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6288|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一个学术问题

[复制链接]

2

主题

1

听众

57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6-1-22
注册时间
2004-12-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1 06:40: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在发言之前,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汉族,之所以来到这个网站,是因为我对于语言学和民族学方面比较感兴趣,不过,我对于民族主义不感兴趣。

之所以想要说话,是想请教一个问题,就是似乎这里的壮族人都强烈地认为南方的汉族是原来的壮侗族或是苗瑶族汉化的结果,特别是两广的汉族,也就是说,诸位支持文化传播模式,而不支持人口的扩张模式。而据我所知,学术界好像更偏向于后者。所以我想就此向诸位请教一二,不知道诸位手中是否有相关的学术论文,是支持文化传播模式的。对不起,我需要的是发表在正规刊物上的论文,语言学,或是遗传学,或是人口学,或是相关的历史文献。不是网友写的,或是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

前些天看了下载的壮族史,里面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给出的原因竟然是,如果不是文化传播模式,那么原来居住在这些地方的百越居民到哪里去了?作者没有给出任何的语言或人口或历史方面的证据来加以论证。这种治学态度实在是很糟糕,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原因,按照这个观点,那么美国人应该都是印第安人的后代,或者英格兰人应该不是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后代,而是克尔特人的后代,而泰国人呢,也是当地土著文化上泰化的结果,从血缘上来说,根本不是原始的壮泰民族的后代。

而在语言学方面的证据,我唯一看到的是这里网友(?不敢确定)写的一篇文章,论证粤语的底层是壮侗语,但是可惜的是里面错误百出,竟然把粤语里面的你走先这样的语法结构当成是粤语的不同特征,殊不知这样的语法结构正是古汉语的结构。而且作者显然没有搞清楚所谓的底层语和借词之间的区别。 如果粤语的底层真的是壮侗语,那么很明显,粤语就应该是壮侗语族的一个分支,而不是汉语族的一个分支。这是一个很大的学术问题,不知道诸位手中是否有相关的文献,希望能提供一二,感谢。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看过复旦大学李辉等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遗传学证实汉文化的扩散源于人口扩张,在这个网站也刊登过,这篇文章显示,遗传学的证据明显支持人口扩张的模式,不知道诸位如何反驳这篇论文,或是能够提供相关的论文,来指出该文的错误。因为Nature杂志是科学界的最顶尖杂志(能够在上面发表一篇文章,足以让你在美国大学谋得一个职位),这篇文章的份量极重。

对不起,我人在国外,接触国内的文献有困难,如果诸位手中有相关的文献,麻烦告知一下,只要名字和相关的期刊号就行了,谢谢了。

另外,再多说几句,很感谢诸位办了这么一个网站,能够发扬壮族文化,毕竟,文化的多样性,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国家,都是很有益处的。我的一个小建议是,诸位要发扬保存壮族文化,应该从经济上着手,先努力让壮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以经济养文化,以文化促进经济,比如诸位推出流行歌曲的壮语版,就是一个很好的点子,要是能够挣钱,那就更好了。

对在这里的汉族网友,我想说的是,汉族文化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是一种强势文化,有人提倡大汉族主义,除了捣乱以外,我看不出有任何的必要。就算国家现在照顾一下少数民族,也是应该的,作为一种对过去的补偿也好,或者是为了各个地区的共同发展也好,这些照顾对大家都有好处。还有啊,满族做为一个民族其实早就不存在了,你问问这里的所谓满族人,有几个会说满语,这些人现在在这里夸耀一下他们祖宗的行为,跟我们汉族人说我们当年姓李的某个祖宗如何如何有什么区别,都是一种阿Q式的行为。再说了,就算要跟满族人论辩,翻历史旧账干什么,民族主义本身是现代西方传过来的,八旗入关的时候,如果有像现代人这么强烈的民族主义,单凭八旗,征服得了中原吗?他们会自愿放弃满族文化,被汉族人同化吗?你们拿过去的事情来论证现代的民族主义,实在是很荒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561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6-25
注册时间
2005-6-16
31#
发表于 2005-6-24 21:36:00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事实yling不得不相信,一般壮族人学粤语要比学北方汉语轻松得多.而北方有些人是永远也学不好粤语的.

