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6481|回复: 8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澳泰族群的遗传结构》(内容提要)

[复制链接]

325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7-14
注册时间
2005-3-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6-4 16:49: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澳泰族群的遗传结构

李辉

由于学科领域的自然哲学的发展,特别是方法论的发展,分子人类学已经脱离了遗传学的范畴,真正的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融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的交叉科学。在分子人类学的研究中,以人体的DNA材料作为工具,来分析群体中的各种结构关系,获得的结果叫做遗传结构,以此来与各种其它领域的人类学研究结果综合判断群体的系统发生历史。本文就是以这种方法来探索澳泰族群的系统发生和发展。

本文用的DNA材料目前主要是分子人类学中最为有效的Y染色体单倍群结构和线粒体单倍群结构,分别代表着群体的父系和母系结构。本文所研究的澳泰族群,包括分布于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各国的侗傣、黎仡族群,中国台湾岛的原住民,分布于东南亚、太平洋、印度洋岛屿的马来-波利尼西亚族群。采集的样本量有1,325例,包括了大陆和台湾几乎所有的澳泰群体,以及越南、泰国、印尼的大量群体。通过与大量东亚其他族群的数据比较,发现这些澳泰族群不仅文化上有许多共同之处,遗传结构上也有非常明显的共性。澳泰族群最明显的特征性标记是Y-SNP单倍群O1。整个澳泰族群的演变过程基本上可以根据对O1单倍群的内部结构观察得到。另外,线粒体单倍群B4a,B4b,M7b等等也具有澳泰族群的特征。研究发现,澳泰族群是5万年前走出非洲的现代人类的一个分支。现代人类来到远东地区以后,形成了蒙古利亚人种的群体,并由东南亚向东亚大陆进发。大约3万年前,群体在云贵高原两侧分为两条路线北上,南亚-苗瑶-汉藏从西线走缅甸-云南路线;澳泰族群从东线走越南-广西路线。在北部湾一带,澳泰群体孕育了很长时间,O1单倍群就是2万多年前在此出现的。

澳泰族群的分化和扩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旧石器时代的分化,首先是广西内陆的山地群体和北部湾沿岸的群体发生了差异。山地群体后来发展成为雒越。O1出现在沿海群体中,并随后者的沿海岸迁徙扩张开来,在海南岛的黎族中保存了最古老的结构。一万四千多年前,沿海群体向东迁徙,散布到了整个广东和台湾的海岸线上。台湾的原住民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形成遗传基础。稍后,北部湾的沿海群体又有部分沿着越南海岸南下,后来发展成马来族群。所以我们观察到,遗传结构中台湾和马来族群相隔得非常明显,两者都联结在大陆的侗傣族群上。在大约一万年前,广东西部的群体和东部的群体发生了差异,西部群体后来大部分演化成仡佬族,而东部是侗傣族群的祖先。所以我们发现与仡佬族遗传关系最密切的是现代的侗水族群。

第二个阶段是新石器时代的扩张和分化。大约8000多年前,广东东部的某一个部族中开始萌发新石器文化和农业文明,并迅速扩张开来。这次扩张先是形成了三个族群,向浙江的迁徙形成了江浙的越族祖先,并发展出了辉煌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向台湾的渡海迁徙形成了台湾平埔族的一部分;在广东和福建的内部扩张形成了侗傣族群的第二个遗传层次。对O1的年代估算确实发现,江浙的越裔人群、侗水族群、台湾原住民的这一部分年代都是8000多年。到了5000年到3000年期间,闽越和南越发生了分化,闽越向北分出了东瓯,南越向西分出了西瓯。西瓯和雒越融合形成了壮傣族群的祖先。而仡佬族的祖先向西北迁徙到了贵州,建立了夜郎诸国,同化了当地的许多南亚语百濮族群,使得我们现在观察仡央族群遗传结构的时候可以看到明显的二元性。

