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叔扩和叔罗要到那甲联系天保壮剧团"五四"晚演出事宜,于是欣然和汉波一同前往。
这是第二次到那甲乡了,那甲,壮语原意为茶田,在土司时代,该乡主要为土司供茶,因而得名。那甲人杰地灵,是南部壮剧重要的发源和发展地,叔扩即出生于此。五十岁左右的他现在可谓广西首屈一指的马骨胡制作和演奏家。午饭前叔扩带我们去那甲文昌庙烧香,有意思的是这里的文昌庙分有公庙与母庙,正合潘其旭老师说所提的“壮族公母观”。文昌庙里的神像全部出自叔扩父亲之手,虽是水泥制品,经过彩塑后的神像相当生动,面部表情栩栩如生,连皱纹都细刻出来了。龙生龙凤生凤,叔扩的父亲多才多艺,叔扩一样学什么会什么,他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长期从事文艺工作。除此之外他还是木工、汽车修理工、电器修理工。国内不少歌舞团和他定制马骨胡,叔扩全名黄广扩,是壮族马骨胡艺术名符其实的代表性传承人。能在德保结识我们壮族的艺术家真是幸运。
下午回县城后美美地睡了一觉,晚餐是在叔扩家吃的。因为我不吃猪肉,所以扩婶做的菜有牛肉、鸭肉,都是我喜欢吃的,真是有心了。吃了饭在叔扩家的四楼的音乐室享用越南咖啡,很是惬意。
晚上德保本土乐队——凹凸乐队在一家超市前做商演,于是和汉波又去享受音乐。凹凸乐队还是以唱原创音乐为主,壮语新歌自然是少不了的,德保壮文化后续有人了。
商演结束后又和凹凸乐队到他们经常活动的1986酒吧,老板是天保壮剧团编剧叔罗的儿子。这里活动着一群年青的音乐爱好者,能编曲能唱。作为曾经的镇安府治地,德保以其深厚的壮文化底蕴影响着年轻人,对于现代观念的冲击,他们并不是生吞活剥的拿来主义者,而是聪明地进行改造和使用,并以此发扬自己的文化,酒吧里听到的基本是亲切的壮语,很多年轻人以说壮话为荣。
十几天来我的田野如此快乐,是因为一直游弋和享受于咱们RAUZ人深厚宽广的文化海洋中。
![](attachments/dvbbs/2008-5/200853044714664.jpg)
![](attachments/dvbbs/2008-5/200853046155892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