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楼主: 称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佩华:《话说壮族》

[复制链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19 01:12:00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涉过红水(序言)

 

 

 中国南方偏西,有一条红水河。

 中国南方偏西,有一条红水河。

这条常年淌着红褐色流水的大河两岸,木楼青瓦,稻米飘香,蔗海蕉林,瓜果满枝。这里就是壮族同胞世代繁衍生息的家园,美丽的南方,美丽的广西。

一条红水,源远流长。追根溯源,壮族历史悠久。距今51万年前的“柳江人”、“麒麟山人”、“白莲洞人”、“九头山人”、“都乐人”、“甘前人”、“宝积山人”、“荔浦人”、“灵山人”、“干淹人”、“九楞山人”、“隆林人”、“定模洞人”等古人类化石证实,这些“人”便是广西乃至整个岭南地区最早的土著人。而且从他们的鼻骨、鼻梁和上门齿等“长相”看,都可以被认为就是壮族的祖先。

早在夏商周时代,壮族的先祖就有了专属于他们的称谓。那时候,中原人就已经把他们称为瓯邓、桂国、损子、产里和九菌等等,统称为骆越和西瓯。尽管今天的人们读起来有些拗口,但这些名词却已经早就载入史籍。壮族是古代骆越和西瓯的后裔,系岭南百越民族的一个支系。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壮族先辈生活的岭南以西地区虽属桂林、南海、象三郡辖地,但他们仍然被称为越人。从唐宋开始,壮族始称乌浒蛮、俚、僚、“撞”、“僮”或濮等,有些地方还被称作“狼”,壮族的士兵也被称做“狼兵”。

秦始皇修通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大批汉人拥入岭南,并与越人渐渐交往通婚。他们中的一部分还被西瓯、骆越民族同化,成为今天壮族的一部分。

壮族世世代代居住在中国第三大河珠江流域,他们有的靠水而居,有的靠山吃山;有的积水种稻,有的种蔗植蕉;繁衍不息,生生长流。

时空到了20世纪50年代,那些千百年来对壮族的杂称或带侮辱性的称谓终于被废止。自称为布壮、布沙、布傣、布依、布侬、布土、布僚等多达二三十种族名的壮族人,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统一称谓:僮族。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又改称为“壮族”。据2000年统计,全国的壮族人口为1700多万,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1553万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壮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中、桂西、桂北和桂南。云南次之,主要聚居在文山、红河和曲靖等地,人口达100多万。此外,广东的连山、湖南江华、贵州从江以及四川也有少量分布。历经数千年的繁衍,现在,壮族的子孙已经走出广西,走出南方,足迹遍布全国。有的甚至漂洋过海,到世界五大洲谋生居住。

壮族居住地幅员辽阔,其语言亦千差万别。有的地方,就是同一个县、一个乡语言也不能相通。于是,聪明的壮族人就创造了方块壮字,用于唱本、族谱、麽经和契约的书写。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壮和北壮两大方言。1955年,首次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族文字。1957年,国务院批准了《壮文方案》。

壮族民间风俗千奇百怪,礼仪繁复多样。有的饶有风趣,有的独具魅力,有的令人捧腹,有的让人惊奇。壮族有自己独特奇异的婚丧嫁娶习俗,更有自己的原始宗教,崇尚天、地、亲、君、师、神。此外,壮族还有许多民间禁忌,有的堪称传统文化之精华。

“三月三”无疑是壮族最著名的节庆,但最隆重的节日还是春节,七月十四鬼节为次。此外,壮族还有蚂拐节和清明、端午、莫一大王节、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节日。

壮乡素有壮欢歌海之称,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既是祭奠祖先的节日,同时也是壮族的情人节和山歌节。每到这个时节,不分男女老幼都聚集歌墟对歌,场面壮观。

聪明智慧的壮族先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包括石器、花山崖画、铜鼓、壮锦、绣球、壮剧、壮欢、干栏等被称为壮文化的标志而名声在外。创世史诗《布洛陀》是壮族文化的结晶,是百科全书,又是文学巨著。以神话始祖布洛陀和歌仙刘三姐为代表的艺术群像,至今仍然被人们广为传诵。

稻作文化又称那文化,是壮族先祖西瓯、骆越和其他百越民族共同缔造的农耕文化,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非凡而深远的影响。

壮族与红水河,就像大地与山水,唇齿相依,形影相随。若是没有这块红土地的哺育,没有这片土地的孕育,壮族就没有今天如此繁盛的子孙后代,更没有今天八桂大地上欣欣向荣的绝妙风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9 1:15:53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沙发
发表于 2008-9-19 01:13:00 |显示全部楼层

布洛陀之斧

在南中国的珠江流域,与红水河并驾齐驱的另一条河流叫右江。相对桀骜不驯的红水河而言,在百色盆地里蜿蜒迂回的右江更像一个腼腆的美少女,温婉柔顺,风情万种。

距今八十万年前,右江谷地森林密布,鸟语花香。一个天外来客带着一声巨吼,挟着一团烈焰呼啸而至。倾刻间,大地颤抖了,森林被点燃了,宁静被打破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陨石雨,不仅把右江河谷茂密的森林烧了个精光,植被深厚的大地被烧得裸露出了石头和泥土。一块块坚硬的石头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给生活在这一带的古人类送来了一种稀有的利器。

陨石。玻璃陨石。右江河谷。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后人们借助先进的技术才知道,那场“雨”至今已有八十点三万年。幸亏那时候,那些古人类几乎都住在谷地边缘的岩洞里。否则,他们无法躲过这场灭顶之灾。

或许那时候,传说中的造物主布洛陀神还没有降临人间。但是,这时候,右江河谷早就被一种精灵捷足先登了,他们就是这个盆地的主人――古人类。这些从树上爬下来,从山洞里走出来的生灵,手持棍棒和石块,沿着起伏的丘陵来到江边,望着滔滔不息的江水,既兴奋无比又一筹莫展。他们多想把树木砍倒,然后捆扎成筏子,或撑到对岸去,或漂到江中去捕鱼、去游乐。他们显然早已厌倦了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狩猎生活,多想开垦荒地种植五谷杂粮。他们更想动手搭屋建棚,遮风蔽雨。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可是,他们手无寸铁,连手里拿的石块也是沉甸甸而又圆碌碌的。

幸亏老天下了一场及时“雨”,使得他们手里的“石”块变得轻盈硬利了。

一场虚惊之后,他们转而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他们四处搜罗,把这些老天赐给的宝贝聚拢到一起。然后,他们成群结伙地在右江边上安营扎寨,从江边寻找适合的卵石,从野地里扛回坚硬的石块。

砸,敲,掰,击,琢,刻,钻,打,磨,刨……可能所有的动词,都无法用来描述先人们当时打造石器的情景。那时候的百色盆地,一定像个大工地,人们井然有序,分工明确,为的是共同打造他们急需的工具。

岁月如右江水般无声流逝,时光进入20世纪末。人们无意中在百色市郊外的上宋村扯出了第一根“绳头”,百色石器的标志性实物――百色手斧出土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布洛陀之斧么?没有人知道。专家们证实,这手斧在地下已经沉睡了八十点三万年了。

伴随手斧面世还有大量的石器,比如砍砸器、削利器、石镐、石锛、石杵等物件。八十万年,可不是哪个大炮佬随便胡说八道的,是经过中外科学家严格的检测得出的结论。求证这些石器为什么有八十万岁的物质不是别的,恰恰就是那一场陨石雨带来的玻璃陨石。

进入新世纪不久,百色盆地再一次名震中外,百色石器又让考古界一次欣喜。还是右江边,仅距上宋遗址500的革新桥遗址,人们又有了新发现,这里居然是距今六七千年前一处大型的石器加工场。

又是大量的石器。又是一处遗址。

令人欣喜的是,上宋遗址和革新桥遗址并不孤独。这短短二、三十年,考古界又相继在百色盆地不断有新的发现。右江区的小梅遗址、田东的高岭坡遗址和田阳的那赖遗址,都相继发现了旧石器和与之相伴的玻璃陨石。

苍海桑田。古老而年轻的百色盆地,今天壮族人的美丽家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板凳
发表于 2008-9-19 01:13:00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群龙

遥远的东方有一群龙,它的名字叫广西亚洲龙和广西原恐齿龙。这群巨龙的故乡在扶绥那派盆地。

公元1972年,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一群不甘忍受城市喧嚣的地质专家背起行囊,悄然离开首府南宁市,一路颠簸,驱车赶往西南方向数十公里外的扶绥县山墟镇那派村。

那派,稍稍了解壮族文化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壮族村子。在壮语里,那即田之意,派则是田垌的名称,那派是千千万万个壮族村落中的一个。然而,在地质专家们的眼中,那派这个地方却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名词,也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村子。因为,那里有一个盆地。虽然那个盆地的地面上长满了望不到边的甘蔗、水稻和木薯,但是,地表却裸露出由含钙泥质粉沙岩和沙质泥岩组成的紫红色沉积,这就是令地质专家们倍感兴趣的早白垩纪层。

在那个遥远的地质时代,那派这个地方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湖泊。湖里鱼虾鲜肥,更是爬行动物的天堂。地质学家们知道,这种地方往往蕴藏着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质。然而,乘兴而来的几位地质学家,似乎并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反而在红土里拣到了一颗脊椎动物的化石。偶然拣到的这颗化石后来证明,他们此行并没有空手而归。

时隔不久,他们终于知道,这就是曾经统治地球长达1.5亿年之久的恐龙化石。

恐龙是侏罗纪时代的巨无霸,一场意外的天灾,使它们突然在6500万年前的早白垩纪销声匿迹了。恐龙的灭绝成了地球历史一个永远无法破解的密。要破解恐龙时代的奥秘,科学家们需要大量的证据,而被认为最重要的证据,就是恐龙化石。

这几位地质专家是无私的,他们没有把这个惊人发现据为己有,而是报告给了自治区博物馆。考古专家们得知消息后如获至宝,他们马上奔赴那派盆地。

数月后,他们终于满载而归。他们带回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包括各类恐龙的部分骨骼、牙齿和一些鱼类贝类龟甲化石,整整拉回了23只大木箱。

然而,考古专家们的这次发现还只是冰山一角。2001年的一个夏日,与那派村相邻的六榜村壮族农民刘星政,稍不留神,居然在一块甘蔗地边上挖出了一块恐龙化石。之后,又挖出了一块、两块、三块……这里简直就是一个恐龙窝了!

就在这个地方,考古人员竟然发掘出了两具比较完整的恐龙化石骨架,三种恐龙牙齿和一些中生代爬行动物的化石。毫无疑问,是刘星政和他那把锄头掀起了一次新的恐龙热。这次发现,被专家们认为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南方发现的早白垩纪时代恐龙最完整骨架。

发现,再次发现。如果说,第一次发现属于偶然的话,那么,时刻28年后的这次发现应该是真正揭开神秘恐龙化石的面纱了。这两次重要的发现,终于又让考古专家们坐不住了。2003年底,来自北京的和南宁的考古专家教授再次聚集那派盆地。

专家们或掘地数米,或进行拉网式调查。他们风餐露宿,日以继夜。

恐龙新种类!南方少有!实属罕见!化石完整!国内的恐龙权威赵喜进教授不知见过多少恐龙化石,但是他仍然禁不住一次次惊叹。

面对如此丰厚的考古成果,欣喜的不仅是考古专家,还有那些目睹了一次又一次发现的那派村壮族村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地板
发表于 2008-9-19 01:14:00 |显示全部楼层

那洞那山,那江那人

柳江人是什么人?柳江人是壮族的祖先吗?这是两个密切关联的问号。

在当代中国,但凡念过小学的人都知道有一个词语叫“柳江人”。顾名思义,柳江人就是生长在柳江这个地方的人。但是,我们这里说的“柳江人”,并不是现今生活在柳江上讲柳州话的人们。柳江,也不是那条穿柳州城而过、川流不息的鼎鼎大名的柳江河。柳江,是桂中大地上一个普通的县城,隶属柳州市。

在很多年以前,知道柳江县的人并不多,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县份的人们,更是普通得和毗邻县份的男人女人没什么二样。

是一把锄头改写了历史。是这把锄头使得本来普普通通的柳江人,一夜之间变成了特殊的“柳江人”,让默默无闻的“柳江人”令整个世界都为之瞩目。

19589月,新兴农场的工人们在一处山洞里挖取硝泥做肥料时,用锄头挖出了一颗类似人头骨的化石。面对这颗似人非人的头骨,所幸的是工人们并没有将其打碎做肥料或抛弃于乱石堆中。他们善待了这位沉睡数万年的祖先。

后来经古人类学家考证,认为这是一块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新人(智人)头骨化石。智人在距今约45万年前开始出现,主要活动在亚洲、欧洲和非洲。已经名扬天下的晚期智人化石,有欧洲的克罗马农人、格里马第人和中国的山顶洞人。科学家是最善于给事物命名的,这次出土的人骨化石很快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名:柳江人。

这个普通的小小的喀斯特洞穴,原本被当地人叫做通天岩。它距离柳江县城27公里,位于新兴农场东侧一公里处。因了这次惊世发现,这个小洞穴从此便被称为柳江人遗址,别名柳江人洞。

这个数万年前的“柳江人”是个男子,他眉骨微隆,脑壳容积已达一千四百多毫升。他的前额膨隆,嘴部后缩,猿人的特征已经消失,体形特征和现代人基本相似。但他仍然保留头顶稍低矮,眼眶较扁的原始特性。专家们还根据其头骨颜面扁平的程度,断定这个“柳江人”就是蒙古人种(黄种人)的祖先。消息传出,就连远离大陆的日本考古学家植厚和朗也想过来攀亲,他说:“日本人可能源于中国柳江,就是说日本人和柳江人可能同宗共祖。”

任何发现都不是孤立的,洞穴也是。在柳江人洞东北约两公里的地方,就有一个更大更阔的洞穴。这里也是一处古人类遗址。相比之下,这个洞比“柳江人”洞更具观赏性,积层更厚,各种动物和人类化石更多。因洞口处有一块状如莲花蓓蕾的巨大钟乳石,而被当地人称为白莲洞。

据说,白莲洞的发现比柳江人要早两年,但它因何名气小得多呢?只因白莲洞里没有一块完整的人类骨骼化石,尤其是少了一块人头骨化石。在白莲洞里,考古学家发掘到了大量的化石和石器,计有石器500件,动物骨骼化石3500多件,其中还找到了两颗人牙化石。区区两粒人牙化石,说不定还是古人类在啃动物骨头时硌掉的牙呢。

如果说,当年柳江人洞里住的是一个孤家寡人或是小户人家,那么,住在白莲洞里的可能就是一个村庄或者一个部落了。现在的人们完全可以这样猜想,这个漂亮的洞穴原本是属于野兽的,是各种猛兽心仪的巢穴。后来经过人类与猛兽的一场场恶斗,最终人类胜利了,他们占据了白莲洞,猛兽成了香喷喷的烤肉。

白莲洞遗址厚达3米、多达10层的堆积物像一部史书,被考古学家们一页一页地掀开。时空也从3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缓缓向史前文明走来,终于迎来了中华文明的曙光。

柳江人,白莲洞。这两处沉睡在壮乡千万年的人类遗址,它们能够重现天日,完全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件幸事。

说到人类史,不能忽略一座山。说到壮族人,也不能忘记这座山。

这座山叫麒麟山。麒麟山在桂中大地的红水河畔一个名叫桥巩的地方,距新兴的来宾市只有十多公里。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座麒麟山既不高大,也没有神仙,更说不上是什么名山了。然而,由于有了1956年的那次发现,这座毫不起眼的小山丘一下子便名震中外了。

和柳江人一样,这次惊人发现还是在一个小山洞里。这个高出地面7米,洞口高2.7米,纵深4.8米的山洞,虽然相貌平常,但当考古学家们从洞内厚达1.7米的堆积层里,挖掘出一只人头盖骨化石时,这个洞就成了名洞,这座山也成了名山。

喜出望外的考古学家们站在洞口,朝东南方极目远眺,只见洞前是一马平川,稻田葱绿,四周弥漫着祥瑞之气。不远处依稀能见的滔滔东流的红水河,沉闷的水声隐约可闻。这里应该是智人最理想的居住环境了。

果然,这块来自于一名老年男性头骨的化石,属于距今约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智人。从此,中国晚期智人的名册里,又多了一种人――麒麟山人,他们和已知的河套人、山顶洞人、峙峪人和柳江人一起,共同组成了旧石器晚期文化的绚丽风景线。

有专家描述,从麒麟山人头骨的复原效果图上看,这名颧骨较突出、眉骨较宽、面骨较扁平的老男人,从特征和长相上,和今天在当地生活的壮族人十分相像。不管是古人长得像今人,还是现代人长得像古人,这里只能有一个答案,那就是,麒麟山人可以肯定是今天生活在红水河两岸壮族人的最近的祖先。