第三个阶段是历史时期的流散和迁徙。2000千多年前,在汉族的扩张压力下,澳泰族群百越民族纷纷离开东南沿海。特别是闽越在强制移民政策下,几乎完全离开了福建。故而在福建几乎看不到澳泰遗传特征了。部分闽越群体逃亡到了广东,并渐渐向西迁徙到贵州,演化成了今天的水族类民族。我们可以观察到,大陆的民族中与台湾遗传联系最多的是水族。广东的南越群体也大规模地向西北迁徙,形成了今天的侗族类群体。壮傣族群中有一部分人向中南半岛迁徙,渐渐分化成了现在的傣泰族群。我们通过分子人类学的遗传结构分析,大致了解了澳泰族群源头的发生历史。但是还有大量的向外流散过程还没有调查分析。对古代族群的研究推断还没有足够的实证。所以澳泰族群的遗传结构研究还任重道远。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1027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08-9-12
注册时间
2006-6-2
84#
发表于 2006-6-13 01:12:00 |只看该作者
李先生,《澳泰族群的遗传结构》一文的摘要中,有些事件的时间是不是可以随着考古发现而更新呢?这两年,浙江新发现的上山遗址,小黄山遗址,年代都接近万年,而且是比较成熟的新石器。我看过一些两广新旧石器交替及新石器初期的考古学文章,感觉跟李先生的论文很接近,但是江西,浙江的越人新石器文化似乎也能达到一万年。尤其使江西,有我国最早的栽培稻。所以先生论文中的广东越人的东迁年代似乎应该提前两千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83#
发表于 2006-6-12 12:00:00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跟白種閃人融合而形成阿拉伯人的黑人能否相提並論呢?阿拉伯人也是各有種姓的耶。

http://hk.news.yahoo.com/060612/3/1oohx-p1.html

沙特(沙烏地)阿拉伯報紙6月11日報導,該國國家隊如果能在德國世界杯闖入16強,每名球員將獲得60萬里亞爾(16萬美元)獎金。生活報(al-Hayat)報導,身為沙特阿拉伯足協主席的蘇爾坦親王承諾,該隊在小組賽每贏一場比賽每名球員將獲得10萬里亞爾獎金,如果他們能從H組出線,還將額外獲得30萬里亞爾獎金。沙特阿拉伯與西班牙、突尼斯(突尼西亞)和烏克蘭同組。圖為沙特阿拉伯國家隊攝於5月26日的團體照。 路透/Dominic Ebenbichler (發稿:李婷儀/柯安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82#
发表于 2006-6-12 11:31:00 |只看该作者

http://www.nmp.gov.tw/enews/no26/page_01.html

什麼是「南島文化」?/臧振華

>>
>>>>

一年一度的南島文化節又在歡樂的歌舞聲中揭幕了。今年的的南島文化節與往年很不一樣的地方,除了活動的主題由南島民族的樂器轉變到南島民族的編與織之外,另外還多了一份期待,那就是最近行政院宣示要在臺東興建一座南島文化園區,並且列入新十大建設之一。一時間,「南島文化」這一個過去主要見於學術著作中的名詞,好像變得家喻戶曉,頓時熱門了起來。然而什麼是南島文化?南島文化的內容是什麼?臺灣原住民的文化是不是南島文化?很多人都有這些疑問。我在接受公共電視「部落面對面」節目專訪「南島文化園區」的興建計畫時,主持人開門見山就問「什麼是南島文化?」。在南島文化節開幕典禮中,主持人廖家儀小姐也提出同樣的問題。>>

從學術的觀點來看,世界上並沒有一個所謂的「南島文化」,而這個名詞實是源於語言家所分類的「南島語系」。這個語系廣泛分佈在太平洋中,包括印尼、菲律賓、新幾內亞、紐西蘭、麥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玻里尼西亞,以及台灣等地的語言。此外,印度洋中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馬拉加西語、馬來半島上的馬來語、中南半島上越南和高棉的占婆語,以及泰緬地區的莫肯語也都屬於南島語系。>>

