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楼主: 南粤孤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中原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融合

[复制链接]

9

主题

0

听众

659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5-4-26
注册时间
2005-3-4
141#
发表于 2005-4-20 18:53: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北姑在2005-4-20 18:17:55的发言:

言論自由是基本人權,即使是黃綠專家也可以發言的,沒有所謂耶。

你认为答非所问,自言自语,文不对题,凭空捏造,蛮不讲理,逻辑混乱都是你的自由,我也管不了你。就连你自己反驳你自己,也是你的自由,我也管不了你。

既然你说我另外发帖你仍继续转,那就跟现在一样了。我就不准备多此一举了,反正你的转帖不但是在批驳你的那些可笑说法,而且还能让人们了解一定的真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0

听众

659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5-4-26
注册时间
2005-3-4
142#
发表于 2005-4-20 19:0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北姑在2005-4-20 18:17:55的发言:

編寫維基百科的業餘人士,都已經說明粵語的底脯就是古越語啦,還有人可以瞪著眼去吹大炮的,I 服了 U 耶。

你这话说明你同样也看不懂关于粤语的那篇文章里所提及的具体内容,看见个皮毛,就当成了真货。这跟你根本看不懂你那些关于商代的转帖中的具体内容是一样性质。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你,因为对于一个不具备考古学知识、历史学知识的人来说,是无法理解专业性较强的学术内容的。对于一个连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也不具备,而态度又正的人来说,要理解“语音、词汇、语法”对语言的影响,以及理解什么是决定语言演变的本质、什么才是判断语言的源头的材料,恐怕是不可能的。所以,才会闹出这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而闹事者竟然浑然不觉,还说别人在“瞪著眼去吹大炮的,I 服了 U 耶”的现象。

行了,你还是看看你自己转的粤语文章吧。该文明确说了现代粤语保留著大量古汉语的成分,而且“这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至于“南越语”成分,则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跟现代粤语中的外来词是一个性质的。

即现代粤语是古汉语演变过来的,源头就是古汉语。何况“南越语”到底是什么样的语言,到底有哪些词汇真是它固有的,因为没有能反映当时“南越语”的任何资料,所以,也还是属于推测阶段。这跟现代粤语吸收外来词汇都不能相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0 19:03:1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43#
发表于 2005-4-21 10:26:00 |只看该作者

古越語只是表現在粵語的詞彙方面?到底有沒有看清楚原文呢?非常清楚的說明是底層,就是語根啦,可以說成只是詞彙?呵呵,選擇性失明真是有趣耶。

粵語是以古越語為底脯,經過歷代中原語的影響而演變出來的,雖然吸收了不少中原詞彙,但也保留了不少古越語本身的。

即使認為方言同屬漢語之下的,都同意語音系統都是不同的耶。

說粵語跟北方話一樣的,根本就不知道粵語為何物,笑死人了。

我又轉貼一篇啦,文中也說嶺南文化是建基於中原文化耶,不過又說,地區本土文化都屬於原始文化,為何?就像某些人所謂的自相矛盾,又或者自我反駁乎?

很多人都有所謂中原情意結,不過又不能否認地域民系跟中原有不同之處的現實,就變成所謂的矛盾,思想鬥爭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44#
发表于 2005-4-21 10:27:00 |只看该作者

http://www.gzwh.gov.cn/whw/channel/ztlm/yjj4/fbpl/index20.htm

岭南文化的特点及粤剧的转型

何梓焜

  在2000年举行的第三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学术研讨会上,会议的主持者作总结报告时强调:粤剧需要研究。四年来粤剧研究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纵的方面研究粤剧的源流,研究粤剧的形成、发展的进程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另方面是横的方面研究粤剧的表演技艺,研究粤剧的唱念做打,研究粤剧的唱腔特点和表演程式。我认为这两个方面都存在如何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的现实问题,直接地说,都面临转型问题。以前我不敢直接地谈粤剧的转型问题,因为容易引起误解,以为转型就是变种,变种就意味粤剧的消亡。我觉得如果把视野拓宽一些,超越就粤剧论粤剧的局限,就有可能更清楚地认识粤剧艺术的发展规律,就不会对转型问题引起误解。既然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就应该把粤剧研究放在岭南文化研究的范畴内进行,或者说,提高到岭南文化研究的高度来研究粤剧,才能明确粤剧传统的继承和改革在把广东建成文化大省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这一视角来看,粤剧的转型是必然的,只有转型,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繁荣和发展。

  文化研究本来就很热,近来由于领导人提出要把广东建成文化大省,岭南文化的研究者越来越多,成果也越来越丰硕。值得关注的是有一批自称是“新客家人”的学者,他们比较多地从广东人的某些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考察进而概括出岭南文化的特性。他们认为,岭南文化具有实用性、开放性、兼容性、大众性、商业性、娱乐性、享受性、市井性、世俗性等特征。有人认为,岭南文化产生时没有本土文化,是在外来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天不足结构畸形,重经济利益,轻文教科学的短视文化比较突出。他们对岭南文化的历史,对传统岭南文化与传统的中原文化的关系,对传统岭南文化与当代岭南文化的关系缺乏深入研究,因而对岭南文化特征未能作出准确的概括。笔者认为,要把岭南文化看作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作出科学的概括。

  中山大学中文系黄伟宗教授对广东文化的历史作了比较具体的研究,他追溯到舜帝开发南方探究岭南文化的起源,继而叙述秦以来岭南文化从形成到发展的过程,把广东文化归结为珠江文化,从而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相并列,说明珠江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当中的地位。笔者觉得黄老师把岭南文化或称珠江文化作为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来研究是很有价值的,然而,对他得出的结论,我却不能完全接受。第一,岭南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地域文化,并非盘古开天地就存在,上溯时间不是越早越好。当然,从广义来看,有广东人存在就有广东文化。然而,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岭南文化是在中国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第二,传统的岭南文化吸取了传统的中原文化的基因,传统的中原文化是河流文化,而传统的岭南文化则有海洋文化的特色,把广东的岭南文化归结为珠江文化意义何在呢?

