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的变迁之一 本报记者 蔡立梅 唐辉吉 文/图 编者按: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八桂大地发生了巨大变迁。本报文化版地理专栏今起推出“一个村庄的变迁”系列报道,图文并茂记录广西热土上12个世居民族的发展变化。 老屯 2008年9月27日清晨,德保县足荣镇那亮村那雷屯,这个建在一个山坡上的壮族村落,还笼罩在雨雾中。空山新雨后,眼前一片青翠,进村的小路愈发泥泞。村民谷国积牵出家中的那匹骡子,在村口放养。骡子在一旁吃草,谷国积蹲在一堆木头上抽烟。他的脚上穿着一双长筒水靴。他的对面,是一幢幢依山而建的干栏,错落有致。“原来我们住在那边,后来才搬到这里来。”他指着远处说。 今年58岁的谷国积,读过高中,会说普通话。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在那雷屯居住了30多年。一家五口有两亩多田,种些玉米、稻谷,一年的收成够全家人的口粮。家中还有5亩八角林,几年前八角收成时,屯里几户人家合支一口大锅来蒸八角油,“一年可以卖百来斤八角油,收入两三千元。可是,近两三年都没有人来收购,蒸油锅都废弃了,也没有人上山了,年轻力壮的都出去打工了”。谷国积的三个女儿读书成绩不太好,初中毕业后也都远走广东打工。 今年年初,谷国积花2500多元买了一匹骡子,“耙田之外还帮人拉拉木头,几天拉一趟,一次收七八十元运费”。为什么不买一匹马呢?谷国积说:“马走得太快,没有骡子听话。” 站在自己家的老干栏前,谷国积说原来的房子只有一层,后来攒了些钱才建起了第二层。房子前面的那幢干栏,是弟弟谷国飞的,上世纪80年代兄弟分家后才建起来,一样的砖瓦结构。一前一后,一高一矮,兄弟俩的干栏中间只隔着一条排水渠,后脚一出哥哥家,前脚就进了弟弟家。 “房子老了,漏水,修了好几次。”谷国积说,屯里的这片干栏,都有几十年历史,更老一点的都塌了,遗存的有的年久失修,已属危房。政府部门担心山体滑坡危及危房,正在组织村民搬迁,在山下公路边的平地里建起了新村。“每家每户一块地,大小统一,90平方米。房子由我们自己建,每户补助一万多元”。让谷国积挂念的是,政府有关部门补贴的钱,没有全部给完,“要等我们搬进新村,把旧房拆了,才能拿到最后的几千元补助金”。为什么要拆了旧房呢?谷国积很舍不得他的老房子,虽然漏水,后面的山雨天还发生过滑坡,但他还是觉得住在老房子里踏实,“毕竟住了几十年,习惯了”。谷国积带记者参观他的老房子时,他的妻子默默地在厨房里忙活,一边剥豆子一边看小黑白电视,电视里正在直播神七航天员在准备太空行走。 离开谷国积家,沿着石板路在屯中走,记者走进了老人谷安保家。老人家正在编织竹笼,只会说壮话。通过翻译,他告诉记者,他的老房子建于上世纪50年代,修过两三次。他和儿女们在这里已经住了50多年。“山下的新房已经建了七八个月,快建好了”。“住新房好还是旧房好呢?”记者问。“新房好一些吧。一下雨老房子到处漏水,地板都湿了。” 在屯里,记者还遇到了专门从广东回来建房的黄小燕。黄小燕家在足荣镇农豆村,嫁到那雷屯后,随夫外出打工五六年,因为要建新房,春节前才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