所以,所謂的「南島文化」,只能說是南島語系各族群文化的泛稱而已。這些族群由於散佈在北起台灣,南至紐西蘭,東自南美洲西岸的復活島,西達非洲東岸馬達加斯加島這一極為廣大的範圍內,加上各地的生態環境和歷史背景的差異,使他們彼此間在文化上產生很大的歧異性。例如,印尼的一些島嶼,在歷史上曾先後受到佛教、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很大的影響,因此其今日的文化面貌與其它說南島語的族群即有很大的不同。而即使同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或同屬大洋洲海島上的各族群,他們在社會、經濟和宗教上的表現,也未必一致。因此,我們不能將南島語系各族群的文化視為單一的文化。

不過,從歷史的剖面來看,由於南島語群曾有著同源的關係,他們的文化也確實曾分享著一些共同的特質。美國人類學家克魯伯就曾說過:中南半島和東印度群島一系的文化,還保存著相同的文化特質,例如,刀耕火種、梯田、祭獻用犧牲、嚼檳榔、高頂草屋、巢居、樹皮衣、種棉、織彩線布、無邊帽、鑿齒、文身、火繩、取火管、獨柄風箱、貴重銅鑼、竹弓、吹矢、少女房、重祭祀、獵頭、人祭、竹祭壇、祖先崇拜、多靈魂。我國已故人類學者凌純聲教授在克氏所列26種特質之外,又加上銅鼓、龍船、砮箭、毒矢、梭標、長盾、涅齒、穿耳、穿鼻、鼻飲、口琴、鼻笛、貫頭衣、衣著尾、坐月、父子連名、犬圖騰、蛇圖騰、長杵、樓居、點蠟印花布、岩葬、罐葬和石板葬等24種特質。 這些共同的文化特質,也反映了「南島文化」對於各種陸地和海洋居地環境的適應,以及所分別發展出來的生活方式和宗教宇宙觀。

正是由於「南島文化」這種異中有同、同中有異的多樣性質,我們今日辦理「南島文化節」與興建「南島文化園區」,除了可以促進國人對於包含臺灣原住民在內的各南島語系族群的認識,同時也可以增廣文化的視野,學習對於文化的欣賞與尊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81#
发表于 2006-6-12 11:26:00 |只看该作者

日本人的百越成份佔幾多就不清楚耶,不過人種分析上就發現有南方成份,甚至黑人成份耶,可以看 Wells 的世界史綱。

而語言學上亦研究出日語的南島語根,跟朝鮮語的分別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80#
发表于 2006-6-12 11:24:00 |只看该作者

泰系的就不敢說了,不過若果跟澳系混戰的話,種族的融合就沒有人能夠否定的耶。

已故凌純聲的南島即百越說,到現在也得不到共識,被批評得很爛耶。

當然可以指有台獨搞事,不過批評的很多非台獨,包括外國學者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79#
发表于 2006-6-12 11:21:00 |只看该作者

美拉尼西亞人及密克羅尼西亞人等太平洋黑人都是屬於馬來-玻里尼西亞語系的,這個是國際上一致的共識。

至於是否可以在這個語系之中再作出種族的分拆呢?我不知道了。

我在網上看過一篇外國的文章,指玻里尼西亞人應該是黃種人融入黑人之中,而非黑人融入黃種人之中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78#
发表于 2006-6-12 11:16:00 |只看该作者

Sorry,漏了:

南各族群的一樣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77#
发表于 2006-6-12 11:16:00 |只看该作者
越南人怎麼說當然並不重要耶,要看的就是科學證據耶,根據HLA分析,好像林媽利也是引用外國現成數據的,越南人跟泰國人與及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76#
发表于 2006-6-12 11:14:00 |只看该作者

黃種替代棕種,是種族的完全替換呢?又還是有血統上的融合呢?