  中国古代的中原人称五岭以南的地区为岭南,又称岭外。岭南地区开发较迟,长期处于蒙昧时期,尽管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作为地区的本土文化大都属于原始文化。《新唐书·李靖传》提到,“岭海陋远,久不见德,非震威武,示礼义,则无以变风。”被学者尊为岭南文化哲圣的唐代佛教禅学的创始人惠能,当他投拜五祖宏忍学佛时,宏忍对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猖獠,那能作佛?”(猖獠是古代中原人对岭南人的贬称)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猖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正是这位不识字的僧人惠能,由他的弟子记录,著作《坛经》,创立南派禅宗。正如主编《岭南历代思想家评传》的丁宝兰先生所说,“岭南地区在我国古代虽然开发稍迟,但是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个地区和全国各地区一样,也是人才辈出,以思想深邃著称的,代有其人”。

  至于被誉为南国红豆、岭南文化瑰宝的粤剧,形成时期则更晚一些。有论者认为,南宋末期,南戏传入广东成为最早的粤剧。如果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巫傩 ,它对粤剧有什么直接的影响?缺乏根据。到了明末清初,大量的北方戏曲流传到两广,江苏的昆曲,江西的弋阳腔、秦腔、汉调,尤其徽班来粤,对粤剧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这些北方戏曲与本地的民间曲调结合起来,又吸收西洋音乐的优秀成果,形成了梆黄、小曲、粤讴三为一体的唱腔和别具一格的表演程式。传统粤剧的曲调以梆黄为主,梆子来自秦腔,二黄来自徽班。梆黄曲调与广东民间曲调结合起来,形成传统粤剧的唱腔,又吸收西洋音乐的成分(例如伴奏乐器吸收小提琴、吉他、色士风等)形成传统粤剧音乐的基本格局。粤剧的形成还有一个语言地方化的过程。早期粤剧唱的是来自北方的“舞台官话”。后来逐渐改成广州白话,使语言的声韵与音乐曲调和谐地结合起来。广州方言声调低、平声多,鼻音重,音调也比较丰富,北方话只有四声,粤语有九声调。因此,即使唱梆子腔也没有原来秦腔那么高亢。声调比较平和的二黄曲调则被艺人较多的采用。结合广州方言的声调特点,又不断创作了许多新的曲调、新的唱腔。由于曲调与语言的声韵和谐结合,使观众感到亲切,产生共鸣。

  从粤剧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岭南文化是在传统的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旦形成又具有与中原文化不同的特点。岭南文化当然是中国文化,它具有中国文化的共同本质,同时,它又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特征。岭南文化就是具有岭南特色的中国文化。岭南的地理环境就是岭南特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我们研究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岭南文化在中外文化的交汇点上产生和发展,这难道是偶然的吗?在当代,粤剧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这是偶然的吗?岭南文化作为有鲜明特点的地域文化,它与地理环境的影响有何关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俄国历史学家梅奇尼柯夫在《文明和伟大的河流》一书中,详细地考察了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长江和黄河等河流的状况、考察了这些河流对古代文明发展的影响。随着工业革命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由古代河流文明时期进到近代海洋文明时期。俄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对此作了肯定的评价,写了《评列·伊·梅奇尼柯夫的书》一文(译文载《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4期)。普列汉诺夫还指出,地理环境的影响不能说明历史的全部过程。如此说来,黄伟宗老师把具有海洋文化特点的传统的岭南文化归结为属于河流文化的珠江文化,其意义何在呢?无非是要论证珠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三足鼎立,并驾齐驱。这样的论证,只不过是表明中国文化的发展仍在河流文化范畴内兜圈子。这符合中国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吗?

  普列汉诺夫认为,地理环境包括土壤、气候、动植物区系、地表特性、矿产资源、河流系统、海岸线等因素。这些因素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一种可变的量,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生产力每向前发展一步,社会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就变化一次。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地理环境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会越来越变成间接的和复杂的,其作用可能日益缩小,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永远不会消失。不过以河流文化和海洋文化等地理环境因素作为区别文化特点的名称就不一定再合适了,历史上曾用过的名称也许成为过去,亦可能继续使用。因此,在信息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代,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缩小了地区之间的差别,不管是作为河流文化的传统中原文化,还是作为海洋文化的传统的岭南文化都面临着一个转型问题。当代文化如何继承传统,又如何改革创新,如何转型?如何给当代岭南文化定位,又如何预测岭南文化的发展趋势。这一系列问题摆在岭南文化研究者的面前。笔者认为,对岭南文化转型问题的研究,最主要的是要把握岭南文化的特点,认识岭南文化转型过程中的继承性与变革性的关系。文化发展的过程往往是渐进式的,而不是跳跃式或爆发式的。由传统岭南文化转变成当代岭南文化仍然保留岭南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全球性不是取消文化的多元性,也并非要消灭地域文化的特点。由传统粤剧转型为当代粤剧,在内容上注入时代气息,形式上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改革创新,但它仍然是粤剧,而不是后粤剧或非粤剧。转型不是变种,而是创新,它仍然姓粤。

  有人以为,新型粤剧就是演现代题材的粤剧。我看未必。粤剧的转型不是粤剧题材的转换,而是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如果表演现代题材的粤剧,而在形式上完全照搬传统粤剧的演唱技巧和表演程式,例如女声的发声方法仍然唱假嗓音为主,让扮演现代人的演员仍然在舞台上压扁喉咙、高声尖叫,又如扮演现代人的演员仍然在舞台上走八字脚迈方步,这样的粤剧则未必是新型的粤剧。同理,如果演有新意的历史题材的粤剧,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都有所创新,也应该属于新型的粤剧。在粤剧转型过程中,传统粤剧与新型粤剧是同时并存、互相促进的,她们都姓粤,都具有地域文化的特点。应该鼓励创新、勇于探索,及时作出概括和推广。新型粤剧不能像某些工业新产品那样先设计定型再投产,而是在演出实践中进行探索、积累新质,逐渐成型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四届羊城国际粤剧节组委会 二○○四年十月十四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45#
发表于 2005-4-21 10:32:00 |只看该作者

所謂的”專家”,也只是這般水平而已,只可以跟北姑去混,連北姑這個”無賴”、”潑婦(佬?)”也不能說服耶,還要在此耍賴。

不過言論自由,北姑也不理會了,繼續轉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46#
发表于 2005-4-21 10:33:00 |只看该作者

http://www.hist.pku.edu.cn/person/yanbuke/tongshi/x01/Cankao/shizuchuanshuo.htm

氏族、部落的神话和传说

关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氏族部落情状,依据考古材料,很难推知。在史书中,除一些神话、半神话式的传说外,虽然也记录了夏代以前的一些传闻,但是非常简单,而且还没有得到任何地下资料的物证。

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中原地区氏族部落林立。《史记·封禅书》说:“黄帝时有万诸侯。”就说明当时中原地区有成千上万的氏族或部落存在。所有的部落名称、活动范围和他们的活动情况,我们现在大多无法全部了解。下边只打算将他们分为四大族属集团略加说解,作为以后论述商周史实的出发点。

 

  【炎黄族属集团】

 

