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6391|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解:“番禺”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复制链接]

511

主题

3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2
注册时间
2005-3-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7-19 23:20: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诸多书籍(包括《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的解释是:壮语地名。“最大的村庄”的意思。

但昨晚我在看CCTV—6《铜鼓》前,CCTV—4的《国宝档案*番禺鼎*上》里的解释是:“偏远的地方”。

????何解????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蛮---稻作文明的最早开拓者被称为"蛮". 荒---遍地水稻田的岭南之地被称为"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7-14
注册时间
2005-3-26
25#
发表于 2005-7-24 20:40:00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番禺”可能是“越人的村庄”之意。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

听众

1601

积分

榕树精灵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最后登录
2005-11-8
注册时间
2004-10-28
24#
发表于 2005-7-22 10:30: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红棉树在2005-7-20 17:29:50的发言:

番禺:许多壮学家解释为“大的村庄”,也有人解释为“盐村”。“番”古音为浊音[ban],与壮语的“聚落”“村庄”符合,即mbanj [?ba:n 3],以“番”字起头也适合古越语地名“齐头式”的特征,因此无论“番禺”的确切意思如何,都应可以肯定这是一个古越语地名。“大的村庄”从我的母语南僚语德保话是可以得到合理解释的,因为“禺”可以解释为“大”“巨大”“庞大”即nyoys [ηjoi 5]。解释为“盐村”的人则根据侗台语将“盐”发为gu,与“禺”近音(声母不同但有对应关系)。因此我个人认为“大村”和“盐村”的解释都是合理的,但是,仍然认为应该以谨慎原则为前提,不宜下定论,而倾向于只将之定位为:与“人类居住区”“聚落”“村庄”有关的古越语地名。



“番”有好几音,“番禺”的“番”是滂母字[ ph ]。

“禺”是疑母字 [ ŋ ] 。与“禺”同音的“隅”上海与“女”同音,福州读 [ ŋy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2 10:39:3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5-6
23#
发表于 2005-7-20 17:29:00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认为“番禺”这个地名并不是“番山”“禺山”各取一字而得名的,而是一个古越语地名,其确切的意义也许已经无法考究了,但是却可以肯定,其意思大抵与“人类居住区”“聚落”“村寨”有关。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番禺”因番山、禺山而得名,我在2003年考出国领队证的辅导班学习的时候,教材也是这么写的。但是,番禺这个地名是一个古老的地名,现在结合古粤(越)语研究与现代僚语的研究的对比成果、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古地名的研究成果上来看,“番禺”这个地名是古越语地名的残留,是更有说服力的。

对岭南古越语地名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初就有学者有相关专著论述了,其中以徐松石的《泰族僮族粤族考》为代表作。现在的不少语言学材料也有应用到地名学的知识,明确指出岭南特别是从珠江三角洲往西一直到整个僚人地区乃至东南亚傣泰民族居住地,都分布着众多的侗台语地名。

对于这些地名的研究,我认为大多数专家都有里两个误区或盲点。一是对于现代壮族以及其它侗台语族民族的聚居地区的侗台语地名,习惯用侗台语字面意思去解析,而不考虑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德保县的“那沙”便草草地翻译为“纸田”,而没有考虑到该地名其实与历史上土司制度的用纸张代替劳役的田役制度有关系。二是对于遗留有古越语地名而现在已经不是侗台语民族聚居区的地区,对其残留的侗台语地名的解析都习惯于各自单纯用自己所掌握的侗台语的近音去理解,所以得出来的结果大都是众说纷纭,无法令人信服,对“番禺”这个词的古越语释意,就是属于这个盲点。

我个人认为,对于已经不是现代侗台语民族聚居区的地区,对其地名的研究应该遵循如下原则:首先史籍无解释而当地汉语方言也无法解释或者解释牵强的地名,从其地名特征去求证是否古越语地名,其次再对那些确定为古越语地名的部分的确切意思的解释,要保持谨慎的态度而不要轻易下定论,如无却凿证据,宁可不解释而只保留古越语地名的定位就可以了。