百越是南下/北上前已經形成的,又還是是在黃種人遷入之後才形成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1027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08-9-12
注册时间
2006-6-2
75#
发表于 2006-6-11 15:38:00 |只看该作者
顺便问一下,李先生上月提到的您弟子的那篇关于壮族Y染色体的文章什么时候发表?在哪个刊物上?渴望拜读,多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1027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08-9-12
注册时间
2006-6-2
74#
发表于 2006-6-11 15:3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李辉在2006-6-11 10:19:15的发言:

关于东亚人起源的所有分子人类学论文都没有提到东亚人是,一次快速迁徙的。您仔细看看那些文章,在这一点没有一篇是与我有矛盾的。只是他们都没有深入分析棕色人种和黄色人种的差异,并且把这种差异与迁徙时间联系起来。至于北方起源,至今还有争议。我根据手头的数据,持南方主体的观点。把北方说的数据放到我们的数据中看也是南方起源。北方起源主要是我的师叔Spencer在坚持,但是他画的地图上北方进来的单倍群越来越少了。我最近看到的他的一张图上只有一条了。

不过《两个人种》这篇文章中我根据大量数据作了很多推断,基本上是我个人观点。这篇文章主要据此提出“黄种替代棕种”

多谢李先生的解释,是我把出非洲的一次快速迁徙模型与东亚地区的晚期智人迁移史搞混了。您关于黄种对棕种的替代说曾经在一个论坛上引起过热烈的讨论。大体上大家是支持你的这个观点的,只是在细节上有不同的认识。可以不夸张的说,您这篇文章对我个人对我国历史的认识是颠覆性的。

《现代人种》一文中,关于体质人类学的部分大家争议也比较大,主要也是搞不清楚那些体质特征是遗传决定的。我看过一些朱泓先生及其弟子的文章,起码对于阿尔泰语系人口,他们的低颅,圆颅阔面是与我国中原和南方差别很大的,这也支持李先生的观点。

我自己曾经试图把我国考古学的成果与你的《现代人种》一文结合起来,可以产生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比如说,山东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后李文化是与南方的马家浜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有很清晰的南方特点。山东大学的栾丰实教授在一本书中曾经详细论证过后李文化的同类文化由南向北的传播路线。所以后李文化我觉得很可能使你所说的黄种人北伐的一个有明确线索的文化。北方早期新石器文化发现不多,主要在河北和北京地区,目前感觉还找不到与南方同时期新石器的明确关系。北方中原地区的中期新石器文化,比如老官台文化,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一登台就给人相当成熟的感觉,所以我感觉极有可能是南方传播过来的,可惜找不到明显的证据。另外,北方的细石器文化很有可能对应的就是棕种的文化。在甘青地区细石器文化延续很晚,而那里恰恰就是D的比例高的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

听众

1228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08-7-28
注册时间
2006-5-13
73#
发表于 2006-6-11 10:41: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讨论群体迁徙历史的时候一定要有清醒的时间观念。很多事件是在不同的时期发生的。不能混为一谈,不然势必会得到矛盾的结论。人群的早期迁徙和文化的发生与传播,应该是早期迁徙在前,到了地方以后稳定下来,在不同的环境里形成新的文化。而后再次交流传播。我说到的黄种人北伐,那是一万多年前开始的事。可能会带去一点文化,但是对于新形成的文化来说,应该是很微弱的部分。文化比较更能看到的应该是后期的交流。个人愚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2 4:57:31编辑过]

《现代人类学通讯》http://COMonCA.org.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

听众

1228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08-7-28
注册时间
2006-5-13
72#
发表于 2006-6-11 10:35:00 |只看该作者

自称是什么并不重要,也不见得体现客观事实。越南人那种自称,不提也罢。拜祖宗抢遗产的事情多了去了。

民族的血统基础虽然有一定的多元性,但不要一概而论,要辩证的客观的评价,有相对单纯观念。哲学上讲,任何概念都不是绝对的。绝对单纯的群体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讨论的基础是相对单纯。百越系统相对来说以黄种为主,在泰系中还没有发现任何棕色人种的成分。又为何说泰系是混血的呢?

