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42266|回复: 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壮族是原住岭南“有名无姓”的土著民族

[复制链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4-25 20:17: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中国国际专家交流网  侬芸青
   新中国成立后,壮族人仍使用两套人名:一是沿用古来壮人“有名无妙”的壮语土俗名称,一是借用汉姓的汉字名,两套名平行使用到老死。两套名中,前者是在壮族地区民间生活活动和邻里社交中使用,后者是入户口、入学、入身份证和入人事档案等用。本文试图探讨壮人两套名的来龙去脉及其历史提示。
   一、新中国成立后壮族仍使用“有名无姓”的壮语土俗名称情况
   1、壮族通常称男人为“波裁”,称女人为“米迎”。“波裁”是壮语男人的汉字译音,“米迎”是壮语女人的汉字译音。称男孩、男青年为“龙卯”,称女孩、女青年为“龙掃”。称夫妻为“普(夫)蜜(妻)”、“关(夫)吧(妻)”、“佬区或波区(夫)、灭拜(妻)”。
   2、小孩出生后,男称“依”,女称“爹”。“依”是壮语男人的汉字译音,“爹”是壮语女人的汉字译音。
   3、小孩出生后满月或100天取名。请麽公安神祝小孩健康成长,请本族近亲老人和小孩的外公来,在酒席上讨论取名。如果取名“英”,则男叫“依英”,女叫“爹英”。这是乳名、小名(壮语叫“盟aì”)。乳名使用到结婚生子。如果不结婚则用到老死。
   特别说明:取壮语名时,尽可能避免与亲戚邻里同名,所以所取的壮语名,许多都找不到译音的汉字。笔者有个弟弟生育2男3女,3个女儿的壮语名都找不到译音的汉字,大女儿的壮语名像汉字的“善”读音但又不是,二女儿名的壮音像音乐中“5”的唱音但又不是,三女儿名的壮音像“切”“且”的读音但又不是。这种情况非常多,壮族聚居最多的笔者家乡——靖西及其周边各县均如此。
   4、结婚生子后,只有长辈才有资格称呼其乳名,一般即停止使用乳名,用“父母+子女名”称呼。如果头胎男孩或女孩名“康”,则父叫“波康”,母叫“米康”。“波”是壮语父的汉字译音,“米”是壮语母的汉字译音。这个名使用到自己的男孩(第几个均可)生育第一个子(女)(即有第一个孙)。
   5、有第一个孙(无论男孙、女孙,也无论第几个儿子所生)后,改用“祖父(母)+孙子(女)名”称呼。如果孙取名“昌”,则叫“公(婆pó)昌”。“公”是壮语祖父的汉字译音,“婆pó”是壮语祖母的汉字译音。这个名使用到老死,或使用到有曾孙。
   6、有第一个曾孙(不论是男是女,也不论是第几个儿子的孙)后则用“曾祖+曾孙名”称呼。如果曾孙名“上”,则叫“佐上”。“佐”是壮语祖父先辈的汉字译音。壮族对祖父以上的祖先统统叫“佐”。曾祖父叫“佐裁”,曾祖母叫“佐迎”。“裁”是壮语男的汉字译音,“迎”是壮语女的汉字译音。
   7、壮族地区,不论男女老少或互不相同姓氏之间的交往,均以“有名无姓”的壮语土名俗定称谓互相称呼:
   ①对自己同辈人:兄弟姐妹统称“贝农”。兄是“贝卯”,弟是“农卯”,姐是“贝掃”,妹是“农掃”。“贝”是壮语年纪比自己大的汉字译音,“农”是壮语年纪比自己小的汉字译音,“卯”是壮语男的汉字译音,“掃”是壮语女的汉字译音。在社交实践中的称呼是:比如“依英”、“爹英”年纪比自己大,则称呼“依英”为“哥英”,称呼“爹英”为“蔗英”。“哥”是壮语哥的汉字译音,“蔗”是壮语姐的汉字译音。
   ②对父亲同辈人:比如“波康”年龄比父亲大,则称呼“波康”为“爷康”,称呼“米康”为“茂康”。“爷”是壮语伯父的汉字译音。“茂”是壮语伯母的汉字译音。如果“波康”年龄比父亲小,则称呼“波康”为“冲康”,称呼“米康”为“寸康”。“冲”是壮语叔父的汉字译音,“寸”是壮语婶母的汉字译音。
   ③对祖父同辈人:比如“公昌”年龄比祖父大,则称呼“公昌”为“公爷昌”,称呼“婆pó昌”为“婆茂昌”。如果“公昌”年龄比祖父小,则称呼“公昌”为“公冲昌”,称呼“婆昌”为“婆寸昌”。
   ④对母亲的父亲叫“搭”,对母亲的母亲叫“呆”,对母亲的哥叫“爷”,对母亲的弟叫“舅”,对母亲的姐叫“茂”,对母亲的妹叫“哪”,“哪”是壮语姨的汉字译音。对爷、舅、茂、哪的儿女通称“表”,即“表哥”、“表蔗”、“佬表”。
   ⑤对姐的老公叫“蔗夫”,对妹的老公叫“农区”。“夫”“区”是壮语丈夫或老公的汉字译音。
   ⑥如果遇到同名的,则冠以地名予以区别,比如“依英”,龙临镇有“依英”,新甲乡也有“依英”,则称呼为:龙临镇“依英”、新甲乡“依英”。
   在此只举出最通用的一些称谓,其他的还有很多。
   二、壮族何时借用汉姓
   据汉文献记载,壮族直系先人的古越人都是“有名无姓”的,汉文化传入岭南始于公元前221年秦50万大军统一岭南,壮族借用汉姓始于汉初的南越国垂相吕嘉,盛行于唐、宋时的壮人上层人物,普及于明、清土官制度下的户藉登记和入学儿童,伪造远祖来自中原始于明代“改土归流”开始后的土官报宗支图和编撰族谱。分述如下:
   1、春秋战国时期,越人尚无姓氏。越国历代君王:无余、无壬、大谭、无常、勾践、不寿、王翁、诸咎、错枝、无余之、无颛、无疆等称呼都是没有姓氏。(见《中国古代原始社会》64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秦代居住岭南的越人欧骆部族,曾建立强大古国——西瓯国,其国君名“译吁宋”。“译吁宋”是越语“大越首领”的汉字译音(见《壮族土官族谱集成》第12-13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据壮学学者覃晓航考证,“译吁宋”是古越语“西瓯头人(君长)”的意思(见《岭南古越人名称文化探源》第101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是汉文献最早译音记录的越人人名(见《淮南子?人间训》)。可见,秦代时期壮族还是“有名无姓”的。
