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96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氏兄弟传奇(转贴)

[复制链接]

261

主题

0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9-2-26
注册时间
2002-5-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16:0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们是欧美上流社会的艺术明星,他们的名字被列入《美国在世艺术家百科全书》;他们的作品在欧洲四大著名博物馆的巡回展览,令西方人对东方艺术刮目相看;他们获得了德国现代艺术的最高奖——海伦基金奖;他们是唯一荣获“林肯金质奖章”的华人…… 如今,这对非同寻常的兄弟画家组合——周氏山作、周氏大荒,在震撼世界征服世界之后,携30载艺术精品荣归,在梦始的故土虔诚呈上一路寻梦的丰厚硕果。

周 氏 兄 弟 传 奇

周氏兄弟 -- 感觉就是自由神

文·记者 邓鋆

2000 年,人类历史上又一个新纪元开始了。

新年伊始,“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滑雪胜地达沃斯举行。会议集中了全球经济、政治、精神、学术、文化艺术界的精英领袖,其中包括 150 位世界政治领袖, 1000 多位经济巨头, 250 多位精神文化领袖,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 150 多位世界重要媒体代表。他们跨越时空,跨越不同文化领域,跨越不同民族,在为期 7 天的论坛中,研讨人类面临的文明冲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地区战争等各领域的矛盾与重建。评论界称其为地球上最有权威、最富有、最智慧的精英盛会。

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开幕仪式上,两位亚裔艺术家面对数以万计的嘉宾,在巨大画布上现场挥毫泼墨,画就一幅彰显东方神韵、渲染西方现代风格的惊世骇俗之作——《新世纪的开端》。他们就是享誉世界画坛的旅美中国艺术家、抽象派画家周氏兄弟,也是这次论坛会议唯一邀请的艺术家。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千禧年“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了开幕演说。随后,周氏兄弟发言:“我们虽然代表美国艺术家,但我们的面孔和艺术是中国的。有着中华文化的根底,以人类文化的混合活跃在世界上,我们两个人的默契合作,在世界艺术史上是独特的,这一切对大会都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因为今后的世界不是个体的,而是互助和联合的。大会把周氏兄弟的艺术表演放在开幕式的首位,所要表达的是:今后人类创造的不仅是物质,还包括多元的精神。”

被邀请参加这样的盛会,对于周氏兄弟并不偶然。作为当今世界艺术领域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华人艺术家,无论是艺术才华还是为人品格,他们都得到欧美上流社会的赞颂,他们甚至被视为整个欧美艺术界的光荣。哪怕是在上述这样的隆重场合,熟悉周氏兄弟的人也在口口相传他们的精彩传奇。这对艺术家兄弟在欧美艺术史上展现了极具创意的作品,征服了挑剔的世界同行。

走向世界艺术舞台的“周氏品牌”

“在世界艺术史上,从没有两位具有迥然不同鲜明性格和创造力的画家能如此悠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正是他们天才的结合产生了神奇的艺术,并深刻的影响了这个时代。”

早在 21 年前,周氏兄弟就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广西花山壁画艺术展览”,开创了建国 30 多年壮族画家首次进入国家美术馆举办个展的先河。那次画展盛况空前,百余幅作品浑然天成,赢得了众多艺术前辈的极高评价和鼓励。一代宗师刘海粟评论:“环玮博达,开创一代新风”;李可染大师评价:“你们走了前辈人想走而没有走的路。”

在这次轰动艺术界的画展举办期间,恰逢美国艺术家代表团在华访问,代表团团长看了展览之后认为,在那时的中国能看到这样的作品简直不可思议。正是由于展览本身极具感染力的画展,此后不久,周氏兄弟收到了来自美国芝加哥举行个展的邀请信。从此,兄弟俩手执画笔,踏上国际艺术的大舞台,开始了征服世界的追梦之旅。