如,我所居住的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侧,东临珠江口与东莞相望,北与广州番禺接壤,西北与佛山市顺德区相接,西与开平市相连,南边是珠海市。中山这个地级市有着大量的古越语地名的残存,如“南头”“南莨”“南下”“南基”“板芙”“板尾”“板象山”“联胜”“联一”“联星”“联东”等。我是如何将这些地名“定位”为“古越语”地名的呢,理由如下:

一、首先这些地名全都是“齐头式”地名,与汉语地名普遍采用“齐尾式”地名截然不同,这与侗台语和汉语不同的语法特征有关系。汉语的修饰语前置、中心词后置的语法特征决定了汉语地名大都是“齐尾式”地名,如“李家村”“陆家村”“高老庄”“石家庄”等,都是将“家”“村”、“庄”等放在末尾表示地名,而侗台语则相反,中心词前置、修饰语后置的语法特征决定了“那坡”“那鍳”“那棉”“那溪”“板独”“板六”“板价”“岜伏”“岜龙”“巴头”“巴别”“巴马”等“齐头式”的地名。因此,中山市大量遗留了“齐头式”地名,从古时此处为古越族聚居区就可以推测出这些“齐头式”地名当为古越语地名无疑。

二、这些“齐头式”,其词头都可以用侗台语解释,而且其地名词头词尾的组合模式大抵都与现代壮语等侗台语地名模式相当,均属于同一种稻作文化在地名上的反映,可以确定是古越语地名。

●“南”字头:如“南”开头的地名,侗台语意思应为“水域”“河流”之意,壮族地区至今也还用“南”“淰”等词头来表示地名,如“南布”(泉水)“南安”(龙眼河)“南岱”(下游的水域)等。珠江三角洲以“南”字起头的地名更是数不胜数,大的如“南海”,小的如“南头”,从作为“岭南水乡”的珠江三角洲来说,其河川纵横、水域宽广的现状也可以得到印证,因为“南”正是侗台语的“水”。

●“板”字头:又如“板”字开头的地名,明显是侗台语“村寨”“聚落”的意思,壮族地区也用“板”字开头来表示村寨地名;珠江三角洲也有大量“板”字起头的地名,除了上述举例的中山境内的“板芙”“板尾”“板象山”等,又如珠海市区有名的“板樟山”公路隧道,就是穿越“板樟山”这个地名。与“板”字同音异写或近音异写的还有“版”、“晚”、“番”字等。

★总之,历史上的百越地区,只要是齐头式地名,又以“板/版/番”(聚落)、“那”(水田)、“布/咘”(泉水)、“罗/洛/渌/陆”(土山谷)、“巴/岜”(石山)等侗台语天地山川、稻作文化有关的词汇开头的,定位为古越语地名大抵是没错的。

番禺:许多壮学家解释为“大的村庄”,也有人解释为“盐村”。“番”古音为浊音[ban],与壮语的“聚落”“村庄”符合,即mbanj [?ba:n 3],以“番”字起头也适合古越语地名“齐头式”的特征,因此无论“番禺”的确切意思如何,都应可以肯定这是一个古越语地名。“大的村庄”从我的母语南僚语德保话是可以得到合理解释的,因为“禺”可以解释为“大”“巨大”“庞大”即nyoys [ηjoi 5]。解释为“盐村”的人则根据侗台语将“盐”发为gu,与“禺”近音(声母不同但有对应关系)。因此我个人认为“大村”和“盐村”的解释都是合理的,但是,仍然认为应该以谨慎原则为前提,不宜下定论,而倾向于只将之定位为:与“人类居住区”“聚落”“村庄”有关的古越语地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0 20:57:25编辑过]

