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75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吳人的來源

[复制链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2:0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http://wx.xinhuanet.com/2005-08/26/content_4980546.htm

浅谈吴文化

所谓文化,就其广义而言,是指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称。它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 所谓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意志、道德良心等等。也就是人的神气、活力,人的志气,人质的因素。毛泽东指出:“人是要点精神的”,精神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也可以变物质。

大家知道,我们的国家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而民族又是由姓氏组合的。中华优秀文化,是各民族和各姓氏共同建树的。

吴文化是氏族文化,也称江南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著名教育家张其昀先生说“东南文化,不在苏杭,不在京镇,在无锡之梅里。” 吴文化的前身,是古老的民族文化,是陕西“蛮民”从中原迁徙至长江三角洲所带来的中源先进文化和江南地域“土著夷民”之风俗融合而产生的氏族文化。 泰伯、仲雍两兄弟是吴文化的缔造者。三千多年前,泰伯、仲雍两兄弟为遂父志、同心结伴,别姬易吴,三让周姬天下,从歧山周原出发,路遥遥,川条条,翻山涉水,披荆斩棘,不远数千公里来到长江三角洲的荒芜地带。他俩在这里以棚为窝,断发纹身,随乡入俗,与“土著”人打成一片,开荒立国。共同奋斗了半个世纪,变荒芜为良田,变穷为富,变小为大,变落后为先进。所创业迹,有目共睹,千口皆碑,留下了不可埋没的丰功伟绩。时过百多年,圣人孔子看到泰伯的丰功伟业之后,感动至极,拍案惊呼:“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天得而称焉。”这就是:泰伯三以天下让,谓之至德,老百姓心服口服完全赞成如此盛赞。中国史学之父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吴太伯世家》列为三十世家之首,赞为世家第一。东汉吴郡太守糜豹,在吴如胜首创吴氏宗谱序言中赞泰伯:“德与天地同其高厚,名与日月同其光明”。后来又有人赞云:“德让两家天下,功辟万古江南”。这就是历史和人们对泰伯至德精神的赞颂和评价。评价的高度,达到绝无仅有,天高仰止。

泰伯的至德精神,可概括为“谦让开拓”四个字。这四个字尤如磐石成为吴文化的基础,她象一颗明珠,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发源于无锡梅里。泰伯至德精神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与泰伯从小所受的传统教育、家庭影响和中原文化的熏陶有关,因此,研究吴文化的雏形,应追溯到古公亶父和中原文化。

吴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前面谈到,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化也是人民创造的,而不是几个人或几代人可以创造的。文化的发展也同历史一样。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不会停留在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水平上面,只要有吴氏存在,吴文化的发展就不会停止。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一代接一代地创造、更新下去。

吴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自泰伯立国以来,吴国二十一世、二十五位君王,至夫差失国,时历六百多年的古吴春秋。从荒芜地带,变成美丽富饶的江南;吴国从小到大,发展到争霸中原的强国。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吴人辉煌业绩,而且有季札至贤延陵高风。但也有沉痛的历史教训,夫差被胜利冲昏头脑,迷于酒色,轻信奸细,陷害忠臣,致使失国。

吴国陨落之后,吴人大难临头,隐姓埋名,南下百越,北上齐鲁,大江南北,四散逃亡,甚至漂洋过海,进入异国他乡,进行历史性的大迁徙、大流亡。但吴人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发展。谦让开拓的至德精神,赋予吴氏子孙以强大的生命力,使他们在国亡家破之后,向四方拓展,然后重新倔起,并发展到今天欣欣向荣之局面,成为中华民族之大姓。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泰伯的至德精神,在吴氏历史上屡显光辉。如泰伯十九世孙季札,避位延陵,成为至德第三人;泰伯二十八世孙长沙王吴芮,立德传位,五代封王,九代封侯;泰伯六十九世孙后蜀驸马吴宣,为避孟知样继嗣蜀主,携妻公主从四川阂州出发跨越长江,潜逃江西抚州传世繁衍,后传十八孙,七十七个曾孙,三百六下五个玄孙,繁衍闽粤各个省吴氏,称为江南吴氏始祖。浙闽吴氏祖先吴翥,生前受观察府屡次召以署吏,不应。同样是至德精神的体现,这些都说明传承至德精神,后继有人。 吴人在历史上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成千上万的英才人物,名留青史者数不胜数,《中华吴氏大统宗谱》汇编的历代名人更是洋洋大观。如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吴广,与陈胜发动同行成卒九百起义,建立张楚政权,任假王。战国时期的吴起,在楚国变法,名留千古,所著兵书传留后世,惠及今人。吴芮为汉初长沙王,传国最久,五代封王,九代封侯,保境安民,功在湖南,两千年后马王堆汉墓发掘出土,展示出长沙国的灿烂文明,使世界为之惊叹。吴玠、吴磷两兄弟,南宋时抗金保国,功在中华。被人们称为菇神的南宋吴三公(名吴星),精心实践栽培技艺,成为世界香菇栽培创始人和中国香菇文化的奠基人,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蛋白质来源,为菇民开辟了谋生的道路,使香菇生产成为现代全球性的产业。明朝吴承恩,著长篇小说《西游记》,为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博得全世界人们的喜爱和好评。当今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人大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检委书记吴官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女)以及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等等,都在方方面面、各自工作岗位为中华文明作出不可埋没的贡献。正如吴郡太守糜豹所说的“文与山川同其悠久”。