   2、壮族本来也有自己原生态姓氏文化
   据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的科研成果显示,居住岭南的壮族先人,在历史上经历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历史阶段。各氏族部落,借助崇拜物、标志物为记号,作为社交中不同部族的称呼。例如史称“侬峒蛮”的来历就是如此。侬峒的原始人群,由于居住在树木茂密的森林里,所谓靠山吃山,祖祖辈辈依靠山林树木为生,产生对树木的祟拜,以“树木”的壮话语音作本部族的标志,作为与外界其他部族交往的称呼符号,《岭南古越人名称文化探源》一书第42页说:“‘布侬’是居于平原地区的壮族人对居于山林地带的壮族的称呼法”。及至汉文化传入后,发现“树木”的壮话语音与汉字“侬”、“麻”的读音相近似。“侬”指很多树木构成大片的山林,“麻”指一株一株的树木。便借“侬”这一汉字作本部族称谓而成为“侬峒”、“侬族”、“侬人”、“侬姓”、“侬氏”,历史上就被中原人统称“侬峒蛮”。
   由于“侬”、“麻”同属于“树木”,历史上也有以“侬”、“麻”两姓互换使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9载:“熙宁八年(1075)正月已未,交趾郡王表言:‘恩城州首领麻泰益,是本道定边州人,移住恩城,今改称侬善美。’”
   “峒”是南方壮族地区地名特点,在历史上北方没有“峒”的地名出现过。秦征服岭南后,壮族先民以峒为居,各部族受中原王朝羁縻,在汉文化影响下和政治上的需要,各峒酋长纷纷仿效中原,借汉姓取汉名为记,土著有姓的最早史载是钦州土酋宁氏始于南朝。唐初宁氏衰,“黄峒蛮”乘机在左江崛起,与土著韦氏、侬氏共同控制十余州。可见,“峒”文化的历史就是岭南土著壮族的历史。
   3、壮族借用汉姓始于汉初,普及于明、清
   秦设岭南三郡后,不久就出现楚、汉争雄混战局面,留守南海郡的赵佗乘机击并三郡以自王,自称南越国。赵佗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就委任号称“越人之准”的吕嘉为丞相,还有吕氏家族上层人物70多人,还册封壮族各部族首领为王侯,如西于王(译吁宋后人),驰义侯何遗、归义侯郑严、田甲、滕侯毕取等。还任命一批文武官员,如瓯骆左将军黄同、桂林监居翁、越郎都稽、揭阳县令史定等(见张荣芳、黄森章著《南越国史》147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版)。这些壮族领袖和部族首领做了汉人(赵佗是今河北真定人)建立的南越王国官吏,为了注册和行政的方便都借用了汉姓。这些部族的平民也都跟着首领借用汉姓。吕嘉的“吕”,原是中原商代一古国名,周代被消灭,其国人皆以国名“吕”为姓(见《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汉末到隋、唐约4百年里,壮族贵族借用汉姓有史可查的有李、梁、宁、冼等姓(见《壮族通史》323页)。
   秦统一岭南后,西瓯、骆越的国家形式消失,中原王朝对壮族地区的统治鞭长莫及,壮族先民以峒为聚,长期自行互相融合形成大大小小的部族或部族联盟,比如“侬峒蛮”、“黄峒蛮”等,都各有自己的军事首领(即酋长),各部族的平民也均听从本部族酋长指挥。唐中央王朝为了管制这些半独立状态的壮族各部族,实行“以其酋为都督、刺史”的羁縻州、县、峒制度“以蛮治蛮”,并得世袭。宋袭唐制,按各部族的势力大小委以羁縻知州、知县、知峒等官职,让各部族酋长各自为政,每3年向中央王朝贡纳一次。后来发展成更完备的土官制度。元统一后始设土司机构,如宜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和长官司长官、总管、土知州等官,土司制度正式成立,元王朝开始要求壮族编户上籍,而羁縻州县峒时代的壮族是不上户籍的。元世祖22年(1285),“两江(左右江)侬士贵(南宋末特磨道将军)、岑从毅(安平州首领,今龙州一带)、李维屏(来安州首领,今田东、田阳、百色一带)所部户25万有奇,以其籍归有司”(见《元史》卷167《张立道传》)。这是元初壮族编户上籍时集体借用汉姓取汉字名的历史记录。再经过尔后明、清时期户籍登记制度的更完备,以及汉教育休制传入而兴办学校的入学儿童,更普及了壮族的借用汉姓取汉名。(见《新唐书》卷43、《宋史》卷493、《元史》卷26、《明会典》卷6等书)。
   日本学者松本光太郎在《壮民族的意识“再生”》一书115页说:“虽然‘汉化’是被封建皇朝强迫的,但也是平等化的一种手段——借用汉文化提高自己的地位——德国民族学者斯德伯(stubel)关于海南岛的黎族姓氏来源说:‘他们希望跟汉族平等化,就开始使用中国式的姓‘最先接受这种风俗的就是他们的村长,以后他的伙伴们跟着也接受。他们原则上使用同一个姓’。”
   4、壮族伪造远祖来自中原始于明代“改土归流”土官上报宗支图
   无论唐、宋羁縻官还是元、明、清的土官,都是世袭的。为了防止冒袭、争袭,明洪武26年(1393)规定:“土官承袭,务要验封司委官体勘,别无争袭之人,明白取具宗支图本并官吏人等结状,呈部具奏(见《明会典》卷6《土官承袭》)。