从这个小山洞的堆积层里,考古学家们还掏到了一些动物化石,比如野猪、鹿、贝和鱼骨化石。经科学方法测验,表明直至一万年前,仍有人类居住在这个洞穴中。

一个洞,一块或者数块化石,使麒麟山变成了名山,还使一个在洞穴呆了3万年的老者成了名人,这就是文明,这就是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5#
发表于 2008-9-19 01:14:00 |显示全部楼层

红铜鼓

光芒四射的太阳,舞蹈的羽人,细长的独木舟,优雅的翔鹭,跃跃欲试的青蛙,水的波澜,奇特的纹饰……这些生动的图案,共同组合在一个桶形的铜器上,这就是铜鼓。

铜鼓产生于何时又始用于何年何代,这恐怕是最令考古学家们头疼的问题之一了。不过,一面从云南楚雄万家坝出土的铜鼓,似乎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只铜鼓,被认为是春秋战国早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古代濮人和骆越人的器物。

铜鼓是有名字的。从已经出土的铜鼓中,专家已经给他们起出了一大串名字,他们是:万家坝型铜鼓(滇)、灵山型铜鼓(桂)、石寨山铜鼓(滇)、遵义型铜鼓(黔)、冷水冲型铜鼓(桂)、麻江型铜鼓(黔)、北流型铜鼓(桂)、西盟型铜鼓(滇)等。这些铜鼓家族中大名鼎鼎的铜鼓,几乎是云南、广西和贵州三省(区)平分秋色。

难怪有人说,铜鼓出自云南,传到广西后才结出了灿烂的硕果。至今最大的铜鼓就是出自古骆越之地广西北流,该鼓面径达165厘米,重达300多公斤,被称为“铜鼓王”。

十九世纪后期,有那么几面铜鼓几经辗转到了西方,一下子就在那个自称文明社会的地方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个叫弗朗茨.黑格尔的奥地利先生更是兴趣浓厚,他通过各种渠道从中国、越南等地到处收购铜鼓,并大量收集铜鼓资料和照片,然后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出版了第一本铜鼓专著《东南亚金属鼓》。黑格尔把收集到的165面铜鼓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三个过渡类型,急忙跳出来给这种来自东方的器物盖棺论定。然而,对于西方的黑格尔们来说,他们见到的那点铜鼓只不过是窥豹一斑罢了。学者们根据后来出土的大量铜鼓的不同形制和花纹,共分出了前面提到过的八种类型,有些方面甚至掀翻了自称权威的黑格尔盖定的棺板。

关于铜鼓的说法多种多样。一种纯壮族的说法是,最初的铜鼓其实不是鼓而是一种叫做釜的器皿,是用来煮饭菜吃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种桶形的东西后来在古代军队中才得到了发扬光大。可能是那些休战期百无聊赖的部落士兵,首先把釜当成了打击的乐器,后来又被人们配于鼓乐,于是,一种原始的乐器便诞生了。士兵们的创造并不因此而停歇,由于南方多雨而且潮湿,用来指挥打仗的皮制战鼓容易受潮,有人就干脆把铜鼓当成了战鼓。天长日久,铜鼓也就被人们赋予更多更实用的功能。

尽管壮族不是惟一拥有铜鼓的民族,但真正了解铜鼓并且热爱铜鼓的应该还是壮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壮族先民百越人就已经开始广泛使用铜鼓了。

1970年,在位于右江上游驮娘江畔的西林县普驮村,人们在挖修公路时,竟挖出了一个西汉早期的铜鼓墓葬。在西江流域,一面比一面大、一面比一面老的铜鼓相继出土问世,更是让人们欣喜不已。在漫长的岁月里,铜鼓曾经充当过骆越人精神支柱的角色,人们用铜鼓祭天祭地祭神灵。不仅快乐的时候敲铜鼓,痛苦的时候也敲铜鼓。打仗的时候敲铜鼓,休闲娱乐时的时候也敲铜鼓。从某种意义上说,铜鼓就是骆越人的生命。在古代壮族社会,铜鼓不仅是一种奢侈品,还是权贵的象征,绝大多数都掌握在强人地主的手里,平民百姓根本无法染指。铜鼓进入民间那是后来的事了。

在今天的红水河畔,依然有众多的壮族同胞爱鼓如命,大规模地收藏和使用铜鼓。据不完全统计,仅东、巴、凤和南丹、大化几个县份,民间收藏的铜鼓竟达一千余面之多,仅东兰一个县就有五百多面。有人估计,这个数或许只是二十世纪中期“大办钢铁”和“文革”时期以前的一半左右。生活在这一带的民众,每年的春节、祭蛙节、三月三、八月十五以及婚娶、丧葬和建新房都要使用铜鼓。使用率之高,密度之大,堪称是一个当代神话。

在某些地方,某些壮族人心中,铜鼓就是宝贝,就是图腾,就是神明,就是太阳。无疑,铜鼓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实用价值。在被现代文明淹没的今天,活化石般的铜鼓仍然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简直是个奇迹。

有趣的是,铜鼓还有公母之分,个头大的声音高吭的为公鼓,个头小且低音的为母鼓。有条件的收藏者都要公母铜鼓一起拥有,只有一只的也要想办法帮它配对,否则铜鼓就不灵验了。

壮族人收藏铜鼓的方式各异而有趣,平常日子,铜鼓被用红布包裹起来,由族长或家主秘密收藏,藏于何处别人不得而知。有的人家则把铜鼓深埋在谷囤陈粮中,恐怕它会飞走。据说,运送铜鼓渡过江河或路过深水时,若是水里有图额(壮语妖怪之意),如果没有红布和法力的束缚,铜鼓便会自动挣脱羁绊跃入水中去镇妖,且不再回头。

在壮族民间,有关铜鼓的传说故事版本很多,传来传去,便越来越被传得神奇幻化起来。有的地方还以铜鼓作为道具编排各种舞蹈,在山乡水寨上出演,乐此不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6#
发表于 2008-9-23 23:52:00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始祖的背影


    


    

布洛陀是谁?布洛陀是神。布洛陀是创世者、是造物主。

布洛陀,是壮族神话谱系中的第二代始祖神。布洛陀还是智慧的象征。

关于布洛陀,民间有一个传说:和布洛陀一同出世的有雷王、蛟龙(壮语图额)和老虎,他排行老四。三位兄长见他是人,都想找借口杀他吃肉,害得他整天心惊肉跳,东躲西藏。有一天,布洛陀背靠一棵满是红叶的枫树边诉苦边落泪。忽然间,枫树变成了一把天火,先把老大雷王烧得脸色乌黑,逃到天上去了。天火又一把烧向蛟龙,蛟龙带着满身伤疤跳进水里。天火还把老虎烧成浑身花斑,仓皇逃进森林里。于是,布洛陀成了人间的神仙。他先造了太阳和月亮,造了天又山河,造了男人又造女人,造了水火又造三牲六畜,造了树木又造五谷杂粮……人间缺什么,布洛陀就造什么。

关于布洛陀的各种版本民间传说很多很多,就是几天几夜也讲不完。

要走近布洛陀,解读布洛陀,得先从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开始。百张好树叶/不比花一朵/千百本厚书/不比《布洛陀》。这首山歌可以看出,《布洛陀》在壮民族精神生活中是怎样的份量。

《布洛陀》史诗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内容包罗万象,堪称壮族的历史教本和百科全书。全诗分成四大部分共19章,长达近万行。其中包括礼歌、问答歌、石蛋歌、初造天地、造人、造太阳、造火、造谷米、造牛、再造天地、分姓等主要章节。

其中的《石蛋歌》描述说,最初本无天无地,什么也没有,漆黑无边。后来不知从哪里吹来三股黑、黄、白的气体,相混后变成浓浆,并逐渐凝固成团,外壳也越来越坚硬,像个大石蛋。这个“蛋”里边有三个蛋黄,千万年后孵化成三个不同模样的兄弟,即雷王、龙王和布洛陀。他们在蛋壳里半睡半醒,梦游天上地下,五湖四海。雷王迷恋天上的神仙日子,龙王羡慕地下的宫殿,布洛陀则喜欢过地上的劳动生活,认为“上中下三界,中界最称心,昼有太阳照,夜有星月映,日里去耕田,晚间去打猎,耕种得吃米,打猎得肉吃,安乐逍遥事,莫过中界人。”这三兄弟兴趣爱好各异,梦醒后争相破壳而出,奔向自己理想中的天地。

在《造人》篇中,天地形成以后,地上只有布洛陀和姆六甲两个人,于是布洛陀去找姆六甲商量要造人。姆六甲听说要造人,羞臊得红了脸,低头不答。布洛陀见她如此,便气呼呼地去找龙王哥哥商讨计策,久久不归。这时候姆六甲反而感到孤寂了,日夜思念布洛陀,天天站在山顶上盼他归来。布洛陀离开姆六甲久了,心里也很想念她,当他在遥远的东海看见姆六甲站在山顶上翘首以盼时,禁不住心旌激荡,便含了一口水,使劲朝她喷射过来。不想,这口水竟变成了一条七彩虹,横跨万里,一头出自布洛陀的嘴,一头连着姆六甲的身。就这样,姆六甲怀孕了。90天后,姆六甲口中吐出了可以当人种的“黄泥浆”。然后,他们便用这些泥浆捏成一个个小人。这些人被用艾蒿、木叶和干草包裹,放入醋缸里,天天用水浇淋。再过90天,泥人开始蠕动,姆六甲就“用身子去暖,拿舌头去舔,日夜不停歇。”再过90天,泥人终于变成了真人,可以爬地见天了。

“造人”到此为止,还没分出男女,怎么办?姆六甲在吃酸品时,挟出酸辣椒和杨桃片,那些孩子就跑过来抢吃,抢到杨桃的变成了女孩,抢到辣椒的就成了男孩。而刚造出来的这些人,也是良莠不齐的,他们“有勤又有懒,有奸又有憨,有乖又有笨,有弱又有强”。于是,布洛陀又再细分,“好的留下来,差的遣上山;勤的能做人,懒的化作兽;笨的化为虫,奸的化为禽”。

如此夸张而浪漫的叙说,在《布洛陀》里随处可见。如此妙趣横生的描述,很容易让人想起了某些名著。如此栩栩如生的布洛陀,怎能不让后人为之爱戴和敬重呢!

《布洛陀》史诗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还因为壮族民间有大量的歌师歌手。在壮族民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可以演唱《布洛陀》的,其唱者要么是道公巫师,要么是无师自通的歌师歌手。

唱《布洛陀》也不是想唱就能唱。道公一般是在做祭祀或在做道场时才可以唱,而且每唱必唱全文,巫师则可以针对某些事物择唱有关章节。在红水河及右江河谷地区,每逢喜事节庆都会请高手来演唱《布洛陀》。受到邀请的歌师一般都会作认真准备,他必须做到三件事:一是再三温习诗书;二是要戒嘴,三天不吃狗肉牛肉;三要修身,洗浴后七天不行房事。谁若是能从头到尾一字不差、一句不漏地唱完《布洛陀》,谁就被誉为当地的“歌王”。

布洛陀是人还是神?虽然没有可供考证的史料记载,谁也不知道他诞生于何年何月、何时何地,但是在壮族人心目中,他永远是神圣的、不朽的。

布洛陀不仅是壮族心中的神灵,是最好的亲人和祖先,更是一代国王和恩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3 23:53:2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7#
发表于 2008-9-30 20:15:00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8#
发表于 2008-9-30 20:15:00 |显示全部楼层

稻米飘香

稻禾,田块,水车,水渠,水坝,龙骨车,犁,耙,水牛,箩筐,谷斗,谷囤,风车,蓑衣……

这些物件,许多吃过稻米饭的人,并不一定都知道是些什么东西。其实,这都是古代或近代人类水稻耕作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不过,对于壮族来说,这样的工具也许还是太“现代”了。

壮族先民对稻谷的认识,可以追溯到数万年以前。早在距今上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居住在左、右江河谷和红水河畔的晚期智人,逐渐厌倦了狩猎生活。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尝遍百种植物的果实和籽粒,终于发现了一种味道一般却很能填饱肚子的种籽。经过千百年的驯化和培植,他们终于如愿地把这些原本在山川野地里自然生长的野生稻,改造成了今天我们田里种植的水稻,并一茬一季地耕种到现在。

壮族先民百越人不仅是种植水稻的先锋,还是制作各种劳动工具的高手。他们打磨出石斧、石铲、石镐用来翻土耕田,造出石杵、石磨棒等对谷物进行脱粒和脱壳,用于对谷物的加工。这样历经千万年,一种以水稻为核心的文化便诞生了。

这就是专属于骆越、西瓯民族后裔的那文化。

“那”,壮语为田,有的地方也叫做“纳”,那泛指稻田。那文化其实就是田文化,也就是一种稻作文化。

在早期农耕时代,人类本来无须种田,甚至不知道田是什么东西。至今,在桂西北和滇东南的壮族山寨里,依然有人在大面积种植旱稻。旱稻也称作旱谷,生长在地里,但它的长相和水稻并无多大区别,只不过谷蔸和禾杆比水稻更粗壮一些,谷粒也稍大一些。旱谷是一种还未彻底驯化的野生稻,也是一种米好吃但产量很低的稻种。旱稻虽然是一种野性十足的植物,却抵御不了天灾,弄不好会颗粒无收。

人们要想有一种稳定的食物,就不能光指望旱稻。后来他们发现,那些生长在沼泽里和水塘边的稻子不仅长势喜人,而且产量颇丰。于是,他们便开始动手垦荒造田,用来种植更多的水稻。

珠江庞大的水系蕴育了那文化。那文化的核心是水,没有水也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那文化。右江、红水河、左江、柳江、龙江、贺江,这些江河分支密布,无数的溪涧流水潺潺,四季不息。是水让生活在这些水流两岸的壮族先民变得愈来愈聪慧起来,他们很早就知会了拦河筑坝,利用水流的落差,通过修筑水渠,把水引入田里,便于种植水稻。这种取水方式最早出现在山区的小溪小河里,在一些丘陵地带,人们取水灌溉的方式则更为先进。

在右江、龙江流域的一些支流上,至今人们依然能看到一些巨大的转轮,在水流的驱动下咿咿呀呀地自转,不分昼夜地把一筒一筒的河水提到半空中,倒入木槽,流进水渠进行灌溉。这就是水稻之乡不可或缺的古老的提水工具――水车。

许多人都知道,是东汉的毕岚和三国时的马均首先制造了水车,但那是通过人力或畜力驱动的,而很早就流行于壮乡的水车才是真正意义的水车。水驱动了水车,水车提高了水位,形成了一种以水为中心的自动的机械运动。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谁也不敢肯定,水车的发明始于何时何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水车应该出自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

有了稻种,有了田,有了灌溉,人们还不能形成完全意义的稻作生产活动。它还缺少一个关键词:水牛。

我们可以这样猜想,最初人们驯养各种牲畜,并不仅仅是满足肉食的需要,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为了让它们帮助人干活。驮娘江畔至今仍然流传一个传说:先祖们曾经试用大象来水田里拉犁耙,但是田块太小,大象转不过身,还常常把田埂踩坏了,人们就把大象赶回了森林。于是有人又把马拉来犁耙田,但是马蹄太小了,容易陷入淤泥里走不动,马又被弃用了。又有人把黄牛拉到田里,可是黄牛天性怕水且喜欢干净,站到田里就是不肯走动了。后来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力量巨大又不怕水,而且蹄盆较大,又相对比较温顺的大型食草动物,并把它命名为水牛。多少年代过去了,驮娘江一带的水牛得到了人们的厚爱,西林水牛已经成为全国13个优良水牛品种之一,并和富(川)钟(山)水牛一起,成为了广西两种最有名的水牛。

水牛是壮家的宝贝,它不仅善于犁耙田,还能拉车运输,还可以帮助人们踩泥巴打砖瓦。今天,水牛乳更是备受人们的欢迎。

水稻生长在田里,田里长出稻谷,稻谷舂碾成米,米煮成饭,饭养人。这是一条链,一条生命之链。在这条链中,最为至关重要的是链的两端:田和人。

在壮族人的生命里,“那”的位置是至高的,“那”和人是息息相关的。这是一种纯粹壮族的态度,也是惟有壮族才给予了“那”这么高的待遇。在壮乡,以那作为地名和村庄的比比皆是。例如,在西林有那劳、那佐、那兵、那合;南丹有那地、纳老、纳弄;巴马有那桃、那莫、那坝、那弄;田阳有那坡、那满;百色的那毕、那棉;钦州有那丽、那彭、那思;邕宁有那马,那楼;都安有那共、那瓦、那图等。