编篡《中华吴氏大统宗谱》(下称统谱),开发出大量的吴文化内容。吴文化是氏族文化,统谱的大量资料来源于锡谱(《吴氏大统宗谱》)和古今中外的各个家族宗谱。就其中序言而语,自东汉开始,收集历代序言上千篇,其中选登的就有三四百篇。其中有前人的文化遗产,也有现代佳著,其范围之广和历史之长久都是罕见的。这些序言,出自帝王将相、贤人达官、名人志士和普通百姓之手。他们以吴人的事实,出自肺腑之言书写吴氏历史和赞颂吴人的丰功伟绩。这些难能可贵的著作,蕴藏着大量的历史资料,对于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是吴文化的精髓。

统谱收集了大量的题词、诗词和楹联。其中有东汉恒帝、康熙、乾隆和当代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历史诗人和古今中外名人,以律诗格调和传统对联形式,热情洋溢地赞颂了我们祖先的丰功伟绩。这些题词、诗词、楹联可曰吴文化的瑰宝。同样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统谱编排的源流世系,自黄帝姬氏至泰伯吴姓后裔,将近一百四十代。自源流到各个支系,构成系统的吴氏千万人的纲络,就象一棵大树或一条大河,枝枝叶叶,涛涛不绝,“树发千枝归一本,川流万水同一源”。《中华吴氏大统宗谱》,是一部活生生的生命史、血缘史,是吴氏血缘文化的产物。

统谱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如泰伯生前用过的水井图片,挖掘河流图片、泰伯、仲雍、季札庙墓图片、季札和夫差生前用过的宝剑以及吴人绘画作品等等。这些文物是祖先从事生产活动遗留下来的轨迹。观看之后,对祖先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之感,留传至今,十分珍贵,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吴文化发展到浙西南山区,成为中国香菇文化。泰伯八十世孙吴昱,尊称吴三公,被1988年于香港召开的第八届国际应用微生物会议,公认为香菇栽培创始人,同时,认定香菇源自中国浙江省龙泉、庆元、景宁三县交界的龙岩村。因此,吴三公不仅是世界香菇栽培始祖,而且是香菇文化的奠基人(缔造者)。

吴三公缔造的浙江省龙庆景三县菇民文化,代表着中国的香菇文化。香菇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代代菇民在为生存而与自然的斗争中,顺应其规律而产生的,并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一种区域经济文化。这种文化以吴三公创造的“砍花法”栽培技术为核心,由此延伸而产生为其服务的菇民组织、菇民法权、菇民信奉,群体语言、特殊技巧等等,进而发展到香菇的食用文化、药用文化。经过文人墨客的描述以后,又产生大量的诗词文化。这使香菇文化的含义远远超出菇民的范围,而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现在香菇生产成为全球性产业,其文化内涵更为精深广泛。龙泉吴氏统谱编委写有专题《香菇文化》上报统谱编委,因此不再阐述。 总之,吴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述不甚述,有待吴氏子孙代代探索研究。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0

听众

1246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9-6-7
注册时间
2005-7-5
沙发
发表于 2006-5-10 14:47:00 |只看该作者

蛮民带来的先进文化

北某人看到陕西蛮民的字眼,如获至宝


【俺再次声明】: 谁要篡改俺的资料,提前打声招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板凳
发表于 2006-5-10 15:26:00 |只看该作者
吳人不是應該是荊蠻或東夷入越的乎?陝西蠻人,是指周人泰伯及仲雍一族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地板
发表于 2006-5-10 22:22:00 |只看该作者
又是中原文化中心论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