   壮族古代没有受儒家教化,父子疏离,姓氏观念淡薄,又无本民族的文字记载,除知其父外,少识其祖,更不识曾祖、高祖了。据《土官底薄》转录,明初只有泗城土官知州知道自己元代已去世的被授予“宣命散官武略将军?米安路总管”的祖父岑恕木罕,其他土官都不知道前代历任土官的名。到明中叶以后,土官们才在《亲供宗支图》的基础上编撰族谱。后来民间有文化的人也仿效土官编撰自家的族谱,溯流追源。先土官后民间的早期族谱还是实事求是编写记载自己祖宗的历代人名,表现纯朴厚道的民族性格。但随着中原王朝民族歧视民族压迫的不断强化,南方少数民族被辱称为南蛮,“非我类也”,入学进仕受很大压制,再加上“改土归流”政策(即废弃土官,改用流官,或把大土司分割成几个小土司以削减其势力,渐以流官取代,最后达到取消土官制度的目的)对土官世袭制度的威胁,觉得壮族人比汉族人低人一等于心不甘,为求得与汉人的平等地位,导致了土官们心理上的扭曲,产生“附汉为荣”的谬误思想,纷纷伪造远祖来自中原的族谱,比如势力大的岑氏土官。据史载,壮族岑氏土官最早见于载籍的是北宋大观二年(1108)记载的羁縻泗城州。明景泰(1450-1456)之前,尚无攀附中原迹象,但成化(1465-1487)五年(1469)立于思恩府旧城的《崇真观碑记》就把一千四百四十年前的东汉名将舞阴侯岑彭写成岑氏土官始祖,并误将“舞阴侯岑彭”错写成“舞阴县岑彭”。实际上岑彭是汉南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东北)人,而舞阴县是今河南省泌阳县西北。《明孝宗实录》卷222也记载弘治18年(1505)广西土官族人岑九仙奏云:“自始祖岑彭以来世袭土官……”。在家庭农奴制的土官管辖地区的平民(大都是人身依附于土官贵族的奴隶),本来就是跟随土官借汉姓取汉名,也在家谱中仿效土官攀附中原望族、名人并相互抄袭伪造远祖来自中原了。
   三、汉姓的来源及发展
   我国历史据考古发现,从猿人、古人到新人经历二、三百万年,历经了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即原始人群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即母系氏族原始公社→父系氏族原始公社),从黄帝到尧、舜、禹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禹子启破坏原始社会民主,以“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商、周是奴隶社会时期,战国到秦统一,进入封建社会时期。有文字可考的始于十九世纪的“殷墟”出土十万片商代甲骨文。黄帝以前的文字记载不详,司马迁编《史记》则从黄帝开篇。汉姓渊源有史可考的也只能从炎黄开始。
   “姓”产生第一天就是用以区别血缘,即作为各不同部族首领社交中互相称呼的符号。例如传说中的汉族人文始祖黄帝,因长在姬水,住在轩辕丘,即以“姬”为姓,以“轩辕”为号。炎帝因住姜水,就以“姜”为姓。(见司马迁著《史记》)
   部落首领的儿子也享有得姓的资格,如黄帝有25子,得姓者14人,如“姬、祁、腠、任”等。
   到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①贵族中,氏是姓的分支。例如,夏王室“姒(sì)”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已”姓,“已”姓又分有“苏、顾、温、董、蒙龙”等氏。②到周代,已经有徐氏、萧氏等十几姓。③周初,又把姓分赏给鲁、卫等国的国君。④周代贵族中,只有女才称“姓”。未嫁女,如果名“齐姜”、“宋子”,则“齐”、“宋”是国名,“姜”、“子”才是女本人的姓。⑤东周(春秋)时期,周王“姬”姓,其分封的诸侯国的国君和卿大夫,尽管大都同一血缘,但都不同姓。有书可查春秋时代的姓有:“姬、姒、子、风、赢、任、祁、芊、曹、堰、归、曼、熊、隗(wěi)、添、允”等。⑥周朝贵族实行宗法制度,小宗是从大宗分出的。分出另立门户的小宗,不能再用大宗的姓,必须另取小宗称号,这是“氏”的产生。
   周朝贵族得氏的方式:①以“国”名为氏。周代出现过的国名有100多个。②以“邑”名为氏。“邑”相当今的圩、镇、村、屯。周王把封地赐给亲属及有功之臣,诸侯国君又把境内的邑赏赐给亲属及卿大夫。卿大夫及其子孙便以“邑”名为氏了。③以官名为氏。如“司马、司寇、司空”等。④以职业为氏。如“巫、卜、陶、匠”等。⑤以住地为氏。如“东门遂”是住鲁国城东门而得。⑥以同周王或诸侯国君血缘远近的称呼为氏。如周僖王的儿子“虎”称“王子虎”,其孙“苏”称“王孙苏”。郑穆公的儿子“喜”称“公子喜”,其孙“舍之”称“公孙舍之”。⑦以贵族的字为氏。周王室宗法制度规定,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再是公族了。于是另立氏,多以其父王(祖父)的字为氏,如:郑国公子“发”,字“子国”,其孙称“国参”,就是以“子国”的最后一字为氏。
   到战国进入封建社会时期,宗法制度瓦解,氏开始变为姓,如“姒”姓的齐国田氏,就以田为姓了。战国末期,姓氏合一,平民百姓开始普遍享有得姓的权利时,几乎都用所在国的国名做自己的姓氏。此时,没有血缘传承关系的各国平民百姓都同时得了相同的姓氏了。
   四、综上论述,起码有如下历史提示:
   1、想要认识姓氏,首先必须认识民族。因为姓氏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出现和变化的。汉族是世界上具有先进古老文明的优秀民族之一。汉姓源于原始社会中炎黄时代的氏族首领。后来首领的儿子也拥有得姓权,即取与父亲不相同的姓,遂出现姓不同而血缘相同的情况。到奴隶社会的夏、商、周,贵族(奴隶主阶段)都拥有得姓权,平民百姓(奴隶阶级)还没有得姓权。夏、商时期,贵族中出现氏是姓的分支,“姓”是部落或部族的名称,“氏”是其属下支系的名称。周王朝宗法制度规定,公族只是包括各代诸侯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再是公族了,必须从大宗分出来另立小宗门户,另取“氏”。周朝得“氏”的方式有:以国名为氏,以邑名为氏,以官名为氏,以职业为氏,以住地为氏,以周王或诸侯国君血缘远近的称呼为氏,以贵族的字为氏。到战国时期,宗法制度瓦解,“氏”变成“姓”,姓氏合一。战国末期平民百姓都普遍拥有姓氏权后,大都以所在国的国名为姓氏。汉姓文化到此基本定型。由此可知,汉姓产生之初虽然是代表血缘传承关系的,但发展到春秋战国已经完全脱离了血缘关系而成为国名、地名、官名、职业名等等的代名词。可见,壮族借用的汉姓也已经不是血缘传承关系上的意义了。因此壮族人要寻根溯源寻找自己先祖的真正来源,则必须从壮族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中去考察。
