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614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大明山——龙母文化的发源地

[复制链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9-13 22:3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大明山——龙母文化的发源地


——解读壮族圣山的文化遗传密码

壮族在线总顾问·特约记者 谢寿球

蛟龙创造出泉源,僚三妹创造出爱情。

——《布洛陀经诗》

壮族在线2005-09-13讯

大明山是壮族的圣山。

大明山的壮语名字叫“岜是”,最早记载大明山的汉族古籍《太平寰宇记》把它音译为“博邪山”。“岜”在壮语中是山的意思,“是”也写作“社”,是社神或祖宗神的意思,“岜是”直译就是社神山或祖宗神山。

大明山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数千年来,她美丽的山水孕育出了周边地区无数奇特的文化现象,随着武鸣马头元龙坡遗址、全苏勉岭遗址、安等秧遗址、两江独山岩洞葬遗址、陆斡岜马山岩洞葬遗址等壮族古文明遗址的发现,人们对大明山神秘面纱后蕴藏的文化内涵有了新的认识,许多学者深入大明山地区考察,试图解读她那神秘的文化“遗传密码”。

最近,记者跟随大明山旅游开发者的脚步,也投入了解读大明山文化密码爱好者的行列。

镌刻在大明山深处的“掘尾龙拜山”故事

在大明山下的武鸣县马头镇,随行带路的庙口村村民陆叔指着龙头峰东面的一座坟墓形的山峰介绍,这就是当地著名的“莫乜掘”山, “莫乜掘”是壮族地名,译成汉语就是“秃尾龙母亲的坟墓山”。“秃尾龙”壮族叫“特掘”,“特掘扫墓”这一个故事在壮族地区流传很广,但像大明山地区这样确指具体地名的却很少。除了“龙母坟”之外,大明山地区与“秃尾龙”故事相联系的地名还很多,如罗波镇的罗波潭叫“龙窟”,传说是“秃尾龙”居住的“龙宫”,罗波镇布凌村的水潭传说是“特掘”化龙的地方,大明山的龙头峰是“秃尾龙”叩头拜母的地方,龙尾瀑布传说是“秃尾龙”扫墓时为母亲挂的挽幛……众多的与“秃尾龙”和龙母的地名使记者产生了大明山龙母的故事是珠江流域龙母和“秃尾龙”故事原创版的猜想。

武鸣县罗波镇的罗波潭

流传在大明山地区的“秃尾龙拜山”故事梗概如下:

很久很久以前,在大明山下的一个村子里,有个贫穷的“娅迈“(壮语寡妇的意思),经常到野外挖野菜。在一个十分寒冷的冬天,她在挖野菜回来的路上,看见一条身上发光长得很奇怪的小蛇,蜷伏在路边快死了。她很可怜它,就把小蛇捡回家烘暖,喂它吃东西,小蛇慢慢恢复了元气。

“娅迈”把小蛇养在家里,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护理它。小蛇逐渐长大了,“娅迈”的茅棚已装不下它了,尾巴往外伸出去一大截。娅迈告诉小蛇,只有砍去一截尾巴才不会越长越长。小蛇点了点头,娅迈就拿起菜刀砍断了小蛇的一小截尾巴。小蛇于是变成了秃尾巴的蛇。壮话把秃尾巴称做“掘”,“娅迈”于是给小蛇起名叫“特掘”,人们按照壮族的习惯把“娅迈”叫做“乜掘”(“乜”在壮语中是母亲的意思)。

“特掘”的尾巴虽然不再加长了,但身体却越长越大,茅房快给挤破了,吃的也越来越多,实在难以再养了。“乜掘”只好把它送到河里去谋生。

“特掘”走了以后,“乜掘”的门前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出现鲜鱼和鲜果,人们都猜测是“特掘”送上门的。“乜掘”的生活慢慢富起来,成为人们崇敬的仙婆。  

后来,“乜掘”年老体弱病死了,村里人刚想来为她办丧事,即见狂风大作,雷雨交加,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昂头摆尾凌空而下,把“乜掘”抬到大明山安葬了。人们于是把这座山叫“莫乜掘”(壮语“莫”是坟的意思)。

“乜掘”安葬以后, “特掘”每年三月三前后都上大明山为“乜掘”扫墓。“特掘”扫墓时大明山地区就会风雨雷鸣。风雨过后,连绵的大明山脉到处瀑布飞泻而下,这是“特掘”为母亲高悬的白色挽幛。晚上,瀑布奔流的轰鸣声,是“特掘”在祭奠养母举行闹龙殿的仪式。

