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上英语的地位
今日的因特网(lnternet)是由五六十年代美国国防部开发的Arpanet变化发展而来的。最初,它的用户全部是美国人,网络上也仅仅使用英语。直到1991年,因特网上的用户,美国人仍占80%。至1997年,美国的因特网用户,仍比世界其它所有国家用户都要多,达到54%。如果再计入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三国,这四国的用户数占全世界用户总数的68.21%,超过2/3。而这四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是很小的。
除了操英语的用户众多这一原因外,还因为英语许多年来已经是一种最主要的国际交际用语。一个法国人和德国人,极可能用英语对话,而不使用法语或德语。一个日本人和韩国人,也极可能用英语交流,而不使用日语和韩语。这更加强了英语的地位,使得现今因特网上的信息,90%或95%以上者是英语的。已经形成了一种事实:你想了解世界吗?用英语!你想让世界了解你吗?用英语!
近些年来,由于计算机在非英语国家的迅速普及,由于因特网用户中非英语用户的数量迅速增加,因特网上已经开始了多语言并存的局面。但这种语言并存,都是通过局部扩充某种语言处理能力完成的。在不同国家大都是仅能容纳英语和本地语。人们使用本地语在国内、地区内做局部交流,做国际交流仍然主要用英语。
因特网由于其便捷、高效、低价格正日益赢得广大用户。人们通过它,可以瞬息间联络世界各地的朋友;可以立即查到国际最新动态;可以通过它召开电视会议。使分布世界各地的专家“面对面地”讨论一个问题;可以使世界最著名的医生身居异地,对同一病员进行会诊,……因特网开创了空前美妙的前景。但是你想要到网上一游吗?请准备必要的英语能力!除了使用英语的网员众多、英语信息最丰富以外,网络的操作使用方式也是英语式的。最具中华韵味的文房四宝,将不得不换用键盘和鼠标。现今所说 的中文软件,其实也无法完全摆脱英文,网上的常用词语中有众多无法译为或暂时无法译为中文的缩略语。一个没有必要的英语基础的人,只用本地化、本族语软件,也要遇到困难。据最近在中国八大城市的问卷调查,36.29%的人认为英语障碍是他不能上网的主要原因。
法语的命运
—— 一场“新形式的殖民主义”?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美国文化更广泛、更迅速地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英语对国际的交流合作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美国文化中消极、丑恶的东西,也借便捷的因特网流散到各地,污染了许多原本是洁净的空间。又由于因特网上信息的流通,采用一种空前开放、自由的形式,很难进行审查控制,就使网上污染防治出现许多特殊问题。世界不少曾受到美国“文化入侵”的国度,对因特网也存有戒心。这包括同样使用拉丁字母的发达国家法国。法国司法部长就曾认为:英语占主导地位的因特网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如果我们不采取什么措施,就会失去机会,就会被殖民化”。法语曾是英语前的世界用语。英语的世界通语地位实际上是取法语而代之后形成的。法国人在新的语言竞争中仍然显得耿耿于怀。这在法国本地可能显得更明显。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法语人,只占全部法语者的5%,但却占法语网员总数的30%,使用因特网的比率远远高于法国本土。
因特网给 新的世界性交流带来极大方便。它使交流快捷、方便、廉价,它使交流更普及、更广泛、更深人、更生动。因特网不仅在文化传播上,在通讯联络上,在商业、经济、金融、娱乐等广泛方面都显示巨大优势。利用因特网,一场新的文化竞争确实已开始。面对这种新竞争,不能采取封闭、保守的办法。交流难免有良莠,关键是自己实力和内部环境的稳定。不能因噎废食,必须在新的竞争中开放改革,以自己的优势实力影响世界。要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长处,又要有能力抵御不良的文化影响。
一个充满艰辛的理想
——网络上的多语言共存共享
世界上所有,或者主要的非英语国家的人,都能以自己母语上网交流,都能用自己的母语浏览网上所有的信息,这是一种美好的、合理的理想。这种理想早已开始了实现它的努力。各非英语国家都开始有了本地化的网络软件。这是成果之一。从1984年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开始制定包括世界所有现行文字的统一计算机内部编码,并于1992年完成了正式文本的审定,这是成果之二。但一二十年实践表明,要真正实现网上多语言共存,要使网上信息为各语言用户共享,还有充满艰辛的、漫长的路。
现今联结上千万台型号各异电脑的因特网,其软件是十分庞大复杂的。这软件是几十年间不断积累形成的。它首先适用于英语。任何非英语语文,包括拉丁字母字的法文、德文都不能完全照搬英文软件。由于英文软件本身的庞大复杂,使它按任何语言本地化改造也变得复杂。由于网络软件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之中,就使得追随它的非英语的本地化软件也处于终日不得喘息变动之中。这样,软件中的差错、漏洞、缺憾、不完善也便层出不断。再有,现今社会中信息爆炸是一个严重的事实。大量的不同语文的信息源源不断地涌出,及时地把一种语文的信息全部翻译成另一种,这是现今还没法实现的一种幻想。要及时完成网上信息的翻译,所需高级翻译的数量极为庞大。它既远远超出现今的翻译人才总量,也没有任何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能迅速培养出这么多的翻译。人们自然寄希望于机器翻译,但全自动准确的机译又是近期无法实现的。
现今的网络软件的本地化版本,大都是对英语软件做局部改造得到的,通常仅有本地语文及英语两种。1992年ISO公布的包括全世界现行文字的统一编码的ISO 10646文件,与网络上长期运行的现版本还有诸多技术矛盾,有待研究处理。
象形文字已经卷土重来了?