那文化,不仅是在广西广东,就是在云南贵州甚至更远的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等国家都有其深深的印记,因而被人们称为那文化圈。

稻田,水稻,稻谷。有水稻的地方就有“那”,有“那”的地方便会有独特的那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9#
发表于 2008-9-30 20:16:00 |显示全部楼层

古国的碎片

对于壮族,甚至对于广西来说,桂西北高地一直是一个谜,一个可能无法破解的谜。

广西两条重要的河流,红水河和右江都从云贵高原南麓同一个地域里流出来,最后又一同注入西江和珠江。

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境内的驮娘江,像是一个温柔秀美的少女。她穿过被称为“世外桃源”的坝美村,从西林县的土黄村进入广西后,便一路清澈无染,羞羞答答,到了普驮这个地方,突然拐头东去。

普驮,是驮娘江边上的一个壮族村落。青砖灰瓦,古榕绿竹,田畴古道,共同构成了这个壮族村寨的独特景致。自古以来,两条东西南北走马驿道交汇这里,北上贵州,西去八达、古障、马蚌,南下云南、越南,东往田林和百色。不通车的年代,每天经过这里的马帮都在三五百匹马上下。

山道上响了千百年的马蹄声,终于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戛然停歇了下来,这时候正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的西林县父母官们,忽然觉得单靠一条通往隆林的险峻公路,已经不能满足这个山区小县的经济发展需要了。于是,他们凭着一股满腔热血和满怀豪情,靠着一双双手,带领成千上万的农民,开始了气壮山河的田西公路大会战。

西林县土黄村的民工是幸运的,是他们用双手开启了一道神秘之门。正当他们在普驮村与普驮粮站之间的一块菜地上挖路时,一名民工手举镐落,只听见咣当地一声,他手上的十字镐被狠狠地弹了起来,他的虎口也被震得一阵麻痛。正是他这一镐,不仅把一个沉睡了两千一百多年的灵魂给敲醒了,而且也给了西林一个不小的难堪。

铜棺材。这是一具与现代木棺一样大小的铜棺材。目瞪口呆的民工还没缓过神来,铜棺材里边的金银玉器已经被闻讯蜂拥而来的民工一抢而光。那些拿不到细软的民工心有不甘,干脆用铁锤来个大肢解,只一会功夫,几百公斤重的铜棺就这样消失了。后来,县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追回了被抢掠的大部分铜棺碎片,但那些金银玉器的大部分,依然被那些无知和贪婪者据为己有。

然而,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那些铜棺碎片如果及时交到稍懂文化的人手里,或许这还是一个亡羊补牢的举措,但后来事情却不是这样。由于当时一些人的保护意识淡薄,那些青铜碎片又被转到一批更无知的人手里,最终被炼成了县水泥厂球磨机的轴瓦。

尽管当地的人们失去了一次与历史对话的机会,但驮娘江依旧长流不息。有了第一次误会,人们似乎更期待还有下一次或者更多次,这样,人们才有机会去弥补自己的过失。老天有眼,机会终于又一次眷顾了这个地方。

19727月,普驮粮站在开辟晒谷场时,就在当年挖出铜棺以北约二、三十米距离的地方,人们意外地挖掘出了一座铜鼓墓葬。这次发现由于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有序的发掘,全部的四百余件文物得到了应有的善待。

这座桂西北地区罕有的西汉早期铜鼓墓葬,其实是一个二次墓葬,当地壮族称作拣骨葬。据测定,这是一名年约25岁的青年男子的骨骸。

这个奇特的墓葬由四只铜鼓套叠组成,骨骸装在铜鼓的里面,上面覆盖细如粟米的玉珠编织的珠襦,陪葬品有大量的铜器和玉石器,葬具豪华而精美。在众多的铜器中,尤以一尊铜马和铜骑士俑最为传神。这是一件铜制模型明器,由铜马、铜马鞍和铜骑士俑三个部分组成,器表全部鎏金。那匹雄性战马,膘肥体壮,昂首挺胸,两耳直立,大嘴张开,目光炯炯,似是迎风嘶鸣。那个骑士俑头戴武冠,身着褥褶,脚蹬统靴,双手置于胸前作勒缰状,威风凛凛。这匹马除了马尾巴单独铸造外,其余整匹马和马鞍、骑士俑均为一次铸成,可见当时的铸造水平已经很高了。

考古学家们几乎对铜鼓墓葬的年代没什么异议,也对这个地域属于古句町国的中心地带表示了认同。然而,在普驮这样一个交通闭塞、山高水远的壮族山寨,竟有如此规模的铜棺和铜鼓墓葬出土,这是难以想象的。在2100多年前,又是什么人拥有如此奢华的待遇呢?

大约公元前100年,在现今桂西北和滇东南的一片广阔地域,有一个与当时古滇国和夜郎国齐名的国家――古句町国。

句町这个名词始见于《汉书》。句,壮语直译为九。町,也是壮语,直译为亲、盟或红。句町意为九部联盟。据《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记载,汉昭帝始元5年(公元前82年)诏封为句町王,句町国故而得名。

句町建国以前,当时句町地区有一个骁勇善战的大元帅,名叫亡波。此人既是九部联盟首领,又是握有兵权的统帅。当时,汉昭帝为了征服西南另两个少数民族部落姑缯和叶榆,派一支汉兵南下征剿,结果被姑缯和叶榆打败。不甘心失败的汉昭帝听从手下的计策,决定“以夷制夷”,于是派密使带着重礼找到了亡波,希望他带兵协助攻打姑缯和叶榆。面对来自遥远的汉王朝的器重,亡波欣然应允。结果“斩首捕虏五万余级,获畜产十余万”,战果辉煌。因亡波“率其邑君长人民击反者,斩着虏有功”,汉王看到了他的忠心和实力,便乐意成人之美,把句町联盟升格为四方国,亡波也因而为王。

亡波,也得名于壮语。亡,直译为王;波,即是卜或父。这个称呼,表明子民对国王的尊敬。亡波不仅从一方诸侯变成了一国之君,深得汉王恩宠,而且这个与汉都远隔千山万水的弹丸之国,居然还得到了比原来更多的地盘。

《汉书》记载,封国之后的句町辖地,包含了现在广西的德保、靖西、那坡、百色、凌云、田林、隆林,云南的文山、富宁、岘山、开远等地,其中心区为现广西西林和云南广南两县境内。当时句町国的势力东北至贵州兴义,西至玉溪、通海、建水等地,实力与夜郎、滇国两国相当。

和许多王朝一样,古国句町也曾经有过自己的强盛与辉煌。在夜郎和滇国势力衰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句町不仅从侯国升格为方国,还雄踞了西南大片疆土。大树底下好乘凉,当句町渐渐成长为一棵大树以后,一些相邻的小诸侯也纷纷投靠句町。比如当时的另一个小方国漏卧(今云南罗平、师宗、富源一带),就曾经多次与句町联手,合兵攻打夜郎国。更有趣的是,由于当时句町的声望,许多地方后来在编撰历史文化的时候,往往也把自己称为古句町国的辖地。

古句町国的兴衰多少与一个人有关,这人就是掐断汉代18年历史的王莽。

公元5年,年仅14岁的少年汉平帝被奸臣王莽毒死并篡位成功。野心勃勃的王莽开始四处为敌,挑起纷争,与西域诸国和包括句町国在内的各方国关系也日趋紧张。王莽称王建立新朝的第四年(公元12年),他在举行封建诸侯典礼的同时,也开始对和汉王朝关系友好的高句丽、句町等国挥舞了大棒。

王莽虽说是一朝皇帝,出身书香门弟,却心狠手辣且极善于改弦易辙,大力推行其新政制,以加强其统治。他一手硬施其所谓的改革,另一手则着手硬对边疆各少数民族诸侯国。王莽当上皇帝后,觉得少数民族首领也称王,不符合其大一统的治国理念。于是,便将东边的高句丽和西域诸国一夜之间贬王为侯。远在西南边陲的句町国王是当年汉昭帝封的,更是被王莽当作眼中钉了。

从公元12年到16年,王莽先是借别人之刀诱杀了句町王,而后又想铲草除根。他从各地抽调了20万大军再次重兵压境,三面夹击攻打句町。只是,经过多年的养精蓄锐和战争的锤炼,句町国不仅国力更强,士兵已非昔日可比。一仗下来,王莽的“兵士死亡约十分之六七”。看到句町无故挨打,周围部族也纷纷起兵支援。

历经几次战争,经过几数次风吹雨打,句町国这颗王莽的眼中钉没有拔掉,而王莽却先呜呼哀哉了。

一本有关东晋穆帝时期的史书《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句町县……其置自濮王……受封至今”,当时是公元350前后。由此可以看出,句町国在历史上存在了大约400年。毫无疑问,古句町国是有史以来产生于壮族地区的第一个古代王朝。

至于句町古国的首都位于何地,史学家们一直各有表述。不过,目标几乎都锁定在今天的广西西林和云南广南这两个地方。广南和西林山水相连数百里,历史上广南曾经置句町县,而西林也曾经属于云南句町县管辖。而作为当年的证人证物,都已被埋在地下两千余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10#
发表于 2008-10-12 19:00:00 |显示全部楼层

壮乡“故宫”

故宫叫紫禁城,在首都北京。

在壮乡忻城,也有一个“故宫”,它就是莫氏土司府。

位于桂中的忻城,恐怕是广西一个相对比较寂寞的县份了。因为这里不靠近交通要道,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名优特产。是因为有了莫氏土司府,才会有人经常想起这个相关的地名。莫氏土司府在县城东北面,在那条狭窄的中和街与翠屏山之间。

我们无意去探索土司制度以及土司的历史与政治,但若想要走进莫氏土司府,就不得不先了解一下忻城莫氏土司。

莫氏土司的始祖叫莫保,自元代始任土千户,到清光绪32年莫保的二十代子孙莫绳武被撤土归流止,莫氏土司历经了三个朝代,长达500多年。明万历十年,莫氏第八代土司莫镇威始建土司府,以后逐渐扩张,最兴旺时总占地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其中,土司衙门和土司祠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目前广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

土司衙门坐南朝北,大门临街,背倚翠屏山。建筑主体原来由前门照壁、大门、正堂、二堂、三堂、东西花厅、长廊、兵舍和监狱构成。从大门至三堂两边,有监狱兵舍、东西花厅、东西厢房依次分布左右。其它附属建筑有莫氏祠堂、三界庙(又称三清阁)、代理土司官邸、参军第、大夫第、练兵场、土司官塘等。衙门曾在战乱中被毁,现在的前门照壁、大门、正堂、二堂、西花厅、长廊,为清道光十年(1830)按原样重建。

土司衙门大门临街,门前为宽廊,廊柱有黑底金字阴文楹联,上联为“守斯土、莅斯民,十六堡群黎谁非赤子”;下联是“辟其疆、利其赋,三百里区域尽隶王封”。大门两侧是八字跨街牌房,称东、西辕门,门楣相上额分别浮雕“庆南要地”、“粤西边隅”八个大字。据传,楹联及横额均出自清代名家象州人郑献甫(郑小谷)之手,但原物已毁,现存牌匾的字体为不知名的后人所书。

土司衙门建筑群整体布局严谨,讲究左右对称,主次分明。正堂森严肃穆,二堂三堂庄重气派,后苑谧静清幽,东西花厅则华贵高雅,到了今天,仍不失为曾经兴旺数百年的侯门贵胄府院风范。

衙门主体建筑四周,有各种补助建筑点缀烘托。东侧有三清观,西面为代理土司府第、土兵练武场和关帝庙,南有倚山而建的“伴云亭”,北为亭榭、石桥和土司官塘,西北为土司陵园,园门立有华表的石制牌坊,神道两旁立着石人、石鼓、石牛、石马、石狮、石象等精致石雕石刻。整个土司建筑群,以其巧妙的构思和完整自然的布局,使中原皇家建筑文化与骆越古朴民风得到了很好的糅合,堪称宫府建筑的典范。

走进莫氏土司衙门,不仅其建筑面积、风格和布局令人惊叹,而其独特别致的色彩和装饰也让人大开眼界。

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对建筑物及服饰颜料的使用也被赋予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封建皇室以黄为尊,赤色次之,以下依次为绿、青、蓝、黑、灰。莫氏土司衙门在颜色的使用上也颇为讲究,它巧妙地避开了皇宫建筑常用的金黄色,大量地使用了赤红色这种吉祥尊贵的色彩。以赤红色为主调,辅以绿、黑、白颜色。在大门、柱子、屋架、檩条、椽皮、花窗甚至床架、茶几、桌凳都使用赤红的颜色,给人以至上、温暖、热烈和富丽堂皇的感觉。

莫氏土司建筑群的装饰种类繁多,尤其体现在屋檐、屋脊、柱础、花窗之上。在土司衙门和土司祠堂,从上至屋脊,下至柱础,内至屏风,外至照壁,大至花窗,小至瓦当,或石刻,或木雕,或泥塑,或彩画,遍布了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或动植物形象。计有大量的人物以及狮、虎、麒麟、蝙蝠、蝴蝶、鹿、鹭丝、螭吻、鹤、鱼、猴、兔、象、喜鹊等动物,植物则有松树、葫芦、竹子和花草等。

建筑群还有众多的石鼓,几乎分布在所有的柱础上面。这些石鼓上或飘浮几朵云纹,或浮雕上一些吉祥动物,令普通的石鼓赋予了工艺品的本质。

作为土司府的附属建筑,土司陵园除了石雕、华表外,还有牌坊。据说是当年十九代土司莫向岩积极镇压太平天国有功,被清朝庭赏戴花翎,于同治初年建成的。陵园还有石人、石牛、石马、石狮、石象、石兔和石鼓,均由大青石雕刻而成,十分壮观。

往事如烟。伫立于翠屏山下的忻城莫氏土司府,见证了数百年壮族地区土司制度的兴旺与衰落,也见证了这块土地多舛的命运和世事的变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11#
发表于 2008-10-12 19:06:00 |显示全部楼层

B 山之阿,水之湄

父亲的大山

壮族不仅爱水,也喜欢山。

靠山而居,是壮族比较常见的居住方式。靠山吃山,则是壮族的一种生活方式。有的壮族人自称山佬、山人,表明了他们对山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尊敬。

现代壮族聚居之地,可谓奇山秀水,风光无限。境内海拔1000以上的高峰数不胜数,有名气的大山有“华南第一峰”猫儿山、真宝顶、大瑶山、十万大山、岑王老山、元宝山、大明山、姑婆山、六诏山、都阳山等。在这些名山当中,尤以猫儿山、真宝顶、元宝山和岑王老山、韭菜岭最高,其海拔均在2000以上。当我们打开广西的版图,就会看到一种与中国版图类似的景象,几乎所有的江河都是自西北朝东南方向流去的。水往低处流,这种情况只能证明一个问题,广西的地势是中北部和西部向东南部倾斜的。是云贵高原造就了八桂版图这种典型的地貌。

比起广西的其他名山,岑王老山似乎没有那么高的名气,是那种山不很险,风光比较平常的山峰。可是,“相貌平常”的岑王老山却不是一座平常的山,作为广西的第四大高峰,它的海拔达2062,盘踞在桂西北的田林、凌云交界处,延绵至乐业境内,与红水河北岸的去贵高原遥遥相望,被认为是这个南方高原的延伸。

岑王老山是神秘而富于传奇色彩的。它的本名叫‘老山’。相传宋元朝时,山上住进了一个岑姓土王,此人占山为王,不让别人进山打猎采药,因而恶名远扬,连老山也被他改名叫‘岑王老山’,一直叫到今天。说它神秘,是因为它常年云雾缭绕,山中古树参天,原始森林密布,生长着大量的植物药材,被行家们誉为少见的“中草药仓库”。除了生长大量的植物药材,岑王老山还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黑颈长鹿、蟒蛇、野猪、黄麂、娃娃鱼、麝、狸等,其中国一、二、三级保护动物达几十种。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岑王老山的知名度也愈来愈大。200511月,经国家环保总局评审,岑王老山被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垂直带谱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面积达18994公顷

在桂西北高地,岑王老山并非只是山高,也并非只是有一些珍稀的动植物,其作用与贡献在于它还是一座天然水库。庞大的山体,茂密的森林植被,使岑王老山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森林生态系统,成为广西十大水源林保护区之一。它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其中,北坡有13条水源头汇成香维河;东坡有43条水源头汇成布柳河;西坡有23条水源头汇成利周河;南坡有11条汇成启文河;东南坡有85条汇成澄碧河。上述小河流中,布柳河和香维河流入红水河;启文河和利周河流入右江;而澄碧河则流入桂西第一大人工湖——澄碧湖水库。

