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金叶 摄影倪黎祥
新添坟土,描红墓碑,寄托哀思。
坟头压上“红白纸”,表明后人来拜祭过了。
满族坟场:大隐隐于市 广州的满族人,习惯把第一批来到广州的祖先称呼为“落广祖”。其后的世世代代则依辈分分别称呼为落广祖二世、落广祖三世……而现在生活在广州的满族人,多是落广祖第八代的子孙。在250年前的一天,当第一批满族官兵经长途跋涉后的劳顿抵达目的地广州的时候,皇帝对他们作出了承诺,只要在这里驻扎三年,就可以按期调回东北老家。于是前期来广州驻防的满族官兵,只把广州看作一个短暂的停留地。落广祖们的骨骸多是作暂时性安葬,连石碑也不设置,以便在调防时方便带回老家。 一年、两年、三年……若干个三年过去了,调令并没有如期下达。 实际上,清政府为了加强和巩固统治地位,最终将驻防各地的八旗兵改为了“常川驻守制”。当然,八旗官员仍可随时调防,协领以上的满洲八旗官员除晚清时期有一些仍留居广州之外,多数已调回北京或者东北。而那些满族兵丁以及他们的子子孙孙,却永远地留在了广州。 2006年4月初,全城的满族人都会去同一个地方———满族坟场。在那里祭奠他们的祖先。 “去麓景路杉窿岗,满族坟场。”出租车司机露出一脸茫然。“那里有坟场?我经常经过,没有看到过啊。”车子顺着麓景路一路上行,突然左手边出现了一个门面不大的牌坊,上书六个陌生的文字。司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是满族的坟场?怪不得我不认识这几个字,是满文吧?” 不用说这个广州司机不认识这几个字,就是生活在广州的满族人,也没人认识这几个字。广州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佟顺笑着对记者说,这六个字是他们专门去北京请满文研究会的专家题写的,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广州满族坟场”。“落广祖来广州驻扎的时候,在北京已经生活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个朝代,说的话、写的字早就被汉人所同化,他们很多都不认识满文,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八代之后的子子孙孙呢?” 沿着小路一直往纵深方向走,进入到这个名叫“杉窿岗”的地方。1911个满族人的墓穴,一排排顺着山脊整齐地排列着。 早期的坟墓很容易辨认,它们的顶端通常都雕刻着象征吉祥的“五福祥云”,粗笨的石制墓碑上已经布满了洗刷不掉的青苔。这其中有身份显赫的将军,墓碑上镌刻着“皇清诰封武功将军”的字迹;更多的是平凡的八旗兵丁,已经斑驳的墓碑上只隐约可辨“落广祖”字样。 坟场工作人员说满族坟场是1955年在此兴建的。据记载,自从清政府把驻防改为常驻制,在广州的八旗官员开始在广州的东郊建立八旗茔地,“大家当时都以为在广州待不了很久,满心希望后代可以将自己的尸骸带回老家。我们家的祖坟本来是在小北,就是一个要多简陋就有多简陋的草堆而已。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凑合’就是200多年呵。到了1955年,政府有计划地将满族人的坟墓迁移至此。”坟场一位满族工作人员感慨地说。 接近中午时分,坟场的人流渐渐多了起来。无论是头发花白的长者,还是幼小的孩童,大家说的都是一口地道的广州话。水果、鲜花、白酒、还有一只只硕大的“祭祖金猪”……完全是广州特色的拜祭场面。一位本来用广州话指挥晚辈排队拜祭祖先的老爷爷,突然改用北京话跟记者交流,他说自己从来都没有去过比韶关更北的地方。老爷爷姓关,他指着眼前的“杉窿岗”回忆往昔。他们家从第一代落广祖开始,整整七代的人全部都葬在了这里。“我将来肯定也是要安葬在这里……过去,跟老哥儿们在一起打牌喝茶,都是说北京话。好听得很呐!现在他们一个个都跑到这里来睡觉了,没人陪我说了。” 拜祭过的坟墓上,无一例外地会用石头压住一两张红白色纸片。那些还没有被压上红白色纸片的坟墓会稍显寂寥,茂盛生长的野芋头已经将整个墓碑覆盖了起来———会不会没有人来扫墓了呢?