔t(頭﹑只)用於動物﹔e(棵)用於植物﹔lu(個)用於圓形﹑塊狀﹑方形等物品﹔a(根)用於長條形硬物﹔kh(根)用於長條形軟物。壯語武鳴話有表示性別的量詞﹕ta(個)用於男青少年﹔ko(個)用於中年男子﹔t(個)用於青少年女性﹔m(個)用於中年女子。還有通過元音變化來表示級別的﹕je﹕表“小撮”﹐ja﹕表“大撮”﹔e﹕表“小條”﹐a﹕表“大條”。在壯侗﹑苗瑤語族裡﹐量詞還具有標誌名詞的冠詞性作用﹐有些名詞在使用時往往要在前面加量詞。如苗語黔東話的t(個)n(人)意為“人”﹐l(個)(房子)意為 “房子”。在廣州話裡﹐量詞也可以起冠詞作用﹐例如:“條棍呢﹖”(那根棍子在哪兒﹖)從來源上看﹐量詞大多來自名詞﹑動詞﹐如漢語的“碗﹑口﹑瓶﹑桌﹑背﹑挑﹑捆”等。藏緬語族有些語言﹐名詞稱量時用其自身形式當量詞(雙音節詞多數取後一音節﹐少數取前一音節)。如哈尼語綠春話﹕mj(眼睛)h(一)mj(只)意為“一隻眼睛”﹐l(橋)h(一)(座)﹕意為“一座橋”。量詞從少到多﹐從簡單到複雜是漢藏語系語言共同的發展趨勢。
漢藏語系語言有詞的重疊形式﹐在許多語言裡具有共同的特點﹐表現在重疊的範圍﹑作用﹑形式等方面。比較普遍的是形容詞﹑量詞的重疊。形容詞重疊大多表示性質﹑狀態的程度﹐如阿昌語隴川話的n(紅)和nn〔紅紅(的)〕﹐lu(圓)和lu lu〔圓圓(的)〕﹔勉語大坪江話的j(重)和jj〔重重(的)〕﹐p(白)和pp〔白白(的)〕﹐通常重疊表示程度的提高﹐但也有例外﹐在漢語廣州話裡可以表示程度的降低(必帶詞尾-te)﹐如pak pak tei(有點兒白的)。量詞重疊表示“每”的意思。如壯語武鳴話的po(個)和po po(每個)﹐pa(次)和papa(每次)。在許多語言中﹐名詞﹑代詞﹑動詞也能重疊。景頗語重疊名詞表示多數﹐如 phu(樹)和phuphu(有些樹)﹐ktho(寨子)和 kthotho(有些寨子)。載瓦語重疊疑問代詞表示多數﹐如(誰)─〔哪些(人)〕﹐xa(什麼)─xaxa(一些什麼)。彝語涼山話的人稱代詞重疊後構成反身代詞﹐如(我)─ (我自己)。(我們)─(我們自己)﹐漢語動詞重疊表示“做一做”﹐如“走走”﹑“打打”﹑“商量商量”。納西語動詞重疊表示“相互”﹐如l(打─ll(打架)﹐h(咬)─ hh(互相咬)。彝語涼山話動詞重疊表示疑問。如 l(來)-ll(來嗎﹖)﹐b(去)─bb(去嗎﹖)。
漢藏語系語言廣泛運用各種助詞來表達複雜的語法意義。首先﹐各語言有多種表示句子成分結構關係的助詞。其中有表示限制﹑補充關係的﹐有指明主語﹑賓語﹑主動者﹑被動者的﹐有用在表示處所﹑時間﹑工具等狀語後面的﹐等等。這類助詞使某些語序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如景頗語的形容詞定語加助詞後能夠移至中心語之前﹐賓語加助詞後能移至主語前。例如﹕ktho(寨子)k(小)﹐“小寨子”也能說k(小)a(助詞)ktho(寨子)﹐a(我)(他)phe(助詞)m(見)j(過)sa(句尾詞):“我見過他了”﹐也能說(他)phe(助詞)a(我)m(見)j(過)sa(句尾詞)﹐其次﹐各語言還有一批表示不同句式和語氣的助詞(語氣詞)﹐一般都用於句子末尾。例如漢語有“了”﹑“嗎”﹑“吧”等等。傣語(德宏方言)有h(嗎)﹑l(呢)﹑p(吧)﹑l(嘛)﹑l(啦)等﹐布努語有n(嗎)﹑l(啊)﹑(吧)﹑m(嘛)等。
詞彙 除藏緬語族有些語言(如嘉戎語﹑景頗語等)有較多的多音節單純詞外﹐漢藏語系大多數語言的詞主要由單音節的單純詞和多音節的複合詞組成。多音節的單純詞很少﹐其中有些詞在語音上有雙聲﹑疊韻的現象。如毛南語﹕tt(螳螂)﹐tuti(蜻蜓)﹐bub(蝴蝶)﹑motu(驚慌)﹐合成詞以複合式為主﹐派生詞較少﹐複合式一般都有並列﹐限制﹑支配﹑主謂等格式。還有一種特殊的四音格聯綿詞﹐其結構主要有AABB﹑ABAC﹑ABCD等格式﹐音節之間還有雙聲﹑疊韻的關係。如載瓦語﹕ (詳詳細細)﹑ikjjkj(參差不齊)﹑sopjo(糊裡糊塗)﹑nlmj(死心塌地)。中國境內由於使用漢語的人口多﹐分布廣﹐所以漢語以外的漢藏語系語言都普遍借用漢語詞。
參考書目
羅常培﹑傅懋勣﹕《國內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概況》﹐載《中國語文》﹐1954﹐第 3期。
馬學良﹑羅季光﹕《我國漢藏語系語言元音的長短》﹐載《中國語文》﹐1962﹐第 5期。
張琨﹕《苗瑤語聲調問題》﹐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1947。
Fan- Gua Li ﹐ A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Tai﹐Oceanic﹐Linguistics Special Publication﹐No.15.Hawaii﹐1977。
R . Shafer﹐ Introduction to Sino- Tibetan﹐Harrassowitz﹐Wiesbaden﹐196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7 11:14 , Processed in 0.188156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