从中国走向世界艺术舞台,周氏兄弟已经跨越了 30 多年的艺术生涯,艰辛砥砺、璀璨殊荣尽在其中。如今,周氏兄弟以毋庸置疑的创造力和影响力,成为深受推崇的华人艺术品牌。令人咋舌的是,他们的单幅作品售价达到了 500 万美金。 2006 年《纽约时报》这样报道:周氏兄弟已位居世界范围内艺术作品收藏最高的前十位在世顶尖级艺术家之列。他们的画册《周氏兄弟: 30 年艺术回顾精选》也同时被评为年度十大画册。

出现在隆重场合的兄弟俩,经常披着一样随意的长发,服装黑白呼应,格调浪漫风雅,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举手投足极具风范。他们在上流社会有着足够的感召力,甚至而包括许多世界政要及社会名流,都以平等的态度同周氏兄弟交流致意,都以愉快的神情同他们合影留念。

周氏兄弟的魅力源自他们震撼人心的作品。在美国,周氏兄弟曾创作了世界上迄今最大的室外油画。 1994 年,周氏兄弟应芝加哥国际艺术大展之邀,创作了大型装置艺术——《风—智慧》。画布总面积 3. 6 万平方英 尺 ,铺盖了整个芝加哥海军码头,作品在随意简朴的表象下,传达着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存的高深意境。

同年在欧洲,周氏兄弟艺术联展在德国 SALDER 博物馆、德国现代艺术博物馆、波兰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匈牙利布达佩斯 LUDWIG 博物馆成功举办。他们的作品以其洒脱、恣肆的性格,富于现代感的色彩运用,若隐若现的人形、线条、符号寓意着道家思想的意境而倍受青睐。他们的绘画、雕塑作品被各大博物馆抢购收藏。巡回展一度达到观者如云的盛况,展期一直排到了 1997 年,并扩展到 12 个博物馆。

由此,这对年轻的艺术家稳稳占据了国际现代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尤其在欧洲,他们每年都要参加的 8 个最有影响的国际美术大展中,欧洲就占了 4 个,即巴黎菲亚国际艺术大展、西班牙亚克国际展、德国法兰克福国际展和科隆国际展。为此,欧洲许多国家为他们提供了工作室。在欧洲与美国之间,周氏兄弟创造了一个世界艺术的舞台,打造了一个周氏品牌。

正是由于在当今现代艺术领域的突出贡献和影响力, 1996 年,周氏兄弟荣获德国现代艺术的最高奖——海伦基金奖; 10 年之后的 2006 年,他们获得“美国林肯金质勋章”,这是该奖项设立 42 年来,华人首次获得象征美国最高国家荣誉的奖项; 2004 年,美国移民法律基金会向周氏兄弟颁发“美国杰出移民贡献奖”……

夜色寂静,仰望皓月当空,群星灿烂,远处灯火辉煌,周氏兄弟常常感慨万千,曾经的过往依然历历在目:年幼时外祖母的叮咛,壮族人的铮铮誓言,久别重逢的兄弟默契,敦煌壁画前的灵魂震慑,花山寻梦时的几度沉浮,艺术前辈的悉心鼓励,还有初至美国芝加哥市那虚无缥缈的灯海……

圆梦芝加哥

“我们是立志于艺术的终身狂热的信徒。在通往艺术宫殿的炼狱里,要受苦,要忍耐,要爱,要爆发,要追求,要奋力跻身于那道通向光明的窄门。”

周氏兄弟在艺术事业上正声名鹊起时,应邀走出国门。他们艺术寻梦的路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在艺术上能不能同样取得成功,他们如何破茧化蝶飞舞到世界艺术的阳光之下?随着周氏兄弟的讲述,时光回到了 20 多年前。

1986 年 11 月,初至美国的周氏兄弟应芝加哥一家画廊的邀请举办画展。这是他们在国外的第一次展览,但画卖得并不顺利。此时,连降大雪的芝加哥一片洁白,当地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而初来乍到的周氏兄弟在这里没有亲人和故交,语言沟通都很困难,除了一箱作品,他们只有 30 美金。兄弟俩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明天的道路将怎样延续?在美国的艺术之梦将会怎样?