从岑王老山发源出来的众多河流中,景色最美、也最具旅游开发价值的要数布柳河了。布柳河从田林境内流出来,浇灌和滋润了凌云茶山田垌,到了乐业境内便形成了一条水流丰沛、两岸景致迷人的河流。在乐业县与天峨县交界处,布柳河更是巧夺天工,以天生桥这个天下奇观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造化,令每个从河上乘舟穿桥而过的人惊叹不已。

靠山吃山,这句老话在今天的岑王老山得到了最本质演绎与阐释。山上长树,树下长中草药,地下生水,水流成河,河可灌溉,也可发电,还可通航。至此,岑王老山应该可以功德连圆满了。然而,岑王老山的好处并没到此为止。它独特的植物生态系统和高有机质土壤、高海拔催生出了广西的一代名茶。当凌云茶叶以自己优秀品质打动世界的时候,岑王老山依如憨厚的桂西北的汉子,默默地矗立在桂西高地上,时而吞云吐雨,时而遮风挡寒。

许多人知道十万大山,可能是从电影《英雄虎胆》开始的。由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这部电影的实景拍摄和传播,使十万大山名气响遍了五湖四海。略感遗憾的是,在人们普遍的印象中,十万大山的名字多少是和“土匪”沾在一起的。

其实,十万大山之所以让人惊奇,主要在于它的名字。相对而言,十万大山并不很大,东西长约74公里,南北宽40多公里,其主峰也不大高,只有1462。不过,它既是广西南部最高山地,也是我国南方沿海最高的山地。它的得名,可能因靠近海岸有关。可能还因为,山上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多达82座,那些小山峰自然就成千上万了。

晴朗的日子,从防城东兴海边平地仰头北望,就能依稀看见十万大山的雄姿。它庞大的山体如一道巨大的屏障,层层叠叠横亘在人们的眼前,让人生起此山十万的感觉。

不走进大山,就不知道山的奇、峰的峻、林的密、水的清、气的纯。作为广西最南端的一座名山,十万大山并不浪徒虚名。海洋性季候的影响,这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生长着大量热带森林资源和其他动植物资源。山上原生性植被多为亚热带季雨林和季风带绿叶林,如狭叶雅楠、紫荆木、米老排等,林内植物种类达1890种以上。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茶族皇后金花茶就生长于此山,这里是世界上唯一的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动物种类达5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如黑颈长尾雉、猕猴、华南虎等珍禽异兽更是山上的宝贝。据2000年全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统计,十万大山地区总热值为26.35,仅排在川西山峡谷地区、滇西地区和南岭地区之后,列全国第四位。十万大山也因此成为了全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规划筛选的16个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20036月,十万大山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茂密的森林植被,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险峻的峰峦,清纯的水流,新鲜的空气,构成了山高水长、无峰不秀、无景不奇的独物自然景观。十万大山被认为集“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眉之清幽、黄山之苍莽”于一山,逐渐成为著名的旅游探险胜地。

从十万大山上发源的北仑河流到东兴后,成为了中国和越南的界河,是当地的壮族民众和对岸的越南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如今,每天河上各种船只往来穿梭,或搭载货物,或带客来往,一派繁忙景象。

山不在高,山不在大,山不在多,有林则名,有景则名,有花则名。十万大山,以它独特的美丽和迷人的气质来拥抱每一位探访它的客人。

在广西所有的名山中,与壮族关系最为密切的可能要数大明山了。

大明山是广西中部最高最大的山,平均海拔1200,最高峰龙头山海拔1764。它横跨武鸣、上林、马山、宾阳四县,不仅是壮族的世居之地,也是现代壮族的主要居住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居住在大明山周边,并受到大明山自然资源影响的人口已近百万人之众。

大明山还被誉为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后花园,距离约90公里,与武鸣、上林、马山、宾阳等县城距离均在50公里之内,是名副其实的城市名山。

有人说,大明山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山,这是一种比较确切的说法。如果你有机会从空中鸟瞰大明山,一定会对大明山奇特的山体感到迷惑不解。它呈西北至东南走向100多公里,而横宽只有25公里,俨然就是一堵平地上矗立的高墙。这便是地质运动的杰作。

据地质专家考证,大明山山体的形成,与五亿七千多万年前的一次地壳运动有关,不过它只是地球上一个不起眼的皱褶。后来又经过几亿年冰川活动和大陆块板的多次挤压和碰撞,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大明山。

自从有了人类,大明山便是古人类的理想栖居地。由于地处亚热带,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和丰沛的水源,有丰富的猎物和大量的野果野菌,这一切都是古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大明山古属百越之地,早在商周时代,就有越人生活在这里了。

和红水河、右江两岸的众多山体一样,大明山孕育了壮族先祖古越人的文明。历经数千万年的沧桑,这些文明的影子至今仍在大明山上留下了印迹。

我们还是从大明山的称谓开始追溯吧。大明山最早的称谓始见北宋的《太平寰宇记》,叫博邪山。南宋的《舆地纪胜》又称镆铘山。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吴王让手下一个叫干将的人铸造一把剑,铁汁老是出不了炉,于是干将找他的妻子莫邪商量。干将说,从前他的先师欧治子铸剑时,曾经让女人配给炉神,剑立即铸得很好。莫邪听了,二话不说就投身烈炉里,铁汁马上就出来了。干将把铁汁铸成了两把剑,一把是雄剑,叫干将;一把是雌剑,叫莫邪。莫邪在历代的史记中又称为镆铘。民间传说,有人从博邪山中得到一柄宝剑,便取名为莫邪(镆铘)剑,博邪山也称为镆铘山。明代武鸣诗人李壁有诗云:“仙人佩得镆铘还,误落飞泉第一湾,三尺何年化龙去,空宙万丈镆铘山”。此诗既记述了“镆铘化龙”的传说,也证实了“镆铘山”得名的来历。

到了明代,大明山的名称有了进一步的演绎。时任广西布政使的广东人王守仁曾经这样形容大明山:“每岁秋烟云积郁,内有声,似风非风,似雨非雨,似雷非雷,似波涛非波涛,或三日或旬日乃止,名曰大鸣。故被称为大鸣山。”后来,有人看到此山“蜿蜒叠翠中,有五峰直插霄汉,上有潭,深不可测,时吐共光,远烛数里”,故又称之为大明山。此名曾被明代著名游记作家徐霞客写于崇祯十年(1637年)十二月十日的第一篇游记中用过。徐霞客还在游记中提出了“岂大明即镆铘耶?”的疑问,进一步证实大明山的前身就是镆铘山的说法。不过这种叫法与当时的大明朝有所忌讳,又改称大名山或大冥山。

清代时期对大明山的称谓也各有异同,在众多的史书中,共有大名山、大冥山、大明山、大鸣山、莫邪山等多种叫法,而且周边县份的叫法也略有不同。这个时段还产生了一个传说,说的是古代有一位善良的壮族老人,无儿无女,孑然一身。一个寒冷的冬天,他在山上拣到一条快要冻死的小花蛇,便拿回家饲养。渐渐地,小蛇长成了一条龙,并称之为独龙。老人视独龙如亲生子,照料有加。老人过世时,独龙也长大了,它独自在大明山最高处垒起了一座坟墓,把老人安葬在山顶上。这座山就是大明山主峰镆铘山,从此后镆铘山就被称作龙头峰。山下的壮族人说,每年农历三月三,龙头峰上去雾缭绕,那是独龙回来给老人扫墓来了。三月三过后,山上雾清云散,独龙又回东海去了。

为此,李壁又有诗道:“宝剑当年已化龙,青山留得削芙蓉。润涵海气时云雨,突起峰峦遍太空。”

大明山不仅有龙头峰,还有龙河,1200高的山上还有龙湖,衬托出大明山巨大山体的龙脉气概。于是,有些专家学者认为,大明山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已经构成了珠江龙母文化发祥地的要素。

这么高的大明山上,竟有一条古驿道。这条驿道北起上林大丰,经罗勘、黎口隘、三黎至武鸣马头,是宋、元、明、清的重要官道。宋代邕州知州陶弼诗有《镆铘关》一首:“三任边州六往还,此时又度镆铘关,仿僧莫道无闲事,手指青天口说出。”这条古道不仅陶知州一个人有描述,在《徐霞客游记》里也有记述。

大明山上的古迹,也不止一条古道。还有六毛峰下的六毛屯,据称是元明时期八寨壮瑶起义军的主要战场之一。天坪仙墟,位于大明山顶处的六块草地,每块均一百多亩,不长树木。地上有石砌屋基多处,有明显的古寨古堡残迹。是什么人于什么时候在此大兴土木,盘踞一方?有说是八寨义军的,有说是吴三桂的,有说侬智高的,有说石达开残部的,众说纷纭。不过,从草坪的规模上来揣测,此处极有可能是太平天国起义军石达开残部的营盘。此外,山上还有石磨隘、何旺堡、渌林隘、绿驮隘和黄忠立故宅、那克护林碑等民清以前的古迹遗址。

与厚重的历史的一面相比,大明山的另一面又是年轻的。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大明山似乎渐渐疏远了,甚至变得陌生了。直至近些年,一度被冷落的大明山才又逐渐被人们记起。一股新的重新认识热和开发热才被发起。

登上大明山,放眼壮乡大地,阡陌纵横,田畴似锦。这雄性的大山,如父亲的脊梁,承载着壮族的昨天和今天,走向更加丽朗的明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12#
发表于 2008-10-14 20:33:00 |显示全部楼层

清流两岸

当我们以回望的姿态,去考察壮族先民古越人的生活方式,便会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壮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

壮族与河流的关系千丝万缕,源远流长。

庞大的西江水系,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壮族人民。与那些雄峻的山脉峰峦相比,壮族人更喜欢傍水而居,因而,壮族自古就有“无水不居”之说。

自从布洛陀凿通了一条条大小河流,把漫天的洪水排干,壮族人就开始从岩洞住到河边,开始种植水稻,开始养水牛、造水车、开水渠、造水田……如今,在壮族村寨里,老人们还在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欲说壮族与河流,还得先从广西的河流开始。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先看几组数字:广西地表河流总长达3.4万公里;集雨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937条;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88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12%,居全国第5位。

丘陵广布,多山多岭的广西有如此众多的河流和丰富的水资源,这在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不多见的。壮区的知名河流主要有南盘江、红水河、郁江、柳江、右江、左江、龙江等。此外,还有一些流量虽小,却极具人文底蕴及自然观赏价值的河流,比如桂西北的驮娘江、布柳河、盘阳河、下枧河,桂西南的明江、丽江、黑水河、北仑河、八尺江,桂中的刁江、迁江等。

在广西,不管有多少条江河,也不管有多少座高山,红水河的位置是不可取代的。一条红水河,由西到东,几乎横贯整个广西,它发源于云南东部沾益的马雄山后,开始了长达2197公里的旅程,一路狂奔,最后注入中国南海。

红水河,被桂西北壮族人称为红色江(河)。在壮族人眼里,一条河是由十条溪汇成的,一条江又是由十条河汇成的。说起红水河,最能引起人们对它感兴趣的是,它的水流为什么会是“红”的呢?原来,红水河发源的滇东高原地区,是我国有名的红壤区,地表土壤的颜色呈红褐色。红水河从源头流出来后,不叫红水河,而是称南盘江,也并不急于依着地势朝东南流去,而是向南,流经曲靖、陆良、宜良、路南、澄江、华宁,到了开远后突然拐向东北,过弥勒、泸西、师宗、罗平、丘北;进入广西后遂成黔桂两省(区)的界河,沿途流经西林、兴义、隆林、安龙、田林、册亨、乐业,在贵州望漠县的蔗香与北盘江汇合后,换了个红水河的名称,继续朝东北走。经天峨和罗甸交界处,便开始踅往南方,进入广西腹地。

再次进入广西后的红水河,也开始了它的喀斯特山地之旅。其流经南丹、东兰、巴马、大化、都安、马山、忻城、合山,到来宾与柳江汇流后称为黔江,经象州、武宣于桂平市区和西来的郁江合流,成为西江,从梧州进入广东后经肇庆至三水,与南下的北江汇流,南向大海。和其他大江大河不一样,红水河从发源到出海,恐怕是更换名字最多的一条大河了,而最终借以珠江的名义出海,也是诸多的大河中绝无仅有的。

如果单纯从长度上看,珠江在我国的河流中排名第四,位居长江、黄河、黑龙江之后,但是水量却仅次长江,排名第二位。丰沛的水流使得珠江蕴涵着巨大的水能,尤其是红水河段。

由西向东倾斜的桂西北地貌,为水量丰富的红水河提供了巨大的落差。南盘江从流入广西西林境内,至桂平与郁江汇合处,这全长1056公里的河段,就是老百姓习惯称呼的红水河,其天然落差达760余米,平均坡降每公里0.676公里。其中隆林天生桥纳贡河段落差最大,14.5公里的河段平均落差达181,平均每公里落差13。相当于黄河流水量的两倍加上巨大的落差,造就了红水河大型水利梯级开发工程的出炉。按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规划,在长达1000公里的河段上,将兴建天生桥一级、天生桥二级、平班、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恶滩、桥恐和大藤峡等十个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300万千瓦。其中被誉为红水河水电开发龙头的龙滩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达630万千瓦,总库容162亿立方米,仅次于长江三峡工程。

历经亿万年的冲刷,形成了喀斯特地貌独特的红水河谷风光。在桂西北山地河段,红水河似一把利剑,劈山削岭,左冲右突,硬生生地把云贵高原南麓切割成一条蜿蜒曲折的通道,使自己变得更加激情澎湃。桂西北河段的红水河,不仅岸陡、滩险、潭深,而且河床变化莫测,丰水期可宽达二、三百米,水瘦的时候只有几十米,有的地方仅有十多米,只剩下两岸嶙峋突兀的河滩和深幽幽的河槽。在大化河段陡峭的岸壁上,有一段被称为八十里画廊的河岸,两岸的奇山、绿竹、隐约可见的村寨,构成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风景画。最为壮观的岸崖,当推百龙滩库区的那块巨型“壮锦岩”莫属,这块宽高约一百米的大壮锦,除了红水河之外,恐怕惟有布洛陀才可以织造。

到了桂中丘陵地带,红水河似乎温顺多了,为数不多的河滩也变得低缓了,从下游来的货轮甚至可以开到都安境内。槽状的河谷使两岸的景物与其他江河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每年的深秋至次年春天,这条红色的河流也与其他河流一样,流淌的是绿玉般的河水。然而,这条流淌了亿万年的南方大河,并不只是一条险恶而放荡不羁野性之河,其实,其独特的性格还铸造了这条大河与众不同的多彩多姿的人文景观。

仅就人居环境而言,红水河从一进入广西,就伴随着两岸浓郁的民族风情或歌或舞。它如同一个来自云贵高原的尊贵客人,陶醉在壮族同胞精心酿制的美酒里,沉迷在吊脚楼旁,迷失在壮欢歌海之中。红水河畔除了壮族居住外,还有布依族、苗族、仡佬族、汉族、瑶族和彝族等民族居住。这些民族同胞世代休戚与共友好相处,是红水河为媒为证,使这个地域生活的人们充满了生命的激情和爱的内涵。

现存的大量自然文化资源,如滇、黔、桂交界的三江口、万峰湖、乐业天坑群、七百弄、大化八十里画廊、大藤峡和红水河奇石等,可以称得上红水河的造化与杰作。相对而言,红水河的人文资源更加弥足珍贵。桂西北“三林”的民族风情、巴马长寿文化、来宾麒麟的遗址、巴马云盘山石寨、西林那岩壮族木寨、忻城土司衙门、都安九如汉墓、红七军革命遗址、武宣文庙、东兰铜鼓以及十座梯级水电工程、歌墟及诸多民俗。真可谓是五彩缤纷,别有情趣。一条红水河,源自千古,长在高原,无惧无畏,蔚为壮观。

壮族地区的河流,河畔多为壮族人居住。西江最大的支流郁江就称得上是一条比较纯粹的壮族河。从南宁市上游左、右江汇合处的宋村三江口,至桂平市与黔江汇流处的河段,称为郁江,全江长418公里,流经南宁市、横县、贵港市和桂平市。沿河两岸主要居住人口为壮族和部分讲平话的汉族。

说到郁江,我们不得不说南宁。在这段繁忙的河道上,有两座重要的城市,一座是自治区首府南宁,另一座是新兴的工业城市贵港。而这两座城市当中,南宁市亦可堪称为壮族城市。据2004年统计,南宁市648.85万总人口中,壮族就占了362.36万,占总人口55.85%。当然,这些壮族人口多半是居住在辖区6县的广大农村地区。

