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壮 族 龙 母 文 化 ——作者:郑超雄
20年前,我在大明山南麓的武鸣马头镇进行考古发掘,就意识到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据《武鸣县志》记载:前清及民国时期,群众经常在马头镇附近的土岭上挖到青铜剑,当时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解放后,广西有了自己的考古队伍,第一个考古学专家黄增庆教授就是武鸣人。经过考古发掘,在大明山脚下发现了大批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墓群,并且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陶器、玉石器。这次应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和大明山管理局的邀请,考察了该地区的龙母文化,发现这里的龙母文化与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叠合在一个共同地域内,先秦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核心同时也是龙母文化的核心。2003年,中共广西区党委宣传部成立西江文化研究课题组,我是专家组组长,带队考察了西江地区的龙母文化,经比较思考,初步认为,两地的龙母文化都源于古代骆越民族的蛇图腾崇拜。秦汉以后,西江地区的龙母文化逐渐衍变成汉龙系统,大明山龙母文化则仍保持着骆越龙系统,也可称为壮族龙系统,两者之间存在着源和流的关系。现就上述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一 大明山龙母文化圈内的考古学文化遗存
武鸣县的马头镇、罗波镇、陆斡镇、两江镇是环大明山龙母文化分布区,在这个文化区域内,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是目前已知在广西地区最丰富的,现择要介绍该地区的考古发现。
1 商代牛头铜卤
1974年1月,在武鸣县全苏村勉岭发现,属商代从北方传来的器物,是群众在岭上开荒种地时发现的,当时初步认为是窖藏之物,后经广西文物工作队现场勘察,推测是一处墓葬中出土。
2 商代青铜戈
1974年在武鸣县马头镇那堤村敢猪岩出土,属北方传来的器物。估计敢猪岩是一处商代岩洞葬,青铜戈是陪葬之物。
3 元龙坡商周墓群
在马头镇东北约500米的元龙坡上,1985年至1986年发掘,共清理350座墓,整个墓地约有500座墓以上。出土器物1000的件,青铜器最多,另外还有陶器、玉器、石器。据碳十四测试,其最早年代为商周,最晚年代为春秋时期。出土的青铜卣、盘属礼器类器物;墓内还出土有6套铸造铜器的石范,证明在商周时期大明山地区已有青铜铸造业;另外还出土有2枚铜针,专家认为是我国最早的针灸用针。
4 安等秧战国墓
在元龙坡墓地西南面约1.5公里。1985年发掘,共清理86座墓,出土文物205件,其中青铜器86件,铁农具1件,陶器54件,玉石器54件。有一件铜片用麻布裹,这是岭南地区发现最早的麻布实物。出土的陶器,大部分有刻划文字符号。
5 岜马山商代岩洞葬
在陆斡镇覃内村岜马山,1986年发掘,共有5座墓。出土文物95件,有陶器、石器、玉器,发现的石戈最重要,是文明社会垄断性文物。
6 独山战国岩洞葬
在两江镇三联村伏帮屯独山上,1986年发掘。出土文物15件,主要是青铜器,有剑、钺、戈等,另外还有陶器、玉石器。
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说:岭南有自己的青铜文化,有自己的“夏商周”。环大明山发现的青铜文化遗存、遗物,印证了苏教授的观点。我在今年出版的《壮族文明起源研究》书中,认为马头地区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了早期国家形态,将其定名为“马头方国。”只有统一的君主才能出现统一的宗教,龙母神在大明山地区广泛流传,应当与早期的马头方国有一定联系。
二 与蛇图腾崇拜相关的考古遗存和遗物
1 船形墓
元龙坡发现有两座船形茎墓,即是将墓穴制成船的形状。其中的56号墓最明显,此墓长4米,宽74厘米,深1.2米,东西方向,两端有生土二层台且尖翘,整体形如船。随葬品有铜矛、陶罐、玉环等共7件。此墓系该墓群中的大墓之一,位置在坡的顶部,属于最高的墓群中心部位,具有特殊的宗教意义,说明马头方国骆越人,常在水中渔猎,遭到毒蛇伤害难以避免,因而崇蛇为图腾神。
2 蛇形图案
元龙坡出土的1件石范上,刻划有两蛇相背的图案,蛇的首尾各圈曲成椭圆形状。在岜马山出土的一件陶纺轮上也有类似的图案,但其线条采用凿点连成整体图形,密密麻麻阳的凿点无疑是蛇鳞的象征。
3 蛇形玉雕饰