在传说中,炎黄部族最早发祥于渭水流域。《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这个传说,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少典、有蟜、炎帝、黄帝,都是中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名称。所以《史记·五帝本纪》索隐司马贞释“少典之子”说:“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又《史记·秦本纪》说秦之祖先女修吞燕卵而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氏而生柏翳。虽然少典与大业都是原始社会人物,但在传说中,少典与大业所在年代,则相距甚远,大业何得能娶少典氏女?所以这里所指少典也是国号,非人名也。以此类推:炎帝、黄帝两氏族,是少典、有蟜两氏族之后裔,并不是说,炎帝、黄帝是少典氏个人的儿子。炎帝、黄帝两个氏族由于居地不同,因而姓氏各异。

(二)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是中国很早的原始社会的“人物”,实际上,它在社会发展的阶段上,却处在原始社会的晚期,已越过血缘群婚阶段而发展到族外婚制阶段。传说中的炎、黄事迹,更说明中国原始社会已发展到父仅制,并明显地向对偶婚及一夫一妻制发展。但中华民族的历史,已有一百七十万年之久,其中原始社会很长很长,传说中的炎黄时代,仅仅反映了原始社会最短最近的一个阶段。

(三)由于炎黄族属都把炎黄奉为祖神,故建以庙陵予以崇祀。在渭水上游姜水(今岐山东南)的清姜堡有神农(实即炎帝)庙。姬水在何地不详,但渭水支流北浴水中部(今称黄陵县)有黄帝陵。北宋以前诸书均谓黄陵在汉阳周��今子长县,这些传说未必可靠,但也反映了炎、黄两氏族的居地及其活动区域。大体言之,炎帝氏族以姜水为发祥地,渭水下游有邵为姜嫄居地,因而可以推定炎帝氏族以渭水流域为最早活动中心。黄帝氏族以姬水为发祥地,黄陵在北洛水流域。

黄帝的传说同空同山也很有关系:《庄子·在宥》篇载黄帝见广成子于空同之山。《五帝本纪》也说黄帝“至于空桐”。《新唐书·地理志》云:原州平高县下有空同山,其地在今甘肃镇原县境。属于渭水支流径水上游,因而可以推断黄帝氏族以今之陕北与陇东为最早活动中心。

由于炎黄族之繁衍,也由于中原沃野气候温和,宜牧宜农,并临近其最早活动中心区域,因而他们逐渐向中原扩展,并在中原建立其氏族、部落。姜姓在中原所建部落,多在今河南黄河以甫地区,在殷周之际或以前,已发展成强大部落。其重要而可考者,如:

  申:在今河南唐河县境。

  吕:在今河南南阳市境。

  许:在今河南许昌市境。

  厉山:在今湖北随县,临近河南省。

但也有的分布在黄河以北,并散见于今山东境内者,如:

  共:在今河南辉县境。

  齐: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县境。

  州:在今山东城阳。

  向:在今山东莒县南。

姬姓族属向东发展,大体上在黄河以北及河北大平原区域。例如传说黄帝居于涿鹿,曾与炎帝战于阪泉,蚩尤、黄帝相“争于涿鹿之阿……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逸周书·尝麦》)。《五帝本纪集解》引服虔说:涿鹿,山名,在涿郡。又引张晏说:涿鹿在上谷。照前说涿鹿在今北京西南的涿县境内,照后说,涿鹿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徐旭生以为蚩尤既为九黎之君,“如果从九黎的地望猜测,或在河北南境今钜鹿县一带。……钜、涿古音虽不同部,但音近,可互转”。中冀不知何在,“《山海经》有‘冀州之野’,为黄帝与蚩尤战地,那末,此中冀或是指冀州中部”。

从以上传说中涉及的地点来看,阪泉、涿鹿、钜鹿,中冀之野,虽所指地点不同,但黄帝的居地及其活动,都在今日之河北大平原区域。

黄帝族最初活动中心在陕北、陇东,后来扩展到河北大平原,它向东扩展的路线,文献不足,难以说明,但从殷周以前的传说,及文献上简略的姬姓分布的记载,可以推测其大概:黄帝氏族在陕北的黄陵,在北浴水下游的芮(今陕西大荔),再向南有渭水下游的俪戎(今陕西临潼)等。芮早在西周以前即已存在。《汉书·律历志》说:“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骊山女在殷、周间曾是一个强大部落,而且是一位女子做领袖。这两个氏族都是黄帝族的分支。

从陕西向东沿黄河两岸(大部分在黄河北岸)姬姓建国的很多。《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说:“虞、唬、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此外见于《左传》的还有芮、有荀、有贾、有狐、有耿。虞为“大王之昭”,虢为“王季之穆”,见于《左传》僖公五年,且虢在黄河南岸,霍为“文之昭”,韩为“武之穆”,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狐氏出自唐叔,见于《国语·晋语四》。焦、滑在黄河南岸。“这杨(今洪洞)、魏(今芮城)、荀、贾(皆今新绎)、耿(今河津)的晋南小国,全不知道它们为何时所封。我们疑惑那里面有一部分为黄帝氏族东迁时沿途留下的分族”。

其在河北大平原的“封国”,有鲜虞(正定)、蓟(今北京),也都是黄帝之族属。

如果以上推测可以成立,则黄帝氏族之扩展乃自陕西渡河,沿中条山、太行山边,主要在黄河以北,向东北行而至河北大平原。打败量尤以后,黄帝族又从河北大平原而扩展至中原地区。

在黄帝族据有中原地区以后,他的后裔有的向东部扩展,颛顼在濮阳与夷族杂居。稍后,在中原西部伊洛流域有夏后氏。黄帝与夏后氏是史前时代炎黄集团中最主要的中坚力量。夏禹又是其中最显赫的人物之一。

《史记·夏本纪》:“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

各氏族分布,据有文献可考者,除夏后氏以伊浴为中心外,其在西方者:

  有扈氏:在今陕西户县。

  褒氏:在今陕西勉县。其在中原或东方者。

  斟寻氏:在偃师。

  辛氏:即有莘氏,在旧陈留县东。

  杞氏:今河南杞县。

  斟戈氏:今山东范县北观城镇。

  缯氏:故城在今山东枣庄市东。

根据以上所列,夏禹及其后裔之分布,除少数在陕西境以外,主要以河南为中心,并向东扩展至山东南部地区。

炎黄族,是中国远古时代文化发展较早的集团。所以它的族属把史前的发明创造多归功于炎、黄,但其最大事迹,是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

《史记·封禅书》引《管子》:“神农封泰山……炎帝封泰山。”神农与炎帝本为二人,但汉代以后,人们却将神农与炎帝综合成一人,都把神农氏称作炎帝。从此,在传说中炎帝即神农,神农即炎帝。

