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语言文化
作者:黄涤明(《黔贵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至206页。)
布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和语言文化。布依语,特别是其语汇(语词及谷语、谚语等)部分,保存了本民族的社会历史、思想意识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反映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各地布依语的词汇基本一致,语法相同,语音有细微差别。所以,布依语无方言差异,只有土语区别,各地布依族人都可以用本民族语言交流。
布依语分为三个土语区。都匀、独山、荔波、平塘、罗甸、惠水(部分)、册亨、兴义、兴仁、安龙、贞丰等县,属第一土语区。贵阳、龙里、贵定、清镇、平坝、开阳、安顺、惠水(大部分)等县,属于第二土语区。镇宁、关岭、紫云、晴隆、普安、六枝、盘县、水城、毕节、威宁等县,属于第三土语区。
布依族人与兄弟民族交往,通常以汉语为交流工具。布依族在历史上有语言而无文字。其民间现存的宗教祭祀用书,大约始于明代,是用汉字作记音符号记录的。有一种称为“方块布依字”的,包括“借汉布依字”和“自造布依字”两大类,实际上仍是用汉字或汉字偏旁组合来记录布依语。1956年国家创制的拉丁字母布依文,目前正在推行之中。但是有人提议,布依族和傣族、壮族同出一源,语言相通,其文字可以“联盟”,实行东、西两大方言区的联盟文字。
布依语汇中,反映其农耕(主要是稻作)状况、居住条件、婚姻家庭、风俗习惯的词汇和谚语非常多。
布依语地名中,多冠以“纳”(意为“水田”)、“董”(意为“田坝”)。如罗甸县的“纳善”、“纳闹”,望谟县的“纳夜”、“纳坝”,册亨县的“纳力”,兴义县的“纳灰”、“纳省”,贞丰县的“纳窝”、“纳翁”,安龙县的“纳赖”、“纳院”,晴隆县的“纳屯”等。又如罗甸县的“董王”、“董当”,惠水县的“董照”、“董朗”,安龙县的“董岭”,荔波县的“董亥”、“董莽”,望谟县的“董万”等。这说明布依族很早就从事农耕,种植水稻。
此外,布依语中关于“稻作文化”的词汇很多。如“谷穗”、“籼稻”、“水耙”、“拦水坝”、“耘”、“犁”等。许多谚语总结了农耕的经验,如:“身好谷穗大,母胖儿子肥”;“种田不怕多,修坝别怕长”;“一挑粪进,一挑谷出”等。
布依语汇“朗绍”(玩女朋友)、“朗貌”(玩男朋友),是青年男女传统的社交活动。“走媒”(男方所托)和“坐媒”(女方所托)先代表双方协商,再正式提亲。“不落夫家”是婚后新娘回娘家居住数年的习俗。“戴假壳”(布依语音“长更考”)是已婚妇女长住夫家前的一种近乎仪式的活动。镇宁扁担山等布依族地区,男家悄悄准备一种竹笋壳为架,用土布结扎成的簸箕形女帽(假壳,布依语音“更考”),由男家母亲、嫂嫂或亲戚中的两个妇女,另带上一只鸡,到“不落夫家”的新娘家附近隐蔽,趁新娘不注意,去把她搂住,解其发辫,强行戴上“假壳”。从此新娘就长住夫家了。如果一次戴不成功,可以改期再来戴。戴上了,就送鸡到新娘家,和新娘父母亲会面,然后将新娘接走。这种习俗,似乎是母系氏族社会婚姻的一种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