听众

2876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06-6-11
注册时间
2005-6-10
5#
发表于 2006-5-11 20:5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土著虎尾在2006-5-10 22:22:35的发言:
又是中原文化中心论

是啊


苏州事 苏州情 Soucaosi Soucaochin 推荐订阅《苏州杂志》 详情请看www.szm.com.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

听众

2251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06-11-9
注册时间
2005-5-10
6#
发表于 2006-5-12 20:48:00 |只看该作者

少数无锡人不顾历史事实,顽固地宣传“吴文化无锡梅里说”,考古铁证早已推翻古代的文人穿凿附会的传说,但这些人还在标榜高人一等。

无锡梅村除了传说之外,一件像样的实物都没有出土过,相反安徽马鞍山,仪征,南京,丹阳等地倒是有遗迹遗物出土,看似是吴的大城。

史记说“泰伯奔荆蛮”,在一些人的嘴里就变成“泰伯奔吴”,而且是在“梅里”。历史考古和其它学科共同证明,整个太湖流域在春秋早期都是“越人”,吴国的历史,就是东进的历史,其早期的民众是苗瑶系统的“荆蛮”和商族的东夷人。吴王寿梦时代才扎根无锡,但当时的“吴人”在“湖熟文化”以东进入太湖流域西北部后,由于人数少于土著“越人”,实际上已经越化,吴文化不再独立。阖闾占据的苏州,实际上是座孤城,它的郊外都是“越人”,姑苏城东门常年不开,原因是东门外也是土著越人,怕他们进来捣乱。

从寿梦到夫差亡,吴在太湖流域中心地带不过百年,而且吴人急剧越化;吴亡后,吴人散入百越,吴人不再独立,更无吴文化,实际是越文化。

永嘉南渡后,汉越杂处,古汉语改变了古越语的侗台语属性,使吴语转向藏缅特性,但至今没有完全消灭。

吴越文化本来是一个整体,但不知为何,无锡和苏州莫名其妙地争夺“吴文化正宗”的头衔,并把浙江称作“越文化”。我看不出今日“吴文化”和“越文化”的差别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

听众

2876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06-6-11
注册时间
2005-6-10
7#
发表于 2006-5-13 19:56:00 |只看该作者
在无锡梅里鸿山曾经出土过越贵族墓地

苏州事 苏州情 Soucaosi Soucaochin 推荐订阅《苏州杂志》 详情请看www.szm.com.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

听众

2876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06-6-11
注册时间
2005-6-10
8#
发表于 2006-5-13 20:52:00 |只看该作者

阖闾占据的苏州,实际上是座孤城,它的郊外都是“越人”,姑苏城东门常年不开,原因是东门外也是土著越人,怕他们进来捣乱。

说这话有证据吗?苏州东门不开是真的,那还有北门,西门和南门呢,那里也有越人吗?


苏州事 苏州情 Soucaosi Soucaochin 推荐订阅《苏州杂志》 详情请看www.szm.com.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9#
发表于 2006-5-17 17:19:00 |只看该作者

http://yuzx.com/w/article/h-02-04.html

漢代的吳越文化

作者:董楚平《杭州師範學院學報》


過去,研究吳越文化,人們都把精力集中於先秦時期,那只是狹義的吳越文化。廣義的吳越文化,應包括古今。作為廣義的吳越文化,漢代是文化轉型的關鍵階段,非著力研究不可。

先秦時期的吳越文化,雖受華夏文化的深度影響,但基本上還是夷越文化,是中國諸少數民族文化中最發達的一支。漢代的吳越文化,則是中國主流文化——漢族文化的一個區域型。吳越文化的這一轉型過程,開始於楚威王敗越,劇變於秦皇、漢武時期。這段時期,吳越地區的越人大量入海南奔,楚人與中原人先後進入吳越,由於主導人口與基本居民發生變換,使吳越文化的民族性隨之激變。文化轉型的趨向是由西向東、由北向南依次展開的。到西漢中後期,皖南、寧鎮、太湖平原、寧紹平原已基本漢化。到六朝時期,浙江南部地區也由北向南漸次完成漢化。