至于太平洋南岛民族混了部分巴布亚棕色人种成分,也只是少数。他们也是相对单纯的黄种人。从Cann的研究中可以看出。

斐济人主要是来自美拉尼西亚的棕色人种,又不属于马来系统,拿他们做例子要说明什么呢?

倭人什么的虽然受到了百越的少量影响,但是主体来自于阿尔泰,怎么能算是百越系统的呢?他们不管是语言上、文化上、遗传上、体质上都不能归入百越系统嘛。(看:东亚的三个主要谱系)


《现代人类学通讯》http://COMonCA.org.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

听众

1228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08-7-28
注册时间
2006-5-13
71#
发表于 2006-6-11 10:1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nt1984429在2006-6-10 19:52:38的发言:

李先生关于人类学的文章很多已经拜读过,很是佩服。不过对于“走向远东的两个现代人种”一文,不解之处很多。最近看了张亚平院士关于印度线粒体全序列分析的几篇文章,还有科学上那篇,都是支持一次出非洲快速迁移模型的,不知李先生对此有何看法?xue等人今年发表在MBE上的那篇关于东亚人口扩张的文章的一些观点似乎也与现代人种一文不符。个人感觉黄种的北伐应该早在旧石器晚期。而且那篇文章似乎对NO系进入东亚的地点也提出了一些疑问,从北方进入或者产生于北方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北方也有NO*,O*,N*,O2*,而南方似乎并不比北方多。是否xue的文中关于北方人群的早期扩张就是现代人种一文所说的早期进入东亚阿尔泰语系人群?Y染色体方面的研究支不支持一次快速迁移模型?

关于东亚人起源的所有分子人类学论文都没有提到东亚人是,一次快速迁徙的。您仔细看看那些文章,在这一点没有一篇是与我有矛盾的。只是他们都没有深入分析棕色人种和黄色人种的差异,并且把这种差异与迁徙时间联系起来。至于北方起源,至今还有争议。我根据手头的数据,持南方主体的观点。把北方说的数据放到我们的数据中看也是南方起源。北方起源主要是我的师叔Spencer在坚持,但是他画的地图上北方进来的单倍群越来越少了。我最近看到的他的一张图上只有一条了。

不过《两个人种》这篇文章中我根据大量数据作了很多推断,基本上是我个人观点。这篇文章主要据此提出“黄种替代棕种”假说。


《现代人类学通讯》http://COMonCA.org.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1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5-18
注册时间
2006-3-27
70#
发表于 2006-6-11 09:14: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齐鲁风在2006-6-11 9:06:32的发言:

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要 连发三贴 ?

是服务器内部错误的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

听众

4709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0-7-23
注册时间
2006-1-18
69#
发表于 2006-6-11 09:0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山之凤在2006-6-11 2:42:26的发言:
自称“华人”能否作为“华夏”后裔的标准乎“

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要 连发三贴 ?

今华夏不同于古华夏概念,连中国少数民族的在海外也有不少自称华人,能作为华夏后裔的标准乎?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531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6-6-13
注册时间
2006-6-11
68#
发表于 2006-6-11 08:33:00 |只看该作者
好深奥的学术讨论!看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7-14
注册时间
2005-3-26
67#
发表于 2006-6-11 02:42:00 |只看该作者
自称“华人”能否作为“华夏”后裔的标准乎“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7-14
注册时间
2005-3-26
66#
发表于 2006-6-11 02:37:00 |只看该作者
自称“华人”是否能作为“华夏”后裔的标准乎?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8 19:44 , Processed in 0.179320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