我们有些借汉的词,发音很像粤语.比如"电灯","电话","电视机".我都怀疑是不是纯粹的粤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1

听众

6036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1-2-20
注册时间
2005-2-12
30#
发表于 2005-2-14 18:17:00 |只看该作者

对民族注意不感兴趣!!!!????

怪怪怪~~~~你是想看到 所有人都变成汉族吧~


แป๋งปั๋นฮื้อจาวไต ติขักหมั่นออกแฮ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

听众

5034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2-10-3
注册时间
2003-7-23
29#
发表于 2004-12-25 04:33:00 |只看该作者

找到一个几年前批判南乡子的帖子,如下:

zt彻底清算南乡子——中文网络界的极端民族主义可以休矣!


Nandao ni xianzai hai bu zhida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

听众

57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6-1-22
注册时间
2004-12-11
28#
发表于 2004-12-25 04:01:00 |只看该作者

IhPei兄,看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

那位南先生是在什么地方发表他的文章的?似乎我在这个网上没有看见过他的帖子。不过我觉得对于他的言论,根本就没有反驳的必要吧,因为他好像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汉族是纯血统民族?这也太荒谬了吧,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纯血统的民族,而且一般来说,一个强势民族的血统,应该比弱势民族的血统更杂,人口从弱势民族向强势民族的流动,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他连这个基本常识都没有,那还有什么好反驳的啊。

还有,我不同意所谓的壮族是汉族支系,是人为划出来的民族的说法,如果那样的话,壮语就应该是汉语的一个方言,但事实上,壮语是否属于汉藏语系都有争议,这样的说法未免也有点太离谱了吧。不知道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或许,在壮族人中间,特别是在当初的壮族上层人物中间,因为跟汉族的接触较多,混有相当的汉族血统,但这绝对不是壮族是汉族支系的理由吧。我不知道,按照正常的思维,他是如何得出他的结论来的,总之一句话,很荒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1

听众

3912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3-6-9
注册时间
2003-5-26
27#
发表于 2004-12-23 09:34:00 |只看该作者
IhPei 贝侬,好久不见了。贝侬是不说则已,一说则置地有声,铿锵振耳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0

听众

8472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6
注册时间
2009-2-25
26#
发表于 2004-12-23 02:44:00 |只看该作者

今天無所事事(偷懶),因此到處網遊,於北大中文論壇得見李輝等先生的文章,還有提供了很好的漢語譯稿,且由幾位赫赫有名的前輩引導討論。粗略看了一下,其中的見解和現時主流的看法,應該差別不大呀。今日的南方漢族族群是古漢人與南方原住民族交融的結果,這大抵沒有問題。以前人們經常吵得面紅耳熱的,是一種極端的「人口擴張模式」,及另一種極端的「文化傳播模式」。前者的主要論調,是指不單粵人等南方漢族族群是正宗漢人,連如壯族等的中國侗台民族也是漢族分支,因為「人為」的民族政策才硬劃了出去。持這種謬論的,在網絡世界當然首推「南鄉子」及其馬甲,並一些連基因科學也否定的、堅持漢族是純血統民族的「大漢民族主義者」。當然這只是網絡上的情況,但網絡上的謬論往往會在現實生活中發生影響(甚至在學界發生影響),特別是喜歡在網上流連的中、青一代。這正是當yling網友你提出你的問題時,這個社區的貝儂們會如此有介心,以為你又是一位來「拆招牌」的搞事份子。但從李輝等先生的文章可以看出,雖然其文指出漢民族在歷史上曾有大規模的擴張,但文中所指的絕不是網絡上那種片面的、極端的、不科學的「人口擴張論」,而是客觀檢証事實的「人口擴張論」。李輝等先生的文章一點都沒有說漢民族是一元起源的,其文章充份肯定了南方漢族的非古漢人成份,特別是來自母系那一邊的非古漢人成份;其文章更加沒有踐踏侗台等南方少族民族,沒有說甚麼壯族是漢族分支的鬼話。由此可見,雖然大家同的名詞近似,但表示的內涵是完全不一樣的。