元龙坡316号墓发现的玉雕佩饰,是该墓地发现的惟一的一件玉雕,工艺非常复杂精细。玉雕佩饰呈椭圆长形,通长8.4米,最宽2.50米,厚仅有0.2厘米。通体磨制光滑,洁白细净,纹饰采用镂空、琢磨、切割等工艺。在约20平方厘米的面积上镂空四个圆形或椭圆形孔眼,每个孔眼都有独立的个性造型,由这些不同的个性造型组成协调的画面。从整体看,中间孔眼呈椭圆形又拖长条尾状,似蛇蜷曲之像,两侧的圆孔又似某种凶猛兽类的眼睛。这是高度图案化的蛇形像。
4 唐代龙母庙遗存
在马头镇陆上屯大明山脚下,现在叫大明山神庙,又有称为纣王庙的,也有称为韦厥庙的。据群众说,原来庙中主神为龙母,两侧分别是韦厥和韦敬办各牵着一匹马。庙的遗址前面有一个大草坪,直至今日,每年都有上万人在此举行祭龙母诞的活动。由此可知,此庙最早应是龙母庙。此庙已于早年毁坏,目前仅留有一些基址和建筑物。其中有件石柱础,大小尺寸相近,圆形,直径57厘米、厚26厘米。上面与周围琢磨加工光滑平整,底部保留有原石面。这种加工风格与上林智城峒唐城发现的石刻相近似。应是唐代文物。另外,在立庙址内还拾到唐代布纹桶瓦,说明此庙在唐朝时期就己有存在,是岭南地区目前所知最早的龙母庙遗址。
5 明朝石蛇像
在两江镇龙母村龙母潭旁边。用整块石头雕刻而成,高约1米,整体如一只大蟒蛇,嘴、眼特别形式,当地人称为特额。石蛇原在龙母村龙母庙内,后庙毁被埋在土中,前几年群众才将其挖出,竖立在龙母潭旁边。刻琢随意,形像高古,用刀圆润,无棱无角,具有明代石刻风格。
三 大明山龙母文化与西江流域龙母文化的关系
关于大明山龙母文化与西江流域龙母文化的关系,我个人初步以认为是原生文化与次生文化的关系。大明山龙母文化是原生文化,西江龙母文化是次生文化,理由有如下几点。
1 从神话传说看两地龙母文化的源流关系
西江流域龙母神话传说故事有三个板本:即是一卵一龙说、一卵五龙说、五卵五龙说。这些传说分别见于晋代沈怀远《南越志》,唐代刘恂《岭表录异》、清代广东悦城龙母庙内的石碑《孝通祖庙旧志》。最为流行的故事是《孝通祖庙旧志》一卵五龙说。其故事大致是:有一温姓老妇,在河边拾得一卵,卵生五龙,误伤一龙尾,名叫掘尾龙,温氏死后,掘尾龙背其上山埋葬。掘尾龙独葬温氏,其他四龙又做什么?没有交待,是汉族文人乱编的,显然是受到汉文化“五帝”、“五岳”、“五行”学说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异故事。大明山龙母故事都较统一地说:有一不知姓的老寡妇,在河(潭)边拾得一卵,生一龙,误伤其尾,称“特掘”,后来“特掘”葬其“母”于大明山龙头峰上。两相比较,大明山龙母文化更具原生性。
2 从龙母神的社会功能看其原生性
西江龙母已演变成社会神形像。她与邻居七个女子结为“金兰七姐妹,”她有无边的神力,治病救人,她还能抗洪救险,修渠灌溉,利泽天下,是西江航船的保护神。大明山龙母神仍停留在祖宗神的阶段。这里流传的“三月三,龙拜山”民谣,就是从龙母故事中演变出来的,现在桂南地区的壮族仍以三月三为祭祖日。由此可知,大明山龙母神仍是祖先图腾神形像。
3 从龙母的壮语称谓看其原生性
大明山地区的龙母及其相关的名称,都有壮语称谓。如称龙母为“乜额”;龙母河为“达乜额”;龙母墓为“莫乜额”等。在壮语中,“乜”是母亲,“额”即是“特掘”,也就是掘尾龙,“达”是河流,“莫”是坟茎墓。在西江流域龙母名称中,这种原生态的称谓已消失,几乎都是汉语称谓。
4 大明山原生龙母之文化得到考古学证据的支持
大明山地区的考古发现,从商周开始,历唐、明清,都有与龙母文化相对应的遗存、遗物。如商周时期的船形墓、蛇形图案、蛇形玉雕饰;唐朝时期龙母庙柱础;明朝的蛇形石雕刻,清代的龙母村、龙母庙遗址等,自成系统,有其发生发展的营运脉络。西江流域未发现有这样系统的考古学证据支持。
5 从“汉龙”和“壮龙”形像看两地龙母文化关系
北方汉龙形像在6千多年前就已有发现,有蛇形也有猪形。进入阶级社会后,就逐渐规范化、统一化。其形像是牛首蛇身鹿爪(明朝以后又变成鸟爪)。是抽像的,虚拟的,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动物形像。壮族的龙形像就是大蛇,大蛇称为龙(壮孩称为额),小蛇称为蛇(壮语称为唐)。上述龙母村的石雕像就是壮族龙的形像。其原形是大蟒蛇。就目前考察材料可知,西江地区的梧州,广东悦城龙母庙的龙形像,全部都是汉龙形像。是借壮族龙母之名表现汉族龙的形式和文化内涵。是秦始皇统一岭南以后汉龙文化吸收壮龙文化的艺术形像,我们在那里已看不到壮族的龙母,只有到大明山来才能看到古越人即是壮族龙母的真实面貌。
据此可知,西江龙母是由两个文化系统构成的,即是汉龙系统和壮龙系统,汉龙系统占主导地位,壮龙系统处于次要地位,但其文化品钟牌则得壮龙也就是掘尾龙,没有掘尾龙就没有西江地区龙母文化。因此,西江地区的龙母文化,凡有汉族龙文化符号的,可到中原地区寻找它的根源,凡有壮龙符号的就到大明山地区寻找它的根源。壮族是岭南原住民族,汉族是外来民族,壮族龙母是原生文化,汉族龙母是再生文化。
(注:以上为讲话稿,标题是转载者加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 0:55:3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