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ndaily.com/html/20080328/news_98_223002.html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文化又是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经历了千百年历史长河的壮族,是中国众多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在他们历经岁月沧桑的开拓进取和不断奋勉进程中,以聪颖的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由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戴光禄率领的一批壮学学子,继大型画册《壮族文化》和学术专著《勐僚西尼故》问世之后,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今天又让我们看到了体现壮族文化精髓、反映壮乡传统主流和本质特征的12集壮族文化电视系列片——《丽哉勐僚》。这是我们所见到的第一次如此全面的系统的揭示和展示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片;也是借助影视人类学表现手段,运用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的理论和观点,形象生动地阐释、解读和再现壮族人民对中华文明以及人类文化史上贡献出的不可替代的一部佳作;更是当前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和代表民族原创艺术走向世界的又一部传世精品。
《丽哉勐僚》首先给人以历史厚重感。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非常古老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创造并积淀了一整套独具特色而又丰富完备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由于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和地理(相对封闭)的原因,壮族文化印记在云南尤其是文山州的壮族社会中,保留得最为鲜明、最为完整。纵观这部电视文化系列片,首先给人心灵最大冲击和震撼的,是“历史厚重感”,这里以《帕比帕空》(服饰文化)、《宁董》(铜鼓文化)为例:作为一个民族的服饰文化,壮锦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物,壮锦不仅仅是一件工艺品,还有广泛的实用价值。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壮锦可以把物质的、精神的、生产和生活的诸多内容编织进图案里,一幅幅或抽象或夸张,充满着情趣又憧憬着美好生活的图案,是壮族妇女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一幅“乾坤孕娃图”尤为令人惊叹。这幅壮锦织出了生命的寓意,织出了历史、织出了人生,本质又形象地表现了壮族人民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敬畏。这是壮锦中的精品。
有人说,如果“壮锦”是贯穿于《丽哉勐僚》全片的“线”,那么“铜鼓”当是全片的“魂”。铜鼓是青铜文化中的瑰宝,也是壮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壮族是我国使用铜鼓历史久远又最为普遍的一个民族,而且使用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这是极为少见的。影视片编导将云南壮乡铜鼓的数量、类型及铜鼓文化丰富的内涵深层次地分析和阐述,从而告诉读者:铜鼓的魅力在哪里?壮族为什么视铜鼓为神圣之物?其实,铜鼓文化张扬的就是一种精神,千年不败的精神……壮族人至今仍传承着藏鼓、祭鼓、吸铜鼓鸭血酒、敲开春铜鼓、跳迎春铜鼓舞和青蛙舞等习俗。《宁董》以探索和发现的手法,揭示了铜鼓这一壮族古老文化载体的来历、传承,并从中破解了壮族12数律与铜鼓鼓面上12道太阳芒纹的演变,考证壮族将三界观铸造在铜鼓上的印迹,从而揭示壮族人民历经数千年崇拜铜鼓而不衰的奥秘,让人们在读懂铜鼓时,也就读懂了壮族。其次,壮族人民积数千年的实践,对自身所处的世界充满了唯物辩证的认识、理解和总结,创造了“天、地、水”为一体的图腾标识“三元图”。
“天、地、水”为一体的图腾标识“三元图”,是壮族传统的宇宙结构观念的具体化、形象化。观众可以从片头的片名《丽哉勐僚》,看到一幅有点类似八卦图式的圆形图案,那是在一个圆形的宇宙里,三只不同颜色的鸟嘴浑然共融为一体,黄色鸟嘴在上,表示为天,蓝色鸟嘴在中,表示为水,红色鸟嘴在下,表示为地。她告诉人们:人类生存的世界乃至整个宇宙是物质的,其中天地之间人类和整个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元素或物质是水,这与现代科学界对生物起源学说的本质是多么的一致,这表现了壮族人民无与伦比的聪敏和智慧。这两个重要发现是该系列片在理论上对壮族文化的重要贡献,为壮族文化的研究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支撑点和制高点,是壮族文化的灵魂之所在。