   2、壮族是原住岭南“有名无姓”的土著民族。壮族虽然借用了汉姓,但壮族“有名无姓”的原生态文化尚保存,其土著本质没有变,而且得到了现代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的印证和支持。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考古已发现有百色80万年前的旧石器和人类文化遗存,又发现旧石器晚期约距今2万-5万年前两处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存,这是田东县的定模洞人和隆林县的那来洞人(见《布洛陀寻踪》24页)。还有云南省开远县小龙潭的人类直系祖先腊马古猿化石距今约1400万年,云南禄丰出土三具马古猿头骨化石(定名为“腊马古猿禄丰种”)距今约800万年,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两枚人齿化石距今约1700万年,考古学者称之为“元谋人”,比“北京人”早100万年。元谋人已脱了猿人阶段,进步到直立人阶段,为现代人的远古祖先。柳城县凤山镇社冲村楞寨山岩洞出土距今200-300万年的“巨猿”化石,后又采得两个巨猿的下颌骨和1000多枚牙齿及伴生动物骨骼化石,大新县牛睡山黑洞出土3枚巨猿牙齿,武鸣县步拉利山洞发现1枚巨猿牙齿,广西被称为巨猿之乡。华南发现旧石器遗址80多处,其中三分之一在西江水系流域。距今1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有文化遗存2000多处,其中云南300多处,广西900多处,广东500多处,广西以左右江和邕江交汇处最多,向四周辐射,东到玉林、北流,南到宁明、合浦,西到靖西、德保,北到柳州、河池。在许多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中,发现大量的蹲式和屈肢葬法,与壮侗语民族至今仍沿用的捡骨葬(二次葬)基本相同,靖西及其周边各县至今亦仍沿用二次葬,这些都说明今天的壮侗语民族与这些古人类的承袭关系,说明壮侗语民族是华南珠江流域的土著居民,这些古人类(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他们的祖先。费孝通先生指出:“考古学上有新石器时代的丰富资料更有力地表明中华大地上已出现地方性的多种文化区……我们可以推定早在6000年前,中华大地上已存在了分别聚居在不同地区的许多集团,新石器时期各地不同的文化区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起点。”历史上汉人迁入珠江流域5次,因而各时期广西的土著居民与外来移民的比例有所变化。据考,明末广西人口比例为:“土七民三”,即土著占七成,汉族移民占三成。清中叶以后为“土五民五”,清末民初为“土四民六”维持至今(以上资料见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广西壮学学会会长覃乃昌研究员主编《布络陀寻踪》一书),说明岭南土著壮族不仅是一个创造、开发、建设岭南人类文明的主人翁民族,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包容吸收其他外来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
   3、壮族的“有名无姓”原生态文化源远流长。大量的考古发现,中华大地上于新石器时代已经存在分别聚居不同地区的许多集团而形成各地不同的文化区,出现了自北到南的农牧业、旱作农业的稻作农业三个文化带,南方的稻作农业的出现比北方的旱作农业还早一些,汉族的姓氏文化和岭南壮族的“有名无姓”原生态文化也都在原始社会时期应运而生了,但由于壮族发展的滞后,在未产生本民族文字之前就接受了先进汉文化的传入,壮族现用的汉姓和汉字名是后来汉初时期才借用的。壮族聚居最多的广西靖西县,壮族人口占全县58万总人口99%以上,至今仍保留壮族古代“有名无姓”原生态文化的土著本质。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1125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14-12-18
注册时间
2007-1-13
65#
发表于 2014-1-11 12:41:39 |只看该作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村里来了越南人,走亲戚的,当时有人问叫什么名字,曾回答说越南人没名字,事实上越南不是没有名字吧,只是不善用语言表答罢了,时代不同,现在要求小孩出生就要出生证明就要起名是管理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6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7-4-9
注册时间
2004-4-19
64#
发表于 2014-1-11 08:55: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谭祖堂 发表于 2014-1-11 00:12
我姓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们壮族有姓谭,也不知道是不是借汉族的姓,据说有族谱但没见过族谱,我想问一句,盘古 ...