南宁古属百越(骆越、西瓯)领地。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南宁属桂林郡管辖。汉代时,南宁归郁林郡。此后,南宁分别被称为晋兴、宣化、南晋和邕州。元朝的中国设省、路、府、州等级建制,元十六年(1279年)始置邕江路总管府,泰定元年(1324年),邕州路改为南宁路。南宁,有希望南疆安宁之意,南宁也因此而得名,沿用至今。

南宁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古老的南宁离当代愈来愈近,年轻的南宁和历史越来越远。

乘着先民打造的独木舟从南宁溯江而上,来到宋村的三江口,一左一右两条大江便横亘于眼前。从左边水道逆流而上,不远就到了号称左江下游两古镇的扬美和下楞。

作为“左江四大古商埠”之一的扬美和对岸的下楞一起,都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到了明清,这里已经是一个商贾云集之地。扬美古镇历史上曾经一度繁华,一条“临江街”依江岸而建。如今,三百多米的街道依然铺着青石板,狭窄的小巷两旁,均保持了青砖、灰瓦、门墩、厚木门等,古风尚存。街的两头有码头伸至江边,几条小船泊在岸边的古树下,逸然自得。惟有孔庙、魁星楼、慕义门、黄氏庄园、进士旧居和辛亥革命先烈梁烈亚的故居等古迹,尚能印证扬美昔日的繁华。

和扬美不一样,下楞是一个纯粹的壮族村镇。由于靠水而居,下楞至今仍保留有许多独特的节庆风情,如正月十二粽子节、三月三、五月初六龙舟赛、九月二十九糯米饭节等。每逢祝寿或丧葬,则有“过天桥”、“踩花灯”和“放河灯”等传统节目。

左江流域,像扬美、下楞这样的古镇、古商埠还有很多,比如上游的水口镇、龙州镇、明江镇、太平镇、响水镇等等。继续朝西南逆流而上,左江经过扶缓、驮卢,便来到新兴的边陲城市崇左。

崇左是广西最年轻的城市之一,辖五县一区一市,总人口227万,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9%。江洲区的前身为崇左县,境内有著名的自然景观左江石景林,占地一千余亩。踏入石景林,曲径通幽,绿树成荫,野藤缠绕。石林上的石柱、石峰、石洞,形状千姿百态。徜徉其间,仿佛来到了一个艺术的石头世界。

在市区东北方向三公里处,有一个叫鳌头山的小岛,岛上昂立着一座5层高的古塔——归龙塔。塔的得名来自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古时候,左江中游有一条妖龙,凶恶残暴,时常兴风作浪,翻船溺人,使得来往于左江上的船家人心惶惶。有个叫水宝的后生,看不下恶龙作孽,他练就一身武艺后,在神仙的帮助下杀死了妖龙,为民除了大害。当地人为了纪念他,特意建了座塔,称为归龙塔,又称水宝塔。

归龙塔是座斜塔,塔高23.38,塔底直径5,塔身呈八角面体,每层开有一窗。令人惊奇的是,无论是从那个方向观望,归龙塔总是朝向人所在的方向倾斜。据史料记载,归龙塔为太平知府李友梅于明朝启元年始建,最初只有三层,到清康熙年间,当时的太平知府又加建了两层。归龙塔至今已有370余年的历史。1986年第九期《新观察》载文称:归龙塔为世界八大斜塔之一,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并列。

左江流域是壮族地区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地区,它的一个奇迹是分布在沿岸一百多公里的崖壁画。这些画在悬崖绝壁之上的赭红色画作多达183处,被认为是公元前300多年至100多年古西瓯、骆越人的杰作。这些崖壁画当中,最蔚为壮观的崖壁画是位于宁明县境内、明江之滨的巴莱(花山)壁画。

美丽多姿的左江愈靠近源头,它的触角就愈多,而其内涵也愈加丰富多彩。许多人都极容易被凭祥迷住,缘于凭祥是一个边陲历史文化名镇。早在汉代,汉王朝就斥资在中越边境要道一个坳上修建了一个关楼,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南国第一关——友谊关。

友谊关又称鸡陵关、界首关、大南关、镇南关、镇夷关,居桂边三关(平而关、水口关、友谊关)之首。因其建筑雄伟,地势险峻,故又有“天下第二关”之称,也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上世纪50年代,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改名睦南关。后来,为彰显中越两国人民“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谊,又改名为“友谊关”。1885年,一代名将冯子材率军在这里痛击法国侵略者,取得举世闻名的镇南关大捷。1907年,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在此领导了镇南关起义,更使镇南关命扬中外。如今这里还留有中法战争古战场,大清国万人坟等战迹遗址。

友谊关初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此后几度被毁,又几经重建改建,至建国初期,关楼门上建一层楼阁,琉璃瓦顶,檐廊木柱,四周有棂窗。经1957年和1965年两次扩建,成了现在的拱式城门和三层楼样式。关楼高22,底层为石砌隧道型拱城门,公路可从城门通过。城墙厚实,齿形城垛,两边石栏杆雕刻精细,门窗构图精美。城门上“友谊关”三字为陈毅元帅墨迹,字体苍迺有力。

在友谊关及其周边的金鸡山、关前隘、大连城、白玉洞等著名遗址,都留下了抗法名将冯子材、刘永福和辛亥革命党人孙中山、黄兴、黄明堂(壮族)、王和顺等英烈的史迹。昔日曾经弥漫消烟的古战场、古战道已经被今天川流不息的车辆、商贩和旅游者所取代。从北京开往越南河内的铁路,到达凭祥稍作停顿后,便又呼啸南下。从南宁至友谊关的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凭祥作为中国东盟之间友谊的桥头堡作用将更加重要。

与凭祥一山之隔的龙州,则因为发生在1930年由邓小平、李明瑞在此举行的起义而名震中外。其实,龙州是一座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越人城镇,但其“繁盛”时期则是在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以后。《天津条约》签订,法国人把龙州也开辟为通商口岸,于是领事馆、美孚洋行、亚细亚洋行、海关、天主教堂、福音堂等先后设立,把一个边陲小城挤得满当当的。龙州,可以称得上是壮族地区受外国势力和殖民地文化影响最深的县份了。

在邓小平、李明瑞等到来之前,龙州早已有不少先贤光临此地,比如梁启超、蔡锷、钮永建等。早早就被外国人视为东方乐土的龙州,并不因此而丧失掉自己民族的特质。在金龙乡下,有一些村子至今仍然保留着自己独有的长衫服饰;在丽江之滨,流传了千百年的天琴依然是壮民们的宠爱。当这种古琴以绝美的音色一次次地拨动人们的心弦时,其存在的意义便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和它的兄弟右江不同,左江流域大部地区耸立着奇秀的山体。这些喀斯特山峰、暗河、溶洞、洼地一起,塑造了大新黑水河上德天跨国大瀑布、靖西县境内的通灵大峡谷、古龙大峡谷以及如诗如画的名仕田园风光和鹅泉风光。这些独特风景构成了壮族地区首屈一指自然景致,往往令来自远方的客人流连忘返。

左江流域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是被称为“隆垌文化”的歌墟文化。隆,南部方言壮语即“下”或“去”之意。“垌”即是“田垌”、“山弄”或“田野”。“隆垌”就是“到田垌去”。阳春三月,左江水暖木棉红,憋了一个秋冬的壮族人要到田垌里开怀唱山歌了。这时候,“隆垌”就是去赶歌墟,去以歌传情。左江流域比较知名的歌墟有扶绥的新安、大新的宝墟、金茗、天等的向都等。

巴莱,斜塔,雄关,古隘,古镇,恐龙,隆垌,绣球,天琴,峡谷,瀑布……这一切,皆是天地的赠予,是左江的孕育,是大地的灵魂,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壮族人的风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13#
发表于 2008-10-14 20:34:00 |显示全部楼层
清流两岸[下]

如果说,左江流域的文化色彩是丰富而斑斓的,那么,右江流域的文化则更是显得深厚而又大气。

右江流域,涵盖了隆安、平果、田东、田阳、德保、靖西、百色、凌云、乐业、田林、西林、隆林以及云南省的广南、富宁等县,而对右江流域最普遍的概念,就是百色市现在的辖地加上其周边地区。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共产党人邓小平和张云逸以及韦拔群等一批壮族优秀儿女,在右江河谷发动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后来形成的右江革命根据地就包括了河池市的东兰、巴马和凤山等地。

不知是始祖布洛陀的神力,还是地球之神的眷顾,使右江之滨拥有一片宽阔而肥沃的冲积平原,这就是百色盆地。百色盆地从西北走向东南,长约一百公里,宽约十五公里。一般指从上游的百色市区至田东县的思林镇,总面积近一千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这里的壮族人口高达95%以上,高于整个流域80%的比例。

上世纪之前百色盆地,一直是默默无闻的。缓缓流淌的右江上,百舸争流,鱼肥水美。两岸阡陌纵横,稻浪滚滚。村庄和城镇上的人们或歌,或舞,或商,或农,或喜,或悲。过着一种完全河谷式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直到上世纪上半叶爆发了百色起义,再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陆续发现了石斧等石器,百色盆地和右江才算真正有了大出风头的机会。

右江河谷虽然出名较晚,但它不鸣则已,一鸣则很惊人。人们先是在这里发现了石油和大量石器,后来又发现了超大型的铝土矿、布洛陀文化遗址和久唱不衰的嘹歌。在平果、田东、田阳这些地方,人们唱嘹歌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当初,人们唱嘹歌是在牛背上唱的,是在耍风流的时候唱的。唱来唱去,边唱边耍,一直唱到了今天,也一直耍到了今天。

山城百色,既是右江边上的航运枢纽,又是桂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还没有公路的时候,各种大小商船沿着珠江、西江、郁江和右江直达或者途经这里,挤满了澄碧河与右江汇合处的大码头。船靠码头,有的是卸货装货;有的则加些补给,然后继续西行,往阳墟、剥隘,甚至更远的驮娘江、西洋江下游开去。

百色码头是右江上最古老的码头之一,和平果的码头、田东的平马、田阳的田州码头一样,早在唐宋时期就船影如织了。一般说来,如果没有这么忙的码头,也许就没有百色这个码头的市镇。不过,就算是没有码头,百色这个地方它也是注定要成为一个集镇的。

如果你看过广西西部版图,就会知道百色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了。它往北可上凌(云)乐(业)、三林(田林、隆林、西林)和贵州;西是去云南的必经之道;南一路下田阳、田东、平果和南宁,一路下德保、靖西、那坡和越南;东可达东(兰)巴(马)凤(山)和河池、柳州。这就是咽喉,这就是枢纽,这也就是要塞。这样的地理位置,加上有一条能走船的右江,再加上一条或两条铁路和逐渐改善中的公路网络,百色在整个桂西自然是一座无可取代的城市了。

让时光倒流,我们可以想象出一幅一百年前百色独有的图景。那时候的百色城,从大码头到百胜街一带,都是清一色的三层式骑楼,商行满街,灯红酒绿,人影绰约。码头上一派繁忙景象,货主、船家、挑夫、货物、船只、台阶、江水、吆喝声、号子声,人声鼎沸。城外的各个道口,各色马帮进进出出。进来的驮着八角、田七、香菇、云耳、兽皮、药材,甚至还有烟土。出城的驮着盐巴、洋纱、洋布、洋油、洋火、洋碱、洋灰……一出了城就钻进树林掩盖的古驿道,消失在延绵起伏的山峦之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百色就像一个心脏一样,源源不断地把右江和驿道当作血管,把来自各方的货物集散到各地去。

坐落在旧码头附近解放街上的粤东会馆,见证了百色和右江近几百年的兴衰。这座建于清康熙59年(1721年)的砖木结构建筑物,承传了南方建筑的艺术传统风格,以前、中、后三大殿宇为主轴,两面侧有对称的四个厢房和庑廊,构成了“日”字型的封闭式的独立建筑。殿宇庑廊,庭院通道,皆铺设红色阶砖和长方条石。殿堂廊下,全部由实木圆柱或花冈岩方形石柱支撑。中间前、中、后三大殿宇的内山墙壁上,分布着一批画工精美的水墨壁画。门廊、屋檐和屋脊上的各种石雕、绘画也颇具岭南特色,工艺精湛。

粤东会馆是当年人数最众的粤商们聚会、投宿和洽谈生意的地方,因而也是众多会馆中建得最大、最堂皇的,整个建筑面积达2331,建筑面积2661

当年出入粤东会馆的粤商们不曾想到,两百多年后,这处他们曾经用于讨价还价的场所,会因为革命者邓小平的短暂逗留而名垂中国革命的史册。19291211,邓小平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成功地发动了革命武装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作为红七军军部的粤东会馆,从此也有了与百色城内其他会馆,诸如灵州会馆、云南会馆、贵州会馆和江西会馆不同的身价。196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把这里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在此建立了“右江革命文物馆”。1977817,邓小平亲自挥毫题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部旧址。19881月,国务院把粤东会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今天的百色城,与粤东会馆一样有名的还有清风楼、右江日报和百色起义纪念碑、百色起义纪念馆等名址。一次盛大的起义,不仅使这个英雄的壮乡城市留下了英名,同时也给壮族带来了无限的荣耀。

用时来运转这个词,来形容百色城的今昔和际遇并不为过。随着一代伟人的仙逝,许许多多喜欢怀旧的人们便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到右江边,望着滔滔东流的右江水,一边追思、一边追寻伟人的足迹。今天,百色的红色旅游如火如荼,在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足迹经过的百色、田东、凌云、乐业以及东兰、凤山、巴马,一些革命遗址相继开放,比如田东的右江苏维埃政府旧址、凌云的中山纪念堂、乐业的红七军、红八军会师纪念馆等。

作为右江的主要干流,驮娘江无论对于右江还是对于百色都是举足轻重的。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的驮娘江古称龙象水,是古句町国境内最大的河流,它流经广南、西林、田林、富宁和百色市右江区,其流域也是桂西北和云南省壮族最为集中的地区。

早在公元前的商周时代,驮娘江一带就有了古越人活动的足迹,尤其是到了公元前100年,以驮娘江为中轴线的古句町国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末70年初,位于驮娘江上游的西林县普驮村,相继出土了一座铜棺墓葬和一座铜鼓墓葬,被认为是古句町国文明最有力的佐证。

在驮娘江和西平河的汇流处,有一个依山傍水的那劳村。这个只有百几十户壮族人家的小山村,如果不是因为清朝末年出现了云贵总督岑毓英(1829-1889)、两广总督岑春煊(1861-1933)、湖南巡抚岑春蓂三父子,那么,这里即使稻田肥得流油充其量也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山寨。由于岑氏父子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的显赫地位,那劳也因而成了一个不同凡响的山寨。如今仍然屹立在寨子一隅的岑氏建筑群,依然能让人们感受到当年的那种鹤立鸡群般的堂皇。

那劳岑氏建筑群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由宫保府、南阳书院、荣禄第、岑氏宗祠、增寿亭、思子楼、孝子孝女牌坊组成。这些建筑当中尤以宫保府最为气派,宫保府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得名于云贵总督岑毓英受清皇朝封为太子保,受旨赐建。建筑物为三进式院落,砖木结构,前进面为阔3间,后进为5间。建筑物上的柱、梁、檐均为栩栩如生的水彩画,门额上方悬挂雕有九龙环绕的“宫保府”立式牌匾。宫保府坐西朝东,依山而建,总占地面积约1350平方米

凡是到过那劳村看过宫保府的人或许都会纳闷,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山高皇帝远的山村小寨,会走出这么一个显赫一时的岑氏家族呢?惟一可以解释的是,因为寨前有一条驮娘江。没有驮娘江,岑毓英就不可能到更远的地方去学习知识,去见世面,去练就一身报国的本领。

那劳村前的驮娘江边有一条依江而行的古道,往河下可达定安、剥隘、百色,往西沿西平河可通云南广南、文山,往河上可达西林、隆林和贵州。没有这些古道,当年的岑毓英也不可能走出如此封闭的高山河谷。

驮娘江自古以来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还是各种宗教势力的必争之地。18533月,一个不速之客不远万里,从遥远的法兰西帝国风尘仆仆来到东方,他来不及在纸醉金迷的香港稍作停留,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一个他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西林。从香港去西林,理应是走西江水道,再进入右江水道,再沿着驮娘江而上,就很便捷地到达当时的西林城定安镇。然而,这位客人似乎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先是绕道到了贵阳,然后到贵州的安龙稍作停顿,然后就急迫地带几个贴身随从,骑马进入广西,进入西林。

此人叫做马赖,也就是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那个来自法国的马神甫。

马赖为什么要选择被誉为广西“省尾”的西林落脚传教?又为什么要到一个纯粹壮族人聚居的偏僻山区里传教?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只有他肚子里的蛔虫知道了。谁都知道,壮族自古以来信奉的是自己的原始宗教,并不晓得耶稣基督是谁,也不晓得亚当夏娃为何物。马赖及其随从的到来,无疑扰乱了在这个桂西北小镇人们的生活,镇上的人们绝大多数都敬而远之。