一.中原人入主吳越

公元前222年,秦滅越。次年,秦統一中國,分全國為36郡。吳越地區設會稽與鄣二郡。會稽郡所在吳縣(今蘇州),轄境約當蘇南太湖流域、浙江省仙霞嶺、牛頭山、天台山以北和安徽水陽江流域以東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之地,西漢時曾擴大到福建全省。鄣郡治所在浙江安吉西北,故城猶在,轄境約當蘇南大茅山以西至皖南新安江以北之地。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將鄣郡更名為丹陽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各郡縣官員基本上都由中原人擔任。中原人南下取代了楚人、越人的統治地位。例如後來的東吳四大姓之一的吳縣陸氏家族,原為中原世族,西漢時陸烈被委任為吳縣令,子孫發展成為「江東大族」。東漢的陸續、陸康、陸績,東吳第三任丞相陸遜及其孫陸機、陸雲,皆為吳縣陸氏家族中的名人。

東漢時山陰名人鄭弘,其祖父本是齊國臨淄望族,漢武帝徙強宗大姓,不准族居,他只得將第三個兒子移居山陰,遂發展成為會稽大姓。

文化名人王充,祖籍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市境),遠祖從軍有功,西漢時封於山陰陽亭(今紹興市境)。
秦漢以後,越族後裔成為吳越大姓者,恐怕只有顧氏。鄭樵《通志·氏族略二》說:「顧氏,己姓,伯爵,夏商之諸侯,今濮州范縣東南二十八里有故顧城,是其地也,子孫以國為氏。又《顧氏譜》云:『越王勾踐七代孫閩君搖,漢封東甌搖,別封其子為顧余侯。漢初居會稽,亦為顧氏。』」顧氏有南北二支,根源則一。因為夏代的己姓有南方越人的血統,夏越本同源。吳郡顧氏也是東吳四大姓之一,顧雍在東吳任丞相19年,任職時間最長。其祖先顧綜,東漢明帝時人,曾任御史大夫、尚書令。西晉滅吳後,陸機、陸雲與顧雍之孫顧榮同入洛陽,被當時人稱為「三俊」。八王之亂時,二陸身亡,顧榮返吳。晉室南渡後,吳郡顧氏與陸氏是東晉初年「王與馬共天下」的重要支持者。至南朝四代,吳郡顧氏仍顯赫不衰。

進入吳越的中原人,除士人、官吏、軍隊外,還有大量下層貧民。如西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關東貧民徙隴西、北地、西河、上郡、會稽凡七十二萬五千口」(《漢書·武帝紀》)。據王鳴盛估計,這次遷入會稽郡的關東貧民,約為14萬5千人(《十七史商榷》卷9),以填補越人遷出後留下的空白。

秦始皇、漢高祖、漢武帝都實行「強幹弱枝」政策,遷天下豪富強族於京師,關中片面繁榮,東南落後停滯。《史記·貨殖列傳》說:「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故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楚越之地,地廣人希,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

西漢末年,群雄並起,基本上以士族大姓為主。余英時長篇論文《東漢政權之建立與士族大姓之關係》,列有《兩漢之際各地豪傑起事表》,共列起事武裝88支,起事地點88處,大多在黃河流域,陝西、河南、山東因經濟發達,大姓林立,所以起事最為頻繁,武裝最為密集。長江流域的武裝起事,自四川、湘北,最東止於安徽廬江與江西南昌(豫章)。淮河流域的武裝起事最南止於臨淮(江蘇盱眙)。會稽郡未占一支。這說明到西漢末年,太湖與錢塘江流域人煙還很稀少,士族勢力薄弱。這種情況,使太湖、錢塘江流域在兩漢之際的戰亂年代,成為中原人士的一個避難處所。

二.東漢時期的初步發展與進一步漢化

東漢更始元年(公元23年),任命任延為會稽都尉。《後漢書·循吏列傳·任延》云:「時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亂江南者皆未還中土,會稽頗稱多士。」

王充《論衡·自紀篇》記建武十年(公元34年),他八歲就學時,「書館小僮百人以上」。會稽教育已頗發達。 這些都是東漢初年情況。

到永建四年(公元129年),東漢政府將會稽郡分為吳郡與會稽郡。吳郡治所在吳縣(今蘇州),轄境約當蘇南太湖流域、浙江長興、吳興、天目山以東,建德以下的錢塘江兩岸。會稽郡治所在山陰(今紹興),轄浙江以東之地。太湖、錢塘江流域由一郡分為二郡,說明到東漢時期,這裡的人口增加了。

《漢書》為吳越地區人物立傳者,僅嚴助、朱買臣、鄭吉三人,嚴與朱都是太湖平原的吳人,鄭吉是會稽人。《後漢書》為吳越地區人物立傳者,有23人,其中,錢塘江以南有14人,主要集中在山陰、上虞、余姚一線。
到東漢時期,太湖、錢塘江流域不再是「無千金之家」的荒涼之地。

