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红棉树在 2003/05/30 01:35am 编辑]
一丐山人贝侬将好歌传到本站的愿望,我很理解和支持。其实侗人网的几首侗族大歌我也下载了很久了,平时久不久就打开听听,十分喜欢。不过因为没有征求过侗人网的同意,所以觉得马上传到壮族在线有点草率。壮族在线网站的改版进度比较慢,不过也还是要朝着完善的方向走的。山人贝侬下载了什么好的音乐或资料,尽管和我联系,我会尽量上传到网站让众贝侬分享。
关于fien,是右江土语的发音,壮语标准语写做fwen,是北部壮族对“山歌”的统称。我对音乐是绝对的外行,大二度和声我也只是知道有这么回事,其实也不能够科学地描述它。我看过一篇有关壮族音乐的学术著作,名字已经忘记,不过记得那篇文章说大二度和声是壮族音乐的独创之处,它的和声特点是“不协和、而和谐”。在网络上查询“大二度”,可以查出“音程”的教学资料(http://zlq.vip.sina.com/learning/04yinch.htm):
●所谓大二度:音数为1的二度。
◆协和音程:1、极完全协和音程:即声音极为融合的纯一度和纯八度。2、完全协和音程:即声音融合的纯四度和纯五度。3、不完全协和音程:即声音不十分融合的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
★不协和音程:听起来不融合的大、小二度,大、小七度,以及所有增、减、倍增、倍减音程。
可见,大二度是不协和的音程。这种不协和的和声,在西方的传统音乐观点来看,是不科学的,所以,西方没有人唱大二度和声,但是,东方的壮族人却千百年来用自己的歌声来演绎这个不协和的和声,但是事实上演绎得十分的和谐,壮族多声部民歌的发现曾经让音乐人感到新奇和兴奋,这可以说是壮族对音乐的贡献。仔细听一下《三月木棉红绯绯》,应该可以细细品味出大二度和声是什么味道。
《三月木棉红绯绯》,如果说要是哪点是不够真实,恐怕只能说是加上了电子配乐而使得音乐增加了民歌没有的气魄,但也可以说配乐干扰了无伴奏多声部民歌的真实性。还有,唱歌的人因为是经过专门的声乐训练,所以声线上显出了不同于民间的拖腔和高音。不过,因为我正好对组成这首歌的三种民歌“诗那、欢依、吟诗”的民间形式比较熟悉,手头上也有许多这三种民歌的原始形式的磁带、录象带等影音资料,特别是平日也不乏对德保和靖西民歌体裁的研究,所以可以肯定地说《三月木棉红绯绯》在整体上是民间的曲调在声线上稍微润色编成,除去歌词的随意性,总的来说忠于壮族民间音乐的,所以这首歌也是黄春艳唱的歌曲当中我最喜欢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