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树贝侬辛苦了。
除了一些我认为是瑕疵的东西之外,以一个外地人的目光看靖西的角度出发,这篇游记确实写的很棒,我挺喜欢这样的文风。
赞许的语言就不多说了,毕竟好文章大家都看在眼里,就说刚才我所说的“瑕疵”吧,这些所谓的“瑕疵”其实严格来说并非文章的文笔本身存在不足(我认为自己的文学修养还没有达到客观评判的水平),而是英树贝侬在观察事物之上显然存在着不够细心的地方,因此写出来的东西有些没有符合事实(不好意思,为了以后能够在这方面有所改进,我就直接指出来吧)。
一、某些地名没有好好查看,如把“渠洋镇”“渠洋湖”写成了“澄阳镇”“澄阳湖”等,挺不应该的,因为英树贝侬不但随身带有地图,而且已经亲临了该地。又如英树贝侬在经过德保县“足荣镇”的时候,给我发的手机短信也错写成了“独隆乡”,没一个字是对的,可见在这方面确实应该养成细心查看的习惯。
二、某些细节没有观察到位。比如说,我在提醒英树贝侬去看靖西夜歌圩的时候,提到德保山歌是“很多人”唱,并不是说整个唱德保山歌那个歌圩角落的人很多,而是德保山歌的每组人数都很多,至少5人以上才可以组成一组唱歌,多的时候12-15人不等,一个人唱高声部,其他人都是低声部,这在壮族山歌当中都是比较少见的和声形势,因此德保山歌比较洪亮和热闹,在气势上也比较宏大,而不是说那里唱德保山歌的绝对人数很多(不过在德保、田阳、百色的夜歌圩,那就是真的以德保山歌为主了)。
而英树贝侬在写到靖西山歌的时候,描写成“每组有五六群,甚至七八群,每群五六人、十几人或两三人不等”,这显然没有观察到位了。靖西山歌我是很熟悉的,每组只能够有两个人,一个人唱高声部,一个人唱低声部,不可能是“十几人或两三人不等”,英树贝侬应该只是看到了男女分两排对唱的大场面,没有观察到这两边的人群里,每组只有两人组成的事实。
三、某些词语我认为需要商榷。如“他说他们都是德保人,来靖西打工或已经定居了的”这句话,“打工”二字显然需要改为“工作”。作为德靖人,我很熟知德保县和靖西县都分别有对方县的一批老干部在本地工作并早已经融入当地,他们在德保或靖西工作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那种年代是不可能有“打工”这样的情况的,这种80年代后出现的词汇,显然只适用于年轻一代,即乡下人到城市(特别是广西各地城乡到南宁、柳州、桂林等大中城市或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谋生。至于那些还保留着过去唱山歌习俗的老人家们,显然不是从邻县德保来靖西打工的,而是当年服从工作分配或者是通婚后迁居的结果。实际上,靖西有好几个乡镇(魁圩、渠洋、岜蒙、大道、武平等)也是唱德保山歌的,靖西县城的夜歌圩德保山歌角其实应该还有不少人就是来自这些靖西乡镇的。
以上都是我的一点自认为是正确的“澄清”,有“不爽”的地方还请英树海涵。
当然,这篇游记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宝贵的资料和相片,感谢英树贝侬的劳动成果。我今天已经到我村口的小河边去拍了很多 pyaekfanx (英树贝侬写成 byaekfanx,是转化成为了北壮标准语的形式了)的相片,希望可以给你补充点没有拍摄鉴河水上星点白花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