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功挖掘推广原生态民歌
www.gxnews.com.cn 2006年3月10日10时12分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蒋林
“开发新民歌,不忘老民歌”。这一直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不变的宗旨。自1999年以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不但汇聚词曲名家创作了《大地飞歌》、《梦壮乡》、《山歌牵出月亮来》等100多首脍炙人口的新民歌,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广西的原生态民歌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挖掘、整理和推广,使许多失落的民歌得以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舞台上再现,成为传承中国优秀民歌的巨大平台。
两大纪录片引发“真正民歌”
男:姑娘,你从哪里来?
女:很远的地方。
男:来山里干什么?
女:找歌。
男:找什么歌?
女:你会唱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歌吗
男:会呀。
女:那你唱一首我听听。
一对男女的对白将音乐纪录片《温飘贝哲》的红盖头轻轻撩起。
2005年底,这部由南宁市电视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组委会联袂打造的全景式音乐纪录片,先后获得了四川国际电视节“印象中国——观众最喜爱节目奖”,2005年亚洲电视节最佳摄影奖提名奖等5项大奖,并在中央电视台及全国各省市电视台播出。
在漫长的岁月里,广西各民族兄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创造了浩如烟海的原生态民歌。《温飘贝哲》历时两年的打磨,剧组行程3万多公里,收录了壮族、仫佬族、花蓝瑶、侗族、花苗、仡佬族、毛南族、白裤瑶、京族等广西最有特点的民族的原始民歌。
“温飘贝哲”源于壮语,意指“歌声越飘越远”。说到这部片子的由来,不得不提到它的姊妹片《伦格飘贝》(壮族语意为歌声飞出大山外)。2001年为了配合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宣传工作,南宁电视台组成强大的拍摄小组到那坡县对原生态民歌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挖掘。两个月后成功完成了“黑衣壮”少女组演唱的原生态歌谣的拍摄。这部以那坡县“黑衣壮”姑娘期盼参加民歌节为素材制成的音乐纪录片《伦格飘贝》,先后获得了2002年布达佩斯第二届21世纪国际音乐电视艺术节评审团特别奖,2003年中华世纪大采风全国纪录片银奖及“五个一”工程“五象奖”等5项大奖。中央电视台还以此模式策划了文艺强档节目《魅力12》。《伦格飘贝》在全国范围内唤起了人们对广西民歌的重新认识,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什么才是真正民歌”的讨论。
两大纪录片成淘金富矿
2003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之前,侯长明导演又接到了新的任务,要求他继续配合民歌节挖掘并推出广西原生态民歌。这次侯长明的目的是将广西11个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民歌串成一条光彩夺目的项链。最初,整个剧组在桂北一带走了大半个月,却无功而返。在一些村寨里,竟无人会唱本民族原生态的歌曲。当地的老百姓说,现在年轻人根本就不可能再学原生态民歌,大多都外出打工挣钱了。大家由此感叹:现在原生态民歌难找!
回到南宁,拍摄小组探访了众多在广西原生态民歌研究方面有建树的业界人士,并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跑遍了大半个广西,足迹遍布龙胜、三江、融水、龙州、南丹、宜州、隆林、钦州等县市的数百个乡村。
金秀瑶族自治县有着丰富的原始民歌资源,但交通极不便利。拍摄小组必去的六巷乡只能从临近的象州县翻山越岭绕进去,进去之后再分批次地动员当地群众进行演唱,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辛劳动,才采集到《采茶歌》、《吉冬诺》、《黄泥鼓舞》等一批既有代表性又有观赏性的原始民歌。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为了不留下遗憾地将民歌和人文风景都完整地记录下来,一个地方跑上两三趟是常事,多的甚至跑了七八次才能采集到所需的素材。在隆林县常么乡,拍摄小组用镜头记录下了仡佬族最后一个会演唱本民族原始民歌的老人演唱的《摇篮曲》;在宜州市,采风组找到了当地惟一一个会扎水车的老人并记录下了他人生最后一次扎水车的过程……在各地市的努力帮助下,采风组前后收集了《侗族大歌》、《芦笙踩堂》、《三声部民歌》、《酒歌》、《天琴民歌》、《情歌》、《采茶歌》等数十首民歌及两千多分钟的原始影像资料,保留了第一手详实的足以能全面反映广西原生态民歌的资料。《温飘贝哲》较《伦格飘贝》在表现手法上更具创新。近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那坡黑衣壮、多声部合唱等极富特色的原生态民歌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伦格飘贝》、《温飘贝哲》功不可没,这两部纪录片为民歌节各大晚会的编创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南宁国际民歌节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刘莉玲表示,今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除继续在《伦格飘贝》和《温飘贝哲》两大纪录片里淘金外,还将抽调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长达数月的采风活动,力争挖掘到更多优美动听的充满广西各民族特色的民歌在《大地飞歌2006》的舞台上展示。
作者: 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