没有答案,一切都是未知的。衣着单薄的周氏兄弟顶着寒风,在白雪覆盖的湖边散步。清爽新鲜的空气驱散了焦虑,胸中激荡起一股激情和豪气,大荒冲着哥哥说:“要立足,要追求艺术梦想,只有马上进入创作,才能真正带来成功的可能。”

兄弟俩将从国内带来的 10 幅作品卖给了一个画廊,一共得到 1500 美金,他们用这笔钱在郊外租了一套可以创作的公寓,两只皮箱一个画板,便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住进新家的第一个晚上,兄弟俩躺在铺着廉价二手床单的地上,盖着 2 元钱买来的两条旧棉被入睡了。之后,他们又捡了一些旧家具、旧家电,建起了在美国第一个简陋的家,开始了在异乡的艰苦创业生涯。

尽管生活拮据,周氏兄弟却拥有最大的财富——创作冲动。

因为没钱买画布,他们最初的两幅作品是在床单上画的, 8000 美金将这两幅作品卖给画廊后,才有条件去买画布、颜料。兄弟俩在画室中一张接一张地画,他们的作品多了,朋友也多了,内心在窒碍和振奋之间转换,意志的力量战胜了忧郁。

一天,一位朋友去看望周氏兄弟,看到简陋的画室已堆满了兄弟二人的作品。山作送朋友走时,看着漫天的飞雪,沉郁地问:“在美国生存难不难啊?”朋友看了看山作,用异常肯定的语气回答:“对于你们来说是很容易的。”

一个吉祥的预言,给了他们一种真正的信心,也让兄弟俩至今心怀感激。之后不久,他们便在埋头创作时收到了来自画廊的消息:“你们的第一幅作品卖出去了!”

久违的幸福,犹如破晓的第一缕阳光,梦想一步步接近现实。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周氏兄弟连续办了 5 次画展,最后一次画展的 17 幅作品卖出去 15 幅。 1987 年,周氏兄弟获得第 69 届美国现代艺术大展金奖,这对来自中国的兄弟艺术家终于为美国的艺术圈所承认。此时,他们来到美国仅仅一年。

国际画坛中的艺术家,无一不把进入博物馆作为高层次的目标。在等级森严、竞争激烈的国际绘画艺术市场,一位艺术家从默默无闻到被专业画廊所接受,需要经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作品能够被博物馆接受,是绘画艺术家心中的梦想。

俨然一个传奇,周氏兄弟的艺术之梦在短短几年之内兑现。日渐繁忙的他们,在这个精英云集、强手如林的国度,以天才的合作在绘画、雕塑和艺术表演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他们先后参加了全美艺术大展、芝加哥国际艺术展和数届全美画廊藏画展,并多次获得大奖。

纽约著名的苏活纳罕画廊推出的“周氏兄弟艺术新作展”被当地艺术杂志评为 1994 年最振奋人心的画展,在展出的 50 幅作品中,《生命的诱惑》、《与日共舞》等 20 幅作品,在开幕半个小时内,被来自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争相收购。 2001 年周氏兄弟的画展在德国 VILLA HAISS 艺术博物馆展出,在开幕式上,飞机飞经博物馆上空时, 8 万张他们的艺术印制品被撒下,这一艺术行为被命名为“宇宙的信息”。

1988 年周氏兄弟被列入《美国在世艺术家百科全书》。 1990 年 9 月,他们的新作《芝加哥之梦》和《生命交响乐》镶嵌在了芝加哥市著名的中部大陆广场大厦的中央大厅里,这是中国艺术家的作品第一次在这座世界名城公开地永久性地与世人见面。他们的画是由权威的艺术委员会从全世界 120 名艺术家的作品中选中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两幅作品是“东方原始艺术造型与西方现代抽象艺术技巧完美的结合”。

