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美哉!——戴光禄解构壮族文化
http://www.yndaily.com 2006年06月24日 17:11 云南日报网
--------------------------------------------------------------------------------
戴光禄说他“对壮族文化进行较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还是近些年的事”。所以他走“潜心打造,低调运作”的务实线路。但他同时并不掩饰“务求精品,志在必得”的自信和目标。
缘起:责任与情结两轮驱动
1943年3月,戴光禄生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砚山县,壮族,研究生。他1962年应征入伍,1979年转业安置在州人民广播电台,后任总编辑,州广播电视局副局长。1983年后他走入政界。曾任州委常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州委政策研究主任、县委书记、州委副书记,1990年任州委书记。1994年任云南省副省长。1998年至今,戴光禄任云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从1992年起,还担任云南壮学研究会会长。“我是壮族,生在壮乡,长在壮乡。”离开文山后,戴光禄的工作也一直以政法、财经等方面和壮乡相关联,从未间断。但他却坦言,有意涉足壮族文化,“并非个人兴趣爱好。”这“既是出于责任感,也是出于一种民族情结”。
戴光禄在部队时曾从事过新闻工作。他在采写新闻作品的同时,间或也写些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著作有《旅途拾零》等。走上领导岗位才弃文从政。但随着年纪增长,阅历丰富,便又抑制不住早先就积蓄下来的创作激情,于是到人大后,又提笔写起小说来。短篇小说《孙处和他的爱犬巴特》在《边疆文艺》发表后,引起社会反响并获奖。就个人爱好兴趣,他要继续写下去……
就在此时,云南实施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战略,全省民族文化产业搞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戴光禄既十分欢喜,又有几分遗憾。他目睹傣族、白族、彝族、纳西族、藏族、佤族等民族,投身大潮,搞得热热闹闹,已闪现不少有影响的亮点,而壮族却无声无息,成果寥寥。为此他寝食不安。
他感到,作为一个受国家培养教育多年的壮民族干部,如果再不奋发图强,在壮族文化的发掘、整理、发展和建设上,有所作为,上何以对得起国家,下又何以对得起壮家先民和父老乡亲。
这之后,工作之余,戴光禄暂时中止了文学创作,开始致力于壮族文化的发掘和整理。他要“捧出粑粑来献月亮”。
壮且美:华章十二篇
在戴光禄眼里,“从源头上讲,创造、传承了壮族文化的壮族先民,以及现今云南省的120多万壮族同胞,才是当之无愧的今天云南壮族文化的第一作者。”
他认为解构的前提是肯定性的,但不是确定性的;解构的目的不是拆毁和破坏,而是扬弃和创新。他同时认为解构是对于存在的一种思考,一种对存在本质的讨论。他说他对云南壮族文化的解构,“无意追求‘个人独到’,重在展现‘众所认同’”;他解构的云南壮族文化“都是原生态的、它不仅丰富多彩、内涵深厚、发育完整、自成体系,而且神秘新奇、历久不衰,涵盖了云南壮族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云南壮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标志”。它蔚为壮观,美不胜收,可以从十二个方面来领略其风采:
一“竜”,壮语“森林”或“树木”的意思。云南壮族以林中大树作为村社的保护树。俗称“竜树”,“竜树”周围的森林被视为“竜林”,“竜林”覆盖的山坡被叫做“竜山”。均进行严格保护,不许任何人砍伐,禁止扔污物或置葬。他们认为“竜”的圣洁能免除疾病、瘟疫、预防自然灾害;有“竜”环抱的村寨,人能健康长寿,百姓衣食无忧;“竜”中长年流淌的清泉,是他们从事稻作生产的首要条件;他们把“竜”的萌发荣枯视为春夏秋冬的信息,从而进行农事并制作自己的农历。云南壮族年年祭“竜”,并以之作为村社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本民族群体团结的纽带。这种祭祀森林的虔诚及其保护森林的认真程度,实为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一全民爱护森林、保护生态、美化生活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风尚,本质是古朴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理念。
二“那”,壮语“水田”或“稻田”的意思。现今云南冠以“那(纳)”的地名最少有近千个,仅文山州就有518个,这是具有壮族历史印记的稻作文明类型最典型的标志,它表明壮族先民是稻作文明的创造者。云南壮族据“那”而作、赖“那”而食,依“那”而乐,以“那”为本的稻作文化,孕育了谷种来源的经文,牛王到人间的传说,还产生了稻谷神、田坝神等自然神祇。与云南壮族历史悠久的稻作文化相关的风俗习惯还有:过节首先喂狗,说是狗给人类带来了稻谷神,四月初八祭牛王,说是牛王对稻作农业贡献最大;他们每年都要“祭田坝”、“叫谷魂”,祈求神灵保佑稻谷免遭病虫灾害,颗粒饱满,每年还要跳草人舞、春堂舞,说是跳得越起劲,稻谷长得越壮,越能增产等等。