Gin kauj ndip naz, Gin bya ndip dah(僚人民谚:吃饭惜田,食鱼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22#
发表于 2005-7-20 14:37:00 |只看该作者
珠江三角洲的廣府人等很多其實都是清朝海禁之後從其他地方遷入的移民,並非原居民耶。也有從其他民系/族群或少數民族被廣府人同化,好像中山的客家人,很多都被同化成南海系的廣府人耶。珠江三角洲一帶的瑤人,很多也被同化成廣府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8-9-1
注册时间
2003-3-15
21#
发表于 2005-7-20 12:59:00 |只看该作者
今天广州的大学城(原属番禺区新造镇),几年前有个村庄一直叫“贲南”,它与:『八樹成林,言其大也。賁禺音番隅。』一句中的“賁禺”是否有干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0 17:38:23编辑过]

有容乃大 自强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8-9-1
注册时间
2003-3-15
20#
发表于 2005-7-20 12:49:00 |只看该作者

查《番禺县志》,秦汉时期,今天的珠江三角洲还是海洋,散布于三角洲里的小山,那时还是海中小岛。而小岛及其海湾是疍家人的天堂;当时的广州是一个十足的海滨小镇。

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伴随上游水土流失而加剧的,尤其是唐代以后。三角洲地区的聚落也是自唐末之后才聚增的。今天番禺区境内的聚落最早的也不过汉代,其中民田地区很多都是宋末才成形的。而沙田地区也主要是自清代才逐渐形成。秦军南下前的广州城(番禺),至多无非就是一个越人的大村庄罢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0 12:54:47编辑过]

有容乃大 自强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9#
发表于 2005-7-20 12:19:00 |只看该作者
承繼百越的不單止僚人,融入漢人的百越肯定比演變成為僚人的多,好像吳越及閩越等都百分百成為漢人,只是僚人的百越成份比較重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8#
发表于 2005-7-20 12:1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mak-yid在2005-7-20 12:01:02的发言:
语言应该是相近吧。“相同”恐怕说不上。但相近的语言不需要翻译习惯了也能沟通的。

現在的粵語的語根仍然保留大量古越語成份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7#
发表于 2005-7-20 12:0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五色糯米饭在2005-7-20 11:56:29的发言:

古時珠江口是一片汪洋,現在的中山及番禺(不是古時的)都是沖積而成的耶。

生活在珠江流域一帶的,是百越集團中的南越人,南越人主要跟中原移民融合成為廣府人,跟西甌及駱越融合成為僚人集團的不多耶。

啊,如此说来,“最大的村子”的说法就更好理解了。

刚刚冲出来的一片土地,很肥沃哦,附近的原住民们(越人)蜂拥而至,一个村子(应该大啦)出现。西瓯/骆越/南越同为越人,语言应该有相同的吧?


今中山等地是於漢朝之後才沖積而成的耶。

既然同屬百越集團,語言應該有相似地方,不過並非全部都演變成現在的僚人耶,吳越的更加一早已經接受中原文明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听众

3663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5-6-8
注册时间
2005-4-22
16#
发表于 2005-7-20 12:01:00 |只看该作者
语言应该是相近吧。“相同”恐怕说不上。但相近的语言不需要翻译习惯了也能沟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3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2
注册时间
2005-3-27
15#
发表于 2005-7-20 11:56:00 |只看该作者

古時珠江口是一片汪洋,現在的中山及番禺(不是古時的)都是沖積而成的耶。

生活在珠江流域一帶的,是百越集團中的南越人,南越人主要跟中原移民融合成為廣府人,跟西甌及駱越融合成為僚人集團的不多耶。

啊,如此说来,“最大的村子”的说法就更好理解了。

刚刚冲出来的一片土地,很肥沃哦,附近的原住民们(越人)蜂拥而至,一个村子(应该大啦)出现。西瓯/骆越/南越同为越人,语言应该有相同的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0 11:57:48编辑过]

蛮---稻作文明的最早开拓者被称为"蛮". 荒---遍地水稻田的岭南之地被称为"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听众

3663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5-6-8
注册时间
2005-4-22
14#
发表于 2005-7-20 11:55:00 |只看该作者
也许是“番隅--番人的旮旯”之意吧?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3#
发表于 2005-7-20 11:39:00 |只看该作者

