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376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讲座预告:打造壮民族文化品牌(农敏坚主讲)

[复制链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23:3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周六(5月12日)上午9::30,广西图书馆和970女主播电台主办的八桂讲坛将邀请广西民俗文化研究学者、历任那坡县县长、县委书记、平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的农敏坚讲课。他曾成功地打造了黑衣壮、那坡山歌和平果壮族嘹歌。讲座内容是:打造壮民族文化品牌——从黑衣壮、嘹歌的成功说起。著名的哈嘹组合、平果的原生态歌手助阵演出。由广西电台刘国雄主持本次讲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0 8:18:03编辑过]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主题

8

听众

5515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3-15
注册时间
2011-12-15
沙发
发表于 2012-5-10 09:02:00 |只看该作者
--------------------  不错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2

听众

6193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8-11-28
注册时间
2010-9-17
板凳
发表于 2012-5-10 08:35:00 |只看该作者
用网络“龙卷风电台”软件可以实时收听到,误差上约有几秒,并可录音。

Vaizlwg mbouj rox lau guk, Bouxnuk mbouj rox byajrae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

听众

1037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14-3-7
注册时间
2011-9-11
地板
发表于 2012-5-10 21:52:00 |只看该作者
王老师说得很现实,不只一味高歌,还写出了残酷的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

听众

2225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13-7-20
注册时间
2008-12-16
5#
发表于 2012-5-10 23:00:00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顶上


祖国在沉睡,党在玩社会,社会在哭泣,人民在流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6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7-4-9
注册时间
2004-4-19
6#
发表于 2012-5-10 21:25:00 |只看该作者

农老师是僚人又一人物,感谢您的努力,让壮文化走出一个步子。


向布洛陀祈祷!!向侬智高致敬!!向傣僚勇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

听众

2978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18-1-26
注册时间
2007-12-30
7#
发表于 2012-5-10 18:57:00 |只看该作者

—文山州壮族文化遗产调研报告

王明富

针对文山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严峻形势,为了推动各级政府加强领导,实施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州民宗委文族发【20073号文件精神,文古办组织各县民宗局对壮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专题调研,已收到《富宁县壮族民间传统文化调研报告》《丘北县壮族民间传统文化调查报告》》《广南县壮族传统文化调查》《马关县壮族民间传统》《砚山县壮族节日文化研究》,本办又派专人深入民间作实地调查,已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将壮族文化遗产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两部分。有形文化遗产包括;雕刻、壮锦、染织、制陶、造纸、榨糖、稻米生产和加工、铸;民居古建、古村落、古镇、庙宇、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节日与仪试活动、生产生活经验。通过对本州八县深入调查,今壮族民间仍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由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祖先们千百年承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已面临加速消失,抢救和保护我州宝贵的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

一、世代相承的壮族文化遗产浩瀚精深

文山是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远在蛮荒时代,已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了。据1937年卞美年和贾兰坡在丘北县黑菁龙洞穴遗址堆积物中发掘出的人工打击火石`烧骨等文化遗物鉴证,其动物群

时代为中更新世,距今约20万年。据1965年、1973西畴县县仙人洞中发掘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智人牙齿化石证明,5万年前就有“西畴人”在那里生活了。在麻栗坡镇小河洞、文山灰土寨、丘北小尖山洞穴、西畴金钟山、广南余家岩洞穴等发现许多新石器文化遗产,出土了大量的壮族祖先百越族群使用过的有肩石器、有段石锛、印纹陶片等文物。在4000年前,先民还留下了1112个点约5430平方米170400多个图案的史前岩画。到了青铜器时代,壮族先民“滇越”、“骆越”,是文山州这块古老土地上句町国的土著居民,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句町铜鼓,仅文山州境,出土和传世的八大类型铜鼓,多达143面。从秦汗(公元前11年)至西晋(公元316年)的400多年间,句町国的壮族先民得到了发展。在唐、宋、元、明、清的千年里,文山州境的壮族濮侬、濮雄、布依、布雅依、濮哈、布瑞、布傣等各支系,虽然接受了从黄河流域传来的部分汗文化,但是,他们仍按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传承独具特色的壮文化。据2007年统计,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壮族人口1022732人,21.8万户,每户都或多或少地传承祖先遗留的壮文化。通过调研发现,我州壮族民间仍蕴藏着浩瀚精深的文化遗产。

