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3-25 据说,目前依靠乒乓球生活的海外华人已经超过了5000人,他们遍布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在他们当中,41岁的韦晴光是独一无二的,既因为他的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的身份,也因为他那常人难以碰到的坎坷经历。
1988年,当中国男子乒乓球处于低潮时,韦晴光与陈龙灿搭档,夺得了汉城奥运会男子双打的金牌。1991年,韦晴光从中国队退役,东渡日本寻求新的发展天地。如今他在日本已有13个年头了。
1
韦晴光对乒乓球的兴趣是从儿童时代的游戏开始的。当时孩子们约定,输了球就要交出自己的乒乓球让对方踩坏。正是这种残酷的游戏培养了韦晴光一定要赢球的意识和决心。
1973年,11岁的韦晴光被选入了广西体工队进行集训。在三个月之后的一次体检中,由于转安酶偏高,韦晴光被认为患有肝炎,不适宜大运动量的训练,同时如果继续留队,还会传染给别人,他被广西集训队除名了。
回家后,父亲带着韦晴光到医院复查,发现只是因为运动量过大出现的肝功能异常,并非肝炎。这一次诊断结果让父子俩喜出望外,然而广西队仍以肝炎为由,拒绝让韦晴光回集训队。
从此,父亲带着韦晴光到处求医,母亲则每天给他煲甲鱼汤。经过一个月的精心调养,韦晴光又一次请求回集训队,但还是遭到了拒绝。
此后的半年,韦晴光一直没有得到专业训练。
2
1974年,广西体育运动学校停办8年之后重新恢复,这对韦晴光来说无异于重现生机。韦晴光的父亲冒着大雨,骑着自行车带着儿子走了60多公里路,来找体校教练罗二强。罗教练当时也没有收下韦晴光。在两个月之后,韦晴光代表南宁市第二小学参加全市少年儿童业余比赛获得了冠军,罗教练才冒险收下这个弟子。
广西体育运动学校是一所业余体校,半天学习半天训练。虽然韦晴光得不到广西队那样高层次的专业训练,但能进体校他已经很知足了,训练也格外刻苦。
两年之后广西体工队到业余体校招人,罗教练就把成绩突出的韦晴光报了上去。然而,很快韦晴光就给刷回来了,还是因为身体问题。
1975年在代表广西参加第三届全运会少年组的比赛中,韦晴光惨败而归,他第一次有了退缩的想法。
3
韦晴光的父亲曾有过多年的军旅生涯,当兵的时候他没有机会冲锋陷阵,现在为了儿子能进广西队,他找到队里,立下了军令状:你们要把他练死了,我负责。
父亲的一纸军令状令人动容。15岁的韦晴光再次进入广西乒乓球集训队。这时距离他第一次入选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也正是在这次集训当中,韦晴光确立了自己直板反胶的打法。
1978年,出于打法多样化的需要,韦晴光被国家青年队选中,可是他的成绩只能算中等偏下。尽管在后来的集训中,韦晴光的成绩有显著提高,但始终没有成为主力球员。从国家青年集训队回到广西之后,虽然韦晴光在多次比赛中成绩不错,并且曾经取得过全国锦标赛单打亚军,可是他仍然没有进入正式的国家队。
在等待中,时光一年年过去,21岁的韦晴光已经是广西队里面年纪最大的队员了,大家开玩笑地称他“韦伯伯”。这时,韦晴光跟比他小三岁的队友,也就是现在的妻子石晓娟关系十分亲密,队里传言两人违反队规在谈恋爱。他们因此受到记过处分,这让韦晴光再次感到前程渺茫。
4
1984年,因为受到谈恋爱处分的影响,韦晴光没有享受到队里组织的一次属于福利性质的赴澳大利亚比赛的待遇。在其他队员出国比赛期间,韦晴光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队参加了在南宁举行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
这次锦标赛让韦晴光一战成名。他过关斩将,一人夺得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和男子团体三项冠军。1985年底,23岁的韦晴光终于成了国家队的一员。
1986年,在汉城举行的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上,韦晴光夺得了男单冠军。
1987年,在第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韦晴光和陈龙灿首次成了一对双打组合,他们捧回了男子双打的世界冠军,从而扭转了中国队在前几届世乒赛上没有男双冠军的尴尬局面。
这届世乒赛,也确立了陈龙灿和韦晴光世界男双一号的地位。
5
1988年,第24届奥运会在汉城举行。对于乒乓球来说,这是奥运会之旅的开始;但对韦晴光这位已经是26岁的老将来说,却可能是奥运会之旅的结束。