周氏兄弟作品受到了世界收藏家的追捧,许多国家的社会名流以及博物馆和基金会,都为周氏兄弟的艺术创作着迷。其中一位收藏家收藏了周氏兄弟 100 多幅作品,并且认为这些作品能“启迪自己的智慧、丰富自己的心灵”。美国最大的收藏家之一古柏,在周氏兄弟刚到美国的第五个月尚未成名时,便独具慧眼地收藏了他们的油画作品《疯狂的灵魂》。在他的收藏中,他将这幅油画与毕加索的雕塑共置。

圆梦后的周氏兄弟在距美国芝加哥城中心不远处,购置了一座 2 万平方英尺 的豪宅,作为他们的生活居住和工作室。数十丈高的天花顶,可供他们同时创作 20 多幅大作品。同样面积的地下室是雕塑工作室。在欧洲他们同样也拥有自己的工作室。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在艺术领域内,周氏兄弟是成功的品牌塑造者,署上他们名字的作品就能得到世界范围内的青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2 10:05:25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欢迎光临七彩云南民族服饰淘宝网店 http://shop34681401.taobao.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1

主题

0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9-2-26
注册时间
2002-5-26
沙发
发表于 2007-10-11 16:06:00 |只看该作者

感觉就是自由神

“我们最引以为自豪的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最自然的艺术语言,并且由深刻的感触而激发的作品,打动了世界上喜欢艺术的人们,在他们那里得到了殷殷的共鸣。”

自周氏兄弟的艺术蜚声国际以来,他们以令世人称奇的组合,被问过上千遍这样的问题:虽有相同的生长背景、壮族人天性中的粗犷和淳朴,以及相似的思想情感,但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理念,两个人共同合作的作品缘何竟然达到天然合一的美妙意境?

在西方人看来,周氏兄弟的内心世界仿佛中国敦煌莫高窟壁画,丰富而神秘。这是一种现象,一个谜,而解开这个谜,需要跨越时空,需要聆听心声。也许,从中国广西那青山碧水间的花山岩画中,才可以探寻到这对艺术大师的心灵花园。

出生于花山脚下的周氏兄弟不会忘记他们最初的合作。 30 多年前,刚刚成年的他们在一次久别重逢时,不知不觉地在外祖母的小楼里捡起一个布满灰尘的画框,合作完成了生命中第一幅作品《冲浪》。仿佛是冥冥中的定数,兄弟俩从此开始了共同创作的艺术之路,寻找属于他们的艺术语言:他们追溯东方艺术的源流,探索东方的民族绘画;他们探访丝绸古道、敦煌壁画,临摹中国古代的民间绘画、雕塑遗存;他们赴花山寻找灵感,绘就了四幅巨大的《花山之迷》长卷组画;他们以兄弟画家组合走进中国美术馆,用伟大的民族艺术得到了艺术界前辈的肯定……

在汲取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养料的背景下,周氏兄弟进入了更广更深的艺术时空,在潜移默化的中西合璧中抵达了创作的自由境界,很多创意像火山般迸发。他们作画的过程是一种交流,一种心灵的交流,而这种交流是超越语言的,绘画时,完全听凭双方艺术的欲望去引导画笔,运用最简单的绘画方式来表达最深沉的思索。

正如周氏大荒所说:“这么多年合作最深的感触是,让我们的感觉得到更自由的发挥,这种自由的境界就是‘感觉',这就是我们总结的一个深刻艺术哲学思想:感觉就是自由神!”多年来,周氏兄弟在欧洲艺术院校讲学,传达给学生们这一哲学思想。他们创造了艺术学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世界现代艺术领域里关于兄弟合作的特殊性,著名艺术评论家李锦萍在上世纪 90 年代介绍周氏兄弟时说:“周氏兄弟现在走的抽象之路是非常艰苦的,但他们却能非常聪明地在画作中加上东方的哲学思想。把注重直觉、情绪表达的抽象表现主义加上内涵和思想层次,使画作更为耐看……他们经过 20 年的努力,已成为世界上极少共同创作而非常成功的兄弟绘画艺术家。”