1、 有形文化遗产

古村落:文山州境的壮族古村落,“古”在保留有传统栏杆民居,有政、教合一体的民主管理中心-老人厅,有公共休息场所“亭廊”,河流上架有风雨桥,村四周有古木树林,村前有大片的田园风光,建村历史为清代前。经调查,广南县葩皓、坝美、旧莫、夕板、拖派、底仙等村;马关县的马洒、阿峨新寨等村;富宁县的上腊、平坤、坡芽等村;丘北县的坝稿、诶勒等村;西畴县的马卡、摩索、那柏等村,属于古村落。据调查,全州有古村落300余个。

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文山境的壮族古镇,未作调查和鉴定。富宁县的归朝镇是明、清时期富州遗址,今仍保存许多文物古迹,应该列入古镇保护。广南县城,是在秦汉(公元前111年)至西晋(公元316年)的400多年间,句町国建国的遗址,已通过论证并发有批文的历史文化名城。

纺织壮锦:壮族的纺织业历史悠久,民间的织布机由一般的两踩发展到六踩,织出的棉布达到最高水平,明代,壮锦已列入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经调查,广南、富宁、丘北、麻栗坡等县的壮族民间仍保存布机,远离城镇的村寨仍在织布。

传统手工艺:壮族的雕刻、藤竹编、制陶、造纸、榨糖、铸等传统手工艺,独具地方、民族特色。丘北县布冲村、马关县马洒、马夹冲后寨等村的银器加工,技术精湛。广南县者卡村的造纸工艺,从清代传承至今,生产不断。今者卡村有525户,90%的农户都会造纸工艺。马关县的阿黑、岔河村的传统石雕工艺,至今仍生产产品上市。马关县阿峨新寨的农民版画,扬名海外。

稻米生产和加工:壮族是稻作民族,先民创造了水车、龙骨车、水隹、谷船等器具。糯粑类、米花类、花饭类,产品多达百余种。

2、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壮族民间文学蕴藏丰富,据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资料,已收集神话故事、叙事诗、歌谣有1500余篇(首),未收集的还有很多。创世史诗有《博洛朵》、《昭发昭町》、《考潭圭》等。爱情长诗有《版龙版丽》、《依罗与迪灵》、《坡芽》、《改稍、尼郎保》、《肯祝笼祝》等。

表演艺术:壮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至今流传在民间的有富宁的土戏、乐西土戏、广南壮家礼乐。戏班有孟村戏班、乐西戏班、者卡戏班、板蚌戏班等10余个戏班。壮族的民间舞蹈有广南马铜鼓舞、砚山大新寨的稻草人舞、文山县布傣的纸马舞、广南濮侬的手巾舞、广南西畴濮侬的“拢雅歪”、砚山批洒棒棒灯等。

传统节日与仪式活动:壮族一年12个月,每个月都有节庆。独具地方特色的有三月花街、牛王节、“祭者”、祭太阳、布傣小年节、广南接皇姑、男人节、女人节、二月情人节、拢端节、吃新米节、靓女开秧门等。

我州壮族历史悠久,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蕴含着壮族特色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壮族人民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异族文化交融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使壮族文化遗产在加速消失

