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P.129-P.132
fficeffice" />
新加坡华语生存环境及前景展望
胡光明,黄昆章
(暨南大学 华侨华人研究所,中国 广州 510632)
摘 要:21世纪之初,伴随经济全球化,华商网络在世界经济的地位日渐突出,华文热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升温。新加坡华语发展能否因此而带来生机、注入活力。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新经济;新加坡;华语;华人
[中图分类号] H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913(2004)02—0129—04
一、近二十年来华语的使用状况
自新加坡政府确立英语的独特地位后,华语在新加坡的地位受到严重冲击,且每况愈下。许多华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华裔为了生存或放弃或淡化华语。近20年来,英语在新加坡各族家庭用语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华语的使用人数和水平都在下降。为此,有人担忧华语在新加坡将会没落,甚至消失。进入21世纪后,新加坡的华语又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受“讲华语运动”影响,华语在新加坡华人日常生活中一度得到普遍使用,水平也较高。据资料统计,1990年使用华语的家庭比例为23%,比1980年增长15.1%,超过了说英语的家庭数量。据1988年新加坡教育部调查,有2/3的儿童一入学就能讲流利的华语,当时有87%的华人能讲流利的华语。由于政府的号召、规定及领导人的示范作用,公务员使用华语比率渐增。1988年有74.5%的华人公务员通过了华语会话考试,大多数华族公务员能用流利的华语与公众接触(P55-58) 。这一阶段华语是大部分新加坡华人日常赖以使用的语言。
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英语在新加坡各族家庭用语中使用的比例日益提升,华语日渐式微,使用人数和水平都在下降。1989年新加坡69%的家庭讲华语,到1998年讲华语人数减至56%,每年大约减少1%。1988年新加坡小一(华小一年级简称)学生中只有约20%在家中讲英语。到了1998年,这个数字上升到40%。由新加坡《海峡时报》主办的一项调查发现,以往新加坡华人日常采用的主要是华语,但目前其地位已渐渐被英语所取代。受访者均为小一学生。调查指出,目前43.2%的小学一年级学生经常使用英语,而20年前同组别的使用英语比率仅为9.3%,明显有大幅度的增长。新加坡人现在使用语言情况是:工作中多用英文,在家中讲英语的比例开始上升,年轻人在家中更常用英语。据2000年新加坡人口普查显示,5岁至14岁的华族孩童在家里常使用英语的比率,由1999年的23.3%提高到2000年的35.8%,1年内激增12.5个百分点。而15岁以上的新加坡居民通晓英文的比率,从10年前的63%渐渐提高到2000年的71%。 到上世纪末,华族语言和文化出现明显的退化痕迹。2000年官方的人口调查显示,5岁至14岁的华人在家里讲华语或方言的百分比,从1990年的76.5%跌至2000年的63.9%(其中讲华语者只增进2%),跌了12.6%;但是讲英语的百分比,则从1990年的23.5%升至2000年的35.8%,增加12.5%。
由此看来,华语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呈现不同发展状况,以往的分析研究未重视这一点。年轻一代华人的英语水平虽然比他们的祖辈有所提高,但华语水平却很不如人意,不少华族青年的华语水平,仅限于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当交际涉及文化、科技和政治等深一层领域时,他们就显得词汇贫乏,语法表达困难,不得不改用英语来进行交谈。经常接触华文的学生的水平尚且此,社会上使用的华文水平更是差。有些华文材料在词汇、语法、语用上都有错误,让人不知所云。不少人士对此深表忧虑,担心华文就此衰败下去,华族失去自己的民族语言。
二、华语发展的制约因素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这种‘社会性’说明,语言系统不可能是一种存在于真空中独立发展、自生自灭的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受存在于言语之外的社会要素的制约。” 语言问题与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宗教等诸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简单的对应,而是纵横交错,全方位的联系。因而只有把语言系统放在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才能更有效地揭示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的内在规律。下面,我们从社会系统对华语发展的制约因素加以分析。
(一)华语社会地位低下。英语在新加坡的优势地位,从殖民地时代就已经普遍被人们所承认,一直延续到现在。新加坡独立后,由于受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影响,“新加坡虽华人占多数,但它是夹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两个马来人伊斯兰教大国中间的一个小国,在经济上又严重依赖这两个大国的市场,所以处境十分微妙。这样,统治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使这个华人占多数、资源贫乏、经济上要依赖马、印(尼)市场的城邦小国和它的人民,在带有某种民族敌意的地区大国中安宁地生存下去,奉行怎样的政策才能逐渐消除当地大民族的敌意”。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政府规定马来语作为国语,英语作为第一语言。这样就决定了华语在新加坡只能处于第二语言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也十分明显,英语在社会生活中多方面受到重视,华语人群在社会上的地位下降,媒体商家把资源投向英语人群,政府和商家也用英语传达信息和进行宣传,致使华语在生活中更无实际地位。在社会生活中,精通英语人士比只懂华语或马来语有更多发展机会。新加坡虽有四种官方语言,但只有英语是日常正式官方语言。政府在用人、升学、就业等诸多方面,均将熟悉英语列为首要条件。华语所处的是一个极不利于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华人对华语重视程度不够。改变环境需要的有一股外来力量,或许是政治的,也有可能是流行文化的,而更大部分是经济的。由于经济价值是他们选择语言时所要考虑的首要出发点,加之新加坡国内有一种移民海外寻求稳定的心理,英语自然成为海外生存工具而倍受青睐。在对待华语感情方面,早期华人把自己看作只是旅居海外的中国人。年轻一代的华人,受新加坡国内政治导向影响,“我是新加坡人”这种观念已深人人心。一些年轻的新加坡华人对中国国情了解不够,甚至误解中国仍贫穷落后,认为中国人不卫生,华语是低等语言。1999年12月,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高级讲师张汉音博士公布了文化价值观调查中有关种族认同的结果。共811名中学至初级学院的学生接受调查,统计数字显示,华人中只有78.4%选择来世要再做华人,其他则将白人当作第一选择,其次是日本人。而马来族学生则有高达91.9%希望自己还是马来人。另外,又有807名年长者接受调查,其中94.9%选择来世愿意再当华人。 尽管有人质疑这项调查的分析,但如果与上一代本族长辈和同代马来族同辈的数字比较,不难察觉新加坡华人种族认同疲态的萌生。
(三)华文教育体系存在不足。其一是新加坡现今连续学习华文机制不健全。没有一所用华语进行教学的真正“华校”,虽然有10所特选学校,但华文成为主流仍不现实,甚至在一些学校,“在校园里必须讲英语”成为校方规定的一项纪律。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失去了必修的华文课程的学习,而只有选修的华文特选课程,与先前的10年华文学习相脱离,造成华文学过就忘的现象,同时也造成华文教师严重缺乏。其二是华文课缺少吸引力,不少学生反映华文教学沉闷,缺乏生动性,学习氛围不够轻松。华文作为单科教学,教学时间有限,每周在学校只有三四个小时学习机会,并且要应付考试,教师只有围绕考试进行教学,很少涉及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教华文就等于教词语,在欣赏华文文章上花费时间太少,没有利用课文情节的感染力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政府近年来一直要求改进,但措施落实方面一直不尽人意。
[未完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31 0:55:1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