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龙母起源的故事。这一个故事在两广地区有不同的版本,但都叫做《掘尾龙拜山的故事》。记者对这些不同的版本的龙母起源的故事进行对照分析后发现,大明山的龙母故事最为具体确切,并且地理环境与故事的背景最为吻合:背靠大山,邻近有深潭和通大河的河流。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大明山地区“特掘扫墓”的故事最具有古越人文化的特色,它的地名、人名都是壮语词。全国学术界已一致认定龙母文化是古越人文化,因此可以认定大明山地区“特掘扫墓”的故事就是珠江流域龙母传说故事的原版。事实上所有的龙母故事即使流传在汉语地区的故事都带有鲜明的壮族文化特色,“掘尾龙”的“掘”字就是壮语借词。显然在这些不同版本的龙母故事中,只有大明山流传的龙母故事才是所有龙母故事的源头,是原生态的龙母文化。

龙母村和龙母河

藏在历史深处的大明山龙母村

在清代编篡的《武缘县图经》中有一幅标有“龙母”地名的地图,龙母村位于大明山脚下的雷江圩附近,属于现在的武鸣县两江镇管辖,但在这张清代的地图上,武鸣县的两江圩尚未出现。龙母村现在的名字叫龙英村,是70年代时龙母村与邻近的英俊村合并时改的名字,后来两村分开,龙母村就沿用合并时的名字,但是远近乡亲仍叫龙英村为龙母村。龙母在清代曾是繁华的圩市,以演邕剧闻名大明山地区。现在两江圩和龙英村还存留有清代和民国初年记载龙母圩的碑文。

龙母村门牌5号

清代龙母村地图

记者最近专程到龙母村采访,看见満村的门牌上都写着“龙英村旧龙母”的字样,看来,龙母村的名字並非虚传。最令人惊奇的是在龙母村北面路口竖有一块雕着蛇头的图腾石,图腾石的石质为花岗岩,估计是明代前的文物。整个雕刻的风格古朴传神。村民都言之凿凿地说,这就是“掘尾龙”“特掘”,是古时传下的守护神像。龙母“乜特掘”也是他们村的人。流经龙母村边的河叫龙河,壮语名为“达鳄”是蛇河的意思。龙河是武鸣河的上游,发源于大明山渌达峡谷,南流与右江汇合再与左江汇合成邕江。

龙母村图腾石

龙母村附近的蛇溪峡谷口有一个龙母庙,传说古时候龙母庙在大明山上,乡亲们上山祭祀很不方便,都纷纷提议在山下修一个龙母庙。后来龙母显灵,发了一场大洪水,把山上龙母庙的碑冲到了山下现在龙母庙的位置,于是大家就在这个位置上建起了新的龙母庙。

龙母村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著名的独山战国岩洞葬恰好位于龙母村的旁边,这恐怕不是偶然的巧合。

著名的广西考古专家郑超雄先生最近对龙母村进行了考察,他认为龙母村是珠江流域绝无仅有的以龙母命名并以龙蛇为图腾的村子,它的文化内涵非常深厚,值得进一步挖掘研究。

融进人们心灵中的龙母和龙子崇拜民俗

清代编撰的《武缘县图经》卷三记载:“龙母庙,县境乡村多有之,祀秦女龙母温夫人”。这一记载证明大明山地区所供奉的龙母神和梧州、广东等地的龙母神是同一个人,并且从这一记载也可看出,龙母崇拜民俗在清代前就已盛行。

记者在大明山下的两江、马头、罗波等乡镇采访时发现,许多村子都有龙母庙和龙神庙的遗址,现在新建的庙宇中也多有龙母或龙神的神位。罗波龙窟潭的罗波庙正殿祭祀的神祇虽然是古思恩府土官岑瑛,但是进门的两侧殿却分别供奉龙母和观音。

《武缘县图经》关于龙母庙的记载

大明山下有一个传说,认为唐代大明山地区的大首领韦厥的壮语意思就是“姓厥”,“厥”即秃尾龙“特堀”,也即以龙为姓。历史上陆斡镇琴筑泉边有一个高祖庙,祭龙母和韦厥,对此《武缘县图经》评论说:“县东北半多韦姓,或者厥的苖裔,故称高祖与?”这一现象说明,大明山地区的许多韦姓壮族人都认为自己是龙的直系传人,是龙母的后代。

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有一个独特的民俗:忌讳吃蛇和杀蛇。一些受外来人影响的年青人杀蛇吃蛇都会受到老年人的责骂。他们传说吃蛇会遭到灾异的报应,在家煮蛇烟尘落下会中毒。这一民俗与珠江流域的民众以蛇为佳肴大相径庭,只有沿江的部分蛋家人的风俗与大明山地区的壮族民俗相同。所以有一些民俗专家认为,只有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和沿江的蛋家人才是真正的“龙的传人”。

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和汉族人扫墓的时间也不相同,壮族人是以“特掘”扫墓的三月初三那一天做为扫墓的节日,而汉族则是以清明那一天作为扫墓的节日。壮族扫墓的习俗是以五色糯米饭做祭品,传说这是因为“特掘”是五色龙的缘故。大明山“特掘扫墓”的民俗对壮族文化影响很大,据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教授介绍,80年代在北京的壮族代表在研究为壮族设定一个法定的节日提案时,就是根据“特掘扫墓”的故事而提议将三月初三作为壮族的法定节日的,后来这一提案获得了自治区政府的批准。可以说壮族的三月三是源于龙母文化。