文山州壮族文化遗产的加速消失,有历史发展的趋势导致,也有汉化及政治影响,也存在自我磨灭文化基根的行为。壮族文化遗产的濒临失传,也是中华民族宝贵遗产的丢失。

1、生存时空的变异自己磨灭自己的传统文化

据清代(1828年) 《开化府志》记载,在100多年前,今在文山州的文山、马关、西畴、麻栗坡、砚山县和红河州的一部分地区,有壮、苗、彝等各民族村落1184个村,单独形成汉族村落的汉族村仅有18个村,占群殴他民族村落的1.5%。清代末,汉族人口大批迁入文山境,发展到2004年,仅314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汉族人口多达1452453人。在很不宽阔的土地上,汉族仅100多年的发展,其村落、人口占全州各民族的村落、人口总数的40%以上。由于壮、汉的杂居和融合,原少数民族定居的原生态环境改变了。

西畴县兴街镇原西畴新街,早期仅有一个壮族者保村在其定居,清代末年,汉族人口大批迁入开集市定居,汉族人口超过壮族人口数十倍。在20世纪20年代,原壮族人民生活的空间改变了,资源逐渐减少了,传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变异了,迫使壮人讲壮话,学汉文,学经商。在壮人与汉人交往的过程中,壮人遭鄙视、遭侮辱。1920年,西畴县保村的陆开河、麻栗坡县南油村的 陆春鹏等开明人事,为开启民智,为壮人适应生存环境,组织成立“西、麻侬族改良会”。19207月在者保村召开成立大会,两县参会的代表、会员千余人。“改良会”成立后,制定改革条例,提倡全民学汉文化,不许唱壮族歌,废除传统服饰,若有违反,不论绅民,一律强行处罚。各地的会员、各村的保甲长,组织人马,在街头拦截赶街者,用铁钩钩妇女的衣裙,不改汉装者,不许上街。在街头有唱歌者,驱赶回村,不准上街。有的地区,组织人马进村,一家一户手搜查,发现传统服饰,没有烧毁。“改良会”的改良活动持续了十余年,波及到文山、马关、砚山等县,自己磨灭自己的文化。

2、“文革”破“四旧”毁了一代壮族文化传承人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的大地上轩起破“四旧”的政治风波,波及壮乡村村寨寨。196661,《人民日报》发表了陈伯达炮制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彻底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破“四旧”中有破除旧风俗和旧习惯两项,红卫兵也对于这两项任务也投入了很高的热情,奔跑壮乡、走村窜寨,宣传、普及革命歌曲,不许唱壮族歌,家家门框上都要挂小黑板书写毛主席语录,壮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博摩”、“掌冷”,扣上“黑五类”、“牛鬼蛇神”的帽子,强行拉去集中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在各村搜查壮族歌书、经书,集中堆积烧毁。“文革”十年,破“四旧”运动开展十余年,一袋装族民间老人、“博摩”含冤去世。

3、 普及汉文化歌伴生活的民族不再学歌

壮族是伴歌而生踏歌而逝的民族。少妇婚后怀孕,有古朴的安胎歌;怕流产有神秘的保胎歌;婴儿出世有祝福歌;小孩学说话,先教优美的动听的儿歌;平凡的生活对话,语言如歌;谈情说爱,有深情依依的情歌;节庆酒宴,有荡激山河的对歌;寿终,要以歌送葬。每个人的一生,都沐浴在诗歌的海洋里。没有壮歌,就像没有太阳。进入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壮族不再唱壮歌了。早在50年代前,广南县、富宁县的传统三月花街节,壮语称“纡丹滇”“金嘎尼”“拢端”,他称“风流街”,成千上万的壮族青年男女,汇集到三月花街以对歌择偶,以歌传情,各地的花街场变成壮歌的海洋。进入90年代,各地的花街场,已看不到自由对歌的男女。

从上述调查表证明,壮族赶花街的人数已逐年减少。进入21世纪,全州地的传统三月花街节,除了地方政府组织活动外,大部分地区已经不再赶街了。

壮族传统三月花街节的萎缩,原因有散:一是新中国成立后,壮家儿童都进学校,学汉话、讲汉语,考汉文,在壮乡倡导讲汉话;二是进入90年代,大部分青年离家外出打工,没有时间传承壮文化;三是地方政府对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没有采取保护措施。