——克服网上语言障碍的种种策略
使用非英语母语的人,要到网上做国际交流,要克服英语的语言障碍。使用非汉语母语的人在网上做国内交流,要克服汉语的语言障碍。如何克服这种语言障碍?
最现实的一种办法是下力气学习通用语。你要成为国际性的人才吗?努力学习英语。你想要跳出自己家乡的范围走向全国吗?努力学习汉语。如果不想做这些努力,那你就等待吧。这是针对网员个人说的。从国家或地区来看,就是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组织好各种通用语的教育与教学。
软件上,为减轻语言障碍,也有过种种努力。例如,Windows软件中大量使用象形图标,就给使用者带来许多方便。这种象形图标,类似于禁烟标志、交通标志,它们是操任何语言的人都一看就懂的。Windows中这种图标已有数百个。历史上,曾有人断言,拼音化是文字的最高阶段。他不曾想到,今天电脑软件屏幕上,产生了这么多象形的图标。国外已有的软件专家惊呼:象形文字已经卷土重来了。但这重来,带来的并不是复古和倒退。电脑软件中的标是给非英语人和英语人都感到方便、醒目的一种视觉表示。
网络上还涌现出一批即时翻译用的电子词典和翻译软件。这是把几十年来用电脑做语言翻译的成果用到网络上。这使得非英语网员在使用因特网遇到不懂的英文词语时,马上可能调用电子词典,电子词典在屏幕上开一个窗口对该词进行解释,或对包括该词的句子给出参考的译文。这就象一个忠诚的翻译,总追随在你的左右一样。不过,你自己必
须有起码的英语基础,否则这种机器随从译员也是无法让你满意的。
更高水平的利用机器翻译的设想,是联合国大学提出的UNL工程。这个工程计划在十年内解决主要语言的网上交流障碍。
UNL工程简介
UNL即Univcrsal Networking Language(通用网络语言)的缩写。这一计划的提案于1995年12月由联合国常务理事会通过,1996年下半年由联合国大学高级研究所(UNU/IAS)主持实施。其目的是在联合国成员范围内提供一个跨地区跨文化的多语言网络通讯工具,将现今单一语言(英语)为主的网络环境改造为适合多种语言和多种文化的网络环境。计划分两阶段,第一阶段解决六种语文(英文、法文、中文、阿拉伯文、俄文、西班牙文)的转换,第二阶段解决185个文种转换。
工程的核心是设计一种为全世界人民在多语种网络上共享共用的、用于交换信息的通用语言。再分别建立某本地语言变为通用语言的转换器,和把通用语言变为本地语言的生成器。把通用语言作为不同语言翻译的中介,而翻译都由计算机完成。例如,英·转换器可以把英文变为通用语言,汉·生成器可以把通用语言变成汉语。这便实现了英译汉;反之,可实现汉译英。
对于第一阶段的6个语种,每语种建立一个转换器和生成器(均为计算机软件),就可能实现为6种语言任意两种语言的互译。这种翻译,是网络上电脑自动完成的。
我国的UNL 工程,由原电子部的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实施。其主要工作有:①开发含10万个词条的中文电子词典;②建立中文词典与通用网络语言词典的链接;③完成汉语向通用语的转换和通用语到汉语的生成器。
UNL工程的提出是十分及时的,其目标适应网络技术发展要求,适合于广大非英语国家的要求。从已过去的一段时间看,UNL工程可能把困难设想得不充分。计划在两三年内完成第一阶段(6个语种),十年完成185个语种。笔者估计,十年能完成6个语种便是胜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