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三日,是我国民间盛大的节日。它在古代叫“上巳节”,起源于周朝。所谓“上巳”,是指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古代用“干支”纪日,此日每年略有先后),在这一天,人们往往成群结队到水边用香草熏洗或沐浴,以祈求幸福,祓出不祥,所以这种活动叫“祓禊”。
江南三月,正是莺飞草长的时节。古代以农历三月三为上巳节,人们在这一天扶老携友来到水边戏嬉,以祓除不详。
"三月三",得用心来读。读着它,你会听见淅沥的雨,看见烂漫的花,还有一些和着花雨,如春草般的飘摇和散漫……它是生命的初始,是崭新的希望,是无边无沿的蓬勃!是啊,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在长大。可我想,真正有生命的东西,一旦开始生长,只要你尽心呵护,还怕它长不大吗?
“三月三”作为一个节日,它的渊源要上溯至周朝。在周朝,有在三月上巳日于水滨进行祓活动的习俗,“祓”即祓除病气,使之清洁;禊,即修洁净身。古人认为水是至洁之物,祓禊活动可以通过洗濯身体,祛灾禳福。根据史书的记载,大戏到了汉朝,三月止巳定为一个节日。因农历三月上巳每年都不固定,为了便函于记忆和统一,魏晋后将上巳节定在了三月初三日。明人谢肇制《五杂俎》中记载:“三月三为上巳日,此是魏晋以后相沿,汉犹用巳,不以三日也,事见宋书”。
上巳节洒浴的习俗可见诸于诸多古籍记载:《风俗通.祀典》:“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与浴故于水上舆洁也”,《论语.先进》“暮春者,春服既成,冠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后汉书.礼仪志》:“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疚,为大洁”。三月上巳沐浴的习俗历以发展,到了魏晋,逐渐演变为郊外春游、临水宴宾,此俗现黄河中下游地区尚习。
随着时代更易,此俗也逐渐衍化,变成了男女到野外踏青郊游,林下水滨,欣赏大自然的风光,即所谓“三月三,踏青节”,这种变化,由以女巫神灵为主体、作中心的活动变成以人们为主体、以游山玩水为中心的活动。
此后这种踏青郊游活动又有所发展,诗人词客,到此日登游名山胜迹,临风吟诵,濒水饮宴,进而发展为“曲水流畅”,啸傲山水,尽情地享受大自然之美。这种发展衍化的过程,原来属于宗教迷信的成份逐渐淡化乃至消失,而增加了人们的户外活动的内容。
发展到近现代,上巳节的原来意义和内涵已为人们所遗忘,更多的是认为“三月三踏青节”,发展成为一种群众性的郊游,而这也就是现代旅游活动的滥觞,现代旅游,不论短途或远程,春季固然是旅游的好季节,此时万象回春,百花竟放,到处呈现出大自然之美。但现代的旅游者,除春季外,一年四季均有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这也可以说是“三月三踏青节”之衍化发展而成为现代的旅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