人们的冷漠并未让这位马神甫退却,他仗着口袋里有银子,很快就动手起好了福音堂,接着又四处招兵买马,结果把镇上一些游手好闲之徒全数召进了教堂。这些新招收的教徒平时都不是什么好角色,进了教会后更是有恃无恐、无恶不作。而身为神甫的马赖自己也不厚道,纵恿手下偷鸡摸狗、巧取豪夺、杀人越货不说,自己一边鬼鬼祟祟到处勘察地形,绘制地图,还把一个待嫁少女逼得跳河自尽。

皆因马赖时运不济,他遇到了一个天敌,此人就是新上任的西林知县张鸣凤。这个张知县是壮区改土归流后被派到这个偏僻小县担任知县的,他本来就怀有满肚子的怨气,加上一上任就接二连三地接到民众的诉状,都是控告马赖及其教徒各种罪行的。张知县看后便怒火中烧,传唤了马赖。不料马赖根本就不把张鸣凤这个小知县放在眼里,不仅百般抵赖狡辩,还对他出言不逊。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可想而知,当马赖再次指使凶徒犯下命案,张鸣凤证据在握之后,1856229,无法无天、罪恶不赦的马赖终于被张知县判处死刑,并于当日在定安镇处斩。

张鸣凤这一砍,虽然让西林的民众痛快一时,却惹下了大祸。1856年,英国借“亚罗号事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法国也借“马神甫事件”派出远征军与英国组成联军,开始了对中国的武装侵略。18585月,英法联军攻占了大沽口,逼近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清政府慌忙派代赴天津谈判。咸丰八年五月十七日(1858627),中国在法国的威逼下,被迫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这个共42款另加6条附款的不平等条约,不仅使法国如愿打开了中国之门,还得到了200万两银子的赔款。而“闯祸”的张鸣凤也受到了“革职和永不叙用”的惩罚。

一条不大的河流,由于经历了太多的负重,使它超越了一些大河的承载和知名度,驮娘江是惟一的一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14#
发表于 2008-11-5 20:32:00 |显示全部楼层

茴香与矮马

广西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纵横密布的江河和多山的地貌,不仅孕育了深厚的精神文明,而且也造就了大量的物质文明。壮区诸多引以为傲的名、优、物产,在丰富了中华文明内容的同时,也给壮族自己的生活方式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走进壮乡,除了奇山妙水令人沉醉之外,最让人着迷的东西恐怕要数那些壮家人独有的物产了。悠久的历史,使壮族对自己生活的土地具有与众不同的情感,源远流长的文化,铸就了一个个经得起岁月洗炼的壮家品牌。

许多人可能不怎么知道,巴黎是世界的时尚之都,而巴黎香水又是这个时尚之都的当家品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要是不带点巴黎香水回家,那是要被太太们给颜色看的。既然巴黎香水有如此大的魅力,那它必然有什么过人之处吧?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一说起巴黎香水,就不能不说到一种东西,这神奇的东西就是茴油。

茴油是一种天然香料,是从植物八角树叶和枝干中提取的。八角,又名大茴香,中国北方俗称大料,是木兰科期莽草属树的果实,形若八角星状,因而得名。

也许还有人不知道,广西是全国最大的八角产地,而桂西的壮区又是八角的主要产区。每年金秋季节,在十万大山和左、右江流域的广大农村,山山岭岭八角满枝,家家户户晒场八角飘香。在这丰收的季节里,最香的八角当然要数位于右江南岸的德保八角了。

德保民国以前称为天保,从明清时就开始种植八角。几百年来,用天保特产的新鲜八角枝叶精炼的天保茴油,以其特殊的质地欣誉东南亚。十九世纪末期,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天津条约》,法国人得以堂而皇之地进入中国开设通商口岸,龙州县就是其中的一个。法国人除了向中国倾销法国货,另一个任务便是搜罗中国的地方名特优物产资源。天保茴油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法国巴黎的。

温暖潮湿的空气和肥沃的土质,加上冬暖夏凉的典型亚热带山区气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德保生产的八角有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对香料具有独特鉴赏力的法国人,不仅早早就对“天保茴油”情有独钟,甚至还放出了“没有‘天保茴油’,巴黎香水不香”的论调。据记载,到1935年,从当时的天保县出口的茴油已达15000担。既然有人这么喜欢,德保人自然投其所好。这些年来,仅德保一个县种植的八角面积就达30万余万亩,茴油产量数百吨,占广西出口量的90%,是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据科学分析,天保茴油具有凝固点高、折光性好、香味浓郁、黄净纯正等优点,而且具有杀菌、驱风、祛痰、止咳以及治疗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疥癣恶疾等功效。茴油除了制作香水之外,还是食品、牙膏、化妆品等加工业的原料。天保茴油,不仅香了德保,更香了世界。今天的德保,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香料之乡”。

在壮族占总人口95%的德保县,令当地人倍感骄傲的东西不只是八角和天保茴油,还有以这个县名命名的德保矮马和德保蛤蚧等名产。其中,德保名产蛤蚧已经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闻名遐迩的德保蛤蚧酒就是例证。

说到德保矮马,不能不提它们的祖宗果下马。早在2100年前的汉代,中国就已经有了一种叫“果下马”的矮种马。这种马的残骸最早发现于河北满城汉代中山靖王墓中,这种高度只有69厘米的矮马,比世界上最小的米尼马还矮,被认为是德保矮马的始祖。

其实,从汉代以后,果下马矮马在中原一带已经基本绝迹。它的重新被发现,是在1981年。当时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的王铁权研究员,意外地在靖西县农村发现了一匹高度仅92.5厘米的成年矮母马。当这种被遗失了2000年的珍稀马种“复活”的消息披露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外的注意。《人民画报》更是不惜版面,用了26种语种向全世界作了大量报道,日本媒体甚至认为,这是世界马种的重要发现。

靖西矮马被发现以后,有关专家顺藤摸瓜,对国内矮马资源进行了更为广泛的普查,结果发现,在云南、贵州、四川和陕西等地的一些边远山区尚有少量矮马分布,而与靖西毗邻的德保县饲养量最多,于是,这种古老的马种又被称为德保矮马。

果下马又称广马,高不足米,貌不惊人,被称为马家族中的侏儒。因其温驯的性情和能吃苦耐劳的品格,而受到了山区壮族民众的喜爱。在交通十分不发达的山区,果下马一直是那些长年累月在山道上驮运物资的马帮主力。据古籍载:“罗定产小马,仅高三尺,可骑行树下,名果下马,一名果骝。”矮马最早记载于《汉书.霍光传》,后来各个朝代的古籍均有记载。与德保矮马有关的记载始见于南宋.范大成的《桂海虞衡志》中,“果下马,土产小泗也,以出德庆泷水者为最,高不逾三尺……健而喜行。”到了明清时代,德保、靖西、田阳、那坡等地饲养果下马的风气已经极为流行。早在明洪武年间,镇安(原德保)土官岑察空就开始向朝廷进贡矮马、檀香、黄蜡和香炉等物品。编写于清光绪年间的《镇安府志》记载:“……三年朝贡一次,额解贡马三匹,每匹折银十二两……”。“乾隆二年八月钦奉,恩旨各土司贡马每匹减免银四两……自乾隆三年始永著为例……”。这些记载表明,当时德保一带饲养的矮马不仅成了民众欢迎的劳动帮手,还备受到朝廷的青睐而被指定为贡品。

如今,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德保矮马在功能上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们不再需要它在生产上或运输上有什么大的作为,转而成为各地动物园和娱乐业的明星,供人们观赏,为人们演出取乐,当作游玩的工具。当然,德保矮马作为中国果下马的主要产地,它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壮乡的诸多名产中,田七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壮族名贵药材。田七,又称三七,属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第三纪古热带孑遗植物,广西、云南的著名土特产。田七原本为野生,后转为人工栽培。因田七一般为每株有三条叶柄,每条叶柄上往往有七张叶子,故又通称“三七”。

据清代《归顺州志》称,“三七……以田州产者为最良”。清代《百色厅志》又说,因三七实出田州,故“俗名为田七”。我们称田七为壮族名贵药材,并不只是田七出自田州(今田阳),还因为,目前国内两个重要的田七产地一个在百色,一个在云南文山州,两个地方实际上是山水相连的一片。广西的靖西、田阳、田东、德保、那坡和云南文山州富宁、广南、文山、蚬山、西畴、麻栗坡等地均是壮族聚居区,其田七种植面积和产量几乎占了全国的全部。很早就知道把田七从野生转入人工栽培,这不仅体现了壮族人的聪明智慧,也是壮族对人类医药事业的一个贡献。

明代李明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田七“味微某而苦,颇似人参味”,有“金不换”之称。清代的赵学敏更加丰富了李时珍关于“金不换”的说法,他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人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

《本草纲目》对田七的评价恰如其分而又不余遗力,李时珍还这样描述:田七“主治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补杖疮血出不止者,嚼料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咬虫伤‘痢’,大肠出血、妇女血崩、产后出血、产后多血、男妇赤眼、无名痈肿、虎咬虫伤”等,是“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药圣李时珍的力捧,使得田七的身价也随之高涨。经后人科学分析测定,田七主要含六种皂甙和谷甾醇、胡萝卜甙、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对增强体力,改善心肌氧代谢,提高动物缺氧的耐受力很有作用。田七同时还能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增加血管弹性的动效,常食用之,不仅对冠心痛和心绞痛有显著疗效和预防功能。更为神奇的是,田七全身都是宝,其根、茎、花、叶均可入药,是名副其实的“金不换”。

关于田七的去瘀功能还有一个传说:有一个屠夫杀猪得了一盆猪血,但因不慎手被刀割伤,便叫人拿来田七粉敷治伤口,匆忙之中,把一些田七粉撒落在正凝结的猪血里。不一会,神奇发生了,原来已经结块的猪血竟然慢慢化成了血水。于是,后人们鉴别田七的真伪,便用凝结的血块来作试验。

优质的田七以个大、坚实、身滑、无枝爪为佳品。田七的生长期一般在三至七年以上,生长期越长头数越少,药用价值亦越高。一般市场上的田七有20头至300头不等,头数越少,田七就越好。

这么好的田七,是古代越人历经千百年发现和培育出来的,作为古越人的子孙,人们并没有将祖先们的成果废弃,而是将它更加发扬光大。如今,随着人工栽培技术的运用,田七产量也不断增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广泛使用田七,比如炖田七鸡、泡田七花茶,用鲜叶子捣碎敷治无名肿毒、恶疮等。加工成药品和保健品、日用品的有云南白药、田七牙膏、桂龙膏、田七片、田七补丸、田七粉、田七丹参茶、田七鸡精等等。

在壮族聚居的红水河和右江之间,有一块只有几十平方公里的地域,生长着一种特殊的猪品种——巴马香猪。

巴马香猪并不仅产自巴马,还包括田东的义墟、朔良和田阳的玉凤一带。因此地产的香猪,骨细皮酥,瘦肉多,肥肉肥而不腻,味香甘美,营养丰富,烹饪时不需添加佐料也香气袭人,故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的说法。因而巴马香猪又称为七里香猪。

据说,巴马香猪的来历颇有些秘密。早在几百年前,巴马当地一个农户饲养的母“冬瓜猪”,趁主人不注意悄悄跑到山里和雄野猪交配,回来后生了一窝首尾都是黑毛,身上一片纯白的怪猪。主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遂将一头乳猪杀了,然后拿到火炭上烧烤,不料,这头小猪细嫩的肉质和香脆的肉皮令主人惊奇不已。结果,他留下了余下的猪崽,并将它们驯化成了地道的家猪,取名为香猪。

一位从事巴马香猪研究的专家认为,巴马香猪是自然生态繁殖的产物,因为当地人自古有“不借种”的老观念,加上交通闭塞,便任由猪种自然近亲繁殖。天长日久,不仅一些有害的基因逐渐自动淘汰,而且逐渐形成了一种野性早熟、外貌清秀、体形矮小而短圆,抗病性和适应性也越来越强的香猪品种。巴马香猪一般母猪都能生产八年左右,最长的可以达到十四年。这样的香猪品种,自然保持了其原有的生态和纯度。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一方水土也是各养一种猪。不管巴马香猪是“出身名门望族”,还是“来路不正”,它数百年的名声,已经使这种名猪的来历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经过人们几百年的驯化与繁殖,如今的巴马香猪已经打造成了一种名贵的香猪品种。1982年,巴马香猪被正式载入《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19953月,巴马也被国家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在因特网上,巴马香猪的知名度甚至已经超过了巴马县名,这在全广西也是很少见的。

美丽的壮乡土地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名优水果,田阳香芒就是壮乡众多果品中出类拔萃的一种。

其实,田阳香芒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水果,它的原产地在太平洋上的岛国菲律宾。1934年,当这种叫做吕宋芒品系实生后代的芒果品种,飘洋过海来到田阳那坡落地生根的时候,许多人还是用一种疑虑的眼光端详着它呢。连引进这种芒果的专家也不曾想到,这种来自异乡的水果,竟然遭遇了近半个世纪的冷落和白眼。于是,这么好的水果也一直处在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状态。

真正使这种芒果在壮乡“香”起来,是到了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以后。右江河谷的田阳、田东、百色等县,似乎是在同一时间里认识到了这种水果真正价值的。由于气候、雨量、阳光、土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亚热带地区都可以种植芒果,而市场的需求量又愈来愈大。一切都在表明,大量种植香芒确实到了“水到渠成”的大好时机。于是,一场“芒果热”就不可避免地在田阳发生了。

被冷落了半个多世纪的“田阳香芒”,忽然之间变得更“香”了。它不仅成了这场“芒果热”的撒手锏,也成了冲锋陷阵的排头兵。仅香芒一个品种,2004年田阳县的种植面积从原来的几千亩一下子跃升到近两万亩,年产量也达到了7500吨。

“田阳香芒”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文化,其传播的过程和被接受的过程可能是一波三折,也可能是莫名其妙地被人为排挤。然而,用“是金子总会要发光”这句名言,套到命运多桀的“田阳香芒”身上,其实并不为过。

如今的田阳,除了名声显赫的“香芒”之外,人们又在国内外专家的帮助下,引进了许多新的优质芒果品种,比如台农1号、金煌、凯特、艾文、红贵妃、金密等等。光看名字都一个比一个高贵,相信它们挣钱的本事也真的会果如其名。

在桂西北广袤的壮乡山区,生长着各种各样优良的原生态畜禽品种,它们有的已被列入《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比如隆林黄牛、西林水牛、隆林山羊、隆林猪、南丹黄牛、都安山羊、环江香猪、百色马、巴马香猪、德保猪、靖西大麻鸭、右江鹅、广西小麻鸭等等。其中隆林山羊、隆林猪和百色马、西林水牛等品种还被列入了《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

西林水牛因主要产于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西林县而得名。以体躯高大、四肢粗壮有力、毛色灰黑油亮,头大额宽而在国内水牛品种中独具特色。西林水牛世代繁衍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山区里,这里是山高林密,流水潺潺的云贵高原南麓。在这样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水牛,还具有耐寒耐劳的特点。西林水牛的精彩之处,还在于它拥有一对粗状而漂亮的犄角,最为常见的牛角形状为近圆形、半圆形、禾叉型和直角几种。成年的公水牛体重达到490公斤,大于广西的另一个著名水牛品种富钟水牛。成年的公水牛自卫能力极强,一般如老虎、豹子、熊和豺狼都不是它的对手。

流经西林境内的驮娘江和南盘江西岸,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和高山谷地气候区,是早期古越人生活的地域,又是稻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这一带的壮族村寨,水牛是一个农家中最为宝贵的财产。在一些地方,水牛还成了人们交往的贵重礼物,送一头水牛,往往能抵得上数十年银子。有的人家,还把水牛当作嫁妆,随新娘出嫁或随新郎入赘。

纯正的西林水牛以须芒草、野古草、扭黄草、龙须草、马唐、刚秀竹、吊丝草和狗尾草、稻草等牧草为主要食物。丰富的植被和宽阔的草场,使西林水牛能够在自然生态环境下不断繁衍生息,茁壮成长。

有人曾经对西林水牛做过测试,一头阉牛每小时可耕水田0.48亩,一天以6小时计,可耕田2.88亩。水牛在水田中每分钟行进速度为31.5,最大拉力达243公斤。这样的水牛,自然会受到们的喜爱和欢迎,成为广西乃至全国屈指可数的名优水牛就不足为奇了。

“八宝的米饭,乐里的姑娘;西林的水牛,隆林的猪。”这是流行在驮娘江边壮乡的一句谚语。前面一句说的地名都是云南的广南,在此不提。这后面一句说的,就跟隆林西林密不可分了。

