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98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南上巳节

[复制链接]

4

主题

1

听众

65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6-8-14
注册时间
2005-5-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5-15 05:4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农历三月三日,是我国民间盛大的节日。它在古代叫“上巳节”,起源于周朝。所谓“上巳”,是指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古代用“干支”纪日,此日每年略有先后),在这一天,人们往往成群结队到水边用香草熏洗或沐浴,以祈求幸福,祓出不祥,所以这种活动叫“祓禊”。
江南三月,正是莺飞草长的时节。古代以农历三月三为上巳节,人们在这一天扶老携友来到水边戏嬉,以祓除不详。
"三月三",得用心来读。读着它,你会听见淅沥的雨,看见烂漫的花,还有一些和着花雨,如春草般的飘摇和散漫……它是生命的初始,是崭新的希望,是无边无沿的蓬勃!是啊,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在长大。可我想,真正有生命的东西,一旦开始生长,只要你尽心呵护,还怕它长不大吗?
“三月三”作为一个节日,它的渊源要上溯至周朝。在周朝,有在三月上巳日于水滨进行祓活动的习俗,“祓”即祓除病气,使之清洁;禊,即修洁净身。古人认为水是至洁之物,祓禊活动可以通过洗濯身体,祛灾禳福。根据史书的记载,大戏到了汉朝,三月止巳定为一个节日。因农历三月上巳每年都不固定,为了便函于记忆和统一,魏晋后将上巳节定在了三月初三日。明人谢肇制《五杂俎》中记载:“三月三为上巳日,此是魏晋以后相沿,汉犹用巳,不以三日也,事见宋书”。
上巳节洒浴的习俗可见诸于诸多古籍记载:《风俗通.祀典》:“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与浴故于水上舆洁也”,《论语.先进》“暮春者,春服既成,冠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后汉书.礼仪志》:“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疚,为大洁”。三月上巳沐浴的习俗历以发展,到了魏晋,逐渐演变为郊外春游、临水宴宾,此俗现黄河中下游地区尚习。

  随着时代更易,此俗也逐渐衍化,变成了男女到野外踏青郊游,林下水滨,欣赏大自然的风光,即所谓“三月三,踏青节”,这种变化,由以女巫神灵为主体、作中心的活动变成以人们为主体、以游山玩水为中心的活动。

  此后这种踏青郊游活动又有所发展,诗人词客,到此日登游名山胜迹,临风吟诵,濒水饮宴,进而发展为“曲水流畅”,啸傲山水,尽情地享受大自然之美。这种发展衍化的过程,原来属于宗教迷信的成份逐渐淡化乃至消失,而增加了人们的户外活动的内容。

  发展到近现代,上巳节的原来意义和内涵已为人们所遗忘,更多的是认为“三月三踏青节”,发展成为一种群众性的郊游,而这也就是现代旅游活动的滥觞,现代旅游,不论短途或远程,春季固然是旅游的好季节,此时万象回春,百花竟放,到处呈现出大自然之美。但现代的旅游者,除春季外,一年四季均有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这也可以说是“三月三踏青节”之衍化发展而成为现代的旅游活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落魄江湖载江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1

听众

6974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8-27
注册时间
2005-3-12
沙发
发表于 2005-5-15 09:03:00 |只看该作者
原来我们汉人也有三月三,唉,我们现在的人都快不知道自己的文化传统了

父客家,母闽南,说广府白话 生于桂西长于桂西居于桂西 壮家女婿,已有汉壮混血小宝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板凳
发表于 2005-5-15 10:53:00 |只看该作者

古代汉人的三月三是踏青节。近现代僚人的三月三是歌圩节期和扫墓时节。作为歌圩节期,三月三只是其中一个节期,《壮族歌圩研究》(潘其旭,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附录“歌圩分布表”所列壮族歌圩在一年中有100多个不同的日期,其中以正月和三月最为密集,四月和二月其次,而三月初三是三月份的峰值,也是全年度的峰值。壮族(僚人)两千年来一直使用夏历,壮族节日与汉族节日同期是不可避免的,节日的内容有所不同也是很正常的。我说这些,是想提醒诸位,壮族三月三跟古代的上巳节不一定有什么传承关系,它只是壮族歌圩诸多节期其中一个。

《歌圩分布表》统计分析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12&ID=1010&replyID=3681&skin=1

(一)各个月的峰值
正月初一 54个 + 春 节 40个
二月初二 17个
三月初三 100个
四月初八 14个
五月初五 7个 + 端午节 1个
六月初六 8个
七月十四 29个 + 中元节 17个
八月十五 23个 + 中秋节 26个
九月初九 9个

(二)歌圩密集时段
正月初一至十六
三月初三至初五
三月十五至廿九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地板
发表于 2005-5-15 11:24:00 |只看该作者

端 午 诗 会


-朝花夕拾

端午佳节,又逢茶楼重开,乃开社对诗以示庆贺。有道是:
多情红袖忙添香,秋楚品诗吟断肠,老虎把酒放声歌,剑侠风流诗更扬,
林中雪融楚风韵
,苏樱飘然舞珠江,香棕一束吊屈子,含笑九歌添狂放。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5#
发表于 2005-5-15 11:26:00 |只看该作者

“曲江流饮”与 “雁塔题名”的习俗,被传为诗坛佳话,声名远播,源远流长。

——节庆风俗活动之兴盛,也是促进曲江诗歌创作的重要因素。每逢上巳、中和及重阳节之时, “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遇者,此地皆相逢”,“曲江初碧草初青,万毂千蹄匝岸行”,“停车须傍水,浮桥拥看人”,这里更是一幅车水马龙、摩肩擦踵的繁盛景况。三教九流汇聚,百技杂艺荟萃,是一幅幅生动、鲜活的风情画卷,极大地丰富了诗人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促进了唐诗的创作与繁荣。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

听众

2251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06-11-9
注册时间
2005-5-10
6#
发表于 2005-5-15 14:22: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江浙沪交界)的上巳节要洗头(用木槿嫩叶),大人洗不洗澡不讲究,小孩一般要洗的,洒水扫地,洗衣服,吃荠菜汤团。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23&ID=11968&page=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15 08:50 , Processed in 0.158856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