更有人将他们惊人的个人魅力、艺术天赋,能够得到主流社会的赞赏,归功于他们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的性情与智慧,他们的思想与表达,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两个互相矛盾、互相平衡的艺术领域用周氏语言自由驰骋,极为和谐。同时,除了才华横溢与不懈努力,他们的品格与社交能力也为他们增色不少。

在美国、欧洲一些节假日庆典、名流生日派对和各类开幕仪式、中国文化艺术团体访美的场合上,都能看到周氏兄弟傲然洒脱的身影,哥哥山作儒雅稳重,温和的笑容中有种悲悯的神色;弟弟大荒的眼神比较明澈,眉宇间中透出一股孩童般的真诚。他们慷慨而豪爽,是“让所有人都喜欢的角色”。

周氏兄弟与世界上许多重要人物有着深厚的友情,包括当今世界著名的欧洲艺术家安森·契佛、乔治·巴塞拉、安·阿平……他们说:“周氏兄弟来到欧洲,他们教会我们欧洲的艺术家怎样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他们的德国朋友奥斯卡说:“周氏兄弟艺术追求中的磨难和坚强的意志,对西方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他们代表先驱者的一个角色。他们有这种能力把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在国际艺术的大舞台上融汇于整个世界艺术中。他们的作品是不同文化的融合,是这个时代的象征。他们将继续给这个世界带来影响和惊奇!”

艺术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艺术家往往需要一种童心,才可以保持对这个世界无尽的好奇和创作的动力。周氏兄弟对此颇有感触:“我们拥有自己 30 多年前的艺术之光,仍有兴趣和童心,艺术使我们的生命更年轻。就像回到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一直向前去创造,今后还有很多东西使我们充满着好奇,充满着追求的欲望。”

令周氏兄弟引为自豪的是,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既自然又极富天启的艺术语言,他们用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创作了众多作品,打动了世界上深爱艺术的人们,无论是喜欢艺术的普通民众还是各界领袖,对此,他们深感庆幸。

心怀感恩的夙愿

“艺术是人类最崇高、最卓越的使命。艺术是我们的生命,我们要给年轻的艺术家搭建艺术交流的平台。扶持他们,是我们的职责。”

为筹备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周氏兄弟三十年创作回顾展”,周氏兄弟频繁地在中美航线上往返。兄弟俩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通过这个画展对中国现代艺术有所推动。同时,他们还在积极地推动着另外一件事——在中国投资建立“周氏兄弟国际艺术中心”。

周氏兄弟告诉记者,投资艺术产业,建立“周氏兄弟国际艺术中心”,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搭建起中国艺术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让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家更多更频繁地现身中国,将作品展现在这座艺术中心内,相信这对于中国艺术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周氏兄弟的这种做法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早在 1991 年,作为世界著名艺术家,他们就在芝加哥设立了“周氏兄弟艺术基金会”,致力于扶持世界各地的艺术人才。之后,他们又在芝加哥创办了“周氏兄弟艺术中心”,帮助培养世界各地年轻艺术人才,为推动现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努力。 2005 年,周氏兄弟在美国密西根州的森林庄园,创建了面积超过 1000 英亩 的“周氏兄弟雕塑公园”。目前,公园里已经竖立起 20 几座雕塑,最高的雕塑高达 7 米 。他们的目标是这里将有上千件雕塑,其中会有十几米高的雕塑。最后,他们会把这个凝聚了自己心血的艺术展示空间捐给社会。

这样做,源于周氏兄弟长久以来的夙愿。他们曾经这样表达:“艺术是人类最崇高、最卓越的使命。艺术是我们的生命,我们要给年轻的艺术家搭建艺术交流的平台。因为,我们深深地记得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因为得到老一辈艺术家对我们艺术才华的欣赏和支持,才有今天的这样的成就。看到年轻的艺术家,就会想起我们年轻的时候。扶持他们,是我们的职责。”