三“糇糯”与“岜夯”,壮语“糯米饭”和“酸汤菜肴”的意思。壮族民间有“无米不成席”之说,糯米食品又最具特色,因其有粘性,壮族将它视为团结、亲和、情深意切的象征,尤以红黄蓝紫绿黑等天然植物色素加工制作的七彩花糯米饭最受欢迎。壮族因受其生活环境的影响,喜欢食用酸汤加工制作的菜肴,最典型的是岜夯鸡。丰盛的酸汤菜肴、多彩的糯米主副食品与米酒,煮茶搭配在一起,便成为壮家人在节庆、祭祀、宗教活动和社会交往等场合用来迎宾待客的美味佳肴,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壮族传统饮食文化。
四“壬栏”,“壬”壮语“家”的意思。“栏”即“干栏”,壮语“楼房”的意思。云南壮族自古喜欢楼居,干栏建筑是壮族先民为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和对付毒蛇猛兽侵害而创造的。其楼为多为三层、四垂檐瓦,一般顶层储粮,中层住人,底层放置家具和饲养牲畜,以三开间或五开间为一幢,还有建耳房,阁楼和抱厦组为一套的,家家都有望楼和晒排。反映了壮族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其风格奇巧壮丽,是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帕比、帕空”,壮语织锦、绣锦之意,通称壮锦。为壮族妇女用棉线、丝线、金丝、银线精心制作而成,被视为纺织品中的极品。壮锦的纹锦、图案和色彩,内容丰富,寓意深广,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在织锦上再刺绣成绣锦,如乾坤孕蛙图案的背带花等,更是锦上添花的壮锦精品。壮族服饰,多与五光十色的壮锦相关,至今仍然保持其先民椎髻、雕题、儋耳、文身、左衽、穿胸、著尾的古代遗风。服尚紫黑、藏青和蓝色,视觉的反映恰恰与大自然的色块浑然一体,显示典雅朴实之美。壮族妇女还因年龄层次不同又有不同的打扮,还有盛装、便装、礼服、孝服之别。壮族妇女又特别喜爱银饰,静坐时银光闪闪,走动时沙沙作响,这便使壮族服饰百态千姿,绚丽多彩。六“欢景”,壮语“过节”之意。云南壮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大多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稻作生产密切相关。按历史传统,每年都要由乡村长老率领各户家长祭太阳,拜天、地、水三天,祭“竜”,祭田坝,祭老人厅,祭民族英雄;各家各户则由家长率领全家老小祭拜祖宗。节日期间忌讳做农活,与此同时,开展歌舞表演、跑马、斗牛、竞渡、抛绣球、打磨秋和水车秋、跳竹竿舞等文体活动,其时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种以神人共娱为特征的节日文化,是壮族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融为一体的集中表现。
七“伦”,壮语唱歌的意思。壮族“自幼习歌”,以好歌善唱著称,许多传统民歌便是通过“歌圩”(壮族专门对歌的场所)得以世代承传,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完善、成为诗歌文化的主流。壮族诗歌十分丰富,大类有古歌、礼仪歌、情歌、喜庆歌、节令歌、造屋歌、渔歌、农事歌、纺织歌、茶歌等。人们以此获得民族历史、生产生活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歌比试才智、倾诉心声、依歌择偶,交谊结缘。逢事必唱,无处不歌,使得壮族诗歌文化生机勃勃,永不枯竭,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壮戏这一溢彩的奇葩。
八“禀礼”,壮语“按传统礼俗行事”之意。壮族礼仪和习俗主要以人一生中的出生、周岁、结婚、寿辰、丧葬等方面来规范。它以人的繁衍、平安、幸福为终极目标,通过闲心企求的外部形态,表达一种对生命的欲望和激情,纯粹是一种以人缘亲和为根本的礼俗文化。壮族家庭多为三代同堂,具有尊老爱幼的美德。大家认为:世间万物人为平,人是天地的主宰,整个社会也好,一个民族也好,最本质的东西是人,离开人的“文化”是毫无意义的,而“以人为本”的文化,其品格自然就上升到最高层面。壮族礼俗中,以结婚礼仪和丧葬礼仪最为隆重。
九“莱瓦”,壮语“描绘”和“刻画”的意思。壮族酷爱绘画和雕刻艺术,是一个充满艺术灵性的民族。现存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的麻栗坡畴阳河畔的大王岩崖画很为壮观,此崖画用赤铁粉混合黑白两种颜色绘制而成,高8米、宽6米,造型古朴、风格粗犷。另存有显示男神崇拜的岩腊山崖画,以及显示日神崇拜、鸟崇拜、围猎、驯兽和田畴等内容的许多崖画。壮族雕刻艺术则多以石雕为主,用于门墩、柱脚、走廊、台阶、牌坊和陵园。壮族木雕也别具一格。当代马关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大放异彩,备受国内外人士的广泛重视。