至於另一個極端,即絕對的「文化擴散論」,指的是認為南方漢人純粹是文化上給同化的結果。我認為這大抵是一些愛護自己族群的侗台系民族朋友提出的、對絕對的「人口擴散論」的反擊。但這樣的反擊並不是出於科學求知的精神,而只是出於對自己族群一廂情願的偏愛。坦白說,我一向對以「無知」和「大聲」來武裝自己的人,不管其所持立場如何,都很不敢恭維。那種因為不滿少數狹隘的大漢民族主義者而走向另外一個極端,認為自己身上流有半滴漢人血統都是罪過的思想,本質上和他們的敵人沒有分別。值得慶幸的是,這一種人在我們家園很少。

當然,主流對南方漢人有基本認識的貝儂,都會認同其構成是兩個因素並存的。事實上,即使說到國內侗台系民族的起源,恐怕也有相似的情況,即在歷史上曾一定地吸收過古漢人的血統。由純漢人聚居區到純壯人聚居區,恐怕中間會有很廣泛的中間地帶。這也不難理解,民族雜居的地方異族通婚較多,也是正常事。同樣南方漢人族群文化上保留了大量與侗台系民族相同的成份,也是正常事。兩個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研究壯漢關係的學者所公認的。但如果因為「你中有我」而推論為「你就是我」,則恐怕要再修幾門基礎邏輯課了。

因此,有如李輝等先生以嚴謹的科學精神求實、極力避免個人客觀因素影響結果的科研報告,尤其顯得難能可貴。而事實上這篇文章和學界主流對南方漢人起源的認識,也相去不遠。我們這家園的首頁,也認為粵人是壯人的「表親」,「表親」者,即主要為母系血源關係的族群也,這不正是和李輝等先生的結果觀點相近嗎?

貝儂們只要仔細閱讀這篇文章,不難發現其實這篇文章是我們駁斥南鄉子等流「壯族是漢族支系、是人為劃出來的民族」謬論的重要武器。內文以當今最尖端的科學,証實南方漢人血統中的確有很大比重非漢人的成份,這不正是駁斥「漢族是純血統民族」的最佳例証嗎?這不正進一步提示了壯族不可能是「漢人支系」嗎?

另,李輝等先生能以中國為科研基地,而取得此一世界公認的成就,實在是國人的光榮。期望日後我們國家有更加多科學家可發表文章到此一類世界頂尖期刊,更期望有朝一日我們自己也可以辦一本同樣德高望重的期刊。

還有,澄清一點,我不是壯族的。我是祖籍浙江、於粵文化氛圍中長大的漢人。我自問也是大漢主義者,但我認為漢文化最優秀的地方是和集百家、海納百川、自強不息,因此欣賞、尊重、學習其他民族的傳統和文化,正是愛護自己民族的做法。再說,粵文化和壯族文化相似處實在太多,學習壯文化對我來說是極為有趣的探索歷程。

差點忘了把那篇文章中譯本貼出來,大家可以在以下網址找到那篇文章:

http://chinese.pku.edu.cn/bbs/thread.php?tid=130521

最後,yling網友希望找到更多相關的學術文章。我記得以前在一些西方期刊資料庫以「Zhuang」或「Bouyei/ Buyi」檢索基因科學類的學術文章,也會顯示一些結果的。也許在中國的學術期刊資料庫檢索,也會得到一些文章吧?呵呵,我自幼理科成績就很爛,沒有甚麼可提供給你的。還是季人等貝儂的資料管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23 3:12:30编辑过]

Is-Peiq maz zaeng Hyanglgangv. Daeg Bei daj Yanghgangj daeu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25#
发表于 2004-12-21 10:30:00 |只看该作者

yling兄的建议很有意思。 我的妻子刚从埃及参加培训回来,培训方赠送给她的纪念品就是一个钥匙坠,上面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刻出她本人的名字,很有纪念意义。我们到宁夏银川旅行时,也曾经请人把我们的名字翻译成西夏文,刻成图章。 如果从布洛陀经书中摘录一些句子,制作成纪念品,确实是传播壮族文化的好办法。 我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参观成吉思汗庙时,就看到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的成吉思汗语录碑廊,印象非常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9-5-31
注册时间
2004-8-9
24#
发表于 2004-12-19 22:29:00 |只看该作者
看了楼顶两位的帖,有点收获

