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 水
哥峰是我对那坡县文化馆副馆长、县里有名的歌师黄峰的称呼。
哥峰是土生土长的壮族人,从小就耳濡目染,对用母语唱出的民歌很感兴趣。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就按照“全面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适当加工”的十六字方针,积极投入到那坡壮族民歌的采录与推介工作中去。
由于条件的限制,八十年代民歌主要的采录手段仍旧是耳听笔录。加上山区农村不通公路,或虽有公路但不开通客车,出门采录要么是踩自行车要么是走路。可他不被困难所吓倒。
采录的成败关键在于发现民歌源。为此,他常常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积极进行一般面上的调查,当有人提供线索,说某处有某种类型的民歌、某地有某人会唱多种山歌时,他就跋山涉水跑去调查。调查时,他注意了解采风对象的家事近况,找一个适合讲述的场合,交谈的语气很委婉,询问之间不时插入轻松话题,造成一种无拘无束的谈话气氛,从而引出一首山歌甚至是一类民歌的线索来。有时候,他以作品引作品,以激情换激情,以自己的精神和情绪感染讲述人,较好地调动起讲述者歌唱者的灵感,让讲述人讲出得意之作,让歌唱者唱出完整的一首甚至几首山歌。有时候,有的长篇作品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完整地采录下来。他不厌其烦地来回奔波,可他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哥峰早就听说过有一套《起名歌》,是在子孙满月起名字时唱的,但不知道具体内容。四年前,经多方打听,终于听到德隆乡那乐屯岑文光老人会唱。这可乐坏了哥峰,他找到德隆乡文化站站长陈延毅,赶到那乐屯拜访了三代歌师同堂的岑氏一家。但年过八十的岑文光老人唱歌已上气不接下气,只能通过回忆,把歌词一句一句说出来。哥峰不怕麻烦,和三代歌师坐在一起,一问一答,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濒于失传的《起名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艰苦细致的工作,哥峰先后采录下一大批民歌,并整理编写出了那坡县《民歌集成》、《民间歌谣集成》和《那坡县黑衣壮“尼的呀”歌曲选》等民歌集子,还制作了壮族“过山腔”传统长歌《满地风情满地歌》和《八五祝寿歌》、《新居落成祝贺歌》、《满月喜酒歌》、《婚嫁酒歌》等光盘。
哥峰所记录和整理的山歌,都能保持民间文学口头语言的风貌,不失其山野文学的特殊清香。那坡壮族山歌是一种口头创作的民间艺术,具有壮族古籍文化讲唱类、书籍类两个属性,具有简练淳朴、刚健清新的风格以及口讲艺术特有的丰富词汇和短小精悍、通俗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这是他多年从事记录和整理工作得出的结论。2004年,哥峰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撰写了《黑衣壮歌谣艺术与传承保护初探》,就如何挖掘和保护壮族文化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得到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局的肯定。
民间文学专家严辰说过,“民歌深深地生根在人民中间,至今还活在人民中间,人民需要它,喜爱它,因为它是人民自己的歌。我们必须用最大的热忱来珍视它、学习它、展示它……”哥峰深谙此理。这几年,当地政府年年举办民歌赛事,年年接待外地记者和专家到那坡采访考察。为此,哥峰上下奔波劳碌。今年正月初六,在全县山歌比赛现场,他既当主持人又当协调人,讲得口干舌燥忙得满头大汗,可他没有一句怨言。
哥峰不止一次地说过:那坡壮族民歌有很强的可塑性,有巨大的吸引力,有顽强的生命力。这几年,哥峰充分利用县文化馆和县文工团等阵地,与农武等同事朋友一道,着力打造壮族民歌“尼的呀”品牌。自2001年尼的呀合唱团组建以来,他们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积极创作、改编和翻译了一批民歌,积极训练了一批民族歌手,组织合唱团走出了县外参加各种演唱活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3年,尼的呀合唱团演唱的壮语民歌《山歌年年唱春光》在全国群众歌咏比赛中拿下了一等奖。2005年,哥峰等人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整理申报将那坡壮族民歌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坡壮族民歌赫然在列。2009年1月,首届星海国际合唱节在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家乡广州举办,在为期3天的合唱节比赛中,尼的呀合唱团演唱了哥峰翻译成壮语的《山寨尼的呀》、《黑壮的酒》等民歌,为观众奉献了一曲曲美妙的“天籁”,最后获得了金奖。
“出路携歌当早饭,赶街唱歌当晚餐。”这是哥峰记录下的两句壮族山歌。以歌当早饭、当晚餐,这是壮族人歌唱着生活、诗意地生存的艺术反映,更是哥峰热爱民歌、积极探索艺术珍宝的生动注释。
来源:防城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