隆林猪,实际分布在隆林的德峨、克长、蛇场和西林、田林、乐业、天峨以及南丹等地。实际上是桂西北各县长期繁殖饲养的优良猪种,只不过原产地在隆林而得名。有关隆林猪的文字记载少之又少,然而,在桂西北民间,隆林猪的名气并不亚于隆林山羊、西林水牛和西林麻鸭。

在隆林、西林一带,每到赶街天,便会有单独的猪市让人们进行交易。而这些猪市又往往是整个街市中最为热闹的地方。人们有的出售猪崽,有的购买中猪,有的则把整头的大活猪赶到市场上卖。尤其是每年的春节前后,猪市的交易就更为活跃,没有年猪的人家,需要买一头大猪回来宰杀;而有年猪杀的人家,则要买一两头猪崽或中猪回来“顶槽”。猪市就是这样热闹起来的。

其实,隆林猪与别的猪种相比,并没有十分特别之处,只是在外形上显得比较粗犷,头脸和四肢与野猪有些形似,猪毛略显稍长。这些特点主要是为了适应这些地方气候高寒、地形陡峭而演化过来的。隆林猪的野外生存能力也很强,不少地方甚至是把猪和牛羊一起,放到山野的环境中,让其自然觅食,难怪其肉质和圈养猪相比,就显得非同一般了。

壮族地区的名、优、特产就像壮族的风俗一样,每条江河的流域,每个县份,甚至每座山、每个乡都会有自己引以为傲的物产。除了上述记叙的部分名产外,应该记录的物产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渔类的平果没六鱼、巴马油鱼、红水河芝麻剑、下枧河鲤鱼、驮娘江和布柳河的鱼产等;新兴工业品类的有德胜红兰酒、德保蛤蚧酒、巴马神、巴戟酒、龙州桄榔粉、荔浦芋、都安山葡萄酒等;特产类的有百色云耳、贵港莲藕、靖西香糯、马山都安大化的黑山羊、田林的八渡笋、靖西酸品、隆林西林的腊肉、辣椒骨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15#
发表于 2008-11-5 20:34:00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这是一首江苏民谣。据说它的第一次流行还与清末的总理大臣李鸿章有关,有一次李鸿章出访,苦于只有国旗没有国歌,他急中生智,自作主张把一首《茉莉花》当作国歌来演奏,结果引起了轰动。

《茉莉花》好听,《茉莉花》好唱。如今,不论是大雅之堂还是歌厅、卡拉OK厅,《茉莉花》的旋律一起,人们便会不由自主地张口歌唱,翩翩起舞。

然而,事情往往会有阴差阳错的时候。这首烩炙人口的《茉莉花》,本应在它的家乡或者江南的什么地方唱得更响更红,却偏偏在南国的壮乡横县唱得如火如荼,这就让人不得不感到匪夷所思了。

横县与茉莉花,茉莉花与横县,这种关系在40年似乎还是有点风马牛不相及。虽然,早在400多年前的1566年,当时的横州州判王济在其所著《君子堂日询手镜》中说过,横县“茉莉楚广,有以之编篱者,四时常花。”明版的《横州.物产》也有类似记载,明朝陈奎也有诗赞美茉莉花云:“异域移来种可夸,爱馨何独鬓云斜,幽斋数朵香时沁,文思诗怀妙变花。”然而,横县在20世纪六十年代初虽有茉莉花出产,但也年产仅100担左右,真正大规模种植茉莉花的历史,只能从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算起。1981年,横县首次种植了9000亩茉莉花,从而开始了种植茉莉花的新纪元。

茉莉花是幸运之花。它之所以被横县接纳,并且大种特种达7万余亩,不仅仅是这种花好看,会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众多的人喜欢喝茉莉花茶,有许多喜爱清香四溢的茉莉油的人们。正因为有人喜欢,聪明的横县人就更知道什么叫投其所好。硬是把原本不是在自己这块土地上唱的《茉莉花》唱得别人还响。

如果你不了解横县人如何做茉莉花这篇文章,或许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招峰引蝶”。有了花香,没有“蜂蝶”,茉莉花自然就形不成气候。横县人深谙这种生物链的常识,他们先是种好了花,然后再投巨资修建“西南茶城”,活生生把全国十多个省、市的数千名茶商吸引到横县,连什么铁观音、乌龙茶、普洱、红茶、沱茶、绿茶都悉数一网打尽。经过数年苦心经营,横县的“西南茶城”也挤身“中国茶叶市场四强”,仅次于安溪、济南、北京三大茶叶市场。2000年,横县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茉莉之乡”。

在中国,茉莉花与牡丹、玫瑰、桂花、菊花等花名一样,都是妇孺皆知的名花,所不同的是,茉莉花不仅极其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经济价值。茉莉花与茶叶相伴,就可以制出清香浓郁的茉莉花茶,若用茉莉花熬制花油,更是名贵香精,价比黄金。

茉莉花原产于印度和阿拉伯世界,汉朝时传入我国西南,像一个远方来的新娘一样,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茉莉花一出现,就以玲珑秀丽的株型,婀娜多姿的枝条,青翠欲滴的叶色,洁白如玉的花朵,清幽馥郁的香型,迅速被国人接受和喜爱。

有中国古代,文人骚客们更是不惜笔墨对茉莉花抒发情怀,在众多的诗句中,有宋代许梅屋的诗:“荔枝香里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夜凉。情味于人最浓处,梦魂犹觉鬓边香。”还有元代诗人江奎的《茉莉花》:“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应是仙娥宴归去,醉来掉下玉簪头。”“灵种传闻出越赏,何人堤挈上蛮航?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这些诗篇,无疑增添了茉莉花历史文化的厚度,具有无限的穿透力。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茉莉花更是备受尊敬,有的还把它当成了国花。

既然是好花,自然少不了受到一个人的追捧,此人就是明人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中记述,茉莉花“花气味辛热无毒,蒸油取液,作面脂,头泽长发,润燥香肌;亦入茗汤。根气味热有毒,以酒磨一寸服,则昏迷一日乃醒;二寸二日,三寸三日;凡跌损骨节脱臼,接骨用此,则不知痛也。”后来的医药科学研究认为,茉莉花能清热解毒,茉莉叶有镇痛功效,其根有镇痛、麻醉功能,茉莉油可制作眼药水,对结膜炎有疗效。

清朝咸丰年间,有福建茶商受茉莉花熏制“鼻烟”的启示,试用来熏制茶叶,结果令人喜出望外。经后人的不断摸索和提高,茉莉花茶以汤色明净、清香爽口、沁人心脾,回味悠长而见长,还有健胃消气、提神醒脑的作用。茉莉花也因此受到了广大茶友的青睐和喜爱,茶客遍及国内外。

壮乡有嘉木,这嘉木就是茶树。在壮乡,除了已经名声在外的横县茉莉花茶、大明山毛尖、覃塘毛尖、南山白毛茶、南丹绿茶、西林白毫茶、阳墟红茶外,另一种名声更响的茶品牌就是凌云茶。

关于凌云茶,以往人们知之不多,和那些大名鼎鼎的名茶相比,凌云茶似乎还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品牌。不过,在茶叶界,若是论资排辈那真是不知道要冤枉多少好茶了。凌云茶就属于后来居上的那种。

凌云茶特指凌云的白毫茶,当地人又称白毛茶。《中国名茶志》记载:“凌云白行茶为历史名茶,创于清乾隆以前,原产于凌云县。”《凌云县志》又载:“凌云白毫自古有之(指茶树),玉洪乡产出颇多。”1937年版的《广西特产物品志》对白毛茶也作了描述:“白毛茶,树大者高约二丈,小者七尺,嫩叶如银针,老叶尖长如龙眼树叶而薄,皆有白色茸毛,故名,概属野生。”至今为止,在凌云的沙里浪伏村、力洪乡那力村、玉洪乡的九江、盘贤村的山上,仍保留有许多年代古老的野生茶树,这些茶树是今天凌云白毫茶真正的祖宗。

凌云白毫茶主要分布在岑王老山和青龙山一带,这里山高坡大,终年云雾缭绕,深厚肥沃的酸性土壤,尤其适合茶树的生长。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当地人,早就有采摘野生山茶加工饮用的历史。经过数百年的人工栽培与驯化,凌云白毫茶的茶叶具有芽叶肥壮,叶质柔软,持嫩性强,茸毛长密的特质。泡制的茶水含有茶多酚、氨基酸、果胶等天然成份,通剔透明,清香逸人。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高山优质茶。

作为名茶中的新秀,凌云白毫茶以自己独有的特质,迅速在中国茶叶殿堂里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喝过凌云茶的人都对它纯正的品质赞不绝口,认为凌云白毫茶以色翠、毫多、香高、味浓、耐泡,茶叶的汤色嫩绿,香气馥郁持久,还有提神醒脑,帮助消化、降低血压,减肥健美、搞老防衰等独特的保健功效。

好山好水出好茶。凌云白毫茶生长在山峦叠峰、沟深林密的高原自然环境中,以其独有的品质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1915年,凌云白毛茶荣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二等奖,1999年获全国第三届“中茶杯”名优茶称号,2000年获韩国茶人联合会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红茶类金奖、绿茶类银奖,第二届“桂茶杯”绿茶类特等奖,红茶类一等奖。

这一连串的荣誉,不仅属于一种茶叶,也不仅代表一种品质、一种品味,更是代表一个地域,甚至是一个民族的诚意。

茶是凌云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16#
发表于 2008-11-5 20:42:00 |显示全部楼层

壮美德天

德天是一个瀑布的名字。

德天瀑布在哪里?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在广西之西,在大新县一条叫归春河的河流上。德天瀑布因位于大新县硕龙乡德天村而得名。“德天”,是当地壮语的音译,意思是“发光的石头”。

关于德天瀑布,有资料这样介绍:它宽达208,落差70余米,纵深60余米,分三级跌落,是世界第二大跨国大瀑布。或许是因为有“跨国”背景的缘故,德天瀑布一直知名度较低,长期处于“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为此,我们有必要先描述一下这个“跨国大瀑布”的外貌。

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国际河流。发源于百色市靖西县境内的归春河,它出自靖西的渠洋镇,流经靖西县城、化峒后一路南下,从岳墟进入越南高平省后突然踅向东北,成为中越两国的界河,差不多到硕龙了才又进入中国境内,成为德天大瀑布的始作俑者。

德天瀑布距中越边界第53号界碑只有50左右。也正是这个53号界碑,将德天瀑布一分为二,中国境内的主体瀑布宽约100,越南境内的瀑布则称为板约瀑布。实际上,德天瀑布加上板约瀑布总宽才达到208,才可以称得上是亚洲第一大跨国大瀑布。

德天瀑布的形成与归春河上的浦汤岛有关。静若处子的归春河水,从上游悄然流近浦汤岛,突然变成了一匹脱缰之马,分成数股激流,在参天古树的掩蔽下忽然奔涌而出,分三级冲下断崖,飞泻而下,形成了归春河上最壮美的奇观——德天瀑布。

从下游数百米处的左岸眺望德天瀑布,只见水花四溅,水雾遮天,阳光下还有彩虹约隐约现,沉闷的流水声振荡河谷,撼人心魄。

德天瀑布是典型的三迭瀑布,第一级像是一个巨型的漏斗,把流速忽急忽缓的归春河水从上游平缓的河床上聚拢过来,又如抽棉纱般把水流从浦汤岛的百年古树丛中拉扯过来,然后顺着一股巨冲力倾泼而下,坠入第一个深潭中。如果瀑布到此为止,那将是德天瀑布最大的遗憾,也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大瀑布。因为到了这一级,瀑布还不够宽,瀑布下方的深潭也还不够阔。

真正让人感到气势磅礴的是第二级瀑布。这第二层瀑布虽然高只有十余米,但是它更像一只巨手,把原先汇入漏斗的水流给撕扯开来,形成了一面宽约百米的巨大水帘。第二级瀑布在被巨手撕开的同时,又把整个瀑布的水流再次铺张开来,将水流呈水平面铺宽,为作好再次冲击作好准备。

德天瀑布最为壮观、也最具观赏价值的是第三级瀑布。第三层瀑布高约20余米,宽近百米,是整个跨国大瀑布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这级瀑布高度整齐均匀,水流简直就像是一道水帘,又像是一堵水墙。所有在归春河主流上流淌的水,到了这一层后被均衡地在一个巨大的半弧形崖体夸分后,又一起整齐划一地落入深潭,重重地扎进深不见底的潭中。

如果能从天空上鸟瞰德天瀑布,那你会看到更美丽的断崖奇观。崖上河水婀娜,绿水青山,古树葱茏;崖中水雾蒸腾,上接云霄,水瀑如花;崖下深潭碧水幽幽,无暇如玉。瀑布的另一边,板约瀑布像一个纤纤少女,对大瀑布小鸟依人般一往情深。中越两国边民和游客或共赏瀑布奇观,或船来车往,重复着千百年来的同一种买卖。

如果你乘上当地壮家人制作的竹筏,用竹篙撑到潭中,一团接一团的水雾就会袭上你的脸,你的头,你的全身,一股凉凉的惬意就会把整个人都裹挟住了。与此同时,一种震颤心胸的轰鸣声也会把人都给罩住了。

在归春河上,德天瀑布并不是一朵独自怒放的山花,它的下游就是风景如画的黑水河,被誉为人间仙境的明仕田园风光就在这河畔。从德天瀑布上溯几十公里,另一幅中越边境线上的风景画——靖西通灵、古龙大峡谷就近在咫尺。

大地的皱褶

桂西多山多河,缘于其独特的地貌。在右江以西、左江以北的一大片地域,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这一区域的中心包括了壮族聚居的大新、靖西、德保、龙州、天等、崇左、隆安、扶绥等县。

在这个广大的区域当中,分布着大量的可溶性岩类山体和地表岩层。这些可溶性岩体就是我们常说的石灰石、白云岩和泥灰岩。可溶性岩类分布的地区,包含了碳酸盐岩石等几个种类,又被人们称作喀斯特地貌。19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丁.司威治研究了南斯拉夫西北部的石灰岩高原,发现了许多奇特的石灰岩溶蚀地貌,便以当地的地名作为这种地貌的名称,之后被国际上一致公认和采用。我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集中在广西、贵州和云南,早在2000多年前的《山海经》中,就有关于“伏流”的记载,当时称的“伏流”就是现在人们俗称的暗河。明代地理学家兼游记作家徐霞客,曾经在西南地区考察了一百多个岩洞,撰写了大量的游记作品,其中不乏有关喀斯特地貌的经典著述。

我们把目光从广阔的桂西喀斯特地区,聚焦到风光如画的靖西县。在这个边境县份的东南部的湖润镇,一前一后、一上一下分布着通灵和古龙两个大峡谷。这两道深陷的峡谷如同地球肌体上一条的划痕,深深地凹进地层深处,从而被人们称为大地的皱褶。

仿佛是始祖布洛陀的鬼斧神工,总长度近十余公里的通灵峡谷呈西北东南走向,横卧在古龙山水源林自然保护区内。从靖西县往东南方向30余公里,或是从大新境内德天跨国大瀑布往西北30多公里,就到达被称为中国十大峡谷之一的通灵大峡谷。整个大峡谷由两个河段组成,上游一段由念八峡和通灵峡组成,这便是习惯上称为通灵峡谷的河段。下游段则由古劳峡、新灵峡和新桥峡构成,习惯上被称为古龙大峡谷。实际上,通灵峡谷和古龙峡谷都是古劳河和另一条暗河共同作用的产物。

据专家考证,这个大峡谷中的通灵峡原来是一个盲谷。由于地质运动和地下河流的影响,造成了盲谷顶部塌陷,形成了一个长1000,宽300余米,深100多米的长方形全封闭峡谷。从峡谷的入口处往谷底走,需经过6Z型阶梯,踏1386级石阶才能到达谷底。沿着谷底的溪流往前走,便进入一片原始森林世界。由于这里属凹陷地貌,海拔低于周围地表,四季温度变化不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物环境气候系统。由于几乎没有人为的破坏,这里的原始森林种类多达2000多种,其中有不少还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如与恐龙同时生长于侏罗纪时代、被誉为活化石之称的桫椤、莲子观音座蕨,还有金丝李、宪木、润楠、桄榔树、火焰树等稀有树种。

通灵峡谷最大的奇观,是高达168、宽30的通灵瀑布。瀑布在峡谷的尽头,这里俨然一个半圆的天坑,周长足有一里,从谷底往上看,原本狭长的天空变成了一面圆型的镜子。瀑布就是从圆顶的一边倾泻而下的,忽然跌落悬崖的水流宛若一条巨大的白练,又如一道白白的雾汽,纷纷扬扬坠入崖底,击在石上潭上,发出滚雷般的响声。腾起的雾气有的如烟雾般飘散到百米外的草木之上,有的则不顾一切地升上天空,幻化成了一道道瞬息万变的彩虹。瀑布跌落冲击形成的深潭,宽约50余米,深近10。周围怪石嶙峋,植被茂盛,即使是夏天,也会让人感觉到一阵阵的凉意。