楼主文章你没看完?事实上没有使用姓氏的民族很多,壮族也是,壮族使用汉字姓氏始于两千年前,大量汉化使用汉字姓氏则明清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1125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14-12-18
注册时间
2007-1-13
63#
发表于 2014-1-11 00:12:59 |只看该作者
我姓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们壮族有姓谭,也不知道是不是借汉族的姓,据说有族谱但没见过族谱,我想问一句,盘古女娲姓什么神农姓什么黄帝炎帝都姓黄炎吧,布洛陀姓布还是姓洛,姆六甲姓什么,上述人物是否全部曾经存在过,假若真的存在过那么比他们更古老的人猿姓什么呢,是不是早就有姓氏,叫黄猿炎猿?还是叫什么猿?上面文章我没看完,真的没办法看下去,也不注意看是哪一高人写的,恐怕要得罪了,然而...壮族是原住岭南“有名无姓”的土著民族,难道表明我们是土著是另类?今天我们默认侬智高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也许我们都应该学学侬智高的血性,但恐怕数代内都不会再出现了。

点评

wenliqan  楼主文章你没看完?事实上没有使用姓氏的民族很多,壮族也是,壮族使用汉字姓氏始于两千年前,大量汉化使用汉字姓氏则明清时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1 0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62#
发表于 2013-12-15 20:37:33 |只看该作者
孤忠刘越石真会“”说“”!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8

听众

8220

积分

九头龙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5-7-6
注册时间
2010-2-8
61#
发表于 2013-12-11 20:38:05 |只看该作者
孤忠刘越石 发表于 2013-12-11 05:30
党对你们真好  不但给创造语言  连祖宗都给创造出来了  认一个人造祖宗 真是。无语了。。。。不过却被韦振华 ...

炎黄子孙只能生活在教科书和新闻联播里。
请问,你是炎帝的子孙,还是黄帝的子孙?
炎帝和黄帝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有共同的子孙,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老婆吗?


Chinese said -- in the world , we are center .  
Cuengh said -- in the south  , you are hek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听众

247

积分

石精灵

Rank: 3Rank: 3Rank: 3

最后登录
2018-10-13
注册时间
2013-9-25
60#
发表于 2013-12-11 13:40:39 |只看该作者
孤忠刘越石 发表于 2013-12-11 05:30
党对你们真好  不但给创造语言  连祖宗都给创造出来了  认一个人造祖宗 真是。无语了。。。。不过却被韦振华 ...