炎帝(或神农)氏族最早发明并发展了农业,已被历代学者所承认,而且尊之为农业之神。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易系辞》云:“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其他文献称颂神农教民农耕,教民粒食者很多。从传说看,黄帝氏族在周弃以前,还停留在游牧阶段。所以《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但在周弃时代(当在夏末)也进入了农业阶段。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农牧阶段,这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在农牧以前,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一个时期。”农业牧畜,“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一个时期”。

另外一个突出的事迹,是与洪水搏斗的故事。它是以炎黄族为首并由其他族共同协力,经过长期艰苦斗争,才取得最后胜利的。

共工氏族居地,正是洪水泛滥的地方。所以共工必须经常与洪水搏斗。《国语·周语下》说他“壅防百川,堕高堙庳。”这就是说,他铲平高地,以其土堙塞池泽,后人解释为筑堤防。这种办法,并非无效,因而以后鲧禹治水,仍然吸取他的经验。可以说在传说中,共工是治水最早的英雄。后人又通过神话的方式,夸大了他的英雄形象,又把他看做是能翻天覆地旋转乾坤的神人。例如《淮南子·天文训》说:“怒而触不周”的结果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从此日月西逝,江河东流。原来的天在、地维不合理的状态,由于他的一怒而天地改观,为日月星辰开辟了道路,替江河泥沙找到了归宿。“治洪水”是传说,“触不周”是神话,但两者都认为共工是改造自然的英雄。

共工治水以后,叉有鲸禹的治水。神话传说以夸张的渲染,说洪水造成了遍及天下的灾害,但也形象地描绘了鲧禹治水的功绩。鲧继承了共工氏族治水的经验,筑堤堙塞洪水,后人把堤叫做鲧堤,但遭到失败。禹又继承了鲧的事业而以疏导为主,终于治眼了水患。禹治洪水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人们重视客观实际并积极地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前车之失,后车之鉴。只要能认识失败教训,就是走向胜利的开端。在生产斗争中,前人的失败,往往并非斗争的结束,而是后人走向胜利的起点。

大禹与洪水斗争的顽强精神,是感人肺腑的。他亲自率领群众,手里拿着橐耜耒臿,疏导河川。他的手上磨去了指甲,腿上磨去了毫毛,生了偏枯之症,但他仍在大风暴雨中不停地工作  ①。十年没有见着妻子,三次路过家门,听见儿子哭也不进家门  ②。他为人民受尽了辛苦,但他终究治平了洪水,所以他死了以后,成为社神��主持山川的神抵,受着人们的崇祀。在神话传说中,炎黄族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中以及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都处在一个先进的地位。

 

  【夷族属集团】

 

东夷族属集团的分布,在中原的东方,其活动地区非常广袤。东至海滨,南抵大江,向北可以延伸到东北。其中最重要的氏族、部落有蚩尤、太昊、少昊等等。在史前时代,他们与炎黄族属接触最多,关系也最密切。

(一)蚩尤:在中原之北部,即今日之鲁西南,接连冀南、晋东南的狭长地区,有一个黎族,也称“九黎”。它最早的氏族长,称为蚩尤。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举出四大论据,推定它也应该属于东夷族属。其主要的四个论据是:

1.蚩尤寓于少昊,其地望应在鲁西南。

2.后人对蚩尤的事迹传说,全在山东西部:蚩尤祠在济水上;其冢在今寿张县,肩髀家在今钜野。

3.东汉学者承认蚩尤为九黎君长。九黎地望在今鲁、冀、晋接壤处,故蚩尤死后即葬于其所属地区。

4.根据《盐铁论·结合篇》:黄帝战啄鹿,杀两吴与蚩尤而为“帝”,在涿鹿之战中,太昊、少昊二族都与量尤协同作战,证其同属一个集团。

徐氏所根据资料比较丰富,分析亦较透辟。

蚩尤战败后,黎族“一部分被迫徒居南方;一部分留在北方,后来建立黎国;一部分被炎黄族俘获,到西周时还罔有‘黎民’的名称”。

由于蚩尤战败,后人在记载中,遂多贬辞,实际上黎族在当时也是一个强大的氏族,他善造锐利兵器,也发明了不少兵仗。他率领其氏族对黄帝作战,在初期曾取得很大胜利。

特别是后人为他各处立祠,并奉之为战神。“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左传》僖公十年)。对蚩尤的祭典,最初可能为黎族崇祀并限于黎族居地,但战国时代以后,已扩展到各地。秦朝所祀东方八神,“三曰兵主,祠量尤。”刘邦起兵,“祠黄帝,祭量尤于沛庭”。汉初,在长安、太原为蚩尤立词(《史记·封禅书》)。

蚩尤在战国以后,冲破“民不祀非族”之界限,成为华夷共同祟祀之神抵,反映了民族间的相互融合的过程。

(二)太昊: 风姓,其遗虚在陈(今河南淮阳)。《左传》昭公十七年云:“陈,太昊之虚也。”其后裔分支最著者,有任(今山东济宁市)、宿(在今山东东平)、须句(在今东平县境)、颛臾(在今山东费县),大体上都分布在济水流域,因而他们“实司太昊与有济之祀”(《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三)少昊: 赢姓,传说居地在曲阜,《说文》:“赢,少昊氏之姓”。《左传》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昊之虚”(《左传》定公四年)。其支族很多,分布面也很广。东至山东沿海,《山海经》云:“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大荒东经》)。北至山东北部,西至山东南部、河南东部,南至河南南部及安徽中部。

其重要分支:

郯氏《左传》昭公十七年云:郯子曰:少昊氏,“吾祖也”。《汉书·地理志》云:“郯,故国,少昊后,盈姓”《按:少昊氏后裔有赢、盈、奄、偃姓,均为一音之转)。其地在今山东郯县。

莒氏在曲阜之东,早在殷商以前,即已居山东东部。《春秋经》隐公二年《正义》云:“……《谱》云:莒,盈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舆于莒”。所谓“周武王封兹舆于莒”之说,只是说明在周武王克殷之后,由于富国对周采取降服态度,因而得到周王朝的承认,让莒国继续存在下去,并不是说莒的建国是从周武王时开始的。《世族谱》云:兹舆都计,即计斤;即春秋时之介根,约在今胶县附近,后迁莒。从殷商直至周代,为山东东南部一大强国。