4、 市场经济的冲突保护文化根基力不从心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市场经济改变了壮乡的传统生产生活模式,迫使青壮劳力外出打工,以获取的微薄的经济收入维持正常的生活开支。在农村没有青年人传承壮文化,许多壮族文化传承人想继续传祖先传下来的文化,已力不从心。

广南县壮族三月三花街调查(2004年统计)

乡镇

花街

地址

赶街时间

60年代以前

赶街人数

90年代以后赶街人数

珠琳镇

甲板

农历三月马日(第一街)

30000余人

20000余人

者兔乡

堂上

农历三月第一个马日

10000余人

11000余人

者兔乡

者兔

农历三月中旬属龙日i

19000余人

19000余人

者兔乡

达磨

农历三月第一个鼠日

5000余人

4000余人

那伦乡

农历三月第一个鼠虎日

20000余人

10000余人

旧莫乡

农历三月鸡或虎日哪个先选哪个

5000余人

4500余人

旧莫乡.

农历三月选第二个鸡日

8000余人

6500余人

麻栗坡县漫江村的寨老说“我们壮家世世代代种稻谷维持生活,现在种稻谷每斤8角钱,每人平均仅有7分稻田,一年忙死忙活种稻田,除了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的本钱,一亩的收入不到200元,如果在除牛力、‘人工劳力,种田已经没有经济收入了。年轻人不得不外出打工。”据调查,满江村有壮族136609人,2004年有31对夫妇留下孩儿给年老的长辈在家照看,夫妻双双常年外出打工,有30位青壮年离家打工。满江村全村外出打工有92人,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的21岁,村里仅留下老、弱、儿童。在该村传承文化的陆安才说:“我家有一套十代人承传下来的古老摩书,现在我年老多病,眼下找不到年轻人来学,到我这代断后了,对不起祖宗啊!”

富宁县孟村前后左右数十公里,是壮族聚居区,该村在50年代前,各地汇集到村前稻田里赶花街的人数多达20000余人,该村的壮族戏班,每年都在花街场地搭台演传统壮剧。据90年代,村里的大部分青年演员外出打工,孟村的花街活动已不正常。2006年,州民宗委、州壮学会到富宁县孟村组织赶“拢端”,参加三月花街节活动,请该村的壮族戏班表演一场传统壮剧。戏班班主任艳春东西跑,省内省外打电话,通知本村演员回村演壮剧,最后有几位演员在广东打工,不能参加演出,最终不能演出。老戏班班主任说:“世道变了。我用2斤米酿出1斤米酒仅卖1.8元,人家拉岩石洞的水装塑料瓶,一斤卖的2元。农民种田不值钱啦!演员们不得不外出打工。”

5、 地方政府决策导向的偏移淡化了本土文化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为了提高文山的知名度,为了“文化搭台”,每年都组织开展“双节”活动,虽然对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有推进作用,但是,对经济投入未准确地用在保护和弘扬本土文化。每年为了节日的热烈气氛,在“双节”期间,临时组织部分少数民族民间表演队进城表演,活动结束,对少数民族文艺表演队未作培训和长期保留,年年临时组织,十年凑合,没有长远规划。在节日期间,为名人效应,愿意出数十万元请外地歌星到文山唱一首歌,也不愿意出一万培养本土少数民族歌手。在宣传媒体及相关的决策向上,淡化本土文化。

三、云南文山仍是“壮族文化的富矿区”

2006年至2007年,云南省壮族学会邀请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云南省电视台,在文山联合摄制反应壮族文化的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州民宗委安排笔者参加发掘、组织提供拍摄,历经两年的拍摄,已拍了200余小时的资料,初编出12540分钟的传统文化探索片《丽哉勐僚》。200710月,摄制组将初编片带到广西,请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副主席、《壮学丛书》总主编张声震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教授、广西社科院院副院长黄铮研究员;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广西壮学会会长、民族研究所所长覃乃昌研究员;中国鼓铜研究会理事会长、广西文物专家组长蒋延瑜研究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广西民族医药协会会长黄汉儒教授;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员潘其旭研究员;广西民族研究所副所长覃彩銮教授;广西文物专家郑超雄教授等10多位著名专家,看了文山拍的样稿片;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广西拍不出这样的片子,因为在广西壮族民间的传统文化没有云南文山丰富,“文山市壮族文化的富矿区”。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壮族文化的专家、学者,都把云南文山看作“壮族文化的富矿区”,文山各级政府应该珍惜本州的壮族文化遗产。