從西漢到東漢,吳越地區人口是增加了,但增加得並不很快。西漢時期,太湖、錢塘江地區稱會稽郡,有223038戶,1032604人。東漢時期,這裡分為吳郡與會稽郡,其中吳郡有164164戶,700782人;會稽郡有123090戶,481196人。兩郡合計共有287254戶,1181978人。經歷200多年的和平發展,只增加64216戶,149374人。戶的增長率是28.3%,人口的增長率是14.5%。這200多年的吳越地區情況與中原地區完全不同,中原遭戰爭嚴重破壞,人口外流;吳越地區和平發展,人口內流。經200多年的和平發展,人口只增長14.5%,除去原有戶口的自然增長數,外來的戶口不會很多。

查現有東漢資料,沒有發現像西漢武帝元狩四年那樣,由政府組織遷徙中原貧民充實吳越地區的記錄。因為這時中原戶口大減,急需充實。

上引《後漢書·任延列傳》說:「時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亂江南者皆未還中土,會稽頗稱多士。」這條資料說明,兩漢之際確有中原士人避亂會稽,但待中土安定之後,這些中原士人,尤其是其中的中上層分子還是要返「還中土」的。留下來的大多是下層人民。因為當時的吳越地區條件尚差,對中原中上層士人缺乏吸引力。
查東漢時期吳郡與會稽郡的名人大姓,基本上是西漢時期或西漢以前已經住在吳越地區。《後漢書》列傳所列23人,沒有一個是西漢末年避難而來的。

沒有寫入《後漢書》列傳的富春孫氏,是「孫武之後」,可算是最早進入吳越的華夏家族之一。中原孫氏是春秋時期陳國公子完的後裔。公元前672年,陳完因內亂逃奔齊國,後改稱田完。陳、田古字通。孫武的祖父田書,因伐莒有功,齊景公賜姓孫氏。孫武帶著《兵書》13篇來到吳國,公元前512年受到吳王闔閭的重用,幫助吳軍破楚入郢。「武生明,字景浩,以父功食采於富春,遂為富春孫氏。」

西漢末年因世亂而進入吳越的北方士人,後又留居吳越而成為南方土著士族者,當然有,但不多。查正史資料,北方士人因避難來吳越,最後留下的,似乎只見一人。《晉書·儒林列傳》記載:「范平,字子安,吳郡錢塘人,其先桎(應為金旁)侯馥,避王莽之亂適吳,因家焉。」在地方史志中還可以找到一些類似資料,例如,嘉泰《吳興志》卷16以及唐元和年間《吳興丘氏碑》記載:烏程丘氏,本是齊魯世族,丘俊持節安撫江淮,因王莽篡權,遂留江南,居烏程。子孫繁衍,成為吳興郡一大顯族,漢魏六朝出了不少人才。

總之,太湖、錢塘江地區的種族大換班,到西漢中期已基本完成。東漢時期的戶口增加,文化進步,基本上屬本地區的自然增長與自身發展,主要不是依靠外來人口與外來文化的大規模湧入,這一點與後來的六朝時期根本不同。

以上說的是太湖、錢塘江地區。浙江南部地區開發很慢,只在西漢時增設一個回浦縣(今臨海),東漢時增設一個永寧縣(今溫州)。三國時,許靖致曹操書,說自己曾離開會稽,「南至交州。經歷東甌、閩、越三國,行經萬里,不見漢地」。(《三國誌·蜀書·許靖傳》)其言可能過甚,不過,會稽郡雖轄有浙南、福建,漢人可能只住在縣治附近,廣大鄉野,尚為越人天下。到永嘉之亂、晉室南渡後,這種情況才基本改觀。

除浙南以外,還有個「山越」問題。「山越」是江東地區未被政府控制的山野居民的泛稱,其民族成分,越人可能居多,主要聚居於今皖、浙、贛三省交界的山區。秦漢時期,中原漢人入主吳會平原,越人遁入西部山區,沒有對漢人構成威脅。到三國時期,孫吳建都建業(今南京),丹陽郡一帶的山越就成為心腹之患,也是西取荊州的第一塊絆腳石,故勢在必除。孫策時,江東山越較大的割據勢力已全被孫氏所擊潰,剩下的是依山阻險,抵抗孫氏的豪強武裝。孫權加速步伐,「分部諸將,鎮撫山越,討不從命」(《三國誌·吳主傳》),側重在丹陽、豫章、廬陵、會稽、鄱陽諸郡交界一帶。孫策、孫權每鎮撫一地,即建郡縣以治之,並編入軍隊。如討平黟、歙一帶的山越後,分黟、歙之地,以六縣為新都郡,派名將賀齊坐鎮其地。這是浙西、皖南開發史上的大事。