一位巡视的男子却蛮有把握地说:“他们一定会来扫墓的,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他望着人头涌涌的“杉窿岗”说,“平时的满洲坟场好寂寞,有的时候一天都没有一个人来。一年里就是清明前后的这几天人最多。满族人的后代不会把这个重要的日子忘记的。” 而有些坟墓却注定不会再有人来了。它们是满族坟场里193穴“无主坟”。已经久无人祭,工作人员将它们归类到“综合坟”,让它们静静地安睡在一个僻静的角落。 4月的广州,只要有雨,天气还是显得有些清冷。长叶榕在风中抖落一地厚厚的树叶,覆盖在“综合坟”所在的区域,好像是希望能用这样的方式,给寂寥的它们营造一点儿温暖的感觉。 一共15排,一排大概十几个。综合坟因为地小坟多,所以感觉比坟场其他的区域稍显拥挤。这里石碑上的字迹大部分已经严重风化,努力去辨认,会惊讶地发现其中还不乏将军的墓碑。记者所见最久远的一个墓碑,属于光绪年间的一位无名的武功将军。不过这里最多的还得数小孩子的坟墓。女孩子的墓碑上通常刻有“处女XX”,而小男孩的墓碑上则是“花仔XX”。工作人员介绍,战乱年间,很多满族孩子夭折。等到他们的父母过世,这样的坟墓变成无主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 “不过不用担心它们没有人管。清明节到来的时候,我们会统一给他们进行扫墓和拜祭。”工作人员指给我看综合坟前正在怒放的两束鲜花。“那就是我们给献的。”不时还会有给亲朋好友扫完墓的满族人经过这里。好奇地研究之余,慨然叹息,静悄悄地在坟前洒上一杯清酒,然后离开。 每当这个时候,它们似乎就显得不是那么寂寞了。 汪宗猷老人背后的墙上悬挂着祖宗袋。
汪宗猷:我的家在哪里? 他的口音很奇怪:带着广州味道的普通话里,会不时冒出浓郁的京腔京韵。他笑着说,我说的这可是祖传的“广州满族话”,只有我这种从小生活在广州的满族老人家才会说。 “我不认识它们” 87岁高龄的汪宗猷是广州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女真部落和辽金及清代赫赫有名的完颜氏后人,驻防广州满族八旗兵的第八代。在很多人的眼里,他就是广州满族人的“活字典”,满族八旗兵那段已然尘埃落定的往事,在广州,恐怕没有人比他知道得更清楚、更详细。 如约来到汪宗猷位于狮带岗的住所。老人一趟一趟地从里屋搬出一摞摞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虽然都是汉文记载的,不过封面却都书写着几个曲里拐弯的文字,想必就是传说中的满文了。 赶紧向汪老请教:“这几个字怎么读啊?”没想到他回答:“它们认识我,我不认识它们。” “练武改变命运” 谈起自己的姓氏,汪宗猷说他们的家族本来是姓“完颜”,是完颜阿骨打的后代。只不过后人在清朝开始已多改汉姓王或者汪。 汪宗猷告诉记者,完颜家族汪全德三兄弟,均是从沈阳到北京,乾隆二十一年,长兄全德随部队移驻广州———汪宗猷就是他的第八代子孙,不久二兄、三兄也分别来广州驻防。“我们家是广州满族中一个特别典型的贫穷家庭。曾祖父汪海安,曾做过‘领催’———别看只是个小头领,但已经是我们汪家世代八旗兵中官做得最大的了。祖父汪坤贵是一个普通的马甲兵。他和正蓝旗的祖母生有二子三女,那个时候八旗子弟的生活已经开始每况愈下,收入锐减,贫病交加,又遇上鼠疫横行,父亲16岁那年,祖父祖母双双去世。父亲汪玉泉年龄虽小,但很独立。他一直笃信‘练武改变命运’,经过多年的努力,晋升为副甲兵,但可怜的饷银完全不足以养家糊口。”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八旗兵的饷银和米粮供养制度被取消。祖上七代就已经离别土地,不会种田、不会经商,没有手艺,没有进过学堂的汪玉泉,一夜之间断了“薪水”,被逼“下海”求生。1919年出生的汪宗猷现在还记得跟随父亲卖鱼、卖鸡蛋的经历。 “我找不到家了” 汪宗猷反复地说,因为曾经的苦难,每个满族人都是发自内心地热爱新社会。没有新社会,满族人就没有享受民族平等权利的机会。从1956年开始,老人3次重返东北,就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家”,可是他难过地发现,二百多年前,自己的祖先依依不舍挥别的那个“家”,怎么也寻不到了。