飞瀑、深潭、幽谷、溪流、暗河、溶洞、植物、森林……一起构成了通灵峡至美的景色。如果说,通灵大峡谷和古龙大峡谷的景色是一部交响乐的话,这个通灵峡还仅仅是整个大峡谷一个序曲。

古劳河从高处跌落形成的瀑布,加上一条暗河和一条溪流,在这里完成了一次汇合之后,形成了一条水流更加丰沛的河流再次钻入地下的洞穴,进入四个巨大而又相连的深洞之中。

从通灵峡谷下游的暗洞中顺流而下,便到达总长达6.8公里的古龙山峡谷群。这个长长的峡谷并不只是一峡一谷,而是由古劳峡、新灵峡、新桥峡组成。在三道峡谷之间,各有三处地下暗河溶洞相通,形成了罕见的三峡三洞连通的峡谷溶洞景观。

和通灵峡谷一样,古龙峡谷群也是由暗河溶洞塌陷形成的。这些古老的暗河,经过不知多少世纪的溶蚀和冲刷,终于越冲越大,越溶越宽。于是,地表较薄弱的地方就产生了陷落,形成峡谷,在地层深厚的地方或者山体,就成了溶洞或暗河。这些可溶性岩石在水流的作用下,形成了造型各异、妙趣横生的奇石世界。进入洞内,一处处飞瀑如天女散花,银珠飞溅。一尊尊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有的如飞禽走兽,有的似玉石华表,玲珑剔透,惟妙惟肖。泛舟峡谷和溶洞之中,令人在身心得到自然净化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雄奇与刺激。

通灵大峡谷犹如一个纯净、灵动、通彻、奇美的原始画廊,深藏于幽幽深谷暗洞之中,又像一个字待闺中的美少女,一旦现身尘世,便以绝色之美惊羡所有的世人。难怪著名画家关山月先生游过峡谷后,便欣然留下墨宝:“通灵宝洞”,“峡谷春深”。

无数的喀斯特溶洞,还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自从有了人类,溶洞就成了祖先们最安全、最便捷的栖身之地。在我国,北凉猿人和山顶洞人,湖北的长阳人、广西柳江人、广东的马坝人都是在石灰岩溶洞中发现的。在这些古人类居住过的地方,人们除了发现人类化石之外,还有石器、骨器和用火的遗址。在通灵大峡谷所处的靖西县,因为有了大面积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桂西壮族地区奇异多姿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蕴育了独具特色的山水文化。

美哉,靖西。奇哉,通灵大峡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17#
发表于 2008-11-5 20:50:00 |显示全部楼层

灵妙之水

水,被称为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河流、湖泊,就没有森林和草原,就没有芸芸众生,甚至没有生命。

壮族人喜水。从他们的祖先古骆越、西瓯人更早的古人类开始,就一直栖居在南方西江水系繁衍生息,一直生活在这片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壮族世居的桂中、桂西南、桂西北和云南文云等地,可谓是江河密布,沟溪纵横。这些江河不仅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为壮乡的山水增添了绝美的风景。

泉,是万水之源。那些汹涌澎湃的大河,也是由无数的涓涓细流汇成的。壮乡多山,森林广布,山长树,树生水,水出泉。壮乡还多喀斯特地貌,地下流淌着数不清的暗河和泉眼,一旦喷涌而出,便是一处处佳景。

壮乡的泉,数也数不完,不过,真正有名的泉并不多。一眼泉有没有名气,关键是看它生长在什么地方,看它生长得有没有特色。那些山林里的泉,往往不声不响地从林间小隙里汩汩而出。若几股泉汇聚到一起,就会形成水流,哗啦啦地跃出山间,往往在陡峭断壁处形成好看的飞瀑。许多有名的泉,往往不是以水花四溅的形式出现形,比如武鸣灵水、靖西鹅泉、凌云水源洞、上林白龙洞、马山金伦洞等。此外,在平果、巴马、凤山等地,也有各种暗泉形成的“水源洞”分布。

这些泉和水源洞,既是一些江河的源头,往往又是当地的风景名胜,从而备受人们的崇拜和喜爱。武鸣的灵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灵水有灵。从古到今,当地人都这么说。其实人们说的没错,因为从古到今,不管天有多大的旱情,这水总是没见干涸过。也是不管有多大的洪灾,这水也不见浑浊,连水位也不比往常高。再就是无论冬寒酷暑,这水都保持在23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是真正的恒温、恒量、恒清之水。因了这些特性,灵水又有灵湖、灵源、灵犀水等几种别称。然而,关于灵水“灵”人们还有不同的说法。传说古时候泉中曾经有两只灵犀鸟在此栖息,每当风平浪静时就会浮出水面戏水,它们美丽的身影光彩四射,美不胜收。

灵水其实是个天然的泉水湖,湖面宽约5000平方米,水深约2-3,湖内从不同地方有九股清泉涌出,故又被称为“九龙喷水”、“龙津吐碧”等。据史载,灵水自隋唐以来,就是避暑驱寒的胜地,许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并留下诗章。如明代邓炳游过灵水之后,赋诗道:“簿出劳倦几骚头,策马城西瞰碧流。一味香甘清肺腑,四周幽静豁心眸……”另有人诗云:“千年地脉开灵犀,万里天池遇赏音”。明代邑令郑学醇亲手题下“灵源”二字。东岸石壁还有古刻草书“龙津吐碧”。这些古文古字,令灵水平添了几分文气与厚重。

灵水不只是一个泉湖,湖内还有奇形怪状的巨石,而且每块石头都有称谓,各有来头。湖的北面有一块巨石,形似螃蟹,故称螃蟹山,传说是玉皇派来守护灵水的螃蟹精。不过,如今的螃蟹山已成了人们游泳时的绝佳跳水台。水中还有一块相叠九层的大石头,俗称“九层皮”。据说是有九条龙飞来这里戏水,浴后蜕下鳞皮飞回天去,把鳞皮留在了这里。

灵水从来就是武鸣甚至南宁周边的一处游览胜地,由于得到较好的保护,如今四周树林葱茏,古树婆娑。踏着石块小径游走湖畔,秀水美景尽收眼底,水中鱼虾可数,水草飘逸,湖面时有泳者来回穿梭戏水。湖水流出出口不远,便汇入武鸣河,最终注入邕江。

明人高濂对“灵水”有自己的解说:“灵,神也,天一生水而精明不淆,故上天自降之泽实灵水也。”他认为,只有从天上生出的水才是精明而不混浊的,所以天降之水是神水,才是灵水。如果当年这位高濂先生见到武鸣的灵水,他或许就不这么说了。

靖西有鹅泉,鹅泉在壮乡。鹅泉不仅是泉,而且还与鹅有关。

鹅泉不是普通的泉,它的得名还与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古时候,泉边有个念安的村子,住有一个杨姓老妪,孤苦伶仃。一天她在赶墟路上拣得两只鹅蛋回来,便把鹅蛋捂在怀里,刚回到家中,一双小鹅就破壳而出。杨老太自然高兴万分,在她悉心照料之下,小鹅日渐长大。一日,两只小鹅正在池塘中嬉戏,忽然雷声大作,天昏地暗,原先还是水汪汪的池塘倾刻间变成了深坑,两只小鹅被吸了下去。不一会,这个深坑变成了一眼泉,突突地冒出水来。杨老太得知消息,竟郁抑成疾,不久便去世了。

村人们张罗着为杨老太她治丧,不料出殡之时,棺材竟然不翼而飞了。原来,是龙王的两个王子接她升天去了,那两个王子就是那两只鹅蛋脬出的鹅仔。后来,人们在泉中小岛上建了一座庙,以纪念这伴养鹅造泉的老人,取名杨媪庙。据说,自明代靖西设归顺土州以来,每年农历三月三这天,所有文武官员和平民百姓都到泉边拜祭,以祈来年丰收。人们争相把五色糯米饭撒入泉中,群鲤竞相游来争食,激起朵朵浪花。于是,民间又有“鹅泉跃鲤三层浪”之说。

根据史载,鹅泉形成的历史并不太长,大约至今只有七百多年。由于“鹅泉跃鲤”的胜景被列为当时归顺八景之一,当朝皇帝听闻遥远的南疆边陲有此一景,便欣然命笔“灵泉晚照”,并赐刻于石上,使鹅泉增添了光彩。

鹅泉的第一美景是“鹅泉跃鲤”。鹅泉宽约30余亩,潭水深不见底。据说潭水分为三层,第一层深有4丈,第二层深6丈,第三层深不见底,下通暗河,因而盛产鲤鱼和青竹鱼等多种鱼类。

历史上,曾把每年的三月三定为鹅泉诞,当地官员百姓云集于泉边举行祭祀活动,一为纪念杨媪和两只小鹅,二为观赏鱼跃奇观,三为祈求丰年。

鹅泉第二景是杨媪庙。该庙位于鹅泉中央的小岛上,坐南朝北。原来庙中有扬媪塑像,后来又增加了龙王的塑像,故你为龙王庙。杨媪庙虽不高不大,但曾经香火旺盛,至今仍不时有香客入庙进香,鞠躬许愿。

“鹅”字碑是鹅泉的招牌。高约六尺、宽三尺见方的石碑上,不知何人何时留下了一个独笔狂草的大“鹅”字,用笔苍劲有力,山灵水动。“鹅”字碑的旁边有对联一副:一方咸赖鹅泉泽,灌润邻疆并外帮。字是好字,联也是好联,可就是不知何人谁何时所作,许是这些贤人先辈在面对“灵泉”时,缺少几分自信的缘故吧。

鹅泉中有古桥,此桥建于清代。有15个石拱,长约60,宽1.5,全用当地石料精雕细琢砌成。长桥卧泉,自有一番景象。桥搭水中,水面映桥。如在早晨朝阳和傍晚斜阳中从远处观桥,只见光穿桥拱、水映长桥,两岸竹林婀娜多摇曳。偶有早出晚归的牛儿悠然行于桥上,桥下游移些鸭鹅。此情此景,谁见了都会被陶醉的。

鹅泉边上,还有念安古屯、三泉映月、睡美人、鸳鸯树、叫喊岩、鹅仙塑像等景物。其实,这些美景只是边陲壮乡美丽田园画卷的一角而已。

壮乡的泉虽都称泉,却各有各的形态。凌云的水源洞,就是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出众的。

水源洞是一个集巨大溶洞、大水量泉眼于一身的洞穴,故名水源洞。说其洞大,大到占地面积达22千余平方米,长约1500,最宽处31,最高处为20.8。难怪在离地25处的洞口上方,有人留下“第一洞天”的石刻。

水源洞是泗水河的源头。此泉涌出之水流入泗水河后,并入澄碧河,注入澄碧湖,汇入右江,是名副其实的源之泉。

面对如此宽阔的溶洞,面对巨大而奔涌不息的清泉,面对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柱、石幔、石笋,谁到了这里都会情不自禁地才情喷涌,是诗人的总免不了要吟诗作赋,会写字的总要醮笔泼墨一番。天长日久,水源洞便留下了历代到此一游的名人骚客许多诗词和石刻。

离开凌云县城,沿着清澈见底的泗水河寻水而上,约一公里,就到了百花山下。这原本滔滔流水忽然在一片葱绿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穿过树林,迎面竟有一个巨大的洞口,仿佛是一口张裂开的大嘴,在向人们招呼。抬头看,首先进入视野的是洞额上“第一洞天”的石刻,这是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左江观察使王玉德题的字。从落款署名上人们知道,这位官员当时已是年届八十的老人,自称“楚南八十老人刘璜”。此翁在洞中还留下了一个高1.7、宽1.2的“佛”字石刻。水源洞有洞门,门上有长联,此联则出自清末民初阳朔名士黎中伟之手。上联“故乡山水夙称奇,到此更入佳境”;下联“天下名区将览遍,于斯别有会心”。一个阳朔人,即使家乡风景如画,到了水源洞,仍不吝笔墨赞美一番,足见水源洞的景色多么迷人了。

灵水、鹅泉、水源洞等一批名泉,靠的是自身独特的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享誉天下,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在江河密布的壮乡,还有一些以奇异著称的泉,令人听闻过后,仍然亦惑亦惊的。

在平果县城西边右江北岸的虾山脚下,有一眼泉,离江很近,泉水从洞中涌出不远就注入右江。农历三四月间,每到深夜,便有无数河虾聚集在泉流与江水的汇合处,争先恐后地沿着水流游向泉口。一些虾被泉水冲下来后,又再次往上冲击,直到冲进泉水洞里。大量河虾这种争相进入泉洞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这眼泉,也因此被称为“虾泉”,因而成为中国的“怪泉”之一。

类似虾泉的地方平果还有一处,这就是没六鱼洞。这个洞位于平果县城东南部,洞内也有一眼深泉,深约5,从洞里流出约60后注入右江。没六鱼洞,因出产没六鱼而得名。据说这种鱼最大体重没有超过六两,学名叫岩鲮,常年生长在地下河中,以体肥骨小、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远近扬名。像没六鱼洞这样产鱼的洞泉,在巴马、凤山、乐业的一些河流中也有存在,只是名气没有没六鱼洞那么大罢了。

壮乡的怪泉,还有德保县马隘乡贤李村的“喊泉”,这泉在一座石山脚下。要是有人站在泉口大场呼喊,泉水就应声而出。不一会,泉水便又自行停止涌出。在东兰县隘洞乡板开村下开屯,有一处山泉,每日都有规律地自行喷涌三次,被誉为“神秘泉”。

在各种各样的泉中,温泉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广西不是温泉资源丰富的地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温泉,比如陆川温泉、龙胜矮岭温泉、象州温泉、防城峒中温泉、全州炎井温泉和贺州温泉等。后来人们又借助科技手段,掘地千米,耗巨资从地下抽出热矿水,分别在南丹、那马、三塘等一些地方建起了新的温泉。然而,真正位于壮区的天然温泉只有象州温泉、峒中温泉等几个。

象州温泉,因靠近濮水,旧时曾称濮水名泉、花池温泉,为旧时象州八景之一。象州温泉出自一片丘陵中,数十眼泉分布在田野和山脚中。冬春季节,由于温差的作用,整个温泉区域整日水汽蒸腾,白雾袅袅,与古朴的村落和山野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巨大而优美的壮家田园山水风情画。

早在几百年前的明代,就有人被这里的“热水”和田园风光所迷醉,诗人刘志英人有诗《濮水名泉》为证:

烟暖霞蒸景未磨,仙源仿佛落银河。

井边丹贡浇清液,琴里熏风起绿波。

飞瀑流云输静穆,冷月寒月少阳和。

分明既济滋漓水,莫作寻常水石歌。

被迷倒的名人墨客不止刘志英一个。不少人都在泡过象州温泉之后,忍不住要留下诗词绝句,其中的一首颇耐人寻味,此诗曰:

暖水空蒙浮淡烟,游人无数醉汤前。

瑶池一浸神仙样,洗尽烦忧是此泉。

青山、热汤、田园、人家、涌泉、溪流、游客……这是一幅多么和谐、融洽的画面。每个来到象州温泉的人,都为这里泉水的温度感到诧异。这来自地下几百米深处的高热矿泉水,属于段压裂隙溶洞水,泉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无污染,水温在73——77之间,最高水温达85。泉水中含有偏酸硅、锶、铜、铁、锌、镁、钙、钠、碘、氟等二十多种微量元素,钦用后对人体大有裨益。

这么高热的温泉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人们将鸡蛋、鸭蛋装进竹编小具,然后浸入热泉中,半个钟头后取出来食用,味道鲜嫩可口。当地壮家都有杀年猪的习惯,人们将猪杀死后,泡入泉中,不一会就可以将猪毛脱去。浸过热泉的猪,肉质更加鲜美可口。

在从地下冒出来的几十个泉眼中,有一眼温泉被称为大泉,宽约3,长约7,与附近的大河相通。从大河倒灌进来的水在下层,泉眼里冒出来的水在上层,从而形成了上热下凉的温差。冬春季节,水底是悠然、觅食的游鱼,水面则烟雾腾腾,这种不可思议的温泉奇观,堪称一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18#
发表于 2009-1-29 22:22:00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风云突变在2009-1-29 10:48:23的发言:
写得很好啊,望作者再接再励!

以上文章均转自黄佩华播客:http://huangpeihua.lovep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19#
发表于 2009-1-29 22:22:00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直接去那里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9 22:23:4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5-21 04:05 , Processed in 0.223568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