龙母崇拜文化在大明山地区深深地扎根于广大乡村和群众之中,这一现象在珠江流域是罕见的。

神秘的元龙坡商周“龙形”玉雕

大明山下的两江、马头、罗波、陆斡一带在先秦时代是壮族先民骆越族的一个大聚落,在这里的元龙坡一带发现了700多个商周至战国时代的壮族古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文物和。郑超雄先生在他的新作《壮族文明的起源》中认为,大明山下的两江镇至马头乡一带是壮族的一个古方国,是壮族文明的发源地。在元龙坡的一个贵族墓中出土了一个广西历史上最早的玉雕,这一玉雕像一条蜷曲的鳄鱼。在这些古墓中还出土了上万片状如鱼鳞一样的玉片,这些玉片每一片都有一个细小像头发絲一样的小孔,一些专家认为,这就是龙鳞玉衣的玉片,是最尊贵的殡葬衣饰。这些以龙为装饰的文物的出土,说明远在商周时代,龙就成为壮族先民崇拜的图腾。

出现龙崇拜文物的元龙坡恰好位于大明山“龙母坟”的山脚下。这又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为什么广西的龙文化不产生在出现了贝丘遗址和大石铲文化的邕江和郁江大河边,而出现在一个高地上的方国呢?

郑超雄先生在他的新著《壮族文明的起源》一书中这样解释:在新石器晚期,全国出现了一次大范围和持久的洪水期。使古邕江、郁江、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成了一片泽国,人类文明于是向高地转移。

这一场洪水在汉族古籍和壮族《布洛陀经诗》中都有过记载。洪水的猖獗使从们产生了制服洪水的强烈愿望,这便是大禹治水等传说和故事产生的原因。也是龙母故事产生在大明山地区的历史原因。后来大洪水逐渐消退,发生在高地上的青铜文明便逐渐向平原转移,龙文化也逐渐向沿江平原传播。

许多专家认为,西江的龙母传说龙母姓温,是秦时代从西江上游漂流下来的。秦时代越人无姓,之所以有龙母姓温的传说,是由于龙母故事产生于温水流域的缘故。古温水流域正是大明山水系所在的右江和邕江流域。

最近,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区管理局邀请了包括经济学家黄承、壮学家赵明龙、考古学家郑超雄、生态学博士文军、社会学家苏华清等各有关学科组成的专家组对大明山地区的龙母文化资源进行了考察和研究,一致认为大明山地区是重要的龙母文化发源地。

原来大明山的美丽山水中蕴藏着这么的故事。走近大明山,解读她的文化基因,我才真正了解了她的博大和圣洁。大明山,你是珠江的母亲!你是壮族的祖宗神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4 10:19:17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沙发
发表于 2005-9-13 22:45:00 |只看该作者

其他相关图片(一)

龙母河



龙母庙



龙母神位



龙母神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4 1:06:18编辑过]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板凳
发表于 2005-9-14 01:11:00 |只看该作者

其他相关图片(二)

布凌村旧庙址



感应庙额匾


龙母村戏台


龙母圩碑


罗波庙


蛇溪风光


小龙身


小龙头峰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0

听众

2676

积分

热心贝侬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08-2-4
注册时间
2005-6-20
地板
发表于 2005-9-14 07:13:00 |只看该作者
总顾问辛苦了!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9-7-18
注册时间
2002-5-23
5#
发表于 2005-9-14 11:19:00 |只看该作者
拜读中!!

土地 民族 家园 母亲 http://blog.163.com/gaisi1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6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7-4-9
注册时间
2004-4-19
6#
发表于 2005-9-14 21:25: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上林也有这个传说,不过我是在小时候听奶奶说过,早忘记了,可是我前段时间就试着学用壮文写过一篇这个传说,当然大部份都是我自己编的,因为我奶奶说的我基本不清楚了,只记得个大概,然后我自己加编了一个故事,哈哈,这也将是一个新版本哦。。。。。。

向布洛陀祈祷!!向侬智高致敬!!向傣僚勇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7#
发表于 2005-9-16 17:51:00 |只看该作者
看起来那个龙母神像该重新设计制作啦,要做成壮族老婆婆的样子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6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7-4-9
注册时间
2004-4-19
8#
发表于 2005-9-18 14:18:00 |只看该作者
唉几千年的汉文化侵蚀,什么可能再改变得了呢。。。。。。。。。。。

向布洛陀祈祷!!向侬智高致敬!!向傣僚勇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1092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10-11-27
注册时间
2005-11-5
9#
发表于 2005-11-12 01:09:00 |只看该作者

万分感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641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8-9-1
注册时间
2006-8-18
10#
发表于 2006-8-19 01:18:00 |只看该作者
壮族文化也是原远源长,值得研究和发扬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4-20 19:45 , Processed in 0.137770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