莱夷 古代文献,多不知其姓氏,但其为少昊氏之后裔,则无庸置疑。少昊氏以乌名官,其中有鸠。吴大澂曰:“《尔雅·释鸟》:‘鹰,耒鸠。’释文本作‘’。樊注:‘耒鸠,爽鸠也’”。“兹以鸠之,借莱夷之莱”(《愙斋集古录·祖乙侯叔敲》),是知莱为氏族名称。鸠,正反映其原始时代以鸟为图腾的标志,也证明其确为少昊氏之族属。莱夷居地,东至海滨,西部则似乎已达临淄一带。《左传》昭公二十年说:“首爽鸠氏始居此地(指齐都临淄)”,管仲也说:“齐,夷莱之国也”(《管子·轻重戊篇》)。是知远在殷周以前,齐国本为莱夷氏族居地,直至周初始为太公所据。而且太公至齐时,“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史记·齐太公世家》)。经过一番斗争,大公胜利后,才在莱夷的部分地区建立其“封国”。

至于莱夷所居中心,有的以为在黄县,或云在东阳(今临胸附近)。两者都有可能,这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关。

《说文》:“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夷人善射。《禹贡》云:“莱夷作牧。”这是说:在原始时代,东方夷人,以猎、牧为其主要的生产手段,也说明他们不但采取天然产物为其生活资料;而且也已进入“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

在猎牧阶段,人们经常随山林草地之变化,而在生活上迁徙无常,可东可西,居无常处。虽然居地有其中心,但也不一定限于一处。大致言之,莱夷活动区域是在今胶东一带,不会有多大错误。

皋陶 偃姓。《说文》:赢:“《地理志》作盈……伯翳赢姓,其子皋陶偃姓,偃、赢,语之转耳。”伯翳与皋陶的关系,“这是段玉裁偶然错误倒记,只有伯翳为皋陶子的说法,并无相反的说法”。“皋陶与少昊同姓,足证他们属于同一氏族……《帝王世纪》说:‘皋陶生于曲阜’。如果它的说法有根据,那曲阜本为‘少昊之墟’,皋陶氏族出于少昊氏族更可以得到证明了”。皋陶,一作咎繇,活动点在曲阜,相传虞舜时,曾任掌管刑法的士,以正直著称。其后裔在江淮之间建立英、六(今六安)、群舒等小国。

皋陶、伯益与夏族有着特殊的密勿关系。尧舜时期在与洪水斗争中,以夏禹为首,但也有东夷的皋陶、伯益等人参加。传说洪水泛滥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孟子·滕文公上》)。焚烧山泽,不但兔除凶兽猛禽对人们的伤害,而且扩大了农耕面积。《吕氏春秋·勿躬》云:“伯益作井。”这当然又是对原始社会的一大贡献。因为远古人们居住,总离不开江河湖海之滨,伯益“烈山泽”,不但使被洪水淹没过的山泽之滨,成为农耕地,而且又进一步“作井”,使离江河湖海较远之处,也可凿井饮水,使人们的居地大为广阔了,这是与洪水斗争胜利的扩大战果。伯益参加了与洪水的斗争,反映了大灾大难中,两族间相互协作患难与共的关系。

政治上在原始社会末期,华夏与东夷似乎已到了结成部落联盟的阶段。尧、舜、禹禅让,是部落联盟选举领袖的故事。禹曾推荐东夷的皋陶为他的接班人。恩格斯曾指出:“部落从分散状态中又重新团绪为永久的联盟,这样就朝民族(Nation)的形成跨出了第一步”。禹对皋陶的推荐,固然是受当时“天下为公”的制度所制约,但也反映出两族的关系是相互信任友好的。

夷羿 有穷国君。有穷所在,不知何地。或云在河南,或云在鬲县(《水经注·河水下》),或云在安丰。按“少昊之虚在今曲卑。而曲阜古名穷桑或空桑,有穷的名或与穷桑有关系。《左传》说:‘后羿自迁于穷石’”,《括地志》说:“故城在滑州卫城县(卫城县系卫南城之误)东十里。……卫南在今河南滑县境内”。夏都经常迁移,或东或西,但未出今日之河南。夷羿既能“因夏民以代夏政”(《左传》襄公四年),则羿之居地,应与夏都不远。有穷(或在曲阜)接近河南,钒城地在河南,因而夷羿居地可能在山东河南一带,这个推测,似乎合于情理。

《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先何姓”。后羿亦称夷羿,夷为族名。《路史》注说:“‘羿以女偃出皋陶’,不知道有根据否”,如《路史》注说,可以成立,则“皋陶与后羿全是属于少昊氏族的人”。

东夷与华夏长期接触,友好相处,但有时也发生偶然的短期冲突。除黄帝战蚩尤外,在夏代又有羿代夏政的事迹。

在神话传说中,羿有两个。一个是尧时的后羿,为人民除害,后为逢蒙所杀,但死后受到人们的崇祀。另一个是夏代的东夷族的夷羿,因夏民以代夏政。他不恤民艰,以射猎为乐,最后为寒浞所诛。前者是神话,后者是传说,虽然两人的名字相同,又都被人所杀,但人们对他们的态度并不相同。神话中的后驿“能御大灾,能悍大患”,“以死勤事”,因而人们视之为英雄,尊之为神抵。传说中的夷羿因夏民以代夏政,说明两族间的一次斗争;也说明太康不恤民事,因而失国,夷羿不恤民艰,又终于被杀。这些神话与传说,有发人深省的正反两方面的意义。

其余如山东的费(在今费县)、河南的葛(在今宁陵),也都是少昊后裔所建立的很早的国家。

淮夷 淮水流域有淮夷。郭沫若《卜辞通篡考释》说东夷应包括淮夷,虽系推测之辞,但淮夷之名,未见于卜辞。因而李白凤对郭之推测提出商榷:“因为古籍与金文凡称淮夷,大概都称东南夷或东淮夷的”(《东夷杂考·奄族考》)。意思是说淮夷不应放在东夷范围之内。但根据其他文献,从广义言之,把淮夷放在东夷共同体,还是可以的。《禹贡》在徐州部分说:“淮夷珠暨鱼”。《禹贡》为晚出之书,淮夷为周代以后通行之称呼,故不能见于卜辞。从《禹贡》所言,淮水流域不但有淮夷之族,而且也指出其地方之产品,反映了淮夷之族的经济发展阶段。珠,珠名。孔颖达说:是蚌之别名,出珠,遂以为珠名。可能由于淮水为多水区域,故淮夷人仍以渔猎见长。淮夷或称徐夷。《史记·秦本纪》正义引《括地志》:“古之徐国,即淮夷也”。史称徐为赢姓,《左传》昭公元年:“周有徐、奄”。(杜注:“二国皆赢姓”。可见淮夷应属东夷共同体,因而郭沫若之推测,似乎并非毫无根据。