你无知无畏乱讲一通,也许是因为你学历、阅历有限,没看过讲到壮族历史、文化的书,没见过壮族人,没听过壮语,更没到过壮族聚居区;但也可能是你习惯了睁眼说瞎话,做了阴险恶毒的事,还自以为“有文化有良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39

积分

土精灵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5-5-27
注册时间
2013-12-9
59#
发表于 2013-12-11 05:30:43 |只看该作者
党对你们真好  不但给创造语言  连祖宗都给创造出来了  认一个人造祖宗 真是。无语了。。。。不过却被韦振华给揭发了   可见壮族人里面有文化 有良知的人还是不少的。

点评

僚园星火  炎黄子孙只能生活在教科书和新闻联播里。 请问,你是炎帝的子孙,还是黄帝的子孙? 炎帝和黄帝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有共同的子孙,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老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1 20:38
nn7856  你无知无畏乱讲一通,也许是因为你学历、阅历有限,没看过讲到壮族历史、文化的书,没见过壮族人,没听过壮语,更没到过壮族聚居区;但也可能是你习惯了睁眼说瞎话,做了阴险恶毒的事,还自以为“有文化有良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1 13: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418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14-2-27
注册时间
2012-1-30
58#
发表于 2013-10-16 11:28:39 |只看该作者
1、   壮族通常称男人为“波裁”,称女人为“米迎”。“波裁”是壮语男人的汉字译音,“米迎”是壮语女人的汉字译音。称男孩、男青年为“龙卯”,称女孩、女青年为“龙掃”。称夫妻为“普(夫)蜜(妻)”、“关(夫)吧(妻)”、“佬区或波区(夫)、灭拜(妻)”。

“波裁”: pouj zaiz=boux zaiz
“米迎”: meh nyeengz=meh nyengz
“龙卯”: lueg'mbaos=lug mbauq
“龙掃”: lueg’slao=lug sau
“普(夫)蜜(妻)”: boh meh
“关(夫)吧(妻)”: gvan baz
“佬区或波区(夫)、灭拜(妻)”: laox kui或boh kui(ges kui)、 meh baz

2、    小孩出生后,男称“依”,女称“爹”。“依”是壮语男人的汉字译音,“爹”是壮语女人的汉字译音。

“依”: ih 或yih
“爹”: deh

3、   小孩出生后满月或100天取名。请麽公安神祝小孩健康成长,请本族近亲老人和小孩的外公来,在酒席上讨论取名。如果取名“英”,则男叫“依英”,女叫“爹英”。这是乳名、小名(壮语叫“盟aì”)。乳名使用到结婚生子。如果不结婚则用到老死。

“依英”: ih yeengl或yih yeengl=ih yeng
“爹英”: deh yeengl=deh yeng

4、   结婚生子后,只有长辈才有资格称呼其乳名,一般即停止使用乳名,用“父母+子女名”称呼。如果头胎男孩或女孩名“康”,则父叫“波康”,母叫“米康”。“波”是壮语父的汉字译音,“米”是壮语母的汉字译音。这个名使用到自己的男孩(第几个均可)生育第一个子(女)(即有第一个孙)。
“波康”: boh kaenl=boh gang
“米康”: meh kaenl=meh gang

5、   有第一个孙(无论男孙、女孙,也无论第几个儿子所生)后,改用“祖父(母)+孙子(女)名”称呼。如果孙取名“昌”,则叫“公(婆pó)昌”。“公”是壮语祖父的汉字译音,“婆pó”是壮语祖母的汉字译音。这个名使用到老死,或使用到有曾孙。

“公昌”: guengs cangl=gungs cang
“婆昌”: poz cangl=boz cang

   6、有第一个曾孙(不论是男是女,也不论是第几个儿子的孙)后则用“曾祖+曾孙名”称呼。如果曾孙名“上”,则叫“佐上”。“佐”是壮语祖父先辈的汉字译音。壮族对祖父以上的祖先统统叫“佐”。曾祖父叫“佐裁”,曾祖母叫“佐迎”。“裁”是壮语男的汉字译音,“迎”是壮语女的汉字译音。

“佐上”: zoj cangq=zoj cangx
“佐裁”: zoj zaiz
“佐迎”: zoj nyeengz=zoj nyengz



1、   壮族通常称男人为“波裁”,称女人为“米迎”。“波裁”是壮语男人的汉字译音,“米迎”是壮语女人的汉字译音。称男孩、男青年为“龙卯”,称女孩、女青年为“龙掃”。称夫妻为“普(夫)蜜(妻)”、“关(夫)吧(妻)”、“佬区或波区(夫)、灭拜(妻)”。

“波裁”: pouj zaiz=boux zaiz
“米迎”: meh nyeengz=meh nyengz
“龙卯”: lueg'mbaos=lug mbauq
“龙掃”: lueg’slao=lug sau
“普(夫)蜜(妻)”: boh meh
“关(夫)吧(妻)”: gvan baz
“佬区或波区(夫)、灭拜(妻)”: laox kui或boh kui(ges kui)、 meh baz