是的,尽管声名卓著,周氏兄弟却永远心怀感恩,尽管岁月更迭,那些给予自己帮助的面孔他们却从不相忘。他们不会忘记, 1982 年的秋天,他们扛着装在白布袋子里的四幅长卷和数幅油画作品,叩响了中央工艺美院张仃院长的门,这位著名的当代壁画权威,看了兄弟俩的作品后非常激动,即日吩咐属下安排周氏兄弟的观摹画展;他们更不会忘记曾给予他们指点和鼓励的老一辈艺术家:刘海粟、吴作人、李苦禅、李可染……还有众多给予他们温暖的师长和友人。

正是因为这种心怀感恩的情愫,周氏兄弟在具备了实力之后对付出毫不吝惜。成名后的周氏兄弟,经常应邀到世界各地的著名艺术院校进行讲学,并被聘为客座教授。如今,他们的学生已经遍布世界。

教书育人,回馈社会,这是周氏兄弟家族的传统。他们生长于中国典型的书香门第,上溯两代都从事教育事业,外祖母是家乡女子学堂的首任校长,外祖父任当地教育局局长,母亲是一位教师,父亲是中学校长。亲人的话语经常回荡在他们耳畔。最难忘的是外祖母,在战乱的年代,外祖母曾三次以坚韧的意志在被轰炸的废墟上重建家业,重建用来传播“五四”精神的“锦华书店”。每当他们遇到挫折和委屈时,外祖母总是用那坦然而慈爱的声音轻轻地说:“人,没有勇气经受磨难,怎么能够成为一个杰出的人?” 对于从小立志献身艺术的兄弟俩,外祖母的话给了他们一生的力量。

2007 年 8 月 29 日 ,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为飨慰祖国冥冥相念的呼唤,周氏兄弟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周氏兄弟三十年创作回顾展”。而这个展览将与“美国艺术三百年”、“西班牙国家博物馆馆藏品展览”、“近五十年德国绘画艺术展”一起,共同组成中国美术馆 2007 年度四大展览。在开幕典礼之后,周氏兄弟将在中山音乐堂现场绘画表演《梦中对话》,即兴创作巨幅画作。之后的五天内,他们将在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发表系列演讲,他们还将踏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讲坛。

周氏兄弟带着融汇 30 年积淀的艺术作品载誉归来,将其再次呈现于生养自己的祖国,在这个历史的交叉点,他们的艺术生命画出一个漂亮而鲜明的圆,笔触重回起点,却积淀了数十载的底蕴与能量,让人真切感受到两颗火热的中国心在他们胸中跃动。

(一)采访手记

2004 年春,初识周氏兄弟,兄弟二人让我感觉相似,却又不大容易分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哥哥周氏山作给人感觉笑容可掬,神情清朗,其心境是那样的宁静、永恒。弟弟周氏大荒那莫测高深的面部表情,给人以一种惊涛前的沉默,他那较为迟缓却幽雅的举止平添了几分绅士风采。

2006 年夏,记者将补充采访的问题以电邮的方式传给身在美国的周氏兄弟,没有想到的是,我很快收到了他们从芝加哥寄来的光碟,打开光碟,是兄弟俩手拿打印出来的提问稿,一问一答认真回答的录像。对于每个问题,兄弟俩都进行了回答,而后一个回答总是对前面的进行补充,从而使整个答案更加圆满丰富。他们的认真让我不由得感动。

周氏兄弟每次回中国无论多忙我们都能见上一面,原本刻板的采访变成了轻松愉快的 朋友相会。听他们的经历会让你置身在对生命意义的凝思中。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他们周围非常要好的朋友是用“好的”和“坏的”来区分他们哥俩的。“好的”是哥哥周氏山作,因为给人感觉容易接近。“坏的”是弟弟周氏大荒,因为给人感觉不容易接近。“好的”有时不知制造了什么契机,使“坏的”把正在创作中的雕塑作品推倒摔坏,等第二天主动扶起再创造时,风格迥然不同的雕塑作品诞生了。