关于淮夷在史前情况,文献绝少,我们很难了解,但它在四周之初已是一个强大力量。《费誓》:“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但这篇文章与事实有矛盾,《史记》和《书序》都在伯禽于鲁即位后所作,认为当时“管蔡之乱”,淮夷徐戎也跟着叛乱。但管蔡和淮徐叛乱在伯禽即位之前,所以孙星衍提出疑义,说伯禽封鲁,据《洛浩》,则在七年为政之时,此云即位之后,殊不可解。如果孙星衍提出的疑义,可以成立,则淮徐夷人至晚在西周之初,已成为一个强大力量。

其他少昊氏后裔分布在淮水流域者,尚有黄(今河南潢川县)、江(今河南正阳县)、终离氏(《史记·秦本纪》说它是赢姓,在今安徽凤阳县)。

东夷除以上所举中原东部地区居地外,其范围似应向南扩展至大江以北,向北扩展到河北东部及东北区域。这两部分,不一定与少昊氏有关,但它也被视为东夷之列。

《禹贡》两言岛夷,一在扬州,一在冀州。其所指范围扬州之夷在苏北,冀州之夷则在河北东部以及东北地区。《汉书·地理志》引《禹贡》则均作鸟夷。颜曰:“善捕鸟者也”、“搏取鸟兽”,夷族均善射属实,但以善射而得鸟夷之名,妄也,鸟夷之名可能与他们以鸟为图腾有关。

《后汉书·东夷传》将夫余、挹娄、句丽、沃沮、(室韦)、貊均列入东夷之内。如果将《禹贡》、《后汉书·东夷传》所列各族均纳入东夷范畴之内,则在中国东部,南起扬州之夷,北至东北,沿海各地诸族均属东夷之族,这些夷族,大多数都有以鸟为其祖先的传说。虽然,图腾相同,不一定都是同族,但以上诸族,不但居地相联,而且其风俗习惯也大同小异,彼此关系亦较密切。所以应该说,从大江以北直至东北沿海都是东夷族分布的地区。

(四)商族: 子姓。在传说的尧舜时期,有一个强大的商族部落兴起。它的始祖是契。相传契是有氏女简狄吞燕卵而生的。

契称玄王,可能含有北方之王的意思。《世本》:“契居番”。番、毫同音。“契居番”即契居毫。其地最早在燕,故《左传》昭公九年云:“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肃慎、燕毫,吾北土也’”。契子昭明居砥石,其地可能在今河北省中部殷都之北。

“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傅守商祀”(《逸周书·作雒》。)《汉书·地理志》云:“邶,以封纣子武庚”。《帝王世纪》云:“殷都以北为邶”。《说文》云:“邶,故商邑”。可知商族部落在其灭夏建国以前,已自其发祥地燕毫逐渐向南扩展至殷都以北地区。由于殷都以北为商族旧居之地,所以武王克殷以后,仍封殷之后裔于邶,以守殷祀。

昭明之于相土又迁于商,其地在今豫东商邱(其中曾一度徒居泰山下之东都)。是商族部落除在殷都以北外,又扩展至中原东部。《长发》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则商族部落在相土时代,其中心虽在商邱,但其声威已播及远方。殷墟卜辞屡见祭土之贞卜,土即相土,说明其后裔一直对他予以隆重之崇祀。

在商族部落的经济生活中,畜牧占很重要的地位。传说相土造车,“作乘马”,“王亥始作服牛”(《国语·周语下》)。他们驯服牛马拉车,以帛及牛羊在各部落间进行贸易。为了保护其贸易,其后裔上甲微曾联合河伯灭掉了抢夺其牛羊的有易之君绵臣。

商人食物,牧产品中以牛羊为最多,祭祀也用牛羊,可达数百之多,足证其牧业之盛。

但商人经济生活,并非限于牧业产品,在史前已进入农业生活。治水是发展农业的需要。契的六世孙“冥勤其官而水死”(《国语·鲁语上》)。传说冥为夏之水官,由于勤其职而死于水。殷之先公先王,自上甲微后,凡六世,都以日干作名号,远比夏代为早,可见其农业知识比夏进步。殷之农业、牧业、商业各方面盛于夏朝,因而造成代替夏朝的优越形势。

到了天乙(汤),征服了附近许多小国,国力越益强大,终于灭了夏而代有“天下”。

东夷各氏族部落分布很广,与炎黄族属接触最多,关系也较密切,相互影响也较深,直到汤建立了商王朝以后,其统治范围比夏更大。商继承了夏代文化继续发展,并把奴隶制度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在当时,是世界上的一个文明大国。

 

  【苗蛮族属集团 】

 

苗蛮,古称苗,也称蛮,他们主要分布于长江中游南北地区。

《战国策·魏策一》吴起说:“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汶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彭蠡,今鄱阳湖;洞庭,今洞庭湖。汶山所在,多有纷歧,但衡山并非今日江南之衡山,其地望应在江北,似指今日江淮分水岭之桐柏山、大别山一线。

苗族得名,其说各异,“自周迄唐,通谓之蛮……称苗自宋始”(《章太炎文录·别录》)。实际上“苗”与“蛮”二声当系阴阳对转,古字同音同义。由于时代不同,对同一族名的称呼,常有变化,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

苗与蛮,从字义上所包含的内容看,有其相同处。但历史上的蛮,常常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其范围远远超过这里所说的苗、蛮。吴起所说的“三苗”,似乎是指“衡山”以南,长江中游地区若干苗蛮氏族或部落的总称(“三”是多数的意思),并非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说三苗是“帝鸿氏之裔于浑敦、少昊氏之裔子穷奇,缙云氏之裔于饕餮三族之芭裔。”这种传说未必可靠,但可反映“三苗”包括着一些不同的氏族。又如《山海经》中所说的骤头,也称兜,是一个有名的氏族。《山海经·海外南经》云:“()头国……人面,有翼,鸟喙,方扑鱼”。南方多水,此氏族大约在尧舜禹时代,仍以扑鱼为生。《大荒南经》云:“大荒之中,有人名曰头,鲧妻士敬,士敬子日炎融,在头,头……食海中鱼……惟冝芑、苣、穋、杨是食。”这又证明他们除渔业以外,还从事农业生产。《大荒北经》云:“颛顼生头,头生苗民。”这里所说苗民氏族出于头,就可以证明头与苗民同族。

炎黄族进入中原以后,逐渐向南扩展,遂与苗蛮接壤,并屡次发生冲突。《史记·五帝本纪》说尧时“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吕览·召类》说:“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左传》昭公元年说:“虞有三苗”。《吕览》上条引文又说:“舜却亩民”。《墨子·非攻》也有禹征三苗之记述,足见炎黄与苗蛮屡次发生冲突。战场主要是豫西南地区,在与三苗冲突或战争中,据《礼记·檀弓》、《山海经·海内南经》、《淮南子·修务训》、《史记·五帝本纪》均载丹朱及舜死葬苍梧,这个“苍梧”应在丹水一带。