四、为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做好壮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受到冲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民族性,体现现代性。加强中化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党中央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国办发【20051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了保护工作目标:“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以传承和发扬。”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拥有丰富多彩的壮族文化遗产,为了保护我州壮族文化遗产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遗产,建议开展以下保护措施。

1、成立“云南文山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室”

根据国办发【200518号文件:“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责任、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有必要组织由州政府相关领导挂帅,有宣传部、民宗委、文化、旅游、教育、财政及各少数民族学会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小组,成立“云南文山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室”。采用“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的运行机制,结合民族民间保护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等项目,围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专家学者共同开展有关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认定、保存、传播、保护和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各县相应成立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室,加为强我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建立州、县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列出保护重点,并把有代表性的向省级、国家申报。更好地为我州文化产业和社会发展服务。

2、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

结合文山壮、苗、彝、瑶等多民族聚居的特点,各民族应有懂本民族语言、了解本民族历史及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人员。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建立一支专业和业余组成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3、加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

我州应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门纳入财政预算,设立“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专设文化遗产抢救基金,文化遗产项目所在县应安排适当的配套资金。同时,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对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与奖励。

4、加大对“壮族文化富矿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

我州是以壮族和苗族为主的自治州,应打造好壮族、苗族文化片,提高 文山的知名度。我州的壮族和苗族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特别是专家学者公认的文山是“壮族文化的富矿区”的定论,应该珍惜我州的壮族文化资源,加大对“壮族文化富矿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

听众

6339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1-5-18
注册时间
2008-12-31
8#
发表于 2012-5-10 19:04:00 |只看该作者
现在还记得09年夏天 农老师的幻灯片上那几个词 noh、mou、gaeq、bit...这是我第一次离壮文那么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听众

3663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5-6-8
注册时间
2005-4-22
9#
发表于 2012-5-11 23:29:00 |只看该作者
970女主播电台的主播为什么是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3

听众

6979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8-2-22
注册时间
2004-10-19
10#
发表于 2012-5-12 08:42:00 |只看该作者
Byawz sawcuengh ak ,hawj byawz bae guh son vah gun sawgun  laux sae ! Hangh cwngq swz neix vunz gun youq diegcuengh ciep hengz gaenq hauj lai bi lo ! Noengz lauxsae  sij sawcuengh ak ,gangj cuengh ak ,couh hawj de hwnj daiz ,yawj de ndaej aeu vah gun gangj hix naeuz dwg ndaej aeu vah cuengh byauhcinj gangj ?  Vunzcuengh raeuz vih cih sawcuengh mbouj rox vut bae geij lai mingh ,cij miz ndaej cih de ,hoeng daih laeng lwg lan ,naeuz vut couh vut ,naeuz gveng couh gveng,mbouj in sik saek di ! Vun gun vah gun gaemhguenj vunzcuengh gig maenh gig ganj a ! Bik dwkhawj  raeuz mbouj aeu vah gun gangj lumj dwg mbouj ndaej gvaq ciengz ne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751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2-12-30
注册时间
2011-12-5
11#
发表于 2012-5-12 10:53:00 |只看该作者
都不重视民族的母语怎么打造??有是一个放屁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61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12-5-13
注册时间
2012-5-13
12#
发表于 2012-5-13 05:55:00 |只看该作者

在外面碰到几个只会说桂柳话而不会说壮话的人一但和他们谈到我们壮族文化等等各个都说不知道不关我事个个都摇头不离甚至奏凯看着这些人我真的很失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30 06:31 , Processed in 0.196017 second(s), 5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