山越大多是古越人的後裔,兩漢時期就已存在,到東吳時期,因對漢人政權構成威脅,而成為一個突出問題,孫吳政權討平山越,設縣管轄,編入軍隊,使山越迅速漢化。

三.文化轉型

人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到西漢中期,太湖、錢塘江流域已基本實現種族大換班,主要居民與主導民族已由漢族取代越族,該地區的文化面貌也就為之大變,即漢文化取代了越文化。

越文化在考古學文化上的主要標誌印紋陶,從此在該地區完全消失。古越族的特有樂器也在該地區悄然隱退,而大量出現於廣州的南越王墓中。「斷髮文身」等古越人的習俗也不再見諸載籍。除了這些以外,文化轉型主要還表現於以下四個方面。

1.漢語代替越語

文化的民族性主要體現於語言上。先秦時期,長江下游分屬於吳、越二國。公元前473年,越滅吳,長江下游盡歸越國。吳越二國的基本居民是越族人和越化的東夷人,民間語言基本上是古越語。古越語屬古侗台語,與中原、楚國的華夏語不同。楚國境內也有越人,他們是楚國的少數民族,而在吳越二國,越人是主要民族。
吳國王室是周族後裔,應該能說華夏語,但入境隨俗,其名字都有古越語特徵,應該同時能操古越語。猶滿清皇族入關後,既能說滿話,又學會說漢語。越國王室是夏族後裔,從山東遷來。而夏王室與南方越族本有血緣關係。「先是『禹為越後』,然後是『越為禹後』」。

古越語的人名、地名甚具特色,首字多為勾、姑、無、夫、余、諸等。勾字古屬侯韻,姑、夫、無、余、諸皆屬魚韻。侯韻與魚韻是鄰韻,古可旁轉,通假之例甚多。「四千多年前,良渚文化北遷,給中原的夏族注入大量南方古越族成分。夏與越古音都屬魚韻。一世夏王『禹』、七世夏王『予』,以及六世夏王少康之少子『無餘』,也屬魚韻字。十一世夏王名『不降』;後來的越王人名中有『不壽』、『不揚』。『不』也是古越語發音之一。『周武王克殷紂,求禹之後,得東婁公,封之於杞,以奉夏後祀』(《史記·陳杞世家》)。婁是地名,是夏裔居地。婁古侯韻,與勾同部。《春秋經》襄公六年:『杞伯姑容卒。』姑容更明顯是古越語人名。」

由於越國王室與古越族有如此根深蒂固的關係,所以越國王室比吳國王室更富有越文化特色。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敗越」後,楚人開始自西而東、自北而南進入「故吳地」。楚人給吳越地區帶來最初的華夏語影響。楚語是華夏語的南方方言,後來的吳語,有楚方言基礎,時至現代,吳語與老湘語還有許多共同之處。

秦代與西漢時期,中原人大量入主吳越,華夏語成為吳越地區的官方語言,並逐漸深入民間。但古越語在民間仍殘留相當時間。西漢晚期揚雄著《方言》,所記吳越方言主要是侗台語詞彙。

吳越地區的華夏語,經東漢至西晉的三四百年演變,形成一種漢語方言:「吳語」。《世說新語·排調》記載:「劉真長始見王丞相(導),時盛暑之月,丞相以腹熨彈棋局曰:『何乃渹?』劉既出,人問:『見王公雲何?』劉曰:『未見他異,惟聞作吳語耳。』」《南齊書·王敬則傳》載:「敬則名位雖達,不以富貴自遇。危拱傍遑,略不衿裾。接士庶皆吳語,而慇勤周悉。」

這些「吳語」皆指當時吳地的漢語方言,與南下的北方士人所操官話略異。但都屬華夏語(漢語),與先秦吳越「夷言」根本不同。

《左傳》哀公十二年,衛出公被禁於吳,獲釋後,「衛侯歸,效夷言。」西晉杜預注云:「夷言,吳語。」謹按,杜注欠確。《左傳》「夷言」指的是先秦古越語。杜預是西晉人,當時所說的「吳語」,指吳地的漢語方言。古越語(「夷言」)與「吳語」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兩者沒有直接的繼承關係。
《吳越春秋》記載不少所謂吳越時期的詩歌,用的是漢語,文從字順,毫無古越語痕跡。這些詩歌是漢代人創作,好比現代人編古代歷史劇。