★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正在起步的黎族峒 [url]http://www.chinalizu.com/bbs/[/url] [IMG]http://www.rauz.net/bbs/UploadFile/2004-12/20041229113259775.gif[/IM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9-7-18
注册时间
2002-5-23
23#
发表于 2004-12-18 21:2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yling在2004-12-18 12:07:18的发言: 原來IhPei兄對方塊壯字深有研究啊,向你表示敬意,在這個商品社會裏,還有像IhPei兄這樣熱心民族文化的人,我相信,壯民族的文化,語言一定會很好的保存下去的。有機會希望能聼聼IhPei兄研究方塊壯字的心得體會。另外,我有個小建議,不妨考慮把方塊壯字刻在小飾品,或是旅遊紀念品上,一些吉祥的話,或是警句格言,也可以是生肖等等,這樣不僅有經濟效益,也向全國普通老百姓傳播了莊族文化,更重要的是,讓普通莊族群衆也能意識到,保存傳播壯族的傳統文化是有經濟利益的。不知道IhPei兄認爲這個建議如何?

yling网友的建议表示感谢。同时我们也感谢ThPei,感谢他对壮族人的友好感情。有些网友可能不知道,ThPei内贝侬是一个地道的祖籍江南的儒生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8 21:42:56编辑过]

土地 民族 家园 母亲 http://blog.163.com/gaisi1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

听众

57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6-1-22
注册时间
2004-12-11
22#
发表于 2004-12-18 12:07:00 |只看该作者
Duhhenj網友,很謝謝你。
IhPei網友,很謝謝你願意與我討論這個問題。
首先,我想,我很認同你的觀點,在討論民族起源這個問題上,基因遺傳的工作是起關鍵作用的,因爲遺傳學方面的工作,是最客觀的,可以説是真正的科學,沒有任何主觀的因素在裏面,就算有,也會很快被其他人所做的工作所糾正。其次是語言方面的證據,因爲語言學相對於其他學科,更接近于自然科學,特別是歷史語言學方面的研究,當然了,現在有人認爲西方歷史語言學的成果和方法不適用於東方語言學,那是另外一回事。現在語言學界也的確有以基因方面的成果,來重新修正語言學的例子。
關於如何界定歷史上誰是正統的漢人,我想恐怕每個人的回答都不一樣,漢族來源的多樣性,沒有一個學者會否認。李先生的成果,大概主要的目的就在於澄清了南北漢族在父系方面來源的基本一致性,當然了,兩者之間的區別還是相當大的,像廣東一帶,恐怕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父系來源不是來自北方。而在母系方面,南北方面的區別就更大,這也是季人兄所引用的那篇論文的主要内容。所以說廣東人跟莊族人是表親,恐怕有一定的道理。
遺傳學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測量人類染色體上的某一基因特徵,而這一特徵是某一人群所特有的,它會一代一代往下傳,所以具有這一特徵的人群,他們應該來自于共同的祖先。這裡不存在設定一個漢族基因模型的問題,它只是用來判定現代人群之間的親緣關係,是否有古代共同祖先,以及他們到底有多親。當然了,最直接的方法,是我們拿現代人的基因直接跟古代祖先的基因比對,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用這種間接的方法。李先生的論文,就是告訴我們,南北漢族在父系方面,基本上來自于一個共同的古代的一個人群,至於這一人群那時候到底應該叫什麽族,現在恐怕誰也不知道,要仔細研究了相近的民族的基因特徵以及分化年代,以及該基因特徵產生的年代才能定。根據不同的基因特徵(他們產生的年代不同),就能划出不同民族的親近關係以及分離的年代,而所謂人類有共同祖先,都來自非洲的結論也是這樣得出來的。至於你說的古越族與古漢族的關係,我想肯定有大量的古越族被古漢族同化,在李先生的論文中也反應出來了。但是這個年代,跟李先生論文中所研究的基因特徵產生的年代相比,恐怕相對要晚多了。關於南北漢族跟壯民族之間的親緣關係,我想目前基因方面的研究成果並不多,這也是我想請諸位幫忙的地方,如果有相關的文獻,麻煩告訴一聲。
原來IhPei兄對方塊壯字深有研究啊,向你表示敬意,在這個商品社會裏,還有像IhPei兄這樣熱心民族文化的人,我相信,壯民族的文化,語言一定會很好的保存下去的。有機會希望能聼聼IhPei兄研究方塊壯字的心得體會。另外,我有個小建議,不妨考慮把方塊壯字刻在小飾品,或是旅遊紀念品上,一些吉祥的話,或是警句格言,也可以是生肖等等,這樣不僅有經濟效益,也向全國普通老百姓傳播了莊族文化,更重要的是,讓普通莊族群衆也能意識到,保存傳播壯族的傳統文化是有經濟利益的。不知道IhPei兄認爲這個建議如何?
順便問一下,IhPei兄是研究科學的嗎?你說的很對,目前中國的科學期刊的確不行,這麽說吧,一百篇發表在中科院所辦期刊上的論文,恐怕也比不上一篇發表在Nature上的論文有份量。當然了,只有搞科研的人,才知道這一點。
還有,我要聲明一下,我並不是看不起網友的意見,只是我工作比較忙,所以沒有時間跟大家論辯,所以只能說聲抱歉,請大家諒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8 12:11:4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0

