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08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译吁宋”不是西瓯君

[复制链接]

261

主题

0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9-2-26
注册时间
2002-5-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4-26 10:47: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译吁宋”不是西瓯君

作者:黄懿陆 发表时间:2005-4-25 


  西瓯,亦称西呕。《史记·南越列传》载:吕后时“(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贿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汉文帝时,赵佗又上书说:“且南方卑湿,蛮夷中间,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西瓯名称始见于此。   学术界一般认为,史书上记载的“译吁宋”,是西瓯王国的君长,他出现的时间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建立大秦王朝6年以后的公元前214年。当时,秦始皇派屠睢统率50万大军,兵分五路,“一军塞钦覃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千之水”,向岭南百越地区进军镇压百越民族与属于百越民族的西瓯集团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秦王朝大军步步艰难,节节受挫,损兵折将,迟迟不能进入越人的世居领地。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率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簿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秦兵“伏尸流血数十万”,迫使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终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双方一直处于相持对抗的局面。显然,这是西瓯集团一次有组织、有领导、规模巨大的斗争。   在西瓯集团顽强反抗秦国军队的殊死决战中,领导者是西瓯王国的“君长”译吁宋。译吁宋阵亡后,又“相置桀骏以为将”。对西瓯在抗秦斗争中出现的“君”、“将”,学术界对其身份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译吁宋不是奴隶主的国君,因为作为国君不可能这样轻率地冲锋在最前列,再说如果他是国君,被杀后,军队没主帅,士气必受大挫;同时,在首领被杀后,能够在推举一人为“将”,继续同秦军血战,这种随时推选军事首长的社会制度,正是军事民主制的特点。西瓯“君”及“将”只不过是部落联盟的酋长或军事首领而已,因此这场战争完全体现血族复仇的性质。这是持西瓯社会性质是军事民主制的意见。就文献上关于这个事件的记载而作出这样的推测不能说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应该考虑到,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秦始皇能挥师先后统一六国,足见其军事力量是相当强大的,派往岭南军队的数量也是相当多的,可是西瓯人民“莫肯为秦虏”,与秦兵进行了殊死的战斗,使秦兵吃了败仗,损兵折将,说明西瓯的军事力量也是不差的,而且应有严密的军事组织。而赵佗割据岭南,自立南越王国时,对于西瓯、骆越,也只能以“财物赂遗”,使之为所役属,尚未能直接管辖其地,说明当时西瓯的国力并不很弱。还有人推测,西瓯军队已经开始使用铁制兵器等等。就笔者看来,其上三种意见以第一种有可取之处,就是“译吁宋”并非国君,只是一位发号施令的战将而已。   之所以这样说,可以从“译吁宋”是否越人姓名来进行研究。   第一,越人有名无姓,且名为单名,而无三字名。《汉书·武帝纪》记录“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的越人驰义侯,作“越驰义侯遗”,说明驰义侯是越人,名遗,无姓;《史记·南越尉佗列传》:“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严与甲同为归义侯,都是平定南越国的越人将领,都是只有名字而无姓氏,而且都是单名。越人这种单名无姓的情况,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如《文献通考》就说:“僚蛮不辨姓氏,所生男女长幼次第呼之,其丈夫称阿谟阿改,妇人阿夷阿暮之类。”   僚人在广义上是越人的后裔,说明越人单名无姓的情况从远古一直延续到了魏晋时期,可证“译吁宋”不是西瓯国君的姓名。   第二,“译吁宋”是两广白话,仅仅只是一员战将指挥作战的口令而已。两广白话,也就是古粤语。关于古粤语的来源,《粤语源流考》说:“粤语虽以‘粤’命名,却跟‘古百粤(越)’的语言没有亲缘关系。他不是古粤的土产,而是汉民族从中原带来的”。也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位于湖南湖北强大的楚国,与岭南有频繁的文化交流,使楚语和越族土语融合,形成处于萌芽状态的古粤语。当时,秦军大规模进犯岭南,西瓯集团要卓有成效地击退敌人,就得井然有序地统一指挥。所谓“译吁宋”,就是古粤语中“一、二、三”的发音。即“译”为汉语中的“一”;“吁”为汉语中的“二”;“宋”为汉语中的“三”。由于秦军来势凶猛,西瓯将领就发出“译一、吁二、宋三”的作战号令,军队就随着古粤语号令或进或退,或打击或隐蔽,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同仇敌忾的斗志与秦军周旋,故而取得胜利。   第三,秦军是外来人,没有深入西瓯军队内部,何以知道“译吁宋”是西瓯国君之名?在当时的战场上,唯有指挥作战的将领把数十万人指挥得井然有序,靠的是什么,就是“译吁宋”的作战口令。   秦军不懂两广白话,只听见西瓯军指挥作战的将领发出“译吁宋”的喊声,而西瓯军亦随之发出“译吁宋”的吼叫,然后发起冲锋;抑或随着“译吁宋”的口令进入丛林隐蔽;抑或随着“译吁宋”的口令分兵进击。西瓯军导致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都是听从了发出“译(一)吁(二)宋(三)”口令的总指挥在进行作战的结果。秦军不了解情况,就误认为西瓯军是像秦军发出“皇上”的欢呼一样呼叫自己的首领,并且随着口令高呼着“译吁宋”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故秦人把发出“译吁宋”口令的人误记为西瓯君的名字。   在当时,西瓯的势力是十分强大的。应该说,有一部分西瓯是和骆越混杂在一起的,故一些文献老是在说“瓯、越之民”,西瓯和骆越是百越民族的嫡系后裔之一,他们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壮族的先民。(黄懿陆)

(转载于云南政协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欢迎光临七彩云南民族服饰淘宝网店 http://shop34681401.taobao.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沙发
发表于 2005-4-26 10:59:00 |只看该作者
滇越 贝侬(黄懿陆先生本人?)已经贴过了: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5&ID=11149&page=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板凳
发表于 2005-5-22 15:55:00 |只看该作者
秦时兴安一带讲白话?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

听众

4912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06-1-12
注册时间
2003-11-14
地板
发表于 2005-5-23 23:06:00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觉得黄懿陆先生上面的文章犯的常识性错误太多了,根本不能称作是学术作品,漏洞百出的“随笔”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15 13:02 , Processed in 0.190810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