兄弟俩无论是像与不像,他们体内都涌动着壮族的血液,以他们饱和激情的心境来点化万物,使兄弟俩打造出浑然一体、震撼世界的艺术作品。无论是那个“好的”,还是那个“坏的”都是生活中的真实,都是这个世界艺术之宝贵与需要。

听着兄弟俩用厚重而亲和的语调讲述他们几十年来对艺术的追求,读着姐姐 周蝶慧 女士写的《周氏兄弟传》,我心中都会为之一震。

原来,在他们那些辉煌的光环背后,蕴藏的是这个家族几代人相依相扶、至亲至爱的家族亲情,外祖母那轻柔而语重心长的鼓励,母亲承担所有重担的坚强和为儿女而担忧的无数个不眠之夜。姐姐借钱为弟弟买的第一台“海鸥”照相机;她在每一次的布展同兄弟俩形影相随。这期间多少个宿无定址,食无定时的疲惫之日,而这个和谐的大家庭充满了温暖的亲情。

周氏兄弟及家族成员给生命作的诠释,使我凝神静思,雕刻脑际,挥之不去。相信周氏兄弟身边的每一位友人,都与我有相同的感悟,他们教人振奋的精神状态,对于这个时代,是一种无以名状的精神财富。

(二)对话周氏兄弟

记者: 在创作中,你们采取了令世人称奇的组合:兄弟携手,共执画笔,创造了东方艺术家的一个传奇。在你们自己看来,你们的艺术创作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周氏大荒: 简单地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比如,我们创作第一幅作品《冲浪》,是凭一种创作的冲动和热情,一种对人生的感触,有突如其来的灵感。为了寻求画面上的和谐,我们在沟通之后形成共识。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起,我们在合作中融合个人的性格和才智,产生火花和矛盾,这是第二个阶段。

周氏山作: 每个阶段都很难忘。现在我们达到了一种很自由的境界,不需要像过去那样长时间的思索交谈,不需要谈论如何构思,如何在画面上形成视觉震撼,这种自由的境界就是一种感觉。

记 者: 从创作第一幅作品至今,你们以兄弟艺术家的身份已经合作 34 年。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风雨同舟,你们认为在合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周氏大荒: 从艺术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怎样使自己的感觉得到更自由的发挥,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感觉就是自由神!这是我们在欧洲艺术院校讲学时,给学生们一直推崇的哲学思想。这种感觉能把很多深刻的思想通过绘画发挥得淋漓尽致。

周氏山作: 最初的时候,我们认为,要成为真正具有创造力的杰出艺术家,就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时我们探索和吸收了很多东西方绘画的精髓,力图回到艺术的根。我们周游全国,临摹油画、壁画、民间作品 …… 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造这个时代的艺术,怎样寻找到周氏兄弟自己的艺术语言。走过很长的路,才达到了一个比较自由的境界。

记 者: 你们是否想过,对于你们兄弟而言,艺术合作有着怎样的意义?

周氏山作: 在艺术的合作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创作语言,自己的创作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给艺术带来生命。艺术是我们享受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艺术就像一场音乐演奏。

周氏大荒: 我们是两个艺术家,但我们一起创作。我一直尊重我哥哥的才华,不仅是他的画和雕塑,还有他的知识和生活的哲学。我们试图把我们彼此最好的东西放入一件作品中,这就是合作的意义。我们的个性中有很多是相同的,也有很多是不同的。我们的合作到现在持续了 30 多年了,我们能够在一起工作,还各自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和观点,并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融合在一起。这种独特,就是我们合作的价值和意义。