听众

8472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6
注册时间
2009-2-25
21#
发表于 2004-12-17 23:57:00 |只看该作者

另外致独幕昂养昂秧貝儂:雖然yling網友提出的討論比較嚴肅,但我們也應有包容之心啊。這個網站有輕鬆的話題,也有嚴謹的話題,各人投其所好,各得其所,不是很好嗎?再說,正如yling指出,現在網絡上散播的很多「結論」,都是在不成熟的、片面的、証據不足的、斷章取意的討論得出的。例如我們熟悉的南某人,正是其中佼佼者。可嘆的是人家唸過兩本書(只兩本而已,而且都是引一半不引一半),而我們很多人卻半本都沒有好好唸,而至被人家斷章取意了欺侮到頭上,除了訴諸一腔熱血以外就別無他法,這難道不是值得我們深思嗎?

再說,我告訴你,即使是中科院,有些時候也不見得就很了不起。為甚麼人家引美國的Nature全世界都沒得話說,又不見有人會如此把一本中國的期刊奉若真理?為甚麼南方的民族學不成氣候,而北方的民族學(特別是和中亞及敦煌有關的)卻是全球重視的學術英雄地?一個能站立得住的民族必須要自強,如果人人都像你般「又不是中科院的院士,一定要那么严谨?」一句推過去,以後如果再被人家欺負,那也不要怨天尤人了。事實上這不單是某一民族的劣根性,而是整個中華民族劣根性。中國歷史上不斷被人欺侮,不正是由於我們做事不嚴謹、心思不細密、思考不認真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8 0:03:32编辑过]

Is-Peiq maz zaeng Hyanglgangv. Daeg Bei daj Yanghgangj daeu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0

听众

8472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6
注册时间
2009-2-25
20#
发表于 2004-12-17 23:34:00 |只看该作者

我認為在這問題上基因遺傳的証據是起關鍵作用的,但也要參考歷史文獻的記載,互相補証。

我只是研究壯族文字(方塊壯字)的,在民族起源上沒有說話的本錢,李輝先生的文章也沒有看過,但我頗感興趣的一點,是想知道李先生是如何在界定歷史上哪些人是「漢人」的呢?因為這界定對他的結論會起重要的影響。設想漢人是單一起源的(即有漢人的「亞當」和「夏娃」),那麼只要找到那可充份顯示其基因的証據,再和今日的南方漢人及侗台系民族比較,就可知道彼此的關係如何。但如果是設定某一年代的「漢人」(如漢朝、唐朝)為漢人,而分析那「漢人」和今侗台系民族的關係,則頗有問題了。因為從歷史文迖記載,古漢人與長江一帶古越人(如吳國、越國)發生溝通,時間早於先秦時代,而古漢人征服嶺南,時間在秦漢之間(以秦始皇征嶺南至漢代趙陀割據一方)。如此一來,先設為「漢人」的基因模型中,是否已包括了一定的與侗台系民族共通的成份,以至影響對後來「南方漢人」的理解和判斷?這就是我所指,基因分析必須與歷史文獻互証。

至於徐松石先生的著作,雖然在民族學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但畢竟是早期的作品。其實他的很多假設,是可以利用九十年代以後的基因技術測定的。但如果用他的著作來「証明」yling網友提出的問題,就不免顯得單薄了。

