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南宁市图书馆网站
http://www.nanning.gov.cn/2856/2005_7_18/2856_70195_1121681582638.html 南宁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民族融合史。南宁自古以来就是以壮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地方,共有壮、汉、苗、回、满、侗等35个民族。
上期(7月11日10版)本版介绍了先秦至民国时期,南宁市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其实,更多汉人入居南宁,是在解放后。解放后,相继有大批解放军转业留下,还有大批外地的汉族、回族、苗族、瑶族等34个少数民族的干部、工人和科技人员调入南宁。20世纪50年代,国家还先后从上海迁来一些工厂,后组建成南宁罐头食品厂、南宁市糖果厂、南宁橡胶厂、南宁市衬衣厂、南宁市钢精厂、南宁市皮革厂、广西民族印刷厂等7个工厂。1958年南宁人口从1949年的9.2万人增至554349人,增长了6倍。因此,解放后是大批汉族入居南宁的新时期。到2004年,南宁市有人口总计636.1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73.3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8%;壮族362.3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6.96%。
民族融合的进程,充分体现了南宁壮族是一个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最善于吸纳外来民族先进文化的民族,也是最善良淳朴,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民族。在民族融合的进程中,不断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推动南宁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
生产:互相学习
在生产上,南宁壮族先民在春秋战国时,就懂得利用和开发当地资源,掌握了野生水稻的栽培技术,创造了稻作文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南宁市区和武鸣县、邕宁区、良庆区等境内先后调查发现了三十多处新石器时期大石铲这种复合型农耕生产工具遗存和地点,就表明了这一点,如今南宁带“那”字开头的地名,如那龙、那马、那楼、那陈等,就保留了稻作文化的历史遗存(“那”字是壮族“田”的意思)。南宁壮族创造了大石铲文化、青铜文化和壮锦织绣工艺;发明了适宜当地潮湿气候条件下居住的“干栏”房屋;创造了形式各样、内容丰富的民间文学和古壮字。
自秦汉以来,随着中原大批汉族的南迁,带来了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改变了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牛耕、灌溉、肥料得到推广。壮族人民与汉族和睦相处,共同开拓邕江两岸的荒原沃土,辟成万顷良田,修筑坝塘水库。著名的有宋皇元年(1049年)邕州司户参军孔宗旦组织修建的铜鼓陂工程,灌溉面积4000余亩。
汉族与壮族在共同生产中,互相学习,郊区的汉族,掌握了水稻和各种农作物栽培技术,大力发展园圃业;城西北的汉族以种甘蔗而著称,称“蔗园人”。壮汉人民共同创造和提高纺织技术,宋朝的“子”布闻名遐迩,大量运往中原;还有吸取了中原的传统纺织技术,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点的享誉中原、被列为贡品的精美壮锦,世称“南方之上服”。而青铜文化最典型的就是铜鼓的铸造,解放后,在南宁市出土了十几面各种形制的铜鼓,分别制作于东汉至两晋时期、三国至两晋时期、南朝时期、隋唐各个历史时期。从铜鼓纹饰看,青蛙塑像具有壮族民族特色;雷纹、云雷纹则受中原文化影响。南宁出土的铜鼓的形制及花纹的特点,反映了壮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合和发展、交流与合作。
教育:传授儒学
在教育上,从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间(1905年),南宁设立的学校,大致为府学、县学、书院、社学、义学、私塾。有文字可考的为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在五花岭(今红星影城一带)设立的南宁府学宫,传授儒学和儒家思想,习汉文、写汉字。明清时南宁城著名的书院有明朝理学家王守仁(王阳明)开办的敷文书院及其他书院近十多所。
文化:兼容开放
在文化方面,南宁的地方戏曲是从清道光、咸丰年间,受湖南祁戏的影响,逐渐形成了邕剧,曾经盛极一时。随着粤剧从广东传入,在城乡流行。解放前,南宁有大众娱乐场所如新世纪戏院等13家。民间传统的平话山歌、八音音乐、舞龙狮、跳师公戏等也相当活跃。在语言方面,随着汉人大量入邕,各民族杂居,互相融合、渗透,壮汉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原南宁远郊及武鸣、邕宁、良庆等乡镇集市贸易交往,以当地的壮语方言为主要用语,附近的汉族居民多数会说壮话;原近郊贸易交往多用平话(一种古代山东与南宁当地方言互相渗透重组而成的一种汉语方言)。明清时期,沿海地区工商业较为发达,随着通商门户的开放,许多广东人纷纷入邕以求获利,这些人以操粤语为主,其后,跟当地土话结合,形成南宁白话,市区贸易、社交用语均以南宁白话为主,普通话也普遍通用。此外,武鸣县城及县府城镇社交用语主要是柳桂方言的“官话”,南宁下廓街居民也操官话,名曰“下廓街官话”。目前,各种方言在南宁均可以通行,没有排斥现象。这是南宁兼容性、吸纳性、开放性的有力表现。
上述南宁各民族融合的历史,表明了南宁是一座民族融合的大熔炉,南宁壮族的崇尚先进和容异的心理,形成了壮族文化的多元性、兼收并蓄和“似壮非壮、似汉非汉”的特点,体现了壮族人民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和积极创造的优秀品质,正是这种优秀品质使壮民族能够在中国西南这片土地上稳固发展成为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文化比较先进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