在男双决赛中,韦晴光和陈龙灿再次遭遇去年世锦赛中的老对手——南斯拉夫的普利莫拉茨和卢布莱斯库。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他们终于为中国取得了第一块乒乓球双打奥运金牌。
韦晴光一步一个台阶,在获得了全国冠军,亚洲冠军,世界冠军之后,终于登上了奥运冠军的领奖台。
6
在汉城奥运会上夺取男子双打冠军之后,韦晴光和陈龙灿又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和邓亚萍合作,夺得了混双冠军。
此时韦晴光28岁,已婚,妻子正是当年被认为与韦晴光违规谈恋爱的石晓娟。当时夫妻俩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广西。为了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韦晴光选择了退出国家队。
这时日本雄本县寿屋乒乓球队刚刚成立,急需一个重量级的外援压阵。于是1991年,在当时国家男队教练蔡振华的推荐下,韦晴光加盟了日本雄本寿屋队。
1992年,韦晴光迎来了加盟雄本寿屋队以后的第一次全国性比赛。日本的联赛规定,各地外籍选手只能在团体赛中出场一次。尽管如此,韦晴光以每次出场必拿一分的全胜战绩使球队升入甲级。
在日本,乒乓球运动员大概分为三种,职业运动员,半职业运动员和业余选手。其中半职业运动员是边工作边打球,并且参加正式比赛的运动员,韦晴光只能是一个半职业运动员。为了学好语言,也为了积累一些商业经验,韦晴光向俱乐部提出了要去寿屋公司工作的请求。他原本以为公司会让他做一些管理工作,但是公司规定,进入公司的所有员工第一年必须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就这样,奥运冠军韦晴光当起了超级市场的售货员。
7
1997年,韦晴光一家加入了日本国籍,韦晴光也改名叫伟关晴光。
对于加入日本国籍,韦晴光心理其实挺矛盾。他说:“中国培养了我这么多年,毕竟还是有感情的。一下就放弃中国国籍,没有想法不可能的。可从现实方面考虑,从对自己今后事业的发展角度考虑,拿到日本国籍机会会相对多一些。”
取得日本国籍之后,韦晴光迎来了只有日本选手才能参加的全日本选手锦标赛。只有获得冠军才能代表日本队参加国际比赛。韦晴光决赛的对手是也已经加入日本籍的原北京选手高志亮。两个海外华人为了生存,进行了殊死的搏杀。双方在前四局打成2比2平,决胜局在8比16落后的情况下,韦晴光最终反败为胜,拿下了这场异常惨烈的生存之战。
赛后,据说从来没有在比赛中流过泪的韦晴光掩面而泣。毕竟对于35岁的韦晴光来说,十年沧桑,心境早已和当年的热血少年截然不同了。
8
韦晴光在35岁的高龄成了日本冠军,随后在1998年9月代表日本参加了在大阪举行的亚洲锦标赛。这是韦晴光在退出中国国家队七年之后,首次出现在国际赛场上。
令人吃惊的是,韦晴光的竞技状态依然那么出色,他先后击败了当时中国队的主力选手刘国梁、马琳,最后在决赛中负于中国的王励勤,取得了男子单打的亚军。这是日本乒乓球队24年以来,获得的首枚国际比赛银牌。
此后,韦晴光连续三年蝉联日本男子单打冠军。2000年2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以韦晴光为头号主力的日本男队获得了久违19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铜牌。
9
2000年,时隔12年之后,韦晴光再次出现在奥运赛场上,不同的是上一次26岁,代表中国,这一次38岁,代表日本。韦晴光在男单和男双的项目上都没能走得太远,单打输给了最后获得银牌的瓦尔德内尔,双打败给了王励勤和阎森。韦晴光空手而归。在这个时候,由于妻子长期没有稳定的工作,韦晴光又没有更多的时间跟妻子交流,夫妻两人在感情上出现了危机。
祸不单行,夫妻之间的危机还没有解决,2001年年底,父亲在中国去世了,韦晴光匆匆赶回国内为父亲办理丧事;当他刚刚从中国返回日本,又一个坏消息突然袭来,效力了十年的雄本寿屋公司宣布倒闭,韦晴光一下子失了业。
不久,40岁的韦晴光离开了雄本只身闯东京,投奔健身苑俱乐部担任教练兼队员。但是他毕竟老了,在代表健身苑参加的第一场比赛中因为受伤,韦晴光不得不宣布退役。
由于日本乒乓球男队实在后继无人,2003年,41岁的韦晴光居然又杀回了乒乓球赛场。韦晴光重返乒坛,不但有自己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也有许多生活的无奈——毕竟韦晴光的生存资本是乒乓球。
央视《体育人间》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