語言的遺存也頗能說明問題,但在基因技術的面前,還是顯得單薄(科學性不足)。事實上現今語言學界已反過來以基因技術幫助考証語言發生學的諸多問題了。

因此我認同yling網友的說法,基因測定結果,不管是否我們所樂見的結果,我們都必須正視、重視,因為基因測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是純靠語言、文化現象判斷所不能比擬的。我們不可因民族感情而失諸偏頗。至於我提出的問題,不知yling網友認為如何?請提出的你的看法,彼此增益。

順帶想起,王士元先生曾以基因測定重新構擬語言的譜系圖,但由於我不是研究這方面的,因此只知道而沒有細閱。這方面的資料可能對我們討論問題有幫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7 23:40:54编辑过]

Is-Peiq maz zaeng Hyanglgangv. Daeg Bei daj Yanghgangj daeu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

听众

7564

积分

九头龙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07-9-1
注册时间
2003-12-3
19#
发表于 2004-12-15 00:38:00 |只看该作者
yling贝侬(称呼你为贝侬,希望你也乐意)你也不必太客气了,有话直说一向是僚人的风格,你有什么观点尽管发表,我们的贝侬可能会跟你争辩,但大都是对事不对人,你放轻松点,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

听众

57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6-1-22
注册时间
2004-12-11
18#
发表于 2004-12-15 00:28: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季人兄,我已经找到了这篇文章的原文,现在把它贴在下面,与季人兄共享,为了避免引起无谓的争论,我就不介绍这篇文章的内容,也不评述这篇文章了,如果诸位网友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阅读,文后有一些参考文献,也可以看看。虽然专业词汇稍微多了一些,不过我想在这个网上的网友应该都学过英文,看懂大概没有什么问题。

再一次的感谢季人兄。

Duhhenj网友,你太客气了,不好意思,或许我的话说的有些过于绝对了,对此我表示抱歉。

不好意思,好像帖不上,那我就把链接帖在这里吧,诸位可以点进去阅读。

http://www.journals.uchicago.edu/AJHG/journal/issues/v70n3/013347/01334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1

听众

4030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08-4-15
注册时间
2003-9-5
17#
发表于 2004-12-15 00:14:00 |只看该作者
这位大侠是何方神圣?一言不合就不说话了,这么串?没有上过网吗?网民的语言就是这样的拉---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又不是中科院的院士,一定要那么严谨?那还叫什么网络?要问有根有据的学术问题直接去中科院好了,呵呵,不要跟我计较啊,我只是一介草民而已,学术离我很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16#
发表于 2004-12-14 20:56:00 |只看该作者

“对云南等地晚近迁入的汉族人群的研究表明,新石器时代的源于黄河流域到后期始于长江流域的向周边和边远地区的扩张,并没有在遗传上取代这些地区以前存在的人群,相反,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将当地人的基因库同化为汉族的一部分。有史记载以来中原地区汉族人群向南方和西南方向的扩张也只是一个政治和军事上的征服过程,而这种征服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汉文化的渗透和同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汉族本身是多源的基因库被同一个文化(汉文化)同化、融合和统帅的产物。南方汉族群体中含有较北方群体更多的古老类群和未定类型,提示南方汉族可能更古老。虽然人群的迁移性很大,由此导致较高的基因流,这虽然或多或少地模糊了人群扩张分化的历史,但历史的痕迹显然在遗传上还是有所保留。”

这段话是否可以理解为支持“文化扩张模式”而非“人口扩张模式”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15#
发表于 2004-12-14 20:48:00 |只看该作者

yling兄不必客气。正如前面南粤孤客贝侬所言,本站大多数网友(包括我在内)都并非专门从事民族语言或民族文化的研究,只是对这些话题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而已。大家聚在一起共享资料,相互探讨是应该的。

不知道yling兄对下面这篇报道有没有什么看法(抱歉,我也找不到报道中提到的学术论文,只能转贴新闻报道了):