2、    小孩出生后,男称“依”,女称“爹”。“依”是壮语男人的汉字译音,“爹”是壮语女人的汉字译音。

“依”: ih 或yih
“爹”: deh

3、   小孩出生后满月或100天取名。请麽公安神祝小孩健康成长,请本族近亲老人和小孩的外公来,在酒席上讨论取名。如果取名“英”,则男叫“依英”,女叫“爹英”。这是乳名、小名(壮语叫“盟aì”)。乳名使用到结婚生子。如果不结婚则用到老死。

“依英”: ih yeengl或yih yeengl=ih yeng
“爹英”: deh yeengl=deh yeng

4、   结婚生子后,只有长辈才有资格称呼其乳名,一般即停止使用乳名,用“父母+子女名”称呼。如果头胎男孩或女孩名“康”,则父叫“波康”,母叫“米康”。“波”是壮语父的汉字译音,“米”是壮语母的汉字译音。这个名使用到自己的男孩(第几个均可)生育第一个子(女)(即有第一个孙)。
“波康”: boh kaenl=boh gang
“米康”: meh kaenl=meh gang

5、   有第一个孙(无论男孙、女孙,也无论第几个儿子所生)后,改用“祖父(母)+孙子(女)名”称呼。如果孙取名“昌”,则叫“公(婆pó)昌”。“公”是壮语祖父的汉字译音,“婆pó”是壮语祖母的汉字译音。这个名使用到老死,或使用到有曾孙。

“公昌”: guengs cangl=gungs cang
“婆昌”: poz cangl=boz cang

   6、有第一个曾孙(不论是男是女,也不论是第几个儿子的孙)后则用“曾祖+曾孙名”称呼。如果曾孙名“上”,则叫“佐上”。“佐”是壮语祖父先辈的汉字译音。壮族对祖父以上的祖先统统叫“佐”。曾祖父叫“佐裁”,曾祖母叫“佐迎”。“裁”是壮语男的汉字译音,“迎”是壮语女的汉字译音。

“佐上”: zoj cangq=zoj cangx
“佐裁”: zoj zaiz
“佐迎”: zoj nyeengz=zoj nyengz


               
点评回复 评分 举报
FangHFupyin

12
主题       
0
听众       
2758
积分
樟树精灵

最后登录2013-10-15注册时间2009-4-10
收听TA 发消息       
10#
发表于 2010-4-26 12:41:00 |只看该作者
               
       
7、壮族地区,不论男女老少或互不相同姓氏之间的交往,均以“有名无姓”的壮语土名俗定称谓互相称呼:
①对自己同辈人:兄弟姐妹统称“贝农”。兄是“贝卯”,弟是“农卯”,姐是“贝掃”,妹是“农掃”。“贝”是壮语年纪比自己大的汉字译音,“农”是壮语年纪比自己小的汉字译音,“卯”是壮语男的汉字译音,“掃”是壮语女的汉字译音。在社交实践中的称呼是:比如“依英”、“爹英”年纪比自己大,则称呼“依英”为“哥英”,称呼“爹英”为“蔗英”。“哥”是壮语哥的汉字译音,“蔗”是壮语姐的汉字译音。
“贝农”: beih nongx=beix nueng
“贝卯”: beih mbaos=beix mbaoq
“农卯”: nongx mbaos=nuengx mbaoq
“贝掃”: beih slao=beih sau
“农掃”: nongx slao=nuengx sau
“哥英”: os yeengl=os yeng
“蔗英”: zyes yeengl=ces yeng
②对父亲同辈人:比如“波康”年龄比父亲大,则称呼“波康”为“爷康”,称呼“米康”为“茂康”。“爷”是壮语伯父的汉字译音。“茂”是壮语伯母的汉字译音。如果“波康”年龄比父亲小,则称呼“波康”为“冲康”,称呼“米康”为“寸康”。“冲”是壮语叔父的汉字译音,“寸”是壮语婶母的汉字译音。
“爷康”: yez kaenl=yez gang
“茂康”: maj kaenl=maj gang
“冲康”: cuf kangl或suek kaenl=cuz gang或cuek gang
“寸康”: saemx kaenl=caem gang
③对祖父同辈人:比如“公昌”年龄比祖父大,则称呼“公昌”为“公爷昌”,称呼“婆pó昌”为“婆茂昌”。如果“公昌”年龄比祖父小,则称呼“公昌”为“公冲昌”,称呼“婆昌”为“婆寸昌”。
“公爷昌”: guengz yez sengl=gongz yez cang
“婆茂昌”: poz maj sengl=boz maj cang
“公冲昌”: guengz cuf sengl=gongz cuz cang
“婆寸昌”: poz saemx sengl=boz caemx cang
④对母亲的父亲叫“搭”,对母亲的母亲叫“呆”,对母亲的哥叫“爷”,对母亲的弟叫“舅”,对母亲的姐叫“茂”,对母亲的妹叫“哪”,“哪”是壮语姨的汉字译音。对爷、舅、茂、哪的儿女通称“表”,即“表哥”、“表蔗”、“佬表”。
“搭”: das
“呆”: dais
“爷”: yez
“舅”: gyoux(gyouq)
“茂”: maj
“哪”: naix(yif)
“表哥”: byaos(byaov)goj(gol)
“表蔗”: byaov zyes(zyev)
“佬表”: laox byaov或laos byaov
“表妹”: byaov meix(meiq)
⑤对姐的老公叫“蔗夫”,对妹的老公叫“农区”。“夫”“区”是壮语丈夫或老公的汉字译音。
“蔗夫”: zyev fuj(ful)
“农区”: nongx kui=nuengx gui
⑥如果遇到同名的,则冠以地名予以区别,比如“依英”,龙临镇有“依英”,新甲乡也有“依英”,则称呼为:龙临镇“依英”、新甲乡“依英”。
还有若是同一个村的,可用不同的读法来区别,但一般是有一个已为人父,我就有一表弟名叫“财”,我们叫他“伊财、依财” ih caif(saiz)=ih caiz或yih caif ;已为人父的那个人他就不这么叫,他叫 coyf(soyz),用的是跟粤语同音的读法。
还有一个“祖宗”zoj zot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