记者: 你们儿时有着怎样的梦想,你们有着怎样的启 蒙 老师?对艺术的倾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周氏山作: 我们出生在广西南宁武鸣县一个书香门第。外祖母是我们最难忘的亲人,也是我们的启蒙教师。她创办了自己的书店,引进了很多最新潮的书籍,涉及哲学、文化、艺术等领域,还收藏了很多 16 世纪的书画。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从小就立志献身艺术。还好,我们的发展没有让老人家失望。

周氏大荒: 是的,直到现在,我们还记得外祖母家的那个犹如鲁迅“百草堂”的院子,阳光下,小鸟在歌唱,鱼池里鱼儿悠闲的摆动,我们就在那儿看书、画画,听外祖母轻轻地讲着壮族英雄勐卡、古卡那古老的传说,这些画面是我们美好的童年回忆。

记者: 在你们兄弟俩的内心深处,在 30 年的艺术创作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中,你们最引以为自豪的是什么?

周氏山作: 我们有幸探寻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背景,有机会到世界各地吸收很多优秀的文化。庆幸的是,我们的作品得到了热爱艺术的从普通百姓到世界各地最杰出人物的喜欢,这使我们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家深感自豪。

周氏大荒: 艺术不断地向前发展,是超越时间性的,我们就是要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和前人。

(三)西方艺术评论家谈周氏兄弟

(周氏兄弟的)《绿色摇篮》就像一首富饶生活的欢乐赞歌,画面中心的图腾似人物形象在举行生活的节庆……色彩沉稳地控制在一定的色调中,令人想起伦勃朗。

——《芝加哥太阳时报》艺术专栏评论家马格丽特·霍金斯

在周氏兄弟的画中,那些用来与我们对话的符号是原型与神话的共鸣,但不可避免的也是用艺术史的语言。对我们这些人来说,中国的传统是那么遥远。即使如此,这些符号和形象的重复出现不断地提醒我们这些作品是坚定地建立在周氏兄弟的本土文化的——尽管是以一种比起我们西方更为微妙和复杂的方式表现的。对有想象力的观众来说,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毕加索和他那对充满生气和无畏的野牛形象的迷恋,以及对他那原始的稚拙和对人和动物形象的有趣的变形……

——著名评论家彼得·克罗西尔

20 世纪的艺术家们倾向于将原始和古典艺术家们的作品看作是人类普遍行为模式交错盘缠的展现,认为他们解释了古代文化原型的神话和信仰以及人类思想的普遍心理学。周氏兄弟对中国民间和原始艺术和艺术家的价值和成就感到十分自豪。他们相信他们自己对非学院艺术方向的坚持体现了他们对艺术的新的精神意义的探索。

——著名艺术史家杰拉德·诺德兰德

他们近期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或许可被称作一种沉默的神秘。甚至他们最近的作品的标题——《荣耀与梦》、《梦的对话》、《沉默的时刻》……无论在字义和喻意上都提示一种平和宁静的潜意识状态,特别是睡眠和梦幻的魔幻神秘世界。他们的画中的那些重叠、抽象的形式似乎类似与梦中抽象的、有时非理性的形象。

——美国密沃基博物馆当代艺术部主任迪恩·索贝尔

观赏周氏兄弟的作品时,画面中的形体初看似乎是相互碰撞冲突的,但又并不是完全对立排斥的。形体和线条间的关系互相交织,就像一场无休止的华尔兹舞。舞伴保持着各自独立的身份但有时又完全重叠交织在一起。

——著名艺术评论家福瑞德·坎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2 10:08:32编辑过]

欢迎光临七彩云南民族服饰淘宝网店 http://shop34681401.taobao.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4

听众

7627

积分

九头龙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8-8-23
注册时间
2006-9-9
板凳
发表于 2007-10-11 16:32:00 |只看该作者
周氏兄弟是壮族的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1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5-18
注册时间
2006-3-27
地板
发表于 2007-10-12 08:37:00 |只看该作者

呵呵,现在在家园有关周氏兄弟的帖子真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1 17:37 , Processed in 0.164542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