我国科学家提供汉族起源新线索 《科学时报》昆明讯 (记者王雨宁)汉族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群体,其人数约占我国总人数的93%,占世界总人数的1/5。汉族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的民族融合和扩张过程,大约始于公元前21-公元前8世纪居住于黄河流域中上游的华夏部落。尽管目前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但主要的人口聚居区还是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以及台湾岛和海南岛。汉族人口大规模迁移到诸如云南、新疆等省份相对来说发生较晚。这些不同的迁移历史是否会在这些群体的遗传结构上留下相应的遗传印迹?在多大程度上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群体中的遗传变异来推测中国人群的迁移历史?各地汉族人群间是否存在遗传差异?如果有,差异究竟有多大?这些都是中国人十分关心的问题。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研究员带领的创新研究群体及其合作者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线索。这项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 姚永刚、张亚平及其合作者选择母系遗传的线粒体基因组作为遗传标记,他们首先测定了来自6个不同省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汉族人群的线粒体DNA序列,结合报道的全序列信息,建立了我国人群线粒体DNA单倍型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通过将他们自己检测的和报道的汉族线粒体DNA序列归入不同的世系类群并统计出其分布频率,结果发现汉族人群中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化,其基本特点是,南方群体间的差异较大,北方群体间的差异较小;南方人群中发现一些比较古老的单倍型类型,而其中一些类型在北方样本中几乎没有,即南方群体中保留有较北方更多的古老类型。南北人群间的差异并不大于南方人群间的差异。 他们的研究结果从母系遗传方面说明,将汉族人群按地理位置合并为“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或者选用一个或两个汉族地理群体来代表整个汉族人群的这种比较普遍的做法,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不能有效地反映汉族遗传结构的全貌。对云南等地晚近迁入的汉族人群的研究表明,新石器时代的源于黄河流域到后期始于长江流域的向周边和边远地区的扩张,并没有在遗传上取代这些地区以前存在的人群,相反,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将当地人的基因库同化为汉族的一部分。有史记载以来中原地区汉族人群向南方和西南方向的扩张也只是一个政治和军事上的征服过程,而这种征服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汉文化的渗透和同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汉族本身是多源的基因库被同一个文化(汉文化)同化、融合和统帅的产物。南方汉族群体中含有较北方群体更多的古老类群和未定类型,提示南方汉族可能更古老。虽然人群的迁移性很大,由此导致较高的基因流,这虽然或多或少地模糊了人群扩张分化的历史,但历史的痕迹显然在遗传上还是有所保留。 我国科学家确定的东亚人群线粒体DNA世系的这种系统发育关系,有助于指导今后对于东亚人群线粒体DNA全序列的测定工作:通过选择他们发现的目前研究还远远不够的处于系统树基部分枝的世系,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存在的研究空白。这种系统发育关系的确定,对于研究东亚地区古人类DNA提供了世系类群分类框架,还矫正了过去这一区域古人类线粒体DNA分析中的一些错误。同时,他们的工作也有助于线粒体DNA遗传疾病的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

听众

7564

积分

九头龙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07-9-1
注册时间
2003-12-3
14#
发表于 2004-12-14 19:10:00 |只看该作者

yling网友(不好意思,我用了网友这样的字眼,希望你不要介意)果然很严谨,支持并敬佩!

不过我对你的“我对网友的意见不感兴趣”这句话感到失望,草民(网友之类,非专家)的观点难道一点参考价值都没有吗?难道正如“刀郎为什么那样红”那个贴子说的那样”,圈内与圈外的区别?网友的观点确实是比较主观的,但大多是根据自己所看到的情况(生活中的,而非专家的研究结果,当然也有从书上看到的)而发表意见的,我想这个至少也可以算是一种田野资料,参考参考还是可以得。做研究不就应该耳听八方的吗?你的表现让我敬佩的同时也让我对现在的一些所谓学术成果感到了质疑(原来现在的有些人做研究都只是在抄前人的调查结果!)

不好意思,我不是作学术研究的,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看法,我这样说希望你不要介意,欢迎继续发言!无论如何,你上了论坛,就是一个“网上的人”,论坛总是要有人讨论才像个样子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5-6
13#
发表于 2004-12-14 14:43:00 |只看该作者
请教切磋,讨论讨论,不必意气行事嘛,欢迎yling网友继续在本论坛发言和讨论。

Gin kauj ndip naz, Gin bya ndip dah(僚人民谚:吃饭惜田,食鱼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9-27 06:53 , Processed in 0.180320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