旧说夏族击败三苗,三苗被迫迁到三危(据说在今敦煌西)。《尚书·尧典》云:“窜三苗于三危”;《史记·五帝本纪》云:“迁三荷干三危”,是否属实,疑莫能定。可能是三苗失败以后,有的避居高地。三为多数的量辞。危:《说文》:“危,在高而惧也。从广,人在压上”。厓与崖通。这只是说,三苗在最北一部分受到打击后暂退山地,而多数仍居故地。

在传说中,与苗蛮关系最深者为祝融氏,它最初虽不属苗蛮集团,但它的后裔在这个集团中却处于异常显赫地位,祝融氏为颛顼后裔。他们的居地最初也在中原地区。如颛顼居地在帝丘。祝融居地在郑。

祝融之后裔有八姓:己、苳、彭、秃、妘、曹、斟、。每一姓氏又繁衍成为几个氏族。这八姓各氏族之分布,最初大体上以河南北部之卫郑为集聚地。其后始扩展至河南中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一带。至商、周时,才有较大迁徙。

祝融后裔南迁,成为日后楚国王室之祖先。楚人进入荆州(苗蛮区域),大概始于周公返政成王之后。据《史记·楚世家》:其时楚熊绎方受封居丹阳。丹阳地望,据清人宋翔凤《过庭录》卷九谓:“丹阳在商周之东,南阳之西,当丹、浙入汉之处,故亦名丹浙。鬻熊(熊绎)所封,正在于此。”《史记,楚世家》载楚昭王曰:“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楚自荆北丹阳进据江汉,乃为以后之事。直到春秋初年,熊绎后裔熊通(武王),在荆楚开辟疆土,“大启群蛮”,并“开濮地而有之”,才奠定了强国的基础。

祝融为颛顼之后,在史前传说中,颛顼为炎黄联盟重要领袖之一,号高阳氏,虽无显赫武功,但农业发展也较早,特别是在宗教方面,有其特殊地位。世代相传,对后世影响颇大。在北方,从唐虞到夏商,巫史的职守(当时在文化领域中,最受尊重的职业),都由重黎之后掌握(《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迁说重黎是他的远祖,并说他的祖先(重黎之后)在周代作史官。

祝融氏徙楚,与楚地人民原有文化相结合,发展成具有楚地特点的高度文化,例如在战国时代大诗人屈原创作的楚辞,即是在学习楚地民歌基础上所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它在文学上的地位,可与北方的《诗经》媲美,甚至超过《诗经》。屈原自称他是“高阳之苗裔”(《楚辞·离骚》),即也是颛顼祝融之后裔。他也是掌管巫史的职守的。

江汉之间,古代又为濮人分布之域。《尚书·牧誓》所载牧野之战中,即有濮人参加。《左传》文公十六年云:“百濮离居”。杜预《春秋释例·土地名》说:“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由于“离居”及“各以邑落为聚”,是以外强之来,即“各走其邑”(《左传》文公十六年)。因而其江汉居地,即渐为楚人所据。但它在楚之西部,仍为其聚居之邑落。当楚有内乱衰弱时。周宣王初,熊霜卒,三弟争立,“叔熊(叔堪)逃难于濮而蛮”(《国语·郑语》),以资掩护。《左传》文公十六年云:“楚大饥……庸人帅群蛮以叛楚,糜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可见濮在春秋时代,已成为楚国西部的强大力量。

濮人分布地区甚广,自湖北西延至于巴蜀。嘉陵江之合川至北碚,旧称濮江,亦以濮人居地而得名。晋左思《蜀都赋》云:“左绵巴賨,百濮所充。”意思是说在大江支流涪江地区,绵阳一带,旧为百濮聚居之地,今则为巴賨分布之域。

《华阳国志》所称之南中,包括今之云南、贵州,虽不在江汉地区,但也有濮人散居其地。建宁郡有濮、僚,永昌郡有闽濮、裸濮。《尔雅·释地》云:“南至于濮铅。”铅应即今云南之元江(元江古称濮水)。

在荆地有长沙武陵蛮,相传有“槃瓤”的神话,以犬为其族徽,并为其图腾的信仰。他们以后向西发展,主要居于今之贵州,散居于湖南、云南、两广及湖北。

苗族以伏羲为其祖先。清初陆次云的《峒谿纤志》里面说:“‘苗人腊祭曰报草,祭用巫,设女蜗、伏羲位’。……按他们的传说,苗族全出于伏羲与女蜗。他们本为兄妹(或姊弟)……配为夫妇,绵延人类。”这个神话传说的内容,应该相当古老,它既反映了远古人们对人类起源的猜想,又反映了我国远古曾存在着的血缘家族制度。在传说中,女蜗的事迹比较丰富,她被苗人尊之为祖神,其所受崇拜之地位,也高于伏羲。《淮南子·览冥训》又单独阐述了女蜗事迹:说她补苍天、断鳌足、杀黑龙、积芦灰等等,这些事情都与治水有关。这种神话是不是又反映了远古时代,女蜗曾率领人们与水灾搏斗的英雄事迹?这个神话在战国末期以后,才显著流传。旧说以伏羲即为太昊,那是齐鲁学者综合把他们拉在一起,成为一个人的。

槃瓠即盘古,盘古开天辟地,女蜗兄妹配为夫妇绵延人类及女蜗治水事迹等的流传,如果不是苗族受汉族的影响,就是汉族受苗蛮的影响。这种流传,不但丰富了我国神话的内容,也反映了各兄弟民族在文化上的交互影响。

 

  【百越族属集团 】

 

《荀子·儒效》云:“居楚而楚,居越而越”,是楚、越在古代不但各为一大部族,而且其所居地区,亦各有别。

越,泛称古东南沿海及岭南地区之民族。《吕览·恃君》称为“百越”。高诱注曰“越有百种”,说明它所占地区很广,族属也很众多。

《禹贡》两言岛夷,其在南者,即扬州之夷。扬州之南,古称扬越之地,亦即百越之北境。

《史记》言吴、越皆古国,吴为周太王长子太伯之后,越为夏少康庶子之裔。吴居苏南,都于吴(苏州),越居今浙北,都会稽(今绍兴),二国王室皆华夏之裔,然其人民,则为越族。其语言与华夏迥异,必“待译而后通”(《盐铁论·相刺》)。然吴、越人民的语言则相同。