文化纵深感是这部电视文化系列片的又一特色。这部系列片,对壮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都做了学术和理论上的大胆求证与探索。以《竜》(生态文化)和《那》(稻作文化)为例:文山壮族,因其所在自然环境——“多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又以特定生产生活方式——擅长种稻,勤于耕织。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远古迄今他们十分重视与稻作和环境保护有关的生态文化,通过编导对这两集的文化探究与诠释,使我们看到:壮族崇拜森林,自古与森林生存,在展示不同壮族地区的竜山神林中,充分揭示了壮族人热爱竜,敬畏竜,热爱大自然,敬爱大自然的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从这一亘古不变的理念出发,充分认识竜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和作用,从而全民族保护生态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风尚。正是建立在这种全民对生态系统潜心呵护基础上的观念,才让壮族这一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生生不息并不断发展进步。在这里,影像还进一步深刻地表述与昭示:当人类的贪欲,把地球弄得千疮百孔难以逆转之际,人们看到,正是这些数不清的“竜”为核心的神山丛林,为人类保存了最佳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那是建立在我们壮族兄弟心目中永恒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护卫和滋养着这个以稻作闻名于世的百越先民的后裔,在《那》这一集里,不仅从考古、历史文献和专家访谈,全面诠释了壮族古老的稻作文明的历史,而且还从全方位展示了壮族作为稻作民族“据‘那’而居的村落文化,赖‘那’而食的饮食文化,靠‘那’而穿的服饰文化以及凭‘那’而乐的节日文化。”一个创造了稻作文明,并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壮族及其文化的核心,得以一一向观众显明的展示,“那”就是在追求和营造人类与自然界高度的和谐与统一的同时,追求和营造人类最佳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也就是倾情地、无私地对人类生存赋予了终极的关怀与奉献。
民族自豪感是这部文化电视系列片的第三个特色。完成这“五个一”系统工程,既是壮族人民对中华文明的巨大贡献,也是这批壮学学子们一种高度、昂扬时代使命感的生动体现。面对系列片所涵盖的内容及其对中华文明不可替代的贡献,作为这部系列片的主角——壮族同胞,是理所当然应该引以为荣。而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其他成员,深信同样也会满怀激情地对人口最多的壮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而欢呼祝愿。一个民族有了这种自豪,就会自觉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土地和祖国母亲,产生一种深沉的热爱和赤诚的报效与感恩。
时代使命感是第四个特色。去年1月23日在《丽哉勐僚》样片讨论会暨壮族文化专著《勐僚西尼故》首发式会上获悉,以戴光禄为首的一批壮族专家学者,把壮族文化的开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做,着力做5件事,或称“五个一”:1、出一本大型画册《壮族文化》(2004年4月已出版);2、出一部文化专著《勐僚西尼故》;3、拍一部壮族文化电视系列片,也就是今天大家已看到的《丽哉勐僚》;4、拍一部反映文山地区壮族的电影(正在操办进行中);5、开发建设一个传承壮族优秀文化的壮族文化村(正在选址当中)。
戴光禄在《丽哉勐僚》壮族文化电视系列片首映式上讲话,表达了这批壮学优秀儿女们对家乡、对民族、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情。也是时代赋予他们自觉使命感的直接反映。他说:“作为《丽哉勐僚》的始作俑者,我为什么要拍摄这么一部电视片呢?藏在心里的话太多太多,简单的是:缘于对故乡的深情的眷恋,缘于对壮族深厚的民族情结,缘于一颗感恩的心。我感恩养育我的文山州贫瘠又富有的土地,我感恩关爱我的文山州各族人民,我感恩一直关心、支持、帮助我的文山在职和已不在职的各级干部,当然,我更感恩生我养我的父母。但愿《丽哉勐僚》能慰藉我负疚的心灵。”《丽哉勐僚》现在被专家评为“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影视族群志空白”,并将参加今年7月在昆明召开的第十六届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影视展评。
历史厚重感、文化纵深感、民族自豪感、时代使命感“四感”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影视人类学系列整体,以历史文化为经,再以民族自豪感和再现民族原创艺术的时代使命感为纬。经纬融汇,今古纵横,精品积淀,佳作迭出,就能进一步激发和汇集各民族人民的聪明才智,纵横驰骋、激情喷涌去创造出一部又一部民族文化的瑰丽史诗,构建和编织出一系列传世精品的经典。透过这部系列片,一管窥豹,也可以展现我国各兄弟民族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这部系列片,从一个侧面再现文山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神韵风采,更加展示出我国新世纪人类学纪录片在不断探索创新的道路上,必将迎来更加广阔、更加诱人的发展前景。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