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03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奇怪的民族分布现象?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4-30 09:15: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求助各位网友,我国一些地方奇怪的民族分布现象?如:贵州省凯里市的景颇族,江西省的黎族,福建省的苗族,新疆和静的藏族等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沙发
发表于 2006-4-30 09:19:00 |只看该作者

我想大多是有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的.如:


呼伦贝尔地区的俄罗斯族主要分布在额尔古纳市的室韦俄罗斯族乡、拉布大林镇、三河镇及额尔古纳河沿岸的一些村落。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签订,以额尔古纳河作为中俄两国界河,规定除猎户外,两国百姓不得随便越界,但仍有大批俄人深入中国境内采金、伐木、牧畜。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借口出兵进犯,沙俄沿东北边境大举入侵,额尔古纳河右岸沿边卡伦皆被焚毁,官兵逃散。在边防空虚的情况下,大量俄国移民流入额尔古纳市境,到1907年已达1000户以上。中东铁路施工时,俄国招募大批华工前往俄国境内筑路,很多工人与当地俄国女子成婚,其后返回额尔古纳河右岸定居。俄国十月革命后,许多白俄贵族越过西伯利亚,逃亡到额尔古纳河畔,部分人渡河进入额尔古纳市境定居。到本世纪20年代以后,额尔古纳市境内俄侨已达万人之多,形成了30多个由俄侨组成的村屯和一些中俄杂居的居民点。民国初年,冀、鲁等地遭受水旱灾害,相当数量的青壮年农民闯关东来到额尔古纳河地区。中俄男女青年在生产、生活中频繁接触,交往日密,最终结为夫妇。至今,其后裔已繁衍到第四、第五代。

  2003年,呼伦贝尔市俄罗斯族人口为441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板凳
发表于 2006-4-30 09:22:00 |只看该作者

请各位网友多提供相关资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

听众

2876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06-6-11
注册时间
2005-6-10
地板
发表于 2006-4-30 16:00:00 |只看该作者
江西有黎族?福建有苗族?大概是个别分布吧?

苏州事 苏州情 Soucaosi Soucaochin 推荐订阅《苏州杂志》 详情请看www.szm.com.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5#
发表于 2006-5-7 04:56:00 |只看该作者

明天就是东正教的“巴斯克节”(复活节)了,78岁的曲长山老汉忙着给村里的节日聚会准备彩蛋。碰彩蛋是他们民族彼此祝福以及行酒令的一种特别仪式。曲长山还有个顺口好记的俄罗斯名字,叫伊万·瓦西里诺维奇,他是内蒙古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民族乡尚在世的第一代华俄后裔中年龄最大的老人。曲长山的父亲曲洪生是河北新城人,20世纪初为谋生计“闯关东”,来到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畔,与善良能干的俄罗斯姑娘阿妮卡相爱结婚,并定居俄罗斯,1957年曲洪生随儿子曲长山从前苏联迁回了中国。曲长山的妻子也是华俄后裔,长子曲德欣今年已50岁,是恩和俄罗斯民族乡的现任乡长。
像曲长山老人这样的华俄后裔目前在恩和乡以及周边的十里八村共有2000多户将近1万人。他们是19、20世纪中俄关系史最好的见证。19世纪末,沙皇俄国为修筑东清铁路,从中国山东、河北等地招募了大批华工到东北,一些“闯关东”的中国内地贫苦农民也来到额尔古纳河流域采金和经商,沙俄贵族和资本家涌入中国东北开矿、经商,普通俄国农牧民也时常越境放牧打草,并逐渐在中国境内定居下来。当时,额尔古纳右旗境内没有中国姑娘,所以中国工人便和俄国姑娘通婚,有的俄国姑娘也过河来找中国人结婚。俄国十月革命后,一部分在俄国娶妻安家的华工携眷回到中国,在额尔古纳河东岸或南岸定居。同时也有许多俄国人为逃避革命后的内战越境侨居中国,这其中又有不少俄国青年与中国人结成夫妇。在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同志+兄弟”的时期,有大批华俄家庭迁回中国,曲长山一家就是其中一员。在中苏交恶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华俄后裔的处境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在中国的十年动乱里蒙受了一些不白之冤。自从中苏(俄)关系改善后,额尔古纳河两岸的正常交往又恢复了。

今天,华俄家庭的第三代基本都已成年,有的已经四世同堂。最早的华俄家庭的组合模式一般是:丈夫是中国人,妻子是俄国人。生下孩子后,父亲要给孩子取个中国名字,母亲因信奉东正教所以要给孩子再取一个俄罗斯教名。第一代华俄后裔基本上是受过东正教洗礼的,语言上虽说是俄汉兼通,但俄语的精通程度明显优于汉语。第二代华俄后裔大都在中国出生,虽然有些家庭还给他们取了俄罗斯名字,但东正教文化对他们影响已经衰微,不过,家庭中俄罗斯传统习俗的影响仍然较强。到了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由于接受的是中国式教育,无论是语言还是风俗习惯,这些后裔都更像中国人了,春节吃饺子、拢旺火都成了他们生活习俗中的一部分。
恩和乡代表了目前生活在中国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华俄后裔的基本生存状况。这里的大部分居民是国有农场的职工,这种集体劳作和经营方式比较适合当地地广人稀的环境特点,单靠一家一户的力量根本无法耕作大面积农田。当地的机械化作业水平比较高。大型农机和庄稼归国有农场所有,小型农机、牲畜以及房前屋后的菜园均为各家各户财产。在国有农场工作收入比较稳定,生活有保障,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人民币左右,这个水平在内蒙古地区算是中等偏上了。如果有职工不想在某一个国有农场工作了,也可以离开,但是需要每月交给农场100多元钱,因为他日后的退休金还是要由原单位发放的。也有一些三四十岁的居民凭借着自己对俄语的精通,到俄罗斯境内去经商或充当翻译,日子则会更宽裕些。界河两岸有小规模的贸易往来,中国境内产的小麦和油菜籽有一部分运到河对面去,俄罗斯那边也运来像毛皮这样的特产。年轻一代跟河那边的亲戚已经很少走动了,只有老辈人还惦念着那些旧日的亲友,时常回想起那段渐被尘封的时光,这里面有苦痛,有幸福,也有不少遗憾和憧憬。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6#
发表于 2006-5-7 04:58:00 |只看该作者

最早的华俄家庭的组合模式一般是:丈夫是中国人,妻子是俄国人。生下孩子后,父亲要给孩子取个中国名字,母亲因信奉东正教所以要给孩子再取一个俄罗斯教名。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3 01:16 , Processed in 0.252718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