吴子胥、范蠡、大夫种,均言吴、越不但语言相同,而且其风习亦相同。但其与华夏则大不相同。

《史记·吴世家》说太伯、仲雍居于句吴,“文身断发,示不可用。”《左传》哀公七年说:仲雍在吴,“断发文身,裸以为饰。”《谷梁传》哀公十三年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这就是说:断发文身,非华夏之俗,太伯、仲雍奔吴,也是从民俗也。《越世家》育越之先世封于会稽,“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也是说禹之后裔到越以后,从民所俗。

吴、越两国接壤为邻,且“两国之语言、习俗既皆相同,侧其人民宜为同一民族也。虽其玉室……出自华夏”。吴、越之南,有闽越,亦越人之一支,西以武夷山与江西为邻。但其族人之分布并不仅限于令之福建,在今江西赣江流域东部,亦有越人分布。《史记、楚世家》载:“成王恽元年……使人献天子,天子赐胙,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徐旭生指出两点,很重要:其一,“夷下列越,足以证明它为一种族的名,并非国名。”其二,“楚的南境,大约不出今湖北界内,无缘超过江西、安徽。”并指出:“这个越就是《楚世家》里面的越章”。

春秋时代,楚熊渠封其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其封地既曰越章,则其地应与“越”及“章”有关。说明楚地有夷、越之族,但这里只能说明在楚所统治范围内有夷,越之族、并非所有夷越之族均受楚所管辖,因为当时楚的南境,“无缘超过江西、安徽”。

熊渠封其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其封地仅限于熊渠所取扬越之地,其范围主要在汉代的丹阳郡;其地既为古扬越之地,又为章山所在。《山海经·海内南经》云:“三天子鄣(章)山在闽西海北。”“郭璞注《山海经》、刘昭《续汉书·郡国志注》:并以三天子鄣山在丹阳郡”。“丹阳郡北,西与九江(郡)、庐江(郡)接,西南与豫章(郡)接,东南皆与会稽接,略当今皖南、苏南及浙西之地”。是今武夷山之东为越族居地,在武夷山之西,也有越族之居地。

在浙南有瓯越,闽北有闽越。闽、瓯之名早已见于周世。他们也是断发文身,并与吴、越同族,两者语言亦大同小异。

南岭之南,谓之南越。贾谊《过秦论》云:秦“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史记·秦始皇本纪》又云:“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这里秦所“取”或“略取”者,都是岭南之越人居地,他们的风习是“椎髻”,与东部沿海越人风习不同,但仍为百越之组成部分。

百越除分布于岭南外,并向西散居于今之云南南部。云南是一个民族复杂地区。“元谋猿人和各地旧石器遗址表明,在人类的童年时代,云南境内就有原始人群活动。遍及全省的多种多样的新石器文化,就是自古以来云南居民族属复杂的反映”。

越族在云南南部、东南部、西南部和濮人交错杂居在“闽濮之乡”。“先秦史籍记载着我国南方越人的风俗,有所谓‘贯胸’、‘离身’、‘雕题’、‘漆齿’等族向商王朝入贡,他们与后来云南境内的‘穿胸’、‘文身’、’文面’、‘黑齿’等族有密切关系”。

“越”之族名,由于春秋时代勾践之强大而越名始著。是越本为国名,后遂沿用力族名,于是东南沿海各族亦均冠以“越”族之称。由于越有百种,种姓各异,因曰百越。在历史上多年沿用不改。

楚越地区,是我国水稻主要发源地。越地河姆渡出土骨耜很多,制作精良,结构完善,其中更发现稻谷和堆积很厚的稻壳。

·夏官·职方氏》职云:扬州、荆州,“其谷宜稻”。《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这些记载,特别是河姆渡出土实物,说明百越早在七千年前,即有稻作物种植,反映其文化之悠久绝不亚于黄河流域。

另外,在南方沿海的深圳古墓以及云南的耿马、元谋、宾川、剑川、曲靖等地出上的远古炭化古稻,其中有很多是人工栽培稻,年代均在距今三四千年之久。云南出土炭化古稻,正是远古百越、百膜聚居地区。稻米在今日已成为主要食物之一,他们在三四千年以前,即在极端困难之自然环境中,最早地栽培了稻米,这是对中华民族的重大贡献。

百越居地,大部濒临沿海,内地河道纵横,向有水乡泽国之称。由于其地理形势,越民常在水中活动;所以有的“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汉书·地理志》)。《越绝书·记地传》说:越人“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淮南子·齐俗训》则言:“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这些记载,都把他们在水上活动的娴熟,描绘得栩栩如生。

越人很早即擅长造船。造船的历史,先有独木舟,后有木板船。木板船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在三千年以前,只有独木舟。在解放后,江苏武进、福建连江,都在地下发掘出远古时代的独木舟,都说明越人在远古时代,即有造船的历史。吴越由于其地理之特点与生活之需要,早在远古时代,即以舟楫浦鱼,渡水猎兽,并进一步跨越水域,开拓新天地,促进生产的更大发展。

到了春秋末年,吴越已能造大木板船以供战斗之用。吴王北上争雄于中原,因而开运河沟通江淮,主要是为了战船水师之便利的。闻名世界的中国大运河,南端的开凿,首先归功于越族劳动人民。

云南北部有羌人,它向北与川西直至青海连成一片。它不属本文涉及范围。但从古史相传可以反映我国大西南各族间的关系。传说黄帝后裔昌意自黄河流域南下,“降居若水”(今雅砻江),彝族称黑为“若”,“若水”即黑水。雅砻江、金沙江(沪水)、澜沧江(兰津)、怒江等,都有黑水的意思;司马迁、扬雄都说夏禹是羌人。这虽都是传说,但它似乎可以说明大西甫与中原的各族,在历史上很早即有某些相互关系。原始社会的几个族属集团,虽然在文化发展水平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形成我们今天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有长远的历史,在推动祖国社会发展上,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许多族属集团,在史前时代各有自己的居住区域,但它们却是不断有所接触。这种接触有冲突,也有友好交往,在冲突与友好交往中,逐渐彼此融合,特别是在原始社会进入国家以后,更加速了这种融合过程。

汉代,这是我国较早,也是最强大的封建王朝,它统一了全国。在这以后,各族相互融合,有了汉族的名称,实际上它是国名,又成了族名。它的范围,已包括从原始社会直到汉代统一全国以前所有的炎黄、东夷、苗蛮、百越等族属集团。这些族属集团逐渐融合,界限也逐渐消除,而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体──汉族。

中华民族以汉族为主体,但同时仍有一些少数民族保持着良已独有的特点,同样是中华民族的成员,也是中华民族中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2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5-1-3 12:41 , Processed in 0.165985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