古時珠江口是一片汪洋,現在的中山及番禺(不是古時的)都是沖積而成的耶。

生活在珠江流域一帶的,是百越集團中的南越人,南越人主要跟中原移民融合成為廣府人,跟西甌及駱越融合成為僚人集團的不多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3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2
注册时间
2005-3-27
12#
发表于 2005-7-20 11:30:00 |只看该作者

是啊,是个谜,于是大家就都来“猜”。

用壮语解释比较说得通,且此地又是古僚人的分布地区~~~~`

“偏远的地方”源于何处呢????没个说法??

我看啊,是个没做研究想当然的“猜”法,反正做节目时“番禺”啥意思不懂,看它离中原汉地很偏远就想当然的说:大大概是“偏远的地方”的意思吧!!

真见鬼,人家掌着话语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0 11:38:55编辑过]

蛮---稻作文明的最早开拓者被称为"蛮". 荒---遍地水稻田的岭南之地被称为"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1#
发表于 2005-7-20 10:41:00 |只看该作者
番禺讀作"潘如"而非"蕃偶",乃從粵語土話演變出來的,這或可說明廣府人之中的越人成份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0#
发表于 2005-7-20 10:39:00 |只看该作者

http://web.gznet.com/weekly/030829/city5.htm

  广州以前曾有“番禺”一称,这是人所皆知的事实,但古广州何以称“番禺”却是史学界的一大谜团。有人云是因番禺人而得名,也有人认为是因番山、禺山而得名。两派观点各不相让、争执不下。就目前来看,“因山得名”的观点较为容易被接受,但这又引出了另外一个谜团:番山、禺山究竟在哪里?对禺山的位置专家们的看法比较一致,认为就在今北京路与西湖路之间。但番山的情况就比较复杂,有人说番山实际上就是越秀山,也有人说在文德路附近。现文德路西侧的一处小山坡上有一座番山亭,该亭又名九思亭,其得名与孔子、朱熹的“九思”思想有关。也就是说,凡事都要九思,不要鲁莽。它仿佛在告诫人们:探寻“番禺”二字的来历也不能轻率,还要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6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0-2
注册时间
2003-1-29
9#
发表于 2005-7-20 10:26:00 |只看该作者
广州有番山禺山,有人说是番禺的来历,我认为是先有番禺才有番山禺山,番禺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都解释不通,只能说是音译,mbaanxqyuix  最接近也最合理。

Mengz gaangc Xuangh,gul gaangc Qyaix,Haausxuangh Haausqyaix doc deg Haausrau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8#
发表于 2005-7-20 10:11:00 |只看该作者

http://www.gzsdfz.org.cn/msfq/shcs/shcs05.htm

  广州筑城始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新置桂林、南海、象三郡,命任嚣为南海郡尉。任嚣在今仓边路以西的古番山和禺山上修筑番禺城,俗称“任嚣城”。任嚣死后,赵佗统治南海郡,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城。赵把城扩大到周长10里,俗称“赵城”或“赵佗城”。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17年,刘龑称帝,广州为兴王府,国号大越,第二年改为汉,全称“南汉”。以广州为首都,大加建设,凿平番山、禺山,扩建南城,称“新南城”。新南城门称鱼藻门,建于江边,在今大南路、文明路一带。两宋时期,广州的城垣扩建和修缮10多次,修筑了中城、东城及西城。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前后,把三城合一,向北跨到今越秀山,并建有五层楼,城周长21里,称“老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在城南筑外城(亦称新城),周长6里多。老城南界为今大德路、文明路;新城南界为今一德路、泰康路和万福路。新老城东界为今越秀路,西界为今人民中路和人民南路。清顺治四年(1647)在新城南增筑东西两翼,直至江边,称“鸡翼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7#
发表于 2005-7-20 10:10:00 |只看该作者
乱码已清除,正文楼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15 13:35 , Processed in 0.188502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