这个给自己找“家”的老人,唯一的线索是汪家的族谱和曾经放在宗祠里的牌位。依靠这些有限的信息,先辈村落已无迹可查,即便他去到家族南下前中转的北京、天津,到北京市郊的满族镶红旗村走访,也是毫无音讯。 两个半世纪的颠沛流离,物是而人非。说到这里,这个刚才在历数祖辈苦难的时候仍显得十分乐观的老人,眼中掠过一丝黯淡的神情。“我找不到家了。” 现在,对于汪宗猷来说,“家”就是悬挂在自己住所西边墙上的一个祖宗袋。这个红色的袋子,是广东满族家庭的一种特殊纪念物,通常要由长房子孙来保存。袋内放着的是当年落广祖从老家带来的台围、匙羹、筷子、稻谷等等。“一定要悬挂在西边的墙上,因为我们的家在东北。每年春节前夕,全家吃完团年饭之后,要按照顺序向祖宗袋拜祭,表达对祖先的怀念。” 汪宗猷摇摇头。“现在在广州的满族人,家里有这个祖宗袋的人也是寥寥无几了。”他告诉记者,自己有5个儿子,2个女儿,现在可以说是子孙满堂。“虽然子孙对满族的知识了解得并不是很多,而且也不太习惯像我这样说话了,可是他们都极喜欢吃我给他们包的满族传统食品———‘饽饽’,这是我们家逢年过节、雷打不动的团圆饭。” 那样的一种味道,它的名字应该叫作“家”吧! 郎奶奶和孙女展示由她亲手缝制的满族旗袍。
郎奶奶的幸福生活 “月光光,骑马去烧香,笑死黄大姐,气死王大娘,开开后门洗衣裳,洗得白白净,打扮哥哥上学堂……”86岁的郎奶奶笑嘻嘻的,一首又一首满族歌谣从她嘴里流淌出来。“我小时候记性特别好,很多的歌谣,听上几遍就都会了。” 郎奶奶全名郎珍,是满族镶黄旗人,圆圆的脸上总是一副笑眯眯的表情。现在还在广州流传着的满族歌谣和满族传说故事,很多都是这个老太太从自己的记忆深处“挖掘”出来的。郎奶奶的脑子里还装了很多的故事。《熊人婆》、《牛仔树》……“孙子、孙女不听话的时候,我就老想给他们讲这些故事,不听话的小孩子,是要被熊人婆吃掉的。”在一旁做作业的漂亮小孙女吐了吐舌头。 小孩子不爱听,可是老人家却喜欢得要命。每个月的18日,郎奶奶会作为“艺术总监”到位于海珠中路的“观音楼”走上一遭。那里聚集一大堆喜欢唱满族歌谣的老人家。“在广州生活的时间太久了,很多满族的老人家唱起歌来发音都不对了,我要帮助他们恢复到字正腔圆的北京味儿……那才是满族歌谣应该有的味道呢!” 除了喜欢唱歌,郎奶奶还喜欢做旗袍。“做旗袍也是一门手艺啊!”郎奶奶有点儿骄傲地跟我们说。她爬上几层楼,来到卧室,像展现一件宝贝一样抱来一个厚厚的包裹。“哗”地一声打开,一件嫩黄色的旗袍就展现在了眼前。 “现在酒店门口那些礼仪小姐穿的,高开衩、收腰的旗袍,那都是改良过的,不是我们正宗的满人的旗袍。我这个才是呢!”我们眼前的这件旗袍,黄色丝绸质地,不收腰、宽袖口、领口,袖口和衣襟都锈着美丽的深蓝色滚边。郎奶奶拿来一摞照片,每一张上都是身着盛装正在表演节目的满族老太太。黄色的、蓝色的、红色的旗袍……花白头发的她们身穿这些艳丽的民族服装,满脸都是开心的笑容———据说在满族的传统里,老年人的旗袍是习惯用素淡颜色的,而年轻女孩才会用些明艳的色泽。“郎奶奶们”虽然身着与她们的年龄并不吻合的旗袍,却显出一种别样的美丽。 可是郎奶奶却告诉我们,这样传统的旗袍,在她年轻的时候几乎都没有机会穿过。“那个时候,我们跟普通的广州女孩没有什么两样,都是穿些青色大襟褂的。”她很“神秘”地打开另外一个包裹,两件美轮美奂的旗袍展现在面前。“这是我的陪嫁,20岁,我做新嫁娘的时候曾经穿过,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这两件旗袍,骆驼绒质地、黑底金花的是冬装,轻薄纱质、白底红花的是夏装。“妈妈不知道女儿会在哪个季节出嫁,所以旗袍一定要准备两件,我是夏天出嫁的,那件冬装旗袍,几乎就没有动过。” 可以看得出来,郎奶奶的这两件陪嫁旗袍已然是经过改良的款式,跟现在的旗袍非常相像。已经在柜子里尘封许久的它们,此时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樟脑味儿,虽然被时光磨去了些许色泽,却依然可以让人想见当年的美丽。“当时的广州,不只是我们满人,汉族的女孩子也都喜欢在出嫁的时候穿这样的旗袍。可是,我现在就是想穿,也穿不上啦!”抚摩着这两件几乎没穿过的旗袍,郎奶奶陷入了回忆。 她一定是想起了66年前的那个夏天吧。那一天,穿着旗袍的她,一定是最美丽的新娘子。 |