秦漢以後,見於載籍的吳會地區人名,已不見勾踐、夫差、者旨於賜、不壽等古越語痕跡。但是古越語的地名仍保留下來,姑蘇、無錫、蕪湖、句(音勾)容、餘杭、於潛、諸暨等,沿用至今。南方的柚子本是古越人栽種的水果,現在,浙江、福建、台灣以及西南地區的漢人稱柚為「拋」,「拋」是古越語遺存。吳語有古越語的零星遺存,但就整體而言,它已是漢語的方言,而不是古越語的嬗變延續。
總之,秦漢以後的吳越文化,其民族性發生根本變化,文化的基本形態由越族文化變為漢族文化,語言由越語變為漢語。

2.由尚武變為崇文

《漢書·地理志下》說:「吳、粵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劍,輕死易發。」這段話常被人們稱引,說漢代的吳越民風仍與東週一樣,尚武驍悍;並據此認為,直到永嘉之亂,北方士人大量南渡,才一舉改變吳越文化的尚武特點。此說不但不符合歷史事實,也與人類學、民族學原理相悖。

評說吳越文化的特徵,應以吳、會平原為準。例如,上引《漢書·地理志》評說先秦的吳越風習,就以身居吳、會平原的「吳、粵之君」為其代表。說漢代的吳越風習,也應以吳、會平原為準,否則就沒有可比性。此其一;其次,在時間段上,應以民族大換班基本完成以後,即西漢中後期、尤其是東漢時期為準。查古代文獻資料,在這樣的時間段與這樣的地理範圍內,很難發現吳越之民還「好勇」如前、「輕死易發」的事實。

西漢末年,天下大亂,吳越地區幾乎是唯一的淨土。東漢末年,唯勾章人許昌起事,當年即被孫堅削平。此後,孫堅並沒有在「輕死易發」(?)的故土聚眾割據,而是北上角逐。《三國誌·吳書·魯肅傳》注引吳書云:「後雄傑並起,中州擾亂,肅乃命其屬曰:『中國失綱,寇賊橫暴,淮、泗間非遺種之地,吾聞江東沃野萬里,民富兵強,可以避害,寧肯相隨俱至樂土,以觀時變乎?』其屬皆從命。」試想:「其民」「輕死易發」的地方,怎能一再成為亂世中的「樂土」?

文獻資料與田野考古表明,吳越地區的冶金業,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以劍等兵哭最為精緻,到了漢代,則以銅鏡為代表。西漢的丹陽郡,東漢的吳郡與會稽郡,是全國銅鏡的著名產地,質量居全國前列。劍是凶器,鏡是美容器具,冶金業的代表性產品由劍變為鏡,從一個側面反映吳越文化的特點已由尚武變為崇文。《漢書·地理志》說漢代的吳越之民仍「喜用劍」,而田野考古表明,吳越地區所出的漢代鐵劍並不比別處多,也不比別處精,與東周時期的吳越銅劍根本無法攀比。班固恐怕是「刻舟求劍」,以舊成見窺測新形勢,其言有失據之嫌。

3.文學與子學

轉型後的吳越文化是漢文化的一個地方類型,它與其它地區的漢文化比較,一開始就顯示出自己的特點,下面以西漢的文學與東漢的子學為例,略見其端倪。

西漢初,見於正史的吳越士人,僅有嚴忌一人。忌本姓莊,《漢書》為避東漢明帝之諱而改為嚴。據《漢書·鄒陽傳》記載,嚴忌與鄒陽、枚乘「皆以文辯著名」。初依吳王劉濞,後來,劉濞與景帝矛盾激化,他們三人北上投靠梁孝王。東漢王逸編撰的《楚辭章句》一書,有嚴忌《哀時命》一篇,這是今天所能看到的漢代吳越第一篇文學作品。

漢武帝時,會稽郡有嚴助、朱買臣位列九卿。據《漢書》本傳記載,嚴助與朱買臣都是「吳人」。據《漢書·嚴助傳》雲,吳人嚴蔥奇也得武帝「親幸」。

上述四人,皆長於辭賦。《漢書·藝文志》記載:「莊夫子(嚴忌)賦二十四篇」、「常侍郎莊蔥奇賦十一篇、莊助賦三十五篇、朱買臣賦三篇」。《漢書·地理志》說:「嚴助、朱買臣貴顯漢朝,文辭並發,故世傳《楚辭》。」他們在經學方面成就不顯,《漢書·藝文志》僅記有「《莊助》四篇」,歸為「儒家者流,……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