听众

948

积分

禁止访问

最后登录
2012-3-15
注册时间
2011-12-17
57#
发表于 2012-2-1 17:39: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418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14-2-27
注册时间
2012-1-30
56#
发表于 2012-1-30 16:48:00 |只看该作者
汉末到隋、唐约4百年里,壮族贵族借用汉姓有史可查的有李、梁、宁、冼等姓(见《壮族通史》323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55#
发表于 2011-8-22 11:22: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54#
发表于 2011-8-22 11:20: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53#
发表于 2011-8-17 12:19: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Mfm1992在2011-8-15 0:33:16的发言:

五万年前,小黑在岭南海北地区自由快乐地生活。

三万年前,先汉进犯岭南海北,遇到小黑英勇顽强的抵抗。

先汉与小黑大战三十年,最后同归于尽,岭南海北没有了先汉与小黑。

三百年后,先越来到岭南海北,开创了辉煌的先越文明。

时间又过了二万八千年,先汉积攒了实力,再次进犯岭南海北。

也许安逸得太久了,先越没能抵挡先汉的进攻,岭南海北保卫战以失败告终。

先越过不惯被统治的生活,陆陆续续组织了零星的抵抗,但从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先越心灰意冷了,一些人放弃了抵抗,一步步地被先汉同化。

不到二千年的时间,岭南海北竟已有六成人口以为先越只是别人的祖宗。

又过一百年,先汉的后人开始争当岭南海北土著,因为

曾有一批先汉比先越早三百三十年到达岭南海北地区。

先越的后人想不通,先越到达岭南海北那个时候,没看到什么土著呀。

先越的后人哪里知道,土著不是看你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多少万年,

而是看你是否更早地、最早地到此一游。

先汉与小黑没有完全消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52#
发表于 2011-8-15 09:22: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3

听众

6579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6-7-21
注册时间
2005-8-15
51#
发表于 2011-8-15 00:33:00 |只看该作者

五万年前,小黑在岭南海北地区自由快乐地生活。

三万年前,先汉进犯岭南海北,遇到小黑英勇顽强的抵抗。

先汉与小黑大战三十年,最后同归于尽,岭南海北没有了先汉与小黑。

三百年后,先越来到岭南海北,开创了辉煌的先越文明。

时间又过了二万八千年,先汉积攒了实力,再次进犯岭南海北。

也许安逸得太久了,先越没能抵挡先汉的进攻,岭南海北保卫战以失败告终。

先越过不惯被统治的生活,陆陆续续组织了零星的抵抗,但从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先越心灰意冷了,一些人放弃了抵抗,一步步地被先汉同化。

不到二千年的时间,岭南海北竟已有六成人口以为先越只是别人的祖宗。

又过一百年,先汉的后人开始争当岭南海北土著,因为

曾有一批先汉比先越早三百三十年到达岭南海北地区。

先越的后人想不通,先越到达岭南海北那个时候,没看到什么土著呀。

先越的后人哪里知道,土著不是看你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多少万年,

而是看你是否更早地、最早地到此一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50#
发表于 2011-8-14 12:02: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8-13 16:35:38的发言:

这一族群是当今壮族的来源之一,其Y染色体一直存在至今。

柳州壮族人兰海,就是D的延续者。

只能说明有部分个体存在于现有的民族中,但作为一个族群已失去了其存在的语言文化,可以说作为一个族群已经消亡了

这个族群就是壮族的前身之一,怎么能说消亡呢?

现在不过是换了个名字存在而已!

就像壮族,在李宗仁时代叫撞人一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4 12:02:1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49#
发表于 2011-8-13 16:35: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48#
发表于 2011-8-13 15:37: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8-13 15:28:47的发言:
壮人自古以来就居住在岭南。
等你们建立自己的民族政权以后再说自古以来的话吧
学术上,最早在岭南居住就是小矮黑人族群的智人种,尽管这一族群在岭南已不复存在

这一族群是当今壮族的来源之一,其Y染色体一直存在至今。

柳州壮族人兰海,就是D的延续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3 16:00:5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47#
发表于 2011-8-13 15:28: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46#
发表于 2011-8-13 14:46:00 |只看该作者
壮人自古以来就居住在岭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9-23 00:24 , Processed in 0.152728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