十“掌雅”,壮语“医生”或“药师”的意思。壮族传统的医药体系保障了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的生息繁衍和兴旺发达。至今仍是广大人民群众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壮医将疾病分为痧、瘴、蛊、毒、风、温等症,其诊断方法有询、目、舌、脉、指、耳诊及药物试诊等多种,其治病方法亦有草药、刮痧、针灸、拔罐、滚量、药浴、熏蒸、按摩、点穴疗法等。壮医验方用药多为3000余种,药效极佳,三七为其当家用药,盛产于文山壮乡,是一种用途广,疗效佳的名贵药材,也是云南白药等名药的主要原料。
十一“摩或多介”,“摩”壮语的意思是“吟诵经诗”;“多介”壮语的意思作占卜用的“鸡骨”。“摩”和“鸡卜”是壮族先民创造的传统宗教和古占卜术。摩教是壮族原生态宗教文化,反映了古代壮族先民寄托并借助神力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祈求生存和发展、折射着壮族的社会发展历程。鸡卜缘自壮族先民的日鸟崇拜,与汉族先民的甲骨卜同时产生于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因为摩教的根深蒂固和鸡卜十分盛行,带动了壮乡造纸业的发展,壮族多用竹木加工土纸,其中的白棉纸多用手抄写经诗和卜辞,黄草纸则多用于制作冥钱。
十二“宁董”,壮语“铜鼓”之意。壮族全民崇鼓,是我国使用铜鼓最普遍的一个民族。其绚烂多彩的铜鼓文化,至今已成为该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壮乡文山是世界铜鼓的起源地之一,壮族先民铸造的铜鼓如广南阿章鼓和文山开花鼓,花鼓精致繁缛,有本民族崇信太阳、翔鹭、羽人等纹饰和反映壮族社会生活的干栏、舂米、剽牛、舞蹈、竞渡等图案,可与世界上最精美的青铜器相媲美。壮族还把铜鼓看作权威和财富的象征。民间则传说铜鼓有灵性。现代壮族的用鼓主要以示神圣和庄重。再现壮族传统稻作生产生活的铜鼓舞,堪称为具有人性本真的原生态文化艺术。
载体:构建四种平台
戴光禄运用四种表达方式,来进行他对壮族文化“十二华章”的解构。大型画册《壮族文化》(戴光禄主编,何正廷副主编)。2004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以图片为主的图式学术专著,“试图从学术的高度对壮族文化作一个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从十二个方面对壮族文化作了界定。”全书用650余幅精美图片,真实、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壮族文化“十二华章”的内涵和外延、特征和本质,脉络清晰、条理分明。近3万字的解说,字字珠玑,与图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为全书增色不少。这本画册是他解构壮族文化的奠基之作。
《勐僚西尼故》(“壮乡十二华章”。勐:地方或家乡;僚:我们;西尼:十二;故:诗篇或文章)。这本以文字为主的“壮文化概览”,“在前书已把壮族文化基本梳理清晰的基础上,试图以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层面对壮族文化作一番较为深入的分析和阐述。”该书由他和何正廷编著。全书洋洋洒洒20多万字,并配有精美图片300多幅,已交云南美术出版社付梓,不日即可与读者见面。
2006年春节前,戴光禄担任总策划、总撰稿、总监制、总制片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丽哉勐僚》(我们这个地方很美丽),在美丽的壮乡坝美开机,预定一年完成摄制。该片将“以电视特有的手法,从十二个方面真实纪录壮族文化的原生状态及流程,并揭示其博大精深的历史渊源及其传承发展”。
最后一种表达方式是“开发建设一个壮族文化村,通过实物、实景展示,传承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此,他正在四处奔走,寻找合作伙伴,落实建村地点,完善实施方案。
显然,戴光禄对壮族文化“十二华章”的解构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与时俱进的。大型画册《壮族文化》,是通俗和时尚的解构;文本《勐僚西尼故》,是传统和严肃的解构;大型电视纪录片《丽哉勐僚》,是影像和现代的解构,“建壮族文化树”,是生活具象和创意产业的解构。
人类已经走进21世纪,21世纪是高科技、高信息的世纪,又是文化的世纪。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标志性符号。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发展至关重要,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戴光禄之所以解构壮族文化,就是“要把壮族文化作为一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和开发,以便同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战略相呼应”,他正在以自己对壮族文化的解构,主动“与社会交流对话”。相信他终会“引起共震共鸣”。(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选自《壮族文化》)(影响力 第13期)
http://www.yndaily.com/html/20060625/news_89_293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