吳越士人,西漢時期以辭賦見稱於世,東漢時期,則以子學最為所重。

盧雲先生根據東漢時期各地區所出的書籍種數、《後漢書》列傳人數,以及五經博士、三公九卿、從事私家教授者的籍貫分佈,這五類數字,製成「東漢時代的文化發達區域」圖。與「豫兗青徐司地區」、「三輔地區」、「巴蜀地區」相比,吳會地區經學書籍所佔比例最小,而子學書籍比例特大,佔到52%。吳會地區的子學著作不但數量特大,而且質量特高,漢代最重要的子學著作莫過於王充的《論衡》,它就出在吳會地區。

4.養生與隱逸吳越地區遠離國家的政治中心,戰爭較少,又有長江、錢塘江等天然屏障,是隔岸觀火的好地方。這裡土地肥美,氣候宜人,只要家有薄產,可以靜心做你的學問,玩你的藝術與科技。因此,經學不顯,子學發達,文藝與科技人才特多,是此後二千年間吳越文化的一個特點,這個特點在漢代就已顯露出來。這樣的地理環境,也是修身養生、藏匿隱士的理想地方。

古代最複雜的養生術莫如煉丹術。世界煉丹史上第一部理論著作《周易參同契》就產生於東漢時期會稽上虞人魏伯陽之手。魏晉南北朝時期最負盛名的煉丹家兼醫藥學家幾乎全出於吳越地區。

「光武無寸土,子陵有釣台」。漢代最著名的拂袖高蹈的大隱士嚴子陵就出在東漢初年的吳越。《後漢書·逸民列傳》記載:「嚴光,字子陵,一名遵,會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與光武同遊學。及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隱身不見……披羊裘釣澤中。」劉秀三番五次派人把他拉到洛陽,他還是不肯做官。劉秀與他「共臥」,他竟敢把腿壓在皇帝老兄的肚子上。最後,皇帝屈服了,放他回家,「乃耕於富春山,後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瀨焉。建武十七年,復特徵,不至。年八十,終於家。」今子陵釣台距江面約70米,使人有「放長線釣大魚」之感。不過從釣台仰望,高山插雲,俯瞰大江,春水融融。身臨其境,確能喜憂俱忘,寵辱不驚。遙思之陵當年,垂釣處一定貼近江面,一定是後人把釣台越築越高。看來,釣台的確比帝座牢固、永久,富春江更比洛陽城清靜得多,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此後,吳越地區一直是「逸民」、高僧的天堂。每當北方遊牧民族血洗中原時,這裡尤其成為紅塵中的一片綠蔭。這片綠蔭在東漢時就已長成,並不是永嘉之亂以後北方難民從血海中移植過來。

「學好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是中國古代士人的主要人生道路。這使他們失去獨立的人格。要想人格獨立,必須生活獨立。吳越地區的文人生活獨立的可能性較大,這使他們可能不學或少學直接為「帝王家」服務的經學,而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過自己喜歡過的生活,像《儒林外史》所描寫的那樣。《儒林外史》正是產生在吳越地區。從嚴子陵到《儒林外史》,一條非主流的文人生活道路,兩千年不絕如縷,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吳越文化的一個特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

听众

1052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12-10-13
注册时间
2006-5-19
10#
发表于 2006-8-23 10:17:00 |只看该作者

常州以北已不是吴地文化了,北方方言(淮北支)已替代了吴方言.

因而苏南地区也不全是纯吴文化地而这点,在苏南百姓中也认可的.

关于吴地起源说,从经经发展后苏州和无锡一直争论不止,一开始无锡先重视,保护和开发了泰伯庙.

而苏州的泰伯后人也呼吁政府开发重修泰伯庙(已了菜场).政府也开始重视.

争吴地起源是经济发展引起的,谁得到就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img]http://bbs.2500sz.com/dvbbs/UploadFile/2006-4/20064419285485070.jpg[/im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1#
发表于 2006-8-23 10:34:00 |只看该作者
泰伯只是勾吳的象徵而已,在泰伯到來之前,當地居民已經越化,形成族群的耶,泰伯甚至是自行斷髮文身,入鄉隨俗的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3 07:46 , Processed in 0.147628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